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目前癌痛治疗有十大“手段”

目前癌痛治疗有十大“手段”

第一是外科手术。外科手术可以有效治疗癌痛,比如肺癌锥体转移的癌痛,通过手术,切除病变锥体,置换人工锥体和填充骨水泥,既可以有效缓解骨痛,改善生活质量,也可以减缓癌症发展、防治骨相关事件的发生,如病理性骨折或截瘫。

第二是化学治疗。大多数实体瘤都可以通过有效化疗缓解癌痛,晚期癌症的治疗目的不是为了根治疾病,而更多的是为了降低肿瘤细胞负荷,减轻癌痛,保证患者生活质量。我们应当相信,化疗药物可以有效控制癌痛,特别是近年来不断涌现的抗癌新药。

第三是放射治疗。放疗止痛勿庸置疑,可以说是立竿见影。现在精确放疗技术,使放疗定位越来越精确,只精确放射有损害的骨痛部位,周围的健康组织不受损伤。负责任地告诉大家:目前放射治疗技术可以保证做到精确放疗、有效止痛。

第四是分子靶向治疗。典型的癌症就是晚期非小细胞癌,晚期非小细胞癌发生骨转移出现癌痛,通过有效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同样可以有效缓解癌痛。近年来上市的易瑞沙和特罗凯等分子靶向药物可以有效治疗肺癌、缓解癌痛、显著改善晚期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第五是内分泌治疗。典型的癌症是乳腺癌,晚期乳腺癌发生骨转移的几率很高。有效的内分泌治疗治疗原发病灶,同样也可以缓解骨痛。在医生的科学指导下,结合化疗等其他治疗手段,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可以获得更长的生存时间和更好的生活质量。

第六是双磷酸盐药物治疗。肺癌骨转移出现骨痛是因为骨组织的溶骨性破坏,导致一系列的骨相关事件,如骨痛和病理性骨折。双磷酸盐药物减缓骨溶解代谢,增加成骨代谢进程,阻碍骨的溶骨性破坏,减缓骨痛,避免骨折。目前。有效的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双磷酸盐药物治疗已经使成千上万的癌性骨痛患者获得了好的生活质量。

第七是止痛药物治疗。我们强调的治疗原则就是“三阶梯止痛”。建议止痛药能口服尽量口服,而且按照疼痛分级口服弱或强的吗啡药物。目前临床应用最多的是缓释吗啡片剂,每12小时口服一次。强调一定要按时定时给药。同时也有芬太尼贴剂,临床应用吗啡类药物止痛时要注意恶心、呕吐和便秘副作用,给予对症处理。

第八就是物理治疗。除了放射治疗外,还有射频消溶、介入治疗和神经损毁术都属于局部物理治疗,冷冻和热疗也都属于物理治疗,对于缓解癌痛临床效果肯定。目前物理治疗手段越来越多,介入治疗手段也越来越好。但是都要强调积极治疗原发病,综合地应用上述的各种治疗手段和药物治疗癌痛。

第九个治疗是中医药治疗。传统的中医药治疗和活血化淤的理论同样可以缓解癌痛,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模式已经取得明显的临床效果。

最后一个是“话疗”——心理治疗。心理治疗结合有效的治疗癌痛的手段,对于真正改善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很有帮助。

如何正确认识癌痛的治疗

门诊时经常碰到一些肿瘤患者因癌痛面临用药时拒绝和纠结的场景,有时是疼痛已经影响到生活质量,但仍然通过“熬一熬”来维持质量不高的睡眠、食欲和日常活动。癌痛究竟是否需要用药,怎样的情况下必须用药以及怎么用等是很多患者、家属甚至是医生都可能有的疑惑。上海龙华医院肿瘤科祝利民

