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治疗肾病的常规方法
西医治疗肾病的常规方法
1.低白蛋白血症治疗
(1)饮食疗法:肾病综合征患者通常是负氮平衡,如能摄入高蛋白饮食,则有可能转为正氮平衡。但肾病综合征患者摄入高蛋白会导致尿蛋白增加,加重肾小球损害,而血浆白蛋白水平没有增加。因此,建议每日蛋白摄入量为1g/kg,再加上每日尿内丢失的蛋白质量,每摄入1g蛋白质,必须同时摄入非蛋白热卡138kJ(33kcal)。供给的蛋白质应为优质蛋白,如牛奶、鸡蛋和鱼、肉类。
(2)静脉滴注白蛋白:由于静脉输入白蛋白在1~2天内即经肾脏从尿中丢失,而且费用昂贵。另外大量静脉应用白蛋白有免疫抑制、丙型肝炎、诱发心衰、延迟缓解和增加复发率等副作用,故在应用静脉白蛋白时应严格掌握适应证:①严重的全身水肿,而静脉注射速尿不能达到利尿效果的患者,在静脉滴注白蛋白以后,紧接着静脉滴注速尿(速尿120mg,加入葡萄糖溶液100~250ml中,缓慢滴注1小时),常可使原先对速尿无效者仍能获得良好的利尿效果。②使用速尿利尿后,出现血浆容量不足的临床表现者。③因肾间质水肿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者。
2.水肿的治疗
(1)限钠饮食:
水肿本身提示体内钠过多,所以肾病综合征患者限制食盐摄入有重要意义。正常人每日食盐的摄入量为10g(含3.9g钠),但由于限钠后病人常因饮食无味而食欲不振,影响了蛋白质和热量的摄入。因此,限钠饮食应以病人能耐受,不影响其食欲为度,低盐饮食的食盐含量为3~5g/d。慢性患者,由于长期限钠饮食,可导致细胞内缺钠,应引起注意。
(2)利尿剂的应用:
按不同的作用部位,利尿剂可分为:
①袢利尿剂: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髓袢升支对氯和钠的重吸收,如呋塞米(速尿)和布美他尼(丁脲胺)为最强有力的利尿剂。剂量为速尿20-120mg/d,丁脲胺1-5mg/d。
②噻嗪类利尿剂:主要作用于髓袢升支厚壁段(皮质部)及远曲小管前段,通过抑制钠和氯的重吸收,增加钾的排泄而达到利尿效果。双氢氯塞嗪的常用剂量为75-100mg/d。
③排钠潴钾利尿剂:主要作用于远端小管和集合管,为醛固酮拮抗剂。安体舒通常用剂量为60-120mg/d,单独使用此类药物效果较差,故常与排钾利尿剂合用。
④渗透性利尿剂:可经肾小球自由滤过而不被肾小管重吸收,从而增加肾小管的渗透浓度,阻止近端小管和远端小管对水钠的重吸收,以达到利尿效果。低分子右旋糖酐的常用剂量500Ml/2-3d,甘露醇250Ml/d,注意肾功能损害者慎用。
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利尿药物首选速尿,但剂量个体差异很大;静脉用药效果较好,方法:将 100mg速尿加入100Ml葡萄糖溶液或100ml甘露醇中,缓慢静滴1小时;速尿为排钾利尿剂,故常与安体舒通合用。速尿长期应用(7~10天)后,利尿作用减弱,有时需加剂量,最好改为间隙用药,即停药3天后再用。建议对严重水肿者选择不同作用部位的利尿剂联合交替使用。
3.高凝状态治疗
肾病综合征患者由于凝血因子改变处于血液高凝状态,尤其当血浆白蛋白低于20-25g/L时,即有静脉血栓形成可能。目前临床常用的抗凝药物有:
(1)肝素:主要通过激活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常用剂量50-75mg/d静滴,使ATⅢ活力单位在90%以上。有文献报道肝素可减少肾病综合征的蛋白尿和改善肾功能,但其作用机理不清楚。值得注意的是肝素(MW65600)可引起血小板聚集。目前尚有小分子量肝素皮下注射,每日一次。
(2)尿激酶(UK):直接激活纤溶酶原,导致纤溶。常用剂量为2~8万U/d,使用时从小剂量开始,并可
