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小儿腮腺炎的三大症状

小儿腮腺炎的三大症状

1.周围血象

白细胞计数大多正常和稍增加,淋巴细胞相对增多。有并发症时白细胞计数可增高,偶有类白血病反应。

2.血清和尿淀粉酶测定

90%患者的血清淀粉酶有轻至中度增高,尿中淀粉酶也增高,有助诊断。淀粉酶增高程度往往与腮腺肿胀程度成正比,但其增高也可能与胰腺和小肠浆液造酶腺病变有关。

3.血清学检查

⑴中和抗体试验:低滴度如1∶2即提示现症感染。

近年来应用凝胶内溶血法(Hemolysis-in-Gel法),与中和试验基本一致,而比中和抗体的检测简便迅速,但方法上还需进一步改进。

⑵补体结合试验:对可疑病例有辅助诊断价值,双份血清(病程早期及第2~3周)效价有4倍以上的增高,或一次血清效价达1∶64者有诊断意义。如条件许可,宜同时测定S抗体和V抗体。S抗体增高表明新近感染,V抗体增高而S抗体不增高时仅表示以往曾受过感染。

⑶血凝抑制试验:受病毒感染的鸡胚,其羊水及尿囊液可使鸡的红细胞凝集,腮腺炎患者的恢复期血清有强大抑制凝集作用,而早期血清的抑制作用则较弱,如两次测定效价相差4倍以上,即属阳性。

⑷病毒分离:早期病例,唾液、尿、血、脑脊液以及脑、甲状腺等其他组织中可分离出腮腺炎病毒。手续较繁,目前无条件普遍开展。

⑸肾脏受累时可出现蛋白尿,红白细胞等,甚至类似肾炎的尿的改变。

小儿腮腺炎的病因

1、传染源:早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病毒存在于患者唾液中的时间较长,腮肿前6天至腮肿后9天均可自病人唾液中分离出病毒,因此在这两周内有高度传染性。感染小儿小儿小儿腮腺炎病毒后,无小儿小儿腮腺炎表现,而有其它器官如脑或睾丸等症状者,则唾液及尿亦可检出病毒。在大流行时约30~40%患者仅有上呼吸道感染的亚临床感染,是重要传染源。

2、传播途径:本病毒在唾液中通过飞沫传播(唾液及污染的衣服亦可传染)其传染力较麻疹、水痘为弱。孕妇感染本病可通过胎盘传染胎儿,而导致胎儿畸形或死亡,流产的发生率也增加。

3、易感性:普遍易感,其易感性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青春期后发病男多于女。病后可有持久免疫力。

小儿腮腺炎怎么预防

小儿腮腺炎要怎么预防呢?腮腺炎潜伏期约为2周,首先出现类似感冒症状,而后出现腮腺肿大。腮腺炎通常1-2周即可痊愈。有的男性患儿会在患病后第7天左右出现阴囊红肿,睾丸也同时肿胀、疼痛或有下坠感,有时伴有发热和寒战,这就是并发了睾丸炎。所以小儿腮腺炎的预防十分重要,要怎么预防呢?

1.流行性腮腺炎病人发热期间宜卧床休息。

2.注意口腔卫生,进食稀软饮食,避免酸性食物,多饮水。

3.对症治疗,给予适量镇静剂及退热剂。

4.抗病毒药物,如板蓝根冲剂或针剂。

5.适当使用抗茵药物,预防继发性化脓性感染。

6.已发生并发症者,会同相关科室共同诊治。

7.出现症状后,应至少隔离3周,以免引起传染流行。

8.青春期病人,用Y-蛋白可预防睾丸炎发生。皮质激素也可预防或减轻睾丸炎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儿童期进行计划免疫,可预防流行性腮腺炎发生。

