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病人在康复期如何生活
癌症病人在康复期如何生活
1、保持良好的情绪,乐观的对待生活,在康复期显得尤其重要。不良情绪会直接影响治疗的效果及预后。状态好的患者缓解时间长,病情稳定,生存率高。喜与忧,是衡量心态健康的标准。
2、康复期间,尤其要注意环境、气候的改变,积极锻炼身体,安排户外活动。适量的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能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3、注意饮食,应合理调整蛋白质、脂肪、糖的比例,适当食用含维生素多的水果、蔬菜。不要滥用诸如人参、鹿茸、杜仲等补药。
4、彻底克服不良生活习惯,戒烟戒酒,按时起居,防止过劳。康复期间患者一般免疫力低下,应时刻防止感冒。
5、康复期的患者应随时接受医生的定期复查,延长生存期。康复期间如发现复发灶应尽快诊治。
癌症病人生活中应该注意什么
得了癌症很多人都认为是不治之症,其实并不是这样现在有无数事例证明,癌症是可治之症。最重要的是病人应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癌症病人康复期包括身体恢复和精神恢复两个方面。在此和大家探讨一下。
1首先癌症患者应该振奋精神,顽强拼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要自强不息。要尽量做到生活自理,不给家人漏麻烦。找到生活的乐趣。
2二要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加强锻炼是健身、治病、养病最好的方法,本人认为这也是治疗任何疾病的最好方法。
3在饮食上呢应该注重增加营养,才能提高抗癌能力:病人一般可使用杂食,什么食物有营养就要吃,不必忌口。吃的食物种类多了才能保证各种营养。
注意事项:其实病人最重要的是要精神饱满、情绪乐观,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才会有生活的乐趣。
精神病人康复期的家庭护理
1、心理护理:提高病人的自信心,消除其自卑感,同时对周围人群进行精神卫生宣教,使他们对精神病具有正确的认识,消除社会偏见,为病人康复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生活技能训练:康复期病人多少动,家人应鼓励病人加强生活技能的训练,帮助病人制定适宜的作息时间表,逐步开始有规律的生活,做到起居有节,饮食如常,睡眠良好,注意仪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听听音乐,看看电视。年轻力壮者可参加一些健身活动。切忌整日卧床,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无所事事的生活。
3、人际关系的恢复和发展:精神病人病后存在不同程度的情感淡漠、行为退缩、依赖性强等不利于人际关系恢复的因素,周围人群也以新的目光看待病人,其中不乏偏见和误解。家人应帮助病人恢复原有的人际关系发展新的人际关系。家属、同事、邻居给以关心、帮助和热情。
4、全社会应该多学习精神卫生知识,充分理解康复的精神病人,视情况安排恰当的工作,这对病人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5、预防复发:家属应该督促病人坚持服药,巩固疗效,忌烟酒,忌浓茶,生活起居有规律,同时细心观察病人的睡眠、情感、行为、药物反应等变化,遇有心理、社会或其他应急事件时应及时防范。
癌症病人康复需要注意的三大误区
癌症病人在经过手术、放化疗后,在未完全恢复正常生活前,要经历相当漫长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我们通常称为康复期。准确地讲,应该称为“继续治疗期”。在这个时期,一些癌症病人常陷入各种误区,以致影响康复和治疗。
1、陷入复发阴影不能自拔
