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养肝常按五大穴位

养肝常按五大穴位

1、大敦穴

大敦穴位于大脚趾内侧的趾甲缝旁边。“敦”是厚的意思,“大敦”就是特别厚。大敦穴又是一个井穴,“井”是源头的意思。在脚拇趾趾甲边际最靠第二趾之外有“大敦”穴。大敦穴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大敦穴位于大拇趾(靠第二趾一侧)甲根边缘约二毫米处。“大敦穴”可以按摩,也可以艾炙,能达到清肝明目之功效,可使您头脑清晰,神清气爽。

2、太冲穴

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太冲穴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是肝经的原穴,大约相当于储存肝经元气的仓库,按摩刺激太冲穴,能很好地调动肝经的元气,使肝脏功能正常。

3、行间穴

“行间穴”位于大脚趾和二脚趾缝上。它是一个火穴,肝属木,木生火,如果您肝火太旺,就泻其心火。而“行间穴”就是一个泻心火的穴位。春天肝火盛,多揉“行间穴”,就可以把心火从这里散出去了。

4、太溪穴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也就是说在脚的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双测对称,也就是两个。这个养生要穴是肾的原穴,是储存肾脏元气的仓库。肝属木,肾属水,树木需要水的浇灌才能健康成长,所以养肝必须要滋阴。用太溪调动肾脏的功能,能够更好地“滋水涵木”。

5、肝俞穴

肝俞穴位于背部,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是肝的背俞穴,是肝的元气在身体背部汇聚而成的“水潭”,肝俞是养肝不可缺少的养生要穴。肝俞与太冲搭配,在中医里属于“俞原配穴”法,能够补肝阴,养肝柔肝。它的取法是俯卧位,在第九胸椎棘突下,筋缩(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养肝护肝的方法和饮食 养肝护肝的方法

肝脏和眼睛是相通的,肝主藏血,肝主目,所以养肝首先可以养目。如果眼睛干涉、容易流泪,可能都是肝在作怪。干涉代表肝的精血不足,而迎风流泪则代表肝的收敛功能不足。

用眼疲劳的话,闭眼睛就能很好地达到养肝明目的功效。闭目降气,食指轻压眼睑,微微揉搓到眼珠发热发胀,便觉得燥怒平息。

可以固定远方一个大型物体为目标。从左到上到右再到下再回到左,完成一个大圆圈。记住保持头部不懂就眼球动,转动10圈后再从反方向转动10圈,能有效清楚眼疲劳和提高视力。

每天记得垫脚,也能达到补肾养生的功效。

工作1小时候转动脖子,轻轻拍打颈部肌肉,能缓解肌肉疲劳,还能改善大脑血氧供应。脑子瞬时清醒很多,对神经衰弱也有一定效果。

按摩穴位也是非常直接的护肝方法。护肝穴为双乳间的膻中穴。双手相叠,上下往返膻中穴30次,可舒畅气机,刺激胸腺,增强免疫力。

小腿上部的足三里穴也是护肝穴,可以握拳捶打,可以达到补肾养肝,固护脾胃的功效。

每天下班回家可以来一套护肝操。干洗腿:两手紧抱一侧大腿根,稍用力向下摩擦到脚踝,然后再往上到腿根。或也可揉腿肚,即以两手掌夹紧一侧的小腿肚,旋转揉动。卧姿养肝。


醒酒按摩图解 按压肝穴和肾穴解酒

三焦经上的“肝穴”是与肝脏最密切的穴位,它和有促进血液净化作用的“肾穴”都是醒酒的有效学到,这两个穴道均位于手掌。

肝穴位于无名指第二关节中央,肾穴位于小指第一关节中央。按压这两个穴位可以帮助预防或治疗醉酒,提高肝脏的解毒功效。


喝醉了怎么办最有效的解酒 手掌穴道醒酒法

一般来说,醉酒是因为肝脏在分解酒精时所产生的乙醛存留在血液中引起的。因此,为了治疗或预防醉酒而提高肝脏的解毒功能是很有必要的。与肝脏最密切的穴位是三焦经上的“肝穴”,有促进血液净化作用的“肾穴”也是醒酒的有效穴道,这两处穴道均位于手掌。

“肝穴”位于无名指第二关节中央,“肾穴”位于小指第一关节中央。

用针灸法、指尖按压法、牙签(火柴棍、发卡)点压刺激法或用香烟灸均可(香烟灸就是用点着了火的香烟来代替艾草灸的温热刺激法。

将点着了火的香烟对着穴位熏烤,以能感觉到暖和为宜,如果感觉到烫应立刻将烟头移开),做7~ 10次就能达到效果。如果在喝酒前刺激这两个穴位还能达到预防醉酒的效果。


怎么养肝护肝 压护肝穴

按摩穴位,也是非常直接的护肝方法。护肝穴为双乳间的膻中穴。双手相叠,上下往返膻中穴30次,可舒畅气机,刺激胸腺,增强免疫力。小腿上部的足三里穴,也是护肝穴。握拳捶打,可以达到补肾养肝,固护脾胃的功效。