癌痛在晚期肿瘤患者中属常见症状,持续的顽固性疼痛会使患者的一般状况迅速恶化,免疫功能低下,食欲睡眠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假如不能及时消除,对癌症的治疗十分不利。患者中相当多认为使用止痛药容易成瘾,很多患者甚至直接联想到诸如杜冷丁一类的药品,加之部分非肿瘤专科的医师对癌痛的治疗认知不足,缺乏足够的使用经验,故在我国癌痛治疗普遍存在止痛治疗不充分,患者宁愿忍受痛苦亦不愿接受规范化治疗的认识误区。那么究竟该怎样正确认识癌痛呢?随着我院国家中医肿瘤研究基地的建设,在前期的临床实践中,对治疗晚期癌痛上我们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下面就癌痛的治疗给大家做一个概述:

癌痛的规范化治疗,首先强调的是对癌痛的评估。门诊时我们很强调疼痛与患者睡眠的关系。将疼痛按由轻至重分为0~10分,0代表无痛,1~3代表轻度疼痛(睡眠不受干扰),4~6代表中等度疼痛(睡眠受到干扰),7~10代表重度疼痛(睡眠受到严重干扰)。癌症疼痛的治疗一般以药物治疗为主,此外还可以采用姑息性放疗、姑息性化疗、外科手术治疗、神经阻滞疗法、神经毁损疗法、神经刺激疗法及心理治疗等。药物治疗和其它治疗方法可以互相结合。

药物治疗的基本原则如下:

按阶梯给药 根据患者疼痛的轻、中、重程度把的不同止痛药物分为三个阶梯。第一阶梯用药是以阿司匹林为代表的非阿片类药物。目前临床较常用的是消炎痛栓剂。第二阶梯用药是以可待因为代表的弱阿片类药物。目前较常用的为奇曼丁。第三阶梯用药是以吗啡为代表的强阿片类药物。目前较常用的为美施康定及奥施康定。

不同阶梯的止痛药物可以联合使用。另针对疼痛性质不同各阶梯可加用皮质类固醇、抗抑郁药、抗惊厥药、NMDA受体拮抗剂、催眠及镇静药等辅助用药以增加镇痛效果。

按时给药 癌痛使用止痛药,必须有规律地规定间隔时间给药,如每6小时服一次、每12小时服一次,而不能出现疼痛才给药,以保证疼痛连续缓解。

口服(无创)给药 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口服(无创)给药。只有在口服(无创)方法不合适或无效时,才考虑其它途径给药。

个体化给药 对阿片类药物没有标准量或最高限量。应该说凡能使疼痛得到缓解,并且没有不可耐受的副作用就是正确的剂量。

对用止痛药的患者要注意监护,密切观察其反应,目的是要患者能获得最佳疗效而发生的副作用最小。针对较为常见的副作用可以及时给予有效预防性治疗。在使用止痛药或更换止痛药的初期患者没有找到合适剂量时可能仍然会有疼痛,此时要耐心配合医生服药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剂量。

总之,患者无需担心药物“成瘾”强忍癌痛;通过癌痛的规范化治疗,大部分患者可达到满意的止痛效果,使患者达到“无痛睡眠,无痛休息,无痛活动”,生活质量得以大大改善。

肺癌晚期死前症状

癌痛是晚期癌症的常见症状,疼痛甚至可以引发痉挛,晕厥等。同时肿瘤在气管内生长直接引起气管狭窄或压迫主支气管,肿瘤转移至胸膜引起胸痛,产生大量胸水时也会造成胸闷气短。建议晚期疼痛服用强效止痛药配合硒维康口嚼片进行控制,在病情比较严重的时候以帮助病人减少痛苦为主要原则。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您。也祝愿病人早日恢复健康。没有找到理想答案马上咨询在线医生!

