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控制不好尿毒症会找上你
高血压控制不好尿毒症会找上你
高血压如何变成尿毒症
高血压肾损害的发生率与高血压的严重程度和持续的时间呈正相关。其他可能的影响因素包括吸烟、酗酒、糖尿病、高脂血症和高尿酸血症,这些因素相互影响,进一步加重肾脏损害。高血压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会引起全身的小动脉硬化,从而导致心、脑、肾、眼底等多个靶器官的损害。值得注意的是,高血压对心、脑的损害大家比较熟悉,如心肌梗死、脑出血及脑梗塞等,而它对肾脏的影响是隐匿的,往往不被察觉,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如蛋白尿、血尿、水肿等,常常不可逆转,严重者可发展为肾功能衰竭,只能靠透析或肾移植维持生命,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高血压与肾病可谓“形影不离”,高血压本身会导致肾脏的损害。肾脏主要由肾小球组成,肾小球实际上是一团毛细血管网,如果长期的血压升高会造成毛细血管壁的损害和硬化,引起肾脏缺血,导致肾脏功能减退,这样逐渐发展,就会引起所有的肾小球硬化,最终出现肾功能不全。当进入尿毒症期时,病人就需要透析或者肾移植进行治疗。
高血压患者如何预防尿毒症
防治肾脏疾病的损害首先要严格控制血压。同时,肾脏病本身也会引起高血压,慢性肾脏病患者中高血压的发病率高,由肾脏疾病引起的高血压也就是肾性高血压。据统计,肾性高血压占高血压总人数的5%至10%,是继发性高血压的首位原因。可见,高血压和肾脏病是互为因果的关系,任何一方面控制不好,都会引起恶性循环。
高血压患者应定期查一查尿常规或肾功能,及早发现高血压引起的肾脏改变。特别是初次发现高血压,必须做全面检查明确有无肾脏病变, 疑似肾性高血压时要进行尿常规、血常规、肾功能、血脂、血凝指标测定及双肾、肾动脉彩超检查,必要时还要进行CT或核磁共振血管成像及血管造影,以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尿毒症是不是遗传性疾病
尿毒症存在的危害性还是很大的,而且很多患者对这种疾病不是很了解,不知道这种疾病会不会遗传。身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可以快快乐乐的生活。那么,尿毒症是不是遗传性疾病?下面我们就来说说这个问题。
尿毒症是不是遗传性疾病:
在此解释一下:不能单纯的说尿毒症遗传还是不遗传,尿毒症会不会遗传需要根据引起尿毒症的原发病而定。可以告诉大家,大部分尿毒症是不遗传的,仅有少数肾脏疾病引起的尿毒症会遗传。
尿毒症会遗传的疾病列举如下:
遗传性肾囊肿疾病,如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多囊肾病;遗传性肾小球疾病,如遗传性肾炎;薄基底膜肾病和Fabry病;遗传性肾小管疾病,如家族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遗传代谢性肾病,如胱氨酸肾病等;高血压、糖尿病控制不当也可引起尿毒症,由于饮食等因素,也有一定家族遗传性。除多囊肾外,其余病情在肾病中所占比率较小。
以下导致尿毒症的原因则不会产生遗传,包括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药物引起的间质性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其他疾病引起的肾衰竭,如痛风等。
知道了尿毒症的遗传特点,不管所属原发病是遗传性因素还是非遗传性因素,都能通过积极的预防而得到治疗或控制,从而保证下一代质量,及提高病人自身的生活质量
以上内容就是我们对尿毒症是否遗传方面的介绍了,不知道大家是不是都已经清楚了呢。从以上内容中我们不难看出,尿毒症还是具有遗传性的,所以患者朋友们为了安全起见,最好是先将自己的疾病治愈后在考虑怀孕,这样健康才有所保证。