女人经常按摩养肝穴位可以护肝

身体健康的女性在每个月都会来月经,这个时候身体处于大缺血的状态,血虚会影响到肝脏的正常运行,肝不好则会出现脾气暴躁、心情不顺等毛病,这也就是为什么女性在月经期间会容易烦躁的原因。

专家表示,按摩关元穴可以达到让气血平和的功效。关元穴位于人体的下腹部,肚脐下方3寸的位置,用大拇指顺时针按压这个穴位直到出现局部温热的感觉出现即可。

另外,按摩太冲穴也可以帮助女性起到养肝护肝的作用。

女性是比较情绪化的,很多女孩子也都喜欢发脾气,你可能不知道,每发一次脾气都会积累一次肝脏的郁气,如果不及时把肝脏郁结的气发泄出去就容易引起肝脏疾病,多多按摩太冲穴可以起到排除郁气的作用。

太冲穴位于脚背大脚趾跟二脚趾的结合之处,晚上睡觉之前可以用大拇指按压这个穴位,或者从脚趾往脚脖子方向推拿太冲穴,直到出现疼痛的感觉为止,这样的按摩方法可以帮你消除肝火,起到平肝养肝的功效。

养肝穴位有哪些

1.大敦穴

大敦穴位于大脚趾内侧的趾甲缝旁边。“敦”是厚的意思,“大敦”就是特别厚。大敦穴又是一个井穴,“井”是源头的意思。在脚拇趾趾甲边际最靠第二趾之外有“大敦”穴。大敦穴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大敦穴位于大拇趾(靠第二趾一侧)甲根边缘约二毫米处。“大敦穴”可以按摩,也可以艾炙,能达到清肝明目之功效,可使您头脑清晰,神清气爽。

2.太冲穴

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太冲穴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是肝经的原穴,大约相当于储存肝经元气的仓库,按摩刺激太冲穴,能很好地调动肝经的元气,使肝脏功能正常。

3.行间穴

“行间穴”的位置是大脚趾与二脚趾的缝隙之间,它属于一个火穴。肝属木,木生火。所以如果您的肝火太过足的话,不妨按摩一下“行间穴”这个泻火的穴位。只要多揉,就可以散火了。

4.肝俞穴

肝俞穴位于背部,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是肝的背俞穴,是肝的元气在身体背部汇聚而成的“水潭”,肝俞是养肝不可缺少的养生要穴。肝俞与太冲搭配,在中医里属于“俞原配穴”法,能够补肝阴,养肝柔肝。它的取法是俯卧位,在第九胸椎棘突下,筋缩(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5.太溪穴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也就是说在脚的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双测对称,也就是两个。这个养生要穴是肾的原穴,是储存肾脏元气的仓库。肝属木,肾属水,树木需要水的浇灌才能健康成长,所以养肝必须要滋阴。用太溪调动肾脏的功能,能够更好地“滋水涵木”。

喝醉了怎么解酒最快 手掌穴道解酒法

醉酒是因为肝脏在分解酒精时所产生的乙醛存留在血液中引起的,因此为了预防或缓解醉酒而提高肝脏的解毒功能是很有必要的,与肝脏最密切的穴位是三焦经上的“肝穴”,有促进血液净化作用的“肾穴”也是醒酒的有效学穴道,这两处穴道均位于手掌。“肝穴”位于无名指第二关节中央,“肾穴”位于小指第一关节中央。


酒后护肝养肝 手掌穴位护肝法

用指尖或者牙签按压刺激手掌反射区穴位肝穴(位于无名指第二关节中央)和肾穴(位于小指第一关节中央),可以治疗和预防醉酒而提高肝脏的解毒功能。


介绍几种醒酒方法

花露水醒酒法

在市场上流通的花露水,正常都是含有清热解毒而且具有消肿止痛的中药成分,所以花露水不仅仅可以拿来驱蚊和防止蚊虫叮咬,而且还具有一定的提升醒脑的作用。

所以当男性喝醉酒后,就可以使用花露水来进行解酒,首先将花露水滴几滴到湿热的热毛巾上面,然后用热毛巾擦拭醉酒男性的胸部、背部、手肘、太阳穴等部位,过一会后醉酒的男性的醉意就会被明显的被减轻。

刺激手掌穴位

从中医学的角度来说,刺激和肝脏器官连通的肝穴,就可以有效的提升肝脏对于酒精的分解能力,而且当肝脏器官分解酒精时会产生乙醛,而这乙醛会留在血液当中,按压肝穴和肾穴就能好促进血液的净化能力,把留在血液中的乙醛净化干净,这时醉酒的男性男性就会明显感觉到醉意消除了很多。

其中肝穴是位于无名指第二关节的中间部位,肾穴是位于小指的第一节中间部位。

如何刺激手掌穴位醒酒

知道了刺激肝穴和肾穴能很好的醒酒,但是具体要如何操作呢?刺激手掌穴位醒酒的方法指尖按压法、针灸法、火材棍点压刺激法、牙签或者发卡刺激等。

当然还可以用香烟灸方法,就是用点燃的香烟对准穴位进行熏烤,当感觉有灼热感时就可以停止,不过操作这样的次数需要进行7-10次左右才能显示出效果,一两次的香烟熏烤是没有的效果的,当然如果在喝酒前刺激这肝穴和肾穴这两个穴位也是具有预防醉酒的作用。

