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疫苗接种注意事项

疫苗接种注意事项

1.证件要齐备

作为疫苗接种的凭证,在带宝宝接种时一定要拿着《儿童预防接种证》,除了能够证明宝宝的身份以外,日后宝宝当宝宝进幼儿园、上小学的时候都要用到。

2.告知医生宝宝身体状况

家长要熟悉宝宝的身体条件,宝宝对哪些药物过敏,在接种的时候有什么特别注意的地方都要在接种前跟医护人员认真沟通,尽量避免孩子出现任何不适症状。

3.接种前做好准备

要做好宝宝的卫生工作,保证接种时宝宝身上干干净净没有脏污,比如提前给宝宝洗好澡。去接种的时候帮宝宝换上干净的、宽大舒适的纯棉衣服,脱穿起来比较方便。

4.几种情况要延迟接种

有时候宝宝的身体状况不允许接种,比如患有免疫缺陷病、过敏症、急性传染病、心脏病、结核、肾炎等疾病,这种情况可以拖后接种时间。

5.接种后对接种部位的处理

疫苗注射完成以后要先用棉棒轻按针口,没有血液流出就可以了,切忌用手揉捏接种处,否则很容易发生淤血。

6.不要着急离开

当针眼处已经凝血后不要立即带宝宝离开,正确的做法是要在接种处观察宝宝有无不良反应出现,如体温增高,过敏等症状。一旦发现异常马上与医生诊断。

7.接种后对宝宝的照顾

回家后安排宝宝休息一下,补充足量的水分;可给宝宝适当添加衣物,防止感冒等。

8.接种部位注意清洁

宝宝的接种部位要保持高度清洁,不要碰到不干净的东西,接种当天不建议给宝宝洗澡,因为细菌可能透过针眼引起感染。

9.具体疫苗的注意事项

有的宝宝接种过百白破疫苗以后针眼处出现硬块状,不用担心,把热毛巾放在接种处就能有效去除。脊灰疫苗在口服之后的30分钟内不能吃任何东西,喝饮料也不可以。

10.可能出现的轻微不良反应

有些症状如烦闷不安、啼哭、体温略高、食欲差等可以不用太过担心,一般情况下几天宝宝就会恢复正常。如果宝宝上述表现有加强的趋势,就要立即就医。

乙肝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

1、乙肝、麻疹疫苗不可同时接种乙肝疫苗可以和流脑疫苗、脊髓灰质疫苗、乙脑疫苗同时接种,但是乙肝疫苗最好不要和麻疹疫苗同时使用。最近注射过多价免疫球蛋白的孩子,6周内不应该接种麻疹疫苗。

2、发热、体温超过37.5℃应暂缓乙肝疫苗接种感冒、轻度低热等一般性疾病视情况可暂缓乙肝疫苗接种。

3、免疫缺陷或正接受免疫抑制药物治疗的,不宜乙肝疫苗接种。低体重、早产、剖腹产等非正常出生的新生儿。严重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小儿不宜接种。

4、过敏性体质和孕妇不宜乙肝疫苗接种。

5、患急性传染病或其他慢性疾病者不能接种乙肝疫苗患有皮炎、化脓性皮肤病、严重湿疹的孩子不宜乙肝疫苗接种,等待病愈后方可进行乙肝疫苗接种。

乙脑减毒疫苗接种时间

乙脑减毒疫苗接种时间具体为:

8月龄以上健康儿童及由非疫区进入疫区的儿童和成人。乙脑减毒疫苗接种2剂次,儿童8月龄和2周岁各接种1剂次。

值得注意的是,乙脑疫苗接种时间要根据接种疫苗种类的不同有所差异,包括乙脑减毒活疫苗和乙脑灭活疫苗,刚刚我们已经了解过乙脑减毒接种时间,接下来我们再了解一下乙脑灭活疫苗接种时间。

乙脑灭活疫苗接种时间具体为:

6月龄-10周岁儿童和自非疫区进入疫区的儿童和成人。乙脑灭活疫苗接种4剂次,儿童8月龄接种2剂次,2周岁和6周岁各接种1剂次。

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需要间隔多久

新冠疫苗加强针间隔时间要和前次新冠疫苗接种时间间隔半年或半年以上。

需要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的疫苗有两针剂灭活疫苗或一针剂的腺病毒疫苗,这两者疫苗接种半年后,免疫功能会有所下降,这时候需要加强免疫,体内抗体水平才会大幅度提升,因此新冠疫苗加强针间隔时间要和前次新冠疫苗接种时间间隔半年或半年以上。

其次新冠疫苗加强针间隔时间和近期接种的其他疫苗(如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疫苗至少间隔14天以上,因为根据今年发布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的建议,新冠疫苗暂不推荐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就算要接种也要间隔2周以上时间。


接种疫苗保障健康

一、什么是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是指把疫苗接种在健康人的身体内,在使人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获得特异性免疫的方法。例如,接种卡介苗预防肺结核,种痘预防天花等。

在我国疫苗分为计划内疫苗和计划外疫苗两大类:

1.计划内疫苗是国家规定纳入计划免疫的疫苗,婴幼儿出生后必须要进行接种,接种计划内疫苗是免费的。计划内疫苗包括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麻疹疫苗、乙脑疫苗、流脑疫苗共7种疫苗。

2.计划外疫苗是自费疫苗,国家没有强制规定必须接种,可以根据宝宝的自身情况选择接种或者不接种。但是接种计划外疫苗时有一点要注意,那就是计划外疫苗的接种要以不影响计划内疫苗的情况做为前提。计划外疫苗共有10种。

二、我国预防接种现状

截止2011年,我国12月龄内儿童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麻疹疫苗接种率均在92%以上。自国家免疫规划实施以来,我国麻疹、流脑、乙脑、甲肝等发病率到2010年已降到历史最低水平。我国每年预防接种约10亿剂次,成为了世界上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覆盖病种最多的国家之一。

三、全球预防接种现状

通过预防接种,全球已经成功消灭了天花;迄今脊髓灰质炎的发病率下降了99%,包括中国的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已经实现无脊灰野病毒传播的目标;全球因白喉、百日咳、破伤风和麻疹导致的发病、致残与死亡也显著下降,2003年就避免了200万因疫苗可预防疾病导致的死亡和60万乙肝相关死亡(肝硬化和肝癌)。

四、免疫规划程序

自2008年5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按照以下计划免疫程序,实施扩大儿童免疫规划:

1、乙肝疫苗:接种3剂次,儿童出生时、1月龄、6月龄各接种1剂次,第1剂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

2、卡介苗:接种1剂次,儿童出生时接种。

3、脊灰疫苗:口服4剂次,儿童2月龄、3月龄、4月龄各口服脊灰疫苗(液体)1剂次,4周岁口服脊灰疫苗(糖丸)1剂次。

4、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4剂次,儿童3月龄、4月龄、5月龄和18—24月龄各接种1剂次。

5、白破疫苗:接种1剂次,儿童6周岁时接种。

6、麻疹疫苗:接种1剂次,儿童8月龄时接种。

7、麻腮风疫苗:接种1剂次,儿童18—24月龄时接种。

8、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2剂次,儿童8月龄和2周岁各接种1剂次。

9、A群流脑疫苗:接种2剂次,儿童6—18月龄时接种2剂次,接种间隔为3个月。

10、A+C群流脑疫苗:接种2剂次,儿童3周岁和6周岁各接种1剂次。

11、甲肝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1剂次,儿童18月龄时接种。在部分试点地区使用甲肝灭活疫苗,甲肝灭活疫苗接种2剂次,儿童18月龄和24—30月龄时各接种1剂次。

上述程序为常规疫苗免疫程序,不包括应急接种和强化免疫。

HPV疫苗有几种 HPV疫苗打几针

HPV疫苗需要接种3针;

需要在半年内接种完毕;

在手臂上臂三角肌注射;

二价HPV疫苗接种时间:0、1及第6个月;