在住院时,癌症病人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生存,这使他们没有时间想别的事情。再加上在这段时间内,亲朋好友的不断关怀和陪伴,使他们感到充实。然而,在出院后的康复期,一些癌症病人的心理后遗症常常比癌症后遗症更严重,且更早出现。此时,病人暂时可以不再跟死神搏斗,但癌症复发的阴影又挥之不去,眼前不知以什么为生活目标。加上久病之后,亲友在病床前的走动探望转疏,令他们开始质疑自己在亲人心中的位置和存在的价值,这时病人往往有明显的心理障碍。心理的不健康会抑制机体免疫系统,而免疫功能的下降,会重新诱发病人对癌症的恐惧情绪,使病人陷入过度的精神压力之中,以致病魔再次乘虚而入。
那么,如何建立健康的心理呢?首先,要有坚强的意志,也就是说,病人自己一定要具有能继续生存下去的信念。因为只有树立了这样的信念,才能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其次,可以采取一些心理松弛方法,如静坐等,以起到减轻心理紧张和松弛机体的作用。再次,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采用有针对性的药物。此外,适当安排娱乐活动也有助于病人心理健康。
2、长年服用中药乐此不倦
除了心理因素外,癌症病人在康复期最容易走入的误区是有病乱投医、乱吃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就是吃的药比饭还多,有的病人吃中药可以吃上四五年,甚至十几年。的确,中药可以起扶正恢复体力的作用,但中药对胃肠功能也有影响,久吃可以导致病人消化功能不良,甚至营养缺乏。目前主张癌症病人在康复期服用半年左右的中药就可以了。
另外,癌症病人往往容易形成以自己为主体的思想,以为自己对自己的病情最了解,久病以后必成良医。据了解,自我设计康复方案的病人不少,事实上,这是十分危险的。因为医学是一门科学,而病人只了解皮毛,且医生关注的角度和病人的自我主张不同。所以,即使在康复期不再采用手术、放化疗等治疗手段,病人的康复活动仍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3、盲目照搬他人经验
在康复期,适当参加群众性的康复活动对身心十分有益,我们并不反对。但是,病人之间交流的目的是树立信心、互相鼓舞,而不是交流具体的治疗方案。我们发现,许多病人在参加一些康复活动时,常不自觉地接受其他病友的劝告,如应该怎样治疗,找哪个医生,吃什么药等。曾经有一位癌症病人在康复后,向500多名癌症病人介绍自己的“抗癌”经验,并回答病人提出的各种问题。上述现象令人担忧。首先,癌症治疗始终强调个体化和专业化,一位癌症病人的经验不一定适用于每一个人,个例绝对不能指导群体,因而不能一概仿效。其次,癌症咨询涉及医学科学性,它不仅讲究适应症,还讲究禁忌症,而病人往往缺乏深厚的医学背景知识,盲目照搬是不可取的。
癌症康复同癌症治疗一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因此,在康复期,病人最好走医患相结合的道路,严密监测,终身去经治医院定期随访,并做到心理健康、合理膳食、加强锻炼、适当用药等。如果身体恢复得比较好,还应该争取早日回归社会。
瘫痪病人康复训练
我们身边人有各种各样的瘫痪病人,有的是因为出了车祸,有的是因为打架受伤,总之因为各种原因使我们身边的朋友瘫痪,瘫痪了以后如何进行康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瘫痪病人康复训练。
方法:
1.由家人或护理人员给予适当的支撑,也可利用拐杖等,先练习站立,等站稳后撇开支撑物慢慢移动身体。 当病人能够站稳而无疲劳感时,可开始步态的锻炼,迈步一开始时不可硬拉,如瘫痪肢体抬举不便,可用一根绳套于患者患脚,协助抬脚起步,但要特别注意防止行走时跌倒。
2.按摩翻身:先按摩健康一侧,再按摩患侧,对肩关节、髋关节等大关节定期做旋转运动。同时经常帮病人翻身,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褥疮形成。 床上运动:利用躺在床上进行各部位的被动运动,如练习抬头、挺腰、收腹、伸屈、抬腿、坐起,练习臂力等,为站立行走创造条件,再做好下床的准备。
3.站立训练:开始由家人或护理人员给予适当的支撑,也可利用拐杖等,先练习站立,等站稳后撇开支撑物慢慢移动身体。 当病人能够站稳而无疲劳感时,可开始步态的锻炼,迈步一开始时不可硬拉,如瘫痪肢体抬举不便,可用一根绳套于患者患脚,协助抬脚起步,但要特别注意防止行走时跌倒。
4.细微动作锻炼:上肢功能锻炼先从大关节逐渐到小关节的被动活动,而细微动作的锻炼,主要是练习抬臂,抓、拿、拾物等,还要充分利用小物品如:健身球、健身圈等进行锻炼。€
