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自我按摩疗法该怎么做
糖尿病的自我按摩疗法该怎么做
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按摩以胸腹部、腰背部、上下肢等部位的经络、穴位为主。一般采用先顺时针按摩30-40次,再逆时针按摩30-40次的方法进行。左右手交换进行或同时按摩。
1.按摩肾区
清晨起床后及临睡前,取坐位,两足下垂,宽衣松带,腰部挺直,以两手掌。已置于腰部肾俞穴(第二腰椎棘突下套开1寸半),上下加压摩擦肾区各40次,再采用顺旋转、逆旋转摩擦各40次。以局部感到有温热感为佳。
2.按摩腹部
清晨起床后及临睡前,取卧位或坐位,双手叠掌,将掌心置于下腹部,以脐为中心,手掌绕脐顺时针按摩物40圈,再逆时针按摩40圈。按摩的范围由小到大,由内向外可上至肋弓,下至耻骨联合。按摩的力量,由轻到重,以患者能耐受、自我感觉舒适为宜。
3.按摩上肢
按摩部位以大肠经、心经为主,手法以直线做上下或来回擦法为主,可在手三里(肘部横纹中点下2寸处)、外关(腕背横纹上2寸,桡骨与尺骨之间)、内关(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腔与桡侧腕屈肌腹之间)、合谷(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等穴位上各按压、揉动3分钟。
4.按摩下肢
按摩部位以脾经、肾经为主,手法以直线做上下或来回擦法为主,可在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阳陵泉(胖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阴陵泉(胫骨内侧踝下缘凹陷中)、三阴交(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等穴位上各按压、揉动3分钟。
5.按摩劳宫穴
该穴定位于第二、三掌骨之间,握拳,中指尖下。按摩手法采用按压、揉擦等方法,左右手交叉进行,每穴各操作10分钟,每天2-3次,不受时间、地点限制。也可借助小木棒、笔套等钝性的物体进行按摩。
6.按摩涌泉穴
该穴定位于足底(去趾)前1/3处,足趾跖屈时呈凹陷处。按摩手法采用按压、揉擦等方法,左右手交叉进行,每穴各操作10分钟,每天早晚各1次。也可借助足按摩器或钝性的物体进行自我按摩。
糖尿病按摩降糖图解 按摩俞穴疗法
按摩主要俞穴为胃俞、肾俞、足三里、气海、关元、中脘。
按摩方法:病人俯卧在床上,家属换换按摩胃俞、肾俞两穴位,顺逆时针方向各100圈。然后让病人仰卧自行或他人按摩剩余穴位,顺逆时针各100圈。
功效:建议每日按摩3次,坚持按摩以上穴位可以起到预防和辅助治疗糖尿病的效果,还有强肾、健脾胃、助消化的功能。
日本指压按摩法知识大普及
在日本凡使用手拨作为治病手段的医疗方法统称为手拨疗法。目前在社会上广泛流行并在法律上得到承认的手拨疗法有古典按摩、西洋按摩和指压三大体系,被称之为手拨三法。此三法中的任何一法又各有多种流派,形成各种不同的风格。但由于它们的发展历史、手法特点及主要学术观点的不同,又各具其明显的特色,现仅介绍其中的指压疗法如下:
指压疗法是夫妻一方以单手或双手的指头和手掌面,运用6种基本手法指压夫妻另一方机体的一定部位,用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按摩疗法。它的适应症几乎包括各种常见病症,如神经科(头痛、中风、神经衰弱,、失眠症等);内科(胃肠病症,某些肝胆疾病、胸痛、咳喘、肾炎等);五官科(眼病、耳病、鼻病等);妇科(子宫内膜炎、盆腔炎、月经不调等);还有全身性疾病(关节风湿症、脚气、糖尿病等)。指压疗法有其自己的特点,其总原理是以生物学、物理学、心理学、哲学等为基础,通过按摩治疗使失衡的人体身心方面的机能达到调节和谐。
糖尿病按摩降血糖图 按摩肾区
清晨起床后或临睡前,取坐位,两足下垂,腰背挺直,将两手掌置于腰部肾俞穴(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寸半),上下加油擦肾区各40次,再采用顺旋转,逆旋转摩擦各40次,以局部感到有温热感为佳。
糖尿病按摩降糖图解 糖尿病按摩注意事项
1、饭前半小时和饭后1小时之间不宜按摩。
2、按摩力度以略感到酸痛为宜,注意不要太大力气,以免造成皮肤破损。
3、按摩者注意不要留长指甲,以免按摩时划伤皮肤,糖尿病患者的伤口比较难以愈合。
走鹅卵石的好处
常走鹅卵石上,能够起到足部按摩作用,足为人之根,是人体精气汇集之中心;又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但足部离心脏最远,又处于人体的最低位置,是末梢血液循环比较差,血液容易滞留的部位。所以,在日常保健中,经常保持足部的血液循环畅通,保证全身的血运正常非常重要,而足部按摩正是一种最佳的畅通足部血液循环的方法。另外,足部按摩还具有固养根气,疏通经络,强身祛病,调节自律神经的功能。通过在足部表面施加压力,还可启动机体的调节功能,激发各器官细胞潜能,增强免疫力。通过大量临床实践证明,足部按摩疗法对神经衰弱、失眠、消化道疾病、腰腿痛、糖尿病、支气管炎、老年痴呆、心脏病;预防癌症等都有较好的疗效,而每天赤脚踩一阵鹅卵石无痛苦,无副作用,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自然疗法。
中医按摩缓解糖尿病病情
生活中有的人不重视糖尿病,可能也是因为不了解糖尿病的危害,但是糖尿病的确会给患者带来很多的影响,糖尿病患者要重视疾病,但是糖尿病患者的态度也是很重要的。那么,我们该如何按摩,才能起到改善糖尿病的作用呢?
