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应慎给孩子拔除牙齿
家长应慎给孩子拔除牙齿
(一)不要随意将乳牙、乳尖牙和第二乳磨牙拔除,否则将影响恒牙的正常萌出。乳尖牙退换时间较晚,龋坏应尽量治疗,过早拔除,其它牙齿占据位置,会造成尖牙移位。第二乳磨牙退换时间最晚,龋坏最多,过早拔除易造成第一恒磨牙前倾,使第二双尖牙移位,因此,应尽量保护到换牙期,让它自然脱落。
(二)当前儿童患牙病者日趋增多,尤其以龋齿为主。未到换牙年龄乳牙就坏得厉害,经常发炎、肿胀,甚至牙根从牙龈粘膜穿出,长期刺激粘膜形成溃疡,造成咀嚼困难,影响身体健康,这样的乳牙虽未到换牙期也应当拔除。如一般发炎、有龋洞,则应及时治疗和补洞,同时必须教育儿童保持口腔卫生,勤刷牙漱口。
(三)在换牙期间,乳牙没有拔,恒牙被挤到唇侧或颊侧,形成“双层牙”,应将乳牙拔除,使恒牙正常萌出。当换牙期已过,但乳牙没拔,恒牙也未萌出时,应拍一张X光照片,检查是否有恒牙胚;如有恒牙胚应将乳牙拔除,等待恒牙萌出。在上颌前牙区如出现圆锥形的牙齿(又称多生牙)应拔除,以免造成畸形。
幼儿如何护理牙齿
第一颗牙萌出后:每天清洁牙齿
宝宝开始长乳牙后,家长应该每天为孩子清除牙齿上的菌斑、软垢,以保持口腔清洁,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卫生习惯。此时仍然可用纱布或者指套刷,蘸清水或淡盐水为宝宝清理牙齿,无需使用牙膏。
两岁后:开始练习使用牙刷
宝宝两岁左右,可以开始练习使用牙刷刷牙。为宝宝选择软毛、小头的儿童牙刷,让他模仿妈妈的动作,蘸清水刷牙。这个时候宝宝还不是很会刷牙,因此主要是让他练习,宝宝自己刷牙后家长应该检查有没有刷干净,并进行彻底清洁。
宝宝长牙换牙期要注意什么
为啥孩子的新牙老长不出来?
有家长问孩子换牙了,为啥新牙很长时间也没长出来。其实,乳、恒牙的交替有个过程,从乳牙脱落到恒牙萌出大约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而且每个孩子的情况也不一样。如果家长不放心,可带孩子到医院拍个“牙片”,看看孩子是否先天性缺少恒牙牙胚,如果没牙胚,恒牙自然就长不出来,不过这种情况一般很少见。此外,外伤或严重龋坏,导致乳牙过早脱落,也可能引起恒牙萌出困难。至于补钙,对于牙齿影响不大,因为出生一两年后,恒牙已经发育;即便缺钙,如果不是严重到相当的程度也不会影响到牙齿。
防牙齿畸形,食物不要太精细
牙齿矫正的黄金年龄一直是家长咨询的热点。其实,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像前牙反颌(地包天),在孩子能配合的情况下应尽早矫正。而多数畸形一般要在孩子的乳牙脱落恒牙萌出后进行,所以年龄并不是硬标准,关键要看恒牙有没有换完。
其实再好的矫正方法都不如预防来得重要。排除先天因素的影响,不少牙齿畸形都祸起后天的不良习惯。比如现在大家都吃得越来越精细,孩子牙齿畸形的情况也增多了——长期吃细软食物,孩子牙齿的咀嚼功能就不能得到发挥,口面部肌肉的功能会减弱,对颌骨的刺激也随之下降。颌骨发育不够充分就会出现一个矛盾,即狭小的颌骨容不下全部牙齿在牙槽骨上整齐排列。此外,过于细软的食物不能对牙齿起自洁作用,所以也很容易诱发龋齿。所以家长应有意识让孩子多吃粗粮、富含粗纤维的食物,像黄瓜、胡萝卜、玉米、芹菜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2岁半开始看牙医,刷牙方式有讲究