以上内容为我们介绍了瘫痪病人如何进行康复训练,我们应将以上方法告诉我们身边所有的人,给所有瘫痪病人带去健康,也带去一份温暖。
癌症晚期就不要再进行化疗了
来自权威医院的研究人员指出,目前濒死癌症病人的化疗使用情况令人堪忧,没有证据表明对濒死癌症病人继续进行化疗治疗会有什么益处,相反,有人认为对濒死癌症病人进行化疗是"最普遍,最浪费也最没必要的肿瘤学实践"。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对于癌症治疗方法如何影响晚期癌症病人的生命质量进行了深入探讨,应当重新修订晚期癌症病人化疗使用准则。
从2002年9月到2008年2月,研究人员对预期生命少于6个月的312名晚期癌症病人进行了评估。在研究开始阶段,超过半数的病人仍在接受化疗治疗。随后研究人员对病人的活动度和生活自理能力进行了评估和打分,分数越高代表状态越差。结果表明,在病人去世之前一周,与那些没有接受化疗的病人相比,接受了化疗治疗的病人其生命质量并没有得到改善。
更让人意外的是,那些状态较好的化疗治疗病人在生命最后一周生命质量甚至比那些状态较好的未接受化疗治疗的病人更差。
目前,根据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制定的准则,状态较好的晚期癌症病人是化疗获益最大的群体。但根据最新的研究结果,事实恰恰相反。
最后,研究人员指出,不管病人状态如何,化疗都不会改善晚期癌症病人生命质量,还可能使那些状态较好的病人更加恶化。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制定的晚期癌症病人化疗方法使用准则可能需要进行进一步修订。
但是,在一篇关于该项研究的评论文章中,权威专家指出,目前建议美国临床肿瘤学会修改晚期癌症病人化疗方法使用指南仍为时过早。
他们说:“目前,仍然没有确凿证据表明究竟哪些病人能够从化疗治疗方法中获益,因此建议修改指南,禁止对所有濒死癌症病人使用化疗方法是不合适的。但是如果肿瘤医生3预测晚期癌症病人的生命不会超过6个月,应该默认不再对其进行积极治疗。”
心理治疗促进癌症病人康复
“认识癌症”:由肿瘤专科医生深入浅出地讲解癌症的有关知识,使病人了解癌症的基本知识,改变错误认识,从而改变自己固有的观念和心态。
“明星座谈”:组织癌症病人与抗癌明星座谈,请明星讲述自己治疗肿瘤、与疾病作斗争、身体康复的经历与经验。明星的现身说法往往会使病人得到很好的心理支持和治疗,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冥想放松训练”:启发病人通过沉思冥想、放松心身的行为训练方式,达到改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目的。
“气功与康复知识讨论”:让病人讨论和交流如何通过练气功和其他康复方法进行功能锻炼,一方面逐渐恢复体能,一方面获得良好的心境。
“面对自我”:引导患者紧密结合自己的情况,积极参与讨论,说出自己所面对的问题,如生活方式与肿瘤的关系,如何提高自己的生存质量等。
接受集体心理治疗的患者10~12名为一组,每周1~2次。每次1至1个半小时。一般经过一个月左右的集体心理治疗,癌症患者的心理反应状态和认知程度会有明显改变,负性情绪得到缓解;可以改善他们的无助、绝望、焦虑和抑郁状态;表现为与疾病作斗争的精神增强。
根据病人对上述那种方式容易接受,以此建立的良好医患关系,又进一步促进了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增强了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有利于疾病的康复。情绪焦虑、抑郁、恐惧和担忧等痛苦是癌症患者比较常见的心理反应,而且贯穿于生病的始终。
肺癌患者可以吃羊肉吗
在老百姓当中,对于癌症患者吃了“发物”会加速病情发展的偏见很普遍。其实对于很多病人,尤其是癌症病人来说,只要对这些食物不会产生过敏反应,吃了都是无害的。癌症病人身体比较虚弱,因此非常需要补充营养,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肺癌患者可以吃羊肉吗?羊肉是温性的食物,在夏秋季干燥的时候可以少吃一些,但是把营养丰富的羊肉说成是发物是很不科学的。而鸡肉,在有些抗癌验方中就有,因此更不可能会加重病情。此外,海鱼、虾等含有优质蛋白质,可以帮助病人储备多一些的能量,增强抗病能力。总之,在临床实践中,没有见到因为吃了某种食品而引起肿瘤复发的例子。相反,在放、肺癌患者能吃羊肉吗化疗中却有许多患者因为限制了饮食中营养物质的摄入,造成营养不良,不能耐受放疗和化疗而影响了康复,甚至中断了治疗。
