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口腔如何护理
新生儿口腔如何护理
新生儿的口腔护理
宝宝还小,不懂刷牙也不懂漱口,口腔的护理自然是由妈妈来完成啦!给新生儿清洁口腔,妈妈可以用棉签蘸上淡盐水。具体操作如下:
先让婴儿侧卧位,用小毛巾或围嘴袋围在小儿的颌下,以防止护理时沾湿衣服;同时准备好消毒过的筷子、棉签、淡盐水和温开水,家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净双手,待准备好一切再开始护理。
护理时,先用棉签蘸上淡盐水或温开水,擦小儿口腔内的两颊部、齿龈外面,再擦齿龈内面及舌部。张口不合作的小儿,家长可用左手的拇指、食指捏小儿的两颊,使其张口,必要时也可用勺子柄或筷子帮助撑开口腔。
擦洗时应注意使用的物品要保持清洁卫生,已消毒的物品不被弄脏污染。擦洗一个部位要更换一个棉签,同时棉签上不要蘸过多的液体,以防止小儿将液体吸入呼吸道造成危险。
宝宝口腔日常护理需要注意以下这几点:
1、不要让宝宝含着奶嘴入睡
宝宝有很强的依赖性,比如有些孩子喜欢含着奶嘴入睡,而新妈妈为了能快速的把宝宝哄睡,也喜欢让宝宝含着奶嘴入睡,这种错误方式是造成宝宝奶瓶龋的主要原因。另外,也不要让宝宝含空奶嘴入睡,这会限制宝宝口腔内正常的唾液分泌,还会对宝宝日后牙齿的生长造成影响。
2、喂奶后及时清洁
乳汁的营养价值特别高,若是长期滞留在口腔黏膜上,就会变成口腔内细菌生长的温床。因此在喂宝宝喝奶或果汁后,爸妈要注意给宝宝口腔做清洁。爸妈可以在喂奶后再喂些白开水,冲洗或冲淡附着于口腔黏膜上的食物,以降低口腔发生病毒感染的几率。
3、喂母乳或喂奶粉注意“入口”卫生
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来说,妈妈在喂哺前应清洗双手和乳头,擦拭乳头的毛巾也应消毒后再使用。人工喂养的宝宝,奶瓶及滴管均应清洗干净并高温消毒后才能给宝宝使用。测奶液温度时,父母可以在手背上滴一滴,而不要直接吸橡皮奶嘴,以避免细菌传播。
父母们还要知道一点,不要过分的亲吻宝宝的嘴,否则会将大人口中的致病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传染给宝宝。宝宝抵抗能力差,很容易因此而引发疾病。
4、勤喂温开水
无论是母乳喂养的还是人工喂养,在给孩子喂奶后,或喂奶过程中,均应养成有规律的饮水习惯。尤其是当宝宝生病发烧、感染时,更应勤喂温开水,这样不仅可去除口内的奶渣,避免因口腔中细菌的发酵产生异味,也有利于体内循环,防止便秘的发生。
做称职的父母,宝宝的口腔护理就要做到位,不要因为嫌麻烦,而轻视宝宝口腔的护理,不要等到问题出现才来补救,到时一切都太晚了。
新生儿护理方法是怎样的
1.口腔清理:婴儿出生时,要迅速清理口腔,防止婴儿误吸羊水,导致肺炎,但不要擦洗口腔,新生儿口腔皮肤娇嫩,以免误伤孩子。
2.皮肤护理:新生儿皮肤娇嫩,需细心护理,穿宽松衣物,随时保持干爽清洁。新生儿皮肤细嫩,不宜接触尖锐物体。
3.脐带护理:配合医生保持脐带的干燥清洁,如有发炎现象,要及时消炎。脐带剪开几日后会自行脱落,要小心护理。
4.睡眠护理:注意睡眠充足和睡姿。睡眠充足新生儿才有体力进食,良好的睡姿有利于宝宝更好生长发育。
5.眼部清理:为了防止新生儿患上眼炎,需用0.5%新霉素或0.25%氯霉素清理眼睛。及时为孩子清理眼角周围异物,保护孩子视力。
你知道什么是鹅口疮吗
有些新生儿口腔粘膜会长出一些象奶块一样的东西,像是一些积存在粘膜上的稀粥残渣,不易擦掉,厉害时连成一片状,布满于口腔两侧、舌面、上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鹅口疮”了。
新生儿鹅口疮怎么防治?