一般在2岁半左右,孩子的20颗乳牙会基本萌齐,这时家长就应该每三个月或半年带他看一次牙医。当然,对口腔的保护要从孩子还没长牙时就开始,比如喂食后与睡前,一定要彻底将孩子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及奶垢清理干净——可用专用指套或纱布,蘸取适量淡盐水,清洁牙龈。
等孩子能刷牙时要注意这些:首先是时间,早晚各刷一次,尤其是晚上临睡前,不要蜻蜓点水,最好持续三分钟。其次,用力要适中——太小不能达到清洁牙齿、按摩牙龈的目的,过大又会损伤牙齿。如何判断用力大小?如果每天刷牙,20天或一个月后牙刷毛束分开,则说明用力过大。第三,最好选用儿童专用牙膏,不要使用成人含氟量高的牙膏。
乳牙有残根要不要拔
有家长问孩子因为蛀牙没及时治疗,现在乳牙变得残缺不全只剩下牙根,要不要拔出这个乳牙残根。其实,这要区别对待。如果这个乳牙还没到脱落的年龄,应请牙科医生治疗尽量保留患牙,直到恒牙萌出,让残根替未萌出的恒牙占个位置,以免旁边的牙挤过来,影响恒牙从正常地方萌出。如果到了脱落年龄,则需拔除。此外,如果乳牙残根经常引起根尖周慢性炎症,残根根尖刺破牙龈,造成根尖外露,也应及时拔除。
孩子牙龈出血怎么办
牙龈出血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它是牙龈炎常见的一个症状。如果孩子不注意口腔卫生,食物碎渣藏在牙缝中,黏稠的食物贴在牙面上,则很容易在牙齿上特别是牙齿的颈部形成菌斑、牙垢和牙石,刺激牙龈出血。另外,其他疾病如白血病、慢性肝病、维生素C缺乏等也可引起牙龈出血。所以发现孩子牙龈出血,应到正规医院查明是口腔局部因素还是其他系统疾病引起的。
换牙时多关注孩子是否有龋齿
相信大家都知道,儿童到了一定的年龄都会换牙,而牙齿的健康问题将直接影响到孩子的饮食问题,所以拥有一口健康的牙齿与口腔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还需要家长们在换牙时多关注孩子是否有龋齿的问题,今天专家就带大家来了解龋齿的常识。
龋齿的常识:孩子换牙时出现新旧牙并存的情况,应把乳牙拔掉。乳牙拔掉后,龋齿的常识:恒牙会因舌头推挤的力量,而慢慢地移动到原来乳牙的位置,此时如果有足够的空间,则恒牙就能长得正。若对新旧齿并列的情况置之不理,有可能会造成牙齿排列不整,或者造成牙颌畸形等,也容易因牙齿不洁而导致蛀牙。所以,龋齿的治疗家长对小孩换牙期的新旧牙重叠现象,家长要特别留意,正确处理龋齿的治疗。同时,孩子一般在六岁左右开始换牙,患牙时家长要格外注意儿童牙齿的清洁卫生。
专家提醒:孩子在换牙前如果发现虫牙,要及时填补,否则会影响到新换的恒牙。孩子替牙期如出现恒牙从乳牙的下方或内侧萌出,牙齿新旧并存等,一定要还孩子及时到口腔科拔出乳牙,以免后期易发恒牙畸形。
为什么六岁儿童掉牙
小孩换牙,是每个孩子必定经历的一个过程。
作为家长,应密切观察孩子的牙齿发育情况,以便孩子顺利地度过换牙期,长出一口健康漂亮的牙齿。
