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与普通腹泻的鉴别
腹泻与普通腹泻的鉴别
冬季是腹泻的高发季,如何及时的就腹泻疾病进行诊断是宝宝远离腹泻的关键,下面让我们及时了解腹泻的症状,和腹泻时如何产生的,希望通过我们下面的介绍,让家长们及时的了解腹泻疾病,下面从几个方面对腹泻进行了分析,我们一起来了解,让宝宝更好远离腹泻!
1、 冬季腹泻是由轮状病毒所致,因此也称轮状病毒性肠炎。
2、 多发生于秋冬季。(即每年的国庆节前后一直能到春节前。每次流行有时长短不太一样。)
3、 婴幼儿发病率高,尤其是6个月到二岁的小儿。
4、 起病比较急。常伴有发热等上呼吸道感染(即感冒)的症状。
5、 发病开始时常有呕吐。
6、 大便呈蛋花汤样,多是白色水样,带有少量粘液,无腥臭味。化验大便时有少量白细胞。
7、 口喝重、尿量减少,轻微腹胀等,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脱水。
8、 消炎药治疗无效。
9、 病程大约1周左右(5-7天)。
婴儿腹泻病如果宝宝的精神还好,每日大便次数不超过10次,脱水不明显属于轻型,如果宝宝腹泻每日10余次,甚至更多,精神不好、发烧、口渴、小便量减少,伴有明显的脱水症状属于重型。
小宝宝腹泻严重时很容易脱水,如何观察脱水的轻重就非常的重要。一般轻度脱水是指宝宝体重减轻不明显,稍有口干,眼窝和前囟凹陷,哭时泪少,尿量也减少,腹部度胀发干弹性减弱,四肢有些发凉。重度脱水时病性严重,宝宝明显消瘦,面色发白,血压下降,脉情微弱,明显口干口喝,眼眶里隐睡觉时两眼皮闭不上,前囟深度凹陷,哭时没有眼泪,尿量极少甚至无尿,皮肤干枯有皱折,无弹性,手脚冰冷,必须输液抢救才能挽救生命,严重的可以休克死亡。
由此看来预防和纠正脱水是非常重要的治疗原则。目前医生常给患腹泻的宝宝用ORS(口服补液 )预防脱水,或是治疗轻度脱水。一般每包ORS冲温水500毫升,让宝宝随时口服,能喝多少喝多少。若脱水明显,或是呕吐,腹胀明显的患儿,应及时去医院静脉补液,控制病情。
在饮食营养方面,宝宝得了腹泻病仍可以继续馀食,没必要完全禁食。母乳仍可以继续喂。吃牛奶的宝宝,6个月以下为1/2-2/3稀释牛奶,2-3天后逐渐恢复正常饮食。6个月以上可用习惯的平常饮食,如稠粥(最好是小米粥)、面条、蔬菜,鱼或肉末等,由少量开始。
希望以上的介绍对腹泻宝宝有一定帮助,家长们在了解宝宝出现腹泻时一定要及时选择正规的医院进行治疗,祝愿宝宝早日康复!
腹泻奶粉哪个牌子好
想要买腹泻奶粉的家长们都应该知道,腹泻奶粉是一种特殊的婴儿配方奶粉,适用于少数先天对牛奶蛋白或乳糖过敏的引起腹泻的婴儿。老话说得好,一分价钱一分货。各位家长们在为宝宝挑选腹泻奶粉前,一定要注意质量,不要贪便宜买一些劣质的腹泻奶粉,因为这关乎自身和宝宝的安全。那么大家在选购腹泻奶粉时哪个牌子好?
以下是经过网络民意调查腹泻奶粉比较好的品牌:
1、雀巢腹泻奶粉
本款奶粉含有婴儿正常发育所必须的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而且特别添加了核苷酸,有助于宝宝肠道粘膜的修复,有效帮助宝宝防止腹泻的发生,让宝宝更健康。
2、多美滋腹泻奶粉
这款奶粉中没有添加乳糖成分,因此能够非常有效的避免了宝宝乳糖不耐受的发生,有效防止宝宝发生腹泻。同时,这款奶粉还含有优质的牛奶蛋白、DHA等营养物质,能保证宝宝腹泻期间营养的摄入,因此非常适合腹泻宝宝食用。
3、可尼可防腹泻粉
可尼可防腹泻粉是以大豆蛋白和水解蛋白为主要成分的配方营养粉,不含乳糖,适合对牛奶蛋白敏感、乳糖不耐受或从腹泻康复中的宝宝。湿疹严重、吃配方牛奶粉腹泻、普通腹泻均可食用。
防腹泻奶粉和普通奶粉的区别
在市场上,有防腹泻奶粉和普通奶粉,很多家长对于这两种奶粉区分得不是那么的清楚,究竟这这两种奶粉有啥区别呢?
