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心脏起搏器的患者术手后的注意事项

心脏起搏器的患者术手后的注意事项

指出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的注意事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到起搏器门诊接受起搏器随访检查,如新植入起搏器后一个月、两个月,此后每半年一次

2如有心悸不适可随时就诊,接受心电图检查,必要时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和起搏器程控

3按时服药,不是说植入起搏器后就万事大吉了,该服药时必须遵医嘱服药

4应避免磁场靠近起搏器,因为磁场会干扰起搏器的正常功能,因此起搏器患者不能接受核磁共振检查

5尽管现代起搏器已经具有抗手机干扰功能,起搏器患者仍要注意尽量避免手机靠近起搏器,打手机时用对侧手,使手机与起搏器的距离不小于15厘米

心动过缓的急救措施

正常成人的心率在每分钟60—100次之间,如果超过100次称为心动过速,低于60次称为心动过缓。如果平时心率每分钟70~80次,降到40次以下时,病人自觉心悸、气短、头晕和乏力,严重时伴有呼吸不畅、脑闷,有时心前区有冲击感,更重时可因心排出量不足而突然昏倒。这时需进行现场急救,具体方法如下:

心动过缓出现胸闷、心慌,每分钟心率在40次以下者,可服用阿托品0.3~0.6毫克(1~2片),每天3次,紧急时可肌肉注射阿托品0.5毫克(1支)。或口服普鲁本辛15毫克(1片),每天3~4次。配合服生脉饮2~3支、麻黄素25毫米(1片),每天3次口服。如果因心脑缺血而晕厥者,应让病人取头低足高位静卧,并注意保暖。松开领扣和裤带,指掐人中穴使之苏醒,并立即送医院救治。

在积极纠正可逆转的原发病因并排除了药物的影响后,如果患者的心动过缓症状不能逆转,则需要置入心脏起搏器。心脏起搏器有火柴盒大小,重量在25 —50克之间。脉冲发生器埋在上胸部的皮下,起搏导线经静脉血管送入心脏。起搏器按一定形式的人工脉冲电流刺激心脏,使心脏产生有效收缩,从而提高心率,缓解或消除病人的症状,挽救生命。

什么样的心律失常需要安装起搏器

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一直是医学上的难题,直到近年来才找到比较理想的治疗手段,这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个方面,药物治疗主要是使用参松养心胶囊来增强起搏电流,改善心脏传导,从而调整与缓慢性心律失常密切相关的心脏起搏传导系统功能。手术治疗就是安装心脏起搏器,但起搏器也并非适用于所有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而是有着严格的适应症,这些适应症包括:

病窦综合征,包括快-慢综合征,药物治疗困难者;严重心动过缓、窦房阻滞、窦性停搏等,伴有反复晕厥者;房室传导阻滞者,包括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伴有反复晕厥者、持续或间歇性三分支传导阻滞或有症状的室内传导阻滞者;儿童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室率缓慢伴有晕厥者。

心脏起搏器有哪些

人体各脏器的生理功能,必须靠心脏维持适当频率的节律舒缩,保证所需新鲜血液的供应才能完成。正常心脏收缩的频率为60-100次/分,若心率过低,排血量将必受影响。安装起搏器后,可使过缓的心率提高到所需的频率,从而保证心脏正常的排血量以供脏器的需要。

1.按心脏起搏器放置的位置分类:可分为体内及体外两种。置入心脏导管的位置及方法均一样,唯独是起搏器置入人体皮下称体内起搏器,而放置于体外者称为体外起搏器。体外起搏器体积较大,但能随时更换电池及调整起搏频率,另 外若出现快速心律失常,尚可进行超速抑制,但携带不方便,再者导线入口处易感染,现多用于临时起搏。体内起搏器体积小,携带方便,安全,用于永久性起搏,但在电池耗尽时需手术切开囊袋更换整个起搏器。

2.按起搏器的性能分类:

(1)非同步(固定频率)型:发出的脉冲频率固定,一般为70次/分左右,不受自主心率影响,缺点是一旦心脏自主心律超过起搏频率,便可发生心跳竞争现象,甚至因此导致严重心律失常而威胁病人生命安全,因而现已多淘汰。

