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肿瘤的常识普及
关于肿瘤的常识普及
1.生长速度不同。良性肿瘤一般生长比较缓慢,有时甚至在一段时间内停止生长。在临床上,常见一些来自边远农村的患者,由于医疗条件所限,身患良性肿瘤长达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之久。相反,恶性肿瘤,无论是癌还是肉瘤,其生长速度异常地快,一经发现就必须立即进行治疗。
2.生长方式不同。良性肿瘤的生长方式往往为膨胀性和外向性生长。它的表面常有一层包膜,使之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常常可以推动,有利于进行根治性手术切除。恶性肿瘤则呈浸润性生长,即像树根一样向四周纵深发展。由于没有包膜,手术时不容易用肉眼发现其边界,所以彻底切除的难度较大。
3.转移。这是区别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主要特点。只有恶性肿瘤才发生转移。良性肿瘤表面有包膜,同时细胞间彼此存在一定的黏着力,故限制了细胞向附近和远处扩散;恶性肿瘤细胞表面则发生一系列变化,细胞间黏着性降低,细胞容易脱落,可直接侵入周围组织或通过血液、淋巴液扩散到全身各个部位。因此,恶性肿瘤一旦扩散转移,就无法进行根治性手术。
4.代谢不同。任何活细胞都要进行新陈代谢以维持自己的生命。良性肿瘤细胞代谢比较缓慢;恶性肿瘤细胞则代谢旺盛,生长速度快。正是由于这一特点,恶性肿瘤细胞消耗了人体大量宝贵的营养物质,甚至掠夺正常组织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用于自身的恶性生长,结果导致恶性肿瘤患者处于严重消耗的恶病质状态。
毛细血管扩张症知识普及
毛细血管扩张症和红血丝,看起来很像,但是二者也是明显的区别的。首先,毛细血管扩张症范围较小、症状较轻的时候,属于正常范围。但是红血丝只要出现,就证明已经出现了皮肤问题,需要尽快处理。然后,红血丝,不会出现灼热感和刺痛感,但是毛细血管扩张症会。最后引起红血丝的原因,要比毛细血管扩张症更复杂,包括:毛细血管扩张性能差、角质层受损或一部分毛细血管位置表浅等;而毛细血管扩张症的原因就比较单一,一般都是皮肤角质层薄,而且皮肤比较敏感的人,在受到外部刺激之后形成的。
教你几个祛除红血丝的方法:
第一:经常用冷水洗脸,增加皮肤的耐受力;
第二:不使用含重金属的护肤品;
第三:经常推拿红血丝部位,促进血液活动;
第四:或者使用去红血丝的臻草霜改善,但是要坚持才有效的。
孕期四维彩超知识普及
彩超是利用四维彩色超声诊断仪来进行检查的,能够实时获取胎儿的三维图像,是一种先进的检测手段。四维彩色超声诊断仪有着出色的人体工程学设计,是利用超声波原理制作的一种仪器,不存在射线、光波和电磁波等方面的辐射,对人体的健康没有影响。
由于四维彩超诊断对人体损伤小,可以重复检查,诊断迅速、准确,故已成为妇产科首选的影像学诊断方法,为医疗和科研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依据,已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辅助诊断工具。彩超是一种超声波,并没有辐射,而且只是短时间的扫过人体,对孕妇和胎儿并没有不良影响。
四维彩超是一套完整的超声检查系统,能够多方位、多角度地观察妊娠和宫内胎儿的生长发育的情况,还能对胎儿的体表进行检查,如唇裂,脊柱裂,大脑、肾、心脏、骨骼发育不良等。
1、能测定胎儿年龄
2、能评价多胞胎或者高危妊娠
3、能分析胎儿的发育情况
4、检测胎盘异常
5、能检测异位妊娠和其它的异常妊娠
6、能检测子宫的结构异常
7、能进行胎盘定位
8、能检测胎儿异常
9、能检测异常的出血
10、能检测卵巢的肿瘤和纤维瘤
11、能够多方位、多角度的观察胎儿生长发育情况,为早期诊断胎儿先天体表畸形和先天性心脏疾病提供了科学依据。
12、能自动为胎儿进行宫内拍写真”和动态录像,或人体内脏器官实时活动图像。
