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坐骨神经痛喝什么药酒 熟地酒活血通络

坐骨神经痛喝什么药酒 熟地酒活血通络

配方:熟地黄250克,穿山甲25克,白酒1000毫升。

做法:将穿山甲制成山甲珠,熟地黄研为粗粒,一起放入白酒内,在密闭的瓷器内浸泡4周,过滤去渣,装瓶备用。

功效主治:滋阴养血,活血通络,主治坐骨神经痛。

用法用量:每次30毫升,每日2次,口服。


男人肾虚应该怎么办

搓腰眼

“腰为肾之府”,肾虚的人往往伴随腰背酸痛,所以补肾可以按摩腰眼。腰眼位于第三腰椎棘突下旁开3.5寸的凹陷处。中医认为,腰眼居“带脉”,为肾脏所在部位。肾喜温恶寒,经常按摩腰眼能缓解腰腿痛、坐骨神经痛、腰骶疼痛、下肢痿痹等症状。

按摩要领:用手掌大鱼际着力,按揉腰眼2~3分钟,每天坚持按摩,可治疗坐骨神经痛、腰腿痛等。

还可以按住腰部,上下摩擦,早晚各做一次,直到发热为止。

搓脚心

人的脚又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它的反射区很多,夜间用热水泡脚不仅能促进血液循环,还有助眠的作用。除此之外,平时搓脚心还有补脑益肾、活血通络的疗效。

按摩要领:用左手握住左脚背的前部,右手沿着脚心上下进行搓动100次,用力要适中,搓至脚心发热为止。再换另一侧脚。

还可以泡脚后进行搓脚按摩,这样效果更好。不过搓完脚后一定要洗手哦!

坐骨神经痛的自疗

坐骨神经痛是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的疼痛综合征.属中医“痹证”范畴。

病因病理

中医学认为本病发生是因为腠理不密,风寒湿热之邪乘虚侵袭,邪留经络,正气为邪所阻,气血凝滞,阻塞经络,不道则痛.

现代医学认为按病因可将本病分为原发性坐骨神经痛与继发性坐骨神经痛两类,本病大多数继发于邻近组织的病变。根据损害的部位不同可分为根性坐骨神经痛与干性坐骨神经痛两种.根性坐骨神经痛系椎间孔及脊柱横突之间神经根部分受损所致,可由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骨赘形成、腰骶椎关节炎,蛛网膜炎、肿瘤等病变引起。远端的病变引起的干性坐骨神经痛在临床较少见,可为坐骨神经本身的间质性神经炎(风湿性)或盆腔内病变影响该神经所致。

治疗

(一)普通康复疗法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睡硬板床,症状缓解后可加强腰背锻炼,注意防寒与脱高潮湿环境。

(二)中医分型与中药治法

1.风寒湿邪,闭阻经络

下肢疼痛,活动或受凉后加重,呈持续性钝痛或伴阵发性加剧,加剧时疼痛可呈烧灼或刀害虫样,夜间尤甚,肌肉麻木不仁,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紧。

[治法]袪风胜湿,温经散寒

[方药]小活络丹加减:川芎12克,草乌12克,桂枝13克,细辛305克,胆南星13克,乳香12克,没药12克,乌蛇肉13克,汉防已35克,怀牛膝 16克,宣木瓜13克,赤芍13克,防风13克,全蝎7克。脾虚纳呆,苔白腻酌加茯苓、白术健脾渗湿;腰痛加川断、杜仲强腰固肾止痛。

2.气虚血瘀,脉络阻滞

一侧腰腿作痛,疼痛绵绵不已,明轻时重,下肢麻木,屈伸不利,痛点不利,痛点固定不移,入夜尤甚。舌质紫暗,脉多弦涩。

[治法] 益气活血,养血通络

[方药] 桃红四物汤加减:独活12克,桑寄生13克,川牛膝25克,当归13克,川芎25克,黄芪25克,鸡血藤35克,桂枝10克,乌蛇肉25克,乳香10克,投药10克,桃仁10克,红花12克,元胡12克,威灵仙35克,甘草4克。

3.肝肾亏虚,寒湿侵袭

一侧腰腿作痛,咳嗽、喷嚏、用力排便时疼痛加剧,伴小腿麻木、发凉,畏寒喜温,舌质淡,苔薄白,脉沉或沉细。

[治法] 温肾养肝,疏风散寒,祛湿通络.