与肝素同时静滴。监测优球蛋白溶解时间,使其在90~120分钟之间。UK的主要副作用为过敏和出血。
(3)华法令:抑制肝细胞内维生素K依赖因子Ⅱ、Ⅶ、Ⅸ、X的合成,常用剂量2.5mg/d,口服,监测凝血酶原时间,使其在正常人的50%-70%。
(4)潘生丁:为血小板拮抗剂,常用剂量为100-200mg/d。一般高凝状态的静脉抗凝时间为2-8周,以后改为华法令或潘生丁口服。
4.高脂血症治疗
肾病综合征患者,尤其是多次复发者,其高脂血症持续时间很长,即使肾病综合征缓解后,高脂血症仍持续存在。近年来认识到高脂血症对肾脏疾病进展的影响,而一些治疗肾病综合征的药物如: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利尿药,均可加重高脂血症,故目前多主张对肾病综合征的高脂血症使用降脂药物。
可选用的降脂药物有:①纤维酸类药物(fibricacids):非诺贝特(fenofibrate)每日3次,每次100mg,吉非罗齐(gemfibrozil)每日2次,每次600mg,其降血甘油三酯作用强于降胆固醇。此药偶有胃肠道不适和血清转氨酶升高。②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洛伐他汀(美降脂),20mgBid,辛伐他汀(舒降脂),5mgBid;此类药物主要使细胞内Ch下降,降低血浆LDL-Ch浓度,减少肝细胞产生VLDL及LDL。③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主要作用有降低血浆中Ch及TG浓度;使血浆中HDL升高,而且其主要的载脂蛋白ApoA-Ⅰ和ApoA-Ⅱ也升高,可以加速清除周围组织中的Ch;减少LDL对动脉内膜的浸润,保护动脉管壁。
5.急性肾衰治疗
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衰时因病因不同则治疗方法各异。对于因血液动力学因素所致者,主要治疗原则包括:合理使用利尿剂、肾上腺皮质激素、纠正低血容量和透析疗法。血液透析不仅控制氮质血症、维持电解质酸碱平衡,且可较快清除体内水分潴留。因肾间质水肿所致的急性肾衰经上述处理后,肾功能恢复较快。
使用利尿剂时需注意:
①适时使用利尿剂:
肾病综合征伴急性肾衰有严重低蛋白血症者,在未补充血浆蛋白就使用大剂量利尿剂时,会加重低蛋白血症和低血容量,肾功能衰竭更趋恶化。故应在补充血浆白蛋白后(每日静脉用10-50g人体白蛋白)再予以利尿剂。但一次过量补充血浆白蛋白又未及时用利尿剂时,又可能导致肺水肿。
②适当使用利尿剂:
由于肾病综合征患者有相对性血容量不足和低血压倾向,此时用利尿剂应以每日尿量2000-2500ml或体重每日下降在1kg左右为宜。
③伴血浆肾素水平增高的患者,使用利尿剂血容量下降后使血浆肾素水平更高,利尿治疗不但无效反而加重病情。此类患者只有纠正低蛋白血症和低血容量后再用利尿剂才有利于肾功能恢复。
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衰一般均为可逆性,大多数患者在治疗下,随着尿量增加,肾功能逐渐恢复。少数病人在病程中多次发生急性肾衰也均可恢复。预后与急性肾衰的病因有关,一般来说急进性肾小球肾炎、肾静脉血栓形成预后较差,而单纯与肾病综合征相关者预后较好。
尿蛋白高的治疗
西医治疗
目前现代医学对肾病治疗方法比较局限,只是应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抗菌素治疗,在病情转入尿毒症期以后,进行透析与换肾。这些是治疗肾病的常规方法,虽然在疗效上有一定优势,但其副作用较大,且费用昂贵。
尤其进入尿毒症期,病人在治疗时会更加痛苦,这痛苦不仅来源于身体上,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它给患者及家庭带来巨大的思想压力和经济压力,一般家庭难以承受。