病情不一样,死前的症状不能一概而论,晚期的患者是容易出现癌痛的症状的,建议你不要太过的担忧了,要积极的治疗,并在治疗前尽量的提升免疫力,改善体质,以提升治疗的效果,如患者出现癌痛的,要根据疼痛等级,进行镇痛治疗。

建议患者在晚期的治疗前后要配合硒维康口嚼片进行补硒,通过补硒可活化患者的免疫机能,提升患者的免疫力,改善体质,进而增强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帮助换提升治疗的效果,并且,补硒也可以在患者进行镇痛治疗的时候维持患者身体对于镇痛药物的敏感性,最大程度上的发挥药物的作用,缓解癌痛。

淋巴癌患者疼痛用药常识

淋巴瘤的患者到达了晚期都会因为疼痛苦不堪言,不少人选择使用止痛药缓解症状。用药前,患者首先应掌握必要的常识。

1、癌痛治疗,首先要对疼痛进行评估,执行阶梯给药、按时给药、个体化给药。

2、阿片类的用药剂量在不同患者之间存在很大差异,没有天花板效应,随着剂量增加镇痛效果会增强,不良反应也会随之增强,应根据患者的耐受能力选择剂量。

3、对于任何严重疼痛的患者,无论属于哪个肿瘤临床分期及预计生存时间长短,只要止痛治疗需要,都可以使用最大耐受剂量的阿片类镇痛药。

4、局麻药及神经破坏药也常用于癌痛,如利多卡因、乙醇、酚及高渗盐水等使一定的神经破坏而起止痛作用。适用于癌症晚期,三阶梯止痛无效者;广泛转移癌症患者;头颈部肿瘤侵犯颅底患者;胸部肿瘤和腹部肿瘤所致的顽固性癌痛患者。

5、脑室内给药疗效肯定、用药量小、止痛时间长,是目前新兴的止痛方法,脑室内注射吗啡的剂量可以先从最小剂量开始,随着病人需要,止痛药量逐渐增加(但最好不要超过60mg/天),而不是一味地盲目增加药物剂量。

肿瘤疼痛怎么办

1、晚期癌痛三阶梯治疗的主要原则

① 口服给药

首先选择口服给药途径,临床上尽可能避免创伤性给药途径,以便于病人长期服用。

② 按时给药

应当有规律的“按时”(q3~6h)给药,而不是“按需”──例如只在疼痛时给药。

③ 按阶梯用药

应该按照晚期癌痛三阶梯治疗原则规定的用药程序合理使用,首先从第一阶梯开始。

④ 用药个体化,特别注意具体病人的实际疗效。

2、按照癌症病人三级止痛阶梯治疗原则所推荐的药物主要有镇痛药和辅助药两大类:

镇痛药物

①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物(NSAID): 以阿斯匹林和消炎痛等为代表,用于轻度疼痛。

②麻醉性镇痛药: 弱阿片类--曲马多和可待因等为代表,有即释片、缓释片、注射剂或胶囊等类型。临床上主要用于中度疼痛治疗。强阿片类--芬太尼和吗啡等为代表,有注射剂、贴膜等类型。临床上用于重度疼痛治疗。

辅助药物

①神经安定及抗抑郁药物:安定类,氟哌啶,阿米替林、多虑平等为代表。

②激素类,维生素类:维生素B类 、C 或地塞米松、长效制剂类激素等。

③特殊药物:局部麻醉药(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罗哌卡因等)和腐蚀性药物(无水乙醇、酚甘油等)。

辅助药的使用原则

①治疗特殊类型的疼痛:如中度以上的疼痛或剧烈的神经性疼痛治疗;

②改善癌痛病人通常发生的伴随症状:如明显的抑郁或焦虑状态治疗;

③增加主要药物的镇痛效果或减轻副作用;

④辅助药物不能常规给予,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定。

3、注意事项

①掌握镇痛药物开始使用的时间,临床上只要病人自述出现疼痛,就应该治疗;

②注意不同期病人和不同期疼痛的处理:根据三阶梯治疗原则及时调整药物种类和使 用剂量,以最大程度发挥其临床疗效的同时尽可能降低副作用;

③合理给药途径: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首选口服给药途径;