上面就是今天给大家的相关建议和知识梳理,怀孕的后期要按照医院的嘱咐来进行相关的检查和症状筛选。建议大家放松心情,积极配合相关的检查,根据流程来确定和安排自己的检查,并且在怀孕期间多多了解相关的的知识和检查项目、时间。
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知识普及
根据不同的分型标准,对儿童紫癜性肾炎有三种分型方法:①包括儿童紫癜性肾炎的临床分型,主要是根据儿童紫癜性肾炎患儿在临床上常出现的症状表现来对其进行分型;②儿童紫癜性肾炎的病理分型,主要依据为经肾活检光镜检查后的病理改变;③儿童紫癜性肾炎的免疫病理分型,主要依据经肾活检荧光检查后的免疫复合物的沉积物质。
病因
紫癜性肾炎是过敏性紫癜的部分临床表现,肾脏症状可发生于过敏性紫癜病程的任何时期,但多数于过敏性紫癜后2~4周出现,也可出现在皮疹消退后或疾病静止期。主要表现为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及蛋白尿。
治疗
小儿紫癜性肾炎目前无特异性治疗,主要采用对症疗法,注意保护肾功能。
1.轻型
可不予特殊处理,以对症和支持治疗为主,避免接触引起过敏的食物和药物。有明确感染时可选用敏感的抗生素。
2.急性肾炎综合征型
以降压、利尿、控制感染灶为主,保护肾功能。具体用药同急性肾小球肾炎。
3.肾病综合征型
可选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常用泼尼松。
4.急进性肾炎和慢性肾炎型
多采用激素、细胞毒药物、抗凝药物和中药联合治疗。肾功能衰竭可采用透析治疗。对急进性肾炎型可早期采用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
肥大性脊柱炎知识普及
1.虽可见于中年人,但90%以上的患者为超过60岁的老人。患者中男多于女,重体力劳动者多于轻体力劳动者。活动量及负载大者多于活动量及负载小者。本病与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
2.此种病例较多,其特点如下:
(1)晨起腰痛,活动后减轻 80%以上的患者早上起床后感到腰部疼痛,一般多可忍受,且伴活动受限,自觉腰部僵硬。但稍许活动后,则疼痛减轻,再步行数百步,不仅疼痛缓解或消失,腰部活动范围也逐渐恢复如常。主要是由于腰椎诸关节囊及周围韧带同时僵化之故。
(2)多活动或多负重后痛,休息后减轻 患者腰部过多活动或负重后,即觉腰痛,并逐渐加重,伴活动受限。此时,如稍许平卧或在沙发、躺椅上适当休息,症状即明显改善。此组症状大多在傍晚时,即活动了一天之后方出现,但病情严重者也可发作至活动1~2小时后。
(3)腰部僵硬及酸胀感尤为明显 不像其他腰痛患者以“痛”为主,其更多主诉腰椎关节活动受限、不灵活以及发酸、发僵、发胀等症状。
常见妇科恶性肿瘤科普知识
子宫颈癌
宫颈癌(cervical cancer)是我国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发病高峰年龄在50~55岁,近年来年轻宫颈癌的发病有逐渐增高的趋势。
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多认为与早婚、性生活紊乱、多产、种族等因素有关,近年来的研究认为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其中以HPV16、18、31、33等高危型为主。病理上可分为以下类型: 江苏省肿瘤医院妇瘤外科陈小祥
1.宫颈癌的癌前病变 宫颈癌的癌前病变即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表现为上皮底层细胞增生、排列紊乱,并出现核大深染、染色质分布不均等异型改变。CIN分为三级,CINⅠ级指异型细胞局限于上皮层的下1/3,CINⅡ级指异型细胞局限于上皮层的下1/3~2/3,CINⅢ级指异型细胞几乎累及全部或累及全部上皮层(原位癌)。若侵及宫颈腺体腺上皮则称为宫颈原位癌累及腺体。
