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茯苓治子宫肌瘤管用吗
桂枝茯苓治子宫肌瘤管用吗
1中医治疗子宫肌瘤主要有是对症支持治疗的。分别有气滞证、血瘀证、痰湿证这三种类型。其中血瘀证是可以用桂枝茯苓丸来进行治疗的。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这种病和桂枝茯苓丸的关系、
2当患者检查出有子宫肌瘤,并且伴随有面色晦暗、月经期延后、月经量少并且颜色发暗,或者是淋漓不断,还有舌质是紫黯的,脉是沉弦有力的,这种证型就是子宫肌瘤的血瘀证。是可以用桂枝茯苓丸的、
3如果患者还同时伴随有腹痛剧烈者,可以稍加点延胡索、莪术、姜黄用来行气活血止痛,如果伴随有小腹冷痛的话,可以稍微加点小茴香、炮姜用来温经散寒。这些需要中医师的辨证治疗。
中药预防子宫肌瘤
丹参桃仁治肌瘤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消症散结。主治子宫肌瘤,卵巢囊肿。证见月经前期,量多,行经期延长,经前经期腰酸腹胀痛等。
【偏方组成】丹参15~25克,桃仁10~15克,赤芍、橘核、山豆根各10~20克,三棱8~10克,山慈菇、桂枝、香附各6~12克,荔枝核15~2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病例验证】临床效果较好。
桂枝乳香治肌瘤
【功能主治】主治子宫肌瘤。
【偏方组成】桂枝12克,桃仁12克,赤芍12克,海藻12克,牡蛎12克,鳖甲12克,茯苓18克,丹皮18克,当归尾18克,红花75克,乳香60克,没药60克,三棱60克,莪术60克。
【用法用量】共为细末,以蜜为丸。每丸重9克,每日服2~3次,每次服1~2丸。
【病例验证】徐某,女,41岁。阴道出血淋漓不止,小腹坠痛。经某医院检查后诊断为子宫肌瘤,其子宫大如两个月妊振。投用上药,嘱其每次1丸,日服3次。持续用药一年,月经恢复正常,其子宫肌瘤已摸不到。
党参白术汤治肌瘤
【功能主治】益气健脾,祛瘀通络。主治子宫肌瘤。
【偏方组成】党参30克,白术24克,茯苓15克,甘草9克,莪术60克,三棱30克,牛膝15克。
【用法用量】每日一剂,水煎服。
【病例验证】用此方共治疗观察13例子宫肌瘤病人(均经妇产科检查确诊者),年龄在32~55岁之间,服药最多者为125剂,服药最少者为20剂,平均服药58.4剂。其中各种症状消失,达到临床治愈者10例,好转者1例,复发者1例,无效者1例。
桂枝茯苓丸治子宫肌瘤
【功能主治】主治子宫肌瘤。
【偏方组成】桂枝、茯苓、桃仁、丹皮、赤芍、鳖甲、卷柏,祈艾、青皮、续断、黄芪各10克,生牡蛎30克,黄柏6克。
【用法用量】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10克。每日3次,每服1丸,连服至病愈。
【病例验证】治疗子宫肌瘤60例,痊愈43例,显效11例,有效4例,控制2例。
党参黄芪治脱垂
【功能主治】健脾补肾、益气升阳、养血滋阴。主治子宫脱垂。
【偏方组成】党参30克;黄芪30克,山药30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枣皮12克,阿胶12克,熟地15克,枸杞15克,杜仲15克,龟胶15克,当归10克,柴胡5克,升麻6克,炙甘草6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每日2次。
【宜忌】服药后膝胸卧位15分钟,卧床休息2小时。不宜久坐久立,禁做下蹲活动和重体力劳动。
【病例验证】孔某,女,25 岁。半年前因产后过早房事、操劳家务而患子宫脱垂,曾服中药补中益气丸治疗无效,证见面色萎黄、头晕目眩、小腹坠胀、腰膝酸软、少气懒言、全身乏力、纳差,舌质淡、边有齿痕,脉沉细无力。妇检:Ⅲ度子宫脱垂。证属脾肾亏虚、中气下陷、带脉失约、冲任不固、无力系胞。治宜健脾补肾、益气升阳,佐以养血滋阴。用此方6剂后,诸症缓解,再续6剂,子宫复位。
桂枝茯苓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怎么样