[方药] 独活寄生汤加减:桑寄生35克,炒杜仲13克,独活13克,细辛3.5克,当归尾13克,赤芍13克,桂枝13克,乌蛇肉13克,生薏苡仁25克,制附子 13克,怀牛膝13克,防风12克,熟地25克。疼痛较甚者酌加乳香、没药以活血止痛,腰痛加川断、杜仲以强筋壮骨。

坐骨神经痛压迫神经怎么办呢

每小时都要站起活动

从事IT、文秘、媒体编辑等职业,长时间不正确的坐姿和缺乏运动是造成坐骨神经痛的原因。对于这种坐出来的坐骨神经痛,首先要注意纠正坐姿,最好在办公椅上放一个小靠垫。另外,每小时应该站起来走动,不但可达到放松颈椎和腰椎的目的。

采用中医调理坐骨神经痛

中医中药是传统医学的组成部分,外用中药对于坐骨神经痛治疗的传统理论认为“风寒湿邪,痹阻经脉,致使经脉不通,不通则痛”,所以外用中药治疗是以祛风散寒、解痉通络,活血化淤为目的。

1、揉法。沿腰背部顺行向下至小腿进行揉摩,以放松身体,舒通经络使气血得以畅通。

2、点按法。点按双侧腰肌,以改变腰肌紧张状态。

3、弹筋法。弹拨腰肌,以兴奋肌肉.恢复肌纤维组织弹性。

4、推法。用双手掌根沿脊拄两侧自背部开始推至臀部,以调达气血、疏通经络,使腰背肌 肉得以调整。

5、按揉法。沿受累的神经路线重点按揉至小腿,以松解肌肉,改善受累区血受累区血液循 环,恢复麻木区的神经组织。

坐骨神经痛喝什么药酒

乌头地龙酒祛风活血

配方:生川乌,草乌,红花各1克,地龙,寻骨风,伸筋草各10克,生黄芪,全当归各60克,白米酒1000毫升。

做法:将以上中药用凉开水快速淘洗,晒干,放入大口瓶中,倒入白米酒,密封浸泡30日,过滤去渣,装瓶备用。

功效主治:祛风活血,通络止痛,主治坐骨神经痛。

用法用量:每次10毫升-20毫升,早晚空腹各服1次。

松花酒祛风通络

配方:松花(松树刚抽出的嫩花心,状如鼠尾)250克,白酒1000毫升。

做法:将松花切碎,装入纱布袋,放入酒中浸泡,加盖密封,每日摇晃1次,30日后滤取酒液,装瓶备用。

功效主治:祛风,胜湿,通络,主治坐骨神经痛,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神经炎以及肢体麻木疼痛等症。

用法用量:每次10毫升-15毫升,每日3次,空腹时口服。

熟地酒活血通络

配方:熟地黄250克,穿山甲25克,白酒1000毫升。

做法:将穿山甲制成山甲珠,熟地黄研为粗粒,一起放入白酒内,在密闭的瓷器内浸泡4周,过滤去渣,装瓶备用。

功效主治:滋阴养血,活血通络,主治坐骨神经痛。

用法用量:每次30毫升,每日2次,口服。

坐骨神经痛与腰椎间盘突出有什么区别

腰椎间盘突出等还是属于长期的负重弯腰等还是会导致的症状的,坐骨神经痛一般都是腰椎病变引起的,所以治疗腰椎病变才是治疗的关键.药物方面可以试试腰痛宁胶囊. 消肿止痛、疏散寒邪,温经通络。用于寒湿瘀阻经络所致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腰肌纤维炎、风湿性关节痛等.相反,不当的运动会加重病情,建议患者在治疗期间应尽量多休息,完全治愈后,再循序渐进做运动,但仍预防做剧烈运动。 坐骨神经痛与腰椎间盘突出有很大关系.腰椎间盘突出压迫到坐骨神经,引起坐骨神经痛,可以采用牵引,针灸,按摩,药物治疗,改善症状.效果不好时,可以手术.你有一个治疗坐骨神经痛的处方最好咨询医院中医后再确定是否能给他吃.因为中药治病要对症,否则无效.

