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痰药有哪些
化痰药有哪些
氯化铵
〖药名〗氯化铵〖适应证〗该品口服对胃黏膜引起化学刺激,通过迷走神经反射性地增加呼吸道腺体分泌,使黏痰变稀易咳出。适用于干咳以及黏痰不易咳出者。〖慎用证〗肾功能不全时慎用,以防高氯性酸中毒。〖禁忌证〗肝功能不全时禁用。〖药物相互作用〗该品与金霉素、新霉素、呋喃妥因、磺胺嘧啶,华法林呈配伍禁忌。〖剂型〗片剂:0.3克;溶液剂:10%〖用法用量〗口服。0.3~0.6g/次,3次/天。〖用药观察〗不良反应口服有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注意事项过量服用可致高氯性酸中毒,低血钾及低血钠。
愈创甘油醚
〖药名〗愈创甘油醚〖其它名称〗愈创木酚甘油醚,愈甘醚,甘油愈创木脂〖适应证〗该品口服后能刺激胃黏膜,反射性地引起支气管分泌增加,降低痰液的黏度,具有较强的祛痰作用。用于支气管炎、慢性化脓性气管炎、肺脓肿、支气管扩张等。多与镇咳药或平喘药合用,可提高止咳或平喘作用。〖禁忌证〗急性胃肠炎、肺出血、肾炎患者禁用。〖剂型〗糖浆。每100ml含愈创甘油醚1g、咳必清0.1g、扑尔敏20mg、薄荷脑10mg。〖用法用量〗口服,每日3~4次。成人,每次5~10ml;小儿, 0.5~1ml/次,每日3~4次。〖用药观察〗偶见恶心,胃肠不适。
羧甲司坦
〖药名〗羧甲司坦(Carbocisteine)〖其它名称〗羧甲基半胱氨酸,强利痰灵,霸灵,强利灵〖适应证〗黏液调节剂,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引起的痰液稠厚不易咳出的患者。使痰的黏滞性降低而易于咳出。该品口服有效,起效快,服后4小时即可有明显疗效。〖慎用证〗有出血倾向的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慎用。〖剂型〗片剂,口服溶液剂,糖浆剂〖用法用量〗口服。成人每次0.25~0.75克,每日3次。小儿剂量酌减。〖用药观察〗不良反应偶有轻度头晕、恶心、胃部不适、腹泻、胃肠道出血、皮疹等不良反应。注意事项服用该品时注意避免同时应用强镇咳药,以免稀化的痰液堵塞呼吸道。
宣肺止咳茶
材料编辑
浙贝母5克,前胡5克,杏仁5克,薄荷3克。
做法编辑
按原方组成用量,研成粗末,放保温瓶中,用沸水冲泡,焖10分钟,不拘时频频代茶温饮。咳痰色黄,发热有汗者忌用。
介绍编辑
功效:解表宣肺,化痰止咳。本方用薄荷、杏仁解表宣肺,浙贝母、前胡消痰下气,为外感咳嗽要药。生甘草和中润肺。浙贝母、杏仁是常用的化痰药对,二药有协同作用。诸药合用可主治感冒风邪、咳嗽、痰多色白质稀,伴有恶寒、头微痛、舌苔薄白、脉浮滑等症。
化痰吃什么中药
“脾为生痰之源”,痰易阻滞气机,化痰药常配健脾药与理气药同用,使用注意。
温化寒痰药性温燥,不宜用于热痰,燥痰。清化热痰药性寒润,不宜用于寒痰,湿痰。
温燥性较强的化痰药,不宜用于咳嗽兼有出血倾向者,以免加重出血。
麻疹初起兼有表证之咳嗽,应以疏解清宣为主,不可单用止咳药,忌用温燥及具有收敛性的止咳药,以免影响麻疹透发。
1、温化寒(湿)痰药
辛苦温燥,寒痰、湿痰。
湿痰、寒痰证,咳嗽气喘,痰清稀量多而色白为特征,还可见眩晕、肢体麻木等。
(1)半夏
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外用消肿止痛。
用于湿痰、寒痰证。本品具温燥之性,能燥湿而化痰浊,且有止咳作用,为治湿痰之要药。
(2)天南星
苦、辛、温。有毒。归肺、肝、脾经。燥湿化痰,祛风止痉,外用消肿止痛。