小儿腮腺炎的病因

小儿腮腺炎病毒(paramyxovirusparotitis)与副流感新城、麻疹、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病毒同属于副粘液病毒系核糖核酸(RNA)型,1934年自患者唾液中分离得,并成功地感染猴及“志愿者”。病毒直径约为85~300nm,平均140nm。对物理化学因素的作用均甚敏感,1%来苏、乙醇、0.2%福马林等可以在2~5min内将其灭活;暴露于紫外线下迅速死亡。

1、传染源:早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病毒存在于患者唾液中的时间较长,腮肿前6天至腮肿后9天均可自病人唾液中分离出病毒,因此在这两周内有高度传染性。感染小儿小儿小儿腮腺炎病毒后,无小儿小儿腮腺炎表现,而有其它器官如脑或睾丸等症状者,则唾液及尿亦可检出病毒。在大流行时约30~40%患者仅有上呼吸道感染的亚临床感染,是重要传染源。

2、传播途径:本病毒在唾液中通过飞沫传播(唾液及污染的衣服亦可传染)其传染力较麻疹、水痘为弱。孕妇感染本病可通过胎盘传染胎儿,而导致胎儿畸形或死亡,流产的发生率也增加。

3、易感性:普遍易感,其易感性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青春期后发病男多于女。病后可有持久免疫力。

小儿腮腺炎带感冒舌苔发白怎么办

提问:小儿腮腺炎带感冒舌苔发白怎么办。

所患疾病: 腮腺炎带感冒舌苔发白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我女儿3周岁 24号早上开始发烧,肚子痛不爱吃东西,没有腹泻症状。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到过当地医院救治 先前扎退烧针无效后又打点滴发烧退了!今天30号脸肿了!

到医院检查确诊是腮腺炎,医生说没有监护室和有效药,现在耳后下巴都是肿的而且舌苔发白体温有时37度,37.5度,38度 现在在家不知道怎么办!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小儿腮腺炎能否根治,是否有有效药,现在我该怎么办!

天津市口腔医院 颌面外科 阙禧韬 主治医师

建议您到所在地医院就诊,可能需要做一些必要的检查才能明确诊断和治疗,感谢您的咨询,祝您早日康复!

小儿腮腺炎患者该怎样注意饮食

小儿腮腺炎是一种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很大伤害作用的疾病,很多小孩都会不同程度地染上这个顽疾。据了解,腮腺炎很难根治,患者除了要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就医外,还需要注意个人的饮食。那么,小儿腮腺炎患者该怎样注意饮食呢?

一、居室应空气流通。冬季可定时开窗通风,同时要注意保暖。

二、应卧床休息,直至肿胀完全消退。

三、饮食以流质或半流质为宜,以减少咀嚼引起疼痛,忌食酸性食物,以免流涎增多加重疼痛。同时要多饮水。

四、注意口腔卫生。可用朵贝尔溶液或淡盐水漱口,一日3~4次。

五、腮腺肿胀部位可用冷敷以减轻疼痛,也可外敷一些清热解毒的中药。

六、患儿的食具应煮沸消毒,玩具、书本等可在太阳下曝晒半小时。

七、如发现有频繁呕吐、嗜睡、神志不清或上腹部疼痛、睾丸肿痛,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护理患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的小儿时一定要注意让小儿适当的休息。患流腮的小儿,不论病情轻重,均应卧床休息5-9天。因为良好的休息是减少并发多脏器损害的有效手段之一另一手段是及早治疗。

在急性期,应吃含维生素多的流质、半流质饮食,呼吃酸、辣刺激性食物及不容易消化的多脂类食品。避免过饱,以免并发胰腺炎。若怀疑胰腺炎时,可进食乳品及蔬菜水果。若已确诊胰腺炎,则应禁食,按胰腺炎处理。

以上与您一齐分享的内容就是小儿腮腺炎患者需要饮食的饮食事项,希望这些内容能在一定程度上给您提供帮助。小儿腮腺炎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希望大家能多点关注这方面的内容,多点关注他们的健康。