专家教你怎么保养肾脏
1、冬天注意保暖。调查发现,在冬天不论是肾功能恶化或是洗肾的新病人,都远超过其它季节,主因低温下血管收缩,血压窜升。小便量减少。血液凝结力变强。容易使肾脏出问题。
2、适量饮水不憋尿。尿液潴留在膀胱,就如同下水道阻塞后容易繁殖细菌一样,细菌会经由输尿管感染肾脏。
3、不乱吃药。许多市售的止痛药、感冒药和中草药都有肾脏毒性,不要不经医师处方乱吃。对医师处方的抗生素、止痛药也应该知道其副作用。
4、治疗感冒。若感冒去了又来,或是感冒后。有高血压、水肿、解小便有泡泡。最好找肾脏科医生做筛检。
5、不暴饮暴食。吃太多蛋白质和盐分。会加重肾脏负担。此外,运动饮料含有额外的电解质与盐分,有肾病的人需小心这类饮料。
6、定期检查。最好每半年做一次尿液和血液肌酸酐和尿素氮检查。女性怀孕时肾脏负担会加重。应该监测肾功能。以免因妊娠毒血症而变成尿毒症。
7、控制糖尿病和高血压。血压控制不好、糖尿病太久都会造成血管硬化。而肾脏就是由数百万个微血管球组成。血糖血压控制不好。肾脏坏得快。
肾的功能和作用 保护肾脏的方法
调查发现,在冬天不论是肾功能恶化或是洗肾的新病人,都远超过其它季节,主因低温下血管收缩,血压窜升。小便量减少。血液凝结力变强。容易使肾脏出问题。
尿液潴留在膀胱,就如同下水道阻塞后容易繁殖细菌一样,细菌会经由输尿管感染肾脏。
不乱吃药 许多市售的止痛药、感冒药和中草药都有肾脏毒性,不要不经医师处方乱吃。对医师处方的抗生素、止痛药也应该知道其副作用。
若感冒去了又来,或是感冒后,有高血压、水肿、解小便有泡泡。最好找肾脏科医生做筛检。
吃太多蛋白质和盐分。会加重肾脏负担。此外,运动饮料含有额外的电解质与盐分,有肾病的人需小心这类饮料。
最好每半年做一次尿液和血液肌酸酐和尿素氮检查。女性怀孕时肾脏负担会加重。应该监测肾功能。以免因妊娠毒血症而变成尿毒症。
血压控制不好、糖尿病太久都会造成血管硬化。而肾脏就是由数百万个微血管球组成。血糖血压控制不好。肾脏坏得快。
尿毒症患者健康饮食方案
尿毒症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肾病,尿毒症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危害,所以对于尿毒症患者应该积极的做好尿毒症的治疗工作,在尿毒症的治疗过程中,患者应合理的进行尿毒症饮食工作,
1、患者应该多吃动物蛋白,少吃植物蛋白
多吃牛奶、鸡蛋、瘦肉、鱼等动物蛋白,少吃豆制品等植物蛋白,因为植物蛋白利用率低,会加重尿毒症。老年患者蛋白缺乏更为常见。肌肉萎缩,体重减轻,所需的蛋白量相对要高一些。
2、患者每天应该摄入充足的热量。
充足的热量才能保证人体蛋白质的贮存。如果补充不足,可导致营养不良;补充过多,可引起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摄取的热量中以谷类食物为主,少吃蔗糖、果实类食物。尽量少吃脂肪,特别是动物性脂肪。
3、患者在IgA肾病饮食时,应该多食用食物纤维
食物纤维既防止便秘,又有利于降低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脂。人体每天食物纤维需要量为20克左右。食物纤维含量丰富的有薯类(土豆、红薯等)、粗粮(玉米面、高梁面、荞麦面、燕麦面等)、蔬菜、水果及硬果食物(花生、核桃等)。血透患者若每天食用270克蔬菜,就可提供20克食物纤维。
4、患者应该严格控制高钾食物
尿量少或透析次数少、血钾高的病人,必须严格控制含钾高的食物,如梨、香蕉等。有严重高血压、水肿或血钠较高者,应控制钠的摄入,每天进食盐4-5克或更少。少尿、高血压、浮肿的患者,还应严格限制饮水,每天饮水量不宜超过排出的尿量。
上述介绍了尿毒症一些基本饮食常识,在治疗尿毒症的过程中,患者合理的进行肾病饮食治疗,对于尿毒症的治疗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喝水少为什么会引起肾虚呢
