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为何小儿脑瘤误诊率一直很高

为何小儿脑瘤误诊率一直很高

儿童脑瘤易被误诊为感冒,该病的误诊率高达50%。

假如孩子头痛、呕吐、视力减退、走路不稳,就很可能是脑部患有肿瘤。而有些医生往往不重视,把它当平常的感冒。

有类似症状的孩子要及时到医院做头部CT和MR检查,以免贻误病情。

儿童脑瘤的发生率在儿童肿瘤中仅次于白血病而居第二位。脑瘤的发病率为3~4/10万/年,我国12亿人口每年应有新发生的脑瘤4万人左右,而儿童占了16%,也就是说,每年约有7千左右的新脑瘤患儿,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儿童脑瘤与成人脑瘤不同,绝对不能将儿童脑瘤视为成人脑瘤的“缩影”。

小儿脑瘤常常在诊断时已进入晚期,其原因有:

1、家长对小儿脑瘤的症状不太了解,有病乱投医。

2、小儿对自己的痛苦表达不清,有的甚至不会说话。

3、小儿对医生的检查一般不够配合,见了医生就哭闹,使检查无法进行。

4、我们的小儿神经科医生太少,而一般儿科医生对小儿脑瘤的症状不太熟悉,脑子里没有这根“弦”,把脑瘤错当成其他疾病(如感冒)。

小儿脑肿瘤临床诊断标准

小儿脑肿瘤在儿童肿瘤中发病率较高,经过近年来的统计发现,小儿脑肿瘤的发病率大约为26.5~35.5/百万,我国每年会增加大约5万例小儿脑肿瘤确诊病例,提早发现并确诊治疗是目前降低小儿脑肿瘤死亡率的主要方法,在诊断方面小儿脑肿瘤较成人困难,可借助以下的诊断标准加以判断。

【诊断】

儿当儿童有反复发作的不明原因的头痛,伴有呕吐或头围增大,要警惕脑肿瘤的可能;对可疑的患儿应作头颅影像学检查。

1.CT及MRI是诊断脑肿瘤的两种主要的影像学方法。CT可确定脑瘤病灶的大小、形态、边缘和结构,并可显示周围脑水肿、出血、脑积水和骨质变化,但是软组织分辨率及发现肿瘤的敏感性不如MRI。MRI对钙化灶不敏感,但可清晰显示脂类、出血及血管结构,并能提供良好的解剖背景。由于MRI无骨伪迹,故对小脑、脑干、鞍区和颅底部肿瘤的诊断优于CT。

2.颅骨X线平片显示骨缝裂开、指压迹增多、蝶鞍及内听道扩大和颅内钙化斑等。

3.头颅超声波检查可见大脑半球占位性病变所致的中线结构移位、脑室扩大等。B型超声波实时超声检查可直接发现颅内肿瘤。

4.腰椎穿刺主要用于与颅内感染的鉴别诊断,但对于颅内高压有脑疝危险的,应先降颅压后再行腰椎穿刺。

【鉴别诊断】

小儿肿瘤最易误诊为以下几种疾患,应注意鉴别:

1. 脑膜炎或脑炎:小儿中瘤有发热者占4.1%,当脑脊液呈炎症样改变时或者出现小脑扁桃体下疝引起颈部抵抗时,容易误诊。

2. 胃肠道疾患:颅压增高时患儿有反复进食后呕吐,易误诊为胃肠炎或幽门梗阻及肠蛔虫症。

3. 先天性脑积水:婴幼儿脑瘤的头颅增大前囟张力增高及头皮静脉怒张与脑积水表现相似。

4. 血管性头痛:非常多见,有时可与肿瘤引起的头痛混淆。

5. 尿崩症:多为鞍区肿瘤的一个症状而非一种疾病。

6. 眼科疾病:脑瘤引起视乳头水肿和继发性视神经萎缩可影响视力视野,易误诊为视乳头炎和视神经炎。

7. 癫痫:儿童脑瘤有10%左右有癫痫发作。

8. 小脑性共济失调。

在诊断小儿脑肿瘤的实际过程中,应该将小儿脑肿瘤体征症状不明显和小儿口述能力差、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全以及不配合医生查体等情况考虑到,小儿脑肿瘤的临床症状和其他儿童疾病症状极为相似,非常容易出现因为误诊而延误病情的情况发生,在这个方面医生应该引起重视。

新生儿抽搐的原因 脑组织缺氧导致抽搐

小儿发生颅内出血和新生儿窒息等情况下很容易引起小儿脑组织缺氧,继而可导致小儿出现抽搐症状。此类情况多发生于小儿出生后的1-2天内,死亡率很高。即使是幸存者日后也有可能出现癫痫、偏瘫、智力低下、脑积水等。


