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8种解决积食的中医疗法

8种解决积食的中医疗法

伤食也叫积食,吃的过多过饱,食物在胃中不易消化,引起食欲下降,厌食,恶心,呕吐,没有精神的一系列反映。积食一症多发生于婴幼儿,主要表现为腹部胀满、大便干燥或酸臭。食积日久,会造成小儿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

8种解决积食的中医疗法

1、吃谷类太多:

引起食欲减退,可取米饭锅巴(小米、粳米、糯米均可)适量,烧焦研末,用温开水送服,每次5克,日服三次。还可用炒麦芽30克水煎服,或用白萝卜捣烂取汁服用。

2、吃肉太多:

引起食欲不振,腹部胀痛,呃逆想吐。可用山楂肉90克,炒焦后研成细末,每次15克,用温开水送服,每日两次。吃牛肉引发不适,可用干稻草一把,煎成浓汤趁热饮服。食狗肉、羊肉太多引起不适,可用山楂14颗、杏仁24粒煎成浓汤服用。

3、吃面食过多:

导致厌食,腹部胀痛,可用神曲30克、炒萝卜籽10克、麦芽10克,水煎服,一天一次,分三次服完。

4、吃元宵太多:

可用炒麦芽30克,水煎服。

5、吃鸡蛋太多:

可用神曲30克泡水喝,或用醋一汤匙兑米汤喝。

6、吃生冷瓜果多:

可用丁香1.5克、神曲15克,泡水代茶饮。

7、吃鱼太多:

引发不适,可用红曲15克,水煎服。

8、饮酒过多:

可用白萝卜500克,洗净捣烂取汁,然后在白萝卜汁中加适量的白糖和醋服之。

宝宝便秘积食怎么办

治疗宝宝便秘积食,妈妈必须学会的妙招:按捏疗法,妈妈们可用按捏的手法为宝宝解决积食,捏积是儿科常见的治疗方法,因为捏的部位为脊椎,也被称为“捏脊”,可以治疗多种常见疾病,包括小孩厌食、腹痛、呕吐、便秘以及小孩脾气急躁、睡不踏实、爱哭闹等。

按捏方法:

1、捏脊:让宝宝面孔朝下平卧,家长用两只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捏其脊柱两侧,随捏随按,由下而上,再由上而下,捏3-5遍,每晚一次。

2、揉中脘:胸中与肚脐连线的二分之一处,即是中脘穴位。家长用手掌根旋转按揉,每日两次。

3、摩涌泉:足底心即是涌泉穴。家长以拇指压按涌泉穴,旋转按摩30-50下,每日两次。

睾丸炎怎么治

西医疗法:

1、疾病的治疗原则就是抗菌消炎,需要卧床休息,托高阴.囊,局部热敷、理疗,1%利多卡因精索封闭注射减轻疼痛,脓肿形成,应切开引流。

2、患者的用药原则,早期应用足量、广谱抗生素,是得了睾.丸炎怎么办的一种解决方法。

中医疗法:

1、气滞血淤:

睾.丸逐渐肿大、扪之坚硬、疼痛轻微、舌暗边有淤斑、苔薄白、脉弦滑。治法:行气活血,散结。

2、淤血阻滞:

睾.丸外伤肿.胀.疼痛、或红肿灼热、舌质青边有淤斑、脉涩。治法:活血化淤,止痛。

3、湿热下.注:

发热恶寒、睾.丸肿.胀.疼痛、质地硬、小.便赤涩、大便干、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治法:清利湿热,解毒消痈。

肾虚中医疗法

肾虚不是男人的专题,女人也会肾虚。肾是女人永葆青春美丽的重要器官,平日里要加以重视才行。 (一)肾虚需知:

1、肾气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原动力,肾虚则是人体元气不足,身体机能减退,故衰老,女人易表现在面部。 2、面容苍白的女人多半为肾阳虚,还会伴肾虚不是男人的专题,女人也会肾虚。肾是女人永葆青春美丽的重要器官,平日里要加以重视才行。

(一)肾虚需知:

1、肾气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原动力,肾虚则是人体元气不足,身体机能减退,故衰老,女人易表现在面部。2、面容苍白的女人多半为肾阳虚,还会伴有腰膝酸冷、四肢发凉、精神疲惫、浑身乏力、不孕、性欲减退、便不成形或尿频等症状。

3、肾虚要分清是阳虚还是阴虚,才能对症治疗。

(二)肾虚补救措施:

1.、每日雷打不动睡满7小时,改善疲惫状态。注意睡眠不要超过8小时,睡多了也会让你疲惫的。

2.、改掉睡前饮水的习惯,晚上不是补水时间,因为肾虚时水液代谢不畅,容易水肿。晚上喝点蜂蜜和酸奶,会让你第二天脸色更好。

3.、减缓压力,早起对自己说一声:你要快乐,你要幸福!

