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肛门红肿怎么办
小儿肛门红肿怎么办
抹红霉素眼膏或软膏。注意局部涂药时,不可将棉签上下涂搽,以免加重小儿疼痛,甚至导致脱皮,应采用滚动涂药的方法。或者用手指肚把药膏轻轻揉匀,能同时按摩宝宝屁股。
涂抹完药膏后,再给宝宝擦一些爽身粉,效果不错,能让宝宝觉得干爽一些。注意爽身粉不要在宝宝尿道口周围擦拭,以免引起不适。每次不要用太多,在肛门附近均匀的擦一些就可以了。
用热毛巾热敷。将毛巾在热水里泡一会儿,拧干后等毛巾不烫手了敷在宝宝肛门周围,大约敷5分钟,一天热敷3--5次,坚持一个礼拜,宝宝肛门红肿就能明显减轻。
4经常清洗宝宝屁股。宝宝肛门红了很难受,要及时清洗宝宝屁股,特别是上完大便以后,注意要用温开水,洗的时候顺序从尿道口到肛门,避免感染。洗完最好晾一会儿,再用干净的纯棉网布擦拭干净。
5换用透气或吸水性较好的纸尿裤,或者尽量少用。可用纯棉尿布代替,对宝宝皮肤刺激性小一些。
清大肠经小儿推拿图 小儿推拿清大肠注意事项
1.推清本经穴可治肛门红肿,宜用力。
2.孩子腹泻严重时,过度推补本穴,会对孩子不利,应在腹泻缓解后,推清本经穴,疗效更佳。
婴儿肛门红的原因
一、引起婴儿肛门红的原因
臀红和尿布疹是新生儿常见的皮肤病,它和孩子自身体质有一定的关系。有的孩子尿布换得很勤,偶尔换晚了一些就可能得尿布疹,当然,绝大部分孩子患尿布疹还是由于护理不当造成的。
二、选择适合的尿布
护理不当首先指尿布选择不当,其次指尿布使用不当。尿布最好选择纯棉制品,它的吸水性和通气性俱佳;单层尿布便于清洗、晾干和消毒。应用时,可视婴儿大小、尿量多少,折叠不同的层数,避免尿液渗漏。市面上较高档的一次性纸尿裤可作为外出或夜间使用的较好选择。这种纸尿裤采用了先进技术,可锁定尿液并保持小儿臀部干燥,减少臀红和尿布疹的发生。
三、尿布必须勤洗勤换
尿布必须勤洗勤换。新生儿膀胱小,吃的东西全是液体,加上肾功能尚不完善,必然不断地排尿,不断地尿湿尿布。当新生儿大小便污染尿布时,皮肤上的细菌可分解尿素使之产生氨,加上尿布漂洗不净时残留的碱性洗涤剂均可刺激新生儿稚嫩的皮肤,可使小儿臀部发红、有渗出物、糜烂甚至溃疡。这给孩子造成了难言的痛苦,必然会哭闹不止。
四、 婴儿发生了肛门红该怎样处理
发生了臀红和尿布疹要用温水洗净皮肤,不要用热水和肥皂去刺激皮肤。如果用温水擦洗,孩子哭闹厉害,也可试着让孩子坐在温水盆中洗。洗净后可涂抹鞣酸软膏、煎开后冷却的香油、鱼肝油等。有可能的话,应让孩子臀部多在空气中暴露一段时间,有利于皮疹消退。有人爱用爽身粉,这是不适宜的。粉剂吸水后容易硬结,不但无法保持局部干燥,还会刺激孩子皮肤。实在碰到严重的尿布疹,以上护理不奏效时,也可到医院做理疗,用红外线照臀部来帮助康复。
儿童肛瘘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有哪些
肛瘘是常见的肛门疾病。肛管直肠瘘主要侵犯肛管,很少涉及直肠,故常称为肛瘘,是肛管与会阴区皮肤相通的肉芽肿性管道。肛瘘多由于肛周脓肿未经正确治疗,反复发作形成窦道而致,好发于男性小儿,属单纯性肛瘘。主要病因包括:①婴儿肛周脓肿反复破溃,肛管隐窝与肛门皮肤间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窦道。②肛腺异常呈囊性扩张并有分泌功能,尤其是男性新生儿一过性雄激素分泌过多,容易激发感染,反复发作形成肛瘘。③小儿骶骨曲尚未形成,肛门内括约肌紧张度较弱,粪便易直接压迫肛管处齿线,肛窦黏膜擦破,易使细菌侵人致病。④小儿常因尿布皮炎,刺激肛门周围皮肤,形成肛门周围皮下脓肿与肛窦相通,而成肛瘘。⑤ 新生儿皮脂腺分泌亢进,感染形成,肛周皮下脓肿与肛窦相通,而致肛瘘。⑥新生儿生理性免疫功能不全,易发生肛门感染,形成肛瘘。临床表现:1. 症状及体征后天性肛瘘均有感染史,局部曾有红肿、疼痛、溃破、流脓的症状。初起脓液稠厚,有粪臭,继而脓液逐渐减少,有稀薄粪液从舟状窝溃破处流出,也有从正常肛门排出,内口位置多在离皮肤黏膜处1〜2cm。. 86.2.辅...