四价HPV疫苗接种时间:0、2及第6个月;

九价HPV疫苗接种时间:0、2及第6个月。


打乙肝疫苗注意事项

1、乙肝疫苗可以和流脑疫苗、脊髓灰质疫苗、乙脑疫苗同时接种,但是乙肝疫苗最好不要和麻疹疫苗同时使用。最近注射过多价免疫球蛋白的孩子,6周内不应该接种麻疹疫苗。

2、以下几种患病情况,不宜接种乙肝疫苗:

①患急性传染病或其他慢性疾病者不能接种乙肝疫苗。

②患有皮炎、化脓性皮肤病、严重湿疹的孩子不宜乙肝疫苗接种,等待病愈后方可进行乙肝疫苗接种。

③患有严重心、肝、肾疾病和活动型结核病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

④神经系统包括脑、发育不正常,有脑炎后遗症、癫痫病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

⑤有腋下或淋巴结肿大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应查明病因治愈后再乙肝疫苗接种。

3、发热、体温超过37.5℃应暂缓乙肝疫苗接种感冒、轻度低热等一般性疾病视情况可暂缓乙肝疫苗接种。

4、免疫缺陷或正接受免疫抑制药物治疗的,不宜乙肝疫苗接种。低体重、早产、剖腹产等非正常出生的新生儿。严重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小儿不宜接种。

5、过敏体质或是对某些药物过敏者不宜乙肝疫苗接种。有哮喘、荨麻疹等过敏体质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有血清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荨麻疹及对青霉素、磺胺等一些药物过敏者,不宜乙肝疫苗接种。

6、孕妇不宜接种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接种禁忌

乙肝疫苗可以和流脑疫苗、脊髓灰质疫苗、乙脑疫苗、麻疹疫苗同时接种。

患急性传染病或其他慢性疾病者不能接种乙肝疫苗患有皮炎、化脓性皮肤病、严重湿疹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等待病愈后方可进行乙肝疫苗接种;患有严重心、肝、肾疾病和活动型结核病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神经系统包括脑、发育不正常,有脑炎后遗症、癫痫病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有腋下或淋巴结肿大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应查明病因治愈后再乙肝疫苗接种;有哮喘、荨麻疹等过敏体质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有血清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荨麻疹及对青霉素、磺胺等一些药物过敏者,不宜乙肝疫苗接种。

发热、体温超过37.5℃应暂缓乙肝疫苗接种感冒、轻度低热等一般性疾病视情况可暂缓乙肝疫苗接种;

免疫缺陷或正接受免疫抑制药物治疗的,不宜乙肝疫苗接种。低体重、早产、剖腹产等非正常出生的新生儿。严重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小儿不宜接种。

对乙肝疫苗成分过敏不宜接种乙肝疫苗;空腹饥饿时不宜预防接种。

妊娠期妇女不宜接种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

乙肝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

1、乙肝、麻疹疫苗不可同时接种乙肝疫苗可以和流脑疫苗、脊髓灰质疫苗、乙脑疫苗同时接种,但是乙肝疫苗最好不要和麻疹疫苗同时使用。最近注射过多价免疫球蛋白的孩子,6周内不应该接种麻疹疫苗。

2、发热、体温超过37.5℃应暂缓乙肝疫苗接种感冒、轻度低热等一般性疾病视情况可暂缓乙肝疫苗接种。

3、免疫缺陷或正接受免疫抑制药物治疗的,不宜乙肝疫苗接种。低体重、早产、剖腹产等非正常出生的新生儿。严重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小儿不宜接种。

4、过敏性体质和孕妇不宜乙肝疫苗接种。

5、患急性传染病或其他慢性疾病者不能接种乙肝疫苗患有皮炎、化脓性皮肤病、严重湿疹的孩子不宜乙肝疫苗接种,等待病愈后方可进行乙肝疫苗接种。

患有严重心、肝、肾疾病和活动型结核病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神经系统包括脑、发育不正常,有脑炎后遗症、癫痫病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有腋下或淋巴结肿大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应查明病因治愈后再乙肝疫苗接种。

