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宝宝肥胖的危害

宝宝肥胖的危害

1、智力的影响

肥胖儿体脂过多,大量血液分布于周围组织中,加之有效呼吸量相对减少,使心、脑出现相对缺氧状态,从而可能影响儿童的智力。

2、心理行为和个性的影响

肥胖儿童更容易出现抑郁和自卑等情绪变化,致使被动、退缩等个性形成;人际关系也变得敏感,形成了内向、多疑的性格。很多肥胖的儿童,就算被歧视、被欺负也选择忍气吞声,久而久之影响心理健康。

3、糖代谢障碍

中、重度肥胖青少年,高胰岛素血症检出率达60%以上,另有约6%~7%的糖耐量异常者(糖尿病的临界状态)和3%的糖尿病患者。

肥胖儿童肝脏需合成运转的脂肪过多,不堪负重,肝脏机能失调,肝细胞内积聚脂肪,引起细胞变性,肝功能异常,因此,中重度单纯性肥胖青少年约40%~50%有脂肪肝现象。

中心型肥胖危害最大

1.中心型肥胖易致脂肪肝

腹部是肝、胰、胃、肠道等重要器官的集中地。当腹部肥胖,过多的内脏脂肪进入消化系统,会损害肝脏,导致脂肪肝。

2.中心型肥胖导致糖尿病

腹部肥胖会影响新城代谢,影响糖分的消耗吸收,容易导致糖尿病。

3.中心型肥胖增大患癌症的风险

哈佛医学院副教授Giovannucci及其他研究人员曾对40~75岁之间的健康男性(n=47732)进行前瞻性队列调查研究发现,腰围与大肠癌的发病率相关,腰围≥109cm较<89cm者大肠癌危险增高2.56倍。也就是说,腰腹肥胖的人群更易患得大肠癌。除了大肠癌,中心型肥胖还会增加子宫癌、肝癌等癌症的患病风险。

4.中心型肥胖增大患心脏病可能性

《英国医学杂志》刊登的一个报告表示,腹部肥胖可能会引起突发的致命心脏病。腹部肥胖会影响心脏功能,影响体内供血,其中包括大脑供血。

儿童营养不良有什么后果 肥胖

营养过剩是造成宝宝肥胖的重要因素,现在的生活中孩子一直都是处在甜食食物的包围下,很容易导致机体内的糖类物质,脂肪类物质过高,导致肥胖。


宝宝肥胖的危害有哪些 宝宝肥胖危害大

1、影响骨骼生长

胖宝宝因为不够灵活、身体太重,稍做运动就气喘吁吁,所以胖宝宝大多不爱运动,但这样不利于骨骼的生长,而且影响认知和运动的发育。

2、心肺功能差

肥胖所造成的呼吸困难、肺泡换气不足会促使红细胞增多,甚至发生心脏增大、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危险。

3、远期危害大

可能导致一些其他的并发问题,如肥胖症、睡眠呼吸中止症,高血压,皮肤感染等,糖尿病的风险也会增加。而且随着宝宝的不断长大,肥胖也容易使宝宝的自尊心降低,缺乏自信。此外,肥胖儿童很可能长大后依旧保持肥胖。

胖子都是一口一口吃成的,喂母乳的妈妈大量补充营养、日常的饮食习惯不规律、辅食添加不当,都可能会导致宝宝肥胖,而想要宝宝保持良好的体型和健康的身体,主要是要调整好喂养的心态和不良的习惯。

1、转变旧观念

不要担心宝宝营养不良,也不要担心宝宝过瘦,而是应该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宝宝的精神、运动、活力、免疫力这些方面。同时,要争取所有家庭成员的支持,尤其是要纠正家中老人认为“宝宝吃的越多越健康”的旧观念。

2、注意肠胃平衡,控制进食量

肠胃工作效率低是导致宝宝超重的重要原因,爸爸妈妈要改变过量喂宝宝的习惯,杜绝宝宝暴饮暴食,防止给宝宝的肠胃增加负担。不要看到宝宝喜欢吃什么就无限量地让宝宝吃,以免宝宝的胃容量增加,习惯性的吃得更多。

3、营养均衡是关键

宝宝超重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偏食。有很多的宝宝爱吃肉、精米白面、多糖多油,而不喜欢吃蔬菜,摄入的食品热量密度很高,而营养素缺乏严重。爸爸妈妈要注意给宝宝平衡膳食,尽量让宝宝可以均衡获取:蛋、奶、果、谷、脂、蔬,这6大营养,逐渐培养宝宝均衡进食的好习惯。

