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白术健食消谷之要药

白术健食消谷之要药

白术的主要功能是补脾益胃、燥湿和中,用于脾胃气虚、不思饮食、腹胀腹泻、水肿痰饮、黄疸湿痹、小便不利、头晕自汗等证的治疗,被历代医家奉为“安脾胃之神品”、“除风湿之上药”、“消痞积之要药”、“健食消谷第一要药”。

白术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产于我国的浙江、安徽、江苏、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等省,而以浙江的产量最高、质量最优,其中又以于潜、昌化、天目山一带生长的野生白术最具盛名,称“于术”。因其形盘结古怪,犹如猴头、狗头状,故有“猴头术”、“狗头术”的俗名。白术入药甚早,《尔雅》中已有记载,不过那时它不叫“白术”,而被称为“山蓟”、“杨木包蓟”。在《神农本草经》中,它才有了“术”的称谓。在其他本草著作中,还可见到“山芥”、 “天蓟”、“山姜”、“山精”、“山连”、“气力伽”等别名。

古人对白术的加工非常考究,除按照采挖季节分为“生术”、“ 生晒术”和“冬术”外,还根据临床需要进行特殊炮制,常见的如经过直接炒制的炒白术、焦白术,或加入麸皮、黄土、蜜水、姜汁、米汤、乳汁、酒类等辅料进行炒制。

临床上,白术可与多种药物配伍治疗相关疾病,正如清代医家张锡纯所言:白术“与寒凉药同用,又善补肺;与升散药同用,又善调肝;与镇安药同用,又善养心;与滋阴药同用,又善补肾”。而运用最多的当属脾胃疾病,“脾虚不健,术能补之;脾虚不纳,术能助之”(《本草汇言》)。小儿(7岁前)脾胃不坚,又常缺乏自制能力,故脾胃疾患颇多,用白术常可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现介绍几则简便效廉的验方:

小儿厌食焦白术30克,焦山楂15克,共研成细粉,每日3次,每次9克,于每餐饭后吞服,连服1周。

小儿涎多白术100克(用温水泡软),白糖30克,放入器皿中蒸1 小时,每日早晚各一次,3日1剂,连服3剂。

小儿食积白术粉(麸制)、鸡内金粉各5克,拌入面粉内,加入芝麻适量,烤成薄饼食用,连用3日。

小儿腹泻(消化不良性)白术粉(米汤制)、槟榔粉各半,每日三餐饭后服用,每次9克,连服3日。

小儿夜间磨牙白术、柏子仁等量蒸食,每次6克,于每晚睡觉前食用,连服两周。

孕妇可以吃哪些中药

清热安胎用黄芩。

中医妇科认为:“胎前宜清。”黄芩味苦性寒,为清热安胎的主要药物。张仲景的黄芩汤用黄芩配芍药、甘草、大枣而成,能治各种里热腹痛证。妇科借用作清热安胎的基础方,可与下列诸安胎药配合同用。

和胃糯米与砂仁。

妊娠早期常见有胃气不和之呕吐恶心、不思饮食等恶阻之证。和胃安胎是首选之法。砂仁芳香和胃,善于安胎止呕,故以临床所常用。轻者单用本品,味嚼碎含咽,芳香可口,亦同与其他药伍用。中成药香砂六君子丸即可以治妊娠恶阻。糯米多胶黏之性,既可养胃又能安胎,民间有用苎麻10g,糯米30g~50g,煮粥食之,可常用食疗保胎法。

健脾安胎用白术。

孕妇的脾胃健强,胎儿的营养充足,胎气自固。反之,若孕妇脾胃虚弱,易于损伤胎气。健脾安胎比和胃重要。白术是健脾安胎的主要药物。《备急千金要方》早有用白术配黄芩、白芍药安胎之专用方。后世有安胎白术散、健脾资生丸等方,都以白术健脾安胎为主的。

补气黄芪与党(人)参。

母体元气充沛,胎气自然牢固。如果孕妇元气不足,会出气中气不足,小腹有下坠感,或见小便不通等症状。补气安胎是常用大法,黄芪、党(人)能是常用的补气首物。香砂六丸中就由人参、白术、砂仁等药配合而成,既可健脾、和胃,又能补气安胎,故为治妊娠恶阻的中成药。补中益气重用黄芪、党(人)参、白术等药配升麻、柴胡而成,使中气上升;对妊娠转胞、小便小通,或有小腹下坠感者甚为合适。