2.宫颈浸润癌
异型细胞突破上皮基底膜,侵及间质,即为宫颈浸润癌(invasive carcinoma of cervix uteri)。
(1)鳞状细胞癌 占宫颈癌的80~85%。
①巨检 早期仅表现为宫颈糜烂样改变,病情发展可表现为外生型、内生型、溃疡型及颈管型。
②镜检
镜下早期浸润癌:在原位癌的基础上突破上皮基底膜,浸润间质,深度≤5mm,宽度≤7mm。
浸润癌:浸润间质的范围超出了镜下早期浸润癌,在组织学上分为Ⅰ、Ⅱ、Ⅲ级(即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
(2)腺癌 占15~20%。
①巨检 多来自宫颈管内,呈浸润性生长,可使宫颈管呈桶样改变。
②镜检 包括宫颈粘液腺癌、恶性腺瘤及腺鳞癌等。
临床主要表现为以下症状:
1.阴道流血 早期多为接触性出血(性生活后或妇科检查后少量出血),后期则为不规则阴道流血,出血是因为肿瘤破溃所致。外生型癌出血较早而量多,内生型出血较晚。
2.阴道排液 由肿瘤表面渗出所致,可为白色或血性排液。若有坏死感染则排液可呈泔水样或脓性,有恶臭。
3.晚期症状 晚期累及邻近器官或组织时可出现相应症状,如尿频尿急、便秘、下肢肿胀疼痛等,可出现恶液质等全身衰竭表现。
根据临床表现、妇科检查(包括三合诊检查)可作出初步诊断。可利用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进行宫颈癌的筛查,对于宫颈病变不典型的病例可以利用宫颈上皮的碘试验、氮激光肿瘤固有荧光试验和阴道镜检查协助确定可能的病变范围,通过活组织的病理组织学检查进行确诊。
1.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 即刮取宫颈移行带区的细胞行细胞学检查,方法有巴氏分类法和TBS分类法,现TBS分类法正逐渐取代巴氏分类法。在TBS分类中有上皮细胞异常或巴氏Ⅲ级及以上时需进行宫颈的活组织检查。
2.阴道镜检查 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巴氏Ⅲ级以上、TBS法鳞状上皮内病变及肿瘤固有荧光检查阳性者,应通过阴道镜的放大作用,寻找宫颈表面的可疑组织,提高活检的准确率。
3.宫颈活组织检查 对于宫颈的明显病灶可直接钳取,注意避开坏死组织钳取新鲜组织。对于宫颈病变不典型的可借助于碘试验、氮激光肿瘤固有荧光试验和阴道镜检查协助确定可能的病变范围进行取材活检。无辅助手段时可在鳞柱交接部的3、6、9、12点进行活检。若宫颈刮片阳性而宫颈表面光滑或活检阴性,应刮取宫颈管内膜组织送检。
4.宫颈锥切 对于宫颈刮片多次阳性而活检阴性、或活检为原位癌需要进一步检查有无间质浸润时可行锥切术。宫颈锥切包括常规手术切除、LEEP技术或冷凝刀切除。
宫颈癌应与宫颈的其他病变相鉴别,如宫颈糜烂、宫颈息肉、宫颈腺上皮外翻、宫颈结核等宫颈良性病变;宫颈乳头状瘤、宫颈管肌瘤、宫颈粘膜下肌瘤等宫颈良性肿瘤;宫颈肉瘤、淋巴瘤、恶性黑色素瘤等其他恶性肿瘤等,鉴别依据为病理组织学检查。
治疗原则:应根据临床分期、患者年龄、全身情况、设备条件和医疗技术水平决定治疗措施,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及化疗。
(一)外科手术
1.手术治疗原则 手术只适用于早期患者,手术的最大优点是在完成治疗的同时可以保留卵巢和阴道的功能,目前对早期的中青年患者应首选手术治疗。患有严重心血管疾病、严重糖尿病等不能耐受手术者应改行放射治疗。适用于各期患者,是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主要用于Ⅱb期以上和身体条件不适于手术者。包括腔内后装放射治疗和体外照射治疗。治疗原则是在尽可能保护正常组织和重要器官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杀灭癌细胞,尽量提高治疗效果,尽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宫颈癌的放射治疗以腔内照射配合体外照射的方法应用最普遍。腔内治疗采用放射源为铱192(192Ir)或铯137(137Cs)的后装治疗机,用于治疗宫颈局部的原发灶;体外照射则采用直线加速器或钴60(60Co)等,用于治疗宫颈原发灶、转移灶。化疗主要用于较晚期局部大病灶、复发患者的治疗及手术或放疗前的辅助治疗。
