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十二正经穴位 7京骨

十二正经穴位 7京骨

位置:在足外侧,第五跖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处。

局部解剖:血管、神经分布同金门。

主治:头痛,项强,腰腿痛,痫证。现多用于小儿惊风,神经性头痛等。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配伍:配风池、天柱,有祛风舒筋止痛的作用,主治头痛,项强。


十二正经穴位 8太溪

位置: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局部解剖:前方有胫后动、静脉。分布着小腿内侧皮神经,当胫神经经过处。

主治:咽喉干痛,齿痛,耳聋,耳鸣,头晕,咳血,气喘,消渴,月经不调,不寐,遗精,阳痿,小便频数,腰脊痛。现多用于支气管哮喘,肾炎,膀胱炎,慢性喉炎,神经衰弱,贫血,下肢瘫痪等。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配伍: 配少泽,有滋肾阴,清虚热的作用,主治咽喉炎,齿痛。配飞扬,为原络配穴法,有滋阴补肾的作用,主治头痛目眩。配肾俞、志室,有温肾壮阳的作用,主治遗精。阳痿,肾虚腰痛。


京骨的准确位置图 京骨穴养生保健用法

用刮痧板在京骨穴周围从上至下刮拭,每次3-5分钟,每天坚持1次,可缓解全身乏力,头痛目翳,远离亚健康症状。


按摩脚底治感冒吗 感冒按摩脚底反射区选取

1.病理反射区:肾上腺,肾,输尿管,膀胱,鼻,头颈淋巴结,支气管,肺,胸部淋巴腺,喉,脊柱各反射区等。

2.经穴:金门,申脉,足通谷,京骨,公孙,隐白,厉兑,八风穴等。


十二正经穴位 3冲阳

位置:在足背最高处,当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足背动脉搏动处。

局部解剖:有足背动、静脉及足背静脉网。分布着腓浅神经的足背内侧皮神经,深层为腓深神经。

主治:上齿痛,足背红肿,口眼歪斜,足痿。现多用于齿龈炎,癫痫,脉管炎等。

刺灸法:避开动脉,直刺0.3~0.5寸。可灸。

配伍:配足三里、仆参、飞扬、复溜、完骨,有补益气血,润养经筋的作用,主治足痿失履不收。配丰隆,有豁痰宁神的作用,主治狂妄行走,登高而歌,弃衣而走。


京骨准确位置 京骨穴穴位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小趾展肌。布有足背外侧皮神经,足外侧缘静脉。


京骨的位置图和作用 京骨穴的作用

类属:属足太阳膀胱经,为该经原穴。

作用:清热熄风,舒筋活络,止咳,明目。

主治病证:

1.风热阻络之头痛,项强,目翳,癫痫诸病证。

2.经络痹阻之腰腿痛,膝痛,脚挛痛诸症。

3.心血管系统病症:心痛,心悸。

4.神志病症:痫证,小儿惊厥,抽搐。

5.其他病症:疟疾,寒热头痛。


十二正经穴位 6腕骨

位置:在手掌尺侧,当第五掌骨基底与钩骨之间的凹陷处,赤白肉际。

局部解剖:有腕背侧动脉(尺动脉),手背静脉网。分布着尺神经手背支。

主治:热病无汗,头痛,项强,指挛腕痛,黄疸。现多用于口腔炎,糖尿病等。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配伍:配通里,为原络配穴法,有清热安神定惊的作用,主治高热,惊风。配太冲、阳陵泉,有清肝利胆的作用,主治黄疸、胁痛、胆囊炎。配足三里、三阴交,有健脾滋阴增液的作用,主治消渴。


京骨穴的位置在哪里

京骨的位置

科学定位:在足外侧,第5跖骨关节粗隆下方,赤白肉际处。

快速取穴法:侧坐或俯卧位,沿着小趾后面的长骨往后推,可触及一凸起,即为第5跖骨粗隆,其凸起下方掌背交界线,按压有一凹陷处。

京骨穴的作用

类属:属足太阳膀胱经,为该经原穴。

作用:清热熄风,舒筋活络,止咳,明目。

主治病证:

1.风热阻络之头痛,项强,目翳,癫痫诸病证。

2.经络痹阻之腰腿痛,膝痛,脚挛痛诸症。

3.心血管系统病症:心痛,心悸。

4.神志病症:痫证,小儿惊厥,抽搐。

5.其他病症:疟疾,寒热头痛。

京骨准确位置 京骨穴刺灸操作手法

简易取法:于足跗外侧,第5跖骨粗隆下,赤白肉际处。

进针方向:从外侧刺向内,与外侧面成90°。

进针深度:针0.3-0.5寸,留针20分钟,艾炷灸2-3壮,或温和灸5-10分钟。

感觉及放射方向:酸痛,向周围。

功能:清热散风,宁心安神。

主治:癫痫,头痛,项强,腰腿疼。


相关推荐

肋骨下是什么穴位

1、肋骨下是什么穴位乳根穴,位置:在乳头中央直下一肋间处。风府穴(又名天星):项后枕骨下两筋中间。京门穴(又名气俞):第十二肋游离间处。血囊穴:右侧十二肋骨下缘。气血囊合穴:左傍肋骨下。大陵穴(又名腕心穴):掌后骨下,两筋间陷中。左期门穴:左乳下二肋,相当于七。八肋间。右期门穴:右乳下二肋,相当于七。八肋间。左章门穴:左腋中线第十一肋端下际。右章门穴:右腋中线第十一肋端下际。2、什么是穴位穴位,学

