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RS疫苗的灵长类动物实验获得成功
MERS疫苗的灵长类动物实验获得成功
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是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MERS-CoV)引起的病毒性呼吸道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15年5月份公布的数据显示,自2012年MERS病毒在沙特阿拉伯首次确认以来,全球累计感染MERS病毒患者共1139例,其中431例死亡,死亡率为37.8%。 2015年5月,韩国首次爆发MERS疫情,导致186人感染,其中36人死亡。三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为抗击MERS病毒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近日,美国马里兰州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Aller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的研究人员通过编码MERS病毒外部一种特殊纤突蛋白的DNA研制出了MERS病毒疫苗,这无疑是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研究的动物性试验表明,在对感染MERS病毒的小鼠接种最新研制的MERS疫苗后,小鼠体内产生了一系列的MERS病毒抗体。在使用该疫苗后,实验小鼠的免疫系统并没有削弱MERS病毒活性,而只是中和了MERS病毒引起的生物毒性。在实验中,科学家给猕猴接种该疫苗后,猕猴体内产生了大量的 MERS病毒抗体,最终使其获得免疫,免遭MERS病毒引发的肺炎侵扰。研究人员认为,该疫苗是激发感染者体内MERS-CoV病毒抗体的首次尝试。从动物性试验的结果来看,虽然该疫苗能够在灵长类动物(猕猴)体内产生MERS病毒抗体,然而由于实验中的猕猴感染此病毒后的症状表现较轻(与人类相比),因此这种MERS疫苗对人类的安全性和具体疗效还需要进一步的试验和研究才能证实。
MERS病毒的感染来源是什么?
研究人员认为,尽管人类感染该病毒的确切途径尚未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MERS病毒源自骆驼。研究人员曾在埃及、卡塔尔和沙特的骆驼中分离出了和患者体内MERS病毒相匹配的病毒株。除此之外,很多研究都已经在非洲和中东的骆驼体内发现了MERS病毒抗体。研究人员指出,人和骆驼的病毒基因序列数据表明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与染病骆驼直接接触可能导致了人类的最初感染。虽然MERS病毒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范围有限,但是人类一旦感染,最典型的症状就是发热、咳嗽、气短、肌肉酸痛,通常还伴有腹泻、恶心呕吐、肺炎等,死亡率较高。
韩国称MERS疫情有望结束
2015年7月27日,韩国政府对最后一名MERS隔离对象解除隔离。韩国总理黄教安(Hwang Kyo-ahn)随后在7月28日称韩国已持续23天未出现新增病例,因此可以认为MERS疫情基本结束,并呼吁韩国民众应摆脱不安心理,尽快恢复到正常生活中去。然而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态度则显得并不乐观,相关人员指出由于MERS的潜伏期最长为14天,因此只有当最后一名MERS患者被确诊后连续28天内未出现新增确诊病例,才能宣告疫情结束。
月经介绍
月经是生理上的循环周期,发生在一些具有生育能力的女性人类和黑猩猩与其他人科动物之间。母牛、母马、母骆驼、母猪、母羊等也会来月经,某些的哺乳类动物则是经历动情周期。育龄妇女和灵长类雌性动物,每隔一个月左右,子宫内膜发生一次自主增厚,血管增生、腺体生长分泌以及子宫内膜崩溃脱落并伴随出血的周期性变化。这种周期性阴道排血或子宫出血现象,称月经。
艾滋病起源的三种说法
1、人为说
人为说的观点不够统一。有人认为HIV是基因工程带来的灾难,还有人认为HIV是生物武器或某些人企图进行种族灭绝、建立“世界新秩序”的产物。
