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止血带止血时间有规定吗

止血带止血时间有规定吗

选定止血带的部位后,应先在该处垫好布条,把止血带拉紧,缠肢体两周打结,松紧要适宜,以观察伤口不出血为度。上止血带要记好时间,冬天每隔半小时、夏天每隔1小时要放松l/2分钟,然后再绑起来。再绑时部位要上、下略加移动。对大出血病人,应在上止血带的同时,尽快送医院治疗。

要用无菌水(煮沸后的水)清洗伤口,并且用干净的指头轻轻找出深层的动脉,用消毒线小心扎住动脉。这是开放性的伤口被触及的第一次。如果动脉断裂得很彻底,末端可能会萎缩,寻找会很困难。当你确信动脉在某小块组织中时,可以用大号的针将整个组织都缝扎起来。

检查手术是否成功的同时,尽快松开止血的绷带,弄清楚导致出血的动脉,是否仅仅是包扎完毕的那一条血管。如果发现仍会流血,应立即重新扎上止血带,继续寻找破裂的血管。组织中会有其他的小血管,它们会提供肢体维持生理代谢所必需的血液,维持循环。不要把止血带留在原处。

需要使用止血带的只有两个部位:前臂(就在腋下)和大腿的上部。选择宽度至少5厘米(2英寸)的布带,当作止血带来使用。如果被迫使用更窄的线(电线或者是绳索)的话,必须垫上折叠多层的布料,以减少不适感,避免损伤神经或者肌肉。

通过上面的介绍,大家对止血带止血时间有规定吗也都很清楚了。止血带的使用有很多的具体规定和要求,需要大家多掌握一下,才能取得更好的止血效果。然后尽快将患者们送往医院,接受正规系统的医治,才能让他们化险为夷。

有哪些常见轻松止血方法

判断出血来源

判断出血来源可以针对性地止血。

喷射式出血为动脉出血。血液为鲜红色,出血速度快,可危及生命。

冒出式出血为静脉出血。暗红色血液大量流出,也易危及生命。

渗出式出血为毛细血管出血。只要压迫出血部位,不久即可止住血。

止血招数

第一招:一般止血法。对小而浅的出血创口,用创可贴即可。

第二招:指压临时止血法。临时用手指或手掌向骨面按压。情况稳定及止血用品(如绷带)准备好后,再选用其他止血方法。

第三招:加压包扎止血法。适用于四肢小动脉、静脉出血。在出血伤口上覆盖几层消毒纱布或较干净的手帕、布类等,然后用三角巾或绷带等紧紧包扎。压力大小以能止血而又不影响伤肢的血液循环为宜。(注:当伤肢出现血液循环障碍时,可出现指端发绀现象。)

第四招:止血带止血法。若用上述方法止血无效,或遇到四肢大动脉出血时,可采用止血带止血。在伤口近心端,将伤肢扎紧,以达到止血的目的。

注意:上止血带时间过久,容易造成肢体坏死,因此每隔50分钟应放松一次,每次放松3~5分钟。在放松止血带的同时,要在伤口处加压,以防止血带放松后引起猛烈出血。

什么办法止血快呢

1、指压止血法:用拇指压住出血的血管上方(近心端),使血管被压闭住,中断血流。在不能使用止血带的部位,在身边没有器材或紧急情况下,可暂用指压止血法。

2、采用加压包扎法止血:伤口覆盖无菌敷料后,再用纱布、棉花、毛巾、衣服等折叠成相应大小的垫,置于无菌敷料上面,然后再用绷带、三角巾等紧紧包扎,以停止出血为度。这种方法用于小动脉以及静脉或毛细血管的出血。但伤口内有碎骨片时,禁用此法,以免加重损伤。

3、采用止血带止血法:四肢较大的动脉出血时,用止血带止血。最好用较粗而有弹性的橡皮管进行止血。如没有橡皮管也可用宽布带以应急需。用止血带时,首先在创口以上的部位用毛巾或绷带缠绕在皮肤上,然后将橡皮管拉长,紧紧缠绕在缠有毛巾或绷带的肢体上,然后打结。止血带不应缠得太松或过紧,以血液不再流出为度。上肢受伤时缚在上臂,下肢受伤时缠在大腿,才会达到止血目的。