大多数癌症病人在康复期应该什么都吃,需要多补充蛋白质、热量和多种维生素,使营养均衡。而在进行进一步治疗时,营养还要更好,不仅不能偏食,还要在原有的饮食基础上增加含动物蛋白丰富的食品,例如多吃些牛肉、鸡肉、鱼、鸡蛋、牛奶等,体重还应再增加一些,这样才有利于更好地改善预后。
阴道肿瘤饮食及护理事项
宜吃食品:宜多吃具有抗外阴肿瘤和白斑作用的食物,如芝麻、杏仁、小麦、大麦、土瓜、乌骨鸡、乌贼、乌梢蛇、猪胰、菊花、乌梅、桃子、荔枝、马齿苋、鸡血、鳗鱼、鲍鱼、蟹、鲎、沙丁鱼、文蛤、玳瑁。疼痛宜吃鲎、赤、龙虾、淡菜、海参、虎鱼、甜菜、绿豆、萝卜、鸡血。瘙痒宜吃苋菜、白菜、芥菜、芋艿、海带、紫菜、鸡血、蛇肉、穿山甲。增强体质、预防转移宜吃银耳、黑木耳、香菇、猴头菇、鸡肫、海参、薏米、核桃、蟹、石龙子、针鱼。
忌讳食品:忌烟、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忌肥腻、油煎、霉变、腌制食物。忌公鸡、鹅等发物。瘙痒严重时忌海鲜及刺激、致敏食物。溃疡、出血忌温热性食物:羊肉、韭菜、姜、胡椒、桂皮等。
1、要精神饱满、情绪乐观,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这样可能争得与癌症斗争的胜利,如果精神上高度紧张,情感上过于脆弱,情绪易于波动等都会引起食寝不安、身体抗癌能力下降,导致病情恶化。
2、要生活有规律,既不要卧床大养,也不要过度劳累,更不要随着性子来。规律的生活可使机体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这样,肿瘤的复发、转移也就无机可乘。
3、要注意调节饮食。癌症病人在康复期要设法增进食欲,饭菜要清口,荤素搭配,粗精搭配,粗精兼食,既不能单调乏味又不可以过于油腻,以易消化吸收为宜。进食时要环境轻松、心情愉快、不偏食、不过多忌食,更不要暴饮暴食。
4、要积极治疗其它并发症,由于癌症病人一般体质较弱,往往伴有并发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肠炎、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在康复期要进行积极治疗。
5、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了体质也就自然增强了抗癌能力。病人可根据自身体质情况,选择散步、慢跑、打太极拳、习剑、游泳等活动项目,运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为度。
哪些疾病容易引起抑郁症
一、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病人可有继发性抑郁症,病人往往行动迟缓、语流不畅、精力不足较为突出,原发病的症状与体征较为突出。
二、癌症病人伴发抑郁是常见的,至少有25%的住院癌症病人有抑郁症状,癌症病人具有复杂的心理因素,癌症一经确诊,对个体而言是突然的应激和灾难和灾难性生活事件,对疾病的绝望、疼痛、因长期住院带来的经济问题和家庭矛盾,成为病人在患病后产生抑郁症状的重要原因。需要注意的是长期抑郁也是导致癌症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流感病人在发热期或恢复期,可出现抑郁症状,病人有头痛、失眠、头晕、疲乏、嗜睡,同时伴有抑郁寡言、情感反应迟钝及精神运动性迟滞。
癌症病人康复避免三大误区
1、陷入复发阴影不能自拔
在住院时,癌症病人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生存,这使他们没有时间想别的事情。再加上在这段时间内,亲朋好友的不断关怀和陪伴,使他们感到充实。然而,在出院后的康复期,一些癌症病人的心理后遗症常常比癌症后遗症更严重,且更早出现。此时,病人暂时可以不再跟死神搏斗,但癌症复发的阴影又挥之不去,眼前不知以什么为生活目标。加上久病之后,亲友在病床前的走动探望转疏,令他们开始质疑自己在亲人心中的位置和存在的价值,这时病人往往有明显的心理障碍。心理的不健康会抑制机体免疫系统,而免疫功能的下降,会重新诱发病人对癌症的恐惧情绪,使病人陷入过度的精神压力之中,以致病魔再次乘虚而入。
