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耳朵构造及常见的耳部疾病

耳朵构造及常见的耳部疾病

一、耳朵构造

耳由3个主要部分组成:

1、外耳

耳廓-汇集声音并将声音传入外耳道。

耳道(外耳道)-将声音导入耳内。

2、中耳

鼓膜-将声音转换为振动。

叁个小骨链(听小骨)- 锤骨、砧骨和镫骨 -将振动传输入内耳。

3、内耳

内耳(耳蜗)-含有液体和高敏感性细胞(毛细胞),具有微小的毛状结构可随声音振动而运动。

前庭系统-含有控制平衡的细胞。

听神经-从耳蜗通向大脑。

二、常见耳病

1、耳鸣

耳鸣,顾名思义就是耳朵内出现异常的声响,如蝉鸣声、嗡嗡声等。耳鸣往往是耳聋的先兆,严重的耳鸣不但会影响病人正常的工作、生活和睡眠,还会恶化人际关系。

2、耳聋

耳聋,是听觉系统中传音、感音及其听觉传导通路中的听神经和各级中枢发生病变,引起听功能障碍,产生不同程度的听力减煺,临床上分为以外耳和中耳病变引起的传导性聋;以内耳和听神经病变引起的神经性聋;外中耳病变和中耳听神经共同病变引起的混合性聋。

3、外耳炎

外耳发炎的诱因常是因耳蜡失去保护功能所致,如耳道泡水(游泳)或过度清理耳道等而引起细菌、霉菌感染。掏耳朵的器物包罗万象,有棉棒、铅笔芯、塬子笔套、竹籤、手指头等。这些器物很容易伤到外耳皮肤,如果不洁会引起感染。另外,如有中耳炎其流出的脓汁也会感染外耳皮肤。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外耳炎—疖俗称耳疔的是毛囊受到细菌感染形成脓包,很痛。如果脓包範范围扩大至耳壳时常会引起严重的软骨炎。

4、耳搔痒症

看不出有皮肤的感染但是耳道常有蚁走感,很痒。常是因皮肤乾燥缺乏耳蜡的滋润引起的,这是老年性皮肤煺化常见之毛病。

5、畸型耳

耳壳之于长耳动物是维生不可或缺的,主要的功能是收集声波辨认敌人的方位以为应变,保住生命。但是人类耳壳的功能煺化到外观大于实用。没有它除非也伴随没有外耳道,否则对听力是不会有多大影响的。不过耳壳畸形或没有耳壳实在是不太好看,而且患者也会有心理上的障碍。必须要给予好好的整形。如果同时伴随无外耳道,更应设法再造使其听力增进。畸形耳的手术几乎是整形手术裡最困难的,通常需要耳科及整形外科医师的合作。高雄医学院在这方面很努力的在做,期为在这方面不幸的患者尽一点效劳。

中医治病身体不会说谎

看耳朵知疾病的秘密

中医中的望闻问切,从古代流传到现在,中医专家在治疗疾病前,就能通过人体的一些器官知道是患了何种疾病,今天小编就为您介绍如何通过看耳朵知疾病的秘密。

就耳朵整体来看,正常人的耳朵应红润而有光泽,这是先天肾精充足的表现;如果耳朵干枯没有光泽,反应机体肾精不足。

耳朵色淡白,多见于风寒感冒

见于素体阳气不足的人,这类人多怕冷恶风,手脚冰凉。耳朵红肿,多是“上火”的表现,常见于肝胆火旺或湿热。耳廓干枯焦黑,多发于传染病后期或糖尿病,因为在这个阶段,机体阴液已经严重耗伤。在耳朵的某些局部呈点状或片状红晕、暗红、暗灰等,多见于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

耳朵厚大的人,肾气充足

耳朵薄而小的人,多为肾气亏虚。耳朵局部有结节状或条索状隆起、点状凹陷,而且没有光泽的人,多提示有慢性器质性疾病,如肝硬化、肿瘤等。耳朵局部血管过于充盈、扩张,可见到圆圈状、条段样等改变的,常见于有心肺功能异常的人,如冠心病、哮喘等。若耳内流脓,伴有耳部红肿热痛,听力下降的,是中耳炎的表现,中医认为,这是风热上扰或肝胆湿热。