中医中药治疗
血尿、蛋白尿虽然是判断肾脏病病情严重程度及其预后的重要指标,但是肾病患者不能一叶障目。数值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病情能得到真正好转。只要病情得到控制,潜血、尿蛋白数值自然会降下来。
但现在有一些患者舍本逐末,一双眼睛死盯着数值不放,必然导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后果。要想真正恢复健康,治病于本是重要的。这就要求患者必须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治好肾病。
肾病综合症治疗方案
中西结合治疗肾病综合症
在对于肾病综合症的治疗中,除了采用西医的治疗方法外,医生还会搭配中药进行治疗。采用中药治疗肾病综合症有直接消蛋白、对抗西药毒副作用、预防反复感染的作用。目前,很多肾病专家已经达成共识,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效果要比单纯的西医治疗效果要好。
对症治疗肾病综合症
不管对于哪种疾病的治疗,都要是具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这样效果才很好。在肾病综合症的治疗中,针对疾病的发病原因以及出现症状来进行对症治疗,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患者蛋白和血尿的漏出,从而避免病情的进一步恶化。所以人们在进行此病的治疗时应注意从疾病的病因出发,从根源上治疗此病,避免复发。
药物治疗肾病综合症
肾病综合症患者不可胡乱的使用药物,比如在服用西药的同时,很多患者听说一些中药能治疗肾病综合症后,又自行服用中成药肾炎舒、肾炎康复片,同时还服用一些中草药,这样容易造成药物之间相互冲突,产生不良反应,使毒性增加、药效下降、副作用增加,这样就增加了疾病的复杂性、严重性,使病情更加难以控制,因此为了患者的身体健康着想,建议大家一定合理用药。
中医治疗肾病综合症
中医中药治疗也对此病有良好的疗效,如雷公藤,可以取到抑制免疫,抑制增生,改善滤过膜通透性的作用。据中医理论,发生肾病综合征的主要原因是脾肾两虚而呈本虚标实的症候,因此可以温肾健脾兼利尿消肿来诊治。临床上运用此疗法时,常常选择与激素或细胞毒性药物联合使用,以达到好的疗效。
肾病治疗的最佳方法有哪些
专家指出西医在治疗肾病上一般都是采用的是激素进行治疗,虽然激素治疗能够暂时的缓解一些肾病的症状,长期的使用的副作用是比较大的,西医治疗肾病是有一定的不良的后果的,那么患者可以选择使用中医进行相关的治疗。
治疗肾病最好的方法,中医中药治疗肾病从机体的整体出发进行辩证施治,调节脏腑的阴阳平衡,并且能够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减轻西药的副作用,提高缓解率,减少反复与复发率。
另外中药可以减轻西药的副作用:大剂量激素治疗肾病,会带来满月脸、水牛背、食欲亢进、高血压、多毛、盗汗、兴奋等副作用,这些都可以运用中医中药纠正;
运用中医中药治疗肾病可以补充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矿物质、降低血脂、纠正脂代谢紊乱。在治疗肾病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还可以提高缓解率,减少反复与复发率。中医药的全身调节作用,在提高肾病的临床疗效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肾病的反复与复发,与各种感染有密切的关系,中医药在预防和治疗感染方面,特别是在病毒感染预防和控制上具有重要作用。