小儿脑瘤的假象有哪些

儿童脑瘤的发生率在儿童肿瘤中仅次于白血病而居第二位。脑瘤的发病率为3~4/10万/年,我国12亿人口每年应有新发生的脑瘤4万人左右,而儿童占了16%,也就是说,每年约有7千左右的新脑瘤患儿,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儿童脑瘤与成人脑瘤不同,绝对不能将儿童脑瘤视为成人脑瘤的“缩影”。

儿童脑瘤易被误诊为感冒,该病的误诊率高达50%。假如孩子头痛、呕吐、视力减退、走路不稳,就很可能是脑部患有肿瘤。而有些医生往往不重视,把它当平常的感冒。有类似症状的孩子要及时到医院做头部CT和MR检查,以免贻误病情。

儿童脑瘤的特点

一般的发病高峰年龄为5~8岁。大宗病例统计男孩稍多于女孩,比例约为1.3?1。成人2/3以上发生在小脑幕上(即大脑),而儿童则半数左右发生在幕下(即小脑和脑干)。成人脑瘤多发生在大脑半球和桥脑小脑角区,而儿童脑瘤多发生在脑中线附近,如蝶鞍区、第三脑室、第四脑室等部位。成人三种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如脑膜瘤(20%)、垂体瘤(10%)和听神经瘤(8%)加在一起近40%,而这三种脑瘤在儿童期却十分少见,加起来还不到总数的5%。成人脑胶质瘤占40%,而儿童脑胶质瘤高达70%。

小儿脑肿瘤假象多

孩子的脑部肿瘤非常特别,由于孩子们,尤其是低年龄婴儿表达能力较弱,假象时有发生。有些家长认为孩子的脑袋越大就越聪明,这种想法是不科学的。正常头围在出生时平均为32-34cm;1岁时头围约为46cm;2岁时头围约为48cm;2-15岁头围仅增加6-7cm。由于小孩颅骨多为纤维性愈合,脑肿瘤导致颅内压增高颅缝可裂开而使头围增大,家长无意中敲击患儿头部可听到破壶音。因此,当发现孩子的头围明显大于周围同龄儿童时,家长们要引起重视。

小儿脑肿瘤的病因

胶质细胞瘤因素(30%):

最为常见,包括星形细胞瘤、室管膜瘤和多形性成胶质细胞瘤等。

原始神经外胚层细胞瘤因素(30%):

属于未分化的原胚细胞,包括髓母细胞瘤、成松果体细胞瘤等。

胚胎参与组织形成的颅内肿瘤因素(20%):

如颅咽管瘤、皮样和上皮样囊肿等。

其他因素(20%):

从好发部位来看,小儿脑瘤发生在天幕下(后颅窝)和脑中线结构者较成人多,据统计,2—12岁间小儿的颅内肿瘤,2/3发生在天幕下,但在2岁以下和12岁以上患儿中,幕上和幕下各占一半。同时,75%的小儿脑瘤好发于第3、4脑室,视交叉、小脑蚓部或脑干等中线结构处。

多发性骨髓瘤是怎样检查出来的

①60%有贫血,贫血可为首见征象,多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涂片见红细胞成钱串状。

②血沉显著增快,常〉100mm/h。

③晚期有全血细胞减少,并可发现骨髓瘤细胞在血中大量出现,超过2千者称为浆细胞白血病。

④异常球蛋白血症,80%有单克隆Ig增高(M蛋白)以IgG增高多见。

⑤骨髓增生活跃,将细胞增多>0.10,常〉0.30。可见数量不等的原、幼浆细胞,甚至多核奇特形态细胞。

⑥血清尿素氮和肌酐及乳酸脱氢酶、血钙均可增高。

⑦X线典型表现为圆形、边缘清楚如凿孔样的多个、大小不等溶骨性损害。有时可见。

多发性骨髓瘤应做什么检查?骨髓瘤误诊率很高,应注意与慢性炎症、伤寒、红斑狼疮、肝硬变转移癌所致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浆细胞小于10%,无形态异常)、良性单克隆丙球蛋白血症(无骨骼变化)和老年性骨疏松、甲状腺功能亢进相鉴别。

大便不通当心发生直肠肿瘤

直肠肿瘤早期症状是便次增多和大便带血。因此,医生常常想到的是临床多见的痢疾和痔疮。据国内文献资料显示,直肠肿瘤的误诊率在30%~40%之间,其中青年人直肠肿瘤的误诊率更是惊人,可高达65%~75%。也就是说,有相当多的人要么是直肠肿瘤误诊为了痔疮,要么直肠肿瘤误诊为了痢疾,无论是什么情况,对于患者来说都是有相当大的危险的。