耳朵嗡嗡响的原因有哪些

引起耳鸣的常见耳部疾病有外耳道炎、耵聍栓塞、急慢性中耳炎等,还有一些全身病如高血压、低血压、糖尿病、贫血、营养不良等亦可引起耳鸣。另外,过量使用了对耳有毒性作用的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或卡那霉素等,也可出现耳鸣和听力下降。

耳鸣的按摩方法

耳鸣的按摩方法

耳朵的按摩保健法能够有效的治疗耳鸣,那么按摩保健法到底有哪些呢?耳鸣是非常的难受的,经常会感到耳朵里面有特殊的声音,但是周围也没有声源,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耳鸣的治疗方法吧。

耳朵位于眼睛后面,它具有辨别振动的功能,能将振动发出的声音转换成神经信号,然后传给大脑。在脑中,这些信号又被翻译成我们可以理解的词语、音乐和其他声音。耳朵的保健很重要,中医认为耳朵与脏腑、经络的关系密切。早在元代医学着作《卫生宝鉴》中就提到:“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络于耳者。”肾气衰退易引起耳聋、耳鸣;动脉硬化的人也常先发生耳聋的现象。

经常按摩双耳,可以促进耳部的血液循环,预防耳部疾病的发生,并对缓解耳鸣、耳聋有一定的作用。

保健一——拉耳廓 我们用自己的大拇指和食指一起拉住自己耳朵的上面,并且进行有节奏的向上拉10次,然后再向下面拉10次。

保健二——捻耳轮 用拇指和食指轻轻从上到下,由外到内捻按整个耳轮1分钟。

保健三——搓耳朵 手掌置于耳廓,向上时搓耳轮,向下时搓耳背,10次。

保健四——擦耳根 中指置于耳前,食指置于耳后,上下擦耳根,直至耳根发热为止。

保健五——振耳膜 我们用两手分别捂住两只耳朵,然后再快速的抬离,连续做同样的动作4次,每天做4回。

保健六——鸣天鼓 用两掌心捂住耳朵,十指放于脑后,食指搭于中指之上,两食指同时用力,从中指上滑下弹击脑后枕骨,此时会发出“咚、咚”的声音,犹如鸣鼓一样。连续做30下。每天做3次。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做耳部保健操时要注意动作轻柔,以防损伤耳部柔嫩的软组织和鼓膜。

耳朵的按摩保健法,看了以上介绍你对耳朵的按摩保健法有了了解吧!希望以上内容介绍能对耳鸣患者有所帮助。

耳鸣的常见耳鸣的症状

各种常见耳鸣的症状有哪些呢?耳鸣患者有哪些症状呢?你知道吗?造成耳鸣的因素有哪些呢?我们来看看下面内容的详细介绍:

耳鸣是听觉功能的紊乱现象也是听分析器对适宜的和不适宜的刺激所产生的反应。耳鸣多属噪音,有间歇性也有持续性。有单一频率窄带噪音或白噪音等多种表现。耳鸣原因很多常为某些疾病特别是重听的伴随症状。耳鸣一般可分为中枢性及周围性两大类。周围性耳鸣根据是否被别人听见分为主观性或非搏动性耳鸣和客观性或搏动性耳鸣前者多见,后者少见。

耳鸣又可根据其特征分为持续性耳鸣与节律性耳鸣持续性耳鸣可有单一频率或多频率声调的混合,多为主观性耳鸣。节律性耳鸣多与血管跳动一致偶尔与呼吸一致,耳鸣的频率较低。如为肌肉收缩引起则耳鸣的频率较高。节律性耳鸣,多为客观性耳鸣。耳鸣是听觉功能紊乱而产生的一种症状。耳鸣常与高血压、神经衰弱或经常与药物中毒、巨大声音的震动引起鼓膜缺损有关。