用于湿痰、寒痰证。本品燥湿化痰功似半夏而温燥毒烈之性更甚,祛痰作用较强。
2、清化热(燥)痰药
甘苦咸凉,热痰、燥痰。
热痰证
咳嗽气喘,痰黄粘稠为主症,并伴热象。
燥痰证
痰干粘稠,难咯,干咳等,并兼见其他燥象。
宝宝咳嗽是先止咳还是先祛痰
一般人以为,止咳、祛痰的药都那么回事。其实“咳嗽药”明确地分成两类,一类为止咳药,一类为祛痰药。不同的病状,用不同的药。
止咳药止咳药又叫镇咳药,用来减轻咳嗽的药。按照药的作用部位,又分为中枢性止咳药和末梢性止咳药。中枢性止咳药是指作用于脑中枢的抑制药,有的作用很强,叫强力镇咳药。中枢性镇咳药有严格的适应症,一般情况不用,必要时才可偶尔使用,如剧烈咳嗽、急性肺梗塞伴有咳嗽者,干咳引起咯血等。多痰或者痰液粘稠的情况下不能使用强力镇咳药。
末梢性止咳药服用后,能覆盖在发炎的咽部黏膜上,降低呼吸道感觉神经末梢对刺激的敏感性而产生止咳效果。如各种止咳糖浆等。这类药适用于呼吸道感染的炎症刺激性咳嗽,痰量很少的阶段。
祛痰药或化痰药祛痰化痰药也分为两类,一类能增加呼吸道分泌,使痰液变稀,易于咳出,如氯化铵、碘化钾、桔梗、远志等,适用于呼吸道炎症、痰稠又难于咳出者;另一类能使痰液溶解、粘度降低而使痰容易咳出,如必嗽平、去痰片等,适用于手术后咳痰困难者。还有一些兼有止咳、祛痰的中成药,如枇杷露、半夏露、梨膏等,它们的止咳作用比较缓和,同时有化痰作用,可以根据病情选用。
小儿止咳药的功能
功能:此类药物一般分为化痰药和止咳平喘药。在化痰药中,药性辛而燥者,多有燥湿化痰、温化寒痰的作用;药性甘苦微寒者,多有清化热痰、润燥化痰的作用。止咳平喘药中,由于药物性味的不同,分别具有宣肺、降肺、泻肺、清肺、润肺、敛肺止咳平喘的作用。部分药物还有散结消肿、熄风定惊、清热利尿、润肠通便等作用。
凡以祛痰或消痰为主的药物称为化痰药,能缓和或制止咳嗽喘息的药物称止咳平喘药。或一般咳嗽每多挟痰,痰多亦每致咳嗽。咳嗽、咯痰和喘息往往同时存在,并互为因果,在治疗时化痰药和止咳平喘药常相互配伍。化痰药主要用于痰多咳嗽、咯痰不爽以及与痰有关的如瘿瘤瘰疬等证。止咳平喘药主要用于治疗症见咳嗽、气喘的多种疾患。
化痰止咳平喘药概念是什么
在中医药理论中凡以消痰或祛痰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化痰药;以制止或减轻咳嗽和喘息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止咳平喘药。由于化痰药多数兼能止咳,而止咳平喘药也多兼有化痰作用,故常统称化痰止咳平喘药。
清热止咳的药怎么选择
1、避开成人止咳药
给儿童止咳最好不要用成人止咳药。有些成人止咳药含有中枢镇咳成分,主要是指可待因、吗啡等,常用的复方甘草片里就含阿片粉,它们通过抑制中枢神经达到止咳的作用,在抑制和咳嗽有关的神经的同时,还可能对其他神经有轻度的抑制作用,且上述药物有成瘾性。儿童服用有一定的危险性。
儿童止咳药里通常含右美沙芬,它属于非依赖性中枢镇咳药,治疗剂量对呼吸中枢没有抑制作用,没有成瘾性,是《中国咳嗽诊治指南》中推荐用药,比较
安全。
2、西药目标明确
儿童止咳化痰药中,西药所含的成分主要作用是止咳、祛痰、抗过敏,目标比较明确,见效较快。而且,给孩子选药,宜选择成分上更安全、剂量也比较好掌握的药,如小儿愈美那敏溶液,兼有止咳、祛痰、抗过敏等作用,都是非处方药。
3、质量选择很重要
市面上小儿止咳化痰药很多,作为父母,很难选择,甚至一个药品名称下就有几十个厂家生产,但有一条,真正原装进口的小儿药质量应该更有保证。珮夫人小儿愈美那敏溶液,是来自香港的小儿止咳化痰药。
珮夫人小儿止咳化痰药,为什么是家长的安全选择?