有的患者被误诊了痔疮,经过1~2个月的治疗,甚至进行痔疮手术治疗,症状仍重复出现。待确诊时,大多已经延误诊断时机。被误诊为痔疮最多的情况是因为便血问题,这与痔疮的便血非常相似。所以出现便血一定要到医院,由医生来做肛门的检查或者做一个简单的肛镜,有助于确诊。

另外有的时候对严重的病人来说,可能会有一个大便不通的表现或者我们叫大便习惯的改变,包括大便可以变细,另外比如大便的习惯改变,比如原来一天一次大便,后来没有什么原因变成一天好几次大便或者好几天一次大便,这个时候要小心警惕有没有直肠肿瘤的问题。

另外有疼痛的问题,对直肠肿瘤来说腹痛不是非常常见,对晚期直肠肿瘤患者,有的时候因为侵犯了周围的脏器,包括前列腺或者侵犯了周围的骶骨可能有疼痛或者排尿疼痛的症状,这个时候大家都要警惕直肠肿瘤的问题。

婴儿有呕吐症状应警惕脑肿瘤

孩子如经常出现吐逆、头晕、走路不稳、睡觉反常等表象,应及时带孩子前往病院就诊,扫除早期脑瘤。孩子年纪小,短少正确的表述才干,表现往往简单被家长无视。

在我国,少年脑瘤的发病率、致残(亡)率都要高于成人,可是大家对此遍及缺少满足注重。少年脑瘤患者由于大脑发育尚不彻底,对脑瘤有相对较高的承受才干,所以患者早期表现不明显,到了必定程度才干表现出来,并招致家长的注重,可是此刻往往现已错失最佳医治机遇。

防止小儿脑肿瘤从怀孕时开端

招致小儿脑瘤的要素分为先天、后天两种,这就需求孕妇在妊娠期要养成安康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坚持杰出心态,远离污染源、辐射源等,以削减孩子先天发病的几率。别的,孩子在幼年时期,不妥用药、脑部外伤等都有能够成为脑瘤的发病诱因。

若是孩子经常出现头痛、头晕、吐逆、乏力、精神不振,以及头颅增大、走路不稳、眼斜或眼球不能往上看等状况,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轨病院进行检查,扫除一下脑瘤,力求做到早发现、早医治。

大便不通当心发生直肠瘤

很多人的亲属因为直肠肿瘤去世了,他们自然也会很怕自己也患上直肠肿瘤,其实仅仅因为自己是直肠肿瘤患者的直系家属而担心是不科学的,下面就请肿瘤专家为我们介绍一下直肠肿瘤的早期症状,帮助大家更加科学的认识肿瘤症。直肠肿瘤的症状直肠肿瘤早期症状是便次增多和大便带血。

因此,医生常常想到的是临床多见的痢疾和痔疮。据国内文献资料显示,直肠肿瘤的误诊率在30%~40%之间,其中青年人直肠肿瘤的误诊率更是惊人,可高达65%~75%。也就是说,有相当多的人要么是直肠肿瘤误诊为了痔疮,要么直肠肿瘤误诊为了痢疾,无论是什么情况,对于患者来说都是有相当大的危险的。有的患者被误诊了痔疮,经过1~2个月的治疗,甚至进行痔疮手术治疗,症状仍重复出现。待确诊时,大多已经延误诊断时机。

被误诊为痔疮最多的情况是因为便血问题,这与痔疮的便血非常相似。所以出现便血一定要到医院,由医生来做肛门的检查或者做一个简单的肛镜,有助于确诊。另外有的时候对严重的病人来说,可能会有一个大便不通的表现或者我们叫大便习惯的改变,包括大便可以变细,另外比如大便的习惯改变,比如原来一天一次大便,后来没有什么原因变成一天好几次大便或者好几天一次大便,这个时候要小心警惕有没有直肠肿瘤的问题。另外有疼痛的问题,对直肠肿瘤来说腹痛不是非常常见,对晚期直肠肿瘤患者,有的时候因为侵犯了周围的脏器,包括前列腺或者侵犯了周围的骶骨可能有疼痛或者排尿疼痛的症状,这个时候大家都要警惕直肠肿瘤的问题。

通过以上介绍相信大家都已经对直肠肿瘤的症状有所了解,科学的了解直肠肿瘤的常识,不仅能够帮助大家及早发现肿瘤症,也避免了大家不必要的担心。

小儿脑瘤为什么会发热

每年在我国,都有许多小孩子患上脑瘤,脑瘤疾病,不但影响孩子身体健康,而且患者会出现持续性的发烧,给身体带来危害性非常大,但有些家长往往不明白孩子为什么发高烧?下面和大家分享文章就是,小儿脑瘤为什么会发热?