新生儿口腔有鹅口疮,可用棉花千蘸些制霉菌素溶液(每10毫升冷开水中含20万单位制霉菌素)涂在口腔患处,或用1%龙胆紫涂口腔;或用2。3%碳酸氢钠(小苏打)溶液洗口腔;或涂些冰硼散或硼砂甘油。以上药物每天可涂3。4次。
吃奶后用1%龙胆紫溶液滴于新生儿的舌下,让其舌头活动而转涂到整个口腔。一般每日滴2。3次,同时补充复合维生素B和维生素C,每日二次,每次各一片,压碎成粉,加水溶解后喂。
新生儿鹅口疮是可以预防的,平时只要注意口腔护理,每次喂奶后再喂几口温开水,可冲去留在口腔内的奶汁,这样霉菌就不会生长了,此外,于每次喂奶前,先将奶头揩净,双手也要洗干净。新生儿所用食具,应煮沸消毒后才可使用。
患“鹅口疮”后的口腔护理
1、用2%小苏打水含漱或擦洗口腔,涂制霉菌素药水或中药冰硼散等,轻症者即可以痊愈。
2、重症鹅口疮则应口服制霉菌素,1。3岁1万单位,1岁以内7.5万单位,每日3次。
新生儿口腔要清洗吗 刚娩出时口腔护理
当新生儿刚娩出时,在开始呼吸之前,应当迅速的清理口、咽、鼻等处的粘液或者血液,防止其吸入呼吸道而引起感染。方法多采用纱布裹住小指深入新生儿扣你,轻轻拭擦;或者用儿科洗耳球的尖端插入鼻内,吸出粘液;或用去掉针头的头皮针导管接注射器抽出。一般上述步骤会在宝宝娩出后由专业医生操作进行。
婴儿口腔护理误区
误区1:画蛇添足
很多妈妈会用新纱布蘸水给宝宝擦拭口腔黏膜,以为这样就可以达到清洁口腔的目的。
专家指导:新生儿的口腔黏膜非常细嫩,稍不留意,纱布就会损伤宝宝稚嫩的口腔黏膜,而且是肉眼看不到的损伤。细菌、霉菌随着侵入繁殖,引起霉菌性口腔炎,俗称“雪口”,霉菌在受损的黏膜上繁殖生长,出现一片片的白斑,又称为“鹅口疮”。
正确做法:
宝宝睡醒后,先让他喝些温开水,起到滋润和清洁口腔的作用。如果宝宝吃奶后睡着了,难以喂水,妈妈可用消毒棉签沾水,轻轻地给宝宝口腔清理一下。
误区2:自找麻烦
细心的妈妈,经常会观察宝宝的口腔,生怕有异常情况没有及时发现。很多新手妈妈并不知道,口腔中的
“马牙”及“螳螂嘴”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如果听从别人的经验之谈,用尽各种方法去除异常情况,结果反而给宝宝增添了痛苦。
鹅口疮的预防
预防:
1.产妇有阴道霉菌病的要积极治疗,切断传染途径;
2.婴幼儿进食的餐具清洗干净后再蒸10~15分钟。
3.哺乳期的母亲在喂奶前应用温水清洗乳晕;而且应经常洗澡、换内衣、剪指甲,每次抱孩子时要先洗手;
4.对于婴幼儿的被褥和玩具要定期拆洗、晾晒;宝宝的洗漱用具尽量和家长的分开,并定期消毒;
5.幼儿应经常性地进行一些户外活动,以增加机体的抵抗力;
6.在幼儿园过集体生活的婴幼儿,用具一定要分开,不可混用;
7.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生素。
新生儿鹅口疮防治新生儿口腔有鹅口疮,可用棉花千蘸些制霉菌素溶液(每10毫升冷开水中含20万单位制霉菌素)涂在口腔患处,或用1%龙胆紫涂口腔;或用2~3%碳酸氢钠(小苏打)溶液洗口腔;或涂些冰硼散或硼砂甘油。以上药物每天可涂3~4次。
吃奶后用1%龙胆紫溶液滴于新生儿的舌下,让其舌头活动而转涂到整个口腔。一般每日滴2~3次,同时补充复合维生素B和维生素C,每日二次,每次各一片,压碎成粉,加水溶解后喂。
新生儿鹅口疮是可以预防的,平时只要注意口腔护理,每次喂奶后再喂几口温开水,可冲去留在口腔内的奶汁,这样霉菌就不会生长了,此外,于每次喂奶前,先将奶头揩净,双手也要洗干净。新生儿所用食具,应煮沸消毒后才可使用。
婴儿可以吃麻油吗
一、婴儿能吃芝麻油吗?