1、品牌保证,60年的传承
珮夫人品牌起源德国,1954年成立于香港,历经半个多世纪,其作为呼吸道专家,在止咳领域具有专业性和权威性。新进口产品小儿止咳化痰药通用名小儿愈美那敏溶液,配方科学合理,不含可待因等不利于儿童服用的成份。
2、品质保证,双重检验标准
珮夫人小儿止咳化痰药是真正的原装进口药,符合进口药品质量标准和国内药品质量标准,经过双重检验,绝对是家长的放心选择!
3、独家配方,独特好口味
珮夫人小儿止咳化痰是全国独家产品,安全有效,既能止咳、祛痰,又能清热解毒,消除儿童感冒引起的咳嗽、咳痰等症状。
独特橙子口味,让给孩子喂药变得轻松简单!
急性支气管炎的治疗
1、有痰祛痰,无痰止咳。除了使用抗生素对因治疗外,还要根据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采用相应的止咳、祛痰和平喘的药物对症治疗。使用止咳化痰药物的原则是:有痰祛痰,无痰止咳。”就是说,在痰多的情况下必须先用祛痰药,不能用强烈的镇咳药,否则不利于痰液的排出。镇咳药只能在无痰的情况下使用。常用的祛痰药如必嗽平、沐舒坦、富露施、复方甘草合剂、鲜竹沥等,镇咳药有可待因片、联邦止咳露等。有气喘的病人可加用平喘的药物,如氨茶碱、博利康尼等。
2、雾化治疗支气管炎效果好。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急性支气管炎的病人还可以加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雾化治疗的优点是可以将抗炎、祛痰的药物,通过气雾微粒直接吸入呼吸道,更好地发挥消炎、止咳、化痰和平喘作用,雾化治疗只作用于局部,全身吸收较小,可以减少全身的副作用。
3、足量、科学使用抗生素。抗生素使用时应注意有效的剂量和足够的疗程,不能随意吃随意停。同一种抗生素至少要使用72 小时以上才能判断疗效,换药不要太频繁。根据症状,一般轻症的只需一种口服抗菌药,重症的有时需要选择静脉滴注一种或两种抗菌素。儿童使用抗生素时,要特别注意安全性,避免使用有耳毒性或肾毒性的药物。使用大环内酯类时应做肝功能监测。喹诺酮类会影响骨软骨的发育,不适合于儿童使用。长期使用抗生素要防止菌群失调,同一种抗生素使用时间尽可能控制在7 天以内。可以同时给予一种益生素,如整肠生、培菲康等,以扶持人体内正常的菌群。
正确选用儿童咳嗽药
咳嗽是身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如吃饭时不小心,米粒入呛喉管,可通过剧烈的咳嗽将其排出;气管炎、肺炎时,通过咳嗽、咯痰,把肺内的细菌及组织破坏产物排出体外。咳嗽药有助于这一过程。
平常说的咳嗽药,实际上是包括镇咳药、祛痰药和平喘药三类。镇咳药有甘草合剂、甘草片、咳必清片、咳特灵等。祛痰药有碘化钾、痰咳净等。平喘药有麻黄素、氨茶碱、喘定等。
引起咳嗽的各种原因,要经过分析,以便对症下药。如感冒引起的咳嗽,是由于上呼吸道炎症的刺激,这时咳嗽对身体并无任何保护作用。因而用镇咳药将咳嗽止住对疾病有好处。但患气管炎、肺炎时,呼吸道上下都存有大量痰液。这时就不宜单独作用镇咳药,否则会因咳嗽停止将痰留于呼吸道内,使炎症扩散;一般应选用祛痰药,如氯化铵祛痰作用强,只用于痰咯不出,又粘稠的病人。由于祛痰药有恶心、呕吐的副作用,所以孩子用量也不宜大。