宫颈癌患者的预后与临床分期、病理类型、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及治疗方法等因素密切相关。早期患者手术与放射治疗效果相近。晚期患者、有淋巴结转移者及宫颈腺癌等预后差。各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Ⅰ期>85%;Ⅱ期50%;Ⅲ期25%;Ⅳ期5%。晚期病例的主要死因有①尿毒症:肿瘤压迫双侧输尿管引起;②出血:癌灶侵犯大血管引起;③感染:局部或全身感染;④恶病质:全身重要器官转移或全身衰竭而死亡。
第一次随访在出院后1个月,治疗后第1年每2~3个月复查1次。第2年每3~6个月复查1次,第3~5年每6个月复查1次。第6年开始每年复查1次。随访内容主要为盆腔检查,根据病情可进行阴道复发灶活检、胸部X光片、肝脾肾超声、盆腔CT及MRI等检查。
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又称子宫体癌,是指子宫内膜发生的上皮性恶性肿瘤,绝大多数为腺癌。为女性生殖道常见三大恶性肿瘤之一,高发年龄为58~61岁,近年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子宫内膜癌的确切病因仍不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雌激素对子宫内膜的长期持续刺激 与无排卵性功血、多囊卵巢综合征、功能性卵巢肿瘤(颗粒细胞瘤、卵泡膜细胞瘤)、绝经后长期服用雌激素而无孕酮拮抗、长期服用他莫昔芬等因素有关。
2.子宫内膜增生过长 部分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可以发展为子宫内膜癌,约有30%的不典型增生过长发展为子宫内膜癌。
3.体质因素 内膜癌的发生与肥胖、高血压、糖尿病、未婚、少产及绝经后延等因素相关。
4.遗传因素 约20%内膜癌患者有家族史。
子宫内膜癌的主要症状包括异常阴道流血、阴道排液等,早期可无明显症状。
1.阴道流血:未绝经者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经间期出血。绝经者表现为绝经后阴道流血,量可多可少,大量出血者少见。
2.阴道排液:部分患者诉阴道排液增多,早期多为浆液性或浆液血性排液,晚期合并感染则有脓血性排液,并有恶臭。
3.疼痛:晚期出现疼痛。因癌瘤浸润周围组织或压迫神经所致,可向下肢及足部放射。癌灶侵犯宫颈,堵塞宫颈管导致官腔积脓时,出现下腹胀痛及痉挛样疼痛。
4.全身症状:晚期患者常伴全身症状,如贫血、消瘦、恶病质、发热及全身衰竭等。
早期时妇科检查无明显异常,子宫正常大小、活动好。在病情的发展过程中,子宫逐渐增大、质地软;晚期时可见癌组织自宫口脱出、质脆、触之易出血。若合并宫腔积脓,则子宫明显增大,质软,呈囊性。若癌灶向周围浸润,则可在宫旁或盆腔内扪及肿物。
分段刮宫是确诊子宫内膜癌最常用的和最可靠的活检方法。其他辅助诊断方法,的如B型超声检查、宫腔镜检查、MRI、CT、淋巴造影、细胞学检查等都是子宫内膜癌的常用检查和诊断手段。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应根据子宫大小、肌层是否被癌浸润、宫颈管是否累及、癌细胞分化程度及患者全身情况等而定。主要的治疗为手术、放疗及药物治疗,可单用或综合应用。
手术为首选的治疗方法,尤其对早期病例。放疗、化疗主要用于不宜手术的患者,也用于术前、术后的辅助治疗。其他治疗包括激素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等。