得了腮腺炎会反复得吗

腮腺炎又称流行性腮腺炎,多见于5~10岁的儿童,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小儿腮腺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节最为多见,主要通过飞沫及病人接触传染。临床特征为发热及腮腺非化脓性肿痛,并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器官。如果小儿患了腮腺炎,体内产生了抗体,可获得终生免疫。

腮腺导管较长、较窄,如果存在腮腺内结石、导管口因创伤性炎症致瘢痕狭窄、主导管过细等情况,易致唾液淤滞而发病。儿童复发性腮腺炎多有自愈性,大多在青春期后痊愈。

腮腺炎反复发作的孩子要增强抵抗力,防止继发感染。同时在生活上要多喝水、用淡盐水漱口、保持口腔卫生等,可每天按摩腺体帮助排唾液,做好平时的预防,远离传染源,才能更好的避免反复的出现腮腺炎。

若孩子有急性炎症表现则要到口腔科就诊,判断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必要时做造影检查以了解是否有腮腺异常的情况。

首先说得了腮腺炎以后仍然会反复的发作,因为腮腺炎是一种传染性疾病,所以对于很多易感腮腺炎的患者,要在春季和冬季,做好预防腮腺炎工作,通过注射腮腺炎疫苗,通过运动,通过饮食和休息,提高免疫力,才能避免腮腺炎反复的发作。

小儿腮腺炎会出现并发症吗

儿腮腺炎会出现以下的并发症:

一、儿腮腺炎会出现生殖器官并发症

流行性腮腺炎病毒也可侵犯生殖腺,表现为睾丸炎或卵巢炎,前者较后者多见,可能与临床易于发现有关。此并发症多见于青少年或成人,儿童期少见。多发生于腮腺肿胀后3~13日,单侧较多,仅2%~3%见于双侧。临床表现有高热、头疼、恶心、呕吐、局部疼痛。阴囊肿胀、皮肤发红。病程大概10日左右。卵巢炎的发生率较睾丸炎少,临床症状也轻,仅有腰部酸痛,下腹部有压痛、月经失调等。可致约30%至50%睾丸或卵巢发生不同程度萎缩,双侧萎缩者可导致不育症。

二、儿腮腺炎会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

据报道约有10%~20%病例可有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为脑炎(约5%)、脑膜脑炎(约27%)、脑脊髓炎。小脑病变为主者出现共济失调;以豆状核病变为主者,出现扭转性痉挛;尚可见颅神经损伤,脑积水等。总的预后良好,但也偶见死亡病例及留有后遗症者。脑膜脑炎的出现,可在腮腺肿胀前、肿胀同时以及肿胀后。具体而言,脑膜脑炎可于腮肿前后两周出现。临床的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疼、呕吐、嗜睡、颈强直,少数病例可有昏迷、惊厥。分类以淋巴细胞占多数,糖及氯化物正常,蛋白轻度增高,临床也有超过0.1/L者。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较长,一般需要3~6周。

三、儿腮腺炎会出现感音性耳聋

听力减退甚至耳聋也是腮腺炎的并发症及后遗症,国内外均有这方面的报道。这种改变不仅见于并发脑炎的患者,也可见于单纯性小儿腮腺炎的病儿。据观察,耳聋多为一侧发生,年长儿发生率高,大多于发病后10日以内出现,若并发脑炎,耳聋的发生率则更高约23.8%。由于听神经水肿所致耳聋,经降低水肿、改善局部微循环,大约6个月内可恢复,而由听神经变性引起耳聋,往往成为终身的损害。

四、儿腮腺炎会出现急性胰腺炎

可见于年长儿,大多数发生于腮腺肿胀后3~5日至1周。主要表现为体温骤然上升,伴有反复频繁的呕吐、上腹剧烈的疼痛、腹泻、腹胀或便秘。上腹部压痛明显,局部肌紧张,B超有时显示胰腺肿大。血、尿淀粉酶增高,但90%单纯腮腺炎病例淀粉酶也可轻或中度增高。血清脂肪酶测定,有助于胰腺炎的诊断。近年有测定淀粉酶同工酶,可区分腮腺(P型)及唾液腺(S型)淀粉酶。