治疗肾病最好的方法,并不是只有西药才能抑制肾病的病理改变,中药在正确的辩证基础上也有一定的作用,比如黄芪、大黄、丹参等等。运用中医中药的活血通络作用,改善肾脏血液供给。从根本上解除缺血、缺氧状态,达到纠正肾性贫血的目的。增加了肾小球的有效灌注量,降低了肾小球内压,同时也就降低了肾小球的高滤过状态,延缓和控制了肾小球的硬化进程。
黄芪能治什么病 黄芪治肾病的由来
黄芪最早用于肾病主要是治疗肾病水肿。
水肿是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肾病水肿多属中医的“阴水”,辨证以肾阳虚和脾气虚多见,温阳利水和益气健脾利水运用广泛,而益气健脾利水就是以黄芪为主的组方,《金匮要略》中的防己黄芪汤是其代表方。
肾病水肿辨证属于脾气虚者用防己黄芪汤利水效果是肯定的,而且随着水肿的消退,蛋白尿往往也告消失,因此认为黄芪有消除蛋白尿的作用,将其用于无水肿性肾病蛋白尿,辨证属于脾气虚弱的患者,也可获得疗效。
随着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开展,由于西医对肾病缺乏特异性的治疗方法,许多学者试图从中草药中寻找治疗肾病的药物。
有实验认为,黄芪对动物血清性肾炎的发病有阻抑作用,并能延缓蛋白尿和高胆固醇血症的发生;
本来西医就没有治疗肾病的特效药物,而大家都在寻找能治疗肾病的特效药物;中医用以黄芪为主的方剂治疗肾病获得一些疗效,而绝大部分肾病在临床上又无药可用。因而,黄芪就被作为治疗肾病的特效药而被广泛运用。
肾病综合症一般治疗
一、中西结合治疗肾病综合症
在对于肾病综合症的治疗中,除了采用西医的治疗方法外,医生还会搭配中药进行治疗。采用中药治疗肾病综合症有直接消蛋白、对抗西药毒副作用、预防反复感染的作用。目前,很多肾病专家已经达成共识,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效果要比单纯的西医治疗效果要好。
二、对症治疗肾病综合症
不管对于哪种疾病的治疗,都要是具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这样效果才很好。在肾病综合症的治疗中,针对疾病的发病原因以及出现症状来进行对症治疗,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患者蛋白和血尿的漏出,从而避免病情的进一步恶化。所以人们在进行此病的治疗时应注意从疾病的病因出发,从根源上治疗此病,避免复发。
三、药物治疗肾病综合症
肾病综合症患者不可胡乱的使用药物,比如在服用西药的同时,很多患者听说一些中药能治疗肾病综合症后,又自行服用中成药肾炎舒、肾炎康复片,同时还服用一些中草药,这样容易造成药物之间相互冲突,产生不良反应,使毒性增加、药效下降、副作用增加,这样就增加了疾病的复杂性、严重性,使病情更加难以控制,因此为了患者的身体健康着想,建议大家一定合理用药。
四、中医治疗肾病综合症
中医中药治疗也对此病有良好的疗效,如雷公藤,可以取到抑制免疫,抑制增生,改善滤过膜通透性的作用。据中医理论,发生肾病综合征的主要原因是脾肾两虚而呈本虚标实的症候,因此可以温肾健脾兼利尿消肿来诊治。临床上运用此疗法时,常常选择与激素或细胞毒性药物联合使用,以达到好的疗效。
肾病综合征能治愈吗
针对肾病综合征患者而言,尽早远离疾病是每位患者的共同心愿。但该病是种严重肾疾病。近年来,无数人的生活也因此而受到严重的影响。对此,权威专家表示,患者朋友若想尽早得到康复,在平时生活中应时刻关注自身健康问题,与此同时,并多加了解该病的治疗方案。这对于康复也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那么,得了肾病综合征能治愈吗?