坐骨神经痛的位置在哪里

对于很多上班族的朋友来说,你们在生活中是经常会遇到坐骨神经痛这种情况的,主要因为你们在生活中长时间坐在电脑前的原因。一般坐骨神经痛的位置是臀部或者颈椎,所以对于臀部出现疼痛的朋友我们建议大家应该要及时的检查一下是否为坐骨神经痛,以免伤害到我们的神经系统。

坐骨神经痛常常在外坐骨神经病多见于中老年男子,以单侧较多,起病急骤,首先感到下背部酸痛和腰部僵直感,或者在发病前数周,在走路和运动时,下肢有短暂的疼痛,以后逐步加重而发展为剧烈疼痛,疼痛由腰部,臀部或髋部开始,向下沿大腿后侧,腘窝,小腿外侧和足背扩散,在持续性疼痛的基础上有一阵阵加剧的烧灼样或者针刺样疼痛,夜间更严重。

伤、体力劳动或受凉后起病,或由于以上原因而复发。多数表现为一侧疼痛,个别为双侧。典型的坐骨神经痛表现为一侧腰部、臀部疼痛,并向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足外侧放射。走路和改变体位可使疼痛加剧,平卧时病腿抬高受。

疼痛部位多位于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以及足部。疼痛呈持续性,阵发性加剧,有时为烧灼样或刀割样,夜间和活动 后加重,咳嗽、喷嚏等动作时疼痛无加重。坐骨神经走行区压痛明显,而腰椎部位无压痛。

【辨证】阳虚气弱,寒湿阻滞经脉,气血运行不利。

【治法】温阳益气,散寒祛湿,和血通络。

【方名】薏苡附子散合芍药甘草加味。

【组成】薏苡仁70克,制附子25克(先煎),炙甘草30克,赤芍20克,黄芪30克,党参20克,当归15克,卷柏12克,木通10克,秦艽18克,海风藤10克,鸡血藤12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牛膝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坐骨神经痛的位置在哪里

坐骨神经痛常常在外坐骨神经病多见于中老年男子,以单侧较多,起病急骤,首先感到下背部酸痛和腰部僵直感,或者在发病前数周,在走路和运动时,下肢有短暂的疼痛,以后逐步加重而发展为剧烈疼痛,疼痛由腰部,臀部或髋部开始,向下沿大腿后侧,腘窝,小腿外侧和足背扩散,在持续性疼痛的基础上有一阵阵加剧的烧灼样或者针刺样疼痛,夜间更严重。

伤、体力劳动或受凉后起病,或由于以上原因而复发。多数表现为一侧疼痛,个别为双侧。典型的坐骨神经痛表现为一侧腰部、臀部疼痛,并向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足外侧放射。走路和改变体位可使疼痛加剧,平卧时病腿抬高受。

疼痛部位多位于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以及足部。疼痛呈持续性,阵发性加剧,有时为烧灼样或刀割样,夜间和活动 后加重,咳嗽、喷嚏等动作时疼痛无加重。坐骨神经走行区压痛明显,而腰椎部位无压痛。

【辨证】阳虚气弱,寒湿阻滞经脉,气血运行不利。

【治法】温阳益气,散寒祛湿,和血通络。

【方名】薏苡附子散合芍药甘草加味。

【组成】薏苡仁70克,制附子25克(先煎),炙甘草30克,赤芍20克,黄芪30克,党参20克,当归15克,卷柏12克,木通10克,秦艽18克,海风藤10克,鸡血藤12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牛膝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以上是一篇关于坐骨神经痛位置的介绍,希望大家看了之后能够知道坐骨神经痛会造成那个部位疼痛。一般坐骨神经疼痛这种情况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它对于患者的生活以及作息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我们应该要及时的治疗它。

中药泡酒喝有什么好处 药酒的分类作用

药酒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具有祛风散寒,活血通络,温经止痛的作用,可治疗风寒湿邪侵袭人体所引起的关节酸痛,腰膝酸软,四肢麻木,跌打损伤,以及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等症。

另一类具有补气养血,助阳益精的滋补作用,可治疗气血阴阳亏损的各种虚症。


坐骨神经痛喝什么药酒 乌头地龙酒祛风活血

配方:生川乌,草乌,红花各1克,地龙,寻骨风,伸筋草各10克,生黄芪,全当归各60克,白米酒1000毫升。

做法:将以上中药用凉开水快速淘洗,晒干,放入大口瓶中,倒入白米酒,密封浸泡30日,过滤去渣,装瓶备用。

功效主治:祛风活血,通络止痛,主治坐骨神经痛。

用法用量:每次10毫升-20毫升,早晚空腹各服1次。


黄芪桂枝五物汤的价格

本方主治血痹亦可治疗风痹。适当加减可治疗肩周炎、末梢神经炎、坐骨神经痛、类风湿性关节炎、中风后遗症等疾患。有报道以本方加牛膝、红花、木瓜和天麻等治疗末梢神经炎;加当归、白芷、细辛、威灵仙等治疗面神经麻痹;加羊肉250克煎汤并加鸡血藤、当归等治疗产后身痛;加党参、白术、赤芍、川芎等治疗肢端麻木;加全虫、地龙、蜈蚣、细辛等治疗桡神经损伤;加炙乳香、没药、牛膝、红花、当归、水蛭等治疗脱疽;加骨碎补、当归、续断、杜仲等治疗痛痹;合乌头汤化裁治疗坐骨神经痛均证明有满意疗效。

