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儿童抑郁症的原因
导致儿童抑郁症的原因
社会心理因素
重大的生活事件、童年发生的不幸遭遇、社会支持的缺乏等因素影响,均可能在原有遗传因素的基础上促发抑郁症。如亲人去世、父母关系紧张或离异、父母对子女漠不关心、考试不及格等,往往会出现情绪上的剧烈反应并导致情感加重。
遗传性因素
家族遗传性因素在儿童抑郁症的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血缘关系越近,发病率越高。如果儿童的父亲或母亲有抑郁症就会引起儿童的抑郁症。如有抑郁症的父母在家少言寡语,不参加社会活动,不大与人结交来往,或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过分关心,稍有不适,就十分紧张焦虑,忧心忡忡,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儿童的情绪。
病前人格的影响
急性抑郁症患儿病前个性多有倔强、违拗等特征,并可有被动-攻击性人格。患儿一旦失去了自尊或受到了重大挫折便会表现出攻击性,而这种攻击性又不直接表现出来,而是把攻击冲动转化为抑郁倾向,越是想攻击,抑郁也就越深。
儿童也会得抑郁症
孩子得抑郁症的原因
专家也并不确定什么样的孩子会更容易得抑郁症,不过以下几个原因可能会是导火索。
抑郁基因
如果孩子父母中有一方曾经得过抑郁症,那么其孩子得抑郁症的几率为25%,如果父母双方都有过此病,孩子的几率则增加到50%甚至更高。
神经物质失衡
脑中一类神经传导素的物质,也就是血清素、正肾上腺素和多巴芬,它们在控制情绪方面扮演着重要的作用。专家们认为抑郁症的孩子可能是由于这些神经物质分泌不足导致的。
创伤
有一半的抑郁症患者,包括儿童和成年人,他们都曾经经历过一些重大的、使生活发生巨变的事件。比如,失去至爱,搬到新的城市、或者是一次事故中的直接受害者。而孩子们通常没有处理这些重大创伤的能力,于是便在心里产生了阴影。艾欣7岁便得了抑郁症,那年她妈妈遇到一次严重事故并且受了重伤。从那以后,艾欣便关闭了自己的情感大门,但专家们认为其实她也尝试走出自己的世界,只是用了另一种方式:她恐吓别的小孩,画一些恐怖的画,比如受伤的人或被杀的人,当她觉得不开心的时候她抓破自己的脸。
荷尔蒙分泌发生变化
学龄前孩子也会得抑郁症,不过更多诊断有抑郁症的儿童是那些处在青春期的孩子。这个阶段正是荷尔蒙发生变化的时期,男孩与女孩得抑郁症的比例大致相当,但是在十几岁和进入成人期时,女孩得抑郁症的比例提高,是男孩的两倍。变化的荷尔蒙以及社会的期望是这种性别差异的原因所在。
太过追求完美造成的现实失落感
如果说是因为自卑造成的抑郁症,倒不如说是太过追求完美而导致的失落引起的自卑感,所以家长应该多让孩子认识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是完美的,用一颗常态的心理面对挫折、失败,多给孩子一些安慰,比如这件事情没做好也没关系,我们重要的是做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千万不要对孩子太过严苛,否则这些无形的压力也会成为孩子抑郁症的原因。
儿童抑郁症的症状
儿童抑郁症通常可分为急性抑郁、慢性抑郁、隐匿性抑郁三种。
1、急性抑郁
这一类儿童发病前常有明显的精神诱因,如父母突然死亡,遭受意外灾害,或因病住院而离开父母等。这类儿童病前精神正常,发病时忧郁症状明显,如整天流泪、动作迟缓、声音低、食欲不振、乏力、失眠、恶梦、日渐消瘦,常常独进独出,不与其他儿童交往,有时可流露出绝望感。
2、慢性抑郁
这一类儿童过去常有与父母多次分离的经历,或有其他的精神创伤的病史,但并无重大的突然的诱因。病前适应能力差,忧郁症状呈逐渐加重,表现为胆小、害差异、容易受惊、不合群、学习成绩下降,睡眠少而浅。检查时可发现其行为退缩、表情淡漠,并有厌世观念和自杀企图等。
3、隐匿性抑郁