4.、早晨起来跑步吧,哪怕每周只一次,增加全身血液循环。

(三)中医说法

1:肾虚让毛发根不固本

1、肾为先天之本,肾脏的健康说明人体生长发育的活力,肾虚则导致毛发生长不旺,发根生长的“土壤”不肥沃,毛发难附。

2、头发脱落是肾阴虚,阴虚的表现有面色发红、腰膝酸软而痛、眩晕耳鸣、齿松发脱、经少或闭经、失眠健忘、口咽干燥、烦躁、动则出汗、形体消瘦等症状。

两种益肾强身的家庭运动

1、缩肛运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当然鸟语花香的场景更好,你可以全身放松,自然地呼吸:呼气时做缩肛动作,吸气时放松,连续做30次左右。这个运动大有益处,可以预防年老时不自主地遗尿。

2、学学太极拳:别以为太极拳只是老人的运动。它既可舒缓人的情绪,又可活动全身筋骨,高雅又时尚。在外国人眼里,太极拳可是最时髦的健身方式,热度不亚于瑜伽。

积食了怎么办8种解决

1、吃谷类太多:

引起食欲减退,可取米饭锅巴(小米、粳米、糯米均可)适量,烧焦研末,用温开水送服,每次5克,日服三次。还可用炒麦芽30克水煎服,或用白萝卜捣烂取汁服用。

2、吃肉太多:

引起食欲不振,腹部胀痛,呃逆想吐。可用山楂肉90克,炒焦后研成细末,每次15克,用温开水送服,每日两次。吃牛肉引发不适,可用干稻草一把,煎成浓汤趁热饮服。食狗肉、羊肉太多引起不适,可用山楂14颗、杏仁24粒煎成浓汤服用。

3、吃面食过多:

导致厌食,腹部胀痛,可用神曲30克、炒萝卜籽10克、麦芽10克,水煎服,一天一次,分三次服完。

4、吃元宵太多:

可用炒麦芽30克,水煎服。

治股骨头坏死,只需390元【点击进入】30天清腐骨,60天长新骨, 少林壮骨膏,让你摆脱股骨头坏死查 看

5、吃鸡蛋太多:

可用神曲30克泡水喝,或用醋一汤匙兑米汤喝。

6、吃生冷瓜果多:

可用丁香1.5克、神曲15克,泡水代茶饮。

7、吃鱼太多:

引发不适,可用红曲15克,水煎服。

8、饮酒过多:

可用白萝卜500克,洗净捣烂取汁,然后在白萝卜汁中加适量的白糖和醋服之。

嘴巴淡而无味是什么原因 口酸:饮食停滞

没吃山楂、酸梅等酸味食物,却整天感到口内有酸味。哪怕吃甜的东西也感到酸,这种现象一般是饮食停滞所致,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积食。