(2)同步(非竞争)型:起搏器属双线系统,一组电极在心房,一组电极在心室,通过心房电极接受心房冲动,经过适当的延迟以后,激动脉冲发生器,再通过心室电极引起心室激动,使房室收缩能按正常程序进行,此合乎生理要求,这是该型起搏器的独特优点,因它能增多回心血量,增强心缩力量,提高每搏输出量。缺点是电路复杂,耗电量大,使用寿限较短。

(3)可调试起搏器(体外遥控起搏器):它的频率可以通过编制一定程序的体外程控器进行调整,一般可将脉冲频率在50-180次/分之间根据病人需要进行体外程控调整,也就是可用程控器将脉冲调整到病人最佳状态的心跳次数,这种起搏器一般为多功能的,能按生理需要进行多参数调整,但造价较高。

(4)R波抑制型起搏器(按需起搏器):平时以自己的固有频率发放脉冲,刺激心室收缩,一旦出现超过起搏器脉冲频率的心脏自身节律,起搏器将自动感知而将低于自身节律脉冲进行抑制而不发放冲动,此时表现出来的为自身节律。一旦自身节律低于起搏器的固有频率,也即心室电极感知不到自身节律所产生的R波,起搏器将等待预定的一段时间(即所谓的逸搏间期)后,立即又按照固有的起搏频率发放脉冲而进入工作状态。此型起搏器为目前最常用的一种。

心律失常有哪些治疗方法

1、电复律:电复律是指用外加的高能量脉冲电流通过心脏,造成心脏短暂的电活动停止,然后由最高自律性的起搏点重新主导心脏节律,是快速终止严重快速心律不齐的主要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体外电复律、经胸心外膜电复律、经食管电复律、心腔内电复律和ICD等。

2、心脏起搏器:缓慢性心律不齐患者可使用心脏起搏器,以低能量电流按预定频率有规律地刺激心房或心室,维持心脏活动。

3、导管消融:导管射频消融术是通过周围静脉血管将射频消融导管送入到左心房,在心房与肺静脉连接的部位发放高频电磁波,使得周围心房肌肉组织温度升高,将肺静脉的异常激动阻断在肺静脉内。

4、电刺激法:电刺激法是一种经食管或心腔内快速刺激而终止心律不齐的方法,用于快速心律不齐和心室颤动。

人工心脏起搏器的详细了解

老张因患有严重冠心病多年而导致心功能不全,最近安装了心脏起搏器,又能过上正常的日子了。在高兴之余,老张很想知道在安装了心脏起搏器之后,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哪些事情,才能确保起搏器正常工作,保持身体健康。

人工心脏起搏器是由一个慢脉冲发生器和与之相连的金属导线组成,能按一定形式的人工脉冲电流刺激心脏,使心脏产生有节律的收缩。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过缓型心律失常的心脏疾病。病人安装上一个质量可靠的心脏起搏器后,生活质量能恢复到正常人的水平。不过,由于心脏起搏器是一种精细的电子设备,其工作性能可受强磁场或电流的干扰而影响正常功能,有些情况下必须提高警惕,决不能掉以轻心。

心脏起搏器最怕磁,是因为起搏器内各项功能开关是由磁铁控制的,因此,植入起搏器的患者应尽量避开产生强磁场的机器和环境。同样道理,因为磁共振检查时所产生的磁场和射频电场可使起搏器频率输出超出限定的范围,甚至还有可能损坏起搏器,所以植入起搏器的患者禁忌接受磁共振检查。

电流也可干扰起搏器的正常功能,甚至损坏起搏器,所以怕电也就不足为怪了。一般来说,家用电器中的电视机、影碟机、录像机、摄像机、微波炉、洗衣机、电冰箱、吸尘器、电熨斗、剃须刀等常用家电,不会影响起搏器的功能;但具有磁性的收音机、电视机、磁化杯等应尽量距心脏起搏器15厘米以上使用。其他常用的家用电动工具和非专业的射频传输装置等,如操作得当,一般也不会对起搏器的功能造成干扰。如干扰发生,只需迅速远离或关闭这些电器即可。