④预防和处理耐受性:注意寻找有效配方,及时更换剂型,避免超期使用;

⑤医护人员观念的更新:充分理解病人的疼痛程度和心理状态,应该早期、足量使用镇痛药物,克服晚期癌痛治疗过程中“限制麻醉性镇痛药物使用”的传统观念;

⑥加强麻醉药品监控:在麻醉性镇痛药物使用上必须加强监控,随时了解有害的副作用和临床超范围应用。

癌性疼痛的“三阶梯外”疗法

晚期癌痛三阶梯治疗在临床上已经能够使80%以上的病人有效缓解了疼痛,提高了生存质量,但是仍然有一部分晚期癌痛病人不能有效缓解疼痛、无法耐受药物副作用或因为疼痛复发疗效不佳,所以三阶梯外疗法的应用非常必要。

(一)、椎管内和脑室内注药椎管内注药是国内目前用于治疗癌性疼痛的主要方法之一,包括硬膜外腔注药和蛛网膜下腔或脑室内注药,效果确切,技术要求高,但由于成本较低,目前国内使用较多。临床上必须重视无菌技术、规范化操作和疼痛护理,防止出现并发症。最好由麻醉科、疼痛科的专科医师实施操作,以策安全。

(二)、神经阻滞(断)技术

神经阻滞或阻断技术包括神经干、神经丛、神经节和神经根注药等多部位治疗方法,也是最常用和较实用的方法,定位和操作技术要求高,特殊病人需要借助X线介入治疗技术,见效快并且相对安全可靠。最好由有经验的专科医师实施操作,以策安全。

(三)、病人自控镇痛技术(PCA)

PCA是英文“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的缩写,中文译为"病人自控镇痛技术",PCA技术是近20年发展的新型止痛技术,它的最大特色是首次让病人自己尝试控制自身的疼痛。它将传统的一次性口服、肌注或静注用药方式改为小剂量,分次给予,较为客观的满足了个体对止痛药的要求,不仅使镇痛效果趋于完善,而且克服了传统用药不及时,起效慢,镇痛不全和副作用明显的缺点。使病人能主动的面对疼痛,以使因恐惧疼痛而引起的机体一系列恶性循环受到抑制或解除。不仅病人情绪改善,同时使其抗病、抗痛能力增强,临床可达到避免产生有关并发症,促进机体康复的功能。

缓解癌症疼痛的几种方法

缓解癌症疼痛的三种方法。80%以上癌症患者在疾病整个过程中或多或少地要经受不同程度的疼痛折磨。有的是手术引起,有的是放化疗期间引起的并发症,更多的是晚期病人由于肿瘤的发展造成的癌症疼痛。疼痛使病人对肿瘤产生了巨大的恐惧,处理不当让患者没有尊严,生活非常痛苦。

由于中国近代史受过鸦片毒害,患者、家属和医生多心有余悸,宁可痛死也不愿意吃阿片类药,最怕阿片类药上瘾。国际上大量临床研究结果证明:只要正确使用,阿片类药物不会成瘾,用止痛药治疗和吸毒不是一个概念。

癌痛有两大类:一类是癌症本身的疼痛,肿瘤组织对周围组织的侵蚀,造成的炎症、水肿、渗出。二类是转移癌所致的癌痛,其中骨转移最多。

目前恶性肿瘤出现骨转移在美国排在首位的是前列腺癌。中国出现骨转移最多的恶性肿瘤是肺癌和乳腺癌。肺癌骨转移以后,可以发生一系列的骨相关事件,如骨痛、承重骨病理性骨折甚至造成截瘫,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出现骨相关事件的癌症患者还影响整个家庭成员的生活质量。