保胎安胎的中药有哪些

1、清热安胎用黄芩

中医妇科认为:“胎前宜清。”黄芩味苦性寒,为清热安胎的主要药物。黄芩汤用黄芩配芍药、甘草、大枣而成,能治各种里热腹痛证。妇科借用作清热安胎的基础方,可与下列诸安胎药配合同用。

2、健脾安胎用白术

孕妇的脾胃健强,胎儿的营养充足,胎气自固。反之,若孕妇脾胃虚弱,易于损伤胎气。健脾安胎比和胃重要。白术是健脾安胎的主要药物。《备急千金要方》早有用白术配黄芩、白芍药安胎之专用方。后世有安胎白术散、健脾资生丸等方,都以白术健脾安胎为主的。

3、和胃糯米与砂仁

妊娠早期常见有胃气不和之呕吐恶心、不思饮食等恶阻之证。和胃安胎是首选之法。砂仁芳香和胃,善于安胎止呕,故以临床所常用。轻者单用本品,味嚼碎含咽,芳香可口,亦同与其他药伍用。中成药香砂六君子丸即可以治妊娠恶阻。糯米多胶黏之性,既可养胃又能安胎,民间有用苎麻10g,糯米30g~50g,煮粥食之,可常用食疗保胎法。

4、养血地、胶、芍、归身

母体的血液是维持胎儿生长的重要物质。如果孕妇血虚,最为影响胎儿,或见漏红之象,多为流产先兆。养血安胎法为临床最常用。主要药物有地黄、芍药、当归身、阿胶等。成方胶艾四物汤即以四药为主,既可养血安胎,又能止血止漏,故为临床所常用。十全大补汤能温补气血,孕妇气血两虚者,每多选用之。

治疗孕期水肿的中药方剂

一、 子气

病因:由于湿与气滞,气失运行之常,于是阳气不升,浊气不化。

症状:脚足浮肿,傍晚尤其明显,胸闷胁胀,舌苔坂腻,脉象沉滑。

治法:理气化湿。

方剂:天仙藤散加减。

天仙藤12克,制香附6克,橘皮6克,甘草3克,生姜6克,苏梗6克,茯苓15克,白术9克。

本方以天仙藤,香附调气行滞,橘皮理气,甘草和中,生姜温中通阳,苏梗顺气安胎,茯苓健脾渗湿,白术健脾燥湿。

此证由于湿与气阻,故以调气为主,使气机通畅,则运动可以正常,而湿亦可化。

二、 子肿

病因:由于脾阳不振,水气停聚,浸渍于肌肤四肢。

症状:面目肢体浮肿,纳少口淡,大便溏薄,小便短少,舌苔薄腻,脉象沉软。

治法:健脾,温中,利水。

方剂:白术散加味。

白术9克,茯苓皮15克,橘皮6克,大腹皮9克,生姜皮3克,干姜3克。

本方以白术健脾燥湿,茯苓皮益脾利水,橘皮理气和中,大腹皮下气行水,姜皮温阳利水,干姜温中燥脾。

此证由于水气为病所以立法以行不沩主,但所用方药,虽是行水,既不伤肾也不碍胎,使水气下达,则浮肿能消。

三、 子满

病因:由于阳气为水湿遏伏,中焦健运失司,未能运化水谷,致使水湿积聚,而成泛滥之势。

症状:遍体浮肿,胸闷气急,腹部胀满,小便不利,畏寒肢冷,舌苔白腻,脉象沉濡。

治法:健脾温阳,行水渗湿。

方剂:理中汤合五苓散加减。

党参12克,白术9克,干姜6克,桂枝6克,茯苓皮15克,猪苓9克,泽泻9克,大腹皮9克。

本方以党参补气健脾,白术健脾燥湿,干姜温中通阳,桂枝温经通脉,茯苓皮益脾利水,猪苓利湿行水,泽泻入膀胱,利小便,大腹皮下气行水。

以上三症如兼有腰痛现象,均可酌加川断12克,山药12克服用。

开胃消食的中药有哪些 谷芽健胃消食

谷芽为禾本科植物粟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而成,随时可制备,制法如麦芽,以色黄,有芽,颗粒均匀者为佳,生用或炒用。