很多白领平日在单位,一上午三四个小时坐在位子上一动不动,水都不喝一口。还有不少白领,宁可放弃上厕所的一两分钟,也要争分夺秒地工作,形成了憋尿的不好习惯。这些坏习惯都是肾脏的“隐形杀手”。时间久了,尿路感染和肾盂肾炎就会找上你,时间久了还会导致慢性感染,发展为尿毒症。而临床常见的肾结石、肾积水等,也都和长时间不喝水密切相关。平时要多注意自我观察,比如小便发红、小便时泡沫较多,且泡沫持续时间长;四肢、脸上、身上的皮肤发出较多的红点或红斑;四肢关节酸痛;发烧等,都是肾虚的预警信号。肾脏病患者饮水量应为多少?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更好的摆脱肾虚的困扰。正常人尿量一般为1天1~2升,急性肾炎、急性肾衰少尿期、肾虚综合征、慢性肾衰伴少尿浮肿患者,要控制饮水量。因为喝进去排不出去,水潴留在人体内会加重水肿,也易加重高血压,此时水摄入量以尿量加500毫升为宜。尿量增多后饮水量可放宽,而尿量正常的患者饮水量不限。另外,泌尿系感染患者如急性肾盂肾炎、尿道炎、膀胱炎等患者,除及时就诊服药外,多饮水、多排尿对病情的康复是十分有利的。
尿毒症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1、肾病是引起尿毒症的主要原因,在导致尿毒症的疾病中,慢性肾小球肾炎占55.7%。肾前性因子:如心脏衰竭,血管内水份容积不足等因素所造成;肾性因子:如肾毒物质造成肾脏细胞坏死或纤维化,肾丝球肾炎,或有一些全身性疾患,如高血压、糖尿病控制不良造成肾脏硬化或糖尿病肾病变。
另外,全身性的血管炎有时也会侵犯肾丝球,造成肾丝球发炎,引发尿毒症;肾后性因子:泌尿道的阻塞,可能的原因为尿道结石或泌尿道肿瘤等因素所造成。
2、高血压病人中的15%会直接转为尿毒症,所以患者一定要严格控制高血压,以免并发尿毒症。
3、30%的糖尿病患者直接转归就是尿毒症糖尿病,因此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
尿毒症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1)尿毒症心包炎 以前,尿毒症患者出现心包炎,常常为临终前的征兆,自从有了透析疗法,患者得以长期存在。然而,在透析不够充分或严重营养不良情况下,也可发生心包炎。PABICO报告:透析治疗较好的患者,偶尔也可以并发病毒性心包炎,它与腺病毒感染有关。尿毒症患者免疫功能低下,个别患者免疫功能缺陷,更易发生腺病毒感染。透析患者应用抗凝剂,可以诱发心包出血,心包内液体蓄积,称心包填塞,可以压迫心脏而造成严重后果。
(2)尿毒症性心肌炎 尿毒症心肌病是比较少见的,临床表现:心脏极度扩大,严重心衰。这种心肌炎常常发生在有严重营养不良的患者,但也不能简单地把特殊维生素和营养缺乏与心肌病的病理改变联系在一起,也可能还有其他的原因有待探讨。
(3)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通常与钾的失衡有关。饮食不慎,外科手术或严重感染引起的突然高血钾可导致心律紊乱,血钾的改变对已用洋地黄的患者更危险,急骤的血钾降低也可引起心律失常。
(4)转移性心肌钙化 在一些长期高血磷患者中,像其他组织一样,心肌也可以发生转移性钙化,这样使一部分心肌纤维丧失功能,而出现频繁的心律失常。
(5)高血压 高血压是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常见症状,可以通过严格的水、钠控制来预防和控制高血压,但很多患者血压控制不住,需要用降压药物,一般不需要双肾切除,作者一组98例慢性血液透析患者,31例透析前血压正常,67例血压高于18.67/12kpa(140/90mmHg),经规律性血液透析,结合用少量降压药物,40例血压可以维持在正常范围,27例经用多种降压药物,血压很难控制,这些患者中17例接受了同种尸体肾移植,在有功能肾长期存活(4年以上)的13例中,8例血压回降至正常,7例患者服用少量降压药物,血压可以维持在18.67/12kPa以下,提示肾移植是治疗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的理想方法。