注意:缚止血带的时间,原则上不超过一小时,如需较长时间缚止血带,则应每隔半小时松解止血带半分钟左右。在松解止血带的同时,应压住伤口,以免大量出血。

中医教你物理止血招数

第一招:一般止血法

如果是一些伤口比较小的出血的话,我们采用一般的止血方法就可以了,对于小而浅的出血,我们用创可贴就好了。

第二招:指压临时止血法

对于一些相对较大的一些创伤口,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止血用品止血,临时用手指或手掌向骨面按压。情况稳定及止血用品(如绷带)准备好后,再选用其他止血方法。

第三招:加压包扎止血法

对于一些四肢出血,我们可以选择加压包扎止血的方法,适用于四肢小动脉、静脉出血。在出血伤口上覆盖几层消毒纱布或较干净的手帕、布类等,然后用三角巾或绷带等紧紧包扎。压力大小以能止血而又不影响伤肢的血液循环为宜。(注:当伤肢出现血液循环障碍时,可出现指端发绀现象。)

第四招:止血带止血法

还有就是遇到较为严重的出血的时候,可以选择止血带止血,若用上述方法止血无效,或遇到四肢大动脉出血时,可采用止血带止血。在伤口近心端,将伤肢扎紧,以达到止血的目的。

注意:上止血带时间过久,容易造成肢体坏死,因此每隔50分钟应放松一次,每次放松3~5分钟。

除此之外,我们在放松止血带的时候,一定要在伤口的地方加压,以防止血带放松后引起猛烈出血。

外伤出血的止血方法

在出血很多的情况下,可采取加压包扎止血法、指压止血法和止血带止血法。

适用于头部、躯体、四肢以及身体各处的伤口。先用干净、消毒的较厚纱布覆盖在伤口上,用手直接施压;同时让伤者坐下或躺下,抬高受伤部位;还可用绷带、三角绷带紧紧缠绕加压包扎,协助持续止血。但包扎四肢后,要观察肢端有无发绀或肿胀情形。

指压止血法是一种易行、简便的止血方法,是用手指压住出血伤口的上方(血流的方向),使血管被压在附近的骨骼上,从而阻断血流,达到止血目的。但每次施压时间不超过10分钟。

用止血带止血适用于四肢大出血,在无法用加压包扎止血(如肢体残断,广泛性的挤压伤等)或在加压包扎止血无效后才使用这种方法。这种方法止血最有效,但容易损伤肢体,影响后期修复,因此使用时要特别注意。 上止血带前抬高患肢12分钟,在出血部位的上方,如上胃或大腿的上1/3处,先用毛巾或棉垫包扎皮肤,然后将止血带拉长拉紧缠绕在毛巾等物外面,不可过紧也不可过松,最多绕两圈,以出血停止为宜。止血带最好用有弹性的橡胶管,如果没有止血带,可用布条、衣袖、裤腿等替代,严禁使用铁丝、电线等做止血带。放松止血带时应注意观察出血情况,如出血不多,可改用其他方法止血,以免压迫血管时间过长,造成肢体坏死。


出血不同要讲究不同的止血方法

止血前需检查清楚出血情况,根据出血种类而采取不同的止血方法。

(1) 毛细血管出血:呈小点状的红色血液,从伤口表面渗出,看不见明显的血管出血。这种出血常能自动停止。通常用碘酒和酒精消毒伤口周围皮肤后,以消毒纱布和棉垫盖在伤口上缠以绷带,即可止血。

(2) 静脉出血:暗红色的血液,迅速而持续不断地从伤口流出。止血的方法和毛细血管出血大致相同,但须稍加压力缠敷绷带;不是太大静脉出血时,用上述方法一般可达到止血目的。

