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部推拿手法按摩的操作
背部推拿手法按摩的操作
背部推拿按摩
搓热手掌,将掌根贴在脊柱两侧,快速摩擦下移,再摩擦上移回到肩颈部。
来回反复一分钟左右。
接下来轮流拍打左右两侧肩胛放松。
1.手法操作
(1)拇指直推法
以一手或两手拇指指腹着力于受术部位,沿经络方向或肌肉纤维平行方向,保持一定压力的单方向推动,是按摩起始和结束的手法。
(2)全掌直推法
术者以全手掌着力于施术部位,五指微分开,腕部挺直,以单掌、双掌或双掌重叠加力做单方向推动的手法。
(3)掌根直推法
术者手腕上跷,适度背屈,五指伸直,用单手或双手掌根着力于施术部位直推的方法。如需加力可双掌重叠。
(4)鱼际直推法
术者五指并拢,手腕伸直,以大鱼际小鱼际为中心,肘部灵活屈伸,以鱼际着力向前推动。如需增加力度,可以另一手压于施术手上。
(5)肘直推法
术者屈曲肘关节,以肘尖着力于施术部位,沿经络或肌肉纤维走行方向进行直线单方向推动。此法是直推法中刺激性最强的手法。
2.手法要领
术者手指、掌或鱼际部位要紧贴施术部位皮肤,用力着实,重而不滞,轻而不浮。推进速度和力度要均匀,持续,动作要协调,保持一定的与皮肤垂直的力度,做单方向直线推法,不可偏斜。用于胸、背、腹部时,要配合呼吸,间歇有序。
背部推拿方法按摩的操作,以上内容就做了详细的介绍,所以对于很多想尽快通过背部推拿按摩的人,可以对以上的一些推拿的方法的操作,有一个具体的了解,然后再通过背部推拿按摩,让自己的身体保持健康,这样才能让自己生活的质量更高。
推拿前注意事项有哪些
1.推拿前要修整指甲、热水洗手,同时,将指环等有碍操作的物品,预先摘掉。
2.态度要和蔼,严肃细心,要耐心地向患者解释病情,争取患者合作。
3.患者与医生的位置要安排合适;特别是患者坐卧等姿势,要舒适而又便于操作。
4.推拿手法要轻重合适,并随时观察病人表情,使患者有舒服感。
5.推拿时间,每次以20~30分钟为宜,推拿次数以十二次为一疗程。
6.患者在大怒、大喜、大恐、大悲等情绪激动的情况下,不要立即推拿。
7.饱食之后,不要急于推拿,一般应在饭后二小时左右为宜。
8.推拿时,有些患者容易入睡,应取毛巾盖好,以防着凉,注意室温。当风之处,不要推拿。
推拿,又称推拿,就是用手在人体皮肤、肌肉、穴位上施行各种手法,达到保健、治病的目的。可以由他人推拿,也可以自我推拿,就是自己给自己推拿。
9.应先轻后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体表有个适应的过程,切勿用暴力,以免擦伤皮肤。其原理是机械能转化为热能,这样能使被按摩的部位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增快,改善局部的营养状况。
10.在按摩操作过程中,应该做到全身肌肉放松,呼吸自然,宽衣松带,这样可使全身经脉疏通,气血流畅。在四肢、躯干、胸腹按摩时,最好直接在皮肤上进行或隔着薄的衣服,以提高效果。
11.保健按摩最好在空气流通、温度适宜的室内进行,每日可多做多次,有益无害。
每天醒后睡前,都是保健按摩的最佳时间。当你被闹钟吵醒时,不免感到睡意未解,神情恍惚,不妨伸伸懒腰,做做保健按摩,然后便会觉得生气勃勃,精神饱满。
小儿湿疹中医按摩 小儿湿疹穴位推拿手法
定位:曲池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推拿手法:推拿者用拇指指腹稍用力旋转按摩曲池穴3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定位:板门位于双手拇指近侧,在手掌肌肉隆起处。
推拿手法:推拿者用拇指指腹稍用力旋转按揉小儿的板门穴3分钟。
定位:屈膝,血海位于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处。
推拿手法:用拇指指腹稍用力旋转按揉血海穴3分钟。
定位: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处。
推拿手法:用拇指指腹稍用力旋转揉按足三里穴3分钟。
定位:脾俞位于背部,当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推拿手法:掌心搓热,速度稍快,用力较轻,推按脾俞穴五分钟。
手足口病推拿管用吗 清天河水200次
位置: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上至肘横纹上呈一条直线。