五、儿腮腺炎会出现其他并发症

小儿腮腺炎并发肾炎约1.14%,可在腮腺肿胀同时或患腮腺炎1周以内发生。除腮腺炎的表现外尚可有腰痛、尿频、尿少、血尿、眼睑及下肢浮肿、高血压等表现。尿常规检查可见不同程度的蛋白尿和血尿。肾功能大多数正常,或暂时降低。随腮腺炎的好转,肾炎的炎症也减轻,一般3周内恢复。有时可从尿中检查出病毒,提示由病毒直接损害肾脏的可能性。约2~4%腮腺炎的患儿并发心肌炎、心包炎,临床症状轻,心电图可见各种类型的心律紊乱及ST-T改变。多数在数日内恢复正常,少数重症者可出现心功能不全,也有报道引起8次阿-斯综合征者。并发肝炎约1.25%。还有少数并发关节炎,常累及大关节,多在3个月内症状消失。此外血小板减少约2.6%。还有乳腺炎、泪腺炎、胸骨前软组织水肿、面神经麻痹、消化道出血及流行性出血热等。

小儿腮腺炎宝宝要忌吃六类食物

1、酸性食物:小儿腮腺炎时,腮腺管肿胀,管腔阻塞,使唾液排泄不畅,而酸性食物(如醋、酸菜、杨梅等)刺激唾液分泌,由于排泄受阻,会使患儿疼痛加剧。

2、兴奋之物:酒、咖啡、浓茶皆为兴奋之物,体温升高者不可服用,否则会引起躁动不安,使小儿腮腺炎患儿难以入睡,引起病情波动。茶叶中含有的茶碱还能升高体温,并会降低解热药的药理作用。

3、粗长纤维蔬菜:如芹菜、竹笋、毛笋、冬笋、韭菜,蒜苗、豆芽、菠菜、黄瓜等都需用力咀嚼后才能下咽,小儿腮腺炎患儿腮部肿胀时必须忌食,消肿后应煮烂食用。

4、发物:小儿腮腺炎对发物非常敏感,食入发物后,可使已经肿大的腮腺充血,水肿,加重发热、腮腺疼痛等症状。常见的发物有雀蛋、雀肉、墨鱼、河鳗、海鳗、黄鱼、带鱼、虾、蟹、羊肉、狗肉、鲫鱼、芫荽、韭菜、蒜苗等。

5、辛辣厚味之物:咖喱、辣椒、辣酱、辣油、茴香、芥末、五香粉、桂皮、生姜、浓汤等辛辣厚味之物对口腔刺激甚大,可使腮腺口红肿加重,唾液分泌困难,继而加重病情。再则,这类食品辛热助火,可使体温升高。

6、过甜、过成及酸性食物:小儿腮腺炎患儿的饮食必须清淡,过甜、过咸的食物都会刺激腮腺口而引起排泄唾液的障碍,使病情加重。酸性食物如醋、糖醋炒菜、酸梅汤等都会使唾液增多而加剧腮腺的负担。所忌食物如下所述。

小儿腮腺炎的中西医病因

小儿腮腺炎多在冬春季节发病,常常还伴随着并发症的出现,引起小儿腮腺炎的病因复杂多样,至今还没有完整的关于小儿腮腺炎的病因报告,人们对于病因有不同的说法,腮腺炎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触痛,张口或咀嚼时局部感到疼痛。腮腺肿胀在发病1-3天最明显,以后逐渐消退,约2周肿胀完全退尽。在发病初期的3-5天,可有发热、乏力、不愿吃东西等全身症状。

小儿腮腺炎的中医病因:

祖国医学认为“痄腮”是因感受风温,毒邪内侵少阳胆经,足少阳之脉绕耳而行,经脉失和,气血郁滞,壅阻于颈侧,凝聚面部,故见腮下坚硬弥肿疼痛。

小儿腮腺炎的西医病因:

流腮是由流腮病毒引起,此病毒为单股的RNA病毒,属于粘液病毒组,表面由15~20nm原囊膜覆盖,含有病毒“V”抗原,具有凝血、溶神经氨酸、血凝吸附及溶血的特性,具感染性;膜内有一条对称螺旋状的核糖核酸链形成的内核,含有可溶性“S”抗原,无感染力,可通过补体结合试验检查出来。病毒呈多形性,通常外形似球形,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是由许多亚单位组成。病毒大小为35~540nm。本病毒只存在一种血清型,其抗原结构稳定,具有特异的过敏原,对外环境抵抗力不强。

诱发小儿腮腺炎的常见因素

引发小儿腮腺炎的原因有很多,目前原因尚不明确,有不少学者提出各种病因学说,该病多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该病毒主要侵犯腮腺,也可侵犯各种腺组织、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几乎所有的器官。除腮腺肿痛外,还可引起脑膜脑炎、睾丸炎、胰腺炎、卵巢炎等症状。小儿腮腺炎病情一般不重,但病儿不能去幼儿园或上学,需在家隔离,避免疾病传播,隔离期限以腮腺肿胀消退为准。

小儿腮腺炎病因分型:

本病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染。从腮腺肿前3天至腮肿消失,均有传染性。发病年龄多为2-9岁,15岁以前儿童都有患病可能,偶有成年人患此病的报道。一次患病后可产生持久的免疫力。

小儿腮腺炎一般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

(1)先天性发育异常。

(2)自身免疫功能异常。患儿常有变态反应病史,并与腮腺肿胀同时发生。有的患者伴有免疫学指标异常。儿童期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发生逆行性感染。患儿免疫系统发育成熟后可以痊愈。

(3)病毒感染流行性腮腺炎可能是诱因。部分患儿发病前有流行性腮腺炎病史,在该病急性发病期,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抗体滴度升高。

(4)其他因素有些学者认为该病是反复细菌逆行感染引起。

板蓝根也能预防腮腺炎

春季是小儿腮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专家提示,口服板蓝根冲剂3~5天,对预防腮腺炎有一定作用。

患了腮腺炎,应让患儿多卧床休息;饮食宜软、易消化;多饮水,保持口腔清洁,可用硼砂溶液漱口;需隔离治疗,直到腮腺肿胀完全消退;肿胀部位可用中药外敷,以减少局部疼痛,帮助消肿。

专家指出,小儿流行性腮腺炎可并发脑膜炎。因此,父母要提高警惕,如发现患儿腮腺肿大后1周内出现高热、剧烈头痛、嗜睡、恶心、呕吐和脖子硬等症状,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

腮腺炎是病毒性传染病,主要预防措施有:1、及早隔离患者至腮腺完全消肿。2、易感者注射流行性腮腺炎活疫苗。3、在冬季传染病流行季节,不要带孩子到人多的地方去,更不要到腮腺炎病人家串门。4、口服板蓝根冲剂有一定的预防作用。5、冬季腮腺炎容易在幼儿园和学校流行,对学生较密的场所可用食醋熏蒸或每天打开窗户让空气对流半小时。

脸部腮腺炎的症状有哪些

症状一:肿脸 脸部肿胀是最典型的小儿腮腺炎的症状,腮腺炎患儿的脸部通常表现为一侧或两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扩展的肿,肿大的脸部通常呈半球形,没有明显的边缘界限,用手触摸患儿肿胀的脸部能够感觉到表皮温度较热,并伴随小儿张嘴或咀嚼时有疼痛感。家长最好选择些具有清热消肿功效的中药粉末如仙人掌粉用水调和好后给宝宝敷脸。

