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外耳畸形怎么办
小儿外耳畸形怎么办
先天性小耳畸形的治疗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外耳郭再造,另一个是听功能重建。一般先行外耳郭再造,再行听功能重建。听力重建手术常常会破坏耳后皮肤,因此要在耳郭再造后施行。
外耳郭再造
正常耳廓系由细薄的皮肤软组织包裹弹力软骨支架所组成,具有弹性的薄壳结构,并由耳轮、对耳轮、耳屏、对耳屏、耳垂、耳甲、三角窝、舟状窝等构成,凸凹回旋,形态复杂,因此耳廓再造是一个困难、复杂的手术。目前虽然能够造出与正常耳郭形态非常的再造耳,但影响再造耳形态的因素很多,残耳及残耳后皮肤的松紧、厚薄、大小,所用肋软骨的长短、形状、厚薄差异都很大,这些条件都会影响手术的效果,个别病人的瘢痕体质也会影响再造耳的外形。因此,对于要求行耳廓再造,并能理解手术的困难,对结果又抱现实态度的受术者皆可进行耳廓再造手术,否则要慎重。年老体弱者宜佩带假耳,不宜施耳再造术。
1、手术时机
耳朵再造手术时机很重要,是获得理想手术效果主要的决定因素之一。我们认为综合肋软骨发育、耳郭发育以及心理发育等因素9岁、10岁、11岁是最好的耳朵再造年龄。年龄过小,因其自体肋软骨发育小、薄、软,给耳廓软骨支架的制作带来影响,从而影响最终的手术效果,而且过早的手术就需要切取更多的肋软骨,负重的肋软骨多取一根发生胸廓变形的几率和程度都比年龄大可以少取一根软骨的要高和重。但最好在青春发育前完成外耳再造手术,因为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变化大,在青春期前完成对孩子心理发育影响会小很多。虽然我们已经解决了高龄病人的耳朵再造技术,但最好不要等年龄过大再来手术,随着年龄的增大,肋软骨的质地也会发生改变,甚至变黄变脆,增加了耳朵软骨支架的制作难度。
2、再造方法
耳朵再造通常需要2~3次手术。具体的方法有两种。
一种叫做Brent法,Brent是个美国医生,后来日本的Nagata (永田) 医生做了比较大的技术改进,这种方法在全球范围内应用最多、最普遍。这种方法不需要皮肤扩张。这种方法一般2次手
外耳再造的术前术后对比(2张)术,第一次手术取肋软骨,直接将肋软骨雕刻的耳支架植入耳后的皮肤下,耳朵再造手术这次最关键。第二次手术把耳朵立起来。如做第三次可以修得更美观。每次手术需要10天左右时间,每次手术之间间隔4-6个月。这种方法造的耳朵薄、轮廓清晰、手术疤痕小,而且方法简便、安全性高、每次的治疗时间短、病人的痛苦小。这种方法适合畸形耳朵皮肤丰富、畸形耳朵后方的皮肤松、面积大的病人,而且对于有这种条件的病人我们首选这种方法。
另一种是皮肤扩张法,手术一般要3次。第一次手术在残耳后乳突区埋置一个50~80ml水囊(即皮肤软组织扩张器),住院时间约4天左右。手术后7天开始注入生理盐水,隔天注水一次,注满50~80ml生理盐水约需1个月,注水完成后休养1个月再来医院行第二次手术。第二次手术取出扩张器,切取自体肋软骨根据健侧的耳朵大小雕刻耳支架进行耳廓再造,住院时间约10天左右;部分患者在二次术后3~6个月可对再造耳进行进一步修整,住院时间约7-10天左右。这种方法虽然治疗时间长,病人痛苦相对较大,但对于耳朵后面皮肤小、皮肤厚的病人最好选用皮肤扩张的方法。
耳朵再造方法的选择关键是病人的自身条件,适合病人的方法就是能够获得最好效果的方法。
耳聋由什么造成