4、适当增加宝宝得运动量

很多胖宝宝吃得多,但是不爱活动。因此,妈妈们要注意控制宝宝的饮食与活动量的平衡,适当增加宝宝的运动时间以及运动量,时常可以和宝宝一起做些亲子游戏。


中年人肥胖危害大

中老年肥胖对身体带来的危害有以下几点:

胆道疾病

肥胖症者胆囊炎和胆石症的发病率随肥胖程度和年龄增加而增加,与肥胖症患者肝脏和其他组织合成内源性胆固醇增多有关。

正常胆汁中胆盐加卵磷酯与胆固醇之比为11:1,若胆固醇比例增加,则胆固醇将析出结晶和沉淀,易融和成胆结石。胆结石对胆囊粘膜有直接刺激作用,易引起继发性细菌感染而形成胆囊炎。

脂肪肝

肥胖可以引起肝脏的脂肪变性,导致肝脏肿大。肥胖病人由于长期高碳水化合物、高脂肪饮食,及存在高胰岛素血症,从而使肝脏合成甘油三酯的速率大大超过了将其转运出肝脏的能力,或引起极低密度脂蛋白运出甘油三酯发生障碍,导致甘油三酯在肝内堆积而发生脂肪肝。

糖尿病

肥胖症与糖尿病关系密切。我国14省、市3l万多人的调查表明,糖尿病在正常人群的发病率为0.26%,而超重者的发病率为2.82%,是前者的10倍多。

宝宝肥胖的危害有哪些 宝宝肥胖的原因

父母有一方肥胖的,子女肥胖的可能性有32%~34%;父母双方均为肥胖的,子女肥胖的发生率上升为50~60%。可见遗传在宝宝肥胖问题上是个很重要的因素。

儿童的自制力较差,很容易被各种美味食品所诱惑。这些美食多为精制食品、糖果、饼干、布丁、巧克力、奶油蛋糕、果汁、冰淇淋之类的高热量食品,都会给宝宝增加额外的营养。

任何一种食物摄入量过多,尤其是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这三大产热营养素,它们提供的能量之比应为: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1:2.5: 4~5。

不论其中哪种营养素摄入过量,都会引起宝宝肥胖。

已经摄入过多食物的宝宝本来应该多运动,但有些父母对宝宝太过关爱,怕宝宝冻着、热着、累着,总是让宝宝猫在那里不动弹。

这样一来,多余的脂肪也就不能通过运动得以消耗,因此就形成了脂肪堆积。


儿童肥胖的危害 儿童肥胖更难治疗

儿童肥胖病比成人肥胖更难治疗,因为成人肥胖仅仅是脂肪细胞增大,而儿童肥胖,除了脂肪细胞增大外,还有脂肪细胞的数量的增加,因此,孩子的肥胖,危害很多,对孩子的健康的影响也很大,父母要十分重视孩子的肥胖问题。


肥胖危害健康吗

1肥胖与高血压

肥胖者高血压的发病率可高达46.3%这也是肥胖者高死亡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发病率随肥胖的增长而增长,肥胖者脂肪组织增多,耗氧量加大,心脏做功量大,使心肌肥厚,尤其左心室负担加重,易诱发高血压。临床统计表明,高血压发病率在20-30岁的人群中,肥胖者,一旦肥胖消除,高血压也就会得到缓解。

2 肥胖与糖尿病

肥胖是糖尿病特别是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特别是40岁以上的糖尿病人,其中70%-80%有病前肥胖史;反之,肥胖者的糖尿病发病率是非肥胖者的4倍;肥胖并发糖尿病的患者,不仅预后不如单发患者,而且其死亡率也高出2.5倍。为了预防糖尿病的发生于发展,消除肥胖才是最有效的治疗和预防的措施。

3肥胖与高脂血症

大部分肥胖朋友会出现脂肪代谢紊乱的现象,出现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脂血症。脂质异常症还能造成脑血管硬化,容易发生卒中。高胆固醇血症的原因包括遗传和饮食的作用,科学的体重管理可使血脂恢复正常。