新生儿是不可吃香油,本身胃肠功能还不完善,容易引起腹泻等异常,另外新生儿口腔护理,不需要用香油,而且新生儿口腔最好也不要进行擦拭,因为粘膜较薄嫩,最好就是每次给宝宝喂奶后,喝少量的温水,冲拭一下口腔即可了,如果舌苔较厚,可以湿纱布进行舌面的擦拭,动作要轻柔。
二、几岁婴儿可吃芝麻油吗?
6个月之后的宝宝可吃芝麻油的,但不适合多,也不要加热,要防止宝宝拉肚子。建议不要给这么小的宝加油,特别是香油,比较滑肠的东西这么小的宝宝吃了不是很好,盐也要特少量的,其实宝宝只要原意吃就不要放调味品最好。有时宝宝不原意吃原味东西时可以试着加少量盐调味。
三、芝麻油的营养价值
芝麻油营养价值非常丰富,含有特别丰富的维生素E和比较丰富的亚油酸。经常食用芝麻油可调节毛细血管的渗透作用,加强人体组织对氧的吸收能力,改善血液循环,可以给宝宝食用。饭菜做好时可以滴一滴,提高宝宝的食欲。
新生儿口腔护理的四大要点
1.勤喂温开水。
孩子无论是母乳喂养的还是人工喂养的,在给孩子喂奶后,或喂奶过程中,均应养成有规律的饮水习惯。尤其是当宝宝生病发烧、感染时,更应勤喂温开水,这样不仅可去除口内的奶渣,避免因口腔中细菌的发酵产生异味,也有利于体内循环,防止便秘的发生。
2.母乳的妈妈要严格保持乳头的卫生,喂奶粉的也要保证奶具的卫生。
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来说,妈妈在喂哺前应用肥皂清洗双手和乳头,擦拭乳头的毛巾也应消毒后再使用。人工喂养的宝宝,奶瓶及滴管均应清洗干净并高温消毒后才能给宝宝使用。测奶液温度时,父母可以在手背上滴一滴,而不要直接吸橡皮奶嘴,以避免细菌传播。
父母们还要知道一点,不要过分的亲吻宝宝的嘴,否则会将大人口中的致病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传染给宝宝。宝宝抵抗能力差,很容易因此而引发疾病。
3.不要让宝宝含着奶嘴入睡
宝宝有很强的依赖性,比如有些孩子喜欢含着奶嘴入睡,而父母也为了安抚宝宝,也喜欢让宝宝含着奶嘴入睡,这种错误方式是造成宝宝奶瓶龋的主要原因。另外,也不要让宝宝含空奶嘴入睡,这会限制宝宝口腔内正常的唾液分泌,还会对宝宝日后牙齿的生长造成影响。
4.对于护理新生儿口腔卫生,做父母的要知道的禁忌。
首先说说什么是“马牙”。胎儿在6周时,就形成了牙的原始组织,叫牙板。而牙胚则是在牙板上形成的,以后牙胚脱离牙板生长牙齿,断离的牙板被吸收而消失。有时这些断离的牙板形成一些上皮细胞团,其中央角化成上皮珠,有些上皮珠长期留在锁骨内,有的被排出而出现在牙床黏膜上,即为“马牙”。当宝宝出“马牙”时,最好咨询医生,家长不要擅自处理。
新生儿鹅口疮应如何预防