主要有改善血液流变性,抗血小板聚集,调节内分泌功能,抗炎,镇痛,镇静,抗肿瘤等作用。
1.改善血液流变性 (1)降低血粘度:本方2g/kg静注或6g/kg口服家兔1.5小时后,全血还原比粘度、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及纤维蛋白原浓度均明显降低,红细胞电泳时间减少。表明本药降低血粘度的作用是与血浆中链状高分子物质主要是纤维蛋白原浓度降低有关。对“激素性血瘀证”的实验大鼠清理模型用本方人用量的10、20、40倍口服,能使血液粘度得到改善。另外,本方有延长T,T(凝血酶时间)的趋势和恢复AT-Ⅲ(抗凝血酶Ⅲ)活性的效果,明显改善高脂血症,本药降低血粘度的作用与血细胞数以外的因素有关,即改善血浆因子作用是其重要因素之一。(2)改善红细胞变形能力:通过对老龄大鼠的研究发现,老龄大鼠高比重的红细胞增加,变形能力降低,而本方能抑制其变形能力下降,给老龄大鼠负荷胆固醇,使红细胞变形能力再降低,本方仍有明显的抑制其降低之功能。利用脑卒中易发性高血压自发性大鼠(SHRSP)对本方进行研究,在SHRP中,在血压上升的同时,其红细胞变形能力显著降低,给予本方后,血压上升被抑制,红细胞变形能力明显被改善。另外,给SHRSP投于右旋糖酐,可使大鼠平均生存日数减少,红细胞变形能力明显降低,给予本方,则平均生存日数延长,红细胞状态改善。
2.抗血小板聚集 本方水煎利500kg/ml或250mg/ml对胶原或ADP所引起的血小板聚集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作用比阿司匹林强。100%桂枝茯苓丸稀释至50%和25%,对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有轻度抑制, 对凝血酶原时间(PT)则无明显作用,对纤溶剂原激酶有抑制作用,表明本方对血凝及血小板系统抑制强,而对纤溶系统作用较弱,这些有助于改善血瘀证之血液高凝、高聚状态。本方900、300、100mg/kg大鼠口服,连续3日,对细菌内毒素引起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能明显降低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酶时间、血小板及有纤维素沉着的肾小球百分率,并呈量效关系,而等量的单味药则无此作用,表明本药抗DIC效果是五味中药混合后而产生。
子宫肌瘤治愈秘方有哪些
秘方一:丹参桃仁治子宫肌瘤,功效和作用为理气活血,消症散结。主要可以用于治疗子宫肌瘤,也可以治疗卵巢囊肿。偏方组成的药物包括了丹参,桃仁,赤芍、橘核、山豆根,三棱,山慈菇、桂枝、香附,荔枝核。用法用量是每日使用1剂,全部药物一同水煎服即可。
秘方二:桂枝乳香治子宫肌瘤,主治子宫肌瘤。偏方的药物包括了桂枝,桃仁,赤芍,海藻,牡蛎,鳖甲,茯苓,丹皮,当归尾,红花,乳香,没药,三棱,莪术。用法是把这些药物共为细末,然后使用适量的蜂蜜调制为丸,每日患者应该间隔服用2~3次。
中医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有哪些
丹参桃仁治子宫肌瘤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消症散结。主治子宫肌瘤,卵巢囊肿。证见月经前期,量多,行经期延长,经前经期腰酸腹胀痛等。
【偏方组成】丹参15~25克,桃仁10~15克,赤芍、橘核、山豆根各10~20克,三棱8~10克,山慈菇、桂枝、香附各6~12克,荔枝核15~2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病例验证】临床效果较好。
桂枝乳香治子宫肌瘤
【功能主治】主治子宫肌瘤。
【偏方组成】桂枝12克,桃仁12克,赤芍12克,海藻12克,牡蛎12克,鳖甲12克,茯苓18克,丹皮18克,当归尾18克,红花75克,乳香60克,没药60克,三棱60克,莪术60克。