4肥胖与心脑血管意外

肥胖可诱发冠心病。肥胖是体力活动减少,导致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削弱或不足。临床观察表明,中年男性肥胖者冠心病的发病率是正常人的2倍;而肥胖者的猝死率,则比同龄的瘦人高4倍。肥胖使大脑出血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男性肥胖者脑出血的发生率是非肥胖者的3.6倍,女性肥胖者脑出血的发生率是非肥胖者的1.7倍。据统计,中年男性体重高于理想体重的30%后,脑血管意外的机会增加了7倍之多。国外研究表明,在肥胖程度相等的情况下,腹部型肥胖者脑梗塞的发生率比臀部性肥胖者高3-5倍。

5肥胖与胆结石、痛风、脂肪肝

有时吃多,有时饥饿并伴有肥胖现象,是胆石症、痛风的共同点。肥胖者与正常人相比,胆汁酸中的胆固醇含量增多,超过了胆汁中的溶解度,因此肥胖者容易并发高比例的胆固醇结石,据统计,30%的肥胖者手术发现有胆结石,而非肥胖者只占5%。痛风患者大多都是习惯于高蛋白饮食的肥胖者。肥胖者往往同时患有脂肪肝。据统计,肥胖者中脂肪肝的患病率高达50%,远远高于非肥胖者脂肪肝的发病率。

6.肥胖对性功能的影响

对于肥胖男性而言,重度肥胖者体内的游离睾丸酮水平较正常人低,而且在做兴奋测试时的升高程度也远远不如普通人。另一方面,雌激素是在脂肪组织内产生的,脂肪组织越多,雌激素合成越多,所以肥胖男性体内的雌激素水平比普通男性要高。所以总的来说,肥胖男性的性欲及性功能可能下降。肥胖女性的情况与男性有所不同,由于高胰岛素血症可以刺激卵巢产生过多的雄激素,所以体内的游离睾丸酮水平可能比普通女性高,导致女性出现多毛等男性化表现,还可引起月经紊乱,甚至闭经、不孕。肥胖女性的皮肤还容易长癣、长疖子,再加上男性化表现,影响妇女的容貌,对性生活造成不良的心理影响。

7.肥胖与子宫癌

肥胖不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祸害,也是子宫癌的诱发因素。一项研究表明,肥胖已成为妇科肿瘤尤其是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这是因为肥胖者大队患有高血压,内分泌激素常会紊乱,其中雌激素是诱发子宫内膜癌的主要因素。女性如性激素合成过多,会造成脂肪细胞中雌激素贮存量增多,子宫内膜在雌激素的长期作用下容易发生癌变,尤其是更年期妇女肥胖者,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是非肥胖妇女的24倍。

8.肥胖与乳腺癌

超重与肥胖的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明显增高。特别是绝经期后危险性可增加4.15-12.38倍。女性以腹部为主的肥胖呈纺锤形,以臀部、大腿为主的肥胖呈梨形。美国学者对216名乳腺癌病人进行分析,发现腰围与臀围之比值大于0.77,乳腺癌相对危险比正常人高6倍。妇女的臀部和大腿脂肪不易消除,而相对而言对乳腺癌和心血管病的影响较小。腹部肥胖则相反,虽然容易消除,缺对心血管病和乳腺癌具有较大的潜在危害。调查表明,不运动的妇女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比爱好运动的高1.86倍。

9.肥胖与肺功能衰弱

肺功能的作用是向全身供应氧及排出及排出二氧化碳。肥胖者因体重增加需要更多的氧,但肺不能随之而增加功能,同时肥胖者腹部脂肪堆积又限制了肺的呼吸运动,故可造成缺氧和呼吸困难,最后导致心肺功能衰竭。

10.肥胖与智力下降

瑞典一项为期24年的医学研究报告指出,女星肥胖现象不容忽视,那些体重超出正常范围的女性,其智力会表现得不尽如人意。对于超重60%的女性,他们将随着每增加1公斤脂肪而表现得智力下降。此外,报告还显示,肥胖还可引发老年妇女的痴呆症。研究人员还指出,肥胖者在体内将产生过量的荷尔蒙可体松,这种荷尔蒙可导致大脑组织损伤。

男性肥胖危害有哪些

男性肥胖:属内脏脂肪型肥胖,比起皮下脂肪变厚的女性肥胖来更具有危险性,患了这种肥胖,体内的胆固醇就会增加,这样很容易引发成人病。这种肥胖多会引发糖尿病,高血脂,动脉硬化,等成人病。

