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 - 原发性肝癌和继发性肝癌的区别
肝癌 - 原发性肝癌和继发性肝癌的区别
1.症状:原发性肝癌临床症状较明显,多有进行性消瘦、乏力、厌食、肝区疼痛等症状,病程发展也较快;而继发性肝癌常以肝外原发性癌肿所引起的症状为主要表现,临床表现常较轻,病程发展较缓慢。
2.病史:原发性肝癌多有慢性肝病(乙肝或丙肝标志物常阳性)或肝硬化病史;而继发性肝癌多无慢性肝病病史,多是由人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直接浸润或随血液、淋巴液转移至肝脏而形成的。
3.体征:原发性肝癌多半有蜘蛛痣、肝掌等肝硬化体征;而继发性肝癌多不伴有肝硬化体征。
4.B超结果:原发性肝癌时B超多显示为边界较为清楚的强光团或暗区,且在其周围尚可见一圈典型的声晕;而继发性肝癌B超常显示增强回声。
5.血清甲胎蛋白测定值(AFP):原发性肝癌时AFP测定值多呈阳性,且阳性率在70%左右,且碱性磷酸酶及γ谷氨酰转肽酶多数增高;而继发性肝癌时AFP测定值90%以上呈阴性,但少数来自消化道、胰腺和生殖腺的癌肿肝转移后可测得低浓度AFP阳性。
6.CT结果:原发性肝癌CT增强扫描的动脉相常显示增强效应,但静脉相增强效应减弱,呈现“快进快出”的特点;而继发性肝癌CT表现为混合不匀等密度或低密度典型的呈现“牛眼”征,多不伴有肝硬化声像。
原发性肝癌特征及治理
医生介绍:肝癌的‘本’是脾虚“的,使西医的肝癌与中医的”脾虚“相对应,建立肝癌脾虚辨证为主、治疗健脾为主肝癌的治疗新方法。这种思想在临床上的主要应用为”中心辨证“。所谓”中心“,指将西医诊断的某一病名冠以中医的一个证,并且认为此证就是该病的根本—即中心;在这个”中心“基础上,再分不同的类型,施以相应的治疗;由此,提出了所有恶性肿瘤都应有”中心辨证“,乃至形成所有西医病的皆有相应的”中心辨证“和中心施治思路,使中西医结合更进一步。
从西医诊断为肝癌,而从中医辨证,病虽在肝,而其本在”脾“。抓住”脾胃“病这个核心进行治疗。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癌症,壮年发病率高,由于本病发现时多为晚期 ,故死亡率高,在恶性肿瘤死亡顺位中仅次于胃、食道而居第三位,在部份地区的农村中则占第二位,仅次于胃癌。我国每年死于肝癌约11万人,占全世界肝癌死亡人数的45%。俗称“癌中之王”。原发性肝癌多合并肝硬化与肝功能异常,早期多无症状。
原发性肝癌的具体治疗方式的选择
从肝癌的治疗角度结合国情,有几个因素与治疗息息相关;①肝功能代偿情况;②肿瘤累及半肝还是全肝;③肿瘤大于还是小于5cm;④门静脉主干有无癌栓。基本治疗方案肝癌治疗的目标,一为根治;二为延长生存期;三为减轻痛苦。
无水酒精瘤内注射适用于肝功能欠佳不宜手术的小肝癌,有可能起根治效果;对小于5cm的小肝癌,如肝功能代偿,应力争切除,左叶者可酌情作局部切除、肝段或亚肝段切除;右叶或肝门区部,有肝硬化者宜局部切除,无肝硬化者可酌情作局部切除或肝叶切除;对不能切除的小肝癌,术中可作患侧肝动脉结扎(HAL)、肝动脉插管灌注*物(HAI),酌情合并或不合并局部治疗,如冷冻、激光、微波、无水乙醇瘤内注射(术后继续在超声引导下进行),术中未作HAL者亦可术后作经皮穿刺肝动脉栓塞治疗(TAE)。小肝癌伴肝功能失代偿者宜作超声导引无水乙醇注射,少数可谨慎试TAE。早期肝癌宜尽早手术切除,不能切除者首选肝动脉栓塞化疗。