耳鸣是许多疾病的并发或前期症状

1.传导性耳鸣 多发于外耳和中耳的疾患 ,如耵聍栓塞、鼓膜穿孔、急慢性中耳炎等。

2.感音性耳鸣 多是耳蜗病变的症状 ,常伴有听力下降 ,常见疾病有老年性耳聋 ,耳毒性药物性听力损失、噪音性听力损失、梅尼埃病等。

3.周围神经性耳鸣 常见有听神经瘤引起 ,而且往往是首发症状 ,且多为较大的嗡嗡声。

4.中枢神经性耳鸣 这种耳鸣可能不伴有听力损失 ,往往是由于脑血管疾病、脑部肿瘤、颅内局部炎症等引起 ,并伴有这些疾病相应的症状。

5.疾病性耳鸣 全身性疾病如颈椎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肾病等也可导致耳鸣 ,并多不伴有听力损失。 上述内容介绍了各种常见耳鸣的症状,看了以上介绍你对耳鸣的症状有了了解吧!专家说,多了解耳鸣的有关知识,提高防病意识,增强治疗信心,掌握康复的方法,可以有效的预防耳鸣!

耳鸣是谁在作怪

耳鸣是谁在作怪,你知道吗?哪些因素可以引发耳聋呢?为什么会有耳鸣呢?你了解吗?来看看下面耳科专家的详细介绍:

耳鸣是一种在没有外界声、电刺激条件下,人耳主观感受到的声音。值得注意的是,耳鸣是发生於听觉系统的一种错觉,是一种症状而不是疾病。有些人常感到耳朵里有一些特殊的声音如嗡嗡、嘶嘶或尖锐的哨声等,但周围却找不到相应的声源,这种情况即为耳鸣。耳鸣使人心烦意乱、坐卧不安,严重者可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耳鸣预示六大疾病

耳鸣预示疾病一、全身性疾病

当肾病、肝胆疾病、糖尿病、结核病、慢性支气管炎等导致全身功能紊乱时,常会出现耳鸣症状,其特点与药物中毒引起的耳鸣一样,都是高音调、双侧性。这种耳鸣一般会随上述疾病的康复而消失。

耳鸣预示疾病二、药物中毒 损伤内耳神经大剂量奎宁、奎尼丁、氯喹等药物,可引起剧烈耳鸣,但停药后会好转,多不影响听力。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等药物,对听神经及前庭神经均有损害,可出现耳鸣,若不及时停药,可迅速发展成耳聋,并难以恢复。药物过敏或中毒造成的耳鸣,往往是高音调,且呈双侧性。

耳鸣预示疾病三、身体虚弱 这种耳鸣多没有器质性病变,常由于血管张力不足、局部供血差引起。中医认为,它是肾虚的表现。

耳鸣预示疾病四、耳部疾患 患者多有耳病史,耳鸣在夜间有加重趋势。根据病变部位不同,分为传导性耳鸣和感音性耳鸣。当外耳有耵聍、异物、炎症肿胀发生阻塞,耳膜充血、内陷、穿孔,中耳积液或感染、耳硬化症时,均可发生传导性耳鸣。这种耳鸣常发生于病变的一侧,且音调较低,如“隆隆声”、“轰轰声”、“嗡嗡声”。耳的感音部位是内耳耳蜗,如发生内耳震荡、水肿、听神经瘤等,会刺激内耳耳蜗产生耳鸣。这种耳鸣多为双侧性,鸣音较高,如蝉鸣或嘶嘶声,耳鸣常呈间歇性。

耳鸣预示疾病五、神经衰弱

这种耳鸣音调高低不定,多为双侧性,常伴有头痛、头昏、失眠、多梦等症状。这种耳鸣还与忧郁有关,调节情绪可使之好转。

耳鸣预示疾病六、颈部疾患颈部肿瘤或其他颈部疾病压迫颈动脉时,可引起受压侧耳鸣。耳鸣的特点为持续性、低音调,随体位变化,耳鸣的程度可有变化。

嗓子疼耳朵疼的原因 嗓子疼耳朵疼常见疾病

嗓子疼耳朵痛一般考虑咽炎引起的放射性疼痛,由于咽痛逐渐加剧,随炎症侵及的部位可引起相应的症状:当咽侧索发炎时引起耳痛;如果舌根淋巴组织发炎,则有剧烈的灼痛或刺痛,并可向两耳放射;如果炎症波及咽鼓管时则出现耳闷、耳鸣及重听等现象。