糖尿病,其实在中医上叫消渴。那么,跟按摩有什么关系呢?中医认为,糖尿病,主要是,由于阴精亏损,燥热偏胜。糖尿病涉及的病变脏腑,主要在肺、胃、肾。其中尤以肾为关键。糖尿病日久,易发生,两种病变。一是阴损及阳,阴阳具虚。其中,肾阳虚,及脾阳虚,较为多见。还有病久入络。影响,气血的正常运行。按摩,具有益肾固气。健脾和胃,通经活络的作用。可以,增加胰岛素的分泌。加速糖的利用,并降低糖的吸收。改善糖尿病的微循环。因此,提出按摩来改善糖尿病病情。
中医按摩法,缓解糖尿病症状。对糖尿病,按摩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的并发症。适用于,糖尿病的治疗。按摩时,拇指内叩掌心,其余四指握拳。扣住拇指,置于两胁。双脚的五指抓地。同时,环转眼球。顺时针、逆时针,各20遍。接着,双手掌,由外向内,推腹部胰脏体表投影区。一推一拉交替操作20遍。接着,以神阙为中心揉腹。顺时针、逆时针,各20遍。按摩也有助于,糖尿病高危人群的预防工作。
小儿膑骨软骨病按摩疗法
按摩方法一
1.常用手法
(1)患儿仰卧位,家长以拇指先按后揉血海、内膝眼、犊鼻、阴陵泉、阳陵泉、足三里穴各半分钟。
(2)在患儿过腘窝处垫以枕头,家长以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用力,拿揉大、小腿部的肌肉组织,自上向下反复操作10~15遍。
(3)家长以五指端拿揉膑骨周围,然后,以大鱼际反复按揉,以局部产生温热感为宜,时间为2~5分钟。
(4)用五指尖轻叩膑骨及其周围,然后用掌按压膑骨,一按一松,反复操作20~30次。
(5)患儿俯卧位,患肢小腿部垫枕头,家长以掌根,在腘窝上、下的大、小腿部,反复按揉,用力要深达肌肉。时间为1~3分钟。
按摩方法二
1.常用手法
(1)患儿仰卧位,患膝腘部垫一薄枕,家长以单掌搓擦膝关节周围,重点在腘骨下方,以透热为度。
(2)家长两手交替进行,一手扶住患肢,另一手掌指着力,自踝内外侧经膝关节至股骨上端,用推法反复操作2~3分钟。
(3)家长将两手拇指钳于膑骨两侧.指尖着力。上下反重点揉1~3分钟,然后,点揉内膝眼、犊鼻1~3分钟。
(4)家长两手全掌着力.分置于膝关节内、外侧往返搓动,以局部有热感为宜。
按摩方法(三)
(1)患儿坐位使膝关节自然放松或微曲,家长以掌心放在膑骨上,轻揉膑骨1~3分钟。
(2)用五指端相对捏住髓骨四周,抓捏或揉动1~3分钟。
(3)以大拇指跟食指、中指相对,在膝部两侧按揉1~3
分钟。
(4)以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四指固定在腘窝下部,拇指指腹按压在膑韧带上(即膝眼之间大筋),先弹拨3~5次,然后再重点按揉2~5分钟。
(5)患儿俯卧位,家长以掌根自上向下了,直推腘窝部的肌肉组织10~15次,然后以拇指点揉委中、承山穴各1分钟。
生活调理
(1)减少活动,注意适当休息。
(2)除按摩治疗外,可配合局部热敷或中草药外洗,对减轻疼痛有一定的作用。 ·
(3)上述手法除家长操作外,还可教给患儿让其进行自我推拿。
(4)极少数软骨面损害程度重、面积大的病例,经较长时间治疗无效,且症状逐渐加重或有关节游离体出现交锁的,可考虑手术治疗。
脊髓型颈椎病保健方法
防治颈椎病,中医按摩疗法是一种不错的方法,不仅操作简便,而且有很好的疗效。通过按摩,可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然而颈椎病病因不同,类型也不同。
