教你如何按摩治疗宝宝感冒
教你如何按摩治疗宝宝感冒
1.清天河水
【位置】前臂正中,自掌后腕横纹中点至肘窝成一直线。
【操作】患儿坐位或仰卧位,家长用一手握住患儿四指,使患儿掌面与前臂掌侧向上,另一手食指、中指罗纹面并拢,蘸水自手掌内劳宫穴经掌后腕横纹中点至肘窝止,呈单方向推100~200次左右。
2.推攒竹
【位置】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操作】患儿坐位或仰卧位,家长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推30~50次。
3.揉太阳
【位置】眉后凹陷处。
【操作】患儿坐位或仰卧位,家长两拇指外侧自前向后直推,推30~50次。再用中指端向耳方向揉该穴,揉30~50次。
4.推三关
【位置】前臂外侧缘,由腕横纹至肘横纹一直线。
【操作】患儿坐位或仰卧位,家长一手握持手,另一手以拇指外侧面或食指、中指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推100~500次。
5.推脊柱
【位置】在后正中线上,自第1胸椎至尾椎端成一直线。
【操作】以食指、中指罗纹面着力,自上而下在脊柱穴上作直推法约100~300次左右。
宝宝感冒流鼻涕教你治疗偏方
1、热毛巾敷法:感冒初起,又流鼻涕,可用干净的毛巾放入开水盆中,拿出稍凉后敷于头顶,一般在晚睡前热敷10分钟为佳。
2、蒸气吸入法:在热水瓶中装满开水,将鼻孔置于热水瓶上方,作深呼吸10-15分钟,吸入蒸气,每日1次。
3、食醋熏蒸法:取食醋200-400毫升,置于火炉上关闭门窗,熏蒸半小时至1小时,可有效地防治感冒。
4、饮姜茶疗法:取生姜、茶叶各适量,沏茶或熬汤饮。连服3日,能减轻感冒症状,缩短病程。若加入红糖疗效更佳。
5、热风吹面法:用电吹风对准两侧太阳穴,交替吹3-5分钟,每日3次,可迅速缓解流鼻涕、鼻塞、打喷嚏、头痛等症状。
6、白萝卜、白菜根、葱白各30克。水煎代茶饮。
7、大青叶30克。水煎代茶饮。
8、生姜3片,葱白3根,红糖适量。水煎服,出汗。
9、绿豆50克,葱白5根,生姜片5片。水煎服,出汗。
10、生姜6克,葱白12克,芫荽9克。水煎服,出汗。
宝宝咳嗽吃什么好 萝卜
萝卜具有清热生津,凉血止血,化痰止咳,利小便,解毒等作用,能缓解宝宝感冒咳嗽的症状。
做法是:可以给宝宝煮一碗萝卜水,也可以通过制作萝卜生姜汁、萝卜菜汤、糖渍萝卜等,来作为药膳,更好的治疗宝宝感冒咳嗽。
如何按摩治疗宝宝感冒
经按摩治疗后,孩子体温可降至正常,而导致发热的因素亦同时清除,这种情况孩子的体温一般不会在短期内再次升高。假如在按摩治疗后,孩子体温降至正常,或比原来有所下降,而致热的因素未被清除,则孩子的体温可能再次上升。此时,若再以推拿方法治疗,体温可再次下降数小时。如果病情严重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
另外,风寒感冒可取生姜三片、老葱白二节、红糖少许,熬制成汁,温热替代水服用。风热感冒可取桑叶3克、菊花5克、冰糖少许,熬制成汁,温热替代水服用。
【手法选择】
儿童感冒可选用推攒竹、揉太阳、清天河水三种手法进行按摩治疗。风寒感冒者加推三关;风热感冒者加推脊柱。其中,清天河水可宣肺清热;推攒竹、揉太阳可疏风解表,发散外邪;风寒者加推三关发汗解表,驱散风寒;风热者加推脊柱以清热解表。
【手法操作】
声明: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
1.清天河水
【位置】前臂正中,自掌后腕横纹中点至肘窝成一直线。
【操作】患儿坐位或仰卧位,家长用一手握住患儿四指,使患儿掌面与前臂掌侧向上,另一手食指、中指罗纹面并拢,蘸水自手掌内劳宫穴经掌后腕横纹中点至肘窝止,呈单方向推100~200次左右。
2.推攒竹
【位置】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操作】患儿坐位或仰卧位,家长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推30~50次。