耳聋的病因复杂,有先天性和后天性因素,其中化脓性中耳炎是传导性耳聋中最主要的致聋疾病。近年来,分泌性中耳炎成为儿童听力减退的主要原因。按病变部位及性质耳聋可分为四类:即传导性聋、感音神经性聋、混合性聋和中枢性聋。
耳聋的病因(1)先天性常见的有先天性畸形,包括外耳、中耳的畸形,例如先天性外耳道闭锁或鼓膜、听骨、蜗窗、前庭窗发育不全等。(2)后天性外耳道发生阻塞,如耵聍栓塞、骨疣、异物、肿瘤、炎症等。中耳化脓或非化脓性炎症使中耳传音机构障碍,或耳部外伤使听骨链受损,中耳良性、恶性肿瘤或耳硬化症等。2.感音神经性聋的病因(1)先天性常由于内耳听神经发育不全所致,或妊娠期受病毒感染或服用耳毒性药物引起,或分娩时受伤等。先天性内耳畸形导致的耳聋为感音神经性耳聋。根据内耳X线体层摄影和胚胎发生学将内耳畸形分为5类,即迷路缺失、共同腔畸形、耳蜗未发育、耳蜗发育不全和不完全分隔型。此外大前庭导水管综合症也是常见的导致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先天性内耳畸形。
怎么应对先天性耳朵畸形方法
(1)先天性耳前瘦管。俗称聪敏眼,是第一鳃沟在胚胎期没有完全融合而留下来的最常见耳病之一。瘦口常位于耳廓前上方,瘘管可有分支,管腔内有脱落上皮,挤压时有白色臭味分泌物。化脓时可形成脓肿,需切开排脓。反复化脓易形成脓痞或疤痕,待痊愈后需行瘘管及分支切除术。如不发作者一般不需治疗。
(2)先天性小耳及外耳道闭锁。二者常同时发生,前者系第一、二鳃弓,后者为第一鳃沟发育障碍造成。还可伴有中耳甚至内耳畸形。一般这类畸可分为三类:①小耳廓形态尚可辨认,耳道闭锁部分未波及中耳;②耳廓呈条索样突起,耳道闭锁伴中耳畸形,听力呈传音性聋,此型最为常见;耳廓残缺仅存不规则突起,耳道闭锁伴中耳畸形并累及内耳,听力呈混合聋。此型在临床上少见。
先天性耳畸形人们一看就可以诊断,是否伴有中耳内耳畸形则需要做听检查明确耳聋性质,通过CT扫描可了解耳道及中耳畸形情况,如属二畸形可行手术治疗提高听力,第三类畸形因内耳功能已受损,不适宜手术治疗。若双耳畸形、听力下降属传音性聋者,应在学习语言前行一侧,让患儿听到声音学习语言,另一侧耳待成年后再做手术。耳廓严重畸形者可行耳廓成形或重建术。
宝宝为何会出现小耳畸形
小耳畸形(就是小耳朵的意思)是一种天生的外耳畸形症状,百分之九十的小耳畸形病人都是只有一侧的耳朵受到影响,当然也有双侧耳朵都受到影响的,而男孩比女孩更易有小耳畸形。在单侧小耳畸形的病例中,右边的耳朵比左边耳朵更易受到影响的。全世界的发病率为0.83/10000到17.4/10000不等,在我国的发病率为1.4/10000。
小耳畸形可以分为四种等级:
第一级:有一只比较小的耳朵,可以看到耳朵的构造,还有一条窄小、但确实存在的耳道。
第二级:只有部分或一半的外耳廓,有一条堵塞或狭窄的外耳道,引起传导性的听力损失。
第三级:完全没有外耳,表面只有像花生般大的残余结构,也完全没有外耳的耳道和耳膜。
第四级:完全没有耳朵。
胎儿的耳部发育时间相当早,在胎龄6周时就开始发育,至怀孕两个月末,胎儿的外耳、中耳和内耳就已具雏形,形成基本的形态结构。耳廓、耳甲腔和外耳道发育主要来源于第一鳃弓,而胚胎时期第一、二鳃弓及第一鳃沟的发育异常均可导致外、中耳畸形。
关于先天性外、中耳畸形的病因,目前仍在不断研究和探索之中,很难将其归咎于单一的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宝宝出现小耳畸形后,许多父母常会感到很内疚,觉得是自己的原因所致。其实大部分小耳畸形患者为散发病例,并不存在家族史,小耳畸形的病因目前尚无定论,故这些孩子的父母不必过于自责。
