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口腔肛周护理降低白血病化疗后感染率
加强口腔肛周护理降低白血病化疗后感染率
加强口腔、肛周护理降低白血病化疗后感染率
急性白血病主要表现为感染、贫血、出血,感染是急性白血病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
化疗病人由于用药和疾病本身因素,可使身体各器官和组织受到不同程度损伤,尤其口腔和肛周是易感部位,一旦发生感染难以控制。
白血病化疗病人易感染的主要机制是:
(1)白血病细胞异常增生,抑制了正常的骨髓造血,导致成熟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免疫力低下。
(2)目前治疗白血病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化学治疗,但化疗在杀死白血病细胞的同时,也使正常中性粒细胞减少,使免疫力进一步下降。
(3)白血病病人合并感染,应用广谱抗生素,易导致菌群失调,引起二重感染。(4)某些化疗药物如氨甲喋呤、阿糖胞苷等,易造成口腔、肠道、肛周黏膜破溃,形成感染创面。感染中以口腔和肛周感染最常见,这两处是人体整个消化道的入口和出口,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承担着繁重的进食和排泄的任务,又由于本身的特殊解剖结构,极易藏污纳垢,成为细菌繁殖和侵入机体的主要门户。加之上述原因,急性白血病患者最易在这两处发生感染,一旦处理不当,更易发展为全身感染导致败血症以至死亡。所以,在白血病化疗病人入院时,常规给予口腔及肛周护理,使口腔和肛周保持清洁,维持正常功能,使病人舒适,增强抵抗力,也可及时发现异常,对症处理,能有效遏制细菌的侵入和繁殖,不仅使口腔和肛周感染率下降,而且大大降低了白血病患者全身感染率,满足了病人的基本生理需要,增强治疗信心,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缩短了住院天数,减少了医疗费用,降低了死亡率。因此,应重视白血病化疗病人的口腔和肛周护理,以预防感染的发生
白血病健康教育指导
白血病虽然不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但是白血病这种疾病的发病率随着现代化社会复杂性的增加,患有这种疾病的人数在逐渐的增加,为此我们很有必要了解白血病这种疾病的相关的知识,再者白血病的患者还需要我们为其做好相关的内容宣教:
疾病概要:白血病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血液系统肿瘤,俗称“血癌”。其特点为造血系统白细胞系列出现大量异常的增生,此种白细胞无正常的功能,并有成熟障碍。因为异常白细胞在体内大量蓄积,可广泛侵犯全身各种组织与脏器,使其正常的结构和功能遭到损害,白血病有多种类型,临床上较为多见的有急性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治疗原则:化疗是目前治疗白血病的主要手段。骨髓移植的开展,大大提高了白血病的治疗效果。
健康教育处方:
1、饮食:少量多餐,注意食物的多样化。以营养丰富的食物为宜;多食蜂蜜、蜂皇浆等含糖类食物;多食新鲜的蔬菜、水果,以补充必需的维生素C、 B,改善血管脆性,减少出血;不吸烟、少饮酒。
2、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在化疗过程中,适当卧床休息。缓解期可适当活动。气功、太极拳、下棋、散步等体育活动对肿瘤患者有积极的意义,但要量力而行、持之以恒。
3、注意口腔、肛门卫生,预防感染及溃疡的发生。
4、如高烧不退者,忌用酒精擦浴,因易使皮肤粘膜出血,可采用温水轻擦皮肤降温及头部置冰袋等措施。
5、患者易有出血倾向,尽量避免肌肉注射,静脉及肌肉注射后需用棉球压迫针眼5分钟,以免出血。
6、经治疗缓解后,要定期进行血液及骨髓检查。一般第一年应每月检查一次,第二年每二个月检查一次,第三年每三个月检查一次。三年以后可半年或一年左右复查。如平时发现有症状,应立即到医院复查。
以上我们专家对于白血病的相关的知识虽然做了一定的知识宣教,再者白血病的患者还需要我们不断地为患者提供疾病的治疗经验,这样我们才能有效的护理好患者,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出现,还可以增加白血病患者的舒适度,提高疾病的治愈效果。