首先,是毒麻药品的管理。早期制定的毒麻药品管理办法存在许多不方便。毒麻药管理应该再人性化一些。政府担心毒麻药品管理不当会引发毒品犯罪,但是不能因为担心毒品犯罪,就如此严管癌痛病人毒麻药品的使用。毒麻药管理部门应该结合中国如此多的癌症病人、晚期癌症病人和癌痛病人来考虑完善相关政策。政府应该进一步关注这部分特殊群体。

第二,是现行医保政策的修订。癌痛,特别是骨转移出现的癌痛,目前双磷酸盐类药物有很好的临床疗效。现在北京市只有第一代双磷酸盐药物进入了医保报销目录,如阿可达、博宁等,其他第二代双磷酸盐药物如择泰等效果好、副作用低又方便使用的药物都不予报销。双磷酸盐药物需要是每月打一次,希望医保部门尽快修订医保报销政策,将第二代或第三代双磷酸盐药物列入医保报销目录。

第三,我们国家应该在研发新药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癌症死亡已经跃居国民死亡的首要原因。如此多的癌症患者、如此多的癌痛人群,政府应该加大这方面的投入。研发新药和止痛产品很有必要!

关注癌痛治疗 改善生活质量,医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医生是执行癌症病人治疗,帮助晚期癌痛患者缓解癌痛、改善并保障癌痛患者生活质量的主体。目前我国肿瘤界医生在掌握掌握癌痛治疗、遵守“三阶梯”原则和关注癌痛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做得不错。但更多的癌症患者并没有在癌症中心、肿瘤科治疗,而是分散在各个学科领域里接受治疗。很多综合性医院的非肿瘤科、非肿瘤专业的医生对癌痛治疗还是不重视,在癌痛诊断、治疗、分级处理方面还是不熟悉。利用这次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应该加大对临床医生的业务培训很有必要。

癌症疼痛治疗的误区

1、使用非阿片类药更安全

很多人都觉得,普通止痛药应该比使用阿片类药更安全。但事实上,如果非甾体类抗炎药(常见止痛药多是这一类)用药剂量达到限制性剂量时,如果仍然不能满意控制疼痛,应该只增加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剂量;中度或重度癌症疼痛治疗,应首选阿片类止痛药。

2、疼痛剧烈时才用止痛药

及时、按时用止痛药更安全有效,而且所需要的止痛药强度和剂量也最低。长期得不到有效止痛治疗的癌症疼痛病人,容易出现因疼痛导致的与神经性疼痛相关的交感神经功能紊乱,表现为痛觉过敏的异常疼痛等难治性疼痛。

3、止痛治疗能使疼痛部分缓解即可

止痛治疗的目的是缓解疼痛、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无痛睡眠是止痛治疗的最低要求。

4、终末期癌症病人才能用最大耐受剂量阿片类止痛药

阿片类止痛药的用药剂量有较大的个体差异,如果病情恶化及疼痛加剧,可以通过增加阿片药物的用药剂量提高止痛治疗的效果。

5、长期用阿片类止痛药不可避免会成瘾

事实上,癌症疼痛病人长期用阿片类药治疗,尤其是口服或透皮贴剂按时给药,发生成瘾(精神依赖性)的危险性极微。而阿片类药物产生耐受性,临床表现为随 着阿片类止痛时间的延长,对药物的不良反应产生耐受,并且可能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阿片类药物的用药剂量,但不影响癌痛病人继续使用阿片类止痛药,也和一 般患者及家属以为的“上瘾”是两码事。

6、一旦使用阿片类药,就可能终身需要用药

事实上,癌症疼痛因疾病控制及疼痛的消失后,随时可以安全停用阿片类止痛药。这也再度证明,其实在规范治疗时,所谓“成瘾”的担忧并不必要。

7、用阿片类药止痛治疗就是给予安乐死

使用阿片类止痛药治疗不是进行安乐死,反而让患者从剧烈癌痛中得以解脱,提高生活质量,还能让患者更好接受其他治疗,有效延长病人的生存期。

治疗癌痛的五大方法

周围神经阻滞及微创介入射频治疗

癌症疼痛较局限,应用镇痛药物效果不佳时,使用局麻药物阻滞周围神经,或采用射频手段毁损神经,常可获得满意的疗效。主要示用于疼痛部位较局限的肢端癌痛,如头面部、四肢、浅表的胸腹部等部位。常用的神经阻滞包括眶上神经阻滞、眶下神经阻滞、颏神经阻滞、枕大神经阻滞、肩胛上神经阻滞、肋间神经阻滞、胸神经阻滞等。