新生儿小耳畸形的发生,可由多种危险因素引起,如准妈妈在孕期采用了先兆流产药物保胎治疗,或是服用了抗感冒或抗生素类药物,维甲酸类药物等;准妈妈在孕期长期接触具有毒性的化学腐蚀剂或射线辐射;母亲属于多产次或高龄产妇,或患有糖尿病、居住在高海拔地区;胎儿出生时体重偏低等。由于胎儿的耳部发育时间很早,常在孕期两个月末已形成雏形,故这些因素均可能干扰胎儿耳部的正常发育,并可能诱发小耳畸形。建议准妈妈在孕期远离这些危险因素,以降低宝宝发生小耳畸形的风险。
耳聋分类以及造成耳聋原因
你要想知道怎样保护好耳朵的听力,首先要了解造成耳聋都有哪些原因,有哪些种耳聋。根据耳聋的性质,大致可分为二种类型:
一、感觉神经性耳聋
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造成内耳的畸形或病变,致使神经向大脑听觉中枢传导听觉信号,产生障碍所致的耳聋。常见的疾病有:先天性内耳畸形、药物中毒性耳聋、病毒感染(腮腺炎等)、爆震性聋、噪声性聋、突发性耳聋、老年聋、听神经瘤等。这其中以药物中毒性耳聋最多见。如链霉素使用不当造成小儿聋哑的很多。
二、混合性耳聋
其特点是上述两种耳聋的特点都兼而有之,常见的疾病有:患中耳炎多年,未经系统治疗,最后导致混合聋。
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造成声音在传导过程中出现障碍所致的耳聋称为传导性耳聋。常见的疾病有:先天性外、耳畸形,各种类型的中耳炎,耳外伤,耳道耵聍栓塞,耳硬化症等。
先天性畸形耳朵怎样治疗呢
常见的先天性耳畸形有两种:
(1)先天性耳前瘦管。俗称聪敏眼,是第一鳃沟在胚胎期没有完全融合而留下来的最常见耳病之一。瘦口常位于耳廓前上方,瘘管可有分支,管腔内有脱落上皮,挤压时有白色臭味分泌物。化脓时可形成脓肿,需切开排脓。反复化脓易形成脓痞或疤痕,待痊愈后需行瘘管及分支切除术。如不发作者一般不需治疗。
(2)先天性小耳及外耳道闭锁。二者常同时发生,前者系第一、二鳃弓,后者为第一鳃沟发育障碍造成。还可伴有中耳甚至内耳畸形。一般这类畸可分为三类:
①小耳廓形态尚可辨认,耳道闭锁部分未波及中耳;
②耳廓呈条索样突起,耳道闭锁伴中耳畸形,听力呈传音性聋,此型最为常见;耳廓残缺仅存不规则突起,耳道闭锁伴中耳畸形并累及内耳,听力呈混合聋。此型在临床上少见。
先天性耳畸形人们一看就可以诊断,是否伴有中耳内耳畸形则需要做听检查明确耳聋性质,通过CT扫描可了解耳道及中耳畸形情况,如属二畸形可行手术治疗提高听力,第三类畸形因内耳功能已受损,不适宜手术治疗。
一般先天性耳朵畸形可能会引起听力下降等现象,所以如果孩子有这种疾病的话最好不要先做手术,因为孩子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可能身体会有变化,在成年之后做手术会好很多,你可以事先教孩子学习听力能力以及学习语言。
什么是小耳畸形
小耳畸形一般指的是耳廓先天发育不良,常伴有外耳道闭锁,部分病人还伴有颌面部发育畸形、俗称小耳畸形。外耳与中耳发育畸形,但内耳基本正常,因此听力对气导部分影响较大,骨导听力部分正常。也有部分小耳畸形是由外伤或烧伤造成的。目前对于耳再造手术,我们认为最小的手术年龄应该在6岁以后,为了不影响孩子的正常心理发育与学习,手术最好在学龄前进行,让孩子有正常耳朵和其他孩子一样能愉快的去上学,这样不至于被同龄孩子歧视,造成永久的心理问题。
小儿外耳畸形种类介绍
