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腰俞穴的功效作用有哪些

腰俞穴的功效作用有哪些

取坐位,在骶区,先取尾骨上方的骶角,两骶角下缘的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点,适对骶管裂孔处,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腰俞穴。腰俞穴位于骶部,近下焦,故可借助膀胱水液代谢,清利下焦湿热,助膀胱气化,治疗遗尿,小便不利;由于督脉起于胞中,该穴又内应胞宫,故本穴有通调胞脉,调理月经作用,用于治疗月经不调;该穴属督脉,督脉为诸阳之海,循行脊中,上贯乳酪,故本穴可通督脉经气,治疗腰脊强痛,下肢痿痹;还可调和阴阳,清脑安神,治疗癫痫。

妊娠呕吐拔罐位置示意图

大椎穴

1.大椎穴位置:

大椎穴位于脊柱区,后正中线上,当第七颈椎棘突下间凹陷处。俯首或俯伏取穴。

2.大椎穴取穴:

患者在取穴时正坐低头,大椎穴位于后正中线上,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约与两肩峰相平(也可正坐低头,手按颈项部骨突最高点处下缘即是)。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3.大椎穴功效:

益气壮阳,大椎穴有解表通阳,补虚宁神,清热解表、截虐止痫的作用。

肝俞穴

1.肝俞穴位置:

肝俞穴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2.肝俞穴取穴方法:

俯卧位,在第九胸椎棘突下,筋缩(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3.肝俞穴功效:

散发肝脏之热。肝俞穴有清利肝胆、宁神明目、补血消瘀、疏肝利胆、理气明目的作用。

脾俞穴

1.脾俞穴位置:

脾俞穴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2.脾俞穴取穴方法:

取穴时应采用俯卧的姿势,脾俞穴位于人体背部,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两指宽)处。

3.脾俞穴功效:

脾俞穴有健脾化湿,健脾和胃,利湿升清等作用。

身柱穴

1.身柱穴位置:

身柱穴在背部脊柱区,当后正中线上,第3胸椎棘下凹陷中。

2.身柱穴取穴方法:

俯伏或俯卧,于后正中线,第三胸椎棘突下凹陷处取穴。

3.身柱穴功效:

补气壮阳。身柱穴有宣肺泻热、清心宁神、宣肺清热、宁神镇咳作用。

胃俞穴

1.胃俞穴位置:

胃俞穴在背部,当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胃的背俞穴。

2.胃俞穴取穴方法:

患者采用俯卧的取穴姿势,以便于相应穴位疗法的顺利进行,胃俞穴位于身体背部,当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左右旁开二指宽)处。

3.胃俞穴功效:

胃俞穴有和胃调中、祛湿消积、和胃健脾、理中降逆的作用。

中脘穴

1.中脘穴位置:

中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人体任脉上的主要穴位之一。

2.中脘穴取穴方法:

患者可采用仰卧的姿势,中脘穴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具体找法如下: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

3.中脘穴功效:

聚集及传导地部水液。中脘穴有理气和胃、化湿降逆、和胃健脾、降逆利水等作用。

足三里

1.足三里穴位置:

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嵴一横指(中指)处。

2.足三里穴取穴方法:

坐位屈膝,取犊鼻穴,自犊鼻穴向下量4横指(即3寸),按压有酸胀感。

3.足三里穴功效:

燥化脾湿,生发胃气。

腰椎间盘突出拔罐位置图 椎间盘突出拔罐位置图

1.肾俞穴位置:

肾俞穴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2.肾俞穴取穴方法:

俯卧位,在第二腰椎棘突下,命门(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3.肾俞穴功效:

外散肾脏之热。肾俞穴有益肾助阳,强腰利水,调肾气、强腰脊、聪耳目的作用。

1.大肠俞穴位置:

大肠俞位于腰部脊柱区,第四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处

2.大肠俞穴取穴方法:

大肠俞穴位于脊柱区,第四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俯卧取穴。

3.大肠俞穴功效:

大肠俞有疏调肠腑、理气化滞的作用。


小孩发烧拔罐位置图

1.大椎穴位置:

大椎穴位于脊柱区,后正中线上,当第七颈椎棘突下间凹陷处。俯首或俯伏取穴。

2.大椎穴取穴:

患者在取穴时正坐低头,大椎穴位于后正中线上,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约与两肩峰相平(也可正坐低头,手按颈项部骨突最高点处下缘即是)。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3.大椎穴功效:

益气壮阳,大椎穴有解表通阳,补虚宁神,清热解表、截虐止痫的作用。

1.大杼穴位置:

大杼穴位于脊柱区,第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2.大杼穴取穴方法:

正坐低头或俯卧位,位于人体的背部,在第一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3.大杼穴功效:

为头部提供湿冷水气,清热除燥,强筋骨,清邪热,大杼穴有祛风解表、宣肃肺气的作用。

1.风门穴位置:

风门穴在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2.风门穴取穴方法:

患者通常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风门穴位于背部,从朝向大椎下的第2个凹洼(第2胸椎与第3胸椎间)的中心,以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或左右各2厘米左右之处)。

3.风门穴功效:

运化膀胱经气血上达头部。风门穴有祛风解表,宣肃肺气,宣肺解表,益气固表的作用。

1.肺俞穴位置:

肺俞穴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肺的背俞穴。

2.肺俞穴取穴方法:

俯卧位,肺俞穴在第三胸椎棘突下,身柱(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3.肺俞穴功效:

散发肺脏之热。肺俞穴有解表宣肺,清热理气,调肺和营、补劳清热的作用。

1.胃俞穴位置:

胃俞穴在背部,当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胃的背俞穴。

2.胃俞穴取穴方法:

患者采用俯卧的取穴姿势,以便于相应穴位疗法的顺利进行,胃俞穴位于身体背部,当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左右旁开二指宽)处。

3.胃俞穴功效:

胃俞穴有和胃调中、祛湿消积、和胃健脾、理中降逆的作用。

1.曲池穴位置:

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即:在手肘关节弯曲凹陷处。

2.曲池穴取穴方法:

屈肘90度,肘横纹外侧端凹陷中。

3.曲池穴功效:

转化脾土之热,燥化大肠经湿热,提供天部阳热之气。

1.外关穴位置:

外关穴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人体手少阳三焦经上的重要穴位。

2.外关穴取穴方法:

伸臂俯掌,于手背腕横纹中点直上2寸,尺桡骨之间 ,与内关穴相对取穴。

3.外关穴功效:

联络气血,补阳益气。外关穴有疏表解热,通经活络,清热解表作用。

1.尺泽穴位置:

尺泽穴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人体手太阴肺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

2.尺泽穴取穴方法:

伸臂,微屈肘,在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桡侧缘的凹陷处即是。

3.尺泽穴功效:

尺泽穴有清热和胃,通络止痛,清肺泻火,调理肠腑的作用。


拔火罐减肥方法

1、背部穴位减肥

以下穴位,用闪火法在穴位上拔罐,留罐10~1 5分钟,每周2~3次。

脾俞穴(图示中最上面的一个)功效:发散脾胃之热。

三焦俞穴功效:将全身水湿气通调至膀胱经,再排出体外。

2、腹部穴位减肥

以下穴位,用闪火法,在穴位留罐20分钟,每周2~3次。

中脘穴(位于肚脐上方)功效:聚集及传导水液和脂肪。大横穴(位于肚脐右侧)功效:通腹去脂,调理脾胃。关元穴(肚脐下面)功效:募集小肠经气血、传导任脉水湿的效用。

3、下肢穴位减肥

以下穴位选择适宜体位,用闪火法将罐吸拔在穴位上留罐l 5分钟。每周2~3次。

血海穴功效:减肥,清血利湿。

足三里穴功效:通经活络、补中益气。

督俞穴的功效作用有哪些

正坐或俯卧,在肩胛骨下角水平连线与脊柱相交椎体处,上推1个椎体,在其椎体下缘旁开2横指处即是督俞。

督俞穴属膀胱经,位于背部,近胸邻腹,故有宽胸理气作用,用于治疗心肺疾患;此外还有调理胃腑作用,用于治疗中焦气机失调的胀满疼痛等。

拔罐减肥的方法

背部穴位:

