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不再是“富人病”,低收入人群更易肥胖
肥胖不再是“富人病”,低收入人群更易肥胖
关于低收入人群,很早就有研究表明,在同龄人当中,低收入人群会比以往更不快乐。最近又出了新研究发现,低收入人群更易因心理困扰肥胖!耶鲁大学预防研究中心主任卡兹博士表示,“在每个人都贫穷的情况下,贫穷并不一定会产生不良的健康后果。但当贫富差距变得越来越明显时,就会对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造成危害。”利物浦大学夏洛特-哈德曼博士的一项新研究发现,低收入人群可能更容易出现情绪化饮食肥胖。研究表明,较低的SES(社会经济地位)与较高的心理痛苦有关,较高的痛苦与较高的情绪饮食有关,而这又预示着较高的BMI(体重指数)。英国癌症研究机构发现,低收入人群的家庭更爱高脂肪/高糖/高盐的食物,当然,高收入人群也会出现情绪化饮食,但仅限于“无聊”等情况。其实关于肥胖,何止是贫穷会使人肥胖,熬夜、不吃早餐、深夜的宵夜都会使人发胖。如果你一直减肥不成功,那你找到自己胖的原因。
豆腐有哪些特殊营养价值
1.素食及肉类摄入不足的人群。
大家知道,蛋白质对于人体特别重要,不仅促进生长发育,延缓细胞衰老,而且,还可修复受损细胞,促进各种慢性病的恢复。但如果平时肉吃的少,特别素食的人,容易蛋白质缺乏,长期就会对我们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增加疾病风险。而豆腐富含可以和动物性蛋白相媲美的优质蛋白质,是我们饮食中重要的蛋白质来源。
2.需要补钙的人群。
钙可以增加骨密度,促进骨骼发育,饮食中奶制品是钙的第一来源,其次就是豆腐。特别像青春期生长发育、老年骨质疏松、孕妇等高钙需求人群,更要增加豆腐摄入,保证饮食中钙的摄入充足。
3.预防乳腺癌及肥胖女性。
现在女性癌症中,乳腺癌是发病率最高的疾病,而体内雌激素过多是乳腺癌主要致病因素之一,特别肥胖女性,其体内的雌激素含量相对更高。而豆腐富含大豆异黄酮,是类雌激素物质,可以双向调节体内雌激素,是预防乳腺癌主要物质。所以,女性要多吃豆腐,肥胖女性更要多吃豆腐,可以大大降低乳腺癌的风险。
4.更年期女性。
女性平均在45岁之后,渐进入更年期阶段,会出现很多更年期症状,如烦躁、盗汗、五心烦热等,甚至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较以前大为增加,骨密度下降也会加速,这些都和雌激素分泌减少有密切关系。而豆腐富含的大豆异黄酮,可以有效的缓解这些症状,特别对于抑制骨流失,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也有着重要作用。所以,即使以前我们挑食“错过”了豆腐,那么进入更年期后,就要以“大局为重”好好的“补偿”了,否则,就会增加更多的疾病风险。
5.高血脂及心血管疾病人群。
我们都知道豆腐富含蛋白质和钙,其实豆腐还富含卵磷脂、皂甙、植物固醇,这些都是降低血脂很重要的营养素啊,所以,对于高血脂,及心血管疾病人群,除了多吃蔬菜、粗粮降低血脂,多吃豆腐也是不可缺少的啊。
6.肥胖人群。
减肥或控制肥胖的主要原则是适当减少主食摄入,可相对需要增加蛋白质摄入量,蛋白质可以增加代谢率,增加肌肉组织,这些都是控制肥胖不可缺少的。虽然肉类是蛋白质的优质来源,可如果吃的过多,脂肪含量也会增加,所以,豆腐是补充蛋白质很好的选择,不仅脂肪含量低,还可降低能量增加的风险。
所以,不仅正常人需要常吃豆腐,以上的“特别人群”更要多吃豆腐,最好每周4-5次以上。
糖尿病是否嫌贫爱富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公布的最新数据,目前全球有两亿八千五百万人患有糖尿病,中国约有四千万糖尿病患者,患者数量居世界第二。IDF说,全世界每年有四百万人即平均每分钟就有七个人死于糖尿病,六至八成的糖尿病患者会并发死于心脑血管疾病。
发达国家少有富人罹患糖尿病,因为那里的富人很注重锻炼健身和合理饮食,而低收入人群却因为经常食用汉堡包等肉类食品,患上该病者较多。而中国的情况恰恰相反,生活富裕导致饮食习惯的改变,使糖尿病患者多为有钱人。
糖尿病需要进行长期的控制和治疗,然而中国糖尿病患者疾病教育水平普遍偏低,致使中国每年糖尿病并发症导致的死亡率居高不下。王卫庆也认为,由于缺乏对疾病的认识和管理,中国的一些糖尿病患者根据自觉症状用药,结果导致血糖控制不佳,从而引发并发症。
患者教育和饮食、治疗等一样,是糖尿病管理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中国社会各界应加强该病的教育、提高公众对该病的认知,从而控制这一疾病的进展,并使患者自信生活。
富人的肥胖和穷人肥胖有什么区别?