(3) 动脉出血:来势凶猛,颜色鲜红,随心脏搏动而呈喷射状涌出。大动脉出血可以在数分钟内导致患者死亡,需急送医院抢救。

动脉出血的止血方法有:

1、指压止血法:用拇指压住出血的血管上方(近心端),使血管被压闭住,中断血流。在不能使用止血带的部位,在身边没有器材或紧急情况下,可暂用指压止血法。

2、采用加压包扎法止血:伤口覆盖无菌敷料后,再用纱布、棉花、毛巾、衣服等折叠成相应大小的垫,置于无菌敷料上面,然后再用绷带、三角巾等紧紧包扎,以停止出血为度。这种方法用于小动脉以及静脉或毛细血管的出血。但伤口内有碎骨片时,禁用此法,以免加重损伤。

3、采用止血带止血法:四肢较大的动脉出血时,用止血带止血。最好用较粗而有弹性的橡皮管进行止血。如没有橡皮管也可用宽布带以应急需。用止血带时,首先在创口以上的部位用毛巾或绷带缠绕在皮肤上,然后将橡皮管拉长,紧紧缠绕在缠有毛巾或绷带的肢体上,然后打结。止血带不应缠得太松或过紧,以血液不再流出为度。上肢受伤时缚在上臂,下肢受伤时缠在大腿,才会达到止血目的。

注意:缚止血带的时间,原则上不超过一小时,如需较长时间缚止血带,则应每隔半小时松解止血带半分钟左右。在松解止血带的同时,应压住伤口,以免大量出血。

发生骨折应如何急救 包扎止血

对于开放性骨折的伤口出血可以采用加压包扎止血。大血管出血,加压包扎不能止血时,可采用止血带止血,病记录使用止血带的压力和时间。创口应该用无菌敷料或者清洁的布类予以包扎,以减少再次污染。若骨折端已经戳出伤口,又未压迫到重要血管、神经者,不应当将其复位,以免将污染物带到伤口深处。应送至医院经过清创处理后再进行复位。


车祸现场如何急救

措施一:止血

止血是现场急救者首先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术。在这里首先来了解一下各类血管的出血特征。

1毛细血管出血

这种情况下出血缓慢,出血量少。如擦破伤,一般会由于血液凝固而自然地止血。

2.动脉出血

特别是较大的动脉,血流猛急,呈喷射状。

3.静脉出血

一般是将受伤静脉的远心端压住而止血。动脉出血或静脉出血经过止血处理后,尽快送医院进行治疗。

根据伤者的出血状况判断出血情况后,就要根据情况采取具体的止血方法,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

方法一:指压止血法

指压止血法是动脉出血最迅速的一种临时止血法,是用手指或手掌在伤部上端用力将动脉压瘪于骨骼上,阻断血液通过,以便立即止住出血,但仅限于身体较表浅的部位、易于压迫的动脉。 包括以下几种

1.肱动脉压迫止血法

此法适用于手、前臂和上臂下部的出血。止血方法是用拇指或其余四指在上臂内侧动脉搏动处,将动脉压向肱骨,达到止血的目的。

2.股动脉压迫止血法

此法适用于下肢出血。止血方法是在腹股沟(大腿根部)中点偏内,动脉跳动处,用两手拇指重迭压迫股动脉于股骨上,制止出血。

3.头部压迫止血法

压迫耳前的颈浅动脉,适用于头顶前部出血。面部出血时,压迫下颌骨角前下凹内的颌动脉。头面部较大的出血时,压迫颈部气管两侧的颈动脉,但不能同时压迫两侧。

4.手部压迫止血法

如手掌出血时,压迫桡动脉和尺动脉。手指出血时,压迫出血手指的两侧指动脉。

5.足部压迫止血法

足部出血时,压迫胫前动脉和胫后动脉。

方法二:加垫屈肢止血法

加垫屈肢止血法是适用于四肢非骨折性创伤的动脉出血的临时止血措施。当前臂或小腿出血时,可于肘窝或国窝内放纱布、棉花、毛巾作垫,屈曲关节,用绷带将肢体紧紧地缚于屈曲的位置。