3.揉太阳
【位置】眉后凹陷处。
【操作】患儿坐位或仰卧位,家长两拇指外侧自前向后直推,推30~50次。再用中指端向耳方向揉该穴,揉30~50次。
4.推三关
【位置】前臂外侧缘,由腕横纹至肘横纹一直线。
【操作】患儿坐位或仰卧位,家长一手握持手,另一手以拇指外侧面或食指、中指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推100~500次。
5.推脊柱
【位置】在后正中线上,自第1胸椎至尾椎端成一直线。
【操作】以食指、中指罗纹面着力,自上而下在脊柱穴上作直推法约100~300次左右。
治疗宝宝感冒流鼻涕的食疗方
宝宝感冒流鼻涕了,如何缓解宝宝感冒流鼻涕呢?这是妈妈们最担心的事情,那么怎么治疗最安全有效呢?以下这些食疗方见效快,还安全哦。一起来看看,治疗宝宝感冒流鼻涕的食疗方。……
治疗宝宝感冒流鼻涕的食疗方蒸橙子
如果有橙子干也就是陈皮效果会更好一点。
把其皮蒸熟之后就可以使其营养物质得到很好的释放,可以很好的分挥出发油物质,只要喝其汤就可了。
点评:蒸橙子只是民间的一个偏方,但是对于缓解由于风寒感冒引起的咳嗽流鼻涕等均有很不错的保健功效的。
红糖姜汤
切十片生姜加适量水然后煮沸,等其煮沸之后加入适量的红糖搅拌均匀趁热饮用就可。
点评:生姜性温,具有祛风散寒的作用,如果冬季不小心感染了风寒感冒的话,则只需要喝上一碗红糖生姜汤,就可祛除寒去,特别是对于风寒感冒患者具有很不错的效果。
白萝卜汤
把白萝卜切片之后加适量的水进行煎煮,然后趁热服用就可。
点评:白萝卜具有去火的作用,虽说对咳嗽、痰多、流鼻涕等没有效果,但是其却可以帮助补充水分,以减少感冒引起的不适感。
宝宝风热感冒按摩疗法
小儿风热感冒按摩疗法
1、推揉脊背法
让宝宝俯卧,家长站到宝宝头前侧,双手拇指分别置于宝宝颈椎两侧,从颈椎至臀部,自上而下做直线推按,同时辅以顺时针方向的揉动。如此反复操作2-3次。脊柱两旁是足太阳经脉,推揉此经脉可起到清火作用。
2.推按外关穴
在给宝宝讲故事或做安静游戏的时候,借机推按宝宝左右臂外关穴,每次5分钟,每日1-2次。
外关穴:在前臂背侧面,于手腕背侧横纹向上,用拇指比二横指,在前臂内桡、尺两骨之间取穴。
小儿风热感冒贴敷疗法
取绿豆粉100克,炒热;鸡蛋1枚,取蛋清。将绿豆粉和蛋清调和成饼状,敷于宝宝胸部。3-4岁宝宝敷半个小时取下,不满周岁的宝宝敷15分钟取下。
宝宝感冒常识中医按摩治疗
认准这三穴位
中医专家介绍,人体的穴位是神经末梢密集或神经干线经过的地方,因此按摩这些穴位可以起到疏通经络、治疗疾病的效果。对于用药极为敏感的儿童,特别是两岁以下的宝宝来说,按摩三个穴位可以缓解感冒症状。这三个穴位分别是:天突穴、膻中穴和肺俞穴。
天突穴在胸骨上窝中央,按摩这个穴位可以缓解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症状;膻中穴在体前正中线,两乳头中间,按摩这个穴位可以缓解胸闷、咳喘、吐逆等症状;肺俞穴则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按摩这个部位可以治疗呼吸道疾病。
具体的按摩手法如下:由于婴幼儿身子较小,家长可以用拇指或食指的指肚在穴位处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轻轻按压,每天2-3次,每次两分钟,就可起到明显的效果。
除了通过按摩来缓解儿童感冒症状之外,家长还可以选择一些含有桂枝、薄荷等治疗感冒的中药贴贴在这三个穴位处,同样可以起到治疗感冒的效果。而桂枝、薄荷等治疗感冒的中药,最好研磨成细粉状,和热的蜂蜜调和成小丸,放冷后用胶布贴于上述穴位处。由于穴位的治疗功能不同,可根据症状进行贴敷,不必每个穴位都贴。
成人感冒药儿童需减三分之二