1.本方为治疗血痹之常用方剂。以四肢麻木,或身体不仁,微恶风寒,舌淡,脉无力为证治要点。

2.若风邪偏重者,加防风、防己以祛风通络;兼血瘀者,可加桃仁、红花以活血通络;用于产后或月经之后,可加当归、川芎、鸡血藤以养血通络,肝肾不足而筋骨痿软者,可加杜仲、牛膝;兼阳虚畏寒者,可加附子。

3.对于皮肤炎、末梢神经炎、中风后遗症等见有肢体麻木疼痛,属气虚血滞,微感风邪者,均可加味用之。

4.不仅适用于血痹,亦可用于中风之后,半身不遂,或肢体不用,或半身汗出,肌肉消瘦,气短乏力,以及产后、经后身痛等。

《金匮要略方论本义》:“黄芪桂枝五物汤,在风痹可治,在血痹亦可治也。以黄芪为主固表补中,佐以大枣;以桂枝治卫升阳,佐以生姜;以芍药入营理血,共成厥美。五物而营卫兼理,且表营卫里胃肠亦兼理矣。推之中风于皮肤肌肉者,亦兼理矣。固不必多求他法也。”

搓一搓强肾健体

1、搓腰眼

“腰为肾之府”,肾虚的人往往伴随腰背酸痛,所以补肾可以按摩腰眼。腰眼位于第三腰椎棘突下旁开3.5寸的凹陷处。中医认为,腰眼居“带脉”,为肾脏所在部位。肾喜温恶寒,经常按摩腰眼能缓解腰腿痛、坐骨神经痛、腰骶疼痛、下肢痿痹等症状。

按摩要领:用手掌大鱼际着力,按揉腰眼2~3分钟,每天坚持按摩,可治疗坐骨神经痛、腰腿痛等。还可以按住腰部,上下摩擦,早晚各做一次,直到发热为止。

2、搓脚心

人的脚又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它的反射区很多,夜间用热水泡脚不仅能促进血液循环,还有助眠的作用。除此之外,平时搓脚心还有补脑益肾、活血通络的疗效。

按摩要领:用左手握住左脚背的前部,右手沿着脚心上下进行搓动100次,用力要适中,搓至脚心发热为止。再换另一侧脚。还可以泡脚后进行搓脚按摩,这样效果更好。不过搓完脚后一定要洗手哦!

坐骨神经痛吃什么食物 加味地黄酒

食材:熟地黄250克,鳖甲25克,白酒1000毫升。

做法:将熟地黄、鳖甲捣细,放人瓶内,倒入白酒,浸泡10天

用法:每次饮50毫升,每日服用2次。

功效:滋阴养血、活血通络。适用于坐骨神经痛患者。


怎样可以购买高效风湿定胶囊

在国家药典的标准中,风湿定胶囊只有一个标准,所有厂家生产的风湿定都必须执行这个标准,你只要在药店购买就行了,价格非常低,聊闲还可以,是个中药复方制剂,风湿定胶囊由八角枫、白芷、徐长卿、甘草组成,收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中。具有活血通络、除痹止痛的功效,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颈肋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等的治疗,为常用中成药。

相关推荐

骨质增生药酒配方大全 骨质增生药酒有用吗

骨质增生药酒有一定的缓解效果。中药中的有效成分溶于酒中,通过酒助药势,药借酒力发挥功效,起到舒筋,活血,通络,镇痛,散瘀的效果,能使人气血通畅,经脉活络,激活骨细胞生成,改善骨营养,修复骨关节,从而达到缓解治疗骨质增生的作用。

坐骨神经痛会引起什么症状 坐骨神经痛腿疼怎么办

首先,要进行一般性治疗,一般性治疗包括卧硬板床休息,减少或者不活动。第二、如果是原发性的坐骨神经痛,就是坐骨神经炎造成的,这个需要应用药物联合物理疗法治疗,药物治疗包括非甾体类药物、神经营养药、神经消肿药和舒筋活血的中药。物理治疗包括理疗、针灸、小针刀等。如果是继发性的坐骨神经痛,就需要对原发病灶进行治疗,容易造成坐骨神经痛的原发病灶有腰间盘突出、腰椎管肿瘤、腰椎骨质增生、骶髂关节炎等,这些就得根