症状二:发烧、乏力、厌食

除了肿脸之外,小儿发热、乏力、厌食也是最常见的小儿腮腺炎的症状之一。因为有外来病毒感染,小儿身体自身产生抗病能力,故而以发热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发烧是小儿腮腺炎的症状之一。同时又因发烧使患儿体内的代谢酶活性下降,加之大肿脸咀嚼时的疼痛,使小儿表现为厌食、乏力。家长应多给宝宝准备些清淡、易于下咽消化的流体或半流涕食物。症状一:发热,体温中度增高,畏寒、食欲减退、全身不适、头痛、肌痛等。症状二:腮腺肿痛(双侧腮腺肿大约占75%)。

腮腺肿大常是疾病的首发体征,持续7~10天,常一侧先肿2~3天后,对侧腮腺亦出现肿大,有时肿胀仅为单侧,或腮腺肿大同时有颌下腺肿大,甚或仅有颌下腺肿大而无腮腺肿大。

症状三:颧骨弓后(腮腺所在部位)酸痛或胀痛,腮腺肿胀在发病1-3天最明显,进食或吃酸性食物时胀痛更为明显。以后逐渐消退,约2周肿胀完全退尽。在发病初期的3-5天,可有发热、乏力、不愿吃东西等全身症状。症状四:腮腺管口可见红肿,但无脓性分泌物。症状五:除腮腺炎外,病者可出现脑膜炎、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乳腺炎等,为腮腺炎病毒侵犯不同器官所引致。可伴随腮腺炎先后出现,一般认为是并发症。

经过前面段落的介绍,相信大家对脸部腮腺炎的症状有了一定的了解,及时不能通过叙述,十分确定得的是腮腺炎,但至少能够看的个八九不离十吧。家长们一定要注意,不要把孩子带去人多人在的地方,那样的地方会有很多细菌,一不小心,就会让抵抗力比较薄弱的孩子就得病了。所以一定要注意。

相关推荐

腮腺炎吃什么好

1、饮食宜清淡,便咀嚼吞咽的流质。如米汤、藕粉、桔子水、新鲜的水果汁、蔬菜汁、西瓜汁、梨汁、蔗汁、胡萝卜汁及牛奶、鸡蛋花汤、豆浆等。2、病情好转尽快改食半流及软食。但必须细、软、烂易咀嚼吞咽。3、可多食香椿头(嫩芽叶)、马齿苋、芫荽、绿豆、赤豆、丝瓜等,可绞汁服用,也可外敷。(1)绿豆:绿豆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消肿的功效,是治疗腮腺炎最理想的食物。可以熬绿豆汤每天一次服用,也可以将绿豆面和米醋调成膏

幼儿腮腺炎的症状有哪些

幼儿腮腺炎的症状1.发热、白细胞增多,腮腺局部红、肿、痛、热,当病变进入化脓期挤压腮腺可见脓液自导管口流出。2.无前驱症状。3.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疼痛等,数小时腮腺肿痛,逐渐明显,体温可达39℃以上。什么是腮腺炎腮腺炎(Mump),俗称“猪头皮”,是由滤过性病毒所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因为病毒感染会造成腮腺疼痛肿大,导致脸两侧发炎肿得像猪头一样,所以又被叫做“猪头皮”

小儿腮腺炎怎样确诊

腮腺炎在实验室检查一般包括外周血象、血清和尿淀粉酶测定、血清学检查、病毒分离、尿液检查等。1、外周血象:白细胞计数大多正常或稍增加,淋巴细胞相对增多。有并发症时白细胞计数可增高,偶有类白血病反应。2、血清和尿淀粉酶测定:90%患者的血清淀粉酶有轻至中度增高,尿中淀粉酶也增高,有助诊断。淀粉酶增高程度往往与腮腺肿胀程度成正比,但其增高也可能与胰腺和小肠浆液造酶腺病变有关。3、血清学检查(1)中和抗体