(1)注意观察孩子换牙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小小的乳牙己经不能适应长大的颌骨和日益增强的咀嚼力。乳牙从6岁左右起陆续发生生理性脱落,到12岁前后全部为恒牙所代替。由于恒牙牙胚在颌骨内的生长、发育及向牙齿咬合面方向的移功,使乳牙根部组织被吸收,乳牙逐渐松动,最后造成脱落。脱落的乳牙是没有根的,脱落面呈蚕食状。孩子乳牙脱落时应注意观察,以便和乳牙牙根折断区别。
(2)尽量避免孩子受损伤.有些家长发现孩子新生的恒牙是松动的,由此而感到不安与疑虑。实际上这是因为刚萌出的牙齿,牙根尚未完全形成,牙髓腔和根尖孔均很大,根尖部牙骨质很薄造成的。这个时期如一旦受到外伤及感染,牙根根尖部发炎,根尖孔就不能再闭合,治疗起来十分麻烦。
(3)门牙间隙不必损忧.有些家长发现小儿新长出的两颗门牙之间出现了空隙,有的甚至呈八字形,为此担心孩子的门牙长不好。其实,恒牙的萌出是有一定的时间和次序的。上前中切牙(俗称门牙)萌出的时间是6一9岁,侧切牙为7一11岁。所以在7一11岁时,孩子的两颗门牙间会出现空隙,只要等到侧切牙萌出后,间隙就会自然消失。偶然也可能是两颗门牙之间存在着多生牙造成两只门牙间的空隙,这可以通过x线摄片检查确定后拔除多生牙,使间隙关闭。
(4)虎牙不可拔除.在乳恒牙交换的次序上,尖牙的萌出要晚于第一双尖牙,由于尖牙萌出时前牙区牙槽骨的地盘被其他牙齿占满了,只能偏唇侧仗出,所以有一部分小儿的尖牙常常向唇侧突出形成虎牙。有的家长嫌此牙难看,要求医生拔除,这是错误的。尖牙是全口牙中牙根最长、最粗壮的一颗牙齿,它撕裂食物的作用是其他牙齿不能替代的,倘若丧失,往往造成小儿无法啃甘蔗、吃排骨,也影响咀嚼力。
儿童虎牙需要矫正吗
由于虎牙可以影响唇的活动和美观,有的人将它拔掉后会出现当初意料不到的不良后果。人口腔的两侧虎牙承担着人一辈子口腔里的承重、撕咬和力量传导作用,具有它无可替代的独特作用,“人体每个器官都有存在的实际用途,而每颗牙齿都是独立的人体器官,能保留应尽量保留。
除此之外,随意拔除还可能导致食物残留在缝隙内,从而增加牙齿致龋可能。缝隙增大很容易埋藏食物残垢,而且少了牙齿以后对人的咀嚼功能也可能产生影响。
另一大弊端还在于美观。拔掉虎牙后,脸部口角上会出现塌陷,鼻唇沟加深,颜面丰满度下降,呈现老态,从而影响整个面部的美。因此,拔虎牙时要持慎重态度,以求保持颜面丰满的长远效应。
正畸较拔除效果好
正畸治疗方法虽然相对麻烦,但能更好地保全孩子的口腔功能,如“将虎牙后面的牙齿拔除,或将其磨小,然后将虎牙推压或牵拉到正常位置上,较拔除虎牙效果好”。专家表示,儿童在生长阶段,颌骨还在继续发育,随着颌骨的长大,在牙列的自行调整过程中,虎牙也存在“归队”的可能。
十一二岁做虎牙的正畸治疗是比较理想的时间,因为此时处在恒牙更换完毕初期,正畸临床效果最佳,也不排除特例需要当时处理而不是等到这一阶段。”预防重于治疗,对于儿童虎牙外露应如何处理等,除应就诊专科之外,最好在儿童换牙期间定期看牙医,时间为半年或一年一次为宜。
宝宝乳牙龋坏是拔还是治
“乳牙”是人生的第一副牙齿,一般宝宝在半岁时开始萌出第一颗,六岁前出齐。此后孩子进入“替牙期”——乳牙相继脱落,恒牙萌出。直到十二三岁时,恒牙成为我们的第二副牙齿。正因为乳牙迟早是要被恒牙取代的,当孩子乳牙出现龋齿时,很多家长认为,反正乳牙是要换的,既然孩子痛得难受,不如先拔了算了,但其实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乳牙不应轻易拔除