肾病综合征能治愈吗?针对这个问题,权威专家表示,目前,市面上主要几种治疗肾病综合征的办法有:
1、激素疗法
常用泼尼松,根据疾病的类型、患儿对泼尼松的反应等,分别采用8周短疗程、4-6个月的中疗程及9~12个月长疗程。短疗程用于初治的单纯性肾病,中、长疗程用于复治的、多复发的单纯性肾病或肾炎性肾病。
2、免疫抑制剂
能够治愈肾病综合征的方法,人们知道技术治疗肾病也是一种常规的手段。激素治疗效果不佳或副作用太大的病例可联合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常用的有长春新碱、雷公藤多甙、环磷酸胺、硫唑瞟吟;环饱霉素A等。
3、利尿药
一般对激素治疗敏感的病例,用药7~10天后可出现利尿,不必使用利尿剂。严重水肿时可选用利尿药,通常选用呋塞米(速尿)静脉给药,最好先输低分子右旋糖酐,常可产生良好的利尿效果。
4、中医治疗
中医药、西医各有所长,但西医治疗多种肾炎、肾病综合征、肾衰、尿毒症等肾病没有特别好的方法,西医激素类等药物治疗,治疗效果有限、副作用较大,但不甚理想而费用不低,病情反复,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患者痛苦,长期会产生诸多并发症;透析的方法治疗尿毒症、肾衰等病症,长期导致肾脏等脏器会逐渐萎缩、衰竭;最终要移植肾脏,而存活期也是有限的。
近期,很多患者都曾抱怨治疗效果不是很明显,这就导致很多患者对于治疗也渐渐失去了信心。针对这种现象,权威专家提醒患者朋友们,对于一个肾病综合症患者而言,选择一家好的医院,并拥有一个好的心态,这才是治疗路上最为关键的一步。所以,患者朋友千万不要放弃治疗,以免给自身健康造成严重的伤害。
单纯型肾病综合症怎么办
单纯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多发于儿童及青少年。男女之比为约为2:1。全身有可凹性水肿,以颜面、下肢、阴囊为明显,常有腹水,一般全身状况尚好,无高血压。肾病综合征为肾内科最常见的类型之一,西医激素、免疫抑制剂类药物治疗肾病综合征可快速缓解病症,但病情容易复发。西医治疗肾病综合征导致病情反复难愈的弊端,使得越来越多的病人转向肾病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途径。
西医治疗为一般激素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利尿药治疗等对症治疗,但是西药激素类药物有很大的副作用肾病综合征的中医治疗,辩证和辨病结合,缩短医治时间。在应用中医诊治肾病综合征的过程中,除了发挥中医药辩证的治疗作用外,还需要西医辨病处理疾病。
肾病综合征的中医医治,分阶段进行,巩固医治效果。肾病综合征临床常用激素医治,在激素医治过程中,从初期大剂量使用到减量阶段,病人的病情不稳定,容易复发,或是出现激素反跳现象。中西医结合治疗就避免了这种现象。
凡有严重水肿、低蛋白血症者需卧床休息。水肿消失、一般情况好转后,可起床活动。给予正常量0.8~1.0g/(kg·d)的优质蛋白(富含必需氨基酸的动物蛋白为主)饮食。热量要保证充分,每日每公斤体重不应少于30~35kcal。尽管患者丢失大量尿蛋白,但由于高蛋白饮食增加肾小球高滤过,可加重蛋白尿并促进肾脏病变进展,故目前一般不再主张应用。
尿蛋白高是怎么治疗
西医治疗
目前现代医学对肾病治疗方法比较局限,只是应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抗菌素治疗,在病情转入尿毒症期以后,进行透析与换肾。这些是治疗肾病的常规方法,虽然在疗效上有一定优势,但其副作用较大,且费用昂贵。尤其进入尿毒症期,病人在治疗时会更加痛苦,这痛苦不仅来源于身体上,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它给患者及家庭带来巨大的思想压力和经济压力,一般家庭难以承受。
中医中药治疗
血尿、蛋白尿虽然是判断肾脏病病情严重程度及其预后的重要指标,但是肾病患者不能一叶障目。数值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病情能得到真正好转。只要病情得到控制,潜血、尿蛋白数值自然会降下来。但现在有一些患者舍本逐末,一双眼睛死盯着数值不放,必然导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后果。要想真正恢复健康,治病于本是最重要的。这就要求患者必须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治好肾病。