积食时,舌苔是厚厚的一层,黄色或白色的,建议熬些山楂水来喝。将山楂30克加入适量的水煮20分钟左右,饭后服用,有助消化、解决积食的效果。


小儿食积的中医疗法

中药调理法

以消食化积、理气行滞为主,可选用保和丸加减神曲、谷芽、麦芽、鸡内金、山楂、莱菔子、厚朴、槟榔、木香、枳壳等。

几味药膳调理治食积

1、如用大米50g,白萝卜100g,胡萝卜100g煲粥。

2、谷芽、山楂、槟榔、枳壳各等分碾末冲服,每次1-2g,每日三次。

3、焦馒头粥或焦米粥。将馒头切碎后炒焦加水煮粥,或将米炒黄煮粥,也可用饭锅巴适量煮水喝。

4、内金粥。鸡内金15克,大米15克炒焦,共研成细末,拌入粥饭中。每次用细末2克,每日2次。

预防小儿食积,首先饮食应适度,忌暴饮暴食,食物宜新鲜、清洁,不要过食煎炒和肥腻的不消化食物。平时必须注意做到“乳贵有时,食贵有节。”。喂养宜定时定量。

小儿食积发烧治疗偏方

1、小儿食积发烧治疗偏方

食积夹寒型治则:温中健脾消食.手法:推法,捐摩法,掌摩法,揉法.但是手揉的方法一定要按照方子的要求来进行,绝对不能因为方式不对造成孩子越来越难受的情况.取穴及部位:脾土穴、腕阴阳穴、三关穴、八势穴、足三里穴、脐部及脐周围之腹部。将鸡内金30克烤黄,研细末.每次1克,每天2~3次,开水冲服.或者用小青藤香6g,煎水服,1日2次.此方用于消化不良、腹痛腹泻.也可用炒黑白丑、炙鸡内金各等份,共研细末.每日1剂,分2次服.对于食肉过多而致食积则很有效果。酒糟100克,入锅内炒热,分2次装袋,交替置于腹部热熨,每天1次,每次2~3小时.用于虚中夹实证.一定要注意坚持服用,效果才会明显,断断续续的服用不能发挥药材本身的作用。

2、小儿消化不良吃什么饭

薏米胡萝卜粥:我国医学认为,萝卜性凉味辛甘,入肺、胃二经,可消积滞、化痰热、下气贯中、解毒,用于食积胀满、小便不利等症。这道粥具有健脾化滯的功效,适合消化不良、咳嗽者食用。莲子红茶粥:我国中医认为,莲子有益心补肾、健脾止泻、固精安神的作用。淮山中含有的多糖蛋白成分的粘液质、消化酵素等,可预防心血管脂肪沉积,有助于胃肠的消化和吸收。本品可温胃健脾,最适合因脾阳不足而引起的消化不良的小儿食用。

3、解决积食伤食的中医疗法

吃谷类太多:引起食欲减退,可取米饭锅巴(小米、粳米、糯米均可)适量,烧焦研末,用温开水送服,每次5克,日服三次。还可用炒麦芽30克水煎服,或用白萝卜捣烂取汁服用。吃肉太多:引起食欲不振,腹部胀痛,呃逆想吐。可用山楂肉90克,炒焦后研成细末,每次15克,用温开水送服,每日两次。吃牛肉引发不适,可用干稻草一把,煎成浓汤趁热饮服。食狗肉、羊肉太多引起不适,可用山楂14颗、杏仁24粒煎成浓汤服用。

婴儿舌苔厚白是怎么回事

按捏疗法

妈妈们可用按捏的手法为宝宝解决积食,捏积是儿科常见的治疗方法,因为捏的部位为脊椎,也被称为“捏脊”,可以治疗多种常见疾病,包括小孩厌食、腹痛、呕吐、便秘以及小孩脾气急躁、睡不踏实、爱哭闹等。以下是按捏疗法的步骤,妈妈们,赶紧动手学一学吧!

1、捏脊

让宝宝面对仰卧,用双手拇指的父母,食指和捏脊椎两侧的中指,与按捏,从底部到顶部,再从顶部,捏3-5次,晚上的时间。

2、揉中脘

胸中与肚脐连线的二分之一处,即是中脘穴位。家长用手掌根旋转按揉,每日两次。

宝宝积食推拿,帮宝宝解决积食问题 积食的危害

小儿舌苔剥脱与现代医学的小儿地图舌相似。

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乳积食滞,郁久化热,蕴结心脾,火热上熏造成舌苔剥脱所致。治以消食导滞、清心泻脾热的药,很快就好。

积食容易导致脾虚,而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所以积食时间久了,小孩子容易血虚。

从西医上说,孩子脾胃不好,就容易偏食厌食挑食,营养不均衡,时间长了就会贫血。所以,贫血的时候也应当调理脾胃。

小儿积滞日久,容易损伤脾胃,导致郁而化热、聚湿生痰。而脾主肌肉四肢,这时候,一方面,热、痰、湿相合,外发于肌腠,容易导致荨麻疹等。

另一方面,脾胃损伤,易感外邪。这时候内有积热,外有外邪,内外交攻,就容易郁于肌腠而出现荨麻疹等疾病。


中医教你8个解决耳鸣的方法

1.鸣天鼓:双手掌心紧按耳朵孔,中指和食指放在头后枕部轻轻叩击,使耳内隆隆如闻鼓声,每次叩击36下。

2.点按鼓膜:双手食指轻轻插入耳孔,使耳道完全闭塞突然拔出;或双手掌心紧压耳廓后突然拔开,可感到鼓膜活动及耳内“嘣嘣”作响,每次20下。

3.推擦耳廓:将手掌放在耳部前面,平贴在脸上,均匀用力向后推擦,擦过耳后,再从耳后将耳廓带倒向前推擦,反复18次,以两耳出现热感为好。

4.摩耳轮:用食指、拇指沿耳轮边缘上下来回摩擦36下,至耳廓发热。

5.揉耳垂:以双手食指、拇指指腹,分别提揉耳垂,先轻轻捏揉耳垂半分钟,使其发红发热,然后揪住耳垂向下拉,再放手,让耳垂恢复原形,重复10次。

6.按揉翳风穴:以双手食指指腹按揉翳风穴(位于耳垂后方,当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持续2分钟~3分钟。