朱维健主任医师表示,龋坏的乳牙不宜轻易拔除。如果过早把乳牙拔掉会影响儿童的正常咀嚼功能,同时失去对恒牙萌出的诱导功能,不利于牙间隙的保持,可能造成咬合紊乱和牙列不齐。
对于乳牙龋齿,总体原则是先尽量修补。龋洞较浅的,进行处理后直接填充。龋洞较深殃及牙髓的则需要进行根管治疗。很多家长认为根管治疗时间长、痛苦大,害怕对基层的恒牙胚产生影响,因而心存担忧和抵触。虽然儿童乳牙的根管治疗原则与成人一样,但方法、材料大不相同,治疗时间也比较短,多数孩子能接受,通常不需使用麻药。且整个根管治疗的操作都在乳牙内完成,完全不用担心恒牙胚受到影响。
如果龋洞较大,牙体较薄,填充修复之后不要啃咬硬物,以免牙齿碎裂。另外,乳牙修复之后,每半年进行一次复查也是很有必要的。由于前牙龋洞小,填充物易脱落,脱落之后应及时再补。
没有修复价值的坏牙应该拔
龋齿是否拔除,这需要医师做出判断。接近替牙期的龋坏乳牙是可以拔除的。而龋坏严重,没有修复价值的乳牙,应该及时拔除。龋洞侵犯牙神经导致剧烈的疼痛,严重干扰患儿的正常生活,这种情况下乳牙也要拔掉。因为疼痛会导致孩子常用不痛的一侧牙齿咀嚼食物,这会对颌面部发育造成影响;此外,有时病牙不除,牙髓的炎症得不到抑制,会向下发展侵犯牙槽骨,进而影响恒牙胚的正常发育。这时牙齿也必须拔掉。不少家长等孩子出现剧烈疼痛,牙齿有大洞才来看病,处理起来当然麻烦得多。
其实,早期的蛀牙可能只是一小块白色斑点。而窝沟区的蛀牙,最早可能只是一个小黑点,随着龋齿的发展,小黑点会逐渐变大,之后龋齿继续发展,表面坍塌形成小洞。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小洞就会变成大洞,吃冷热食物或甜食时就会开始有酸痛的感觉。龋齿继续恶化,细菌侵入到牙髓引起牙髓炎,牙齿才开始剧痛。
所以,家长要警惕龋齿的最初形态及早看病治疗。同时,让孩子养成早晚认真刷牙的好习惯,尤其喝完饮料,吃完饭后用清水漱口处理掉牙齿表面的残余食物。
乳牙坏了要不要拔牙呢
孩子出现乳磨牙不同程度的龋坏。看着孩子腮帮子肿得老高,吃不香睡不着,宝宝的“坏牙”是拔还是治,乳牙应不应该拔牙呢?
乳牙不应轻易拔除,“乳牙”是人生的第一副牙齿,一般宝宝在半岁时开始萌出第一颗,六岁前出齐。此后孩子进入“替牙期”——乳牙相继脱落,恒牙萌出。直到十二三岁时,恒牙成为我们的第二副牙齿。正因为乳牙迟早是要被恒牙取代的,当孩子乳牙出现龋齿时,很多家长认为,反正乳牙是要换的,既然孩子痛得难受,不如先拔了算了,但其实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龋坏的乳牙不宜轻易拔除。如果过早把乳牙拔掉会影响儿童的正常咀嚼功能,同时失去对恒牙萌出的诱导功能,不利于牙间隙的保持,可能造成咬合紊乱和牙列不齐。
对于乳牙龋齿,总体原则是先尽量修补。龋洞较浅的,进行处理后直接填充。龋洞较深殃及牙髓的则需要进行根管治疗。很多家长认为根管治疗时间长、痛苦大,害怕对基层的恒牙胚产生影响,因而心存担忧和抵触。虽然儿童乳牙的根管治疗原则与成人一样,但方法、材料大不相同,治疗时间也比较短,多数孩子能接受,通常不需使用麻药。且整个根管治疗的操作都在乳牙内完成,完全不用担心恒牙胚受到影响。
如果龋洞较大,牙体较薄,填充修复之后不要啃咬硬物,以免牙齿碎裂。另外,乳牙修复之后,每半年进行一次复查也是很有必要的。由于前牙龋洞小,填充物易脱落,脱落之后应及时再补。
孩子护齿有诀窍
很多家长不知道如何正确护理孩子的口腔。那么保护好孩子的口腔需要注意什么呢?