肾病综合征水肿原因
肾小球肾小管失衡、低蛋白血症、激素,内分泌原因都是导致肾病综合症水肿的主要原因,建议及时采用先进的治疗。专业性的治疗机构和先进的治疗方法最佳。
每个人的病情不一样,所以制定方案也不一样, 肾病综合征为肾内科最常见的类型之一,西医激素、免疫抑制剂类药物治疗肾病综合征可快速缓解病症,但病情容易复发。建议您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加上多元化免疫平衡疗法和肾囊注射疗法等,有很好的效果,西医,这种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方法对于症状的改善效果比较明显,而中医诊治此疾病则是从引起症状的根本入手对症状进行消除,中西医结合医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仅大大缩短了治疗时间,也提高了医治效果,标本兼治,此疾病一旦修复到位,就不易复发。
男人血尿是怎么回事
小便尿血是怎么回事?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看下医院的专家给我们的介绍吧。
血尿是泌尿系统疾病常见的临床表现,发病原因十分复杂,有时要鉴别血尿的来源非常困难,而血尿可能是泌尿系统某些疾病惟一的临床表现。因此,小便血尿是怎么回事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进行详细的检查,以便尽快明确诊断,指导治疗。
正常人的尿液中可有少量红细胞,新鲜中段尿离心后沉渣镜检,红细胞数0~2/HP,若大于3/HP则称为血尿,提示泌尿系统出血。小量出血呈镜下血尿,出血量超过lmL/L,可呈肉眼血尿。血尿可呈一过性、间断发作或持续存在。所以,肾炎病人了解“小便尿血是怎么回事”的问题是很有必要的。
有不少是因为出现持续性肉眼血尿去医院就诊的,发现有肾脏疾病存在,有些甚至已经到了晚期,所以对于小便出无端出现的血尿应给与足够的重视。
关于小便尿血是怎么回事的问题,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炎,即是一种对症与治本治疗同时进行的治疗方法。西医对症消除肾炎症状,中医治本修复受损的肾脏固有细胞,结合中医治疗肾炎的方法和西医治疗肾炎中的长处,根据肾炎的发病原理,在治疗中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慢性肾炎的治疗起了很好的作用。
为何治病反而伤了肾
由于肾病患者人数与日俱增,因服用治疗肾病的药物后而出现肾损害的患者也呈逐年递增趋势。治疗肾病的药物中,应用西药发生激素毒副作用、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的肾病患者随处可见,而以毒副作用小为特点和优势的中药也出现了所谓的“肾毒性”现象。到底,治疗肾病的药物为何又对肾脏造成了损害呢?肾病专家给您解答:
西医治疗肾病未严格把握药物的适应症
在西医临床治疗肾病的过程中,激素、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的应用非常混乱,成为影响肾病患者疗效并导致医源性肾损害的主要原因之一。尽管医学领域对肾病的研究已经深入到了免疫病理层次,提出了调节免疫的疗法,但是,临床事实证明,免疫抑制剂在肾病治疗领域的应用中有着严格的适应症。
比如临床上诊断明确的肾病综合征以及微小病变性肾病,应用免疫抑制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收到很好的治疗效果,但对其他类型的肾病则无肯定疗效。肾病综合征和微小病变性肾病在整个肾病人群中所占有的比例毕竟是极少数的,因此,绝大多数的肾病并非是使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的适应症。而放眼肾病治疗领域中的用药现状,各种类型的肾病患者都有滥用激素药物的经历,从而引发肾病久治不愈的难题。
中药治疗肾病未能恪守中医辨证原则