防腹泻奶粉适用于少数先天对牛奶蛋白或乳糖过敏的,因乳糖无法耐受而引起腹泻的婴儿。而普通的奶粉一般都含有乳糖,乳糖是属于大分子结构,有一些宝宝可能会有一定的反应。
奶粉是关乎宝宝健康的口粮,妈妈们一定不能再马虎对待!给宝宝选购喝的奶粉绝对不能马虎哦,妈妈们都希望有害物质能离宝宝远点儿,所以在选购上一定要多加些心机。
奶粉中的乳糖,要or不要?
虽然不少宝宝都曾遇到过喝奶粉后腹泻的情况,但这未必是乳糖惹的祸。有些听闻过防腹泻奶粉、防过敏奶粉的父母会抱着“有病治病,没病预防”的心态给宝宝买这些奶粉,其实并没有这样的必要。宝宝对乳糖不耐受的现象较少,一般有先天性乳糖不耐受的宝宝才需要不含乳糖、有防腹泻功效的奶粉。
腹泻奶粉和普通奶粉的区别 什么情况更换腹泻奶粉
现在普遍的观点是腹泻可能影响乳糖酶的分泌,但出现继发性乳糖不耐受表现的很少,所以腹泻不需要常规换无乳糖饮食。
但住院病人,或者腹泻持续时间比较长是可以换,比如WHO就建议腹泻超过2周且普通饮食状况下症状没有改善换无乳糖饮食。
腹泻如何鉴别诊断
中医诊断标准:
1. 区别泄泻的虚实寒热发病急,病程短,泄泻而腹痛,多属实证。发病缓,病程长,腹痛不甚,虚证偏多。实证常有小便不利;虚证粪便清稀如水,腹痛喜温的多寒,粪便黄褐而臭,肛门灼热者多热。
2.明确久泻的脏腑病理久泻不愈。倦怠乏力,每因饮食不当,劳倦而复发者,脾虚为主。泄泻反复与精神情绪有关者为肝脾同病,五更泄泻,完谷不化,腰酸畏寒多为命火不足、脾肾同病。
辨证论治
1.急性泄泻
(1)寒湿伤脾:
泄泻清稀,肠鸣腹痛,脘闷少食,或伴发热恶寒、头痛身痛、身体困倦,小便短少,舌苔白腻,脉濡,此属寒湿困脾,脾失健运,气机受阻。
(2)湿热:
腹痛泄泻,大便急迫如水注,大便臭秽,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此属湿热内盛,下迫大肠。
(3)食滞胃肠:
泻下臭秽粘腻,夹杂不消化食物残渣,腹痛拒按,泻后痛减,嗳腐食臭,不思饮食,苔厚腻,脉滑数,此属食积滞中,传化失常,升降失调。
2.慢性泄泻:
(1)脾虚湿盛:
大便溏薄,每因饮食不慎而发作,身重体倦,腹胀肠鸣,纳呆食少,舌淡苔白腻,脉沉,此属脾虚湿阻,运化无权。
(2)肝脾失调:
情志抑郁寡欢,胸胁满闷,腹痛即泻,肠鸣矢气,嗳气叹息,纳差,舌淡苔薄白,脉弦,此属肝气失于条达,郁而乘脾,脾失健运。
(3)脾肾阳虚:
泄泻日久不愈,大便清稀,或完谷不化,黎明即泻,腹隐痛怕凉肠鸣,畏寒肢冷,腰膝酸困,舌淡胖苔白,脉沉细,此属脾肾俱虚,火不暖土。
西医诊断依据:
1.大便稀薄或如水样,次数增多,可伴腹胀、腹痛等症。
2.急性暴泻起病突然,病程短,可伴恶寒、发热等症。
3.慢性久泻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反复发作,时轻时重。
4.饮食不当,受寒凉或情绪变化可诱发。
5.大便常规可见少许红细胞,大便培养致病菌阳性或阴性。
6.必要时作X线钡灌肠或纤维肠镜检查。
西医鉴别诊断:
1.急性腹泻
(1)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菌痢)是感染性腹泻最常见的原因,主要在夏秋季发病,可行成大,小流行,潜伏期多为1~2天,长可达7天,患者常以畏寒,发热和不适感急骤起病,有腹痛,腹泻,排便每天10余次至数十次,常伴里急后重,恶心,呕吐与脱水,粪便在病初可为水样,以后排出脓血便或黏液血便,镜检可见大量红,白细胞,粪便培养可培养出痢疾杆菌。
(2)沙门菌属性食物中毒:沙门菌属性食物中毒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形式。
(3)病毒性胃肠炎:病毒性胃肠炎的主要表现为儿童或成人的夏季流行性,无菌性腹泻,临床特点是高度传染性和极低的病死率,有轻度的发热,不适感,恶心,呕吐与稀便等症状。
(4)霍乱与副霍乱:副霍乱系由Eltor弧菌引起,流行特点与霍乱不同,多为地方性流行,也可散发或呈跳跃式,此菌的培养特点,临床表现与病理改变均与霍乱弧菌相同。