坐骨神经痛艾灸的部位 坐骨神经痛艾灸有用吗

中医认为,坐骨神经痛发病,跟身体经络不通畅,血脉不通有很大关联,通过艾灸可以帮助疏通经络,活血化瘀,可用于辅助治疗坐骨神经痛,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

坐骨神经痛病因有哪些

1原发性坐骨神经痛即坐骨神经炎,临床上少见,主要是坐骨神经的间质炎,多由牙齿、副鼻窦、扁桃体等病灶感染,经血液而侵及神经外衣所致,多和肌炎及纤维组织炎伴发,寒冷、潮湿常为诱发因素。2继发性坐骨神经痛是由坐骨神经通路中遭受邻近组织病变影响所致。为了便于诊断,临床解剖类型又分为根性坐骨神经痛或上段坐骨神经痛(腰骶神经损害),丛性坐骨神经痛或中段坐骨神经痛(腰骶丛病变)。3干性坐骨神经痛或下段坐骨神经痛

坐股神经痛有哪些症状

坐骨神经是人体内最大的一支周围神经,它起始于腰骶部的脊髓,途径骨盆,从坐骨大孔穿出(得名为坐骨神经),经过臀部,然后沿大腿后例,小腿后例和前外侧止于足部肌肉。坐骨神经痛就是坐骨神经的通路上如腰部、臀部、大小腿、足等部位发生某些病理性改变的一种神经性疼痛并伴患侧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症。坐骨神经痛的发病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最为常见的就是腰椎间盘突出后压迫了腰骶神经根(坐骨神经的起始端)所致。其它则可能

坐骨神经痛怎么检查

坐骨神经是人体内最大的一支周围神经。起始于腰骶部的脊髓,途经骨盆,并从坐骨大孔穿出,抵达臀部,然后沿大腿后面下行到足。坐骨神经病多见于中老年男子,以单侧较多。起病急骤,首先感到下背部酸痛和腰部僵直感。或者在发病前数周,在走路和运动时,下肢有短暂的疼痛。以后逐步加重而发展为剧烈疼痛。疼痛由腰部、臀部或髋部开始,向下沿大腿后侧、腘窝、小腿外侧和足背扩散,在持续性疼痛的基础上有一阵阵加剧的烧灼样或者针刺

坐骨神经痛推拿有用吗

坐骨神经痛主要是指臀部或下腰部发生疼痛感的症状,这多是由于血液流动不顺畅所致,通过适当的推拿方式,可以改善血液循环,舒筋通络,从而对疼痛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所以说坐骨神经痛推拿是有用的。

坐骨神经痛的常见病因有哪些

坐骨神经痛通常是受到周围组织的压迫或刺激所致,根据病因主要分为根性坐骨神经痛、干性坐骨神经痛和丛性坐骨神经痛。根性坐骨神经痛引发此种坐骨神经痛的原因一般是病人患上了腰椎方面的疾病,比如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或椎间孔狭窄等。一些先天性畸形疾病的患者也会发生根性坐骨神经痛,比如隐性脊柱裂、腰椎骶化、小关节紊乱等。如果在日常工作中不慎损伤腰椎或软组织,发生腰骶部骨折、肌纤维织炎等病症,也能引发此病。

坐骨神经痛可分为几类

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的疼痛。也就是说任何原因引起的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和足外侧缘的疼痛均称之为坐骨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分两大类,即原发性坐骨神经痛和继发性坐骨神经痛,两者病因不同。1. 原发性坐骨神经痛原发性坐骨神经痛主要是由于感染或中毒直接损害坐骨神经引起,也叫坐骨神经炎,临床上少见。多和肌炎、肌纤维组织炎同时发生。受寒、受潮可为其诱发因素。2. 继发性坐骨神经痛继发性坐骨神

坐骨神经痛的危害

坐骨神经痛是由于脊椎压迫坐骨神经,导致腰腿疼痛,属于腰腿病的范畴。发病时患者首先感到下背部酸痛,腰部僵直感,以后逐渐加重而发展为剧烈疼痛,疼痛由腰部、臀部、髋部开始,向下沿大腿后侧、腘窝、小腿外侧和足背扩散,有时有烧灼样或针刺样疼痛,长期的疼痛会严重影响生活。患者喜卧向健侧,病侧下肢髋膝部微屈,重心移向健侧。日久大腿后方及小腿的肌肉松软无力,坐骨神经痛危害可导致轻度肌肉萎缩。多次反复发作后,少数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