日本神奈川县立医院内科主任永井明就认为艾滋病病毒是人为的产物。1969年间,美国东部马萨诸塞州新英格兰地区的猴园出现SIV,接着西部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灵长类研究所也集体发生了猴子感染SIV的怪状。因此他认为,这显然是进行某种病毒的动物实验造成的结果。他还指出,从时代背景来看,遗传工程正迅速发展,与生物武器的对象从细菌变为病毒的时间刚好一致。作为实验对象,非洲绿猴很可能被使用,因此绿猴的艾滋病很可能是美军生物战研究中心实验过程中出现了基因重组继而产生的新品种病毒。
2、自然说
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怀疑非洲黑猩猩与HIV有某种联系。最先主张非洲起源说是美国国家肿瘤研究所的罗伯特·盖洛博士,他于1982年提出“ 艾滋病病原体是逆转录病毒”的假说。艾滋病是由逆转录病毒引起的,这种病毒大量分布在中非和加勒比海各国,基于这个假说做出了向欧美传播途径的推测。
随后,美国阿拉巴马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1999年声称找到了证据。他们对一只偶然得到的黑猩猩玛里琳的器官组织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他们在这只黑猩猩的组织中发现了SIV。SIV与HIV同属灵长类免疫缺陷病毒,科学家们认为SIV是HIV的祖先。
此后,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也宣布,发现了被SIV感染的黑猩猩。
3、医源说
1999年,美国新闻记者爱德华·胡珀出版了一本名为《河流》的书,向人们披露了一个艾滋病是40多年前通过接种小儿麻痹疫苗开始在人类中间传播的隐情。书中指出,20世纪50年代末期,位于美国费城的威斯塔研究所曾经使用黑猩猩的肾脏生产了几批小儿麻痹疫苗。在1957年到1961年之间,这些疫苗被用于预防接种。据估计,大约有100多万非洲人接受了接种。因此胡珀断言,艾滋病就是从此开始在人类中传播的。但胡珀的猜测遭到了很多科学家的驳斥。两位曾在威斯塔研究所从事过非洲疫苗试验的科学家否认他们在生产疫苗的过程中使用过黑猩猩的器官组织。威斯塔研究所更是于2000年找到了当年生产的疫苗样本,并邀请英国、法国、德国的同行对样本进行了分析,结果没有发现任何黑猩猩或是HIV的踪迹。
牙齿的分类
哺乳动物的齿式可以写作:(上)门牙数,(上)犬牙数,(上)前臼齿,(上)臼齿/(下)门牙数,(下)犬牙数,(下)前臼齿,(下)臼齿,比如人的齿式可以写作2,1,2,3/2,1,2,3.。表示人上颌一侧的牙齿切齿有2,犬齿1,前臼齿2,后臼齿3,下颌也是如此。齿式是哺乳动物的分类的重要依据。
由于人类是属于灵长类,所以人的牙齿的布局以及齿式和其他灵长类是一样的,齿式即2,1,2,3/2,1,2,3。共有32颗牙齿。但人类的牙齿与其他灵长类牙齿也有所不同,最显著的就是人类的犬齿没有其他灵长类的犬齿长而尖锐。这是人科动物与其他灵长类动物最显著的区别,在古人类研究中,常常用此把原始的人科动物和古猿区分开来。虽然人类的犬齿相比较其他灵长类显著退化,但人类的犬齿仍然是相比人的其他牙齿是最强壮的。犬齿的齿根比其他所有的牙齿的都要长,都要粗壮,其齿根深深嵌入到颌骨之中。如果大家不信,大家可以摸摸自己的犬齿的牙龈和齿根,并与其他牙齿相比较。人的犬齿有性别差异,在尸骨的性别鉴定中,是一个重要参考。另外人类的上下颌缩小,使许多人的智齿即最后一幅后臼齿不萌出。许多人一生只有28颗牙齿。
指甲发青或是有肺病
1、指甲每个月平均生长3.5毫米。根据美国皮肤病学会的统计:惯用的那只手的指甲生长速度会快些,脚趾甲平均每月只长1.6毫米。
2、指甲上的白斑并不表明缺钙。白斑是常见的,无害的,并不能表明身体缺乏任何特定的元素。白斑很可能是以前的创伤在指甲板(或是指甲基质)上留下的痕迹。
3、指甲和头发都由蛋白质构成。指甲和头发都是由角蛋白构成的,只是组合方式不同而已。这就意味着有益头发健康的食物同样也有益于指甲,如维生素、蛋白质等。人们也需摄入健康的油脂和脂肪来保持头发和指甲滋润。
4、男人指甲的生长速度快于女人。这是美国皮肤病学会的研究成果。唯一可能的例外是女人在怀孕期间的指甲生长速度要快于男人。
5、指甲是灵长类动物特有的。虽然大多数哺乳动物都有脚爪,但指甲却是区分灵长类动物和其他哺乳类动物的标志。灵长类动物发育出了更为宽阔的指尖用于抓握东西。
人类睾丸发育只相当于泰山的青年期
生殖器官研究是科学领域的一大热门,但绝大多数研究都只专注于雄性。
《自然》报告称,科学家分析了364项生物研究报告,涵盖从鸵鸟到海蛞蝓等各类生物,其中专门研究雌性生殖器的只占8%,而专门研究雄性的研究占49%,剩下的44%则是两者兼顾。而从一些研究报告我们可以发现,人类的近亲猩猩的生殖器竟是人类的三倍之大,作为人类的近亲,这两者到底经历了怎样的生物发展变化呢?