脑瘤在小儿发病率比较高,发病年龄以5~8岁居多。肿瘤的类型与年龄、性别等因素有一定关系。小儿脑瘤的组织类型以胶质瘤最多见,其次为髓母细胞瘤、颅咽管瘤和室管膜瘤。

脑瘤中有20%-40%的初发症头就是头痛,90%的脑瘤在病程中有过头痛但是脑瘤引起的头痛在全部头痛患者中只占少数。脑瘤头痛,早期常呈发作性,且以晨起为重,到后期多为持续性,为钝痛,常伴有呕吐,而且是喷射性的呕吐,头痛加剧时,可使患者坐卧不安。在咳嗽、打喷嚏、排便时头痛加剧,而且很少有缓解不痛的时候。

小儿脑瘤的临床表现与成人有许多不同之处。在发病初期,多以呕吐和头痛为主要表现,同时多数伴有视力减退。小儿脑瘤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在病程中发热。脑瘤为什么会发热呢?因为小儿的脑瘤在临床上的恶性居多。恶性肿瘤常常会引起出血、坏死和瘤细胞脱落。出血和坏死组织以及脱落的瘤细胞可以进入脑脊液,同时由于肿瘤的影响,使体温调节中枢不稳定,这两项原因是小儿脑瘤发热的主要影响因素。

对脑瘤所致的发热一定要积极采取适宜的治疗措施,治疗原发病。对热势较高的患儿最好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治疗。

通过专家,为我们讲解了一系列有关,小儿脑瘤为什么会发热的相关知识以后,在生活中,如果孩子持续高烧不退,另外有视力减退的情况时,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积极带孩子去脑科医院做检查。

脑癌的表现症状

儿童脑瘤的一般发病年龄为3岁~8岁,男孩稍多于女孩,比例约为1.3∶1。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年新发病的脑瘤患者有4万人左右,儿童占了16%,也就是说每年有7000名左右儿童患上脑瘤,但由于小儿神经外科专业人员紧缺,且分布地区不平衡,加之父母对儿童脑瘤也没有足够的认识,儿童脑瘤很容易被忽视或者误诊。

一般小儿脑瘤最易被误诊为先天性脑积水、胃肠道疾病、脑膜炎、肠蛔虫症。因此,她建议父母们应了学会鉴别小儿脑瘤的常用知识。

小儿脑炎的一般表现:包括呕吐、头痛、头颅增长、走路不稳、眼斜或者眼球不能上视、身材矮小或肥胖等。假如发现孩子出现类似这些症状,又不能确定是其他疾病所致,此时就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判断是否患有脑瘤。

相关推荐

脑肿瘤的4个诊断误区

1、老年人脑肿瘤易误诊为脑血管病胶质瘤而脑肿瘤与脑血管病临床表现相似,一旦老年人出现人格行为改变,如反应迟钝、思维逻辑混乱、随地大小便、生活懒散、记忆力减退、语言不清,甚至偏瘫等,往往被误诊为脑动脉硬化和脑血栓,成为老年人脑肿瘤的诊断误区。2、垂体瘤易误诊为眼病或内分泌疾病仅表现为视力下降的垂体瘤患者一般最初都就治于眼科,相当一部分病人曾按眼底疾病如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等治疗,而表现为停经、泌乳的

引发癫痫病的原因是什么

1、分娩因素:各类产伤、胎儿颅内或是颅外感染、孕妇难产时不慎把麻醉药注射在小儿头皮上,是造成癫痫的原因之一2、营养代谢障碍及内分泌疾病因素:常见有的低血糖、低血镁、低血钙、维生素B6缺乏,甲状腺功能低下。3、遗传因素:遗传指对癫痫的遗传易感性。大量研究证明,癫痫和遗传因素有关。遗传可影响细胞膜离子通道的功能,降低惊厥阈值,导致神经元放电。双胎癫痫符合率的研究及家系脑电图的研究都提示癫痫性素质为常染

怎样才能及时有效的确诊小儿脑瘫

怎样才能及时有效的确诊小儿脑瘫?专家解释说,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对有高危因素和出生时难产的婴儿实行严密监视,包括医务人员、保育员、孩子的父母、幼儿教师等所有接触孩子的人,都要经过培训,掌握孩子各阶段发育知识,以便早期发现他们在运动、智力、语言、听力方面的异常。相比之下,我国在这方面做得显然不够,因此小儿脑瘫就非常高发。小儿脑瘫的临床症状非常多见,因此很最容易被误诊的是缺钙所致的佝偻病。据有关部门调查