保护肾脏的措施
1、冬天注意保暖调查发现,在冬天不论是肾功能恶化或是洗肾的新病人,都远超过其它季节,主因低温下血管收缩,血压窜升。小便量减少。血液凝结力变强。容易使肾脏出问题。
2适量饮水不憋尿尿液潴留在膀胱,就如同下水道阻塞后容易繁殖细菌一样,细菌会经由输尿管感染肾脏。不乱吃药许多市售的止痛药、感冒药和中草药都有肾脏毒性,不要不经医师处方乱吃。对医师处方的抗生素、止痛药也应该知道其副作用。3、治疗感冒若感冒去了又来,或是感冒后。有高血压、水肿、解小便有泡泡。最好找肾脏科医生做筛检。
4、不暴饮暴食吃太多蛋白质和盐分。会加重肾脏负担。此外,运动饮料含有额外的电解质与盐分,有肾病的人需小心这类饮料。
5、定期检查最好每半年做一次尿液和血液肌酸酐和尿素氮检查。女性怀孕时肾脏负担会加重。应该监测肾功能。以免因妊娠毒血症而变成尿毒症。
6、控制糖尿病和高血压血压控制不好、糖尿病太久都会造成血管硬化。而肾脏就是由数百万个微血管球组成。血糖血压控制不好。肾脏坏得快。
尿毒症会对心血管系统有什么影响
尿毒症心包炎
以前,尿毒症患者出现心包炎,常常为临终前的征兆,自从有了透析疗法,患者得以长期存在。然而,在透析不够充分或严重营养不良情况下,也可发生心包炎。pabico报告:透析治疗较好的患者,偶尔也可以并发病毒性心包炎,它与腺病毒感染有关。尿毒症患者免疫功能低下,个别患者免疫功能缺陷,更易发生腺病毒感染。透析患者应用抗凝剂,可以诱发心包出血,心包内液体蓄积,称心包填塞,可以压迫心脏而造成严重后果。
尿毒症性心肌炎
尿毒症心肌病是比较少见的,临床表现:心脏极度扩大,严重心衰。这种心肌炎常常发生在有严重营养不良的患者,但也不能简单地把特殊维生素和营养缺乏与心肌病的病理改变联系在一起,也可能还有其他的原因有待探讨。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通常与钾的失衡有关。饮食不慎,外科手术或严重感染引起的突然高血钾可导致心律紊乱,血钾的改变对已用洋地黄的患者更危险,急骤的血钾降低也可引起心律失常。
转移性心肌钙化
在一些长期高血磷患者中,像其他组织一样,心肌也可以发生转移性钙化,这样使一部分心肌纤维丧失功能,而出现频繁的心律失常。
高血压
高血压是慢性肾肾炎的常见症状,可以通过严格的水、钠控制来预防和控制高血压,但很多患者血压控制不住,需要用降压药物,一般不需要双肾切除,作者一组98例慢性血液透析患者,31例透析前血压正常,67例血压高于18.67/12kpa(140/90mmhg),经规律性血液透析,结合用少量降压药物,40例血压可以维持在正常范围,27例经用多种降压药物,血压很难控制,这些患者中17例接受了同种尸体肾移植,在有功能肾长期存活(4年以上)的13例中,8例血压回降至正常,7例患者服用少量降压药物,血压可以维持在18.67/12kpa以下,提示肾移植是治疗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的理想方法。
女性冬季护肾小常识
1、要保持小便通畅小便通畅,说明肾脏的排泄功能异常,如果发生尿道阻塞,小便不通畅,就会增加肾盂和肾实质发炎的机会,加重肾脏负担,甚至发生尿中毒。
2、定期检查最好每半年做一次尿液和血液肌酸酐和尿素氮检查,女性怀孕时肾脏负担会加重,应该监测肾功能,以免因妊娠毒血症而变成尿毒症。
3、控制糖尿病和高血压血压控制不好、糖尿病太久都会造成血管硬化,而肾脏就是由数百万个微血管球组成,血糖血压控制不好,肾脏坏得快。
4、适量饮水不憋尿尿液潴留在膀胱,就如同下水道阻塞后容易繁殖细菌一样,细菌会经由输尿管感染肾脏。
5、不暴饮暴食吃太多蛋白质和盐分,会加重肾脏负担。此外,运动饮料含有额外的电解质与盐分,有肾病的人需小心这类饮料。
6、做好保暖调查发现,在冬季肾功能恶化病人远超过其它各季,主因低温下血管收缩,血压窜升,小便量减少,血液凝结力变强,容易让肾脏出状况。
高血压病人更要预防尿毒症