白血病日常护理
1、休息:白血病患儿常有活动无耐力现象,需卧床休息,但一般不需绝对卧床。长期卧床者。应常更换体位、预防褥疮。
2、预防感染:感染是导致白血病患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最重要的儿童白血病的护理方法就是预防感染。白血病患儿免疫功能减低,化疗药物对骨髓抑制常致成熟中性粒细胞减少或缺乏,使免疫功能进一步下降。粒细胞减少或缺乏和免疫功能下降是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粒细胞减少持续时间越久,感染的威胁愈大。预防感染可采取以下措施。
3、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口腔清洁,进食前后用温开水或口泰液漱口。宜用软毛牙刷,以免损伤口腔粘膜引起出血和继发感染。如有粘膜真菌感染可用氟康唑或依曲康唑涂擦患处。儿童白血病的护理方法应做到勤换衣裤,每日沐浴有利于汗液排泄,减少发生毛囊炎和皮肤疖肿。保持大便通畅,便后用温水或盐水清洁肛门,以防止肛周脓肿形成。
4、出血护理出血是白 血病患儿死亡的又一主要原因。出血护理参阅本章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措施。
淋巴癌护理要注意什么
一:疲乏:
相关因素: 全身性虚弱。肿瘤压迫致疼痛。发热消耗、休息/睡眠时间不足。血红蛋白低。
主要表现: 全身软弱无力,不能下床,感头昏、乏力、心悸、晕厥。
护理措施:协助病人日常生活,以减轻疲劳,降低耗氧量,减轻心、肺负担。保证病人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时间,嘱病人按时就寝,中午休息期间放好窗帘,避免不必要的操作,保持环境安静、舒适。减少干扰因素,如噪音、探视者。经常与病人一起讨论能够预防或减轻疲劳的方法,如尽量避免诱发因素、保持病情稳定、止痛、保证病人舒适的体位等。鼓励病人多进食、增强营养,以补充疾病的高消耗。
指导病人使用全身放松术,如深呼吸、听音乐等,放松全身肌肉,减轻疲劳。疲劳加重时及时报告。
二:有感染的危险:
相关因素: 治疗的影响,放疗、化疗的毒副作用致料细胞下降。 疾病的影响就是,恶性肿瘤对骨髓的浸润。免疫缺陷。
主要表现:如发生感染,可出现: 畏寒、发热、咽喉疼痛、脉速。 咳嗽、咳痰。 尿频、尿急、尿痛。 腹泻、腹痛、肠鸣音亢进。 肛周疼痛、口腔溃疡疼痛。
护理措施:做好保护性隔离:在病人接受化疗后,且骨髓受到抑制期间应减少探视人员,减少活动,尤其是少到人群聚集的地方活动,并戴口罩。各种治疗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工作人员接触病人前后要认真洗手,预防医院感染。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开窗通风2次,每次15-30min ,室内上、下午各1次。用0.5%过氧乙酸喷雾消毒,室内地面、床单位用1:200"84"消毒液抹拭消毒。 协助病人及时增减衣服,预防感冒。 协助病人做好个人卫生,指导病人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经常洗手,尤其便后、餐前、自我护理前后要认真洗手,注意饮食卫生,不吃凉拦不洁生食,禁烟酒、浓茶、咖啡。 保持口腔卫生,保证每日3次口腔护理。每日多次用盐开水含漱,尤其是进食前后、晨起、晚睡前,以便清除食物残渣,并观察口腔粘膜有无异常、牙龈有无红肿。 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多饮水,多进食蜂蜜、香蕉等,防大便干结致肛裂而造成肛周感染。注意保持肛周及会阴部卫生,每次便后清洗,并用0.02%的高锰酸钾溶液坐浴20min。 若并发口腔粘膜改变,可用口康溶液含漱;若并发肛周感染疼痛,可用利多卡因-庆大霉素溶液保留灌肠或湿敷。 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白血病化疗的副作用都有哪些
白血病化疗有哪些毒副作用