脑瘫的发病原因都有些什么

中枢性小儿脑瘫的发病原因小儿脑瘫是中枢性损害,也就是说指的脊髓前角细胞(或颅神经运动核)以上部位的神经系统损害所致的瘫痪,而且病变在脑部。任何脊髓前角细胞及以下部位的损害所致的瘫痪都不属于中枢性损害,不能诊断为小儿脑瘫。如脊髓灰质炎、坐骨神经损伤等所致的肢体瘫痪均不属于小儿脑瘫的范畴。发育性小儿脑瘫的发病原因小儿脑瘫是脑组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的损伤。指各种原因作用于未成熟的正在生长发育中的脑组织

脑癌的鉴别和诊断措施

1、视神经乳头炎:常可误认为视神经乳头水肿,而作为构成颅内肿瘤的依据,但乳头充血较明显,乳头隆起一般不超过2个屈光度,早期有显著的视力减退,且无局灶性脑损害的体征,足可与视乳头水肿鉴别。2、球后视神经炎:鞍区肿瘤与垂体瘤主要表现为视力障碍,颅内肿瘤晚期引起的视神经萎缩也有视力障碍,故须与球后视神经炎鉴别。球后视神经炎缺少脑部症状(头痛、呕吐、眼球运动障碍等),视野改变不典型,病程较固定或间有好转,

脑瘤呕吐怎么办

一、脑癌呕吐表现与众不同不同于一般的胃肠反应所表现的呕吐症状,脑肿瘤引发的呕吐病初以清晨或早餐后多见,与进食无关,而且不伴有胃脘胀、恶心、腹痛和腹泄等胃肠道症状。儿童脑肿瘤患者在呕吐后能立即进食,而进食后又很快呕吐。而且随着病情的发展其可发生在任何时间,呈间歇性反复发作,这样长期反复发作可出现脱水、营养不良,易误诊为胃肠道疾病。另外,脑肿瘤的呕吐可呈现喷射状,患者吐前多无恶心感,往往在一阵头痛后突

脑瘤手术后能活多久

对于良性脑瘤,手术治疗脑瘤是一种可选方案,采用手术完全切除的机率较高,病人的存活率也较高。但对于晚期的脑瘤患者来说手术治疗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患者的自身情况有一定要求。原则上,手术治疗脑瘤应争取完全切除,就脑膜瘤来说,根据脑膜瘤的生长位置和特点,手术切除要把周边的脑膜一同切掉才可以彻底的治愈,但对于颅底以及脑膜不好切除的部分约50%无法全切,为了避免手术后功能损害,即使为全切术,在原发部位仍会有肿

脑瘤怎么确诊

脑瘤怎么确诊?肿瘤的类型与年龄、性别等因素有一定关系。小儿脑瘤的组织类型以胶质瘤最多见,其次为髓母细胞瘤、颅咽管瘤和室管膜瘤。那么脑瘤的诊断检查都有哪些呢?1.脑电图及脑电地形图是具有较高定位价值的脑瘤的诊断检查,但对于中线,半球深部和幕下的肿瘤诊断困难。2.脑电诱发电位记录给予被检查者作特定刺激,同时记录其脑相应区的电信号。在脑瘤的诊断检查方面有应用价值的脑诱发电位记录有:①视觉诱发电位,用于诊

什么样的头痛要怀疑脑肿瘤

孩子头痛、呕吐、视力减退、走路不稳,就很可能是脑部患有肿瘤,有类似症状的孩子要及时到医院做头部CT和MR检查。童脑瘤的发生率在儿童肿瘤中仅次于白血病,居第二位,应该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由于儿童自身的生理特点,儿童脑瘤与成人脑瘤不同,往往会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绝对不能将儿童脑瘤视为成人脑瘤的“缩小版”。对于脑肿瘤,我们应及早发现早期信号,早诊断,早治疗。脑肿瘤的出现和生长可有以下信号:1、恶心呕吐

脑癌诊断中的一些误区有哪些

1.小脑或脑干肿瘤误诊为颈椎病小脑或脑干部位的肿瘤患者一般表现为头晕目眩、颈部僵硬不适和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等,易被误诊为颈椎病。如果患者盲目采用药物、中医颈牵引及按摩等不恰当治疗,可能会延误病情,甚至加重疾病。2.老年人脑肿瘤易误诊为脑血管病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而老年脑肿瘤的发病率也极具攀升。而脑肿瘤与脑血管病的表现相似,老年人出现反应迟钝、思维逻辑混乱、随地大小便、记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