西药感冒药因屡被警示而遭到大部分家长的拒绝,很多家长便将目光转向了中药,为孩子选择一些成人常用的中药感冒药,如板蓝根、感冒清热颗粒等,通过减少服用一半剂量来为孩子治疗感冒。1-2岁儿童由于各个器官发育尚不完全,如果感冒应尽量少服用各种感冒药物。症状较轻者可以通过室内通风、多喝水、多晒太阳、饮食清淡等方法处理,如果实在要使用感冒药的话,应选用明确标明儿童剂量的正规药品或儿童专用感冒药品。如果实在没办法,家里只有成人中药感冒药的话,那孩子服用剂量最多不能超过成人用量的三分之一。
中医教你用按摩治疗宝宝呕吐
按摩手法一
准备:宝宝采取仰卧位。
具体手势:家长以中指先按后揉中脘穴1分钟。接着,家长将双手拇指分放于患儿剑突两侧的季肋处,然后向两旁分椎1~3分钟。先掐后揉内关穴1分钟。
接下来宝宝转为俯卧位,家长以拇、食、中三指,捏拿脾俞、胃俞穴处肌肉,各15~20次,然后以拇指各按揉1分钟。以上按摩手法,根据宝宝的症状轻重加以适量增减。
例如宝宝患有感冒,可适当追加:按揉曲池、合谷穴各1分钟。推揉太阳穴50次。清肺经200次,清大肠200次。
宝宝食欲不佳、精神状态不好,可适当追加:补脾经300次,揉板门300次。捏脊5~7遍。按揉足三里穴1~3分钟。
宝宝饮食过多或不干净者,可适当追加:清胃经300次,清大肠300次。揉板门100次,运内八卦100次。推下七节骨100次。
按摩手法二
准备:宝宝采取患儿坐位或俯卧,家长一手固定患儿头部
具体手势:用另一、手食、中二指自上向下,直推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处300次。以拇指顺运内八卦50~100次。以上按摩手法,根据宝宝的症状轻重加以适量增减。不同类型类型的不适可参照下面的内容增加部分穴位的按摩。
宝宝伤食,可适当追加揉板门300次,分推腹阴阳1~3分钟。
宝宝脾虚,可适当追加补脾经300次,揉足三里穴1~3分钟。
宝宝湿热体质者,可适当追加清天河水200次,推箕门穴50次。
宝宝感冒腹泻应该怎么办
宝宝感冒腹泻怎么办
首先,天气凉了要注意给宝宝保暖,宝宝晚上容易蹬被子,是特别容易受凉的,就是引起感冒腹泻的症状,建议可以给宝宝吃点妈咪爱,小儿利宝颗粒来调理治疗,平时一定要注意保暖措施
其次,建议及时去医院检查一下是比较的好的,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就用些抗菌素治疗的药物,如头孢类,另外就是严重的话就是要考虑输液治疗的,平时多赛赛太阳也是很好的,促进钙的吸收。
另外,宝宝的饮食要清淡,有营养,还要容易消化为主,平时可以给宝宝按摩一下肚子,,从肚脐按顺时针螺旋向外按摩,促进肠胃蠕动,帮助宝宝消化,也是很好的,关键是要经常的运动增强体质,增加抵抗力。
治疗宝宝感冒腹泻医生建议
建议可以吃病毒唑、思密达、小儿健脾散,饮食要清淡,注意休息及个人卫生,祝你孩子早日康复。
宝宝感冒腹泻注意事项
宝宝感冒要及时治疗,不能耽搁的,一旦治疗不及时成慢性的治疗就是比较的麻烦了,平时注意多喝水,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主要保暖。
婴儿夏天感冒流鼻涕怎么办
1.宝宝感冒流鼻涕怎么办之热敷法。孩子出现了感冒现象的时候,一般会伴随着流鼻涕的现象。流鼻涕是很痛苦的事情。孩子很可能会出现呼吸不顺畅的现象。若是出现了这种现象,妈妈需要为宝宝准备热毛巾,可以用热毛巾帮宝宝擦身子,也可以帮助将热毛巾放在宝宝的额头上,帮助宝宝催汗。这是能够缓解宝宝感冒流鼻涕的一种方法。
2. 宝宝感冒流鼻涕怎么办之药物治疗法。当孩子出现感冒现象,妈妈首先想到的是需要将宝宝送到医院,让医生检查,然后开药为宝宝治疗。虽然药物是效果比较好的一种方式,但是药物在一定程度上会伤害到宝宝的健康。若一定要选择药物治疗的时候,可以尽量选择抗病毒的药物,这是由于一般的感冒都是病毒引起的。
3. 宝宝感冒流鼻涕怎么办之妈妈护理。家是最温暖的港湾。宝宝最依赖的人一般是妈妈。当孩子出现感冒流鼻涕的症状的时候,妈妈的关爱能够很大程度上减轻宝宝的难受感。妈妈可以喂宝宝喝热水。若是在寒冷的冬季,可以熬一些姜汤给宝宝喝。也可以为宝宝按摩。通过一系列的关爱,帮助宝宝尽快护肤健康。