时下,中药也越来越多的应用到肾病治疗领域。中药西用、脱离辨证成为中药产生毒副作用的关键,也是导致肾病患者滥用中药的根源。有些水平一般的医生,知道中药黄芪可起到利尿作用,于是就认为黄芪对肾病具有广泛的治疗作用,将其作为治疗肾病的常规用药,一遇到肾病就用黄芪应对。殊不知,对待肾病治疗问题,黄芪既有其适应症,也有其禁忌症。从中医辨证角度讲,肾病患者有阴虚、湿热、热毒还是脾虚等多种不同类型,而对不同辨证类型的肾病患者都使用黄芪治病,不管其适应与否,最终导致肾病患者病情加重的事例多不胜数。
不仅仅是黄芪,其他中药如大黄、冬虫夏草、雷公藤等等都存有滥用倾向,导致大量肾病患者因此而被延误肾病治疗的最佳时机。虽然这些中药对肾病治疗可能起到一定积极作用,但滥服这些药物却起到相反的治疗效果。这已无关中药的过失,只能是开药医生之过了。
实验性理论不等于临床实际效果
肾病治疗一直因其久病难愈的特点而成为医疗领域重点研究内容。在对肾病治疗的研究中,部分西药尚处于实验研发阶段,对肾病治疗后的效果性问题很难做出明确判定,经实验证明有效的西药或许在临床应用后并无实际疗效,反而有可能引起毒副作用的产生,因为这受到肾病病程、病理生理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而对中药在治疗肾病领域中的应用,多数研究仅限于对单味药中少数成分的分析。而中药应用于肾病治疗领域,不可能是单味中药的功劳,应该强调中医辨证原则,依据组方配伍用药施治。
总之,从当前整个肾病治疗的医疗市场看,其间充斥着各种各种治疗肾病的方法,种类众多,令人难辨好坏。分析了治疗肾病的药物反而伤肾的三大原因:滥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药物、未经辨证施治给予中药、实验性药物的临床直接应用,不管是哪一种情况的出现,最终受害的只能是肾病患者本人。损失钱财事小,延误治疗时机、加重病情这等直接危及肾病患者健康和生命的事才是头等大事。中医药辨证结合西医药综合施治的方法成为肾病治疗用药减轻毒副作用的优胜法宝,不过,肾病患者想要获得满意疗效的前提是,一定要依据自身病情采取规范化治疗。
治疗肾病的眼界有多大
治疗肾病的方法有哪些呢?由于肾脏的特殊位置和重要作用,肾脏很容易受外界物质以及其他病灶的影响而引起病变。如果把肾脏比喻成污水处理厂,只有水流不停的冲刷污水才不会沉积,没有了沉积管道才会周而复始的运转。
关于治疗肾病的有效方法,在采用中医治疗过程中,再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体质、不同病理病变,使用不同的西医和西医治疗,西医根据细胞分子学原理,直接对应肾病患者患处,以点治点、以根治根。
在进行治疗肾病的有效方法时,中西医结合最能取长补短,充分发挥中医与西医特色,临床验证在治疗各类肾病上效果显著。中西结合的中医采用特色疗法,根据患者气虚、血瘀、湿毒等不同证型,给予不同饕性的静脉输液使体内多余水分及毒素随汗排出。
双脚浮肿肾病综合症
一、肾病综合征是肾脏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它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等多种病因,根椐病况应该是原发性。另外根椐目前的共识,肾病综合症的治疗还是以西医治疗为主,中医治疗为辅,中医治疗主要还是以减轻西药的副作用为主,另加增加肝脏合成蛋白质。另外,目前为止,中医也好,西也好,都不能根治该病,目前医学上的方法主要集中在缓解之,减少复发。再则,病理很重要,它关系到更对症治疗及预防复发。
二、肾病综合征,服用激素治疗,从情况看应该效果很不错。一部分肾病综合征是可以治愈的,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容易复发的。建议定期复查尿常规,平时预防感冒、避免劳累、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三、就是应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是治标不治本的,短时间内可以消除尿蛋白,但并不能修复受损的肾脏结构.即使短时间内蛋白消失,也不是真正的康复.肾脏病理损伤是存在的,一旦停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或遇到感染,劳累等因素时很就可能会复发.因此,应通过药物增加肾脏有效灌注血量,改善肾脏缺血,缺氧状态,清除肾小球基底膜免疫复合物及坏死组织,修复肾小球基底膜,使蛋白,潜血自然消失,才能从根本上治疗.