清凉油的妙用
1、风湿引起的腰、腿、筋骨疼痛初起三、四日内,可用清凉油就疼痛处或近处关键学位涂之而神效。此正是利用了清凉油的辛凉解表的袪湿气作用。
2、小儿肛门红肿,如不懂便会大惊小怪,小病大医,其实很简单,用清凉油就肛门处少许涂之,当日愈。此症因小儿火毒积于肝经而瘀于肛,用清凉油的辛凉解表和其对皮肤的刺激作用,既解毒消肿又使气上行而化瘀。对大人的肛门红肿,火毒积于肝经而瘀于肛,亦有很好的效用。故清凉油可医痔瘘初、中期症状。
3、狐臭,清凉油频涂之,久除根。此亦辛凉解表之用也。
4、治单纯性腹泻:将清凉油在尾骨与肛门之间沟槽内涂抹,并来回搓擦,直到皮肤感到微热为止。同时在肚脐上涂少量清凉油相配合,对单纯性腹泻有一定疗效。清凉油涂抹于肚脐,用手掌搓热后捂2~3分钟,用于夏日受凉引起的腹泻。
5、棉球蘸清凉油少许涂在病齿上可缓解疼痛。
6、咽痛初起时,清凉油涂在颈部,用手掌反复推擦至皮肤发热,1~2小时后缓解或消失。
肛门红肿疼痛的原因
肛门疼痛主要是指肛门内以及肛门直肠周围疼痛为主的一种症状,为多种肛门直肠疾病所共有。如肛裂、肛窦炎、血栓性外痔、肛旁脓肿、内痔嵌顿、外痔水肿、肛管直肠癌以及肛门异物损伤、肛门直肠手术后等。而其疼痛的性质、程度以及伴随症状各有所异。
由于肛门组织内的血管神经较丰富,对于外伤和炎症的刺激较敏感,即使是很小的损伤和很局限的炎症,也可以引起严重甚至剧烈的肿胀疼痛。而其肛门肿疼的性质、程度以及伴随症状各有所异。
肛门疼痛是肛肠疾病的另一常见症状。在肛肠科门诊接诊的患者中,除便血占大多数外,肛门疼痛当属第二位,以肛门疼痛为主要症状就诊者约占30%。
肛门疼痛是患者的一种主观感觉,并没有客观的衡量指标。根据疼痛性质和程度,可分为剧烈疼痛、坠痛、隐痛。肛门疼痛,主要由于肛管本身的疾病引起,如肛裂,表现为肛门局部疼痛;肛管直肠周围疾病引起,如肛管直肠周围脓肿,表现为距离肛门稍远部位的疼痛。
肛肠医院专家介绍,肛门发红疼痛是怎么回事?一般都是肛周湿疹引起的,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肛周湿疹有哪些症状。
慢性肛周湿疹有哪些症状:
肛周慢性湿疹较急性湿疹更为多见,局部表现为皮肤增厚,苔癣变化,皱襞皲裂明显,倾向渗出,瘙痒剧烈,慢性经过,易于复发。
肛周湿疹有哪些症状:
1、疼痛:肛门周围皮肤因搔抓破溃,可导致皲裂、感染,常发生肛门疼痛和排便时疼痛。
2、瘙痒:它是肛门湿疹的主要症状。呈阵发性奇痒,搔抓局部后,可使皮肤破损而痛痒加剧;瘙痒难忍时,可影响学习、工作、睡眠等。
3、肛门潮红:肛门皮肤因湿润、摩擦或搔抓,使肛周皮肤或皮肤皱襞呈淡粉红色、水肿。
4、肛门湿润:渗出可引起肛门湿润不适,内裤污染和皮肤磨损。
5、其他:即肛门湿疹除了有其特征外,还可引起消化不良、腹胀、便秘和腹泻、头晕、失眠、烦躁等症状。
上述是对于肛门发红疼痛是怎么回事的述说,建议患者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一下,以免遗漏其他疾病。
给小儿擦屁股可能会引发肛瘘
肛瘘是常见的一种肛肠疾病,小儿也是易发人群,小儿肛瘘给幼儿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而且容易引发很多的并发症。那么小儿肛瘘是怎么引起的呢?如果小儿出现肛瘘的情况,我们该如何治疗呢?
有些年轻父母给孩子擦屁股时不注意手纸卫生,结果诱发婴儿患肛瘘。这是因为有些人尤其是老年人认为旧布既柔软吸水性能又好,所以喜欢用旧的衣服或床单给孩子当尿布。殊不知旧布经过反复搓洗,布上的绒毛荡然无存,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其表面布满了一层毛刺。这些毛刺在旧布表面干燥状态下很坚硬。
那么,给小儿擦屁股何以会引起肛瘘呢?