鹅口疮出现,鹅口疮对患者健康的威胁是非常大的,严重的影响了患者们的健康,给鹅口疮患者们生活带来不便,所以鹅口疮患者们迫切的希望早日康复,过上正常人的生活,那么,生活中,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预防新生儿鹅口疮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什么是“鹅口疮”
有些新生儿口腔粘膜会长出一些象奶块一样的东西,像是一些积存在粘膜上的稀粥残渣,不易擦掉,厉害时连成一片状,布满于口腔两侧、舌面、上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鹅口疮”了。
二、新生儿鹅口疮怎么防治
新生儿口腔有鹅口疮,可用棉花千蘸些制霉菌素溶液(每10毫升冷开水中含20万单位制霉菌素)涂在口腔患处,或用1%龙胆紫涂口腔;或用2~3%碳酸氢钠(小苏打)溶液洗口腔;或涂些冰硼散或硼砂甘油。以上药物每天可涂3~4次。
吃奶后用1%龙胆紫溶液滴于新生儿的舌下,让其舌头活动而转涂到整个口腔。一般每日滴2~3次,同时补充复合维生素B和维生素C,每日二次,每次各一片,压碎成粉,加水溶解后喂。
新生儿鹅口疮是可以预防的,平时只要注意口腔护理,每次喂奶后再喂几口温开水,可冲去留在口腔内的奶汁,这样霉菌就不会生长了,此外,于每次喂奶前,先将奶头揩净,双手也要洗干净。新生儿所用食具,应煮沸消毒后才可使用。
三、“鹅口疮”的口腔护理
1、用2%小苏打水含漱或擦洗口腔,涂制霉菌素药水或中药冰硼散等,轻症者即可以痊愈。
2、重症鹅口疮则应口服制霉菌素,1~3岁1万单位,1岁以内7.5万单位,每日3次。
新生儿鹅口疮的发生应该合理的治疗,一定要及时的进行鹅口疮的治疗,否则,会耽误治疗的最佳时间,从而给鹅口疮患者们带来更大的痛苦。同时要及时的进行科学护理。
新生儿口腔如何护理 长牙后的口腔护理
1岁以内的宝宝,刚长出乳牙时,用指套牙刷或纱布蘸上温开水,轻轻擦拭乳牙和牙床。牙齿清洁也要有规律地进行,每天早晚各一次,晚上喂完最后一次奶后要一次,以免奶液长期留在口中,容易导致龋齿。1岁以后,要选择婴幼儿专用的牙刷和牙膏组合。
婴儿长马牙时妈妈要注意的事情
注意孩子的口腔卫生,避免搔刮、挑破马牙,以免继发感染,注意合理的喂养,乳母注意营养丰富、饮食多元化、膳食平衡。宜清淡为主,多吃蔬果,合理搭配膳食,注意营养充足。忌烟酒忌辛辣,忌油腻忌烟酒,忌吃生冷食物。
正常新生儿无需做口腔护理,只需奶后擦净口唇、嘴角、颌下的奶渍,保持皮肤粘膜干净清爽即可。如患了口炎或其他口腔疾病则需做口腔护理。准备用物:护理篮内放治疗碗一个,内放生理盐水浸泡的大棉球6个,消毒液体石蜡油1瓶,或煮沸过的食用植物油也可以,小镊子1把,棉棒1包,小茶壶1个(内放温水),小毛巾两块。