中期大肝癌宜采用肝动脉插管结扎为主的多模式治疗或肝动脉栓塞化疗以处杀伤肿瘤细胞减少肿瘤负荷,待肿瘤缩小后争取二步或序贯手术切除。有黄疸、腹水者通常只宜用中医*治疗,但个别因肝门区单个肿瘤压迫引起梗阻性黄疸而无腹水者,如肝功能代偿,可试TAE或手术作HAL+HAI,极个别甚或因此缩小而获得切除。对根治性切除后亚临床期复发或单个肺转移灶,均宜积极行再切除,如不能或不适切除,可作各种局部治疗。对癌症疼痛可采取相应止痛*与中医*调理措施,以减轻病人痛苦。
临床上由于绝大多数病人无手术指征,而有赖于*物治疗,中*与化疗是*物治疗的两大支柱,而中医*的疗效不逊于全身化疗,并有特点。中医认为:脾气虚是肝癌基本的发病机制,尤其在Ⅰ、Ⅱ期肝癌在治疗上我们多从脾论治。对于表现为肝肾阴虚的Ⅲ期患者多采用肝、肾、脾同治的治则。
碱性磷酸酶升高常见于哪些疾病
碱性磷酸酶升高主要见于:
1.肝胆疾病:阻塞性黄疸、原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胆汁淤积性肝炎等。
2.由于骨组织中此酶亦很活跃。因此,孕妇、骨折愈合期、骨软化症。佝偻病、骨细胞癌、骨质疏松等血清碱性磷酸酶会升高。
3.白血病、甲状腺机能亢进时,血清碱性磷酸酶亦可升高。
肝癌的分类有哪些
专家提示:肝癌的分类有哪些?近年来,肝癌已经成为危害社会和人类健康的一大疾病之一,它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困扰。为了减少肝癌的发病率,我们人类应该掌握有关肝癌的分类:
肝癌的分类1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primary carcinoma of the liver)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 死亡率高,在恶性肿瘤死亡顺位中仅次于胃、食道而居第三位 在部分地区的农村中则占第二位,仅次于胃癌。
肝癌的分类2肝细胞癌:在肝叶的肝细胞发生的癌变。当前在我国HBV感染是最重要的诱因
肝癌的分类3胆管细胞癌:在胆管的上皮细胞发生的癌变
肝癌的分类4继发性肝癌
肝癌的分类5转移性肝癌
以上就是对肝癌的分类的介绍,希望大家要注意。专家提示:如果您的身体健康出现了疾病的症状,千万不要耽误诊断,应及时去正规医院就医,以免延误病情,造成严重的后果。祝大家身体健康!
肝癌的分类有哪些
肝癌的分类有哪些?近年来,肝癌已经成为危害社会和人类健康的一大疾病之一,它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困扰。为了减少肝癌的发病率,我们人类应该掌握有关肝癌的分类:
肝癌的分类1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primary carcinoma of the liver)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 死亡率高,在恶性肿瘤死亡顺位中仅次于胃、食道而居第三位 在部分地区的农村中则占第二位,仅次于胃癌。
肝癌的分类2肝细胞癌:在肝叶的肝细胞发生的癌变。当前在我国HBV感染是最重要的诱因
肝癌的分类3胆管细胞癌:在胆管的上皮细胞发生的癌变
肝癌的分类4继发性肝癌
肝癌的分类5转移性肝癌
得了肝癌容易与哪些疾病相混淆
1、继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与原发性肝癌比较,继发性肝癌病情发展缓慢,症状较轻,其中以继发于胃癌的最多,其次为肺、结肠、胰腺、乳腺等的癌灶常转移至肝。常表现为多个结节型病灶,甲胎蛋白(AFP)检测除少数原发癌在消化的病例可阳性外,一般多为阴性。
2、肝硬化:肝癌多发生在肝硬化的基础上,两者鉴别常有困难。鉴别在于详细病史、体格检查联系实验室检查。肝硬化病情发展较慢有反复,肝功能损害较显著,血清甲胎蛋白(AFP)阳性多提示癌变。