乙肝疫苗接种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我国可以说是一个乙肝大国,早在九几年这便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事到如今,仍然有很多人对于乙肝的预防不加关心,这也是乙肝患者不断增加的原因之一,众所周知,注射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重要举措之一,那么,注射时都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注射乙肝疫苗需注意什么?下面听听专家的介绍:

1、乙肝、麻疹疫苗不可同时接种乙肝疫苗可以和流脑疫苗、脊髓灰质疫苗、乙脑疫苗同时接种,但是乙肝疫苗最好不要和麻疹疫苗同时使用。最近注射过多价免疫球蛋白的小儿,6周内不应该接种麻疹疫苗。

2、患急性传染病或其他慢性疾病者不能接种乙肝疫苗患有皮炎、化脓性皮肤病、严重湿疹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等待病愈后方可进行乙肝疫苗接种。

患有严重心、肝、肾疾病和活动型结核病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神经系统包括脑、发育不正常,有脑炎后遗症、癫痫病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有腋下或淋巴结肿大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应查明病因治愈后再乙肝疫苗接种。

有哮喘、荨麻疹等过敏体质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有血清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荨麻疹及对青霉素、磺胺等一些药物过敏者,不宜乙肝疫苗接种。

3、发热、体温超过37.5℃应暂缓乙肝疫苗接种感冒、轻度低热等一般性疾病视情况可暂缓乙肝疫苗接种。

4、免疫缺陷或正接受免疫抑制药物治疗的,不宜乙肝疫苗接种。低体重、早产、剖腹产等非正常出生的新生儿。严重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小儿不宜接种。

5、过敏性体质和孕妇不宜乙肝疫苗接种。

得湿疹能打乙肝疫苗吗 打乙肝疫苗有哪些禁忌人群

患急性传染病或其他慢性疾病者不能接种乙肝疫苗患有皮炎、化脓性皮肤病、严重湿疹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等待病愈后方可进行乙肝疫苗接种。

患有严重心、肝、肾疾病和活动型结核病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神经系统包括脑、发育不正常,有脑炎后遗症、癫痫病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有腋下或淋巴结肿大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应查明病因治愈后再乙肝疫苗接种。

有哮喘、荨麻疹等过敏体质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有血清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荨麻疹及对青霉素、磺胺等一些药物过敏者,不宜乙肝疫苗接种。

神经系统疾病、严重佝偻病、重度营养不良、先天性免疫缺陷的患者及正在应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不宜接种乙肝疫苗。

对于一些非正常出生的新生儿如低体重、早产、剖腹产等;非常生理期的:妊娠期、月经期、哺乳期等,因其自身的体质状况可能易发生偶合事件,建议最好推迟接种乙肝疫苗。


乙脑疫苗接种时间

乙脑疫苗接种时间要根据接种疫苗种类的不同有所差异,包括乙脑减毒活疫苗和乙脑灭活疫苗,乙脑疫苗接种时间具体为:

乙脑减毒活疫苗:8月龄以上健康儿童及由非疫区进入疫区的儿童和成人。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2剂次,儿童8月龄和2周岁各接种1剂次。

乙脑灭活疫苗:6月龄-10周岁儿童和自非疫区进入疫区的儿童和成人。乙脑灭活疫苗接种4剂次,儿童8月龄接种2剂次,2周岁和6周岁各接种1剂次。

打新冠疫苗能献血吗

能献,但需要间隔时间。

在2021年3月2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中央军委后勤部卫生局联合发文,明确规定接种新冠疫苗后的献血间隔期。

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接种者,如无不适的话,在疫苗接种48小时后可献血,接受其他类型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者,在疫苗接种当日起,14天后可献血。