女性肥胖:属于皮下脂肪型肥胖,其脂肪聚集区主要是皮下脂肪组织,所以大腿、腰部、臀部、后脚跟、手臂等会变胖。年轻人以这种类型的肥胖为多,而中老年人以内脏脂肪型肥胖为多,这种类型的肥胖很难瘦下去。肥胖对于女性的危害反映在以下方面,如恋爱,婚姻,性生活,生育能力等。女性如果更年期身体过于肥胖,还会诱发子宫内膜癌,而且闭经新陈代谢不正常的情况会增加,还会促使动脉硬化,所以在青春期,怀孕期,生产和闭经期都要多加注意。

以上就是关于男性肥胖危害有哪些的一个介绍,其实男性出现过于肥胖的现象对于身体的危害是十分大的,所以提醒各位男性朋友在平时的时候要多做一些锻炼,尽管没有八块腹肌,但是也不能一身肥膘,这样不仅对外在形象有影响,对健康也是十分不利的。

宝宝吃夜奶的危害性 容易肥胖

夜间活动少了,吃过多的奶在体内容易转换为脂肪,使宝宝长得过胖,影响健康。另外,贪恋夜奶的宝宝,白天三餐进食的食物量和种类都会减少,常导致营养素摄入不足。


宝宝肥胖的危害有哪些 宝宝减肥四大禁忌

儿童期不宜短期快速减肥,因为可能会对孩子的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

以人体水分丢失为主要方式的减肥难以持久,一旦减肥措施停止,体重会迅速恢复到原有水平。

体重的大起大落一方面对身体健康有害,另一方面容易使肥胖儿童对肥胖失去信心。

过分节食、饥饿和采用药物减轻体重,即使对成年人的健康也会有影响,对于正在快速生长发育的儿童更是如此。

儿童在减肥过程中绝对不能有饥饿感,而是以调整饮食的各种营养素比例为原则来控制热能摄入,也不可以采用药物。

在减肥过程中,不少父母对减肥的效果用体重的绝对下降来衡量,这种做法很不恰当。

因为,儿童的身高在不断增长,如果能保持体重不增或缓慢增加,便达到了减肥效果,而父母则认为必须比原有体重下降才是有效果。

因此采取一些不恰当的方法,硬让体重比原来少,结果损害了正常的生长发育。

儿童肥胖的形成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如不良饮食、运动行为和生活习惯等。

若想使体重彻底降下来,必须从这些引起肥胖的原因着手,建立健康的生活模式,才能保持正常的体重。


婴幼儿肥胖的原因有哪些

1.由于遗传的原因,如果自己的家族本身就是有肥胖的家族史,宝宝自然的也是会遗传的,很容易出现肥胖的问题,据调查了解,如果双亲都是很肥胖的话,孩子在未来的时候肥胖率是百分之七十到百分之八十。

2.由于环境的原因,宝宝在生活中的饮食习惯其实也是和宝宝肥胖原因有很大的关系的,在孩子还很小或者还是在胎儿期的时候,很容易由于营养补充不合适,或者是运动量太少等等情况,造成宝宝肥胖。


胖宝宝是福音吗

长得胖嘟嘟的宝宝特别惹人爱,更重要的是让人们觉得身体很健壮,常常夸奖他们的妈咪把宝宝养得好。为此,有些妈咪沾沾自喜,然而宝宝太胖并不是福音,因为它对身心健康十分有害——

对身体的危害

危害一皮肤易发生感染

肥胖的孩子皮下脂肪过多,皮肤皱褶增多,加之容易出汗,护理上稍有不周,便可能发生皮肤糜烂、溃破,甚至局部感染。

危害二身体经常易患感染

肥胖使呼吸道的抵抗力下降,因此经常患感染,患病后不易痊愈,易加重病情。

危害三 心肺功能变得低下

表现为一活动就气喘吁吁、心跳加快,身体耐受力差,容易劳累。做B超检查可见血液粘度增加,血管的管壁增厚,有冠心病的倾向。

危害四 导致远期心血管疾病

易患糖尿病,血糖经常处于临界值或高于正常;随着年龄增长,可能并发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症等病。

危害五 引发身体多种疾病

由于脂肪过多而导致脂代谢异常,出现脂肪肝,将来容易发展为肝硬化,并还可引发变形性关节炎、变形性脊椎炎等疾病,使癌症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增高。

危害六 成年后继续肥胖

婴儿期的肥胖,主要是由于脂肪细胞增多所致,成年期肥胖则是因脂肪细胞增大而引起。因此,有80%的肥胖婴儿,到了成年时会继续肥胖,尽管他们严格控制饮食,增加活动量,但也只能使脂肪细胞的体积减小而并不能减少数目。