这一类儿童的抑郁症状常常相当隐匿,多表现为其他方面的问题,如不听话、多动、执拗、反抗、攻击、不守纪律、学习困难、冲动捣乱或其他不良行为。也可出现头痛、呕吐、腹痛、腹泻、厌食、过食、大小便失禁等身心问题。多数儿童忧郁不明显,但有的儿童可周期性地出现抑郁症状。
抑郁症对不同年龄孩子的影响
婴儿期抑郁症
大多发生在6个月以后,主要与母子分离有关,患儿首先表现为不停地啼哭、易激惹、四处寻找父母、退缩、对环境没有兴趣、吃奶差、体重不增、睡眠减少。
学龄前期儿童抑郁症
学龄前期儿童抑郁症可使患儿易激惹、社交行为退缩、不愿上幼儿园、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食欲下降、易生病,导致孩子生长发育迟缓。
学龄期儿童抑郁症
学龄期儿童抑郁症的患儿常性格孤僻、不合群、和同学关系不好、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学习成绩不好、自我评价低,可产生消极意念或自杀行为,部分儿童出现攻击行为和破坏行为。
青春期抑郁症
患儿除有心理低沉、思维迟滞、理解力和记忆力下降外,还可出现反社会行为,如吸烟、酗酒、吸毒、犯罪、自杀等。
儿童抑郁症的危害
1、应激反应和适应不良反应,应急反应是在出乎意料的危险或紧张情况下所引起的反应,轻者表现为情绪紧张、感觉过敏、惊慌失措、疲劳无力等。重者为抑郁、恐惧、焦虑、木僵、遗忘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如心悸、多汗、厌食、尿急、颤抖等)。
2、轻度心理疾病,即神经症,又称神经官能症,是大脑机能活动暂时性失调而引起的心理障碍或异常,常见为神经衰弱、焦虑症、癔症(歇斯底里)、强迫性神经症、恐怖症、抑郁性神经症。
3、身心疾病,指由心理社会因素诱发的躯体功能紊乱或器质性损害,如并发心脏病、消化道溃疡、哮喘、甲亢、糖尿病、月经失调、神经性皮炎等。
4、严重精神疾病,儿童患者的心理机能完全瓦解,主要有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等。
5、人格障碍,人格障碍是心理发育不健全的表现,可延续终身。
青春期抑郁症的原因有哪些
1.青春期抑郁症的发病与遗传因素有关。家族内发生抑郁症的概率约为正常人口的8~20倍,且血缘越近,发病概率越高。调查发现,青春期抑郁症中约71%有精神病或行为失调家族史。抑郁症儿童青少年的一级亲属终生患该症的比率在20%~46%范围内。在家族遗传方面,导致儿童抑郁症的危险因素包括:亲子分离或早期母婴联结剥夺;父母患有精神病;父母虐待或忽视;家族中有抑郁症和自杀史;某些慢性躯体病。
2.青春期抑郁症的发病与生化因素有关。如5-羟色胺(5-HT)功能降低可出现抑郁症状,5-HT功能增强与躁狂症有关。药理研究表明,中枢去甲肾上腺素(NE)和/或5-HT及受体功能低下,是导致抑郁症的原因。
3.早期生活经验方面的因素。先天易感素质的儿童经历创伤性体验后容易促发情感性障碍。有调查提到抑郁症儿童精神刺激事件比对照组多三倍。一个人早年和儿童时期不良的生活经历会使患抑郁症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4.性格缺陷。如被动—攻击型人格、强迫型人格、癔症型人格等。有些学者认为急性抑郁症儿童病前个性多为倔强、违拗,或为被动—攻击性人格;慢性抑郁症则病前多表现为无能、被动、纠缠、依赖和孤独;隐匿性抑郁症患者病前有强迫性和癔病性格特征。
儿童抑郁症的表现是什么
一、行为方面:儿童抑郁症的表现为多动,攻击别人,害怕去学校,不愿社交,故意回避熟人,不服从管教,冲动,逃学,表达能力差,成绩差,记忆力下降,离家出走,甚至有厌世和自残、自杀行为等。
二、情绪方面:儿童抑郁症的表现为目光垂视、呆滞无神,表情冷漠,易激怒,敏感,哭闹,好发脾气,焦躁不安,厌倦,胆小,羞怯,孤独,注意力不集中,易受惊吓,常伴有自责自罪感,认为自己笨拙、愚蠢、丑陋、没有价值,灰心丧气,自暴自弃,唉声叹气,对周围的人和事不感兴趣。
三、儿童抑郁症的表现为学龄期的孩子常会过于消瘦,睡眠会出现戏剧性的变化,并开始用一种缺乏感情的单调的语言讲话。除基本的抑郁表现外,更易激惹、发怒、谩骂。不仅不喜欢自己而且厌恶周围一切。头痛、失眠和厌食并且满面愁容等多种小孩抑郁症的症状,不善向成人表述内心痛苦感受。