以下穴位,用闪火法在穴位上拔罐,留罐10~1 5分钟,每周2~3次。

【脾俞穴】功效:发散脾胃之热。

【三焦俞穴】功效:将全身水湿气通调至膀胱经,再排出体外。

腹部穴位:

以下穴位,用闪火法,在穴位留罐20分钟,每周2~3次。

【中脘穴】位于肚脐上方)功效:聚集及传导水液和脂肪。

【大横穴】(位于肚脐右侧)功效:通腹去脂,调理脾胃。

【关元穴】(肚脐下面)功效:募集小肠经气血、传导任脉水湿的效用。

下肢穴位:

以下穴位选择适宜体位,用闪火法将罐吸拔在穴位上留罐l5分钟。每周2~3次。

【血海穴】功效:减肥,清血利湿。

【足三里穴】功效:通经活络、补中益气。

痔疮拔罐拔哪个位置

1.会阳穴位置:

俯卧位或跪伏位,会阳穴位于人体的骶部,尾骨端旁开0.5寸。

2.会阳穴取穴方法:

有臀大肌;有臀下动、静脉分支;布有尾骨神经;深部有阴部神经干。

3.会阳穴功效:

散发水湿,补阳益气,清热利湿,益肾固带,会阳穴有理下焦、调二阴的作用。

1.白环俞穴位置:

位于骶部,当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4骶后孔。

2.白环俞穴取穴方法:

俯卧位,白环俞穴位于人体的骶部,当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4骶后孔。

3.白环俞穴功效:

外散腰臀之热,益肾固精,调理经带,白环俞穴有调经血、利腰膝的作用。

1.大肠俞穴位置:

大肠俞位于腰部脊柱区,第四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处

2.大肠俞穴取穴方法:

大肠俞穴位于脊柱区,第四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俯卧取穴。

3.大肠俞穴功效:

大肠俞有疏调肠腑、理气化滞的作用。

1.次髎穴位置:

次髎穴位于骶部,在第二骶后孔中,约当髂后上棘下与骶正中线之中点。

2.次髎穴取穴方法:

俯卧取穴,次髎穴位于人体的骶部,当髂后上棘内下方,适对第2骶后孔处。

3.次髎穴功效:

疏导水液,健脾除湿,补益下焦,强腰利湿,次髎穴有理下焦、健腰膝的作用。

1.承山穴位置:

承山穴在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角形凹陷处。

2.承山穴取穴方法:

俯卧位,下肢伸直,足趾挺而向上,其腓肠肌部出现人字陷纹,于其尖下取穴。或者直立,两手上举按着墙壁,足尖着地,在腓肠下部出现人字陷纹,当人字尖下取穴。

3.承山穴功效:

运化水湿,固化脾土,承山穴有舒筋活络,通畅理气,理气止痛,舒筋活络,消痔的作用。


早泄拔罐位置示意图

1.命门穴位置:

命门穴在腰部脊柱区,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下凹陷中。

2.命门穴取穴方法:

采用俯卧的姿势,命门穴位于腰部,第二、三腰椎棘突之间,指压时,有强烈的压痛感。

3.命门穴功效:

接续督脉气血,命门穴有补肾壮阳、培元补肾,强健腰脊作用。

1.肾俞穴位置:

肾俞穴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2.肾俞穴取穴方法:

俯卧位,在第二腰椎棘突下,命门(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3.肾俞穴功效:

外散肾脏之热。肾俞穴有益肾助阳,强腰利水,调肾气、强腰脊、聪耳目的作用。

关元穴

1.关元穴位置:

关元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任脉上的主要穴位之一。

2.关元穴取穴方法:

仰卧位。关元穴位在人体哪里,患者可采用仰卧的姿势,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从肚脐到耻骨上方画一线,将此线五等分,从肚脐往下五分之三处),即是此穴。