【用法用量】共为细末,以蜜为丸。每丸重9克,每日服2~3次,每次服1~2丸。
【病例验证】徐某,女,41岁。阴道出血淋漓不止,小腹坠痛。经某医院检查后诊断为子宫肌瘤,其子宫大如两个月妊振。投用上药,嘱其每次1丸,日服3次。持续用药一年,月经恢复正常,其子宫肌瘤已摸不到。
党参白术汤治子宫肌瘤
【功能主治】益气健脾,祛瘀通络。主治子宫肌瘤。
【偏方组成】党参30克,白术24克,茯苓15克,甘草9克,莪术60克,三棱30克,牛膝15克。
【用法用量】每日一剂,水煎服。
【病例验证】用此方共治疗观察13例子宫肌瘤病人(均经妇产科检查确诊者),年龄在32~55岁之间,服药最多者为125剂,服药最少者为20剂,平均服药58.4剂。其中各种症状消失,达到临床治愈者10例,好转者1例,复发者1例,无效者1例。
桂枝茯苓丸治子宫肌瘤
【功能主治】主治子宫肌瘤。
【偏方组成】桂枝、茯苓、桃仁、丹皮、赤芍、鳖甲、卷柏,祈艾、青皮、续断、黄芪各10克,生牡蛎30克,黄柏6克。
【用法用量】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10克。每日3次,每服1丸,连服至病愈。
【病例验证】治疗子宫肌瘤60例,痊愈43例,显效11例,有效4例,控制2例。
党参黄芪治子宫脱垂
【功能主治】健脾补肾、益气升阳、养血滋阴。主治子宫脱垂。
【偏方组成】党参30克;黄芪30克,山药30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枣皮12克,阿胶12克,熟地15克,枸杞15克,杜仲15克,龟胶15克,当归10克,柴胡5克,升麻6克,炙甘草6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每日2次。
【宜忌】服药后膝胸卧位15分钟,卧床休息2小时。不宜久坐久立,禁做下蹲活动和重体力劳动。
【病例验证】孔某,女,25 岁。半年前因产后过早房事、操劳家务而患子宫脱垂,曾服中药补中益气丸治疗无效,证见面色萎黄、头晕目眩、小腹坠胀、腰膝酸软、少气懒言、全身乏力、纳差,舌质淡、边有齿痕,脉沉细无力。妇检:Ⅲ度子宫脱垂。证属脾肾亏虚、中气下陷、带脉失约、冲任不固、无力系胞。治宜健脾补肾、益气升阳,佐以养血滋阴。用此方6剂后,诸症缓解,再续6剂,子宫复位。
子宫肌瘤的病例
子宫肌瘤的病例
1.【病例验证】徐某,女,41岁。阴道出血淋漓不止,小腹坠痛。经某医院检查后诊断为子宫肌瘤,其子宫大如两个月妊振。投用上药,嘱其每次1丸,日服3次。持续用药一年,月经恢复正常,其子宫肌瘤已摸不到。
2.【病例验证】孔某,女,25 岁。半年前因产后过早房事、操劳家务而患子宫脱垂,曾服中药补中益气丸治疗无效,证见面色萎黄、头晕目眩、小腹坠胀、腰膝酸软、少气懒言、全身乏力、纳差,舌质淡、边有齿痕,脉沉细无力。妇检:Ⅲ度子宫脱垂。证属脾肾亏虚、中气下陷、带脉失约、冲任不固、无力系胞。治宜健脾补肾、益气升阳,佐以养血滋阴。用此方6剂后,诸症缓解,再续6剂,子宫复位。
治疗子宫肌瘤的偏方
1.丹参桃仁治子宫肌瘤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消症散结。主治子宫肌瘤,卵巢囊肿。证见月经前期,量多,行经期延长,经前经期腰酸腹胀痛等。
【偏方组成】丹参15~25克,桃仁10~15克,赤芍、橘核、山豆根各10~20克,三棱8~10克,山慈菇、桂枝、香附各6~12克,荔枝核15~2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病例验证】临床效果较好。
2.桂枝乳香治子宫肌瘤
【功能主治】主治子宫肌瘤。
【偏方组成】桂枝12克,桃仁12克,赤芍12克,海藻12克,牡蛎12克,鳖甲12克,茯苓18克,丹皮18克,当归尾18克,红花75克,乳香60克,没药60克,三棱60克,莪术60克。
【用法用量】共为细末,以蜜为丸。每丸重9克,每日服2~3次,每次服1~2丸。
3.党参白术汤治子宫肌瘤
【功能主治】益气健脾,祛瘀通络。主治子宫肌瘤。
【偏方组成】党参30克,白术24克,茯苓15克,甘草9克,莪术60克,三棱30克,牛膝15克。