四、儿童抑郁症的表现为躯体方面:睡眠障碍,食欲低下,体重减轻,疲乏无力,胸闷心悸,头痛胃痛,恶心,呕吐,腹泻,遗尿遗屎等。这类情形常被误诊为躯体疾病。
抑郁症形成的原因你知道吗
1、早期生活经验方面的因素。先天易感素质的儿童经历创伤性体验后容易促发情感性障碍。有调查提到抑郁症儿童精神刺激事件比对照组多三倍。一个人早年和儿童时期不良的生活经历会使患抑郁症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2、性格缺陷。如被动-攻击型人格、强迫型人格、癔症型人格等。有些学者认为急性抑郁症儿童病前个性多为倔强、违拗,或为被动-攻击性人格;慢性抑郁症则病前多表现为无能、被动、纠缠、依赖和孤独;隐匿性抑郁症患者病前有强迫性和癔病性格特征。
3、青春期抑郁症的发病与生化因素有关。如5-羟色胺(5-HT)功能降低可出现抑郁症状,5-HT功能增强与躁狂症有关。药理研究表明,中枢去甲肾上腺素(NE)和/或5-HT及受体功能低下,是导致抑郁症的原因。
4、青春期抑郁症的发病与遗传因素有关。家族内发生抑郁症的概率约为正常人口的8~20倍,且血缘越近,发病概率越高。调查发现,青春期抑郁症中约71% 有精神病或行为失调家族史。抑郁症儿童青少年的一级亲属终生患该症的比率在20%~46%范围内。在家族遗传方面,导致儿童抑郁症的危险因素包括:亲子分离或早期母婴联结剥夺;父母患有精神病;父母虐待或忽视;家族中有抑郁症和自杀史;某些慢性躯体病。
哪些人群容易得抑郁症
(1)患者亲属:那些有现患或曾患抑郁症者的亲属,由于遗传或家庭成长环境的影响,患严重抑郁症的可能性是一般人群的2倍。
(2)女性:妇女必须面对月经、怀孕、生育、绝经和避孕等生理过程对情绪的影响。与男性相比,女性与别人的关系限定得更明确,结果,挫折对她们的影响更深,更易患抑郁症。另一方面,与单身妇女相比,母亲较少患严重的抑郁或自杀,母子间的密切关系保护她们免受其他挫折对情感的沉重打击。近来的研究表明:儿童期严重的情感打击也在许多妇女患抑郁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约有37%的女性抑郁症患者,在21岁前曾受到过躯体或性方面的虐待。另外,女性慢性病患者特别是当慢性病导致疼痛、限制了活动时易发生抑郁。
(3)生育高峰期的一代:她们在升学、就业、住房等方面面临着空前激烈的竞争,许多人梦想破裂,导致失望、挫折和丧失信心,知道抑郁。
(4)老年人:老年抑郁症要特别注意,在老年时出现的抑郁常常是对身体衰弱、亲人丧失等的反应。身处寂寞和衰弱之中,是非常令人沮丧的。
(5)儿童:抑郁症在儿童期极少出现,挫折、患有严重抑郁症的父母增加了患病的危险性。儿童可能不表现出明显的悲伤,常出现异常的不安、攻击、学习问题等行为障碍。
(6)青少年:自杀是15-19岁青少年中排在意外之后的第二大死亡原因。专家认为:青春期是艰难的时期。体内激素剧烈变化,在高傲和自卑间徘徊,既要摆脱家庭的束缚,又未完全独立,这使得他们对重大的挫折易产生严重的情绪反应。
儿童抑郁症是怎么引起的吗
1、社会要素:很多儿童抑郁症患者患病的缘由并不是由于先天性遗传要素招致的,而是后天性的外界环境的刺激招致的。如缺乏家庭的暖和,过度的惩罚受虐、父母的离异、死亡、遭受不测灾祸等对儿童的激烈刺激,使得儿幼稚嫩的心灵和臂膀乃至生命之无法接受,招致儿童肉体抑郁以至失常,从而诱发其抑郁的呈现。
2、性格要素:关于那些天生性格过于内向、自尊心过强、心理素质较差的儿童相对于那些生动开朗的儿童是更容易患有抑郁症的,这类儿童一旦遇到一点艰难、波折其内心的肉体压力就会过大,长期如此重压,并且不得不到有效的宣泄,使的他们患上了抑郁。
3、学习要素:还有些患有抑郁症的儿童之所以患病就是由于本人脆弱的自自信心遭到严厉的打击而形成的,如一些儿童由于成果不理想或者犯了错误时,家长的教师教育的办法不当,遭到严厉的责备、严厉的经验、无情的贬低,使他们的自尊遭到伤害,使他们的性格变得孤僻、自卑,从而构成了恶性循环,最终招致儿童抑郁的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