推拿手法:推法,以食指中指二指指腹自腕部推向肘部,推200-300次,推的方向一定要从腕到肘,不可反向操作。
中风后遗症推拿原则
本病以早期治疗效好,一般在中风后两星期至半年内,适宜推拿治疗,治则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滑利关节。
推拿手法:㨰法,按法,揉法,搓法,擦法,摇法。
取穴与部位:天宗,肝俞,胆俞,膈俞,肾俞,环跳,阳陵泉,委中,承山,风市,伏兔,足三里,膝眼,解溪,背部,下肢部后侧。
大人腹泻按摩哪里 成人腹泻推拿手法
成人腹泻推拿以健脾和胃,温补脾肾,舒肝健脾为原则。推拿手法如下:
1.患者仰卧位,推拿者坐于患者右侧,用较沉着缓慢的一指禅推法由中脘开始缓慢向下至关元穴推拿。往返5-6遍,配合按揉中脘,天枢,神阙,气海,关元穴,每穴约1分钟。
2.同上体位,在腹部用摩法逆时针方向治疗,时间约10分钟。
3.患者俯卧位,用一指禅推法由背部两侧膀胱经脾俞至大肠俞节段往返推拿5-6遍。
4.同上体位,用按揉法在脾俞,胃俞,肾俞,大肠俞,长强穴治疗,每穴约1分钟;用擦法在八髎,长强部推拿,以透热为度;最后用指揉法按揉两侧足三里,上巨虚,以酸胀为度。
小儿推拿安全吗 给宝宝推拿的注意事项
小儿推拿时手法要轻,不要过重,而且在推拿前应逗小孩开心,以便其配合进行推拿。
儿童身体抵抗力弱,病情发展迅速、病症诱因复杂,寒、热、积、滞,不同成因,区别疗法。家长最好在专业推拿师的指导下给孩子做推拿。
掌握常用穴位的取穴方法和操作手法,根据孩子的症状,在手、小臂、躯干、头部特定穴位,轻柔地用不同的手法按摩推拿。以求取穴准确、手法正确。
推拿手法的次数要由少到多,推拿力量由轻逐渐加重,推拿穴位可逐渐增加。
无论用推拿来进行保健或治疗慢性病,都不是一两天就能见效的。需假以时日,才能逐渐显出效果。所以给宝宝做推拿应有信心、耐心和恒心。
每次推拿以10-20分钟为宜。在施以推拿术可选用一定的药物作润滑剂,如滑石粉、香油、按摩乳等。若局部皮肤破损、溃疡、骨折、结核、肿瘤、出血等,禁止在此处做推拿。操作时手法尽量直接接触皮肤。推拿后有出汗现象时,应注意避风,以免感冒。此外,在过饥、过饱、或过度疲劳时,也不要给宝宝推拿。
支气管哮喘按摩哪里
寒哮的按摩方法
症状:呼吸急促,喉中哮鸣,痰白而黏,或者稀薄多沫。胸膈满闷如窒,面色晦暗,背部寒冷,口和不渴,或渴喜热饮,或伴随发热,恶寒,头疼,舌苔白滑,脉浮紧。
按摩取穴:膻中,天突,璇玑,列缺,太渊,风池,风门,丰隆,肺俞,定喘,胸部,腹部。
按摩手法:
1.患者取坐位,推拿者站于患者背后,用拇指,食指同时按,揉两侧风池穴各1分钟;再以拇指按,揉或禅推法推肺俞,定喘,风门诸穴。反复推拿各1分钟。
2.患者取仰卧位,推拿者站于患者右侧, 用拇指按,揉丰隆,列缺,太渊诸穴。每穴持续按压1分钟,以得气为度;继以中指勾揉天突穴约2分钟,然后用拇指禅推法推膻中,璇玑两穴,持续操作3-5分钟,进而推擦前胸及全腹部,反复操作3-5次,以局部发热为度。
热哮按摩手法
症状:呼吸急迫,喉中有哮鸣声,胸高气粗,声如拉锯,咳嗽,痰黄稠胶黏,咳吐不利,烦闷不安,面赤。汗出,口渴喜饮,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按摩取穴:列缺,曲池,定喘,少商,丰隆,肩井,大椎,膻中,肺俞,胸部,腹部。
按摩手法:
1.患者取坐位,推拿者位于患者背后,用拇指按,揉大椎,肩井,肺俞诸穴,每穴持续按压1分钟,然后重刺激手法按压定喘穴约3分钟,以局部酸胀感为度;继以双手拿肩井穴3-5次,以颈部有轻快感为度。
2.患者取仰卧位,推拿者位于患者右侧,用拇指按,揉双侧曲池,列缺,丰隆诸穴,并点按少商穴,每穴持续推拿各1分钟;继用分推法推拿膻中穴;腹部掌揉推拿以脐周为中心的全腹部,各持续操作约5分钟,使胸中畅顺,热感透丹田为佳。
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按摩手法
症状:哮喘渐平,肺,脾,肾三脏之气不足,如因肺气不足则外邪屡犯,怯寒自汗,鼻塞,流涕;若属脾虚则咳嗽痰多,食少脘痞,倦怠乏力,或因恣食辛辣,生冷,海腥之物而发病;如果肾气匮乏则气短,动则喘息,腰酸肢软,怯寒神疲,或盗汗,五心烦热,脑转耳鸣。
按摩取穴:中脘,关元,气海,膻中,肺俞,膈俞,三焦俞,背部足太阳膀胱经走行区,腹部。
按摩手法:
1.患者取俯卧位,推拿者位于患者左侧,用拇指按,揉背部足太阳膀胱经走行区及肺俞,脾俞,肾俞,膈俞,三焦俞诸穴,自上而下,每穴持续按压1分钟,使背部发热,热感放射至前胸部为度。