(5)假膜性肠炎:假膜性肠炎是由肠道内顽固性梭状芽孢杆菌(C.difficile)异常增殖,产生大量毒素引起,从患者粪便中可检出假膜,假膜外观多呈半透明物质,蛋清样,肉眼较难辨认,将其放入10%甲醛溶液中,则外观较清楚。
(6)血吸虫病:早期血吸虫病中,84.6%有腹泻,可为单纯性腹泻,大便稀溏或水样,也有的为痢疾样腹泻,腹泻大多为持续性,少数为间歇性,病程长短不一。
2.慢性腹泻
(1)慢性细菌性痢疾:慢性细菌性痢疾(慢性菌痢)多由于急性菌痢治疗不当演变而成,细菌学分析,近10多年来国内志贺型菌痢逐渐减少,而弗氏型与宋氏型相对增多,弗氏型易于演变为慢性。
(2)溃疡型肠结核:肠结核多见于20~40岁的女性,多数有肠外结核,以肺结核居多,可有消化不良症状,在急性进展期可有毒血症症状,如发热,盗汗,腹痛,腹泻,体力减退,消瘦等,排便每天3~4次,多在餐后发作,粪便呈糊状或水样便,一般无脓血便。
主要诊断依据:
①有结核中毒症状。
②肠镜活组织检查为干酪样坏死组织。
③抗结核治疗有效。
此外,肠外结核病史有一定参考价值。
(3)肠道菌群失调:在正常大便菌谱中,常住菌占90%以上,其中大肠埃希杆菌和肠球菌各占一半,过路菌不超过10%,芽孢菌与酵母菌虽也属常住菌,但数量不超过总菌数的10%,如过路菌繁殖显著超过正常值(40%以上),则引起菌群失调,临床上出现腹泻,双歧杆菌属的减少也是菌群失调的重要因素之一。
(4)大肠癌:大肠癌多在中年以上,排便习惯改变,便秘或腹泻或便秘腹泻交替,便血等。
(5)溃疡性结肠炎:本病在我国发病较低,临床症状一般较轻,有严重并发症者少见。
(6)克罗恩病:克罗恩(Crohn)病与溃疡性结肠炎同属非特异性炎性肠病,可发生在消化道的任何部位,主要侵犯回肠末端,青壮年好发,北京统计平均年龄为35岁,慢性发病,反复发作。
(7)胰源性吸收不良:胰源性吸收不良是指由于胰腺外分泌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肠消化和吸收不良所致,常表现为脂肪泻,多见于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的晚期。
(8)肠易激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为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肠道功能性疾病,表现为结肠运动功能过度增强或蠕动波异常,临床上常有腹泻,便秘,腹痛等症状,发病多与精神因素有关。
秋季腹泻与普通腹泻的区别
秋季腹泻,便便大多呈水样便或蛋花汤样,每天3~10余次。值得注意的是,不能仅从次数上判断宝宝是不是拉肚子。比如婴儿期的宝宝经常每日大便4~5次,甚至7~8次,但大便不稀,宝宝精神好,食欲也好,体重也能如常增加,这就不是腹泻病。普通腹泻的宝宝一般在逐渐增加辅食后大便的次数即可减少。
此外,秋季腹泻还可见到发热,热度一般不高,多在38℃左右,但也有高达39~40℃的宝宝。病初的1~2天常可伴有呕吐,也有部分患儿可以见到咳嗽等呼吸道症状。本病的自然病程大多在7~10天,预后一般较好,但需要警惕腹泻导致脱水的出现。
特别提醒:如果宝宝出现拉肚子的情况,可以去医院做个大便常规和轮状病毒的检测,即可判断腹泻是由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如果是轮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腹泻,往往是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的,如头孢类药物不建议使用。可以使用肠粘膜保护剂,如蒙脱石散,或是在辨证的情况下使用中药或中成药,或是选取一些外用贴肚脐的膏药。另外,含有某些活菌的微生态制剂止泻效果并不明显,在急性腹泻时不作为常规应用,更适用于慢性腹泻者。
秋季与普通腹泻的鉴别