腮腺炎的饮食禁忌

1.鸡肉:性温,味甘,虽有温中益气的作用,但痄腮之人是热毒为患,宜吃清淡,切忌鸡肉之类肥腻壅滞的温补食品。故腮腺炎之人发病期间,切勿食之。2.鲤鱼:性辛,味甘,虽为淡水鱼,但民间及古今医家均视之为发物。3.桃子:性热,味甘酸,多食易上火。小儿腮腺炎是为热邪火毒为患,属于热证实证,桃子性热助火,故应忌食之。4.胡椒:性大热,味辛辣,多食动火燥液,耗气伤阴”。痄腮亦属火热实证,切勿服食动火助热的辛辣刺

引起小儿腮腺炎的原因有哪些

腮腺炎病毒的核衣壳蛋白(nucleocapsid protein)具有可溶性抗原(S抗原),其外层表面含有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和一种血凝素糖蛋白(hemagglutinin glycoprotein)具有病毒抗原(V抗原)。S抗原和V抗原各有其相应的抗体。S抗体于起病后第7d即出现,并于二周内达高峰,以后逐渐降低,可保持6~12个月,可用补体结合方法测得,S抗体无保护性。V抗体

得了腮腺炎会引起什么症状

一、儿童得了腮腺炎的有哪些症状表现?宝宝被腮腺炎病毒感染后,大约经过2~3周的潜伏期才出现不适症状。①大多数患病宝宝,以耳下肿大和疼痛为最早出现的表现,少数患病宝宝,表现为在腮腺肿大的1~2天前,出现发烧、头痛、呕吐、食欲不佳等全身不适症状,继而出现一边或两边耳下的疼痛,即腮腺肿起来。②患病1~2天后,可有腮腺肿大。表面皮肤紧张、发亮、不红、发热、疼痛明显。张口或吃酸东西时加重。先是一侧腮腺肿大,

治疗腮腺炎的偏方

腮腺炎的偏方青叶敷剂药物:大青叶(鲜品)100-300克。用法:上药加白醋,捣烂敷于患处,每天一次,必要时2次。药干后加醋,连敷5天为一疗程。疗效:次方治疗小儿腮腺炎12例,9例痊愈。备注:此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小儿腮腺炎能吃什么

1.冬瓜:性凉,味甘淡,能清热、解毒、消痰。《日华子本草》说它能“消热毒痈肿”。从病理属性来说,腮腺炎是“热毒痈肿”之症。所以,患腮腺炎期间多吃些冬瓜,最为适宜。2.金银花:性寒,味甘,尤擅清热解毒。民间也常用金银花煎水服用或制成金银花露治疗腮腺炎、麻疹、痱子等小儿疾病。所以,凡患有腮腺炎的儿童,最宜用金银花15~30克煎水代茶饮。3.苦瓜:俗称癞葡萄。性寒,味苦,能清暑涤热、泻火散结、止渴解毒。

腮腺炎吃什么药好

腮腺炎主要是对症治疗,可以口服抗病毒口服液,阿莫西林,板蓝根,局部中药外敷,如果有发烧进行对症处理,防止并非肺炎。急性化脓性腮腺炎早期以药物治疗为主,抗菌素,中药荆防败毒散、五味消毒饮;同时采用剌激分泌的方法以保持唾液分泌畅通。如果病程超过一周,进入化脓期,则应进行切开排脓手术。 病毒性腮腺炎没有特效疗法,可以使用前述中药治疗,如果有并发细菌感染的可以使用抗菌素。还要根据儿童感染腮腺炎病毒后的症状

小儿腮腺炎怎么办

小儿患腮腺炎后,除了到医院治疗外,还可尝试单方治疗。另外,孩子的饮食用具要单独分开,并进行定时煮沸消毒。病儿的衣服、被褥等物品,在生病期间可拿到室外曝晒,脸盆、毛巾、手绢等物,每天需用开水烫1-2次。腮腺炎单方治疗法:1、青黛3-5g,紫金锭一片(研末)加醋调成稀糊状涂患处,干后再涂,约一日6-8次,涂至疼痛减轻,约4-5日。2、以靛青或嫩柳叶膏敷局部,每日1-2次至消肿。3、10ml食醋于砚台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