3、活动性肝病:以下几点有助于肝癌与活动性肝病(急慢性肝炎)的鉴别。AFP甲胎球蛋白检查和SGPT谷丙转氨酶必须同时检测。
4、肝脓肿:表现发热、肝区疼痛、有炎症感染症状表现,白细胞数常升高,肝区叩击痛和触痛明显,左上腹肌紧张,周围胸腔壁常有水肿。
5、肝海绵状血管瘤:该病为肝内良性占位性病变,常因查体B型超声或核素扫描等偶然发现。该病我国多见。鉴别诊断主要依靠甲胎蛋白测定,B型超声及肝血管造影。
6、肝包虫病:患者有肝脏进行性肿大,质地坚硬和结节感、晚期肝脏大部分被破坏,临床表现极似原发性肝癌。
7、邻近肝区的肝外肿瘤:如胃癌、上腹部高位腹膜后肿瘤,来自肾、肾上腺、结肠、胰腺癌及腹膜后肿瘤等易与原发性肝癌相混淆。除甲胎蛋白多为阴性可助区别外,病史、临床表现不同,特别超声、CT、 MRI等影像学检查、胃肠道X线检查等均可作出鉴别诊断。
水葱治肝癌是真的吗
水葱为莎草科多年生宿根挺水草本植物。株高1~2米,茎杆高大通直,很像食用的大葱,但不能食用。杆呈圆柱状,中空。根状茎粗状而匍匐,须根很多。水葱具有利水消肿。主治水肿胀满;小便不利的功效。
但是水葱是不能治疗肝癌的,肝癌是指发生于肝脏的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两种,人们日常说的肝癌指的多是原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原发性肝癌按细胞分型可分为肝细胞型肝癌、胆管细胞型肝癌及混合型肝癌。建议你正规检查治疗。
肝癌如何鉴别诊断
1、继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与原发性肝癌比较,继发性肝癌病情发展缓慢,症状较轻,其中以继发于胃癌的最多,其次为肺、结肠、胰腺、乳腺等的癌灶常转移至肝。常表现为多个结节型病灶,甲胎蛋白AFP检测除少数原发癌在消化的病例可阳性外,一般多为阴性。
2、肝硬化:肝癌多发生在肝硬化的基础上,两者鉴别常有困难。鉴别在于详细病史、体格检查联系实验室检查。肝硬化病情发展较慢有反复,肝功能损害较显著,血清甲胎蛋白AFP阳性多提示癌变。
3、活动性肝病:以下几点有助于肝癌与活动性肝病急慢性肝炎的鉴别。AFP甲胎球蛋白检查和SGPT谷丙转氨酶必须同时检测。
4、肝脓肿:表现发热、肝区疼痛、有炎症感染症状表现,白细胞数常升高,肝区叩击痛和触痛明显,左上腹肌紧张,周围胸腔壁常有水肿。
5、肝海绵状血管瘤:该病为肝内良性占位性病变,常因查体B型超声或核素扫描等偶然发现。该病我国多见。鉴别诊断主要依靠甲胎蛋白测定,B型超声及肝血管造影。
6、肝包虫病:患者有肝脏进行性肿大,质地坚硬和结节感、晚期肝脏大部分被破坏,临床表现极似原发性肝癌。
7、邻近肝区的肝外肿瘤:如胃癌、上腹部高位腹膜后肿瘤,来自肾、肾上腺、结肠、胰腺癌及腹膜后肿瘤等易与原发性肝癌相混淆。除甲胎蛋白多为阴性可助区别外,病史、临床表现不同,特别超声、CT、 MRI等影像学检查、胃肠道X线检查等均可作出鉴别诊断。
碱性磷酸酶偏高的原因
专家指出,碱性磷酸酶偏高的原因可以分为生理性原因和病理性原因,具体如下:
1、生理性原因:儿童骨骼发育期、孕妇、骨折愈合期,这些情况下骨组织中的碱性磷酸酶很活跃,所以检测时值会偏高。
2、病理性原因:当人体患有阻塞性黄疸、原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胆汁淤积性肝炎等时,肝细胞过度制造碱性磷酸酶,经淋巴道和肝窦进入血液,同时由于胆汁排泄障碍,反流入血,引起血清中的碱性磷酸酶偏高。
3、骨骼有病时,例如佝偻病、骨上肿瘤、软骨病等。
4、其他不是很常见的疾病,例如肾病、严重性贫血、甲状腺性能不全、白血病等。
