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顶穴的功效作用有哪些
前顶穴的功效作用有哪些
正坐,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3.5寸,百会前1.5寸为前顶穴。前顶属督脉,位于巅顶,督脉入络于脑,肝脉上行巅顶,故本穴可平肝潜阳,清头散风,治疗风热上犯,肝阳上亢,或脑络瘀阻所致的头痛,头晕,目眩;还有健脑安神,熄风通络的作用,治疗癫痫;督脉向前下,直接通鼻窍,故可疏经通络,治疗鼻塞等。
后顶穴的功能作用有哪些
后顶在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5.5寸(脑户上3寸)。后顶穴属于督脉,位于头顶,故有清头散风,通督止痛的作用,用以治疗头痛,目眩,项强;由于督脉入络于脑,故本穴还有健脑安神作用,用于治疗失眠,癫狂痫症。
前顶的准确位置图
正坐,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3.5寸,百会前1.5寸为前顶穴。
前顶的准确位置是哪里
前顶的准确位置图
前顶穴在人体的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3.6寸,即百会穴前0.5寸处。
百会定位:在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
快速取穴法:
1.正坐或仰卧位,在头顶部,先取两耳尖连线中点的百会,再向前量1.5寸,或前发际正中直上3.5寸处,按压有痛感。
2.正坐或仰卧位,在人体的头顶部,前发际正中直上,前后发际连线的前1/5与后4/5的交点处,再向后量约半横指处,按压有痛感。
前顶的作用
前顶穴属督脉,具有平肝熄风,清热利窍,安神醒脑的作用,长期按摩这个穴位,对癫痫,头晕,头顶痛,鼻渊,目赤肿痛,小儿惊风,高血压,鼻炎,中风后引起的偏瘫等疾病有医治,调整,改善作用。
临床上配伍后顶穴,颌厌穴,有通经活络的作用,能够治疗风眩,眩晕,偏头痛;配人中,治疗面肿虚浮;配百会穴,有清热泻火的作用,能够治疗目暴赤肿,头痛,眩晕;配攒竹,人中,有熄风镇静,清热宁神的作用,能够治疗小儿急惊风。
按摩手法
1.正坐,双手举过头,手掌心朝下,手掌放松,自然弯曲,手指尖下垂,大约成瓢状,中指指尖触碰部位取穴。
2.先将左手的中指按压在穴位上,再把右手的中指按压在左手中指的指甲骨文,双手中指交叠,并同时向下用力按揉穴位,有酸胀,刺痛的感觉。
3.两只手轮流在下按摩穴位,先左后右,每次按揉1-3分钟。
小孩盗汗推拿手法有哪些
心阴不足型盗汗推拿手法
推拿主穴:
1.推补脾经5分钟,推补肾经7分钟。
2.逆运内八卦2分钟,推四横纹穴4分钟。
推拿配穴:
1.揉外劳宫4分钟,捏挤神阙穴。
2.揉小天心3分钟,揉二人上马3分钟。
3.揉肾顶穴3分钟。
主穴功效:推补脾经,肾经是治本之法,可平和脾肾之气,补先天与后天的不足;逆运内八卦,推四横纹,则有助于促进消化,增加小儿食欲。
配穴功效:揉外劳宫,捏挤神阙穴,有助于消化,并有温阳下元功效;揉小天心,揉二人上马则有助于镇静安神,让孩子睡的安稳;揉肾顶则可起到固表止汗之功。
心阳过盛型盗汗推拿手法
推拿主穴:
1.推补肾经5分钟。
2.推清天河水1分钟。
3.推清板门穴5分钟。
推拿配穴:
1.清肺经5分钟,退下六腑5分钟。
2.揉小天心3分钟,揉二人上马5分钟。
心阳过盛型盗汗推拿手法
推拿主穴:
1.推补肾经5分钟。
2.推清天河水1分钟。
3.推清板门穴5分钟。
推拿配穴:
1.清肺经5分钟,退下六腑5分钟。
2.揉小天心3分钟,揉二人上马5分钟。
主穴功效:推补肾经以平和体内阴阳;推清天河水以泻心火;推清板门穴则起滋阴清热之功效,帮助缓解盗汗症状。
配穴功效:清肺经,退下六腑,可帮助缓解小儿大便干燥症状;揉小天心,揉二人上马则为清热泻火,通利小便。
后顶的功效与作用 后顶穴穴位解剖
在浅筋膜,帽状腱膜中;有左右枕动,静脉的分支,布有枕大神经分支。
前顶的准确位置图 前顶穴穴名解析
前,前部的意思;顶,顶撞。“前顶”的意思是指前面督脉的上行之气在此被顶撞而不能上行。本穴物质来自于百会穴传来的天部阳气和囟会穴传来的天部水湿之气。百会穴传来的阳气至本穴时散热冷缩,囟会穴的水湿之气上行至本穴时则吸热蒸升,二气在本穴相会后,降行的气血顶住了上行的气血,故而得名。
后顶的功效与作用 后顶穴配伍治病方法
头痛目眩可配百会,风池;项强痛可配风池,大椎;失眠可配百会,神门,三阴交;癫狂,癫痫可配百会,人中,丰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