那么,如何建立健康的心理呢?首先,要有坚强的意志,也就是说,病人自己一定要具有能继续生存下去的信念。因为只有树立了这样的信念,才能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其次,可以采取一些心理松弛方法,如静坐等,以起到减轻心理紧张和松弛机体的作用。再次,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采用有针对性的药物。此外,适当安排娱乐活动也有助于病人心理健康。
2、长年服用中药乐此不倦
除了心理因素外,癌症病人在康复期最容易走入的误区是有病乱投医、乱吃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就是吃的药比饭还多,有的病人吃中药可以吃上四五年,甚至十几年。的确,中药可以起扶正恢复体力的作用,但中药对胃肠功能也有影响,久吃可以导致病人消化功能不良,甚至营养缺乏。目前主张癌症病人在康复期服用半年左右的中药就可以了。
另外,癌症病人往往容易形成以自己为主体的思想,以为自己对自己的病情最了解,久病以后必成良医。据了解,自我设计康复方案的病人不少,事实上,这是十分危险的。因为医学是一门科学,而病人只了解皮毛,且医生关注的角度和病人的自我主张不同。所以,即使在康复期不再采用手术、放化疗等治疗手段,病人的康复活动仍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3、盲目照搬他人经验
在康复期,适当参加群众性的康复活动对身心十分有益,我们并不反对。但是,病人之间交流的目的是树立信心、互相鼓舞,而不是交流具体的治疗方案。我们发现,许多病人在参加一些康复活动时,常不自觉地接受其他病友的劝告,如应该怎样治疗,找哪个医生,吃什么药等。曾经有一位癌症病人在康复后,向500多名癌症病人介绍自己的“抗癌”经验,并回答病人提出的各种问题。上述现象令人担忧。首先,癌症治疗始终强调个体化和专业化,一位癌症病人的经验不一定适用于每一个人,个例绝对不能指导群体,因而不能一概仿效。其次,癌症咨询涉及医学科学性,它不仅讲究适应症,还讲究禁忌症,而病人往往缺乏深厚的医学背景知识,盲目照搬是不可取的。
癌症康复同癌症治疗一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因此,在康复期,病人最好走医患相结合的道路,严密监测,终身去经治医院定期随访,并做到心理健康、合理膳食、加强锻炼、适当用药等。如果身体恢复得比较好,还应该争取早日回归社会。
晚期结肠癌怎样精神安慰
一、首先要克服心理障碍 据国内多家肿瘤医院临床调查表明,同期癌症患者在接受同等治疗的前提下,凡是心理调适好、心情乐观者,预后效果好;反之,则因情绪低落,人体免疫功能差,导致病情反复发作,甚至很快死亡。科学证明,过度的疲劳、心理压力,确会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引发肿瘤复发或转移,心理治疗的重要性并不亚于药物治疗。
二、及时而正确地选择治疗方法 正确的做法是当确诊为癌症后,根据病情和身体情况或手术或放疗、化疗,有些癌症不适合手术,如鼻咽癌、淋巴瘤等,则应考虑放疗、化疗、中医中药、免疫等。患了癌症后采用何种手段治疗应在医生和专家指导下进行,有时较疑难的情况需经专家会诊,然后制定出治疗方案。
三、体育锻炼不可轻视
体育锻炼对癌症病人的意义:癌症病人康复期,通过自我锻炼,可以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对病人的身心都有好处;体育锻炼同时又是一种辅助治疗,既是局部治疗,又是全身治疗,通过局部的肌肉运动,对全身器官起到锻炼作用;体育锻炼还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减少治疗后的并发症,预防其它疾病。 四、病人家属应该怎样做
心理上:病人家属应积极学习相关肿瘤的知识,并和病人参加一些互助组织,交流心得,相互鼓舞。 治疗上:病人家属应充分发挥桥梁的作用,以利于医生更好地实施治疗,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饮食上:病人家属应做一些美味可口、易于消化的食物,也可让病人多餐少食 最后祝:早日康复!