四、肾病综合症因病程绵长,复发率高,病理变化比较复杂,治疗上应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比较好.
因为西医治疗肾病综合症主要是使用激素,而且中药华丹肾炎灵可以抵消激素的副作用,提高了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的有效率和治愈率,综合治疗提高了肾脏残余肾单位的功能使肾单位受抑制或没有被充分利用的功能得到提高,促使导致肾脏组织纤维化、硬化的蛋白酶溶解从而明显改善肾脏功能。
五、肾病引起的水肿,首先要进一步肾穿等检查,明确具体的病因是什么。
建议及时就诊,根据具体病因进行治疗,同时可以用点白蛋白等来消退水肿。
治疗肾病 用药莫入误区
误区一、单纯用西医
专家声音:西医治疗肾病已有规范的方法和手段,主要是对症治疗与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如有浮肿,就利尿;血压高就降压;感染,就抗感染,等等。但不管是激素还是细胞毒药物或其它免疫抑制剂,都有很多副作用。如激素在大剂量,长期和不规则使用时,易并发感染或加重感染,引起神经精神症状,向心性肥胖,多毛,低血钾,浮肿,高血压,糖尿病,白内障,青光眼,血栓形成,月经失调等;环磷酰胺则有严重的骨髓抑制、睾丸生精能力损害、诱发恶性肿瘤等副作用。而且这些药物有许多禁忌症,如抗菌药物所不能抑制的细菌和真菌感染,症状明显的消化性溃疡病,精神病,产褥期,角膜溃疡,骨质疏松时要禁用等。
因此单纯使用西药治疗肾病并非最理想的方案,即便要用也一定要注意疗程和剂量。
误区二、单纯用中医
专家声音:中医治疗肾病,是从患者整体出发,以平衡体质寒热,调节精神情绪,扶正和驱邪并举等方法进行治疗,尤其对于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可以减轻其毒副作用,故优势很多。
但是中医治疗肾病存在辨证难的问题,如果辨证不准,则疗效就不佳,甚至出现病情加重。另外,中药也存在肾毒性的问题,精心选药用药非常关键。
专家表示,治疗肾病正确的方法应是中西结合,优势互补。用西医明确诊断,中医辨证治疗,辅以必要的西医方法和药物,不仅可改善患者整体素质,还可以减轻免疫抑制剂的副作用,对顽固性水肿、长期不愈的蛋白尿、血尿、长期尿频等效果很有效,利于肾病的整体康复,使疗效更加持久巩固。
专家强调,由于中医治疗和用药存在辨证的问题,必须要在有经验的中医肾病专科医师指导下进行准确的辨证用药,否则会变症百出,使病情加重,这点患者尤应注意。
专家提醒: 病历资料越详细越好
慢性肾脏病需要长期的控制和治疗,既往的治疗情况、身体情况、疾病情况、药物反应情况都对目前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患者每次病历记录、检查结果都是疾病真实情况的记录,是病史的一个环节,患者的门诊病历、各种检查结果都需要做妥善保管。
一个好的医生十分重视患者病史的记录,详细的病历资料可以帮助医生诊断用药更为准确合理,如果患者换到其他医生那里继续就医,系统完整的病历也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