硬膜外腔神经毁损

硬膜外腔神经毁损系将神经毁损药物注入硬膜外腔,破坏脊神经传导,产生节段性镇痛的方法。与周围神经毁损相比,硬膜外腔神经毁损可同时阻断躯体神经和自主神经,阻滞范围大,效果确切。因神经毁损药物不直接接触脊髓及马尾神经,故膀胱与直肠括约肌受累的可能性较蛛网膜下腔阻神经毁损少。

腹腔神经丛化学药物毁损

腹腔神经丛乙醇毁损是治疗腹部肿瘤引起的疼痛,特别是胰腺癌痛的有效方法,60%-85%的患者可以获得完全无痛。腹腔神经丛毁损可有效缓解腹腔内肿瘤引起的上腹痛和背部牵涉痛,最常用于胰腺癌,对远端食管、胃、肝、胆管、小肠、近端结肠、肾上腺和肾的肿瘤性疼痛也有效。腹腔内恶性肿瘤引起的疼痛,用其他方法治疗效果不佳,可考虑腹腔神经丛毁损。

脊髓电刺激技术(SCS)

脊髓电刺激技术是近二十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其用一种舒服的“麻刺感”替代了病变部位的“疼痛感”而达到镇痛的目的,具有不破坏神经,治疗过程完全可逆,不影响肢体的运动功能等突出优点,堪称癌痛有创治疗中的“绿色疗法”。在美国,每年有近二十万患者接受这样的治疗,并获得了满意的镇痛效果。

蛛网膜下腔药物输注系统(吗啡泵)

吗啡是癌痛治疗的“金标准”。蛛网膜下腔应用吗啡的剂量只有口服的1/300、静脉的1/100。用药量的减少,一方面大大降低了吗啡的副作用,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药物调整的空间,有利于获得理想的镇痛效果。该系统经局麻手术植入,一次灌注吗啡,可以支持半年用药,对全身各处疼痛均有效,并可根据患者的不同疼痛时段,调整给药方案,是当前治疗顽固性癌痛的最先进方法。

中医外治法让患者远离癌性疼痛

什么是中医外治法

中医外治法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具有完善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治疗方法,在治疗癌痛方面成为中医肿瘤临床研究的热点。同时,外用药物治疗癌痛也受到国际疼痛研究领域的关注。

外治中药采用体表直接给药的方法,药物经皮肤或粘膜表面吸收后,药力直达病所,止痛迅速有效。并且可避免口服药物经消化道吸收所遇到的多环节灭活作用及一些药物内服带来的副作用。特别是晚期肿瘤患者,脾胃吸收能力减弱,单靠内服药效果不佳。

由于药源广泛,中医外治法无须特殊仪器和设备,操作简单,在家庭及社区医院应用易学易做,适合各级医院使用,尤其为广大基层医院所宠爱。在肿瘤临床的广泛应用,丰富了肿瘤的治疗手段,与止痛药配合使用,可增强止痛药的疗效,减少其用量,减轻其副作用,是癌性疼痛综合治疗中的有效方法,被广泛接受。值得基层广大医务工作者深入发掘研究,推广应用。

认识癌性疼痛

有关中医药治疗癌痛的报道较为丰富,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总体来看,仍局限于经验治疗阶段。对于病因病机的探讨和规范化治疗的研究十分有限,缺乏针对不同病因和中医证型的个体化治疗,影响了治疗效果和药物的广泛应用。