嗓子疼耳朵痛往往还是急性中耳炎的症状表现,由于咽部、鼻部的炎症向咽鼓管,咽鼓管咽口及管腔黏膜出现充血、肿胀,纤毛运动发生障碍,引起中耳炎,以致出现以耳痛、耳道流脓等常见症状为主的局部炎症性疾病。

因为内耳朵某一部位的神经与人体其他部位有着广泛的来联系,如舌咽神经既有分支到中耳,也有分支到扁桃体、咽喉和舌。如感冒后扁桃体发炎后引起淋巴结肿大,可引起嗓子疼痛不适,局部炎症的刺激可放射到耳部,引起耳部疼痛。

由于耳朵与咽喉通过咽鼓管相通,如果是掏耳不当,导致耳朵局部感染,影响到了咽鼓管,也会造成咽喉咳嗽疼痛不适。


耳朵嗡嗡响 耳部疾病

中耳炎、耳道炎、突发性耳聋、耳硬化症、听神经瘤等耳部疾病都可能引发耳鸣,甚至伴有眩晕、呕吐等症,严重时可能导致单侧耳鸣、听力减退,要及时就诊。


吞口水耳朵痛

耳朵里面疼是一种常见的病症,临床上发病最多的是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绝大多数为非特异性安排炎症。其表现为耳内疼痛、发热、恶寒、口苦口苦、小便红或黄、大便秘结、听力减退等。如鼓膜穿孔,耳内会流出脓液,疼痛会减轻。

有关专家介绍,耳朵里面疼,可能是隐藏着一些疾病。那么,具体有哪些疾病呢?耳朵里面疼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症状, 几乎每个人都会这样,而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中耳炎。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症状,其症状还包括:

1、听力减退:听力下降、自听增强。表现为转动头部可时而改善,时而堵塞。如只有一耳患病,可能长期不被察觉。

2、耳痛:急性者中耳炎会有持续性隐隐耳痛或时而抽痛,慢性中耳炎患者耳痛则不明显。本病或伴有耳内闭塞或闷胀感,按压耳屏可暂时减轻。

3、耳鸣:多为低调间歇性,如“劈啪”声,嗡嗡声及流水声等。当头部运动或打呵欠、擤鼻时,耳内可出现气过水声。

总之,造成耳朵疼痛的原因是很复杂的,治疗的关键在于查明病因,对症治疗。

耳朵耳鸣怎么办呢

1

耳朵里响,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耳鸣,患者听到自己耳朵里有嗡嗡、吱吱等各种各样的响声,而周围环境中并无相应的声源。

2

耳鸣表现多种多样,有的为单侧性,有的则为双侧性;有的间歇出现,有的持续不停;轻者安静时方觉耳鸣,重者工作时都感到吵闹不安。耳鸣的发病与疲劳、睡眠、月经周期,情绪因素、头部血循环状态及内耳缺氧等都可能有关。

3

引起耳鸣的常见耳部疾病有外耳道炎、耵聍栓塞、急慢性中耳炎等,还有一些全身病如高血压、低血压、糖尿病、贫血、营养不良等亦可引起耳鸣。

4

另外,过量使用了对耳有毒性作用的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或卡那霉素等,也可出现耳鸣和听力下降。

宝宝总是抓耳朵怎么办

大部分宝宝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内,由于免疫功能尚未健全,容易患上呼吸道疾病,导致小儿至少会受到一次听觉器官疾病的侵扰,而中耳炎就是其一。由于预防和治疗不当,很多宝宝会反反复复地患上中耳炎,如果没有及时治疗,会引起听力障碍,甚至造成语言发展迟缓和学习能力差。