半岁左右,孩子会长出第一颗乳牙。父母应戴着指套或指缠纱布清除孩子口腔内的奶渍残留,轻轻地擦去附着在牙面上(牙齿周围)及口腔内的奶渍及食物残渣,每天应该清洁1~2次。此外,要注意不让孩子咬着奶嘴入睡,喝完奶后,最好再喂一些清水。
两岁半到三岁的时候,孩子乳牙会萌齐。这时候,家长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刷牙习惯。另外,家长需要带孩子到口腔医院进行全口牙齿涂氟防龋,做好乳磨牙的窝沟封闭。
6岁开始,家长要注意孩子是否出现前牙双排牙的现象,即孩子的恒牙已经萌出,而应该被替换掉的乳牙尚未脱落,看起来像两排牙齿。出现这种情况时,家长要带孩子到口腔医院拔除滞留的乳牙,给恒牙让出生长的位置。
6岁左右,孩子的第1颗恒磨牙即“六龄牙”一旦长出,家长就应带孩子去医院做窝沟封闭,这样可以很好地保护六龄牙,防止龋坏。
孩子乳牙的残根该怎么办
对于孩子的拔牙问题,作为父母的想法不一,有家长认为乳牙反正要拔,坏了就拔。有的家长对于拔牙有恐惧心理,或心痛孩子,舍不得拔牙。但是该拔的牙不拔,给孩子带来疼痛,甚至形成“病灶”引起其他全身性的疾病。在决定拔牙时,要参考孩子的年龄,过早拔牙乳牙会降低咀嚼功能而影响孩子的营养吸收和生长发育。
而且影响恒牙的萌出和排列。如乳切牙(门牙)至7~8岁时替换,6岁时牙根已大部分吸收。如有龋齿难以整修应以拔牙。后面的乳磨牙(大牙)尽量保持到8~9岁以后。如破坏严重成为残根,经常发炎则可以早些拔牙。
孩子乳牙的残根该怎么办?
乳牙的残根拔除在换牙期恒牙萌出,乳牙迟脱,应将乳牙拔牙。有时正在萌出的恒牙把乳牙根顶出牙龈外,并且使之倾斜移位,引起牙龈溃疡或乳牙根长期摩擦颊部粘膜组织而引起疮性溃疡,此时应予拔牙。
小儿牙齿出现哪些情况予以拔除:
1.早生牙。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长出的牙齿,会影响哺乳和造成舌部溃疡。
2.怀疑有可能是引起体内病变的病灶牙,并经常肿痛出脓的残根、残冠。
3.牙齿遭受外伤后,出现松动而又无法固定,也易引起炎症,这种牙齿应尽早拔除。
4.乳牙的残根根尖翘起,穿破牙龈粘膜,此时需将这颗乳牙拔除。
5.乳牙滞后或接近交换期的松动乳牙,吸收不全的存留残片均应拔除。
6.多生牙,以及不适宜外科矫整手术的埋伏牙或阻生牙,引起囊肿的患牙也要及时拔牙。
7.因矫形牙列需要预先拔除的恒牙。
乳牙的残根拔除不论是乳牙或是恒牙,留弊大于利还是拔除为宜。
儿童乳牙能拔吗
一般来说,孩子从5岁开始进入换牙期,一般从门牙开始更换。由于牙齿从内侧萌出,家长担心孩子的恒牙往里长,所以早早就来把乳牙拔掉,这是非常错误的做法。乳牙可以诱导恒牙生长,如果过早地把乳牙拔掉,万一伤口好了,恒牙就有可能长不出来,造成牙齿萌出滞后。拔乳牙最好不要过早,但也不能过晚,只要孩子觉得乳牙开始自发的疼痛,并且影响了正常的饮食,就可以去医院把乳牙拔掉。家长们所担心的“双排牙”的情况其实很少发生,里面的牙齿在一段时间后会自动往前挪,然后自动排齐的。
儿童乳牙能拔吗?在出现哪些状况时,家长就必须带孩子去医院拔乳牙呢?