性味功效:甘,平,消食健胃,煎服9-15g,大剂量30g。

功用特点:本品消食健胃,功似麦芽而力较缓,每相须为用,生用长于和中,炒用偏于消食。


附子理中丸治疗阳痿方法

通常,阳痿指勃起功能障碍,是指在企图性交时,阴茎勃起硬度不足于插入阴道,或阴茎勃起硬度维持时间不足于完成满意的性生活。该病的发病率占成年男性的一半左右。

一直以来,附子被称为“百药之长”、“回阳第一要药”。新浪中医专家指出,附子理中丸的确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中医上来说,从附子的生长周期来看,附子在冬至时栽种,夏至时收获,附子已秉足天地一岁之全阳之气,心为纯阳之剂,大辛,大热之品。大补阳气,还能散寒。治疗阳虚、阳脱必需之药。理中丸,理脾胃,调理脾胃的意思,由于脾胃虚寒,脾不能升清,胃不能降浊,脾胃为气机升降之中枢,这可以调理中枢使中枢正常运转。

附子理中丸主要由附子、白术(炒)、干姜、党参、甘草5味药组成。主要用于脾胃虚寒证。症见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为使药方中附子、干姜大辛大热,温中散寒共为主药;党参甘温入脾,补气健脾为辅药,白术健脾燥湿为佐药。全方合用,便可使寒气去,阳气复,中气得补,共奏温中健脾之功。

新浪中医专家称,若是器质性阳痿,是可以服用附子理中丸进行治疗的,并且效果显著。

安胎的中药有哪些

清热安胎用黄芩

中医妇科认为:“胎前宜清。”黄芩味苦性寒,为清热安胎的主要药物。黄芩汤用黄芩配芍药、甘草、大枣而成,能治各种里热腹痛证。妇科借用作清热安胎的基础方,可与下列诸安胎药配合同用。

和胃糯米与砂仁

妊娠早期常见有胃气不和之呕吐恶心、不思饮食等恶阻之证。和胃安胎是首选之法。砂仁芳香和胃,善于安胎止呕,故以临床所常用。轻者单用本品,味嚼碎含咽,芳香可口,亦同与其他药伍用。中成药香砂六君子丸即可以治妊娠恶阻。糯米多胶黏之性,既可养胃又能安胎,民间有用苎麻10g,糯米30g~50g,煮粥食之,可常用食疗保胎法。

健脾安胎用白术

孕妇的脾胃健强,胎儿的营养充足,胎气自固。反之,若孕妇脾胃虚弱,易于损伤胎气。健脾安胎比和胃重要。白术是健脾安胎的主要药物。《备急千金要方》早有用白术配黄芩、白芍药安胎之专用方。后世有安胎白术散、健脾资生丸等方,都以白术健脾安胎为主的。

补气黄芪与党(人)参

母体元气充沛,胎气自然牢固。如果孕妇元气不足,会出气中气不足,小腹有下坠感,或见小便不通等症状。补气安胎是常用大法,黄芪、党(人)能是常用的补气首物。香砂六丸中就由人参、白术、砂仁等药配合而成,既可健脾、和胃,又能补气安胎,故为治妊娠恶阻的中成药。

茯苓除湿效果好吗

茯苓性平、味甘淡,其主要功效就是利水消肿、健脾除湿,常用于治疗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等症状。茯苓配伍白术,健脾除湿的药效更佳。


山柰的功效与作用 温中消食

山柰味辛性强,辛散温通,温水健脾,脾健食消,温通祛寒,故可用治心腹冷痛,凉食不化。可配白术,辛甘助阳,温中健脾,相得益彰,使健脾燥湿乙力增强,用于脾虚不运的痞满,饮食停滞,吐泻痰饮等。


保胎的中药有哪些

1、清热安胎用黄芩

中医妇科认为:“胎前宜清。”黄芩味苦性寒,为清热安胎的主要药物。黄芩汤用黄芩配芍药、甘草、大枣而成,能治各种里热腹痛证。妇科借用作清热安胎的基础方,可与下列诸安胎药配合同用。

2、健脾安胎用白术

孕妇的脾胃健强,胎儿的营养充足,胎气自固。反之,若孕妇脾胃虚弱,易于损伤胎气。健脾安胎比和胃重要。白术是健脾安胎的主要药物。《备急千金要方》早有用白术配黄芩、白芍药安胎之专用方。后世有安胎白术散、健脾资生丸等方,都以白术健脾安胎为主的。