要是宝宝出现拉、揪、拽自己的耳朵,或者耸肩摩擦耳朵的现象,同时伴有爱哭闹、食欲降低、耳朵中流出黄色或白色的液体、耳部有难闻的气味的症状,那么宝宝可能耳朵感染发炎了,此时要寻求医生的帮助。

董玉礼解释说,中耳炎是小儿常见病之一,发病率较高,其原因与小儿的耳部解剖、生理和病理密切相关。婴幼儿时期,不但中耳结构不健全,咽鼓管的发育也不完善,咽鼓管又短又直,管腔比较宽,咽鼓管的生理性狭窄处还没有形成,管道接近水平位,这样,咽鼓管的另一端即鼻咽部开口端就几乎与鼻底相平。由于咽鼓管的这一特点,婴儿一旦患上呼吸道感染,鼻咽部的细菌很容易沿着咽鼓管咽口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症。

幼儿耳疾家长要细观察,中耳炎不像感冒发烧,一下子就能看出来。有的宝宝还小,不会明确表示“耳朵疼”,家长便不容易察觉。如果宝贝有了以下这些表现,那么就可能患上中耳炎了。

发烧:宝宝连续3天发烧37.5℃以上,吃了药烧却持续不退时,哭闹不止,就要考虑宝宝有患中耳炎的可能,要尽早去耳鼻喉科检查。

挠耳朵:如果宝宝不断地摸耳朵、挠耳朵、揪耳朵,要想到宝宝是不是患了中耳炎。

摇头:当发现宝宝躁动不安、摇头,要想到宝宝耳朵可能不舒服。

哭闹:孩子突然变得烦躁,爱哭,而且夜里总是睡不好觉,这时要立即带宝宝去看医生。

耳朵积水:当发现有黄色分泌物流出的时候,发热降至正常,情况好转,就要注意了,可能急性中耳炎已经鼓膜穿孔了。

听力不好:鼓膜里有渗出液会导致听力下降。如果你发现宝宝对你的召唤反应迟钝,叫宝宝几遍也不理睬,要赶快带宝宝去耳鼻喉科检查。

宝宝总是抓耳朵很可能是中耳炎

大部分宝宝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内,由于免疫功能尚未健全,容易患上呼吸道疾病,导致小儿至少会受到一次听觉器官疾病的侵扰,而中耳炎就是其一。由于预防和治疗不当,很多宝宝会反反复复地患上中耳炎,如果没有及时治疗,会引起听力障碍,甚至造成语言发展迟缓和学习能力差。

要是宝宝出现拉、揪、拽自己的耳朵,或者耸肩摩擦耳朵的现象,同时伴有爱哭闹、食欲降低、耳朵中流出黄色或白色的液体、耳部有难闻的气味的症状,那么宝宝可能耳朵感染发炎了,此时要寻求医生的帮助。

中耳炎是小儿常见病之一,发病率较高,其原因与小儿的耳部解剖、生理和病理密切相关。婴幼儿时期,不但中耳结构不健全,咽鼓管的发育也不完善,咽鼓管又短又直,管腔比较宽,咽鼓管的生理性狭窄处还没有形成,管道接近水平位,这样,咽鼓管的另一端即鼻咽部开口端就几乎与鼻底相平。由于咽鼓管的这一特点,婴儿一旦患上呼吸道感染,鼻咽部的细菌很容易沿着咽鼓管咽口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症。

幼儿耳疾家长要细观察,中耳炎不像感冒发烧,一下子就能看出来。有的宝宝还小,不会明确表示“耳朵疼”,家长便不容易察觉。如果宝贝有了以下这些表现,那么就可能患上中耳炎了。