科学家认为,这种区别与不同物种的交配习惯有关。灵长类动物中那些每次交配时雌性倾向于仅有一个交配对象的物种,如人类和大猩猩,其睾丸组织一般较小。而每次生育周期中雌性灵长类动物倾向于和多个雄性进行交配的灵长类动物则具有较大的睾丸组织,如黑猩猩和恒河猴。
新的研究表明,主宰这种差异性的力量与每个物种的转录组息息相关,或与把基因密码翻译成具体生理特点的RNA分子的结构有关。研究人员近日发表在美国生物学预印网站BioRxiv上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更多的一妻多夫物种中,转录组会使睾丸组织在出生后继续发育。
对于人类来说,睾丸发育起步较晚,但是结束较早,男性的睾丸发育停留在近似于青年期黑猩猩的水平。但是对于人类来说,希望并未消失。人类的灵长类祖先曾在各种交配类型中进行过转换,在最终进化为人类之前至少曾经历过6次转换,这表明与身体其他组织相比,睾丸组织对进化过程中的压力适应得更快。
出血热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即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广,病情危急,病死率高,危害极大。世界上人类病毒性出血。
热共有13种,根据该病肾脏有无损害,分为有肾损及无肾损两大类。在我国主要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在病原体未解决前,在我国称流行性出血热(EHF);在朝鲜称朝鲜出血热(KHF);在俄罗斯称出血性肾病肾炎(HNN);由于特异性血清学诊断的确立及病原学的解决,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统一定名为肾综合征出血热。现我国仍沿用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名。
本病是由病毒引起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是以发热、出血倾向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本病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但HFRS病毒的传播几乎遍及世界各大洲。在我国已有半个世纪的流行史,全国除青海、台湾省外均有疫情发生。八十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本病年发病数逾10万,已成为除病毒性肝炎外,危害最大的一种病毒性疾病。
流行病学
马尔堡出血热(Marburg hemorrhagic fever,MHF) 是一种以急性发热伴有严重出血为主要表现的传染性疾病,经密切接触传播,传染性强,病死率高。1967年秋,德国马尔堡、法兰克福和前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几家疫苗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因在实验中接触一批从乌干达运来的非洲绿猴后,同时爆发一种严重出血热。马尔堡疫苗研究所首次从上述患者的血液和组织细胞中分离出一种新病毒,因而命名为马尔堡病毒(Marburg Virus),其所致的疾病称为马尔堡出血热。
传染源
感染病毒的非人灵长类动物和病人是主要传染源。通常先由被感染的非人灵长类动物(如绿猴) 将病毒传染给人,然后再由病人传染给其他健康人。马尔堡病毒的传染性极强,症状越重的患者传染性越强,潜伏期患者的传染性弱。人不是病毒自然循环中的一部分,只是偶然被感染。
本病毒在自然界中的储存宿主目前尚不清楚。
女的腿毛长代表什么
女孩子长腿毛并不能代表什么,这只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人是灵长类动物,在生物基因里面就有毛发的存在,只要皮肤里面有毛囊,就会长毛发,不论男女老少,或多或少都有腿毛,只是程度不一样,有些人的腿毛长、腿毛多,有些人的腿毛少、腿毛浅而已。
孕妇节食导致日后孩子智商降低