【用法用量】每日一剂,水煎服。
【病例验证】用此方共治疗观察13例子宫肌瘤病人(均经妇产科检查确诊者),年龄在32~55岁之间,服药最多者为125剂,服药最少者为20剂,平均服药58.4剂。其中各种症状消失,达到临床治愈者10例,好转者1例,复发者1例,无效者1例。
4.桂枝茯苓丸治子宫肌瘤
【功能主治】主治子宫肌瘤。
【偏方组成】桂枝、茯苓、桃仁、丹皮、赤芍、鳖甲、卷柏,祈艾、青皮、续断、黄芪各10克,生牡蛎30克,黄柏6克。
【用法用量】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10克。每日3次,每服1丸,连服至病愈。
【病例验证】治疗子宫肌瘤60例,痊愈43例,显效11例,有效4例,控制2例。
5.党参黄芪治子宫脱垂
【功能主治】健脾补肾、益气升阳、养血滋阴。主治子宫脱垂。
【偏方组成】党参30克;黄芪30克,山药30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枣皮12克,阿胶12克,熟地15克,枸杞15克,杜仲15克,龟胶15克,当归10克,柴胡5克,升麻6克,炙甘草6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每日2次。
【宜忌】服药后膝胸卧位15分钟,卧床休息2小时。不宜久坐久立,禁做下蹲活动和重体力劳动。
中医辨证治疗女性子宫肌瘤
女性子宫肌瘤怎么治疗才能好?症见下腹部包块坚硬固定,小腹疼痛拒按,经血量多或夹血块,或见月经周期紊乱,面色晦暗,口干不欲饮,舌紫黯,有瘀点或瘀斑等,属瘀血内阻型子宫肌瘤。中医治疗子宫肌瘤应该以活血逐瘀、消瘤散结之法为主,可采用少府逐瘀汤合大黄蛰虫丸进行治疗,其中包括没药、川芎、小茴香、干姜、官桂、赤芍、五灵脂等药物,可以有效治疗女性子宫肌瘤。
症见下腹部包块,胀硬冷痛,得热痛减,月经量少或停闭,,身冷畏寒,带下量多,色白清稀,面色灰暗,舌质淡,苔薄白或白腻,脉沉涩有力等,属寒湿凝结型子宫肌瘤。中医治疗子宫肌瘤应该以散寒除湿、化瘀消癥之法为主,可采用桂枝茯苓丸进行治疗,其中包括桂枝、茯苓、牡丹皮、赤芍、桃仁等药物,可以有效治疗女性子宫肌瘤。
桂枝茯苓丸子宫肌瘤
对桂枝茯苓丸子宫肌瘤是怎么回事呢,桂枝茯苓丸对治疗女性这类疾病上,都是有着很好的帮助作用,而且这类疾病在药物选择上,也是可以以桂枝茯苓丸为主。
桂枝茯苓丸子宫肌瘤:
桂枝茯苓丸最早见于东汉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一书,最初用于治疗因包块引起的妊娠胎动不安,现常用于妇女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子宫内膜炎、附件炎、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宫外孕等多种淤血阻滞症。
桂枝茯苓丸中桂枝扩张血管、调整血液循环的功能,以促进炎症的消散吸收;牧丹皮性味辛寒,本善通血脉中热结,桂枝配丹皮,寒温相济,性较平和;且桂枝配芍药调理阴与阳,茯苓配丹皮调理气与血。至于桃仁,尤能消散凝血,溶化血块。实验证明,桃仁有“阻止血液凝固的作用”。
临床上研究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38例,同时设西药米非司酮对照组38例,均连服6个月。结果:服用桂枝茯苓胶囊的患者服药后月经异常、痛经、腰腹胀痛等一般症状的改善明显优于米非司酮组,治疗组用药之后肌瘤平均体积缩小45.5%。对照组用药后肌瘤平均体积缩小55.1%(P>0.05)。因而,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肌瘤效果良好。
通过以上介绍,对桂枝茯苓丸子宫肌瘤也是有着一些了解,桂枝茯苓丸对治疗女性子宫肌瘤疾病也是有着一些帮助,不过对这样药物使用,都是不能随意的进行,否则对女性身体各方面,都是有着很大损害,这个也是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