以前在我国大部分眼里,对肥胖的看法是积极的。"发福"是肥胖,"有福气"是肥胖,"福"跟"胖"息息相关,似乎在那段时间里,肥胖是钱、权的象征。直到今天,还有很多挺着大肚子的肥胖形象给人的直观感觉就是富贵人家。美国肥胖率居高不下是因为它是发达国家,人们有钱,生活富足?那么我国近年来肥胖率居高不下,甚至已经踊跃成为世界上肥胖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不是说明我国已经步入发达国家的行列了?当然不是,肥胖,不只是富人们的专利,仍有很多普通人家和穷苦人家都有可能患上肥胖症,只不过大家肥胖的过程不同而已。富人的肥胖确实如大部分人想的那样,因此生活富足,暴饮暴食生活无节制而导致营养过剩,热量长时间积蓄在体内无法消耗逐渐成为脂肪堆积在体内,因此而引发肥胖。而在穷苦人家导致肥胖的主要成因是营养不良,脂肪堆积除了营养过剩而产生之外还可能因为营养结构不均衡导致的,当体内某种营养严重缺乏的时候可能会导致无法抑制体内脂肪细胞的增长,最后引发肥胖。因此,均衡的营养饮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减肥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大部分肥胖者在减肥过程中都无法坚持健康的生活习惯,都忍受不了各种诱惑而导致减肥失败。在众多减肥方式中。减重手术能有效地辅助肥胖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通过在胃部进行手术处理来控制食物摄入量,降低了饥饿感,在术后就很容易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从而达到减肥的效果。
富人病有哪些?
富人病或叫富贵病又称“现代文明病”,是人们进入现代文明社会,生活富裕后,吃得好、吃得精,营养过剩,活动量减少,从而产生的一些非传染性的流行病》如:抑郁症、便秘、肥胖、肠道癌、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糖尿病、脑中风等。这些病在贫穷的社会和贫穷人群是很少的
肥胖的种类有哪些
肥胖的种类有很多,但是很多人在减肥的时候都容易走入误区,针对不同的肥胖类型,大家一定要选择不同的减肥方法。所以大家要减肥,就一定要了解肥胖的种类,才能够对症下药,达到最好的效果。
⑴单纯性肥胖,是各种肥胖最常见的一种,约占肥胖人群的95%左右,简而言之就是非疾病引起的肥胖。这类病人全身脂肪分布比较均匀,没有内分泌混乱现象,也无代谢障碍性疾病,其家族往往有肥胖病史。单纯性肥胖又分为体质性肥胖和过食性肥胖两种。体质性肥胖胖,即双亲肥胖,是由于遗传和机体脂肪细胞数目增多而造成的,还与25岁以前的营养过度有关系。这类人的物质代谢过程比较慢,比较低,合成代谢超过分解代谢;过食性肥胖也称为获得性肥胖,是由于人成年后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过度饮食,使摄入的热量大大超过身体生长和活动的需要,多余的热量转化为脂肪,促进脂肪细胞肥大与细胞数目增加,脂肪大量堆积而导致肥胖。
⑵继发性肥胖,是于疾病引起的肥胖。继发性肥胖是由内分泌混乱或代谢障碍引起的一类疾病,约占肥胖人群的2%~5%左右,虽然同样具有体内脂肪沉积过多的特征,但仍然以原发性疾病的临床症状为主要表现,肥胖只是这类患者的重要症状之一。这类患者同时还会出现其他各种各样的临床表现,多表现为皮质酵增多、甲状腺功能减退人群、性腺功能减退等。
⑶药物性肥胖,约占肥胖病人群2%左右。有些药物在有效治疗某些疾病的同时,还有导致身体肥胖的副作用。如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如地塞米松等)治疗过敏性疾病、风湿病、类风湿病、哮喘病等,同时可以使患者形成继发性肥胖;雌性激素以及含雌性激素的避孕药有时会使妇女发胖,或者说容易使妇女发胖。
上述的肥胖种类大家要了解,如果发现有相关的症状,就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减肥。很多在减肥的时候过于追求速度,就导致减肥的效果不理想,所以在减肥的时候,大家还应该多了解。
为什么更年期容易发胖
1、吸收大于消耗
人体的最小结构单位是由细胞及细胞间质构成,细胞及其间质是由糖,蛋白质,脂肪,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物质构成。我们平时所吃的很多食物也包含这些营养物质,只不过各种物质中营养成分所占的比例有差异而已,当人体吸收的营养大于消耗,人就会发胖;更年期的人群如果运动少,吸收食物的营养又较多,营养大于消耗,超过的部分大多变为脂肪储存于体内,导致发胖。
2、代谢率降低
代谢率是指有机体在一定时间内所消耗的能量,基础代谢率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进入更年期的人群,基础代谢率降低,如果食量不减,活动又少,发胖现象极易出现;而且人的年龄不同,体质不同,所从事的工作不同,身体条件,差异也有高低差别,同是更年期人群,从事体力劳动人群一般代谢率较高,不易发胖;从事脑力劳动的人群代谢率相对较低,则容易肥胖。