脊髓型颈椎病要慎用按摩疗法。 按摩治颈椎病属于患者可以接受,具有活血散瘀、舒筋通络、消肿止痛、滑利关节、整复错缝等作用,对神经根型的效果较为明显,对椎动脉型和交感神经型也有一定的疗效。但是需注意的是,对脊髓型颈椎病,按摩疗法应慎用。
患者正坐,医者站在背后施按揉法于风府、肩中俞、肩外俞、天宗穴,能舒筋通络,使颈肩部痉挛的肌肉得以放松。再用此法于颈肩部,以斜方肌为重点,施法 3~5 分钟后,医者一手扶头顶,一手施法于颈胸椎部,在施的同时,配合颈椎屈伸被动运动3 ~5次。
接着颈及患侧肩部,配合颈椎侧屈被动运动3~5次。最后医者一手托住健侧下颌,一手按颈肩部,配合颈椎旋转被动运动。本法是治颈椎病的主要手法,其功能为舒筋通络,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使局部血液循环加速,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消除神经根炎症和水肿,改善局部组织的营养供应,改善病灶部的缺氧状态。
按摩治疗糖尿病坏疽
扭膝
两脚平行靠拢,屈膝微向下蹲,双手放在膝盖上,顺时针揉动数10次,然后再换另一方向揉动,可治疗下肢无力、膝关节痛及疏通血脉。
足下肢推拿
双手从大腿内根部往下推到脚踝部从足后根往上回推,每次5~10分钟,每分钟50~80次。因为糖尿病的足部敏感度低,很容易发生感染,而这种小按摩具有促进足血液循环、活血化淤等作用,预防糖尿病足的产生。
揉腿肚
以两手掌紧夹小腿肚旋转揉动,每侧20~30次,两腿交换6次,以疏通血脉增加腿部肌肉的力量。
扳脚趾
端坐,两腿伸直,低头,身体向前弯,以两手扳脚趾20~30次,可锻炼腰腿,增强脚部力量,防止脚部无力。
搓脚
将两手掌搓热,然后用两手掌搓脚心各100次,可防止足部酸痛、乏力、麻木,促进脚部血液循环。
干洗腿
用双手先紧抱一侧的大腿根,稍用力从大腿自上而下按摩到脚踝,然后再从脚踝往回按摩至大腿根部;用同样方法按摩另一条腿,以促进血脉流畅。
甩腿
一手扶墙或者扶树,先向前甩动小腿,脚尖向上向前抬起,然后向后甩动,脚面绷直,腿也伸直,两腿轮换甩动,每次甩80~100次,以提高肌肉力量,促进血液循环。
按摩涌泉穴
涌泉穴是缓解病情的关键,涌泉穴定位于足底(去趾)前1/3处,足趾跖屈时呈凹陷处。按摩手法采用按压、揉擦等方法,左右手交叉进行,每穴各操作10分钟,每天早晚各1次。也可借助足按摩器或钝性的物体进行自我按摩。 由于糖尿病足患者的下肢神经知觉不敏感,所以按摩足部一定要力度适度,千万不可因用因过敏而造成足溃疡。
按摩肾区
按摩肾区对于糖尿病足有很大的帮助,主要做法:清晨起床后及临睡前,取坐位,两足下垂,宽衣松带,腰部挺直,以两手掌。已置于腰部肾俞穴(第二腰椎棘突下套开1寸半),上下加压摩擦肾区各40次,再采用顺旋转、逆旋转摩擦各40次。
足底按摩的好处 足底按摩多长时间一次
运用足底按摩疗法要掌握好时间,根据病种,病情和病人体质等情况确定按摩时间。慢性,顽固性疾病,按摩时间宜长些;急性病,病因明确单纯,按摩时间可短一些。
一般来说,每个穴位或病理反射区按摩2-3分钟即可;但对肾,输尿管,膀胱,肺反射区必须各按摩2分钟或100次左右,以加强其泌尿功能,促使体内有毒物质顺畅排出体外。对严重的心脏病患者, 在心脏反射区按摩1分钟即可,加上其他穴位或反射区,总共不超过10分钟;对于患有严重糖尿病,肾脏疾病的病人,总的按摩时间也不要超过10分钟;对脊椎的每个反射区只需按摩2-3分钟就足够了;按摩肝脏反射区时,必须注意在病人肾脏功能良好的情况下,才可以按摩五分钟或更长时间,否则不利于体内毒素的排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