肺癌患者可以吃羊肉吗
肺癌患者可以吃羊肉吗?在老百姓当中,对于癌症患者吃了“发物”会加速病情发展的偏见很普遍。其实对于很多病人,尤其是癌症病人来说,只要对这些食物不会产生过敏反应,吃了都是无害的。癌症病人身体比较虚弱,因此非常需要补充营养,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肺癌患者可以吃羊肉吗?羊肉是温性的食物,在夏秋季干燥的时候可以少吃一些,但是把营养丰富的羊肉说成是发物是很不科学的。而鸡肉,在有些抗癌验方中就有,因此更不可能会加重病情。此外,海鱼、虾等含有优质蛋白质,可以帮助病人储备多一些的能量,增强抗病能力。总之,在临床实践中,没有见到因为吃了某种食品而引起肿瘤复发的例子。相反,在放、肺癌患者能吃羊肉吗化疗中却有许多患者因为限制了饮食中营养物质的摄入,造成营养不良,不能耐受放疗和化疗而影响了康复,甚至中断了治疗。
大多数癌症病人在康复期应该什么都吃,需要多补充蛋白质、热量和多种维生素,使营养均衡。而在进行进一步治疗时,营养还要更好,不仅不能偏食,还要在原有的饮食基础上增加含动物蛋白丰富的食品,例如多吃些牛肉、鸡肉、鱼、鸡蛋、牛奶等,体重还应再增加一些,这样才有利于更好地改善预后。
护理直肠癌患者的办法有什么
对于直肠癌患者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饮食习惯,少吃辣椒等食物,让我们远离疾病的困扰。直肠癌患者一定要正视现实,树立信心。强烈的求生欲望,比任何好的护理和治疗都重要。患了直肠癌是很不幸的,凡是得了癌症的病人,不管是否意识到,事实上从患上癌症那一刻就已经处在和癌症做斗争的第一线,恐惧、焦虑、绝望等极其痛苦的心理情绪会接踵而来。在临床工作中,我们看到在同样的医疗条件下,一些病人“想得开”,正视现实,往往比那些被癌症吓得不知所措的病人治疗效果要好得多。如果一个人精神被摧垮,即使有再好的治疗和护理也是徒劳。
平衡心理,重新调整生活。直肠癌的护理要求对生活起居进行适当的新的调整。许多癌症病人习惯了紧张的上班生活,患病后一下子放慢了生活节奏,心理上感到无所适从,产生失重感。这时患者应重新安排自己的生活,日常起居,所接受的治疗都做到规律化,还要从多方面培养生活兴趣和爱好,寻求新的精神寄托,这样才有利于体内环境的调节与稳定,对病情的康复也起了积极的作用。
直肠癌患者一样要注意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很多的癌症患者及家属,认为患上癌症了,就应该休息,其实直肠癌患者在家养病期间,坚持锻炼是病人康复的重要措施之一。适当参加健身活动,不仅增加机体免疫,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还可消除抑郁的情绪,松弛紧张的精神。但运动应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直肠癌的治疗和康复都要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正确制定一个完整系统的方案。患者应坚持执行,并客观地了解对待病情,既不能麻痹大意,也不要心急乱投医,瞎吃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