中药材治胎记

七白膏配方:

香白芷,白蔹,白术各10份,白芨5份,细辛,白附子,白茯苓各3份。将以上各药物研成细末后,用鸡蛋清调成如弹子大小的小丸,阴干。每天晚上睡前用本品温水化开涂面。涂面前先用温水将脸洗干净。本品具有祛除黑斑,润肤防皱之功效。

方中白术为君,补脾益胃,滋养后天,使气血生化有源,善治脾胃气弱,肌肤失养导致的面色晦暗或黧黑斑,为古方增白之要药。白茯苓助白术健脾益气,为臣。白芨补肺益皮毛,合白蔹敛创生肌,配伍方中,可防治疮疡等皮肤疾病。另有,岩白菜、白芍。四者佐助君臣,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是为使药。

苍术配伍的应用

苍术配厚朴

苍术、厚朴均可苦温化湿。苍术苦温性燥主升,善除湿运脾。厚朴苦温辛散主降,可温中下气,化湿除满。苍术燥湿走表,表湿用苍术,厚朴行气走里,里湿用厚朴;表里俱湿,肢体重着,胸腹满闷,苔白厚腻,二味同用。二药为伍,升脾气,降胃气,化湿浊,健脾胃。最宜于湿困脾阳,首重如裹,胸膈痞闷,脘腹胀满,呕哕恶心,口淡无味,苔白厚腻等病症。厚朴常用量3~9克。

苍术配黄柏

苍术辛烈温燥,可升可降,长于祛风胜湿,健脾止泻。黄柏苦寒沉降,能清热燥湿,善清下焦湿热。二药一寒一温,并走于下,清热燥湿,消肿止痛。对湿热下注之膝足红肿、筋骨疼痛、下肢痿软、湿疮、湿热带下,为主要药对。黄柏常用量6~9克。

苍术配白术

苍术健脾平胃,燥湿化浊,升阳散邪,祛风湿;白术健脾燥湿,益气生血,和中安胎。苍术苦温辛烈,燥湿力胜,散多于补,偏于平胃燥湿;白术甘温性缓,健脾力强,补多于散,善于补脾益气,止汗。二药伍用,一散一补,一胃一脾,则中焦得键。脾胃纳运如常,水湿得以运化,不能聚而为患,人则康复无恙。主治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胸脘满闷,脘腹胀满,肠鸣泄泻等病症。白术常用量9~15克。

相关推荐

肠道功能紊乱吃什么

方法1防风6克、白术3克、苍术8克、茯苓3克、白芍3克。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上共为粗末,空腹前食用。方解:方用健脾燥湿之苍术为主,配以祛风和血,利湿的防风、芍、茯苓、白术等,为其配伍特点。方剂来源:《脾胃论》升阳除湿防风汤。方法2甘草6克、干姜12克、茯苓12克、白术6克。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方解:方用茯苓、白术健脾胜湿,合以干姜温中散寒,为其配伍特点。方剂来源:《金匮略》甘草、

舌苔上白色的是什么东西

临床上常见的舌象:舌质淡红、舌苔白厚最常见是脾湿,也就是脾虚湿侵,主是脾胃消化系统机能障碍,对水液的代谢不良所致。此时除了有厚厚的白苔之外,可能还有肠胃胀气、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喉咙有痰、大便稀软不成形、脸色较白、体形瘦弱或虚胖、肌肉稀软没力气等症状;女性患者或见白带多。具有这种情形者建议尽量规律饮食,并多吃薏仁、五谷类,或莲子、山等食物,并选择米饭为主食,借谷气,以助脾胃之气,少吃油腻、甜食

月经期间拉肚子怎么办

脾虚型:表现为行经期或行经之前,大便稀薄,或面目及四肢浮肿,腹部胀满,舌质淡红,舌苔白腻,饮食不思,神疲肢乏,经行量多,经色淡浅,经质稀薄,脉象濡缓。方用参苓白术健脾汤。此方具有健脾益气,化湿调经之功效。肾虚型:表现为头昏耳鸣,肢冷畏寒,经行大便泄泻,或清晨起床泄泻不止,腰骶酸软,月经色淡,经质清稀,舌苔白润,脉象沉迟。