7.按揉“门”“宫”“会”:“门”“宫”“会”是耳部的3个穴位,分别指耳门穴、听宫穴和听会穴。耳门穴位于面部,当耳屏上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张口有凹陷;听宫穴位于耳屏前,下颌骨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有凹陷;听会穴位于耳屏间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状突的后缘,张口有凹陷。以双手食指指腹从上而下依次按揉这些穴位,每穴持续2分钟~3分钟。

8.十指拿推,顺摩耳:十指环屈成耙形,从前额往后拿推,经枕骨向下,十指并拢,横掌着力两耳前后,至颈椎分手到前面喉结收,掌心顺摩耳。如此反复进行50下。

鸡眼中医疗法

艾灸:阿是穴。阿是穴位置在病灶区(下同)。

治法:先用温水(约40℃)浸泡患足30~45分钟,使皮肤软化。然后以75%酒精棉球消毒皮肤,用消毒刀片削去老皮,注意不要削痛、出血。艾灸采用艾炷灸或艾卷灸,任选一法。艾炷灸法:将艾炷(其底座略小于鸡眼)直接于阿是穴,点燃其尖端,烧至局部有灼痛时,用镊子夹掉,再放1炷,连灸5~7壮,每日1次;艾卷灸法:以燃着之艾卷在鸡眼上行雀啄灸,以患者略感灼痛、局部红润为度,每次约灸20分钟,每日1次。上述方法,5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2~3天。

鸡眼中医治疗的穴位注射

穴位注射:分3组。1、内庭、昆仑;2、太冲、太溪;3、阿是穴。

治法:每次用一组穴,可独用一组,亦可交替轮用。第1组穴,用2%普鲁卡因5毫升加盐酸肾上腺素2滴,每穴注入2.5毫升,每周治1次;第2组穴,以2%普鲁卡因1毫升加盐酸肾上腺素0.2毫克,分注于患侧太冲、太溪,5天注入1 次;第3组穴,以0.5~1%普鲁卡因5毫升和盐酸肾上腺素0.1毫升注入阿是穴,每周2次。

鸡眼中医治疗的体针治疗

体针:阿是穴。鸡眼穴位穴位。

治法:取26~28号1寸毫针,患部常规消毒后,对准鸡眼中心快速进针,如阻力较大,可捻转进针,约进0.6~0.7寸后,可达鸡眼根部,阻力变小,不宜再进。如鸡眼过大,可在鸡眼旁刺1针,或周围上下左右刺4针,成45度刺向中心。均不留针或留针20分钟。出针后,挤出少量血液,酒精棉球按压局部。隔日1次,3次为一疗程。停针约15~20日,鸡眼变软或枯萎脱落。

相关推荐

头皮癣中医疗法

一般不需内治,如合并化脓性感染者,宜清热利湿解毒,用萆藓渗湿汤合五神汤加减。(一)内治法:治宜养血和营祛风,若属风寒者,加制川乌、麻黄各9g;若属风热者,加生地15g,菊花12g,苦参15g;若属冲任不调者,加鹿角片9g、菟丝子12g、巴戟天6g。若为阴虚内热者,用生地饮加减。若属湿热实症者,用龙胆泻肝汤加黄柏、苍术、薏苡仁治之。(二)外治法可根据病情酌情选用下列诸方:藏药紫草露,每日3-4次,根

伤食的中医疗法

吃肉太多:引起食欲不振,腹部胀痛,呃逆想吐。可用山楂肉90克,炒焦后研成细末,每次15克,用温开水送服,每日两次。吃牛肉引发不适,可用干稻草一把,煎成浓汤趁热饮服。食狗肉、羊肉太多引起不适,可用山楂14颗、杏仁24粒煎成浓汤服用。吃面食过多:导致厌食,腹部胀痛,可以服用神曲30克、炒萝卜籽10克、麦芽10克,水煎服,一天一次,分三次服完。吃谷类太多:引起食欲减退,可取米饭锅巴(小米、粳米、糯米均可