先天性小耳畸形或称为先天性外中耳畸形,表现为重度耳廓发育不全、有外耳道闭锁或狭窄、中耳畸形,而内耳发育多为正常,通过骨传导有一定听力。需要通过全耳郭再造和听功能重建手术来治疗。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的临床特征涉及的部位主要是耳廓、外耳道和中耳,内耳往往不受累。按照畸形程度,临床上最常用的分型为三型:
Ⅰ度:耳廓的大小、形态发生变化,但耳廓重要的表面标志结构存在,外耳道狭窄,严重时外耳道出现闭锁;
Ⅱ度:最为典型,只存在呈垂直方位的耳轮,呈腊肠状,外耳道闭锁;
Ⅲ度:只存留皮肤、软骨构成的团块,严重者出现无耳。
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中耳发育障碍类型多达十余种,主要为听小骨、鼓室肌肉和面神经的发育畸形,并且同外耳畸形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先天性外耳畸形在严重病例中可以表现为序列征的临床症状之一,如:眼-耳-脊柱序列征(Oculo–auriculo–vertebral spectrum ,OAVS) 。其患者除存在小耳畸形外,还患有半面短小(颞骨,上颌骨或下颌骨发育不全),软组织畸形(耳前赘生物或大口畸形),眼睑缺损(眼睑缺损,睑结膜上皮囊肿),脊柱畸形,以及先天性肾脏和心脏缺损。
耳聋通常会有什么类型的
1、传导性耳聋
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造成声音在传导过程中出现障碍所致的耳聋称为传导性耳聋。常见的疾病有:先天性外、耳畸形,各种类型的中耳炎,耳外伤,耳道耵聍栓塞,耳硬化症等。
2、感觉神经性耳聋
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造成内耳的畸形或病变,致使神经向大脑听觉中枢传导听觉信号,产生障碍所致的耳聋。常见的疾病有:先天性内耳畸形、药物中毒性耳聋、病毒感染(腮腺炎等)、爆震性聋、噪声性聋、突发性耳聋、老年聋、听神经瘤等。这其中以药物中毒性耳聋最多见。如链霉素使用不当造成小儿聋哑的很多。
3、混合性耳聋
其特点是上述两种耳聋的特点都兼而有之,常见的疾病有:患中耳炎多年,未经系统治疗,最后导致混合聋。
耳再造手术适应症与禁忌症
耳廓再造是一个困难、复杂的手术,目前仅能做到使耳廓形状和正常耳大致相似,因此,对于要求行耳廓再造,并能理解手术的困难,对结果抱现实态度的受术者皆可进行耳廓再造手术,否则要慎重,年老体弱才者宜佩带假耳,不宜施行再造手术。
对双侧小耳畸形并伴外耳道闭锁,患者应首先考虑外耳道和中耳手术,以改听力。对于单侧小耳畸形并伴外耳道闭锁者,则先行耳廓再造术。以后再根据需要决定是否进行中耳手术,如条件许可,也可将耳廓再造术和中耳术合在一起手术。耳廓缺损会严重影响儿童的正常心理发展,为了不影响其心理发展,再造耳手术应尽量争取在学龄完成,一般以6岁以后为宜。
对于小耳畸形并伴有严重颌面部畸形的患者,一般宜先行颌面部的整形术。否则无法使再造耳处于合适的位置。
因外伤导致耳廓缺损而无明显器质性疾病的患者可于外伤痊愈半年后行再造手术。
小儿外耳畸形是怎么回事
先天性小耳畸形,也称先天性小耳畸形综合征,是由于耳廓先天发育不良所造成的一种小耳畸形,常伴有外耳道闭锁、中耳畸形和颌面部畸形,其发生率因地区种族各异。
这种疾病的病因尚不十分明确,未能发现特殊致病因素,怀孕初期病毒性感染、先兆流产、服药、精神刺激及辐射、环境污染等母体因素可能是小耳畸形的发生原因之一,是否有遗传因素尚无定论。
什么年龄进行而在比较合适?全耳再造能否恢复孩子听力?