发烧:宝宝连续3天发烧37.5℃以上,吃了药烧却持续不退时,哭闹不止,就要考虑宝宝有患中耳炎的可能,要尽早去耳鼻喉科检查。

挠耳朵:如果宝宝不断地摸耳朵、挠耳朵、揪耳朵,要想到宝宝是不是患了中耳炎。

摇头:当发现宝宝躁动不安、摇头,要想到宝宝耳朵可能不舒服。

哭闹:孩子突然变得烦躁,爱哭,而且夜里总是睡不好觉,这时要立即带宝宝去看医生。

耳朵积水:当发现有黄色分泌物流出的时候,发热降至正常,情况好转,就要注意了,可能急性中耳炎已经鼓膜穿孔了。

听力不好:鼓膜里有渗出液会导致听力下降。如果你发现宝宝对你的召唤反应迟钝,叫宝宝几遍也不理睬,要赶快带宝宝去耳鼻喉科检查。

耳朵疼是怎么回事

反射性耳朵疼(继发性耳朵疼)

反射性耳朵疼又称继发性耳朵疼,是由于支配耳部的神经同时又支配其他部位的感觉,所以其他部位病变引起的疼痛可通过该神经反射至耳部引起耳朵疼。

包括:

1、耳周疾患:耳周急性淋巴结炎、腮腺炎。

2、鼻部疾患:急性鼻窦炎、上颌窦癌。

3、口腔、咽部疾患:智齿冠周炎、舌根部溃疡、急性扁桃体炎、扁桃体摘除术后、咽部肿瘤、咽部脓肿、咽部溃疡。

4、喉部疾病:喉结核、下咽癌、茎突过长。

耳朵的结构

耳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听觉感受器和位觉感受器位于内耳,因此耳又叫位听器。也有人将外耳和中耳列为位听器的附属器。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两部分。另外,在外耳道的皮肤上生有耳毛和一些腺体,腺体的分泌物和耳毛对外界灰尘等异物的进入有一定的阻挡作用。

耳廓

耳廓的外面有一个大孔,叫外耳门,与外耳道相接。耳廓呈漏斗状,有收集外来声波的作用。它的大部分由位于皮下的弹性软骨作支架,下方的小部分在皮下只含有结缔组织和脂肪,这部分叫耳垂。耳廓在临床应用上是耳穴治疗和耳针麻醉的部位,而耳垂还常作临床采血的部位。

外耳

外耳道是一条自外耳门至鼓膜的弯曲管道,长约2.5~3.5 cm,其皮肤由耳廓延续而来。靠外面三分之一的外耳道壁由软骨组成,内三分之二的外耳道壁由骨质构成。软骨部分的皮肤上有耳毛、皮脂腺和耵聍腺。

鼓膜

鼓膜为半透明的薄膜,呈浅漏斗状,凹面向外,边缘固定在骨上。外耳道与中耳以它为界。经过外耳道传来的声波,能引起鼓膜的振动。

鼓室

鼓室位于鼓膜和内耳之间,是一个含有气体的小腔,容积约为1 cm3。鼓室是中耳的主要组成部分,里面有三块听小骨:锤骨、砧骨和镫骨,镫骨的底板附着在内耳的卵圆窗上。三块听小骨之间由韧带和关节衔接,组成为听骨链。鼓膜的振动可以通过听骨链传到卵圆窗,引起内耳里淋巴的振动。

耳朵常见小疾病不可忽视

穿耳洞引起感染

不少爱美女性喜欢在耳朵上穿洞挂饰品。其实,穿耳洞有一定的风险,如果消毒不严格,穿耳洞之后很容易感染细菌。这种感染也与穿耳洞之后不注意保持局部清洁有关。

提示:感染表现为耳垂疼痛、局部流脓等。但这种感染经过换药和使用消炎药物后,一般是可以控制的。

听mp3造成不适

mp3、mp4的出现,使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在任何场合听到海量的音乐。久而久之,使不少人听出了耳朵疾病。轻者出现耳部不适症状,严重者甚至导致噪声性耳聋。

耳朵作为敏感的感音器官,其结构非常脆弱,过量的声音刺激会对耳朵造成伤害。开始时会感到耳部有闷胀感、耳鸣、耳部发热,之后会出现听力下降,有时候还会伴有植物神经症状,如恶心、呕吐、精神不振等。一旦出现耳聋,治疗起来就比较困难。