美国一项新研究发现,怀孕前半程减少关键营养和热量摄入,会阻碍胎儿大脑正常发育。研究人员表示,虽然这是动物实验得出的结论,但是研究结果同样适用于女性,孕妇饮食不健康必然给下一代产生造成终生的负面影响。
新研究负责人托马斯·麦克唐纳博士表示,新研究进一步表明保持孕期健康和良好饮食具有重要意义。孕期不良饮食会影响胎儿器官(特别是大脑)正常发育,对孩子造成的负面影响将终生挥之不去,比如,智商降低,行为问题增多等等。
多项早期研究表明,怀孕期间疯狂节食、饥荒和食物短缺都会有害胎儿正常发育。但是新研究调查的是英国和美国的“适度节食”孕妇。
研究人员比较了美国得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的两组母狒狒。一组狒狒在怀孕前半程,想吃就吃。另一组怀孕狒狒则减食30%。研究人员表示,缺少营养会影响胎儿大脑细胞相互联络,进而改变数百个基因的表现,其中很多基因涉及细胞生长和发育。
研究人员呼吁,孕期最好不要节食,以免影响母婴健康,而少女妈妈和高龄产妇孕期节食的危害会更大。
出血热的有效预防方法
目前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一、预防此病。出血热疫苗,分为单价疫苗和双价疫苗两种,前者可分别预防家鼠型出血热或野鼠型出血热,后者则对此两型出血热均有预防作用。
预防措施包括:接种疫苗、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由于我国至今尚未发现本病,因此,关键是加强国境卫生检疫和监测,防止本病传入我国。
一、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检疫条例实施细则》所规定的各项办法实施国境卫生检疫。特别是对从疫区输入的非人灵长类动物要严格检疫。
二、 尽量不要前往疫区,不要接触可疑的感染动物和感染者。如确需前往疫区或接触感染动物和感染者,应配备有效的个人防护设施,并接受防护知识培训。
三、 离开疫区者在21天之内,一旦出现发热,应该立即就医,并务必告诉医生近期的疫区逗留史。
四、 对来自疫区的人员实施相应的检疫措施。对有明确暴露史的旅行者应按接触者对待,实施21天的医学观察,进行留验处理,每日监测体温。有疑似病例,必须立即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并在专业传染病治疗机构进行严格的隔离治疗。
五、 对可疑污染场所,包括可疑的人为污染场所,要进行喷洒、喷雾或熏蒸消毒处理。常见消毒剂有过氧乙酸、福尔马林、次氯酸等。紫外线照射可作空气消毒。
六、 凡接触感染动物和感染者的医务工作者及疫区工作人员,必须穿戴全套防护服进行操作。对所有的感染动物和感染者的呕吐物、排泄物及尸体等要进行严格彻底的终末消毒。
七、 所有涉及活病毒的操作必须在BSL4级实验室中进行。
出血热的有效预防方法
目前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一、预防此病。出血热疫苗,分为单价疫苗和双价疫苗两种,前者可分别一、预防家鼠型出血热或野鼠型出血热,后者则对此两型出血热均有一、预防作用。
一、预防措施包括:接种疫苗、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由于我国至今尚未发现本病,因此,关键是加强国境卫生检疫和监测,防止本病传入我国。
一、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检疫条例实施细则》所规定的各项办法实施国境卫生检疫。特别是对从疫区输入的非人灵长类动物要严格检疫。
二、 尽量不要前往疫区,不要接触可疑的感染动物和感染者。如确需前往疫区或接触感染动物和感染者,应配备有效的个人防护设施,并接受防护知识培训。
三、 离开疫区者在21天之内,一旦出现发热,应该立即就医,并务必告诉医生近期的疫区逗留史。
四、 对来自疫区的人员实施相应的检疫措施。对有明确暴露史的旅行者应按接触者对待,实施21天的医学观察,进行留验处理,每日监测体温。有疑似病例,必须立即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并在专业传染病治疗机构进行严格的隔离治疗。
五、 对可疑污染场所,包括可疑的人为污染场所,要进行喷洒、喷雾或熏蒸消毒处理。常见消毒剂有过氧乙酸、福尔马林、次氯酸等。紫外线照射可作空气消毒。