全耳再造最佳手术时间是在7岁左右的学龄前期。这是由于儿童对身体的意识通常在4-5岁时形成,为避免遭到同伴的嘲笑而引起心理发育障碍,应孩子入学之前进行耳再造手术。从生理角度来讲,3岁幼儿的耳廓已达成人的85%,10岁以后耳廓宽度几乎不再生长,5-10岁间的儿童耳廓的长度仅比成年人小数毫米,在此期间进行耳廓再造,成年后再造耳与患耳的大小及形态可做到尽可能相似。
由于先天性小耳畸形的患者常伴有听小骨发育异常,患耳听力不好,而全耳再造只能恢复耳廓的外形,即使通过耳道再造也只能改善部分听力,且效果不明显。对幼小的孩子来讲,可在较小的时候实施人工电子耳蜗等技术,等孩子7岁时再造外耳。不过,修主任提醒说,做人工电子耳蜗时,最好能在整形专家指导下进行,给将来外耳再造手术预留好位置。
如何避免小儿外耳畸形
一、戒酒
小儿外耳畸形能够完全避免的出生缺陷就是胚胎酒精综合症。酒精可能会引起胎儿的智力出现问题,还可能导致残疾,而且现在并没有一个安全的酒精量,所以准妈妈一定要滴酒不沾。
二、避免空气污染
许多专家都怀疑出生缺陷是由周围的化学物质引起的,因此孕妇要避免暴露在含有大量化学物质的环境中。如果你是在清洁行业、艺术室或化学物质工厂工作的话,一定要戴上手套、面罩和有足够的通风设备,而且要避免在怀孕期间进行房间装修,预防小儿外耳畸形。
三、服用叶酸补充剂
戒烟可以预防小儿外耳畸形吗?怀孕前的至少三个月和怀孕期间的准妈妈都应该服用叶酸补充剂。因为叶酸不足的话很可能会引起宝宝神经中枢的缺陷,这种缺陷很可能在怀孕的早期就会出现了。但是千万不要过度服用叶酸补充剂,每天服用400毫克就足够了。
四、病毒检测预防感染
在怀孕期间,特别是妊娠前3月,要尽量预防感染,特别要防止风疹病毒、弓形体、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和梅毒螺旋体的感染,免疫注射是最好的预防耳廓畸形方法。
小儿外耳畸形什么时候治疗最好呢
在人的五官中,耳朵漂亮与否虽然不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第一印象,但我国传统认为耳朵的形状关系人一生的命运与财运,因此被很多人加倍重视,采取手术方法改善耳形。
据了解,先天性耳朵畸形的发生率在我国比较高,然而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的耳朵畸形并不在意,以至于孩子在成年后才去整形,实际上这种小畸形依旧会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对其自信心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专家建议,先天性小耳、隐耳等大的缺陷还是要尽量在6-7岁后矫正,而耳朵小的畸形,则建议在18岁以后再整。
耳朵整形要达到一个很好的效果,除了与技术有关外,另外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就是整形的时间。医生说,耳朵畸形的孩子大概会在3岁到3岁半时候开始关注自己的“特别之处”。他们开始在镜子前面比较自己双侧耳朵的不一样,并开始提及他们的“怪耳朵”。当患儿关注自己的耳朵时候,此时父母应该告诉他们“耳朵”是天生的,当他们长大后,医生会让他们的耳朵“变好看”,然后把患儿当作完全正常的小孩来对待。
一般6岁前,专家通常不主张对不太严重的畸形进行手术,原因有二:一是身体上的原因。直到6岁患儿的耳朵才长到成人耳朵大小的70%,太早做手术的话,耳朵发育还不完善,不能保证以后的形状是否正常。二是心理上的原因。6岁前患儿并不会特别关注自己的异常耳朵,因而不会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而且术后的护理他们也不是非常能配合,6岁以后小孩开始注意耳朵,并且能在术后积极配合医生。所以,大的耳朵畸形可以在六七岁的时候做适当的矫正,小的畸形,对孩子的心理影响不是太大的时候,还是建议等到成年18岁以后再做整形,以保证整形效果不会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