接种乙肝疫苗的注意事项

接种禁忌

乙肝疫苗可以和流脑疫苗、脊髓灰质疫苗、乙脑疫苗、麻疹疫苗同时接种。

患急性传染病或其他慢性疾病者不能接种乙肝疫苗患有皮炎、化脓性皮肤病、严重湿疹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等待病愈后方可进行乙肝疫苗接种;患有严重心、肝、肾疾病和活动型结核病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神经系统包括脑、发育不正常,有脑炎后遗症、癫痫病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有腋下或淋巴结肿大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应查明病因治愈后再乙肝疫苗接种;有哮喘、荨麻疹等过敏体质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有血清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荨麻疹及对青霉素、磺胺等一些药物过敏者,不宜乙肝疫苗接种。

发热、体温超过37.5℃应暂缓乙肝疫苗接种感冒、轻度低热等一般性疾病视情况可暂缓乙肝疫苗接种;

免疫缺陷或正接受免疫抑制药物治疗的,不宜乙肝疫苗接种。低体重、早产、剖腹产等非正常出生的新生儿。严重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小儿不宜接种。

对乙肝疫苗成分过敏不宜接种乙肝疫苗;空腹饥饿时不宜预防接种。

妊娠期妇女不宜接种乙肝疫苗。

意外接触病毒者应该注意

(1)对未接种过疫苗的接触者,先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4小时内),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乙肝疫苗。

(2)如果接触者已接种过疫苗,但未经全程免疫,应在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后按乙肝疫苗免疫程序补上全程免疫。

肝炎检查 (3)接种过疫苗,并已产生乙肝表面抗体的接触者,应根据其抗体水平而定。如果乙肝表面抗体水平足够可不必处理;水平不够应加强注射1针疫苗;如果初次免疫无应答者应尽早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各1针。

打了新冠疫苗没有接种记录怎么办

接种新冠疫苗后,正常情况下健康码里会出现带金边的疫苗接种记录。如果健康码里没有显示接种记录,可采取以下措施解决:

1、要确认健康码里绑定的信息,是否与接种新冠疫苗时登记的姓名,电话,身份证件号码信息一致;尤其是外籍人士使用带有效期的护照登记时,一定要确保接种登记的姓名(英文姓名的大小写、格式上是否有空格等)、护照号、联系电话与健康码登记的信息一致,才能显示疫苗接种记录,如果有误需要进行更改信息后才能看到接种新冠疫苗的记录。

2、新冠疫苗接种结果需疫苗接种机构将有关疫苗接种数据及时、准确上报至卫生健康部门的疫苗管理系统,才能在健康码实时显示,近期由于全省疫情防控工作量大,疫苗接种机构一般在48小时以内报送,可耐心等待,通过联系疫苗接种机构确定其是否已正确上报新冠疫苗接种数据,后续刷新结果显示即可。


相关推荐

新冠疫苗两针间隔50天可以吗 新冠疫苗补种是什么意思

4月1日,国家卫健委官网发布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问答》中明确提到,对在14天内完成2剂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接种者,在第2剂接种3周后尽早补种1剂灭活疫苗,如未能在程序间隔要求的时间完成两剂接种的,应尽早补种。对在14-21天完成2剂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接种的,无需补种。

打了新冠疫苗加强针可以喝酒吗 新冠疫苗加强针和hpv疫苗间隔多久

两周以上。根据《新冠疫苗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和《HPV疫苗说明书》,目前是不推荐新冠疫苗和HPV疫苗同时接种的,因为接种疫苗后,人体会出现一些常见的不良反应,如果同时接种两种疫苗,很难分辨是哪款疫苗引起的反应。此外两种疫苗同时接种还可能会影响效果。所以新冠疫苗和hpv疫苗接种的时间最好间隔14天以上。

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注意事项 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后多久可以做核酸检测

48小时后。为防止疫苗接种造成的假阳性,接种疫苗后48小时不能做核酸检测;对接种疫苗后的48小时内有核酸检测需要的人群,受种者可接种腺病毒载体疫苗或重组亚单位疫苗进行序贯加强免疫,可避免疫苗接种造成核酸检测假阳性。