影响子宫内膜癌的预后因素主要为肿瘤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等,另外患者的身体状况以及治疗的效果也可以影响患者的预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IaIb期94%、Ⅱ期84%、Ⅲ期40~60%。
卵巢癌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因其发病隐匿、早期无明显表现,诊断时多为晚期。其死亡率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5年生存率20~30%。
卵巢组织成分复杂,是全身各脏器原发肿瘤类型最多的器官,除类型繁多,尚有良性、交界性(低度恶性潜能)和恶性之分。卵巢亦为胃肠道恶性肿瘤、乳腺癌、子宫内膜癌转移的常见部位。因位于盆腔深部,异常时检查难发现,一旦出现症状多属晚期,应高度警惕。发病原因至今不明,可能与生育状况、遗传或基因变化相关。
组织病理学上卵巢癌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卵巢上皮性肿瘤 占卵巢肿瘤50%~70%,其恶性类型占卵巢恶性肿瘤的85%~90%。发病年龄多为30~60岁。组织学上可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三类。交界性肿瘤是指上皮细胞增生活跃及核异型,表现为上皮细胞层次增加,但无间质浸润,是一种低度潜在恶性肿瘤,生长缓慢,转移率低,复发迟。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包括浆液性囊腺癌、粘液性囊腺癌、卵巢子宫内膜样癌、透明细胞癌等。
2.卵巢生殖细胞肿瘤 为来源于生殖细胞的一组卵巢肿瘤,其发病率仅次于上皮性肿瘤,占卵巢肿瘤的20%~30%。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
卵巢性索间质肿瘤 来源于原始性腺中的性索及间质组织,占卵巢恶性肿瘤的5%~8%,此类肿瘤常有内分泌功能,故又称功能性卵巢肿瘤。
卵巢恶性肿瘤 早期多无症状,可在妇科检查发现。患者多在出现腹胀、腹部肿块及腹水时就诊。妇科检查时发现肿块多为双侧,实性或囊实性,表面凹凸不平,不活动,常伴有腹水,若有盆腔内播散则可触及子宫直肠窝种植结节。远处转移时出现相应部位的表现。肿瘤若向周围组织浸润或压迫神经,可引起腹痛、腰痛或下肢疼痛;若压迫盆腔静脉,出现下肢浮肿;若为功能性肿瘤,产生相应的雌激素或雄激素过多症状。晚期可表现消瘦、严重贫血等恶液质征象。
根据患者年龄、病史及体征,可初步确定为卵巢肿瘤,应注意鉴别良恶性肿瘤,诊断困难时可作以下辅助检查。
1.细胞学检查 有腹水者可行腹腔穿刺行腹水肿瘤细胞检查,若有胸腔积液亦应作细胞学检查以确定有无胸腔转移。
2.B型超声检查 可检测肿块部位、大小、形态等,提示肿瘤性质(囊性或实性,囊内有无乳头)以及初步鉴别卵巢肿瘤、腹水和结核性包裹性积液。
3.CT、MRI检查 良性肿瘤囊壁薄、光滑、囊内回声均匀;恶性肿瘤轮廓不规则,可有囊内乳头或向周围浸润或伴腹水。可显示腹腔内脏器的情况及腹膜后淋巴结转移。
4.腹腔镜检查 对中等大小以下的肿瘤可直接观察肿块及其与周围的关系,可在病变原发和转移部位进行活检。但若术前检查疑似恶性肿瘤者,术中对包膜完整的肿瘤不宜穿刺以防肿瘤细胞的种植转移。
5.实验室检查 常用的有CA125、AFP、HCG等,可用于辅助诊断及病情监测。
(1)CA125:80%卵巢上皮癌患者CAl25水平高于正常值;90%以上患者CAl25水平的高低与病情缓解或恶化相一致,可用于病情监测和随访,敏感性高。
(2)AFP:卵巢内胚窦瘤显著增高,未成熟畸胎瘤、混合性无性细胞瘤中含卵黄囊成分者亦有增高。
(3)HCG:对于原发性卵巢绒癌有特异性,部分恶性生殖细胞肿瘤亦有升高。
(4)CEA:粘液性卵巢癌及胃肠道癌的卵巢转移癌可升高。
(5)性激素:颗粒细胞瘤、卵泡膜细胞瘤产生较高水平雌激素。