方法三:止血带止血法

止血带止血法,主要是用橡皮管或胶管止血带将血管压瘪而达到止血的目的。这种止血方法较牢固、可靠,但只能用于四肢动脉大出血。

1.止血带结扎法

橡皮止血带使用方法:左手拿橡皮带、后头约16cm要留下;右手拉紧环体扎,前头交左手,中食两指挟,顺着肢体往下拉,前头环中插,保证不松垮。如遇到四肢大出血,需要止血带止血,而现场又无橡胶止血带时,可在现场就地取材,如布止血带、线绳或麻绳等。用布止血带止血时,放平入环,拉紧固定。用线绳或麻绳止血时,可绞紧固定。

2.使用止血带时应注意的问题

(1)止血带应放在伤口的近心端。上臂和大腿都应绷在上1/3的部位。上臂的中1/3禁止上止血带,以免压迫神经而引起上肢麻痹。

(2)上止血带前,先要用毛巾或其他布片、棉絮作垫,止血带不要直接扎在皮肤上;紧急时,可将裤脚或袖口卷起,止血带扎在其上。

(3)要扎得松紧合适,过紧易损伤神经,过松则不能达到止血的目的。一般以不能摸到远端动脉搏动或出血停止为度。

(4)结扎时间过久,可引起肢体缺血坏死。因此要每隔1h(上肢或下肢)放松2~3min;放松期间,应用指压法暂时止血。寒冷季节时应每隔30min放松一次。结扎部位超过2h者,应更换比原来较高位置结扎。

(5)要有上止血带的标志,注明上止血带的时间和部位。用止血带止血的伤员应尽快送医院处置,防止出血处远端的肢体因缺血而导致坏死。

措施二:包扎

包扎的主要目的是简易止血、保护伤口和固定。使用的材料主要有绷带、三角带等,如无上述物品,可以用清洁的毛巾、围巾、衣物替代,包扎时力量以达到止血目的为准。包扎过程中,如发现伤口有骨折端外露,切忌将骨折端还纳,否则可导致深层感染。腹壁伤致肠管外露时,应使用清洁的碗等物扣住外露肠管,达到保护目的,严禁将流出的肠管还纳。

相关推荐

骨折的紧急处理方法

很多情况下我们会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而骨折了,时候可能无法马上送到医院,在这个时候的紧急处理显得很重要。针对这样的情况,我觉得很必要跟大家说一下,应该怎样做好骨折的紧急处理。骨折的急救处理方法:(1)、判断骨折:首先要考虑伤者受伤的原因,如果是车祸伤、高处坠落伤,机器的绞伤等原因时,一般骨折的可能性很大:其次要看一下伤者的情况,如伤肢出现反常的活动,肿痛明显,则骨折的可能性很大,如骨折端已外露

地震后常用的人工简易止血方法 止血止血

止血不能和皮肤直接接触,要先用棉制品做衬垫,确定好松紧度后每半个小时松开一次,解开止血后用指压止血法遏止流血,2分钟后再次扎紧止血。注意事项:止血可以用来控制肢体出血但是也会造成肌肉和神经系统损伤,从而产生一系列并发症,若非紧急情况,不要使用。

手外伤出血止血为先

出血是因血管破裂而引起。皮肤表面裂开,血液流出体外称外出血;血管破裂而皮肤完整,或内脏出血,称内出血。专家说,出血量超过全身血量40%时,生命就会受到威胁,伤者出现意识不清,呼吸浅而速,必须紧急救护。专家介绍说,外伤出血时首先应采用“加压包扎止血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头部、躯体、四肢以及身体各处的伤口。止血方法是先用干净、消毒的较厚纱布覆盖在伤口,用手直接在敷料上施压;同时让伤者坐下或躺下,抬高受伤