3.关元穴功效:

募集小肠经气血,传导任脉水湿。关元穴有培肾固本、补气回阳、清热利湿、培补元气、导赤通淋作用。

1.中极穴位置:

中极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4寸。人体任脉上的主要穴位之一。

2.中极穴取穴方法:

患者可采用仰卧的姿势,中极穴位于人体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4寸(具体找法如下:将耻骨和肚脐连线五等分,由下向上1/5处)即为中极穴。

3.中极穴功效:

中极穴有益肾兴阳,通经止带,助气化,调胞宫,利湿热作用。

1.足三里穴位置:

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嵴一横指(中指)处。

2.足三里穴取穴方法:

坐位屈膝,取犊鼻穴,自犊鼻穴向下量4横指(即3寸),按压有酸胀感。

3.足三里穴功效:

燥化脾湿,生发胃气。

1.三阴交穴位置:

三阴交穴位于人体的小腿骨上,具体位置是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2.三阴交穴取穴方法:

取穴的时候先从内侧脚踝向上取四指宽的位置,然后对应着踝尖正上方的胫骨边缘凹陷处就是三阴交穴的位置所在。

3.三阴交穴功效:

健脾补肾、调肝益血、安神助眠。

1.太溪穴位置:

太溪穴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足少阴肾经的输穴,原穴。

2.太溪穴取穴方法:

患者采用正坐,平放足底或仰卧的姿势,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3.太溪穴功效:

清热生气,太溪穴有益肾、清热、安神、健腰、滋阴益肾、壮阳强腰的作用。


乳腺增生拔罐方法图

肩井穴

1.肩井穴位置:

肩井穴在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

2.肩井穴取穴方法:

肩井穴位于肩上,当大椎穴与肩峰间连线之中点处。或以手并拢,食指靠颈,中指尖到达处是穴。

3.肩井穴功效:

疏导水液。肩井穴有通经活络、豁痰开窍、祛风清热、活络消肿的作用。

天宗穴

1.天宗穴位置:

天宗穴在肩胛部,当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四胸椎相平。属小肠经。

2.天宗穴取穴方法:

前倾坐位或俯卧位,在肩胛冈下缘与肩胛骨下角的等分线上,当上、中1/3交点处。或肩胛冈下缘与肩胛骨下角连一直线,与第4胸椎棘突下间平齐处,与膈俞、肩贞成三角形处是穴。

3.天宗穴功效:

天宗穴有生发阳气,舒筋活络,理气消肿,行气宽胸的作用。

肝俞穴

1.肝俞穴位置:

肝俞穴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2.肝俞穴取穴方法:

俯卧位,在第九胸椎棘突下,筋缩(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3.肝俞穴功效:

散发肝脏之热。肝俞穴有清利肝胆、宁神明目、补血消瘀、疏肝利胆、理气明目的作用。

库房穴

1.库房穴位置:

库房穴在胸部,当第1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

2.库房穴取穴方法:

库房位于胸部,当第一肋间隙,旁开前正中线4寸处。正坐或仰卧取之。

3.库房穴功效:

库房穴有理气宽胸,清热化痰,降逆平喘的作用。

膻中穴

1.膻中穴位置:

位于两乳头之间,胸骨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

2.膻中穴取穴方法:

正坐或仰卧位,在人体的胸部人体正中线上,两乳头之间连线的中点,平第4肋间,按压有酸胀感。

3.膻中穴功效:

募集心包经气血。膻中穴有理气宽胸、清肺化痰、理气止痛、生津增液作用。

乳根穴

1.乳根穴位置:

乳根穴在胸部,当乳头直下,乳房根部,第5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

2.乳根穴取穴方法:

仰卧位,男性在乳头下1肋,即乳中线与第5肋间隙的相交处取穴;女性在乳房根部弧线中点处取穴。

3.乳根穴功效:

乳根穴有通乳化瘀,宣肺利气,降逆定喘、消痈催乳,燥化脾湿的作用。

期门穴

1.期门穴位置:

期门穴在胸部,当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主要穴位之一。

2.期门穴取穴方法:

仰卧位,先定第四肋间隙的乳中穴,并于其下二肋(第六肋间)处取穴。对于女性患者则应以锁骨中线的第六肋间隙处定取。

3.期门穴功效:

募集天之中部的水湿风气,期门穴有疏肝、和胃、利胁、健脾疏肝、理气活血的作用。

外关穴

1.外关穴位置:

外关穴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人体手少阳三焦经上的重要穴位。

2.外关穴取穴方法:

伸臂俯掌,于手背腕横纹中点直上2寸,尺桡骨之间,与内关穴相对取穴。

3.外关穴功效:

联络气血,补阳益气。外关穴有疏表解热,通经活络,清热解表作用。

阳陵泉

1.阳陵泉位置:

阳陵泉穴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2.阳陵泉取穴方法:

患者应侧卧或仰卧,阳陵泉穴位于膝盖斜下方,小腿外侧之腓骨小头稍前凹陷中。

3.阳陵泉功效:

降浊除湿,阳陵泉有疏肝利胆、舒筋活络、舒肝利胆、强健腰膝的作用。

丰隆穴

1.丰隆穴位置:

位于人体的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八寸,条口穴外一寸,距胫骨前缘二横指(中指)处。

2.丰隆穴取穴方法:

首先找到小腿外侧的膝眼和外踝,然后找到这两个位置连线的中点,该点与颈骨前缘外侧1.5寸平齐的位置就是丰隆穴所在。

3.丰隆穴功效:

丰隆穴具有消胃胀、祛痰湿、减肥的作用。

膺窗穴

1.膺窗穴位置:

膺窗穴在胸部,当第3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

2.膺窗穴取穴方法:

膺窗位于胸部,当第三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处。正坐或仰卧取之。

3.膺窗穴功效:

膺窗有宽胸理气、消痈止痛,止咳宁嗽,消肿清热作用。

男性拔罐的位置图图解 拔罐拔哪个位置能壮阳

1.至阳穴位置:

至阳穴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7胸椎棘下凹陷中,属督脉。

2.至阳穴取穴方法:

至阳穴位于脊柱区,当后正中线上,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中。俯伏或伏卧位取穴。

3.至阳穴功效:

壮阳益气。至阳穴有理气宽胸、疏肝和胃、利胆退黄、宽胸利膈作用。

1.脊中穴位置:

脊中穴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11胸椎棘下凹陷中,属督脉。

2.脊中穴取穴方法:

取穴时采用俯伏坐位,脊中穴位于背部第十一、十二胸椎棘突之间。

3.脊中穴功效:

壮阳益气,脊中穴有健脾利湿、解痉固脱、宁神镇静作用。

1.腰俞穴位置:

腰俞穴在骶部,当后正中线上,适对骶管裂孔。

2.腰俞穴取穴方法:

腰俞穴位于骶部,当后正中线上,适对骶管裂孔。俯卧或侧卧取穴。

3.腰俞穴功效:

补益肾气。腰俞穴有强腰脊、理下焦、调经清热、散寒除湿等作用。

1.三阴交穴位置:

三阴交穴位于人体的小腿骨上,具体位置是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2.三阴交穴取穴方法:

取穴的时候先从内侧脚踝向上取四指宽的位置,然后对应着踝尖正上方的胫骨边缘凹陷处就是三阴交穴的位置所在。

3.三阴交穴功效:

健脾补肾、调肝益血、安神助眠。

1.商阳穴位置:

商阳穴在手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指寸)。

2.商阳穴取穴方法:

伏掌,当示指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沿角平分线方向)0.1寸处,相当于沿爪角桡侧画一直线与爪角基底缘水平线交点处取穴。

3.商阳穴功效:

商阳有清阳明之热、醒脑苏厥等作用。

1.关元穴位置:

关元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任脉上的主要穴位之一。

2.关元穴取穴方法:

仰卧位。关元穴位在人体哪里,患者可采用仰卧的姿势,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从肚脐到耻骨上方画一线,将此线五等分,从肚脐往下五分之三处),即是此穴。