某些设置于超市、图书馆和其他公共场所出人口的防盗装置,在患者距此装置很近时,可造成起搏器输出抑制或暂时转为非同步起搏模式。因此,装有起搏器的病人应以正常步态通过这种出入口的防盗装置,避免在此区域逗留。

某些工业用的电器,如弧光电焊、感应火炉和电阻电焊等,还有高压电线,如距离过近,都可产生足够的电磁干扰,从而影响起搏器的功能。

现在很多人都使用移动电话,虽然有测试资料表明移动电话与起搏器之间的互相影响是暂时的,但应保持手持移动电话与起搏器之间的距离至少15厘米以上,使用后将移动电话放在植入起搏器的对侧,切不可置于胸前口袋中,或别在距离起搏器15厘米之内的腰带上,因为移动电话处于开机待命状态时,也可发射信号。

另外,患者来院复查时,带电的医疗设备也可影响起搏器的正常功能,如电刀、电凝、射频消融术、呼吸机、碎石机、体外电除颤、经皮神经电刺激等治疗。诊断性的胸片和透视对起搏器功能无影响。但是高放射性物质,如60钴或γ射线不应直接照射到起搏器上。如患者需要进行放射治疗,应对起搏器做铅屏蔽,以防起搏器功能受损。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患者应定期复查心电图,以了解起搏器的起搏功能、感知功能和带动功能。拍胸片以明确起搏电极位置是否正常,及时检查起搏电源情况,以便适时更换电源。病人一旦出现头晕、胸闷、黑矇、乏力等症状应立即到医院检查,以确定有无起搏器功能障碍的发生。

心脏起搏器的作用有哪些

心脏起搏器的作用有哪些

正常的心脏节律是维持人体功能活动的最基本因素。如果心率过缓,可导致以脑缺血为首发症状的各主要脏器的供血不足的临床综合征。过缓的心律失常也可并发或引发引起快速性心律失常,如慢一陕综合征的房颤及严重过缓心律,Q-T延长导致多形性室速、室颤等,可危及患者的生命。部分患者可能由于反复交替发生窦性停搏和快速房性或室性心律失常(慢一陕综合征),给药物治疗带来困难。

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医用电子仪器,它通过发放一定形式的电脉冲,刺激心脏,使之激动和收缩,即模拟正常心脏的冲动形成和传导,以治疗由于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心脏起搏器通过不同的起搏方式纠正心率和心律的异常,以及左右心室的协调收缩,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病死率。

术后康复期的护理:

(1)一般来说安装起搏器术后患者原有的头晕乏力等症状会随之改善,但如果术后持续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心室起搏患者,应到医院诊察是否发生了人工起搏器综合征。一旦确诊症状明显则需要更换心房同步或房室顺序起搏器。

(2)安置起搏器术后是否应该继续服药取决于患者原有疾病的病情。起搏器只能解决心脏传导上的问题,如果原来心功能较差或伴有其他的心脏疾患,仍应根据病情坚持服药,这样可以有效地维护心功能,降低起搏器本身对心功能的影响。

(3)术后早期进行肢体功能锻炼有利于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切口愈合。应说服患者,消除其顾虑,一般在拆线后即可开始锻炼计划。早期可能会有轻微的切口疼痛,这属正常现象,在出院后仍应坚持下去。锻炼应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逐渐加大幅度做抬臂,扩胸或“爬墙”等运动,直到手臂可举过头顶摸到对侧耳垂,尽早恢复正常肢体功能,是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保证。

上面就是对心脏起搏器的作用有哪些的介绍,通过了解以后我们知道心脏起搏器就是能够促进正常的心跳的一种仪器,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而且他也是治疗心脏病当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手术和治愈方式,另外安装心脏起搏器以后也要注意对身体的保养,平时可以做一些柔和的运动,比如太极拳或者瑜伽等,并且要保证良好的生活习惯。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操作步骤