因此,防止身体肥胖必须从婴儿时期开始。

对心理的危害

危害一 伙伴关系不良

由于体态肥胖,所以运动功能低下,表现为动作笨拙,手脚不灵活,与小伙伴们一起玩耍总是处于落后地位,常常遭到嘲笑、排斥,或给起污辱性的绰号。这种挫折感及失败感使这种孩子的心灵受到很严重的伤害,并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越来越重,导致他们不愿和小伙伴们在一起玩耍。

危害二 扼杀儿童的表现欲

任何一个孩子都希望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但每当有各种活动机会时,胖孩子往往得不到,因而使他们自信心差,做好事情的可能性大打折扣,甚至由于自卑而仇视自己。

危害三 影响社会发展能力

长期受人嘲弄、排斥,或屡遭家人和亲友的训斥,因而总觉得“我不行,比别人差”。这种心理状态将会限制肥胖孩子智力潜能的发挥,影响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从而变得孤僻、抑郁,形成内向、退缩的个性。随着年龄增长对自我价值产生怀疑,一直带到成年,不仅社会竞争能力差,而且使求学、婚姻等个人问题都受到很大的影响。

宝宝肥胖的危害有哪些

大部分肥胖儿童的家长并未真正意识到孩子患肥胖症是一种疾病,会对其身心健康构成极大的威胁,反而错误地认为肥胖是儿童健康的一种表现,是家庭经济实力的象征。

其实儿童期肥胖的后果比成人更为严重,这是因为儿童期肥胖多为脂肪细胞增多,而脂肪细胞数量过多型肥胖较脂肪细胞体积增大型肥胖更为难治。单纯肥胖症的高发年龄为1岁及5岁,约有1/3的肥胖儿会进入成年期肥胖,因而潜伏着许多疾病的危险。如有发生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呼吸通气不良等潜在危险。

有研究证实肥胖儿普遍由于体型变化产生自卑感,缺乏自信心,自我感觉差,自我评价低,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这对于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不利的,久而久之,会越来越不合群,而形成心理障碍。

还有肥胖儿童由于身体反应迟钝,对各种应激反应能力低下,易于发生各种外伤、车祸等意外,易于发生骨折及严重的肢体受伤。我们曾经做过统计分析,从1999年至2003年发生外伤的案例中,可以看到平均每学年正常体重幼儿(除外肥胖儿及超重儿)的外伤事故发生率为0.56%,而肥胖儿及超重儿的外伤事故发生人数占肥胖儿及超重儿总数的3.36%,由此可见,肥胖及超重儿童发生意外事故的发生率要高于非肥胖及超重儿童人群,而且一旦发生意外事故的话,肥胖及超重儿童所造成的后果要比一般儿童来得严重。

相关推荐

减肥最重要的是瘦腰

全身肥胖危害大使用简易的人体测量学指标预测肥胖相关的心血管病风险,对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常见慢性疾病可以起到早发现、早预防的积极作用,BMI(体重/身高2)和腰围均为评估肥胖的简易人体测量学指标。然而人们往往通过BMI来衡量肥胖的程度,从而忽略了腰围的增加对健康危险的指示作用。近来苏州大学医学部在研究中发现,以BMI为判定指标的全身性肥胖和以腰围为判定指标的腹型肥胖,在一些疾病发生过程中的作

如何矫正宝宝肥胖呢

1、行为矫正即通过启发和教育让宝宝认识到肥胖的潜在危害,并自我矫治不良的饮食习惯,控制饮食,从而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家长应先帮助宝宝分析肥胖的原因,制订自我监测内容,包括每天、每餐的进食量。要求小胖墩做到吃饭细嚼慢咽,不吃零食和不额外补充高热量食物。2、增加宝宝的运动量运动能增加能量的消耗,达到减肥的目的。运动应多样化,婴幼儿可让他们满地爬,到处走。年龄大一点的宝宝可跑步、踢球、跳绳和游泳等。唯有

孩子打呼噜原因是什么

01呼吸道炎症:上呼吸道发炎、慢性鼻窦炎会使鼻黏膜充血水肿,以及扁桃体增殖体异常肥大,鼻咽部通气受阻,睡眠时不能经鼻呼吸,出现随呼吸发出的鼾声。02鼻道狭窄:宝宝的咽腔较短,鼻道狭窄,稍有分泌物或黏膜肿胀就易阻塞。半岁之内的小宝宝时常有鼻音、鼻塞或喉咙有痰音,就是这个原因导致的。03扁桃体肿大:婴幼儿时期,宝宝的咽部集结了丰富的淋巴组织,又称增殖体,增生过大则为增殖体肥大,扁桃体或增殖腺肥大,引起