4. 宝宝感冒流鼻涕怎么办之饮食治疗。食物的力量是让人惊叹的。饮食中存在很多的营养。当宝宝感冒的时候,新妈妈可以从饮食上帮助宝宝恢复健康。在孩子感冒阶段,妈妈可以准备有营养的粥或者是熬一些汤。饮食上要清淡且易消化为主。可以选择熬萝卜粥或者选择宝宝喜欢喝的粥。
上文中介绍了一些可以治疗宝宝感冒流鼻涕的方法,在宝宝感冒的过程中,要多给宝宝喝点温开水,并且要保持房间空气的流通,可以开窗透气。还可以使用加湿器,增加室内环境的湿度。当然饮食要清淡一点,白粥和米汤是比较适合的,不要给宝宝吃辛辣的和刺激性的食物。
教你如何按摩治疗宝宝感冒
现在孩子感冒大部分是由于感受风寒而致,中医认为是外感发热。家长可选用按摩的方法进行自我治疗和保健。手法按摩的退热效果比应用解热镇痛类药物更具优点。
经按摩治疗后,孩子体温可降至正常,而导致发热的因素亦同时清除,这种情况孩子的体温一般不会在短期内再次升高。假如在按摩治疗后,孩子体温降至正常,或比原来有所下降,而致热的因素未被清除,则孩子的体温可能再次上升。此时,若再以推拿方法治疗,体温可再次下降数小时。如果病情严重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
另外,风寒感冒可取生姜三片、老葱白二节、红糖少许,熬制成汁,温热替代水服用。风热感冒可取桑叶3克、菊花5克、冰糖少许,熬制成汁,温热替代水服用。
【手法选择】
儿童感冒可选用推攒竹、揉太阳、清天河水三种手法进行按摩治疗。风寒感冒者加推三关;风热感冒者加推脊柱。其中,清天河水可宣肺清热;推攒竹、揉太阳可疏风解表,发散外邪;风寒者加推三关发汗解表,驱散风寒;风热者加推脊柱以清热解表。
【手法操作】
声明: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
1.清天河水
【位置】前臂正中,自掌后腕横纹中点至肘窝成一直线。
【操作】患儿坐位或仰卧位,家长用一手握住患儿四指,使患儿掌面与前臂掌侧向上,另一手食指、中指罗纹面并拢,蘸水自手掌内劳宫穴经掌后腕横纹中点至肘窝止,呈单方向推100~200次左右。
2.推攒竹
【位置】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操作】患儿坐位或仰卧位,家长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推30~50次。
3.揉太阳
【位置】眉后凹陷处。
【操作】患儿坐位或仰卧位,家长两拇指外侧自前向后直推,推30~50次。再用中指端向耳方向揉该穴,揉30~50次。
4.推三关
【位置】前臂外侧缘,由腕横纹至肘横纹一直线。
【操作】患儿坐位或仰卧位,家长一手握持手,另一手以拇指外侧面或食指、中指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推100~500次。
5.推脊柱
【位置】在后正中线上,自第1胸椎至尾椎端成一直线。
【操作】以食指、中指罗纹面着力,自上而下在脊柱穴上作直推法约100~300次左右。
宝宝感冒鼻塞睡不着觉怎么办 及时就医
宝宝感冒鼻塞不能入睡如果症状严重而且还伴有发烧等不良反应的话建议及时就医哦,宝宝感冒鼻塞不能入睡将严重影响到宝宝睡眠质量从而加重并且危及宝宝的健康,及时就医并且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服药对才能从根本上治疗宝宝感冒鼻塞症状。
宝宝感冒咳嗽流鼻涕怎么办 按摩治疗宝宝感冒
1、揉风池:取坐位,双手抱拢头部,用双拇指在颈后的风池穴处揉捻,以酸胀透遍全身为宜,操作2分钟。 2、拿肩井:取坐位,他人用双手提拿肩部肌肉丰满处,以酸胀感遍及全身为宜。
3、摩背:取坐位,用手掌根在脊柱两侧自上而下缓慢摩动,以产生热感为宜,约2分钟。 4、揉大椎:取坐位,微低头,用中指在颈后大椎穴(低头时颈椎突出的最高处)用力揉捻,至皮肤潮红为宜,约2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