操作步骤:做口腔护理前,先洗净双手,将新生儿侧卧,用毛巾围在颏下及枕上,防止沾湿衣服及枕头。用镊子夹住盐水棉球1个,先擦两颊内部及齿龈外面,再擦齿龈内面及舌部,每擦一个部位,至少更换一个棉球。注意勿触及咽部,以免引起恶心。擦洗之后用毛巾擦净面部及嘴角,口唇干燥者涂以石蜡油或食用植物油,口腔内根据需要涂药。注意做口腔护理时使用的物品一定要清洁卫生,经过消毒方可使用。棉球蘸取的溶液不可过多,防止婴儿将溶液吸入呼吸道,操作时动作要轻,棉球要夹紧,防止棉球掉到口腔后部,堵住咽喉部造成窒息。
如何为宝宝做口腔护理
一般来说,新生儿无需做口腔护理,只需要擦干净奶渍、口水,让皮肤黏膜保持干净即可。如果宝宝出现了口腔疾病,才需要特殊护理。
准备用物:护理篮内放治疗碗一个,内放生理盐水浸泡的大棉球6个,消毒液体石蜡油1瓶,或煮沸过的食用植物油也可以,小镊子1把,棉棒1包,小茶壶1个(内放温水),小毛巾两块。
操作步骤:做口腔护理前,先洗净双手,将新生儿侧卧,用毛巾围在颏下及枕上,防止沾湿衣服及枕头。用镊子夹住盐水棉球1个,先擦两颊内部及齿龈外面,再擦齿龈内面及舌部,每擦一个部位,至少更换一个棉球。注意勿触及咽部,以免引起恶心。
擦洗之后用毛巾擦净面部及嘴角,口唇干燥者涂以石蜡油或食用植物油,口腔内根据需要涂药。
妈妈要注意做口腔护理的时候,使用的物品一定要清洁卫生,经过消毒才可以使用。棉球蘸取的溶液不可过多,防止宝宝将溶液吸入呼吸道,操作时动作要轻,棉球要夹紧,防止棉球掉到口腔后部,堵住咽喉部造成窒息。
幼儿口腔护理
1两岁前的孩子还不适宜刷牙,也不会漱口,我们可以在孩子吃东西后,喝几口水清洁口腔,特别是饭后或进食甜食后,或晚上喝奶后。
2平时少吃甜食,例如:软糖、奶油蛋糕,这些都比较粘在牙齿上不易脱落,很容易腐蚀牙齿。
3我们可以用些简单的方法帮幼儿清洁牙齿,用干净的棉纤,把棉柔开,沾上温水或盐水给孩子擦牙齿,也可用纱布缠绕在手指上,也是沾上水来清洁牙齿。
4对于两岁以上的小孩,当牙齿长齐了,我们建议给他买幼儿专用的小牙刷,不必放牙膏,用温开水濑口,有个别小孩开始对牙刷比较抗拒,我们可以让他看学习刷牙的图书,讲关于刷牙的故事,也可以让他看妈妈爸爸刷牙,很多宝宝开始对刷牙都是感兴趣的。
婴儿口腔护理方法
宝宝口腔卫生也很重要,因为口腔的环境很适合细菌的生长和繁殖,而宝宝又较易患鹅口疮,因此要注意口腔的日常护理。
具体的方法是:让宝宝侧卧,用小毛巾或围嘴围在衣领下,用棉签蘸上淡盐水或温开水,由口腔的两颊部开始,牙龈的外面、里面,舌部,逐步擦拭。每擦拭一个部位就要更换一个棉签。
在擦拭的过程中,动作要轻柔,宝宝的口腔黏膜极其柔嫩且唾液分泌少,动作较大很容易损伤宝宝的口腔黏膜,易致口腔感染。
若宝宝出现口唇干裂,可为宝宝涂些消过毒的植物油;若宝宝口腔出现溃疡,可为宝宝涂些金霉素鱼肝油;若宝宝患上鹅口疮,可为宝宝涂些霉菌素甘油。
上面了解了婴儿口腔护理生活当中,大家需要注意的就是婴儿的口腔薄膜比较脆弱,很容易会一碰就破的现象,感染大家一定要给孩子及时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