3.关元穴功效:

募集小肠经气血,传导任脉水湿。关元穴有培肾固本、补气回阳、清热利湿、培补元气、导赤通淋作用。

1.涌泉穴位置:

涌泉穴在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与后三分之二交点上。

2.涌泉穴取穴方法:

患者可采用正坐或仰卧,跷足的姿势,涌泉穴位于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第2、3趾趾指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在足前部凹陷处,第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

3.涌泉穴功效:

散热生气,涌泉穴有泄热宁神,苏厥开窍,苏厥开窍,滋阴益肾,平肝熄风的作用。

1.腰眼穴位置:

腰眼穴在腰部,位于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约3.5寸凹陷中,平时久坐,常觉腰部酸胀处即是。

2.腰眼穴取穴方法:

腰眼穴在腰部,位于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约3.5寸凹陷中,平时久坐,常觉腰部酸胀处即是。

3.腰眼穴功效:

腰眼穴的的作用可以强腰健肾。主治病症:虚弱羸瘦,肺结核,腰痛,腹痛,妇科病,消渴,尿频,遗尿。


拔罐减肥法

背部穴位

以下穴位,用闪火法在穴位上拔罐,留罐10~1 5分钟,每周2~3次。

脾俞穴功效:发散脾胃之热。

三焦俞穴功效:将全身水湿气通调至膀胱经,再排出体外。

腹部穴位

以下穴位,用闪火法,在穴位留罐20分钟,每周2~3次。

中脘穴(位于肚脐上方)功效:聚集及传导水液和脂肪。大横穴(位于肚脐右侧)功效:通腹去脂,调理脾胃。关元穴(肚脐下面)功效:募集小肠经气血、传导任脉水湿的效用。

下肢穴位

以下穴位选择适宜体位,用闪火法将罐吸拔在穴位上留罐l 5分钟。每周2~3次。

血海穴(图示中上面的那个)功效:减肥,清血利湿。

足三里穴功效:通经活络、补中益气。

相关推荐

男人怎么提高性功能 按揉穴位

经常按揉一些穴位对于提高男人性功能也一定的帮助。1、命门穴位置:位于腰部,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约与肚脐在同一水平处。命门穴功效:命门穴可以改善男人性冷淡,提高性功能,推迟更年期。2、关元穴位置: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处,属于沿头面正中贯穿胸腹的任脉。关于穴功效:关元穴是任脉上具强精壮阳效果的穴位之一。3、三阴交穴位置:三阴交穴本身就属于脾经,位于胫骨内侧、脚内踝上大约10cm处。三阴

男人肾虚按摩这几个部位可补肾气

1、按摩关元穴功效:可以使肾气活跃,补充肾气。我们身体里一种非常重要的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与原动力,叫元气。藏在肾中,又依赖后天精气充养,主要功能是推动人体的生长和发育,温煦和激发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2、按摩肾俞穴功效:经常拍打肾俞穴,既能培补肾元,又可以缓解腰肌劳损,保护腰部。肾俞穴也是补肾要穴,它就在我们平常所扎的皮带和腰椎交叉处向上约四指的地方。操作方法为:用手掌拍打背

针灸对腰间盘突出效果明显吗 腰间盘突出针灸部位

治疗原则:温经通络,行气除湿。取穴:肾俞,腰阳关,关元俞,大肠俞,委中。取穴原理:针灸肾俞可祛寒除湿;腰阳关为局部取穴,以疏通局部经气,行气止痛;关元俞,大肠俞祛风散寒,通络止痛之功效;委中为循经取穴,守“腰背委中求”之意,以疏通膀胱经经气,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原则:活血祛瘀,舒筋通络。取穴:肾俞,大肠俞,腰部阿是穴,委中。取穴原理:肾俞,大肠俞为膀胱经腧穴,可结合腰部阿是穴,疏通腰