胃胀的中医疗法

嚼米汤米汤及大麦粥对胀气、排气及胃灼热等毛病有效。用5份的水加一份的米(谷子或大麦),煮沸10分钟。盖上锅盖再慢炖50分钟。过滤,冷却后,一天喝数次。总之,对于胃胀气需要找出自己无法消化的食物,进而避开这些食物。茶疗养生茶叶是我国的传统饮料,也是一味良药。它,一可解毒,二可健体,三可养生,四能清心,五能修身。我国唐朝陆羽在《茶经》里指出:“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本草衍义》、《新义录

详解六种中医艾灸疗法

艾灸疗法简称灸法,是运用艾绒或其他药物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治法。艾灸疗法是具体方法很多,常用者有如下数种。(一) 灯火灸疗法以灯心草蘸香油,点燃,在小儿身上施灸。本疗法主要用于小儿惊风、昏迷等急性病证。(二) 药卷灸疗法药卷灸是在艾绒里掺进药末,用纸把艾绒裹起来成为药卷,点燃其一端而施灸。适应证大致同上两

肿瘤中医疗法

中医药在肿瘤治疗中的地位中医药治疗是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加速肿瘤手术后康复,减轻并发症;2.放化疗期间的减毒增效作用;3.术后,放、化疗后用药稳定病情,提高远期效果, 减少复发转移;4.预防和治疗癌前病变等;5.对于晚期不能手术及放化疗的患者中医药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一)手术前后中医药的应用:1、肿瘤手术前治疗:目的:保证手术

血精的中医疗法

血精是男性生殖系统疾病之一,其主要症状是性交时射出红色精液,多见于现代医学的精囊炎,临床较为少见。本病常与前列腺炎并发,其感染途径多为尿道和前列腺感染直接蔓延;其次是淋巴感染和血行感染。由于细菌的入侵,炎症的刺激,引致精囊充血,当性交时,平滑肌和血管收缩,以致精液中渗混大量的红细胞和脓细胞。中医认为,血精多由于病人肾阴不足,相火偏旺,迫血妄行;或因房事过多,血络受损,血随精流;或因湿热下注,熏蒸精

呕吐的中医疗法

呕吐是由于胃失和降,胃气上逆以致引起食物及痰涎从口吐出病症。是多种急慢性疾病常见的症状之一。历代医家以有声有物胃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有声无物谓之“哕”;临床实践中呕与吐是很难截然分开的,故一般称为呕吐。呕吐可见于西医中的许多疾病,如急性胃炎、神经性呕吐、贲门痉挛、幽门痉挛及梗阻、胰腺炎、胆囊炎等。1、病因病机脾与胃相表里,脾主升,胃主降,一升一降,保持气机通畅,使水谷精微得以输布。若邪气

中医疗法治近视

方法1:中药治疗优点:中医治疗近视眼主要是根据全身情况采用中药整体辨证论治,认为脏腑尤其是肝肾在视力的调节上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发现,该药的疗效与近视的轻重程度密切相关,近视程度越轻,临床治愈率和显效率越高。缺点:大多的中药对假性近视疗效明显,但对真性近视有效的方剂较少,对此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提高。方法2:针灸治疗优点:针灸疗法防治近视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针灸诸法中,以梅花针叩

老年斑中医疗法

第一:杏仁适量,去皮捣成泥状,与鸡蛋清调匀,每晚睡前涂患处,晨起用温水洗净。第二:取水发银耳50克,煮熟鹌鹑蛋3个,加少量黄酒、味精、盐,慢火炖烂后食用,每天一次。第三:如人参、黄芪、灵芝、银耳、山楂等等,长期服用,对抑制和消除老年斑都有一定效果。第四:适当参加体育活动,避免长时间日光曝晒和异常刺激,还可采用防晒霜防晒。老年斑如果数量很少,还可用激光、冷冻等手术除掉;色斑数目较多时,宜用5氟脲嘧啶

宝宝积食发烧几天能退

宝宝积食发烧几天能退宝宝积食发烧一般是三到五天就能好。注意:不同体质不同病情程度也会影响宝宝痊愈的速度,如果宝宝体质不好并且病情较重,可能积食发烧会反复持续半个月。具体分析:如果是积食发烧,让孩子吃六七分饱,再用点复方鸡内金散或者七珍丹就可以。宝宝发烧降温方法:1、如果宝宝发烧在38.5℃以下,爸妈可以采取物理降温方法,例如头部冷湿敷;超过38.5℃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退烧药。2、但是体温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