2. 患者取仰卧位,推拿者位于患者右侧,用拇指按,揉膻中,中脘,关元,气海诸穴,每穴持续1分钟,然后以腹部掌揉法揉全腹部,反复操作5分钟,使快感直透丹田,下传至涌泉穴为度;最后以腹部掌按法以及揉,运法,自上而下,按,揉腹部及下腹部,推拿时以腹部掌揉法于运法交替运用,持续操作5分钟,以下腹部温热感为度。
手足口病推拿方法怎么推
对于手足口的防治,除了要保持患儿口腔清洁,注意饮食,及时治疗外,也可以采用推拿法辅助治疗:
清心经300次
位置:中指末节螺纹面。
推拿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腹,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100-300次,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
清肝经300次
位置:在食指末节螺纹面。
推拿手法:推拿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肚,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100-300次。肝经一般宜清不宜补,若要补可用补肾经代替。
清肺经300次
位置:无名指末节螺纹面。
推拿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腹,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100-300次,用力宜均匀柔和有节律。
清小肠经200次
位置:小指外侧面边缘,自指尖到指根呈一条直线。
推拿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肚由指根推向指尖,推200-300次。
掐揉小天心100次
位置:掌根大,小鱼际交接处凹陷中,又叫鱼际交。
推拿手法:揉法。以手指指肚,吸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揉动100-300次。
清天河水200次
位置: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上至肘横纹上呈一条直线。
推拿手法:推法,以食指中指二指指腹自腕部推向肘部,推200-300次,推的方向一定要从腕到肘,不可反向操作。
退六腑300次
位置:在前臂尺侧(小指侧),自肘关节至腕横纹呈一直线。
推拿手法:推法。以食指,中指指肚,自肘推向腕,推200-300次。
按揉合谷1-3分钟
位置:位于手背大拇指和食指的虎口处。
手法:揉法,以手指指肚,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揉动1-3分钟。
在上述推拿穴位中,肺经宣肺理气,清热止咳;合谷镇静止痛,通经活络;小天心镇惊安神,消肿止痛;天河水清热解表,泻火除烦;肝经熄风镇惊,养心安神,与其他穴位配伍长期推拿按摩,有助于缓解小儿手足口病。
失眠的推拿按摩手法有哪些
失眠的推拿手法主要有以下一些:
取穴:印堂,神庭,攒竹,睛明,太阳,百会,四神聪,风池,安眠穴,迎香,神门,三阴交,心俞,肝俞,脾俞,胃俞,肾俞,命门,华佗夹脊穴等。
推拿手法:一指禅推法,按法,拿法,揉法,抹法,㨰法,击法等。
1.患者采取仰卧位,推拿者以一指禅推法或鱼际揉法,从印堂向上至神庭,往返5-6次,再从印堂沿鼻两侧向下经迎香穴沿颧骨,至两耳前,往返2-3次;治疗时可重点点按印堂,神庭,攒竹,睛明,太阳穴。
2.分抹前额3-5次。
3.患者采取坐位,推拿者以五指拿法从头顶开始,拿到枕骨下部改用三指拿法,并配合拿风池2-3分钟,拿后对按风池1分钟。
4.点按百会,四神聪,安眠,三阴交,神门穴,用指尖击前额部至头顶部,反复3-6遍。
5.患者采取俯卧位,推拿者用㨰法沿脊柱两侧华佗夹脊穴操作,并配合揉,点按心俞,肝俞,脾俞,胃俞,肾俞,命门等穴5分钟。
失眠辩证加减推拿手法
1.阴虚火旺者分别推两侧桥弓穴20-30次;掌擦法先擦肾俞,命门穴,再擦两侧涌泉穴,以透热为度。
2.心脾两虚者按揉神门,天枢,足三里,每穴1-2分钟;擦背部督脉,以透热为度。
3.肝郁化火者按揉肝俞,胆俞,太冲,章门,每穴1-2分钟,搓两胁,由上而下,1-2分钟。
4.痰热内扰者按揉神门,内关,丰隆,足三里,每穴1-2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