提示:平时喜欢使用mp3、mp4的人,一旦耳朵出现不舒服的感觉,应该尽快按下停止键,让耳朵得到休息,必要时还得上医院,在医生指导下服药治疗。

游泳进水患炎症

当耳朵里灌进水后,应该尽快弄出来。因为耳朵孔很小,水分不易挥发掉,容易导致外耳道炎甚至中耳炎。

外耳道口有一些细细的茸毛,可以防止外界细小异物进入。外耳道最里面是鼓膜,鼓膜里面就是中耳了。外耳道皮肤很薄、很敏感,如果游泳时外耳道进水并且不能及时排出来,脏水就会导致外耳道发炎,引起耳朵疼痛。

提示:如果耳内有耳屎等脏东西,被水泡了之后就会充塞外耳道,从而引起听力下降,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压力过重得耳鸣

通常情况下,由于工作压力过大,或连续一段时间没有很好休息,容易出现耳鸣。不少人出现了耳鸣后,会感到心情烦躁,但是越烦躁,耳鸣会越厉害,连常规使劲咽口水也不管用。这种耳鸣往往将提示身体疲劳或内耳问题,如果出现听力下降的状况就比较麻烦,最常见的是突发性耳聋。

提示:如果出现耳鸣、头晕、心慌,或是有听力下降等,这就是医学上称为突发性耳聋的相关症状。不要迟疑,应争分夺秒地去医院治疗疾病。

掏耳致鼓膜穿孔

生活中有不少人闲来没事,很喜欢用耳勺或卡子等比较锐利和坚硬的东西掏耳朵,甚至有些娱乐休闲场所也有 “掏耳朵”的服务。其实这种掏耳朵的原理就是通过刺激外耳道皮肤产生一种比较愉悦的感觉。由于在外耳道皮肤内分布着丰富的神经,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所以在刺激外耳道皮肤时会有舒服和愉悦感。其实,这种习惯非常不好,因为稍有不慎就可能损伤外耳道皮肤,引发炎症,并出现剧烈的疼痛。

药物也会伤耳朵

有些药物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在使用时要特别小心。如果实在是病情需要必须使用时也应该密切观察听力变化,一旦出现耳鸣等症状,应立即停药。

相关推荐

耳鸣的主要症状

1、听力减退:患有耳鸣的患者,往往会出现听力的下降。如果是一只耳朵发病的话,有可能长期不能被察觉,很常见的是间断性的耳鸣,在转动头部的时候,症状会出现必定的缓解。2、间歇性耳鸣:很多患者出现是声调较低的间歇性耳鸣,如“嗡嗡”声,“滴水”声,不过也有可能出现比较常的,持续性的耳鸣,在打哈欠或者打喷嚏的时候,会有气过水声,这个都是比较常见的。3、耳痛:有很多患者的耳鸣是因为耳部疾病没有及时的进行治疗,

耳朵整形手术可以解决什么症状呢

耳部畸形很大原因都是先天性的,有些并不影响我们的听力,但是却影响我们的形象,所以很多人会经过耳部整形手术进行改善,术后的效果也受到患者的一定,那么耳朵整形手术可以解决哪些症状呢?下面我们请专家为大家详细介绍。耳朵整形手术可以解决哪些耳部畸形?专家介绍耳部整形手术可以解决以下症状:1、耳垂太小:这是最常见的耳朵整形问题,改善方法就是耳垂加大整形手术。2、招风耳:属于一种先天性耳朵畸形。它的原因可能是

怎样有效预防耳鸣?

人的耳朵真的是非常的重要,所以我们应该保护好它,耳朵可以让我们听到美妙的音乐,也可以听到亲人间的关怀,更可以听到爱人间的甜蜜,但是很多人都曾经历过耳鸣,让人痛苦不堪,非常刺耳,那我们在平时的生活当中,怎么样可以有效的预防耳鸣呢?1、防治耳部疾病,耳鸣的发生,耳鸣发生的原因其实有很多,但是最为明确的就是因为耳部疾病的问题了,耳部疾病主要是有外耳病、外耳道炎、急慢性中耳炎、骨膜穿孔等,这些疾病都能引起

