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诊断患者是否患上布鲁菌病
如何诊断患者是否患上布鲁菌病
如果患者有流行病学史并有反复发作的发热,伴有多汗、游 走性关节痛,查体发现肝脾及淋巴结肿大,如有睾丸肿大疼痛, 神经痛,则基本可确诊。
哪些途径可以传播布鲁菌病
传播途径①经皮肤粘膜接触传染;②经消化道传染; ③经呼吸道传染;④其他如苍蝇携带,蜱叮咬也可传播本病。但 重要性不大。易感人群人类普遍易感,病后可获得一定免疫力,不 同种布鲁氏菌间有交叉免疫。
如何诊断患者是否患上丝虫病
结合流行病学史,如3-5个月前在蚊虫孳生季节到流行区 旅游或居住,有蚊虫叮咬史;加上典型的周期性发热、离心性淋 巴管炎、淋巴结肿痛、乳糜尿、精索炎、象皮肿等症状和体征应 考虑为丝虫病。实验室检查可确定诊断。
钙化灶是什么意思
1、钙化灶是什么意思
钙化灶,是指用B超或CT图像上测到的某器官的出现类似结石一样的强回声或高密度影像的钙质沉淀。常见有肝钙化灶、前列腺钙化灶、心肌钙化灶、肾钙化灶、肺钙化灶等。
2、钙化灶有哪些病因
肝内慢性炎症或创伤。肝内慢性炎症以肝结核和肝脓肿多见,少见于霉菌病、布鲁菌病、门静脉血栓形成和结节性病。这类钙化灶缺乏特征性B超和CT图像,难于与原发性肝癌和肝内转移瘤鉴别。但是,X线平片的诊断很大,平片上50%肝区见均匀弥散于肝左右两叶的钙化灶,90%大小为8~12mm,个别融合性钙化灶可达3~4cm,而且65%患者胸片上可见肺结核征象。
寄生虫感染。肝脏寄生虫病也可以出现肝内钙化灶,常见有肝包虫病和肝血吸虫病,前者多见于牧民,后者多为疫区的农民和渔民。肝包虫病肝脏的病灶是无数小囊泡集而成,呈弥漫浸润生长,与正常肝组织界限不清楚,囊璧有钙盐沉积。
布鲁菌病的发病特点是什么
我国多见于内蒙、东北,西北等牧区。传染源目前已知有60多种家畜、家禽,野生动物是布 鲁菌的宿主。与人类有关的传染源主要是羊、牛及猪,其次是 犬。患者也可以从囊、尿、乳汁向外排菌,但人传人的实例很少见到。
布鲁菌病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治疗应遵循:①早治疗;②联合用药;③中西医结合; ④综合治疗的原则。以药为主,佐以支持疗法,以提高患者抵抗 力;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应注意休息和饮食。应增加营养,给高热量、多维生素、 易消化的食物,并给足够水分及电解质。出汗要及时擦干,避免 风吹。高热者可用物理方法降温,持续不退者也可用退热剂。诊断一经确立,立即给予治疗,以防疾病向慢性发展。药物剂量足,疗程够。一般联合两种抗菌药,连用2-3 个疗程。急性期发热患者应卧床休息,除上厕所外,一般不宜下 床活动;间歇期可在室内活动,也不宜过多。菌苗疗法适用于慢性期患者。菌苗疗法可引起剧烈全 身反应,如发冷、发热、原有症状加重,部分患者出现休克、呼 吸困难,故肝肾功能不全者、有心血管疾病、肺结核者以及孕妇 忌用。菌苗疗法也宜与抗菌药物同时应用。患病后复发率6% -10%,常在3个月以内发生。可能是 细菌为细胞内寄生,不易为抗生素杀灭或者与疗程不够有关。
目前链霉素仅用于哪些疾病的治疗
结核病初治、兔热病、草绿色链球菌或肠 球菌所致的心内膜炎(与青霉素或氨苄西林合用)、鼠疫和布鲁 菌病(与青霉素或氨苄西林合用)。
什么是布病
布氏杆菌病又称波状热,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其临床特点为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睾丸炎、肝脾肿大等,病菌为革兰阴性短小杆菌,按生化和血清学反应分为马尔他布鲁菌(羊型)、流产布鲁菌(牛型),猪布鲁菌(猪型),另外还有森林鼠型、绵羊附睾型和犬型,感染人者主要为羊、牛和猪型。其致病力以羊型最强,次为猪型,牛型最弱。传染源是患病的羊,牛、猪,病原菌存在于病畜的组织,尿、乳、产道分泌物,羊水,胎盘及羊盖体内。接触受染,也可通过消化、呼吸道传染。