哮喘是由于过敏及炎症刺激引起支气管平骨肌痉挛,平喘药就是解痉药。
支气管炎严重的情况下怎么办
1 做痰培养加药敏,针对性用抗生素。
2 如果痰多且粘稠不要吃镇咳药,而是应该吃化痰药,如易维适,沐舒坦,羧甲斯坦(经济实惠)。
3 喘息可以静点氨茶碱,也可以口服氨茶碱缓释片 。
4 长期服用金水宝 。
5 家庭氧疗。
6 您吃的15年的粉末药有没有名字,如果不是正规药品,不除外药品有激素成分(因为可以止喘),这个有点麻烦,到当地医院咨询呼吸科医生吧,这个有点麻烦,因为吃太长时间了,总之您应该到医院系统治疗。
大人得了急性支气管炎怎么办
1、有痰祛痰,无痰止咳
除了使用抗生素对因治疗外,还要根据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采用相应的止咳、祛痰和平喘的药物对症治疗。使用止咳化痰药物的原则是:“有痰祛痰,无痰止咳。”就是说,在痰多的情况下必须先用祛痰药,不能用强烈的镇咳药,否则不利于痰液的排出。镇咳药只能在无痰的情况下使用。常用的祛痰药如必嗽平、沐舒坦、富露施、复方甘草合剂、鲜竹沥等,镇咳药有可待因片、联邦止咳露等。有气喘的病人可加用平喘的药物,如氨茶碱、博利康尼等。
2、雾化治疗支气管炎效果好
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急性支气管炎的病人还可以加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雾化治疗的优点是可以将抗炎、祛痰的药物,通过气雾微粒直接吸入呼吸道,更好地发挥消炎、止咳、化痰和平喘作用,雾化治疗只作用于局部,全身吸收较小,可以减少全身的副作用。
3、足量、科学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使用时应注意有效的剂量和足够的疗程,不能随意吃随意停。同一种抗生素至少要使用72 小时以上才能判断疗效,换药不要太频繁。根据症状,一般轻症的只需一种口服抗菌药,重症的有时需要选择静脉滴注一种或两种抗菌素。儿童使用抗生素时,要特别注意安全性,避免使用有耳毒性或肾毒性的药物。使用大环内酯类时应做肝功能监测。喹诺酮类会影响骨软骨的发育,不适合于儿童使用。长期使用抗生素要防止菌群失调,同一种抗生素使用时间尽可能控制在7 天以内。可以同时给予一种益生素,如整肠生、培菲康等,以扶持人体内正常的菌群。
家中有老人常备什么药
感冒类药物:
中医将感冒分为风寒、风热和暑湿三种类型。由于疾病类型不同,选用的药物也就大不一样。
针对风寒型感冒的治疗,应以辛温解表及宣肺散寒为主。一般常备的中成药有感冒清热颗粒、正柴胡饮颗粒、感冒软胶囊等。对于风热型感冒,应以辛凉清解及肃肺泻热为主,常备的中成药有银翘解毒颗粒、夏桑菊感冒冲剂、羚翘解毒丸、银柴合剂、清热解毒颗粒、双黄连口服液等。对于暑湿感冒,则应当解表祛暑、化湿和中,如藿香正气水、十滴水等。
止咳化痰药:
感冒后咳嗽、痰多,蜜炼川贝枇杷膏、祛痰灵等中成药在这些方面的疗效比较好。
消食类药物:
人吃五谷杂粮,难免会引起胃肠道疾病。所以家中要常备山楂丸、健胃消食片等消食药。虽然消食药比较安全,但对于伴有呕吐、腹痛症状者,应及时向医师咨询。
嗓子有痰咳不出该如何正确选用化痰药