1、 秋季腹泻是由轮状病毒所致,因此也称轮状病毒性肠炎。
2、 多发生于秋冬季。(即每年的国庆节前后一直能到春节前。每次流行有时长短不太一样。)
3、 婴幼儿发病率高,尤其是6个月到二岁的小儿。
4、 起病比较急。常伴有发热等上呼吸道感染(即感冒)的症状。
5、 发病开始时常有呕吐。
6、 大便呈蛋花汤样,多是白色水样,带有少量粘液,无腥臭味。化验大便时有少量白细胞。
7、 口喝重、尿量减少,轻微腹胀等,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脱水。
8、 消炎药治疗无效。
9、 病程大约1周左右(5-7天)。
腹泻的鉴别诊断
该病要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胰性霍乱综合征:
又称水泻伴低血钾胃液缺乏(WDHA)综合征或Verner-Morrison综合征。本征十分少见,多因血管活性肠肽瘤(VIPoma)、胰腺腺瘤或小细胞肺癌释放VIP引起。诊断依靠临床表现和化验,目前尚无特异性诊断方法。糖皮质激素治疗可以改善症状,常作为向手术探查的过渡措施。
肠易激综合征:
为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肠道功能性疾病。表现为结肠运动功能过度增强或蠕动波异常。临床上常有腹泻、便秘、腹痛等症状,发病多与精神因素有关。诊断依据:①临床上有腹泻、便秘、腹痛等症;②无消瘦、发热或腹泻的阳性体征;③粪便检查无阳性发现;④X线钡餐及肠镜检查无器质性改变。
脂肪痢:
发生在幼儿者称小儿脂痢病(celiac disease),发生在成人则称为特发性脂痢(idiopathic steatorrhea)。患者消瘦,营养不良,腹泻,呈脂肪便。患者空肠粘膜上皮的绒毛及微绒毛呈明显萎缩,粘膜表面扁平。粘膜固有层显慢性炎性改变,有淋巴细胞、浆细胞,有时有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如患者饮食不含麸质类食物,则上述肠粘膜病变可以恢复。
胃肠炎:
大肠埃希菌等肠道细菌引起的胃肠炎,多会造成腹泻为水样带黏液恶臭无脓血的症状,症状轻重不等。
(1)轻型:一般不发热,以食欲减退、腹泻为主要表现。每天大便3~6次不等,常呈黄色或绿色消化不良样稀便,多呈混有少量泡沫的稀汤样便,并伴有腹胀、腹痛及恶心。
(2)中型:可有低热健康搜索,除具有轻型症状外并有恶心呕吐腹泻次数较频,多呈水样便,可有轻度脱水及酸中毒症状。
(3)重型:体温呈不规则热型,38~40℃持续数天,每天腹泻10~20次,常为黄绿色水样便,混有少量黏液,可有腥臭味亦见有牛奶色或米汤样便,与霍乱基本相似,多有恶心呕吐,婴幼儿常出现惊厥。由于大量吐泻呈现明显脱水和酸中毒症状,可出现急性肾衰。在孟加拉国ETEG腹泻幼儿中约有30%出现中等或严重脱水,成人病例中严重脱水者更多,常不能与霍乱区别,若治疗不及时,婴幼儿患者可在数天内死亡。EIEC腹泻与急性菌痢相似EHEC感染症的主要症状是血便和剧烈的腹痛。EAEC引起的腹泻呈持续性(>14天),有血性便并有发热(38℃)和呕吐等症状。
肠痉挛:
结肠痉挛时,肠推进性蠕动减弱,多引起便秘,同时伴有腹胀及频繁的排气。少数病人由于结肠分泌功能障碍引起经常或间歇的腹泻,便意很急,多在早晚餐前后发生,夜间少见。粪呈糊状,含有大量粘液。若结肠的运动功能及分泌功能均发生障碍时,便秘和腹泻不规则地间歇交替。此外,患者常有上腹部饱满、厌食、恶心等消化不良的症状和心跳、气短、胸闷、面红、手足多汗等植物神经调节不平衡的表现。虽然腹痛和腹泻等症状严重地影响劳动与生活,但病人一般并无体重减轻和脱水现象。
在小婴儿,肠痉挛发作时主要表现为持续、难以安抚的哭吵。主要表现为哭闹不安,可伴有呕吐、面颊潮红、翻滚、双下肢蜷曲等症状。哭时面部潮红,腹部胀而紧张,双腿向上蜷起,发作可因患儿排气或排便而终止。在小婴儿则可反复发作并呈自限过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