动脉出血的止血方法

1、指压止血(压迫止血):用手指在伤口上方(近心端)的动脉压迫点上,用力将动脉血管压在骨骼上,中断血液流通达到止血目的。指压止血是较迅速效的一种临时止血方法,止住出血后,需立即换用其它止血方法。2、加压包扎止血:先用消毒纱布垫覆盖伤口后,再用棉花团、纱布卷或毛巾、帽子等折成垫子,放在伤口敷料上面,然后用三角巾或绷带紧紧包扎,以达到止血目的为度。伤口碎骨存在时,禁用此法。用于小动脉、静脉及毛细血

迅速止血的方法哪些

六种止血方法: (一)一般止血法 针对小的创口出血。需用生理盐水冲洗消毒患部,然后覆盖多层消毒纱布用绷带扎紧包扎。注意:如果患部较多毛发,在处理时应剪、剃去毛发。 (二) 指压止血法 只适用于头面颈部及四肢的动脉出血急救,注意压迫时间不能过长。 ①头顶部出血:在伤侧耳前,对准下颌耳屏上前方1.5厘米处,用拇指压迫颞浅动脉。 ②头颈部出血:四个手指并拢对准颈部胸锁乳突肌中段内侧,将颈总动脉压向

止血方法

一、小伤口止血法只需用清洁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干净,盖上消毒纱布、棉垫,再用绷带加压缠绕即可。在紧急情况下,任何清洁而合适的东西都可临时借用做止血包扎,如手帕、毛巾、布条等,将血止住后送医院处理伤口。二 静脉出血止血法除上述包扎止血方法外,还需压迫伤口止血。用手或其他物体在包扎伤口上方的敷料上施以压力,使血管压扁,血流变慢,血凝块易于形成。这种压力必须持续5~15分钟才可奏效。较深的部位如腋下、大腿根

止血的消毒方法哪些

止血是医院各科室进行静脉采血、静脉输液、输血治疗时必须使用的医疗用品,而且使用频率高,用量大,与患者皮肤密切接触,属低度危险性诊疗用品[1]。研究表明:未经消毒的止血携菌率为 100% [2],其管理不规范极易造成患者之间、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我科通过几年实践经验证明,止血规范管理,改进止血清洗方法,保证止血消毒质量,能效阻断医源性感染。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1.方

如何快速止血

1、 小伤口止血法只需用清洁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干净,盖上消毒纱布、棉垫,再用绷带加压缠绕即可。在紧急情况下,任何清洁而合适的东西都可临时借用做止血包扎,如手帕、毛巾、布条等,将血止住后送医院处理伤口。2、 静脉出血止血法除上述包扎止血方法外,还需压迫伤口止血。用手或其他物体在包扎伤口上方的敷料上施以压力,使血管压扁,血流变慢,血凝块易于形成。这种压力必须持续5~15分钟才可奏效。较深的部位如腋下、大

经常毛细血管出血情况该怎么办

加压包扎止血法:适用于小动脉、静脉及毛细血管出血。用消毒纱布垫敷于伤口后,再用棉团、纱布卷、毛巾等折成垫子,放在出血部位的敷料外面,然后用三角巾或绷带紧紧包扎起来,以达到止血目的。2加垫屈肢上血法:在上肢一小腿出血,在没骨折和关节损伤时,可采用屈肢加垫止血。如上臂出血,可用一定硬度、大小适宜的垫子放在腋窝,上臂紧贴胸侧,用三角巾、绷带或腰带固定胸部:如前臂或小腿出血,可在肘窝或国窝加垫屈肢固定。

运动损伤的自救与互救呢

1、止血出血可分为外出血和内出血两种。在开放性损伤中血管因受伤破裂,而致血液自伤口向体外流出称外出血。这里主要介绍外出血的止血法:加压止血法:小的外伤、毛细血管或小静脉出血,流出的血液易于凝结,在伤口部盖上消毒熬料,然后用三角巾或绷带加压包扎即可。指压止血法:一般用于动脉止血。即用手指将出血动脉的近心脏端,用力压向其相对的骨面,以阻断血液来源而达到临时止血的目的。止血止血法:四肢大动脉出血,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