6种异状需拔乳牙
乳牙因长期龋齿, 其牙冠、牙根已损坏严重,且经常发炎,无法修补且没有继续保留的价值;
乳牙牙根患根尖周炎范围较大,会影响到恒牙的发育,使将来萌出的恒牙变色,影响牙齿美观;
乳牙的根管受到感染,造成乳牙牙根组织已被自然吸收1/3以上;
乳牙的牙根受到感染,受到即将萌出恒牙的力量推压,使根尖露在牙龈外;
恒牙已经萌出或即将萌出,但原来位置的乳牙仍滞留在“原地”;
因外伤造成乳牙折断或部分脱出,如果孩子太小不能配合治疗,须拔除。
换牙长歪了怎么办
换牙期新牙已经长出而乳牙还不掉是需要拔除乳牙的,否则乳牙会阻碍新牙的生长,导致新牙位置的异常。建议及时就诊将乳牙拔掉。一般随着孩子的生长,牙齿错合会逐渐消失或缓解,所以现在没有必要进行矫治。 如果孩子牙齿替换完毕,牙齿错位的严重是可以进行矫正的。
家长要教育注孩子注意口腔的清洁卫生。教会孩子正确地刷牙,少吃甜食,容易发生龋齿。让孩子多吃些海蜇、花生、甘蔗、五香豆等耐嚼食物,促使乳牙按时脱落。当孩子到了10岁左右,前门牙和后磨牙都已萌出,父母可以给他们增加些芹菜梗、玉米、苹果等食物,使换牙顺利完成,
多吃青菜等粗纤维的食物,加强咀嚼刺激颌骨生长。到了六七岁换牙前乳牙长得非常整齐没缝隙的牙齿,换牙后往往牙齿出现排列不整齐。这是因为恒牙总体比乳牙大造成的,现代人牙齿长得不整齐的情况非常常见,这是人们的食物越来越精细,咀嚼活动变少,导致颌骨越来越窄小造成的。
看了上面的介绍家长们现在应该清楚了那么孩子在换牙期间,对于饮食可是非常重要的。在换牙期间,家长在饮食方面应该特别注意,及时的调整合理的搭配,帮助孩子牙齿更加健康的生长。
孩子虎牙怎矫正
孩子长了虎牙,本来非常可爱,可偏偏虎牙挤出正常位置且往外翘,一张口,两道“獠牙”刀锋般赫然在目,有碍观瞻。为此,不少家长带着孩子上医院,要求拔掉。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副主任蔡斌强调,两侧虎牙承担着人一辈子口腔里的承重、撕咬和力量传导作用,随意拔除可能导致食物残留缝隙以及影响脸部丰满度,所以宁可选择麻烦的正畸手术也不应贪图省事盲目拔除。
虎牙长不周正 家长多有拔除要求
“每个人都会长虎牙,它又叫犬齿。无论乳牙还是恒牙阶段,它都会一直存在。”蔡斌介绍,这是哺乳类动物典型特征之一。它是指在哺乳类或与哺乳类相似的动物上下颚门齿及臼齿之间尖锐的牙齿。“长得像圆锥一样,肉食性动物的犬齿非常发达,而草食性动物有的就没有这种牙齿。主要用途为撕裂食物。临床上的学名叫做‘尖牙’。”由于虎牙抗病能力非常强硬,而且不容易龋坏,所以被誉为是牙齿中的“老寿星”。