1. 静脉选择 通常可供电极导线插入的静脉有:浅静脉有头静脉、颈外静脉,深静脉有锁骨下静脉、腋静脉颈内静脉。通常多首选习惯用手对侧的头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如不成功,再选择颈内或颈外静脉。

2. 电极导线的放置 根据需要将电极导线放置到所需要起搏的心腔,一般采用被动固定,也可采用主动固定电极导线。

3. 起搏器的埋置 起搏器一般均埋于电极导线同侧的胸部皮下。将电极导线与脉冲发生器相连,把多余的导线近肌肉面、起搏器近皮肤放入皮下袋。

上面所讲的就是有关“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操作步骤”的知识的介绍,大家通过上面的详细的对于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操作步骤的介绍,相信大家有了一定的熟悉了,对于需要进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人们而言,是需要积极的配合医生的手术方面的治疗的,这样才能更好的确保身体的健康的。

人工心脏起搏器的适合人群

严重的心跳过慢。心脏停跳3秒以上或心率经常低于40次,尤其是出现眼前发黑、突然晕倒的患者,应该植入起搏器。这也是起搏器最主要和最初的治疗范畴。

心脏收缩无力。疾病若破坏了心肌,或改变了其原有形态,会导致心肌无法有力收缩。心脏收缩功能下降就会引起心脏泵血不足,身体各部分无法获得充足的新鲜

血液,造成头晕、胸闷、乏力等各种症状。如药物治疗无效的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可以在心脏各部分安装多个人工心脏起搏器,同步产生多个电刺激命令,帮助心肌收缩。

心跳骤停。心脏停止跳动数分钟就能致死,一些疾病可引发心跳骤停或致命性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如快速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可以安装具有除颤器功能的人工心脏起搏器,能恢复心脏有规律的跳动。

在某些心脏病综合治疗中(颈动脉窦高敏综合征、血管迷走性晕厥、特发性Q—T延长综合征、预防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等),起搏器还是不可或缺或唯一的治疗手段。

人工心脏起搏器安装过程

人工心脏起搏器安装手术由心内科医生施行,通常在局麻下进行。方法是,将电极导线从手臂或锁骨下方的静脉插入,在X线透视下,将其插入预定的心腔起搏位置,固定并检测。然后在胸部埋入与电极导线相连接的起搏器,缝合皮肤,手术即可完成。

人工心脏起搏器的选择固然重要,但是切忌盲目听信非专业医师来选择起搏器的种类。心脏起搏器的价格不低,如果受骗经济损失和身体健康的损失都是很大的。如果您想知道的更多,可以咨询我们的在线专家,他们会为您回答一些专业性的知识。

相关推荐

心脏安装起搏器后遗症与需注意的事项

对心脏跳动过缓者来说,心脏起搏器的安装是能起到一定效果的,但对于心脏安装起搏器可能会引起的后遗症,本文接下来就为大家进行分析。心脏安装起搏器后遗症:1.穿刺部位出血,血肿,误穿锁骨下动脉2.电极断裂,脱位,数据不理想3.脉冲发放器与电极连接不理想4.中操作时室颤,窦停,冠脉痉挛5.心肌穿孔6.感染7.起搏器囊袋血肿8.囊袋不愈合9.后血栓形成注意事项:后24小时内,患者应平卧床上,少活动

窦性心律过缓怎么治好呢

窦房结的自律频率过低会导致心率过慢,如果心率减低至每分钟60次,就称为窦性心动过缓。引起窦性心动过缓的原因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的。大部分无症状的窦性心动过缓患者是不需要治疗的。而一些严重的心律失常患者需要植入心脏起搏器治疗。许多健壮的男性、重体力劳动者、体育运动员静息心率在每分钟60次/分以下,虽然心跳次数减少了,但心脏每次排出的血量要比一般人多,因此并不会出现缺血的症状。这种窦性心动过缓属于生

心脏起搏器风险大不大

安装心脏起搏器是安全的,风险多可避免。常见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1.安装起搏器目前一般用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对患者身体几乎没有影响。穿刺静脉时一般不会出现严重意外。2.有些病人中可能出现心跳过缓、过快等心律失常现象,严重的可出现心脏骤停。3.目前使用的心脏导丝质地已经可以做得极为柔软,有经验的医师在中送导丝时极少造成心肌穿孔。4.中及后出血,可能由于病人凝血机制不佳、没有及时