因此,针对不同原因的癌痛采取相应的中医外治,才能更有效的提高中医外治癌痛的疗效,使得中医外治癌痛的发展更加合理化、多样化和个体化。

目前,中西医结合肿瘤医生已经创新性的采用了癌痛审因辨证治疗模式,建立了规范的疗效评价标准。根据痛觉传导通路将癌性疼痛分为3种类型:躯体痛、内脏痛和神经病理性疼痛。

骨癌治疗手段

1、初期骨癌联合手术后患者的饮食:应以清淡饮食为主,可以新鲜蔬菜,如胡萝卜、苋菜、油菜、菠菜、韭菜、芹菜、芦笋、菜花、南瓜、西红柿、红薯等为食。

2、中期骨癌联合手术后患者的饮食:饮食当以清淡,偏于温补,如气虚者宜食用大枣、莲子;血虚者宜食用花生、核桃;阴虚者宜食猕猴桃、芦笋;阳虚者宜食用长刀豆子、生姜等。宜多吃具有抗骨癌作用的食物:山羊血、鲎、蟹、羊脑、海参、牡蛎、鳖、龟、沙虫、鹿血、大叶菜、麦片、小苋菜、油菜籽、沙枣、香芋、栗、野葡萄。

3、晚期骨癌患者联合手术后的饮食:饮食当以大剂滋补为主,可采用蚕蛹、猕猴桃、大枣、香菇、猴头菇、海带、带鱼、银耳、牛奶等。宜吃具有止痛消肿作用的食物。

所以说,虽然手术切除普遍为大家所接受,但不是所有骨癌患者都可以采用手术切除治疗,如果无法进行手术切除的患者,其他的骨癌治疗方法也是可供选择的,只要依据骨癌的具体病程和自身的具体状况,一定可以做到选择正确的骨癌治疗方法。

相关推荐

噎食的治疗手段哪些

(1)就地抢救,分秒必争,清除口咽部食物,疏通呼吸道,促进心肺复苏。(2)迅速用手指掏出口咽中的食团。如病人牙关紧闭或抽搐,可用筷子等撬开口腔掏取食物,并解开病人领口。(3)如抠出口咽部食物后病人症状仍无缓解,应立即将病人腹部俯卧于凳上,让上半身悬空,猛压其腰背部,迫使膈肌猛然上移而逼迫肺内气体猛烈外冲,使气流将进入气管的食团冲出。如果重复五、六次不能奏效,立即用大号针头在环甲软骨上沿正中部位插进

酒糟鼻的治疗手段哪些

酒糟鼻是很多人都存在的一种症状,酒糟鼻给女性鼻部美观造成很严重的影响,如果酒糟鼻的治疗及时,我们不但在形象上自信了,在心里上也会更加自信。早期的酒糟鼻的治疗比较容易,用药物如口服灭滴灵,维生素B2、B6,持续1—2月;局部外涂药霜,及配合药物倒模面膜方法,配合激光等治疗均可达到治愈。鼻头出现的红血丝使用光子嫩肤(强光)可以获得很好的疗效早期忽略了酒糟鼻的治疗,病程就会发展到丘疹期。在酒糟鼻的治疗

治疗直肠癌需要注意什么

直肠癌早期症状不是很明显,中晚期的症状主要以便血、大便习惯改变、腹痛为主。早期直肠癌癌肿较小,未发生扩散转移,其最为效的治疗手段为手术切除,早期直肠癌切除后的5年,术后可中医药等治疗手段以防止复发。直肠癌的治疗是个系统的过程,涉及到很多因素,治疗效果主要取决于治疗方法是否得当以及病人的身体机能。直肠癌患者及家属应多了解直肠癌的治疗知识,多和主治医师交流,对直肠癌患者生存期的延长帮助。得了直肠