耳朵里面哗啦哗啦响会产生哪些影响

耳朵里面哗啦哗啦响是耳鸣的一种表现,引起耳鸣的常见耳部疾病有外耳道炎、耵聍栓塞、急慢性中耳炎等,还有一些全身病如高血压、低血压、糖尿病、贫血、营养不良等亦可引起耳鸣。另外,过量使用了对耳有毒性作用的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或卡那霉素等,也可出现耳鸣和听力下降。耳朵里面哗啦哗啦响有异常声音出现的话会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一 ,影响听力:非常响的耳鸣能够干扰所听的内容,常常听到声音但分辨不清别人在说什么

耳朵里面疼的原因

有关专家介绍,耳朵里面疼,可能是隐藏着一些疾病。那么,具体有哪些疾病呢?耳朵里面疼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症状, 几乎每个人都会这样,而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中耳炎。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症状,其症状还包括:1、听力减退:听力下降、自听增强。表现为转动头部可时而改善,时而堵塞。如只有一耳患病,可能长期不被察觉。2、耳痛:急性者中耳炎会有持续性隐隐耳痛或时而抽痛,慢性中耳炎患者耳痛则不明显。本病或伴有耳内闭塞或闷

耳朵嗡嗡响怎么回事

有些人总是感觉耳朵里面有东西在“嗡嗡”作响,问身边的人,别人却说什么东西也听不到,其实这种现象叫做耳鸣,那么耳鸣是怎么一回事?耳鸣是听觉功能紊乱而出现的一种症状,是人听觉器官对声响或虚构声音的幻觉,如嗡嗡声、蝉鸣声,或有似铃响、虫鸣、鸟叫、流水、刮风的声音等。耳鸣有持续性,也有间断性。那么造成耳鸣的原因是什么?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肾有病变,耳朵就可能有反应。但造成耳鸣的原因很复杂,不能一概归结为

怎样知道鼻咽癌

由于鼻部的病变,造成原有结构不同程度的遭到破坏,随着破坏程度的加重,出血症状也越来越明显,往往表现为初期只是在鼻涕中带有少量血丝,严重后会出现脓血甚至大量流血。有的表现为鼻塞的症状。肿瘤的作用使得脑部神经受到损害,初期表现为轻微的偏头疼,痛疼不连续,病情加重后出现比较剧烈的头痛,也是偏向一侧疼痛。严重的脑损伤会出现失明、丧失运动能力等等。出现在脖子部位的淋巴结肿胀(一侧或者两侧或者两侧连为一体),

如何通过耳朵预判疾病

人体的各个部位都可以在耳朵上找到与其相对应的位置。当一个人的 身体出现问题的时候,耳朵的相关区域就会出现一些不正常的反应。在 《黄帝内经》中,就曾有“视耳好恶,以知其性”的说法。而中医也早就 有通过观察耳朵的色泽、形态的变化,来辅助诊断及鉴别病症的方法。那 么究竟如何通过耳朵的变化来辨别疾病昵?耳朵红润而有光泽,这是先天肾精充足的表现。耳朵颜色淡白的人,多怕冷恶风,手脚冰凉。耳朵干枯没有光泽,可能

小儿耳朵红是怎么回事 可能是耳朵疾病

外耳道疖肿,或者是咽鼓管炎,也可能是中耳炎等耳部疾病都会出现耳朵红红的情况。由于小孩子不懂事不注意卫生,如果经常抠耳朵或者洗澡是耳朵进水了就会很容易感染这些疾病

耳朵疼的原因

耳朵进水是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曾遇过的问题,大部份时候只要侧耳跳一跳,水就会自己流出来。在夏天,游完泳后,有些人会有耳朵好痛。这是因为水中的细菌进入耳内,造成中耳发炎的结果。常常游泳的人,受到游泳池中不干净的水感染,极容易造成耳朵发炎,其中,又以中耳炎及外耳炎最为常见。中耳炎是由于游泳时喉咙呛到水,水中的细菌沿着耳咽管漫延到中耳腔粘膜,造成中耳积水、阻塞,分泌物流不出来而发炎,急性中耳炎会有耳朵抽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