如何避免宝宝肥胖

一.小儿肥胖预防母亲孕后期就庆避免增重过多,以防分娩出生体重过大的巨大新生儿,出生后应坚持母乳喂养,4~5月前不喂半固体或固体淀粉类食物。婴幼儿期应定时到儿保门诊作生长发育监测,使这能早期发现过重肥胖倾向,及时加以纠正。自幼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执行平衡膳食,对超重小儿要限制食物摄入量,使体重接近于标准范围。儿童少年期,特别是青春期容易发胖,若有家庭成员肥胖史及体重增加过快时,宜及早加强饮食指导。膳

孕妇肥胖原因和危害

孕妇肥胖的原因在早孕反应结束之后(大多在怀孕12个礼拜),孕妇的食欲会明显增加,这种食欲增加是良性的,主要为了让孕妇和胎儿都能吸收到足够的营养。不过因为孕期孕妇的运动量大幅度减少,并且食量增加,所以体内有大量热量无法消耗,这就导致脂肪堆积,出现肥胖症状。而这种体重增重问题,在分娩之后基本不会减轻或者恢复正常。孕妇肥胖的危害孕妇肥胖是比较常见的现象。不少准妈妈认为孕期吃得越多越好,觉得这样有利于宝宝

为什么月龄小的宝宝吃多动少却不胖

Q:为什么月龄小的宝宝吃多动少却不胖?细心的妈妈会发现,月龄小的宝贝肥胖的并不多,多数宝宝都是从3、4岁开始逐渐圆乎起来的。为什么孩子小时候吃的多动的少反而长不胖?其实,月龄小的孩子虽然每天吃的多、睡的多,但他从食物中吸收的营养主要是为骨骼和肌肉输入“能量”,并且小宝宝各个器官功能还在发育,所以即使吃的多也很难囤积为脂肪。而且年龄小的孩子,家长照顾的更加精细、涉及的高热量食物会相对少一些。反而是到

宝宝太胖有什么危害 宝宝肥胖可能带来多种疾病

1、过度喂养容易导致宝宝脑疲劳。因为吃的越多,胃肠需要血液越多,相对脑供血量减少,对大脑危害越大。2、增加消化器官的负担,造成消化不良或积食。3、影响大脑发育,造成智力偏低。4、成年后的各种慢性病的高危隐患,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

婴儿肥胖症的定义是什么

儿童肥胖症的标准一般指体重超过同性别、同年龄健康儿或同身高健康儿平均体重的2个标准差;或超过同年龄、同性别平均体重的20%。临床多见单纯由于饮食过多所引起的肥胖,称单纯性肥胖症。近年来单纯性肥胖症的发病率在我国有增多趋势健康搜索,儿童时期的肥胖症可为成人肥胖症、高血压、冠心病及糖尿病等的先驱病因而它又是一个慢性的代谢异常疾病。单纯肥胖是21世纪严重的健康问题和社会问题,为目前公认的严重危害小儿健康

宝宝体重超重怎么护理

1.哺喂母乳:许多研究显示母乳哺喂的宝宝可以预防肥胖,而婴儿配方奶粉容易让宝宝肥胖。2.两餐间不应补充糖水:因为甜味容易满足食欲,使宝宝正餐的奶水不愿意吃,容易提早进入“厌食期”,而糖水的营养成分远不及正常的奶水。而且糖水在口腔内容易造成蛀牙,一旦幼时吃惯了甜食后,日后很难再戒除,长期下来较容易变成肥胖儿。

腹型肥胖比全身肥胖危害更大

苹果型身材危害更大BMI(体重/身高的平方)和腰围均为评估肥胖的简易人体测量学指标。然而人们往往通过BMI来衡量肥胖的程度,从而忽略了腰围的增加对健康危险的指示作用。男性腰围大于或等于90厘米,女性腰围大于或等于85厘米就可被定义为腹型肥胖。近来研究中发现,以BMI为判定指标的全身性肥胖和以腰围为判定指标的腹型肥胖,在多种疾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并不等同,其中腹型肥胖者患并发症的危险要比全身肥胖者大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