(1)心脏毒性:白血病化疗需要用到阿糖胞苷、环磷酰胺、三尖杉酯碱类等药物,这些药物的大量使用,会对心脏产生毒性,引起急性的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心脏病,心脏扩大,心肌损害等毒副反应,影响患者健康。
(2)肝脏毒性:门冬酰胺酶、阿糖胞苷、甲氨蝶呤、6-巯基嘌呤、长春碱类、鬼臼类,环磷酰胺等化学药物的使用,会使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胆红素增高,从而使内蛋白及某些凝血因子的降低,对肝脏造成一定的毒性。
(3)胃肠道毒性:羟基脲、门冬酰胺酶,环磷酰胺、甲氨蝶呤等可引起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同时还会刺激粘膜,引发口腔炎、食管炎、口腔溃疡等疾病,甚至会造成胃肠粘膜溃疡,出血性膀胱炎等胃肠道疾病,严重危害患者健康。
(4)造血系统毒性:化疗药物如蒽环类、阿糖胞苷、甲氨蝶呤、烷化剂、长春碱类的使用,会引起骨髓抑制,使全血细胞减少,重者会造成骨髓衰竭。
(5)泌尿系统毒性及电解质紊乱:白血病化疗的毒副作用还包括泌尿系统毒性及电解质紊乱,这与化疗过程中大量使用环磷酰胺或甲氨蝶呤有关,患者常出现高尿酸血症、高钾血症、高磷酸血症、低钙血症等不适症状。 (6)超敏反应:主要表现为寒战、发热、荨麻疹、血管水肿等,严重反应可出现低血压,心脏停搏,呼吸急促,面部水肿或高血压等。引起超敏反应的药物如门冬酰腔酶、长春碱类、蒽环类、顺铂等,以门冬酰胺为最常见。
白血病晚期能治好吗
专家表示,按起病的缓急可分为急、慢性白血病。急性白血病细胞分化停滞在早期阶段,以原始及早幼细胞为主,疾病发展迅速,病程数月。慢性白血病细胞分化较好,以幼稚或成熟细胞为主,发展缓慢,病程数年。按病变细胞系列分类,包括髓系的粒、单、红、巨核系和淋巴系的T和B细胞系。临床上常将白血病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以往称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
血癌晚期的医治措施有骨髓移植、化疗、中治疗疗等,都是比较常用的医治措施。骨髓移植是晚期血癌最为有用的治疗办法,50%左右的病人承担骨髓移植后可长期起居,但其亦存在着价钱价格很高、骨髓源少的缺陷。化疗亦是血癌晚期的首要治疗办法,能有用缓解表现,延伸起居期,而且,化疗亦是骨髓移植前的所需步调。
细胞免疫治疗血癌是一种好措施,若医治适当,能够加强病人免疫功能,延长病人起居期。具有使癌细胞逆转成正常细胞的分化功效、调控肿瘤细胞的增殖周期、免疫调节功效来达到抗肿瘤作用,对于避免癌细胞再度发作与扩散有着控制功效。所以,细胞免疫治疗血癌化疗医治的佐以方法,也发挥着非常热心地功效。
化疗亦是白血病晚期的主要医治办法,通过化疗可以杀灭大部分的癌症变异细胞,通过这种作用能有效缓解症状,延伸生活期,而且,化疗亦是骨髓移植前的需要步调。所以化疗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中医中药常作为白血病化疗治疗的辅助手段,也发挥着十分积极地作用。具有使癌细胞逆转成正常细胞的分化作用、调控肿瘤细胞的增殖周期、免疫调节作用来达到抗肿瘤功效,对于防止癌细胞复发与扩散有着控制作用。
白血病的症状
1、发热
半数患者以发热为早期表现,可低热也可发生39~40℃的高热,虽然说白血病本身可以引起发热,但是高热通常是有继发性感染的表现,这种感染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主要有咽峡炎、口腔炎、牙龈炎等,可发生溃疡或坏死;肺部感染、肛周感染、肛旁囊肿也比较常见,严重时可有血液感染。
2、出血
以出血为早期表现者占40%,出血可发生在全身的各部位,以皮肤、牙龈、鼻腔出血最为常见,也可能有视网膜、耳内出血和颅内、消化道、呼吸道等内脏大出血。有资料表明,急性白血病死于出血者占62.24%左右,其中87%为颅内出血。大量白血病细胞在血管中瘀滞及浸润、血小板减少、凝血异常以及感染是出血的主要原因。
3、贫血
白血病早期,普遍会出现贫血症状,病人往往伴有乏力、面色苍白、心悸、气短、下肢水肿等症状。有时还会出现没有食欲或厌食的病症,贫血可见于各类型的白血病,老年病人更多见,而且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的贫血症状也会加重。