白术与炒白术的区别 怎么炮制

《医学启源》记载白术“除湿益燥,和中益气,温中,去脾胃中湿,除胃热,强脾胃,进饮食,止渴,安胎”;《神农本草经》记载白术“气味甘温,无毒,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性赋》记载白术“味甘,气温,无毒。可升可降,阳也。其用有四:利水道,有除湿之功;强脾胃,有进食之效,佐黄芩有安胎之能,君枳实有消痞之妙”。白术的炮制不同,功效也有所差别。临床常用的白术炮制方法有:生白术:拣净杂质,

白术的作用和功效

白术的作用主有镇静、血管扩张、抗血凝、抗胃溃疡、保肝利胆、利尿、强壮、提高免疫、抗氧化、抗菌等。白术健脾燥湿良,燥湿利水多用生。白术甘苦温无毒,固表止汗消五谷。胎动不安治痰湿,脾虚泄泻皆能服。1,镇静作用:白术之精油有镇静作用。2,血管扩张:白术有血管扩张作用,对心脏呈抑制作用。3,抗血凝:大鼠每日灌服煎剂能令凝血时间明显延长。明显地降血糖作用。4,抗胃溃疡:白术能抑制幽门结扎鼠胃液分泌,对胃粘

白术的真伪与白术的炮制品

白术的真伪与白术的炮制品一、白术和炒白术的区别1、炒白术又名炙白术,先将一份麸皮撒于热锅内,等有烟冒出时,将白术片倒入微炒至淡黄色,取出,筛去麸皮后放凉。炒白术善于燥湿。炒白术一般益气健脾功效更强,而麸是小麦外科上的那层皮屑,具有健脾益胃消食的功效。所以麸炒白术健脾之力更强且可益胃消食。2、生白术白术拣净杂质,用水浸泡润透后捞出,切片,晒干。生白术长于健脾通便。生白术用于通便时,入煎剂可用到每天

黄精是制黄精好还是生黄精好 黄精是补肾阴虚还是阳虚

补肾阴虚。黄精以补肾阴为主,但是不只补肾阴,还有健脾润肺、滋阴补气的功效,并且黄精对脾、肺、肾都有较好的补益效果,对胃阴不足、消谷善饥、嗳腐吞酸等症状也有很好的改善作用。但是单单依靠黄精来补肾的话所起到的作用还是比较微弱的,如果是日常保健食用的话会起到一定的辅助性作用,建议治疗疾病还是去医院就诊会比较好,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治疗。

什么中成治胃病最好 保和丸和胃降逆

方由六神曲,山楂,莱菔子,法半夏,陈皮,茯苓,苍术,白术,枳实,厚朴,香附,连翘,黄芩,黄连所组成的。方中山楂,六神曲,莱菔子 消食导滞,其中山楂长于消肉食油腻,莱菔子长于消面食之积并能豁痰下气,快膈宽胸,六神曲长于消酒食可除陈腐停滞,均为主;以半夏,陈皮,茯苓和胃利湿,降逆止呕;配白术,苍术健脾燥湿,以助运化,为辅;佐以枳实,厚朴,香附消除胀满,下气止痛,且能引导食滞下行,用连翘,黄芩,

谷芽妙方应用

(一)治病验方第1步脾虚无食欲:谷芽124克,研为末,加入适量姜汁、盐,和制成饼,焙干;取炙甘草、砂仁、白术(麸炒)各31克。研为末,用白汤冲末,吃饼喝汁即可。脾胃虚弱腹泻:茯苓、芡实、建曲、查肉、扁豆、泽泻、谷芽、甘草等份,水煎,喝汤。第2步治病后脾胃功能差:谷芽蒸露,用以代茶。治小儿外感风带,有呕吐,发热者:谷芽15克,藿香6克,蝉蜕、防风各4.5克,云苓9克,苏梗15 克,薄荷(后下)3克

橘红的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下气消痰。2、《本经逢原》:橘红专主肺寒咳嗽多痰,虚损方多用之,然久嗽气泄,又非所宜。3、《品化义》:橘红,辛能横行散结,苦能直行下降,为利气。盖治痰须理气,气利痰自愈,故用入肺脾,主一切痰病,功居诸痰之上。佐竹茹以疗热呃,助青皮以导滞气,同苍术、厚朴平胃中之实,合葱白、麻黄表寒湿之邪,消谷气,解酒毒,止呕吐,开胸膈痞塞,能推陈致新,皆辛散苦降之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