京门穴的功效作用哪些

在章门后1.8寸,第12肋骨游离端的下方。先找到章门穴(正坐,屈肘合腋,肘尖所指即是),位于其后2横指处即是京门穴。京门穴为肾的募穴,肾气为人身之元气,本穴为肾脏元气募集之处,因此具有温阳益肾,健脾通淋,通经活络,行气止痛的功效,适宜于肠鸣,肾炎,泄泻,腹胀,胸胁痛等病症的治疗。长期坚持按摩,可有效改善肾虚,肾气不足症。

头痛按摩什么穴位

1、后头痛属太阳经病。可以按摩膀胱经的京骨穴,以及小肠经的后溪穴、前谷穴。2、合谷穴合谷位于拇指和食指之间肌肉丰厚处。手法以拿捏、点按此穴,有明显酸胀感为度,每次10~15遍,每日2~3次。本法俗称“拿虎口”。如能经常拿捏、点按此穴,具有清利头目、缓解各型头痛。3、天柱穴位于后头骨正下方凹处,也就是颈脖子处有一块突起的肌肉(斜方肌),此肌肉外侧凹处,后发际正中旁开约2厘米左右即是此穴。与头后部的血

宝宝发烧咳嗽按摩什么穴位

1、八卦穴:在手掌面上,掌心的周边,具有理气宽胸、顺气化痰、消宿食、降胃逆,调和五脏六腑的功效以及升清降浊之功。用拇指的指腹按、推,如果咳嗽程度比较轻,就顺时针按、推,如果咳嗽程度比较重,就逆时针按、推,三到五分钟即可。2、平肝清肺穴:指两个穴位,即肝经穴和肺经穴。肝经穴指的是掌心向上,食指指尖到指根的部分;肺经穴指的掌心向上,无名指指尖到指根的部位。推拿按摩的时候,这两个穴位可以一起,手法是用手

中医怎么针灸治疗偏头痛

偏头痛发作期的针灸治疗以近部与远部取穴来宣通清窍、祛邪止痛,近部取百会、风池、太阳、头维、角孙、率谷等穴以疏通患部经气,远部取外关、太冲、行间、足临泣等穴以通调本经经气。以上腧穴为治疗偏头痛的基本处方,临床还要结合中医辨证与辨经的方法治疗。辨证治疗:如属肝阳上亢者,加用中封、行间、涌泉以平肝潜阳;属痰浊上扰者,加中脘、丰隆、足三里、内庭、厉兑、太白以运中祛痰;属气滞血淤者,加膈俞、血海、少冲、三阴

​艾灸哪些穴位可治疗阳痿

艾灸第一个穴位:章门穴。【取穴方法】:位于腹侧,腋中线第十一肋骨端稍下处,屈肘合腋时,当肘尖尽处。【艾灸病症】:主治胁痛、泄泻、症积等症。艾灸第二个穴位:京门穴。【取穴方法】:在侧腰部,章门后1.8寸,当第十二肋骨游离端的下方。【艾灸病症】:腹胀、腹痛、肠鸣、泄泻、腰痛、肾炎等症。艾灸第三个穴位:巨阙穴。【取穴方法】:巨阙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6寸。取穴道的时候通常让患者采用仰卧的姿势

京骨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京骨的准确位置图

精确定位:在足外侧部,第5跖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处。简易取穴:顺着小趾长骨往后推,可摸到一凸起,在其下方皮肤颜色深浅交界处即是。

京骨的位置图和作用 京骨的位置图

科学定位:在足外侧,第5跖骨关节粗隆下方,赤白肉际处。快速取穴法:侧坐或俯卧位,沿着小趾后面的长骨往后推,可触及一凸起,即为第5跖骨粗隆,其凸起下方掌背交界线,按压有一凹陷处。

减肚子艾灸哪个部位 艾灸京门穴消除肥胖

京门穴位置:侧卧位取穴,在侧腰部,十二肋骨游离端下际处,或两手叉腰,大拇指向后,摸取人体最下的一个肋骨,在该肋骨尖下方取穴。艾灸方法:将点燃的艾条在距离穴位2厘米处,以局部感到温热为度,局部皮肤可有发红的现象,灸10-15分钟,每日灸1次。艾灸功效:京门穴之所以能减肥,原因有二,一是由于“肾主水”,通过刺激该穴位可以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有助于体重下降;再者刺激该穴位可以振奋肾中真阳,加快身体代谢,

3招上班白领按摩法减脂消疲劳

1、刺激腰背穴位腰部穴位有:带脉穴,位于第十一肋顶端,与肚脐同高度;腹洁穴,位于顺乳头线往下,比肚脐低3厘米处的位置。背部穴位有:京门穴,位于第十二肋骨顶端;志室穴,位于第二腰椎突起向下5厘米处。用拇指、食指,或二三指按揉、点捏、掐压这些穴位及其有关的肌肉。2、捏揉按摩腰部带脉带脉位于带脉穴一带,系腰最细处。经常按摩此一经脉,减腰肥效果甚好。可从前后两个方向,用双手两边按捏、揉点、提拿带脉。夏季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