4、淋巴结和肝脾肿大
部分白血病患者还会有淋巴结肿大的症状,主要表现在颌下、颈部、锁骨上、腋下及腹股沟处;体检时还容易发现肝脾肿大,但往往不会有明显疼痛。
5、骨骼、关节疼痛
常有胸骨下段局部压痛,可出现关节、骨骼疼痛,尤以儿童多见,发生骨髓坏死时,可引起骨骼剧痛。
6、单侧睾丸肿大
多表现为一侧睾丸无痛性肿大,另一侧虽无肿大,但是会发现白细胞浸润,此症状多见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缓解后的幼儿和青年。此外,白血病还可浸润其他组织器官,肺、心、消化道、泌尿生殖系统等均可受累。
儿童白血病术后护理
护理措施
1、休息 白血病患儿常有活动无耐力现象,需卧床休息,但一般不需绝对卧床。长期卧床者,应更换体位、预防压疮。
2、观察感染的早期表现 每天检查口腔及咽喉部,有无牙龈肿胀、咽红、吞咽疼痛感,皮肤有无破损、红肿,外阴、肛周有无异常改变等,发现感染先兆时,及时处理。
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进行任何穿刺前,严格洗手、严格消毒,各种管道或伤口敷料应定时更换,以免细菌生长。
4、使用化疗药物时应注意 ①掌握化疗方案、给药途径、密切观察化疗药物的毒性反应。②熟练穿刺技术,化疗药物多为静脉途径给药,且有较强的刺激性。药物渗漏会引起局部疼痛、肿胀及组织坏死。注射时需确认静脉通畅后方能注入,为避免刺激和损伤血管可置入picc导管。
5、输血的护理 白血病在治疗过程中往往需输血进行支持治疗。输血时应严格遵守输血制度,一般先慢速滴注观察15 min,若无不良反应,再按患儿年龄、心肺功能、急慢性贫血程度调整滴速(儿童为20一40滴/min),输血过程中应密切观察输血引起的不良反应。
6、增加营养,注意饮食卫生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鼓励患者进食,食品食具应消毒.水果应洗净、去皮。
白血病化疗副作用有哪些
(1)心脏毒性:白血病化疗需要用到阿糖胞苷、环磷酰胺、三尖杉酯碱类等药物,这些药物的大量使用,会对心脏产生毒性,引起急性的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心脏病,心脏扩大,心肌损害等毒副反应,影响患者健康。
(2)肝脏毒性:门冬酰胺酶、阿糖胞苷、甲氨蝶呤、6-巯基嘌呤、长春碱类、鬼臼类,环磷酰胺等化学药物的使用,会使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胆红素增高,从而使内蛋白及某些凝血因子的降低,对肝脏造成一定的毒性。
(3)胃肠道毒性:羟基脲、门冬酰胺酶,环磷酰胺、甲氨蝶呤等可引起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同时还会刺激粘膜,引发口腔炎、食管炎、口腔溃疡等疾病,甚至会造成胃肠粘膜溃疡,出血性膀胱炎等胃肠道疾病,严重危害患者健康。
(4)造血系统毒性:化疗药物如蒽环类、阿糖胞苷、甲氨蝶呤、烷化剂、长春碱类的使用,会引起骨髓抑制,使全血细胞减少,重者会造成骨髓衰竭。
(5)泌尿系统毒性及电解质紊乱:白血病化疗的毒副作用还包括泌尿系统毒性及电解质紊乱,这与化疗过程中大量使用环磷酰胺或甲氨蝶呤有关,患者常出现高尿酸血症、高钾血症、高磷酸血症、低钙血症等不适症状。
(6)超敏反应:主要表现为寒战、发热、荨麻疹、血管水肿等,严重反应可出现低血压,心脏停搏,呼吸急促,面部水肿或高血压等。引起超敏反应的药物如门冬酰腔酶、长春碱类、蒽环类、顺铂等,以门冬酰胺为最常见。
白血病的治疗
目前临床上治疗白血病,西医主要采取化疗杀灭白血病细胞,但再大剂量也不可能100%的将坏细胞完全杀灭,所以残留的白血病细胞是引发复发的根源。
急性白血病的治疗主要是以化疗为主的综合疗法,其原则是: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应该严格区分患儿的白血病类型,按照类型选用不同的化疗药物和相应的药物剂量联合治疗;采用早期连续适度化疗和分阶段长期规范治疗的方针。同时要早期防治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和睾丸白血病,化疗的同时给予积极的支持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患者在完全缓解后给予维持治疗,总治疗时间为2.5-3.5年;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则为高强度短疗程的化疗,不需要维持治疗;总治疗时间约为6-8个月。