碱性磷酸酶主要用于阻塞性黄疸、原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胆汁淤积性肝炎等的检查。患这些疾病时,肝细胞过度制造碱性磷酸酶,经淋巴道和肝窦进入血液,同时由于肝内胆道胆汁排泄障碍,反流入血而引起血清碱性磷酸酶明显升高。但由于骨组织中此酶亦很活跃。因此,孕妇、骨折愈合期、骨软化症。佝偻病、骨细胞癌、骨质疏松、肝脓肿、肝结核、肝硬变、白血病、甲状腺性能亢进时,血清碱性磷酸酶也可升高,应加以鉴别。
肝癌鉴别诊断的方法有哪些
1、继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与原发性肝癌比较,继发性肝癌病情发展缓慢,症状较轻,其中以继发于胃癌的最多,其次为肺、结肠、胰腺、乳腺等的癌灶常转移至肝。常表现为多个结节型病灶,甲胎蛋白(AFP)检测除少数原发癌在消化的病例可阳性外,一般多为阴性。
2、肝硬化:肝癌多发生在肝硬化的基础上,两者鉴别常有困难。鉴别在于详细病史、体格检查联系实验室检查。肝硬化病情发展较慢有反复,肝功能损害较显着,血清甲胎蛋白(AFP)阳性多提示癌变。
3、活动性肝病:以下几点有助于肝癌与活动性肝病(急慢性肝炎)的鉴别。AFP甲胎球蛋白检查和SGPT谷丙转氨酶必须同时检测。
4、肝脓肿:表现发热、肝区疼痛、有炎症感染症状表现,白细胞数常升高,肝区叩击痛和触痛明显,左上腹肌紧张,周围胸腔壁常有水肿。
5、肝海绵状血管瘤:该病为肝内良性占位性病变,常因查体B型超声或核素扫描等偶然发现。该病我国多见。鉴别诊断主要依靠甲胎蛋白测定,B型超声及肝血管造影。
6、肝包虫病:患者有肝脏进行性肿大,质地坚硬和结节感、晚期肝脏大部分被破坏,临床表现极似原发性肝癌。
肝癌的诊断检查
(一)病理诊断
1.肝组织学检查证实为原发性肝癌者
2.肝外组织的组织学检查证实为肝细胞癌
(二)临床诊断
1.如无其他肝癌证据AFP对流法阳性或放免法AFP>400mg/ml持续四周以上并能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胚胎源性肿瘤及转移性肝癌者
2.B型超生显像可显示直径2cm以上的肿瘤,对早期定位检查有较大的价值;电子计算机X线体层摄影(CT) 可显示直径1.0cm以上的肿瘤;放射性核素扫描 能显示直径3-5cm以上的肿瘤;其它X线肝血管造影、核磁共振像对肝癌诊断有一定价值。
3.影像学检查有明确肝内实质性占位病变能排除肝血管瘤和转移性肝癌并具有下列条件之一者:
①AFP>20mg/ml②典型的原发性肝癌影像学表现③无黄疸而AKP或r-GT明显增高④远处有明确的转移性病灶或有血性腹水或在腹水中找到癌细胞⑤明确的乙型肝炎标志物阳性的肝硬化。
鉴别诊断
1、继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与原发性肝癌比较,继发性肝癌病情发展缓慢,症状较轻,其中以继发于胃癌的最多,其次为肺、结肠、胰腺、乳腺等的癌灶常转移至肝。常表现为多个结节型病灶,甲胎蛋白(AFP)检测除少数原发癌在消化的病例可阳性外,一般多为阴性。
2、肝硬化:肝癌多发生在肝硬化的基础上,两者鉴别常有困难。鉴别在于详细病史、体格检查联系实验室检查。肝硬化病情发展较慢有反复,肝功能损害较显著,血清甲胎蛋白(AFP)阳性多提示癌变。
3、活动性肝病:以下几点有助于肝癌与活动性肝病(急慢性肝炎)的鉴别。AFP甲胎球蛋白检查和SGPT谷丙转氨酶必须同时检测。
4、肝脓肿:表现发热、肝区疼痛、有炎症感染症状表现,白细胞数常升高,肝区叩击痛和触痛明显,左上腹肌紧张,周围胸腔壁常有水肿。
5、肝海绵状血管瘤:该病为肝内良性占位性病变,常因查体B型超声或核素扫描等偶然发现。该病我国多见。鉴别诊断主要依靠甲胎蛋白测定,B型超声及肝血管造影。