3、身体器官功能衰退
女性到了更年期,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分泌减少,身体新陈代谢和带分泌发生明显变化,其中肾上腺皮质功能代谢性抗菌,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促进脂肪的吸收和贮存,大量脂肪堆积在肩背,颈部,腹部和臀部,使人发胖;再者,更年期女性各个器官系统,细胞逐渐趋于衰退,代谢缓慢,消耗减少,热能摄入大于消耗,合成大于分解,过多热能以脂肪的形式贮存,使人发胖。
4、肠胃消耗功能差异
食物进入肠胃后,经过各种消化酶作用,将其中的各种营养成分进行分解,最后变成可吸收的成分进入血液,经血液运输到全身被利用或形成组织,如果肠胃功能好,将食物消化彻底,吸收得赶紧,这类人群身体健康,但到中年后,随着基础代谢的降低,容易向肥胖方向发展;此外,分解食物的各种消化酶分泌量不同,也会影响食物中各种营养成分的消化,如之风没与胆汁分泌较多的人则易消化脂肪,吸收的比例成分就大,因而容易发胖。
5、由疾病引起的肥胖症
这类型的肥胖症主要是人体大脑中丘脑下部受损及脂肪代谢出现紊乱所造成,在现实生活中只占极少数。
如何预防肥胖的产生
普遍性预防:是针对人口总体的,以稳定肥胖水平并最终减少肥胖发生率从而降低肥胖患病率为目标,通过改善膳食结构和提倡适当体力活动以及减少吸烟和饮酒等来改变生活方式,最终减少肥胖相关疾病,达到普遍性预防的目的。
选择性预防:旨在对肥胖高危人群进行教育,以便使他们能和危险因素做有力的斗争,这些危险因素可能来自遗传,使他们成为肥胖的易患人群,所采取的措施是针对易于接触高危人群的地方进行,如学校,社区中心以及一级预防场所,方法是从教育入手,加以具体的干预措施,新加坡教育部对儿童采取这种预防措施后已经使肥胖的患病率从15%减少到12.5%。
针对性预防:主要是在已经超重或具有肥胖生物学指标但仍不属于肥胖的个体中进行,目的在于预防体重的增加以及降低体重相关疾病的患病率,这些人发生肥胖及肥胖相关疾病的危险性极高,已经存在体重相关疾病或有心血管疾病以及2型糖尿病等肥胖相关疾病高危因素的个体应当成为针对性预防的主要对象。
三成以上癌症可以预防
据联合国网站报道,导致死亡的主要癌症种类为:肺癌(导致140万人死亡);胃癌(86.6万人死亡);肝癌(65.3万人死亡);结肠癌(67.7万人死亡)和乳腺癌(54.8万人死亡)。
男性和女性最常患的癌症类型有所不同。如果按致死人数来排序,男性中最常见的癌症种类包括:肺癌、胃癌、肝癌、结肠直肠癌、食道癌和前列腺癌。女性中最常见的癌症种类包括:乳腺癌、肺癌、胃癌、结肠直肠癌和子宫颈癌。
2007年,大约80%的癌症导致的死亡发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预计全世界癌症导致的死亡人数将继续增加,2030年估计将有1200万人死于癌症。
烟草使用、酒精使用、水果和蔬菜摄入量偏低以及感染乙型肝炎、丙肝和人乳头瘤病毒,都是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癌症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由人类乳头瘤病毒造成的宫颈癌,是低收入国家中导致妇女癌症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在高收入国家,烟草使用、酒精使用以及体重超重或肥胖是癌症的首要原因。
世卫组织表示,通过改变或避免主要危险因素以及及早发现和治疗,很多癌症可以得到预防和控制。
人们应大力避免以下危险因素:体重超重或肥胖;水果和蔬菜摄入量低;久坐不动;烟草使用;酒精使用;不安全的性行为;城市空气污染;家庭使用固体燃料产生的室内烟雾;卫生保健设施中被乙型肝炎病毒或丙型肝炎病毒污染的注射。此外,还应针对人类乳头瘤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接种疫苗、控制职业危害以及减少暴露在阳光下的时间。
人们应定期进行体检,并且学会认识癌症早期征兆以及立即针对这些症状寻求医疗救护。一些最常见的癌症种类,例如乳腺癌、宫颈癌和结肠直肠癌,在得到及早发现和根据最佳做法治疗时,有很高的治愈率。此外,姑息治疗可帮助90%以上的癌症患者缓解疼痛和其他问题。
晚上吃多了鸡蛋怎么办 吃鸡蛋要注意什么
鸡蛋属于高蛋白质食物,并且富含淀粉,若是食用过多,容易会造成消化负担以及肾脏负担。另外,摄入的动物蛋白超标,还会造成硫氨基酸的摄入过多,长期如此会影响体内钙质含量。
肥胖人群、高血脂人群、心脑血管疾病者,都要慎食大闸蟹和鸡蛋,因为鸡蛋的蛋黄中胆固醇、脂肪含量不低,经常这样吃也容易加重肥胖和高血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