但由于各种原因,不少孩子的虎牙并非与其他牙齿正常排列、和平共处,而是被挤占到差点露出嘴唇,十分“有碍观瞻”。为此,专家临床发现,不少家长带着小虎牙“情不自禁”喜欢露在外面的孩子找上门来,开门见山便要求拔除。“他们往往认为,虎牙不重要,而且既然已经被两旁牙齿挤占到无法容身,就算拔掉后牙齿缝隙也不大,尤其听说正畸矫正需要费很长时间,他们更是坚定了拔牙的想法。”孩子的牙齿在由乳牙换恒牙阶段时,虎牙的换牙时间一般都比其他牙齿晚,如果乳尖牙因外伤等原因过早脱落,它空出来的位置就可能被先萌出的“邻居”们挤占掉。而等恒尖牙姗姗来迟时,发现“鸠占鹊巢”,只好尴尬地被挤出牙列外,一张嘴就显眼地露了出来。为此,不少家长都希望能借助医疗手段处理掉“碍眼”的虎牙。
随意拔除虎牙或可致龋
由于虎牙可以影响唇的活动和美观,有的人将它拔掉后会出现当初意料不到的不良后果。人口腔的两侧虎牙承担着人一辈子口腔里的承重、撕咬和力量传导作用,具有它无可替代的独特作用,“人体每个器官都有存在的实际用途,而每颗牙齿都是独立的人体器官,能保留应尽量保留。”
除此之外,随意拔除还可能导致食物残留在缝隙内,从而增加牙齿致龋可能。缝隙增大很容易埋藏食物残垢,而且少了牙齿以后对人的咀嚼功能也可能产生影响。
另一大弊端还在于美观。蔡斌介绍,拔掉虎牙后,脸部口角上会出现塌陷,鼻唇沟加深,颜面丰满度下降,呈现老态,从而影响整个面部的美。因此,拔虎牙时要持慎重态度,以求保持颜面丰满的长远效应。
正畸较拔除效果好
正畸治疗方法虽然相对麻烦,但能更好地保全孩子的口腔功能,如“将虎牙后面的牙齿拔除,或将其磨小,然后将虎牙推压或牵拉到正常位置上,较拔除虎牙效果好”。专家表示,儿童在生长阶段,颌骨还在继续发育,随着颌骨的长大,在牙列的自行调整过程中,虎牙也存在“归队”的可能。“十一二岁做虎牙的正畸治疗是比较理想的时间,因为此时处在恒牙更换完毕初期,正畸临床效果最佳,也不排除特例需要当时处理而不是等到这一阶段。”预防重于治疗,对于儿童虎牙外露应如何处理等,除应就诊专科之外,最好在儿童换牙期间定期看牙医,时间为半年或一年一次为宜。
儿童牙痛的致病因素有哪些
一、牙齿外伤
牙齿损伤多由孩子意外摔倒或进食时咬到砂石、骨头而使牙齿出现创伤性根周炎引起。此类牙痛若牙齿仅有点松动,只需服些消炎止痛药,吃软食几天,让患牙休息一周左右即可痊愈,若牙齿已摔断就应及时去医院拔牙或矛补牙治疗。
二、龋齿
表现为不吃饭不牙痛,一吃饭就牙痛,吃过冷或过热的食物时疼痛尤甚。幼儿龋齿必须及时去医院诊治,对牙齿龋洞较浅者,局部填充修补即可解除疼痛。
三、智齿冠周炎
智齿冠周炎:智齿萌出困难(阻生),加上口腔卫生不良,引起牙冠周围组织发炎、肿痛。可用口泰或口舒等含漱液漱口,服消炎、止痛药或用民间验方止痛。消炎后再拔除阻生牙。
以上就是儿童牙痛致病的主要因素,各位家长一定要注意,看管好自己的孩子,以防孩子意外摔倒损伤牙齿。除此之外,要保证孩子的口腔卫生,让孩子养成勤刷牙的好习惯,如果孩子患有龋齿,必须及时去医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