得湿疹能打乙肝疫苗吗 打乙肝疫苗注意什么

乙肝、麻疹疫苗不可同时接种乙肝疫苗可以和流脑疫苗、脊髓灰质疫苗、乙脑疫苗同时接种,但是乙肝疫苗最好不要和麻疹疫苗同时使用。最近注射过多价免疫球蛋白的小儿,6周内不应该接种麻疹疫苗。发热、体温超过37.5℃应暂缓乙肝疫苗接种感冒、轻度低热等一般性疾病视情况可暂缓乙肝疫苗接种

打乙肝疫苗注意什么

不可同时接种多种乙肝疫苗乙肝、麻疹疫苗不可同时接种乙肝疫苗可以和流脑疫苗、脊髓灰质疫苗、乙脑疫苗同时接种,但是乙肝疫苗最好不要和麻疹疫苗同时使用。最近注射过多价免疫球蛋白的小儿,6周内不应该接种麻疹疫苗。发热时不可接种乙肝疫苗发热、体温超过37.5℃应暂缓乙肝疫苗接种感冒、轻度低热等一般性疾病视情况可暂缓乙肝疫苗接种

打hpv疫苗前需要注意什么

接种hpv疫苗前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hpv疫苗接种前需要做宫颈筛查,排除HPV感染的情况,对于已经有HPV感染的患者也可以注射HPV疫苗。2.hpv疫苗接种前应尽量避开月经期接种。女性哺乳期间、怀孕期间禁止注射。3.hpv疫苗接种前如果有感冒、发烧阶段,暂时不接种。4.如果属于高敏体质,尤其对蛋白质过敏的女性,不建议接种。5.备孕阶段不建议接种疫苗,因为HPV疫苗对孕妇的影响目前还不是很清楚。6

打了新冠疫苗健康码多久显示 怎么查新冠疫苗接种记录

新冠疫苗接种可通过相关App、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健康码页面等渠道查询新冠疫苗接种记录信息。例如,打开微信app,可以在首页顶部看到“新冠疫苗查询”图标,点击查询我的新冠疫苗接种地点、时间、注射次数、疫苗名称、生产厂家、具体批号。在“健康码”的亮点页面下方,新冠的接种情况一目了然。点击下面的“我的防疫健康详情”,显示7天内核酸和抗体检测结果,新冠疫苗接种情况,以及详细的接种次数、时间和组织机构

​老年人不要注射乙肝疫苗

老年人患乙肝,病情一般都比较重,还容易带来各种并发症,因而不少老年人希望能接种疫苗预防乙肝。医学专家认为,一般60岁以上老年人七成以上已被乙肝病毒感染,产生相应抗体,有的甚至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这些人就不需要接种疫苗了。但那些确实没有感染过乙肝病毒,而且又需要与乙肝病人或乙肝病毒携带者密切接触的老人来说,也可酌情注射。但老年人接种疫苗后不易产生抗体,一般来说不支持接种。除了老年人之外还有哪些人不宜

儿童新冠疫苗几岁才能打

3-11岁人群能打。为进一步提高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覆盖率,尽快构筑群体免疫屏障,根据我国防疫部门安排部署,各地区在持续做好12岁及以上人群接种工作的基础上,要全面启动3-11岁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对于3-11周岁儿童接种新冠疫苗实行居民免费接种政策,可以自行前往就近开放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接种,也可以按照学校或幼儿园的通知安排参加3-11岁人群专场接种,而3周岁以下的孩子暂无疫苗接种,需等待后

一针新冠疫苗和两针疫苗效果的区别 一针新冠疫苗和两针疫苗的相同点

一针新冠疫苗与两针新冠疫苗有以下相同点:1、接种部位相同。这两种疫苗接种的部位都是上臂三角肌。2、接种年龄范围相同。这两种疫苗适合接种的对象都是18周岁以上人群。3、接种后的不良反应相同。这两种疫苗接种以后的不良反应都主要是接种部位的红肿、硬结、痛疼等,全身的不良反应就是发热、肌肉酸痛、头疼等。4、这两种疫苗接种之后的安全性都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