孩子大便后换尿布时,父母往往用干尿布擦屁股。由于婴儿的皮肤十分娇嫩,大便黏性又大,需来回擦几次才能擦干净,这样就容易损伤肛周皮肤。还有的家长喜欢用废纸为孩子擦屁股,而婴儿的肛门柔软松弛,若擦拭用力过大,容易损伤肛门黏膜,感染溃疡后形成肛瘘。
男孩与女孩发生肛瘘的症状各不相同:男婴肛瘘发生后红肿、疼痛,形成脓肿后肛周皮肤肿胀发亮、中心软化,溃疡后流出脓液而形成肛瘘,腹泻时粪便从瘘管口流出。女婴发病急,外阴红肿,溃疡后粪便会从阴道口外的瘘口排出,肛门反而不排便,之后肛门才逐渐恢复排便。女孩患肛瘘后常不易自动愈合,以后出现腹泻时仍可从瘘管口漏出粪便,一般2岁后漏便现象才逐渐减少。要彻底治愈肛瘘,必须到正规医院的肛肠科请专科医生诊治。
治疗小儿肛瘘需注意三原则
1、当肛门周围尚未形成脓肿,仅见皮下有炎症反应时;可采用保守治疗,每日用温开水坐浴2—3次,适当吃些抗生素,局部可用金黄如意膏外敷等消炎、消肿治疗。
2、如脓肿已形成,可切开排脓,预防反复感染,由于距肛窦较近,可一次切至肛窦,可避免日后成肛瘘。
肛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有哪些
用专门的扩肛器从小儿肛门插入,经直肠并通过狭窄处,放置一定的时间以减轻狭窄,称为扩肛术。其目的是治疗和预防小儿肛门直肠手术后的瘢痕狭窄,使直肠肛门形成一定内径,保持手术治疗效果,避免造成继发性肛门狭窄甚至巨结肠的发生。适应证:小儿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术后和先天性肛门直肠下端狭窄的患儿。禁忌证:肛门直肠手术后2周以内切口尚未愈合的患儿。
小儿肛瘘的治疗
一些婴儿出生后不久,父母突然发现小孩肛门周围肿了起来,经常哭闹,且这种红肿总是不好,破溃出脓后能暂时好点,但出脓口总是不愈合,或愈合后马上又红肿。到医院一看,医生说得了“小儿脓肿”或“小儿肛瘘”。
小儿肛周脓肿和小儿肛瘘不是两个疾病,是小儿肛周感染一种病的的两个阶段,早期叫肛周脓肿,脓肿破溃了或被切开引流,就成了小儿肛瘘了。
小儿为什么会患上这个病?原因有二:一,新生儿体内性激素水平一过性增高。这种激素(雄性激素)主要是从母体内带来。过高的激素可以使肛门周围的腺体发达,分泌旺盛。而肛腺在分泌过程中一旦因某种原因受阻,就会引发局部感染。二,小儿肛门直肠局部的免疫结构尚未发育成熟。主要是肛直交界处的齿线。当不注意局部清洁卫生,或患上一些引起抵抗力下降的疾病,就会打破这里的免疫屏障,引发肛周局部感染。
小儿患上这个疾病后,父母都很苦恼。因为是感染,首先是影响接种疫苗和打预防针。其次是不知道去哪里看?到底该怎样治疗?因为很多的肛肠科是不收婴幼儿的,而很多儿童医院缺少这方面的专科医生,缺乏这方面的治疗经验。
最关键的是目前针对这个疾病,临床也没有一个公认的观点和统一的治疗方法。比如小儿肛瘘是否需要手术?何时手术最合适?应该怎样手术?等等。
针对这几个关键问题,目前临床有以下几种观点和做法,我认为是误区,说明如下:
1、“小儿肛瘘很多可以自愈,所以不需要马上手术”
错,大部分小儿肛瘘像成人一样,不可能自愈,是必须采取手术治疗的,我还没有发现哪例小儿肛瘘是自行痊愈的。
2、“小儿肛瘘应该6岁后再手术,这样对肛门的损伤相对轻”
错,小儿肛瘘应该早期手术,6岁和6个月的肛门括约肌相差不大。如果拖延不治,反复感染,会导致病情加重,病灶蔓延,瘢痕加重,再手术时增加手术难度和手术创伤。由于小儿肛瘘多低位、直瘘、内口清楚,所以早期手术操作相对简单,治愈率也高。
3、“应该采取“挂线”,或者“激光、HCPT”等方法来治疗”
这是错误的。
挂线主要用于高位瘘,如果小儿应用,痛苦增加,损伤加重,疗程延长。
激光、HCPT会对局部组织造成灼伤,成人都需要慎用,小儿就更不应该用。
我认为,最好的方法应该还是手术刀,具体操作方法要根据病情而定,此略。
特别提醒,如果瘘管较深,切勿盲目直接切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