治疗原则是以手术为主,辅以化疗、放疗及其他综合治疗。根据探查及术中冰冻病理检查结果,决定肿瘤分期及手术范围。对晚期病例亦应尽量切除肿瘤以减少肿瘤细胞负荷。化学药物治疗为主要的辅助治疗。暂无法施行手术的晚期患者,可行术前化疗。放射治疗为手术和化疗的辅助治疗。
预后与分期、组织学分类及分级、患者年龄及治疗方式等有关。卵巢癌总的5年生存率为20~30%。Ⅰa和Ⅰb期癌局限于包膜内,5年生存率可达90%,Ⅰc期为68%。早期好于晚期、组织高分化者好于低分化者、对化疗药物敏感者好于耐药者、术后残灶直径<1cm者好于>1cm者。
卵巢癌易于复发,应长期随访和监测,若有复发则应再次手术和化疗。
脑中风的相关知识普及
专家指出,“轻型卒中之于脑卒中的意义,就像地震前的一些‘鸡飞狗跳’等动物异常举动,预示可能发生大地震,如果我 们及时留意到这些蛛丝马迹,及时作出应对,死里逃生的成功率就大大提高。”
专家介绍,脑卒中又称为“脑血管意外”,中医称为“脑中风”,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造成血液循环障碍 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约有700万脑卒中患者,每年有将近两百万的新发病例。“脑卒中发病率递增的原因跟整个社会的发展是相关的” ,关良主任表示,脑卒中发病人群以60岁以上的老年人患者为主,但由于吸烟饮酒、高盐高糖,暴饮暴食、肥胖、生活不规律、加班熬夜等不健 康生活方式,脑卒中的患者日趋年轻化,30-40岁的患者不在少数。
大量研究资料表明,人们常说的“三高”,即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都是导致脑卒中最大的危险因素。同时,关良主任表示,曾有脑卒中病史 的、缺乏运动、吸烟、肥胖或超重、房颤等都是常见的危险因素。这八大因素中有三个以上的,我们都把他定为发生脑卒中的高危人群。
另外,气候本身也是一个诱因。可以明显看到,冬天发生脑卒中的病人比较多,而且北方的发生几率明显也比南方高很多。
许多病人患脑卒中后,会留下偏瘫、失语、麻木及手脚运动不灵活、反应迟钝、痴呆等后遗症。这不仅给患者造成了巨大的身心痛苦,同时 也给家庭及社会造成了极大的负担和压力。
中风发生前的“小信号”
“整个大脑对于我们的身体都是一个中枢,任何一个部位出现问题都会有不同的表现。”关良主任指出,脑卒中的重要特点是突发性,且多 数是偏侧为主的,部分可以为双侧性。脑卒中的症状有很多,包括:头痛;感觉异常,偏侧的麻木、乏力;意识障碍,神志模糊,反应迟钝,语 言障碍,说话说不清楚;突然吞咽功能不好或者耳鸣、听力下降;突发视物模糊,单眼的视力下降或缺失等。
脑卒中的上述有些症状,在轻型卒中时也会出现
何为轻型卒中?济南脑科医院的专家关良主任介绍,轻型卒中也被成为“小中风”,多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简称TIA),有统计显示约1/3 甚至更多的脑卒中发病前会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这是因为输送到脑部的血液和氧气暂时中断所致。轻型卒中的症状表现通常发生时间非常短( 如2-3分钟),产生半身麻木,一侧手和胳膊麻木和发沉,行走不便,还可能出现语言不利、口齿不清的症状。但是这种反应都具有一过性,在发作后24小时之内自行缓解。然而它却是有力的预兆,如不积极预防,真正的脑卒中将会在短期内发生。
有估算,轻型卒中的病人在我国约有1700万之众,部分病人开始发作时会很轻微,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每10个人中就有1人会在7天之内发 生中风,每3个人中有1人会在之后发生中风,每3个人中有1人会在之后发生心肌梗死。“正如中国卒中二级预防的指南指出,卒中的二级预防应 该尽早进行,权威研究提示尽早的卒中二级预防可以明显减少卒中的复发、减少患者住院天数及住院的费用,同时可以降低残疾。”所以这些小信号切勿忽视。
永久脱毛的知识普及
脱毛科普学说
1、脱毛会不会痛?