6、肝包虫病:患者有肝脏进行性肿大,质地坚硬和结节感、晚期肝脏大部分被破坏,临床表现极似原发性肝癌。
7、邻近肝区的肝外肿瘤:如胃癌、上腹部高位腹膜后肿瘤,来自肾、肾上腺、结肠、胰腺癌及腹膜后肿瘤等易与原发性肝癌相混淆。除甲胎蛋白多为阴性可助区别外,病史、临床表现不同,特别超声、CT、 MRI等影像学检查、胃肠道X线检查等均可作出鉴别诊断。
肝癌的类型
肝癌是指发生于肝脏的恶性肿瘤,死亡率较高,由肝脏内的细胞所引发的癌病,称之为“原发性肝癌”,由身体其他器官的癌症转移到肝脏而形成的肝脏恶性肿瘤,称为继发性肝癌,也称“转移性肝癌”。原发性肝癌根据组织学分类可以分为“肝细胞型”、“胆管细胞型”和“混合型”。初期症状并不明显,晚期主要表现为肝痛、乏力、消瘦、黄疸、腹水等症状。中国是乙肝大国,我国的肝癌多在乙肝肝硬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丙肝病人也在逐渐增加,乙肝后也会发展为肝癌。
(1)肝硬化型:患者原有肝硬化症状,但近期出现肝区疼痛、肝脏肿大、肝功能衰退等现象;或者患者新近发生类似肝硬化的症状如食欲减退、贫血清瘦、腹水、黄疸等,而肝脏的肿大则不明显。
(2)肝脓肿型:患者有明显的肝脏肿大,且有显著的肝区疼痛,发展迅速和伴有发热及继发性贫血现象,极似肝脏的单发性脓肿。
(3)肝肿瘤型:此型较典型,患者本属健康而突然出现肝大及其他症状,无疑为一种恶性肿瘤。
(4)癌转移型:临床上仅有癌肿远处转移之表现,而原发病灶不显著,不能区别是肝癌或其他癌肿;即使肝脏肿大者亦往往不能鉴别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的肝癌。
原发性肝癌与继发性肝癌的症状
1.原发性肝癌
(1)症状
早期肝癌常无症状或症状无特异性,中晚期肝癌的症状则较多,常见的临床表现有肝区疼痛、腹胀、纳差、乏力、消瘦,进行性肝大或上腹部肿块等;部分患者有低热、黄疸、腹泻、上消化道出血;肝癌破裂后出现急腹症表现等。也有症状不明显或仅表现为转移灶的症状。
(2)体征
早期肝癌常无明显阳性体征或仅类似肝硬化体征。中晚期肝癌通常出现肝脏肿大、黄疸、腹水等体征。此外,合并肝硬化者常有肝掌、蜘蛛痣、男性乳腺增大、下肢水肿等。发生肝外转移时可出现各转移部位相应的体征。
(3)并发症
常见的有上消化道出血、肝癌破裂出血、肝肾衰竭等。
2.继发性肝癌
无特异性,因原发癌部位的不同,转移至肝脏的程度也不同。临床上常见有四种不同的表现:
(1)仅有原发肿瘤的临床表现
主要见于无肝病背景的患者,肝脏转移尚属早期,未出现相应症状,而原发肿瘤已甚明显且多属中晚期。此类患者的继发性肝癌多在原发治疗的检查、随访中发现,也常会在手术探查时发现。
(2)仅有继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
主要见于原发肿瘤较早期或其部位隐匿,不易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患者多主诉上腹或肝区闷胀不适或隐痛,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又出现乏力、食欲差、消瘦或发热等。体检时在中上腹部可扪及肿大的肝脏,或质地坚硬有触痛的硬结节,晚期患者可出现贫血、黄疸和腹水等。此类患者的临床表现类似于原发性肝癌,但一般而言发展相对缓慢,程度也相对较轻,多在做肝脏各种检查时疑及转移可能,进一步检查或在手术探查时发现原发肿瘤。部分患者乃至经多种检查无法找到原发癌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