六、 凡接触感染动物和感染者的医务工作者及疫区工作人员,必须穿戴全套防护服进行操作。对所有的感染动物和感染者的呕吐物、排泄物及尸体等要进行严格彻底的终末消毒。
七、 所有涉及活病毒的操作必须在BSL4级实验室中进行。
女孩子为什么会长腿毛
人是灵长类动物,在生物基因里面就有毛发的存在,只要皮肤里面有毛囊,就会长毛发,不论男女老少,或多或少都有腿毛,只是程度不一样,有些人的腿毛长、腿毛多,有些人的腿毛少、腿毛浅而已。
出血热应该如何预防
目前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此病。出血热疫苗,分为单价疫苗和双价疫苗两种,前者可分别预防家鼠型出血热或野鼠型出血热,后者则对此两型出血热均有预防作用。
预防措施包括:接种疫苗、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由于我国至今尚未发现本病,因此,关键是加强国境卫生检疫和监测,防止本病传入我国。
一、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检疫条例实施细则》所规定的各项办法实施国境卫生检疫。特别是对从疫区输入的非人灵长类动物要严格检疫。
二、 尽量不要前往疫区,不要接触可疑的感染动物和感染者。如确需前往疫区或接触感染动物和感染者,应配备有效的个人防护设施,并接受防护知识培训。
三、 离开疫区者在21天之内,一旦出现发热,应该立即就医,并务必告诉医生近期的疫区逗留史。
四、 对来自疫区的人员实施相应的检疫措施。对有明确暴露史的旅行者应按接触者对待,实施21天的医学观察,进行留验处理,每日监测体温。有疑似病例,必须立即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并在专业传染病治疗机构进行严格的隔离治疗。
五、 对可疑污染场所,包括可疑的人为污染场所,要进行喷洒、喷雾或熏蒸消毒处理。常见消毒剂有过氧乙酸、福尔马林、次氯酸等。紫外线照射可作空气消毒。
六、 凡接触感染动物和感染者的医务工作者及疫区工作人员,必须穿戴全套防护服进行操作。对所有的感染动物和感染者的呕吐物、排泄物及尸体等要进行严格彻底的终末消毒。
七、 所有涉及活病毒的操作必须在BSL4级实验室中进行。
艾滋病怎么来的
科学研究发现,艾滋病最初是在西非传播的,是一位非洲男子与其他灵长类动物性交后传染开的,当时该男子在与其他灵长类动物性交后,再与其他同性者性交,才开始有艾滋病。
由美国、欧洲和喀麦隆科学家组成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说,他们通过野外调查和基因分析证实,人类艾滋病病毒HIV-1起源于野生黑猩猩,病毒很可能是从猿类免疫缺陷病毒SIV进化而来。其实,艾滋病的起源应该是在非洲。1959年的刚果,还是法属殖民地。一个自森林中走出的土人,被邀请参与一项和血液传染病有关的研究。他的血液样本经化验后,便被予以冷藏,就此尘封数十年。万没想到的是,数十年后,这血液样本竟然成为解开艾滋病来源的重要线索。
黄热病的原因
黄热病的病原体:
黄热病毒属黄病毒科中的黄病毒属,呈球形,直径35~50nm。易被热、常用消毒剂、乙醚、氯仿和去氧胆酸钠灭活。
流行病学:
本病主要流行于非洲和南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全年均可发病,多在3~4月份雨季流行。
根据流行模式不同,黄热病可分为城市型和丛林型。城市型的主要传染源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以人-埃及伊蚊。人的方式传播;而丛林型传染源则主要为猴和其他灵长类动物,以灵长类动物一非洲伊蚊、趋血蚊属一猴的方式传播。人对黄热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持久免疫力。在城市型中以儿童发病为多。
发病机制;
黄热病病毒通过蚊叮咬进入体后迅速扩散到局部淋巴结,并在其中不断繁殖,3~4天后进入血流形成病毒血症,然后侵入肝、脾,淋巴结、骨髓等处。数日后病毒从血中消失,而组织器官中的病毒仍可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