对于脱毛,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很痛,到底脱毛痛不痛呢?我们来问问专业医师的意见。专业医师表示,传统撕除式蜜蜡除毛法,疼痛度应该最大,且这种利用外力将毛发拉扯下来的方法,虽然确实可以连根拔起,但若使用、保养不当很可能造成毛囊肌肤往内萎缩、毛发倒长的假性毛囊炎现象。情况和蜜蜡脱毛类似的还用用镊子拔,一样也会有很大的刺激性和明显的疼痛感。
如果是利用脱毛膏软化毛发之后再脱毛,一般而言不会有疼痛的感觉,利用剃刀来刮,只要刀法掌握的好也不会让自己感到痛楚。而最新的激光脱毛也利用冷却技术,大大降低了身体的痛感,因此怕痛的MM不如选用这些脱毛方式。
2、毛发会不会越脱越粗?
不少人不敢脱毛,都是因为认为脱毛会导致毛发越长越粗,而其实毛发并不会因为你经常清理就会愈长愈粗,会有这种感觉的主要原因有两种:第一是视觉上的反应,刚长出来的黑头毛发,在一片光滑的肌肤上更明显,会让黑头毛发看起来变粗大:第二是因为除毛后的肌肤没有好好保养,导致经常刮除的表面因为角质层不断被破环,毛发很容易变得粗糙干硬,皮肤也更容易敏感,再加上反复刺激肌肤表面也会导致黑色素沉积,毛发长在粗糙的肌肤表面上,整个质感就会愈来愈粗。
3、全身脱毛可以用一个方法?
脱毛方法,你针对全身的各个部位都采用一种方法?其实这是不科学的,因为不同区域的毛发其特点是不同的,所以我们应该针对身体不同部位的特点来采取相适应的脱毛方法。
第一区脸部细节
一定要将全脸毛发都要清洁干净。雄性荷尔蒙分泌旺盛的女生,嘴周、手指节上,甚至是背部都会有细细微黑的毛发窜出。清除这些部位,可利用一些便利的除毛道具,或使用刀头小的除毛刀来处理,才能将平常清除不到的毛发清干净。
第二区胳肢窝
腋下的毛发清除后,最怕留下一片青黑,如果上面还有刚冒出头的黑点点,实在很不美观。除腋毛的方式有很多种,自行除毛或医学美容除毛效果都不错。重要的是除毛后的保养,以及定期清小黑头,才不会让胳肢窝一片乌黑。
第三区手脚四肢
大面积部位不管是用电动除毛刀还是各种除毛器都很方便,如果真想根除毛发,不想周周与杂毛作战,使用激光等医学美容方式除毛,效果最佳。
第四区比基尼区域
穿着时髦亮眼的比基尼泳装,却发现毛毛从裤角边露出来,实在是害羞死了。私密处的阴毛也要定期修整,不过这个地方皱褶多。又是女生最敏感的部位,建议选用具有安全防滑装置、刀头小的除毛刀,在除毛前可以将毛发剪短一点,以利修整。皮肤科医生不建议将阴部毛发剃光,以免丧失毛发保护阴部的功能。
4、毛发能否根除?
如果你选择的方式是DIY除毛,那么真的没有一次根除这种事情,你得依照自己毛发的生长速度,定期帮肌肤修整毛发。基本上使用拔除式的除毛方式,3~4周处理一次,而刮除式的则是1-2周要除毛一次。如果你选用的是激光等医学美容除毛方式,绝对可以根除,但也不是一次就能完全清理干净。因为除毛结果与你的毛发生长期有关,只有在生长期的毛发,最黑、最粗、长在肌肤最表面的,才能接收到热能破坏而脱落,所以一次除毛的治疗只能除掉约30%的毛发。通常除毛疗程会视部位进行4~6次不等,至于要多久去除1次,因为每个部位的毛发休止期不同,间隔的时间也不太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