九成癌痛患者可效止痛

九成晚期肿瘤患者会出现疼痛林丽珠介绍,我国目前癌症病人超过700万,各期癌症患者中一半伴不同程度的疼痛,其中40%为轻度疼痛,30%为中度疼痛,30%为重度疼痛, 晚期患者中出现疼痛的比例更高,可高达60-90%。在癌痛患者中,四分之一的人未得到任何治疗,大约每天100万癌症病人在忍受着痛苦的折磨。国内 最新资料指出:我国肿瘤疼痛的病人中仅41%得到效缓解,而晚期癌痛25%得到

脂溢性脱发的原因和治疗手段 治疗手段

其实脂溢性脱发在早期是很好治愈的,目前而言一般两种治疗手段:一般是服用非那雄胺片,患者在服药半年到一年后就会停止脱发,并不同程度的头发再生,但是因其只是改变体内一些酶的活性,治标不治本,所以要坚持服用。米诺地尔本来是用来降压的,但现在广泛用于治疗脱发,而且效果良好,也能治愈男性雄性激素脱发,但和上一种方法一样,也要坚持服用,否则会回到脱发前的水平。手术治疗一般就是重新移植毛囊,使患者在头顶部长

中医的治疗手段

中药按治疗作用分为:补虚药、解表药、清热药、温里药、理气药、消食药、收涩药、祛风湿药、芳香化湿药、利水渗湿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安神药、平肝息风药、活血祛淤药、止血药、泻下药、驱虫药、芳香开窍药。针灸针灸按人体十四体表经脉循行常用穴位针灸,根据病情的不同和穴位的不同而选取不同的进针手法和深度及角度。十四经脉为:任脉、督脉、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

最常用的三种手段治疗膀胱癌

一、手术治疗1、经尿道手术(1)电灼法在作膀胱镜检查的过程中,如发现单个的或数目不多而散在的非浸润性表浅乳头状瘤(Ta期),肿瘤体积在1cm以下的,可以经尿道采用电灼器电灼治疗。(2)经尿道电切术适用于2cm左右的带蒂乳头状瘤或块状、桑椹状无蒂的小肿瘤,尚未侵犯深层肌肉(T2b期)的表浅的膀胱肿瘤。目前,在我院率先引进双极等离子电切刀,其具“冷切割”、热穿透与热损伤效应低、快速凝血及术中用生理盐

胰腺肿瘤症状是什么样的 胰腺肿瘤疼怎么办

腹痛是胰腺癌患者最常见的一个症状,对症处理的话,是可以给止痛药止痛的, 具体用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当然,治本的话还是得控制胰腺癌,通过早期手术,如果是不能手术,或者是晚期的胰腺癌患者,那么就是化疗或者是一些靶向治疗,还局部的姑息性的放疗等这样的一些治疗手段,来治疗胰腺癌。 只当肿瘤得到了控制,那么它的疼痛才会得到缓解。

腹痛哪些治疗要点

治疗疾病一定要抓住要点。今天我们就来向专家了解一下腹痛治疗腹痛哪些治疗要点。分为急性腹痛和慢性腹痛。急性腹痛又称急腹症,具变化多、发展快的特点,一旦延误诊断,会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引起死亡;慢性腹痛可由多种原因引起,时诊断颇为困难。腹痛者应查明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些如绞窄性肠梗阻、胃肠道穿孔、坏死性胰腺炎、急性阑尾炎等尚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腹痛的一般治疗包括: 1.禁食、输液、纠正水、电

甲型流感治疗手段

1、据悉,"达菲"在感染后48小时内服用一定疗效;2、据悉,一般对病毒治疗,如:病毒灵,一定疗效;3、抗生素应对上呼吸道感染以及并发症;4、解热镇痛药,如扑热息痛,对症治疗;5、良好的休息,多喝水;6、出现症状及时就诊正规医院为要。目前没专门针对人类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特效药,通常使用的4种抗流感药物,但临床显示,这种变异病毒对其中2种具抗药性。两种类别药品, 1 adamant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