乳腺增生拔罐方法图

1.肩井穴位置:肩井穴在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2.肩井穴取穴方法:肩井穴位于肩上,当大椎穴与肩峰间连线之中点处。或以手并拢,食指靠颈,中指尖到达处是穴。3.肩井穴功效:疏导水液。肩井穴通经活络、豁痰开窍、祛风清热、活络消肿的作用。1.天宗穴位置:天宗穴在肩胛部,当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四胸椎相平。属小肠经。2.天宗穴取穴方法:前倾坐位或俯卧位,在肩胛冈下缘与肩胛骨下角的等分

补肾按摩哪个部位好

第一个穴位是关元穴,经常按摩这个穴位,可以起到使肾气活跃以及补充肾气的作用,而且采用这种按摩的办法补肾,不会给人们造成任何伤害。第二个穴位就是太溪穴,经常按揉太溪穴,具明显提高肾功能的作用和效果,所以说可以经常按摩太溪穴。第三个穴位是涌泉穴,按摩涌泉穴在养生保健方面具重要的作用,而且经常按摩涌泉穴,就可以使人肾精充足、精神充沛、性功能强大、腰膝壮实以及耳聪目明,所以说出现了肾虚的患者可以经常按

缓解腰疼之穴位按摩法

1.腰痛穴取穴:腰痛穴位于手背上,第二掌骨与第三掌骨的交接点。做法:左手或右手握拳按摩,一定要酸胀感,如果疼痛感更好。功效:只要揉上1-2分钟,即可效缓解腰疼。2.肾俞穴取穴:肾俞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与命门穴相平。做法:双手握拳,将拳尖放在两侧肾俞穴上,先顺时针压揉,再逆时针压揉。功效:每天坚持按揉此穴,具滋阴壮阳、补肾健腰的作用。3.阳关穴取穴:腰阳关穴位于第四腰椎棘突

俞府穴的功效作用哪些

平躺,沿着锁骨向下摸,可摸到一凹陷,在凹陷正中线旁量取3横指处即是俞府穴.俞府属肾经,位于胸部,食道旁,是肾经脉气从足至胸会聚之处,内应脏腑,故用宽胸理气,降逆化痰之功,作用于治疗胸肺疾患,及胃气上逆的呕吐,不思食。

小儿捏脊治疗什么 小儿腹泻

捏脊方法:患儿俯卧或侧卧,家长用常规捏脊手法从长强向大椎穴方向捏按4-6遍,从第2遍开始,采用重体手法,每捏3下,提拿1次,当按捏至腰部腰俞处时,稍用力上提3次,然后配合掐,推腰俞,推上七节。常用按摩法:用两手拇指按放在骶部骶管裂孔处的腰俞穴,以指端甲缘着力按掐,一掐一松,连掐21次;再用一手拇指指腹着力,向大椎穴方向推腰俞穴3分钟;接着以大拇指指腹在尾骶部推擦,每推擦数次后向上移动一些,推擦至第

腰腿痛手上什么穴位治

缓解腰疼按摩肾俞穴这个穴位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因为肾俞穴的主要功能就是治疗腰痛和肾脏病等相关的疾病。按摩腰眼和尾闾这两个穴位,对于治疗腰痛也能够起到非常显着的效果,因为按摩这两个穴位可以疏通带脉和强壮自己的腰部的脊骨,还能够起到调理肾虚的功能。腰部的病痛也可以通过按摩委中穴来进行解决,因为委中穴具通气的效果和作用,通过按摩委中穴来减少腰部的疼痛。

哮喘拔罐示意图 哮喘缓解期拔罐示意图

对于哮喘缓解期除了同样要拔罐大椎穴、肺俞穴、风门学、膻中穴、定喘穴以外,还要拔罐以下穴位:1.位置:身柱穴在背部脊柱区,当后正中线上,第3胸椎棘下凹陷中。2.取穴方法:俯伏或俯卧,于后正中线,第三胸椎棘突下凹陷处取穴。3.功效:补气壮阳。身柱穴宣肺泻热、清心宁神、宣肺清热、宁神镇咳作用。1.位置:中府穴在胸前壁的外上方,云门下1寸,平第1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2.取穴方法:正坐位,以手叉腰,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