心跳过慢应该怎么办

大家都知道心跳过快可引起猝死,其实,心脏跳得太慢同样有引发猝死的危险。检查心跳过慢的方法主要是24小时的动态心电图。发现了心跳过慢,该怎么办呢?常规的治疗方法有吃药、打针等,但实际上,对于心律失常的病人来说,药物治疗的效果是有限的,因为目前还没有应用于紧急情况或者临时挽救生命的药物,所以最彻底的办法是为心跳过慢的病人安装心脏起搏器,帮助他们在心跳骤停的时候恢复心跳。很多病人一听说要装起搏器,以为是

经常头晕乏力从心脏找问题

常常头晕、乏力,甚至溘然面前一黑晕倒在地,假如您有以上类似症状,得从心脏这个“发念头”上找找题目,有可能是“发念头”运转变态,带不动人体这部庞大的机器了,必要时需安装起搏器代替心脏的功能。“我父亲最近两个月反复泛起头晕,每次几秒钟,还曾经在发生发火时摔倒过。社区诊所医生做了心电图说是心跳慢,该怎么治疗呢?”一天,王女士带着父亲找到病院、主任的回答是:“从心电图看,你父支属于缓慢性心律变态,是老年心

做核磁共振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不适宜人群

1.在心脏或者其他重要部位装有金属支架的患者不能做核磁共振。比如心脏起搏器,血管搭桥,血管支架等。2.高烧患者。3.孕妇尽量不做。4.装有胰岛素泵的患者不做。5.有严重的抑郁症,恐惧症,多动的幼儿不宜。

窦性心动过缓的治疗方法

1.对窦性心动过缓者均应注意寻找病因,大多数窦性心动过缓无重要的临床意义,不必治疗。2.在器质性心脏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由于心率很慢可使心排血量明显下降而影响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症状明显,此时应使用阿托品(注射或口服),甚至可用异丙肾上腺素静脉滴注(1mg加入到5%葡萄糖液500ml中缓慢静滴,应根据心率快慢而调整剂量),以提高心率。亦可口服氨茶碱0.1g,3次/d。3.对窦

孕期胎儿心率变慢需警惕房室传导阻滞

2016年8月11日,一例刚出生的早产儿因心率缓慢,被确诊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功能不全,药物效果差,在完善相关检查后立即行永久心外膜起搏器植入,从而保住了幼小的生命。据悉,这是该院植入的第二小患儿,而在此前,他们也还曾为一名体重仅为1.93kg的早产患儿成功植入过心脏起搏器。据了解,该患儿母亲在孕中期产检时均未见异常,而到孕27周时出现了发烧、咳嗽,持续治疗未见好转后,在孕28周的产检时便发

心动过缓是什么原因 心动过缓如何治疗

造成窦性心动过缓的原因很多,窦性心动过缓需不需要治疗,以及如何治疗,需要根据患者自觉症状轻重判断。1、窦性心动过缓本身一般不需处理,主要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2、如果心率低于每分钟40次,并出现头晕、胸闷等症状,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提高心率。3、发生急性心肌梗塞时并发的窦性心动过缓,此时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治疗。4、少数情况下会出现反复晕厥或晕阙前兆者,这类患者如果药物提高心率不明显,

老年人心跳过慢怎么办

1. 对于没有心脏不舒服的人,脉搏在50~60次/分,这种窦性心率过缓多为生理性,即为正常现象,不用担心会影响健康,也不用治疗.2. 对于心脏有不舒服的人,注意数平时平静时的脉搏数,再数心脏不舒服时的脉搏数,如果每次不舒服时脉搏数都比平时有减少,就说明你的不舒服是心率过缓引起,需要治疗,严重者要安装心脏起搏器来加快心率.你也可以先检查24小时心电图,看看心率最慢有多少.如果心脏的快慢有心脏不舒服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