早期白血病主张多种方法综合治疗,其中以化疗为主,可合并中药治疗以减毒增效;对于中晚期白血病患者,主要取决于治疗方法是否得当及病人的身体状况。中晚期白血病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化疗、骨髓移植、生物调节剂治疗及中医药治疗。骨髓移植是中晚期白血病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50%左右的患者接受骨髓移植后可长期生存,但其亦存在着价格昂贵、骨髓源少的缺点。化疗亦是白血病中晚期的重要治疗方法,能有效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并且,化疗亦是骨髓移植前的必要步骤和措施。
中医治疗血癌
1、多药耐药—逆转白血病:多药耐药是白血病细胞免受化疗药物攻击最重要的细胞防御机制,是白血病化疗失败和复发的主要原因。多年来的研究表明,中药逆转白血病mdr已取得不少的成绩,从单味药到中药复方以及联合用药均1 逆转白血病多药耐药多药耐药是白血病细胞免受化疗药物攻击最重要的细胞防御机制,是白血病化疗失败和复发的主要原因。多年来的研究表明,中药逆转白血病mdr已取得不少的成绩,从单味药到中药复方以及联合用药均收到了明显疗效。
在重要体系中有关治疗白血病的药物以及其单体如汉防己、砒霜、冬凌草、鸦胆子、全蝎、薏苡仁、川芎嗪、人参皂苷rg3和补骨脂素,中药复方如复方三根制剂(由虎杖根、藤梨根、水杨梅根、党参、白术、茯苓、山楂肉、甘草等组成)、复方拮新康(主要成分为甲基莲心碱,属于双苄基异喹啉生物碱)、复方天佛参口服液(由天门冬、西洋参、佛手、倒卵叶五加、猕猴桃根、蟾酥等配伍制成)等均能逆转白血病多药耐药。as2o3逆转k562/a02细胞多药耐药的作用可能与其调控p糖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水平有关。浙贝母为临床常用的化痰散结类中药。浙贝母生物碱具有逆转白血病多药耐药的生物活性。研究证实,浙贝母生物碱对高表达的耐药蛋白有明显的下调作用,并能增加急性白血病细胞内抗癌药物浓度。
2、帮助减轻由于化疗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多项研究表明,参麦注射液(红参和麦冬提取物组成的注射液)可减轻急性白血病化疗毒副反应、减轻白血病蒽环类药物的化疗毒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化疗减毒增效药物。中药解毒化瘀方能够减轻急性白血病化疗毒副反应,改善病人化疗期间生活质量。
3、帮助白血病患者提高自身的免疫能力: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白血病患者存在免疫功能低下,包括cd3及cd4下降、cd8升高、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减低、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活性低下等。许多扶正中药如人参、黄芪、枸杞子、茯苓、灵芝、女贞子和甘草等具有调节人体免疫功能、提高自然杀伤细胞和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活性、增加抗白血病能力的作用。
4、介导生物学的白血病治疗方法:应用生物反应调节剂治疗白血病是近些年来发展较快的一项新方法。这种治疗模式的特点是能针对白血病细胞的特异性靶点,有选择性地去除白血病细胞,克服耐药,清除微量残留白血病细胞,对提高急性白血病的疗效有较好的研究前景。如作用于cd33靶点的mylotrag、hum199,作用于cd45的抗cd45以及其他相关生物制品il2、il11和vegf等在临床上的初步应用,均显示了较好的疗效。一些相关的研究证实了补益中药具有介导白血病生物学治疗的作用。中药复方如养阴方、补血方、补益方等以及某些植物多糖,可诱发机体产生brm,发挥抗白血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