临床上哪些疾病要和黑热病相鉴别
本病应与结核病、伤寒、疟疾、布鲁菌病、白血病、恶 性组织细胞病、霍奇金淋巴瘤、慢性血吸虫病及其他病因所致肝 硬化、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等疾患相鉴别。
布鲁斯氏菌病可能导致的其他疾病
有心包炎、脑膜炎、脑膜脑为、内膜炎、脊髓炎、支气管肺炎、胸膜炎、子宫内膜炎等,个别病人可发生瘫痪、听力减退、失语、耳聋、视神经炎、角膜炎、视网膜炎、肾炎、肾盂肾炎等。妊娠患者发生流产者约占1%。
全身性布鲁菌病又称波浪热。潜伏期5~30d或更长。初起症状有头痛、背痛、全身不适及间歇性发热。其它如胃肠道及神经系统症状也可发生。约有半数病例淋巴结及脾脏肿大;25%病例肝肿大;10%的病例发生非特异性皮疹,较常见的为麻疹样、猩红热样及蔷薇疹样发疹,少数可发生丘疹、水疱或出血性皮疹。还有报告在小腿发生溃疡性结节。本病经过不定,通常3~4个月,有急性暴发型与极端慢性型,后者可有持久的骨、膀胱或其它器官的感染。接触性布鲁菌病又称布鲁菌皮炎。多见于兽医及常与感染动物接触的人。病人对布鲁菌抗原发生高度过敏,接触感染动物的分泌物以后几个小时内,在接触的部位如上肢,有时在面颈部即发生瘙痒性红色斑点、丘疹或风团,几日后可自行消退。较重者在48h内出现多数散在性毛囊性丘疹,并演变成水疱和脓疱,以后水疱或脓疱结痂,痂下方的组织坏死,经10~14d后痊愈,遗留微小瘢痕。有时在非接触部位发生继发性多形性红斑样皮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若病菌侵入皮肤擦伤的伤口,可引起无痛性溃疡。病人没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土霉素的功效与作用
土霉素的作用:
土霉素抗菌谱与四环素相似,对多数革兰阳性菌、阴性菌、立克次体、沙眼衣原体、放线菌及螺旋体等都有效,对伤寒杆菌几乎无效。用于痢疾、斑疹伤寒、沙眼、结膜炎、肺炎、中耳炎、疖疮及皮肤化脓感染等。
土霉素为广谱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都有抑制作用,对衣原体、立克次氏体、霉形体、螺旋体等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土霉素主要用于防治畜禽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感染(如犊牛白痢、羔羊痢疾、仔猪黄白痢、幼畜副伤寒等)、巴氏杆菌、布氏杆菌感染及猪喘气病、鸡慢性呼吸道病;也常用于治疗狗的立克次氏体病、猫的传染性贫血,预防狗的衣原体病和钧端螺旋体病;局部用于坏死杆菌所引起的子宫内膜炎及组织坏死等;作为饲料舔加剂使用,具有促进生长和提高饲料转化率的作用。
土霉素的功效:
土霉素可用于下列疾病: (1)立克次体病,包括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洛矶山热、恙虫病和Q热。 (2)支原体属感染。 (3)衣原体属感染,包括鹦鹉热、性病、淋巴肉牙肿、非特异性尿道炎、输卵管炎、宫颈炎及沙眼。 (4)回归热。 (5)布鲁菌病。 (6)霍乱。 (7)兔热病。 (8)鼠疫。 (9)软下疳。治疗布鲁菌病和鼠疫时需与氨基糖苷类联合应用。
抗菌谱和应用与四环素相同。本品对肠道感染,包括阿米巴痢疾,疗效略强于四环素。与四环素有密切的交叉耐药性。
什么是布鲁菌病
布鲁菌病(brucellosis)又称地中海弛张热、马尔他热、波浪 热或波状热,是布鲁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性全身传染病,其临床 特点为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及肝脾肿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