很多人都知道高血压可能导致脑卒中,其实高血压如果控制不好,也会惹上尿毒症。
研究表明,有15%的高血压会恶变为尿毒症,血压是否得到控制,直接影响着尿毒症的发展。因此,高血压患者一定要做好尿毒症的预防。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将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知道自己患上高血压的患者不到一半;有高血压并且服药治疗的人不到12.5%;可以服药将血压控制在合理水平的仅为3%。
因此,高血压患者一定要严密检测肾功能,并且遵医嘱服药。
二、严密监测肾功能
防止肾损伤的前提之一,就是严格检测高血压患者的肾功能。具体措施为:
1、定期检查肾功能,包括血肌酐、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最好每两个月检查1次。
2、观察是否有尿毒症早期症状,一旦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进行肾功能检查。
三、合理选用降压药
高血压选用降压药的基本原则应该是无肾毒性,或者有一定保护肾脏的作用。
研究表明,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在降压的同时,也可以起到保护肾脏的作用。
高血压会导致尿毒症吗
生活中,患高血压的人还真不少,大多数人都知道高血压会引发脑中风、脑溢血、冠心病等,但是,高血压和肾脏疾病的关系,相信很多人都不清楚。专家指出,如果血压控制不好,还可能引发尿毒症,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专家的介绍。
高血压为何变成尿毒症
高血压肾损害的发生率与高血压的严重程度和持续的时间呈正相关。其他可能的影响因素包括吸烟、酗酒、糖尿病、高脂血症和高尿酸血症,这些因素相互影响,进一步加重肾脏损害。高血压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会引起全身的小动脉硬化,从而导致心、脑、肾、眼底等多个靶器官的损害。值得注意的是,高血压对心、脑的损害大家比较熟悉,如心肌梗死、脑出血及脑梗塞等,而它对肾脏的影响是隐匿的,往往不被察觉,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如蛋白尿、血尿、水肿等,常常不可逆转,严重者可发展为肾功能衰竭,只能靠透析或肾移植维持生命,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高血压与肾病可谓“形影不离”,高血压本身会导致肾脏的损害。肾脏主要由肾小球组成,肾小球实际上是一团毛细血管网,如果长期的血压升高会造成毛细血管壁的损害和硬化,引起肾脏缺血,导致肾脏功能减退,这样逐渐发展,就会引起所有的肾小球硬化,最终出现肾功能不全。当进入尿毒症期时,病人就需要透析或者肾移植进行治疗。
高血压患者怎样预防尿毒症
防治肾脏疾病的损害首先要严格控制血压。同时,肾脏病本身也会引起高血压,慢性肾脏病患者中高血压的发病率高,由肾脏疾病引起的高血压也就是肾性高血压。据统计,肾性高血压占高血压总人数的5%至10%,是继发性高血压的首位原因。可见,高血压和肾脏病是互为因果的关系,任何一方面控制不好,都会引起恶性循环。
高血压患者应定期查一查尿常规或肾功能,及早发现高血压引起的肾脏改变。特别是初次发现高血压,必须做全面检查明确有无肾脏病变,疑似肾性高血压时要进行尿常规、血常规、肾功能、血脂、血凝指标测定及双肾、肾动脉彩超检查,必要时还要进行CT或核磁共振血管成像及血管造影,以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温馨提示:当您出现身体不适时,您最好去正规医院接受尿检验,在医生的指导下检查肾功能,在专家的建议下合理饮食调理身体,千万不要留下任何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