最近气温下降,很多人嗓子出现了干痒的问题,有时候嗓子感觉有痰,可是就是咳不出来。专家认为,这类病人最近增多和季节干燥、空调开的太久、环境污染有一定的关系,从寒冷的室外一下子回到温暖的室内,人的呼吸气道会出现高反应,容易出现干咳的现象。据悉,如果空调不清洗,加上空气不流通,影响了室内空气质量,人长期在这样的密闭环境下,抵抗力下降,极易诱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常见的化痰类的西药有沐舒坦(盐酸氨溴索),它主要分口服液和针剂,一般口服液在家口服比较方便,而对于住院患者来说,针剂更为方便。这类药物对于一般成年人来说是比较安全的,特别适合那些痰干不易咳出的患者。
另外一种常见的化痰西药是吉诺通,适合那种体内干火旺的患者,痰液粘在气道上咳不出的,用吉诺通化痰药后,会使气道湿润,更容易把痰咳出来。
枇杷露是比较常见的化痰中药,含枇杷叶、桑白皮、桔梗、薄荷脑等成分。这类一般是水剂、膏剂,口感较西药会好些,它适合本身就有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因为上述的西药如果过量服用可能会对肝肾功能有一定的损伤。除外,桃金娘油是比较常见的化痰中药,有稀释痰液的作用,有部分病人吃下去会有胃疼的感觉,所以建议有慢性胃病的病人最好不要服用。
专家提醒,化痰药其实在临床是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如何使用化痰药尽量还是遵从医嘱,最好是明确病因,找到导致痰液发生的原因,再辅助用化痰药。如果单纯使用化痰药物,而不根除导致痰液出现的疾病,反而效果不好,延误治疗。在服化痰药的同时,切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对于老年人,专家建议如果痰总是咳不出,还是尽早来医院治疗,毕竟痰液过多,会出现急性呼吸道问题,严重的还会导致窒息。对于年轻人,千万不要自认为抵抗力好就不去就诊,如果痰多咳不出,服用3天化痰药不见好转的情况下,也应该及时去医院明确诊断、尽早治疗。
用化痰药你有多喝水吗
长时间在空调房间内却不注意补水,会出现咽痛、咽痒甚至发热等感冒症状,觉得嗓子有痰但不易咳出。这时可能需要用化痰药缓解症状。
人体气管、支气管的黏液腺及杯状细胞经常分泌一些液体,能湿润黏膜,吸附空气中的灰尘和微生物。受到外界环境影响,如较长时间坐在空调房间内,或出现呼吸道炎症时,黏液分泌会增多,可能引起气道阻塞,使病原菌大量繁殖,影响对感染的控制。
化痰药按作用方式可分为三类:刺激性祛痰药,如氯化铵、桔梗等;黏液溶解剂,如桃金娘油;黏液调节剂,如盐酸氨溴索(沐舒坦)、溴己新(必嗽平)等。
痰黏而不易咳出者常选用沐舒坦,它主要作用于气管、支气管上皮的腺体细胞,促使其分泌黏性低的分泌物,使呼吸道分泌物的性质恢复正常,痰液由黏变稀,易于咳出。沐舒坦有口服液、雾化液、针剂等多种剂型,不同患者可遵医嘱选择。
多痰患者,特别是痰黏稠不易咳出者,在用沐舒坦期间还应多喝水。喝水能稀释痰液,帮助药物发挥作用。
需要提醒的是,咳嗽、咳痰需要针对病因治疗,不要盲目用药。如果自己购买非处方的化痰药,服用3~5天后效果不佳,还伴随其他症状,如气喘、发烧等,或者咳痰持续数周以上,可能提示存在其他肺部疾病,就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