蜂蜜醒酒法

从中医学的角度来看,蜂蜜本身属性凉的,具有清热、解毒、止痛等功效,而且蜂蜜中所含的果糖成分能很好的促进人体对于酒精的分解和吸收,而且对于人体的肝脏器官的解毒能力也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对于醉酒后产生的头痛头晕症状还具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所以在醉酒后,可以马上泡一杯浓浓的蜂蜜水来喝,不仅能很好的醒酒还能缓解酒后头痛的症状。

如何保护肝脏健康 养肝四方法

枸杞护肝明目,是绝对好的食物。枸杞可以直接吃也可以泡水,还可以做药膳和粥。

先将大米煮成半成品粥,然后再加入枸杞,煮熟即可食用。

枸杞粥的功效,对眼部疲劳、头晕目眩等症状有缓解作用。肝炎患者喝枸杞粥,则有保肝护肝、促使肝细胞再生的良效。

护肝,还可以多多食用青色食物。女性还可以多食用红枣粥,脾胃虚弱的人更合适。

养肝,还可以多喝蜂蜜红糖红茶。红茶养胃,而蜂蜜和红糖温中,所以此茶有温中养胃、驱寒的功效。所以肝火旺的人,可以多饮此茶。

按摩穴位,也是非常直接的护肝方法。护肝穴为双乳间的膻中穴。双手相叠,上下往返膻中穴30次,可舒畅气机,刺激胸腺,增强免疫力。

小腿上部的足三里穴,也是护肝穴。握拳捶打,可以达到补肾养肝,固护脾胃的功效。

每天下班回家,可以来一套护肝操。

干洗腿:两手紧抱一侧大腿根,稍用力向下摩擦到脚踝,然后再往上到腿根。或也可揉腿肚,即以两手掌夹紧一侧的小腿肚,旋转揉动。

养肝,最重要的是饮食和作息都需要规律。如果经常熬夜,人体最先受到伤害的是眼睛,这样也直接伤害了肝脏。

所以,科学地养肝睡眠法,就是在晚上11点前上床睡觉。肝脏能定时排毒,减轻身体负担。


相关推荐

按摩三穴位养肝补血

按摩3穴位帮你养肝补血1、按摩大敦穴排肝毒双腿屈膝端坐,赤足,用左手拇指按压右足大敦穴(在足母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左旋按压15次,右旋按压15次,然后用右手按压左足大敦穴,手法同前。2、按摩太冲穴排肝毒双腿屈膝端坐,用左手拇指按太冲穴(在足背,当第一、二蹠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沿骨缝的间隙按压并前后滑动,20次。然后用左手按压右足大敦穴,手法同前。按揉不要用太大的力气,感觉轻微酸胀即可

补肝养肝按什么穴位 行间穴

“行间穴”位于大脚趾和二脚趾缝上。它是一个火穴,肝属木,木生火,如果您太旺,就泻其心火。而“行间穴”就是一个泻心火的穴位。春天肝火盛,多揉“行间穴”,就可以把心火从这里散出去了。

肝不好喝什么茶对肝好 肝不好如何调理

按摩穴位,也是非常直接的护肝方法。护肝穴为双乳间的膻中穴。双手相叠,上下往返膻中穴30次,可舒畅气机,刺激胸腺,增强免疫力。小腿上部的足三里穴,也是护肝穴。握拳捶打,可以达到补肾养肝,固护脾胃的功效。每天下班回家,可以来一套护肝操。揉腿:两手紧抱一侧大腿根,稍用力向下摩擦到脚踝,然后再往上到腿根。或也可揉腿肚,即以两手掌夹紧一侧的小腿肚,旋转揉动。肝脏和眼睛是相通的,肝主藏血,肝主目,所以养肝首先

按摩3穴位养肝补血

1、按摩大敦穴排肝毒双腿屈膝端坐,赤足,用左手拇指按压右足大敦穴(在足母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左旋按压15次,右旋按压15次,然后用右手按压左足大敦穴,手法同前。2、按摩太冲穴排肝毒双腿屈膝端坐,用左手拇指按太冲穴(在足背,当第一、二蹠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沿骨缝的间隙按压并前后滑动,20次。然后用左手按压右足大敦穴,手法同前。按揉不要用太大的力气,感觉轻微酸胀即可。3、拍打足背排肝毒双

按摩什么穴位养肝护肝

1、太冲穴“太冲穴”在大脚趾缝往脚背上4厘米处,堪称人体第一大要穴。有人把“太冲穴”比作人体的出气筒,因为它是肝经的原穴和腧穴,是肝经的火穴,能够把肝气肝火消散掉。所以通过按揉“太冲穴”,可以把人体郁结的气最大限度地冲出去。“太冲穴”很好找,在脚背上大脚趾与二脚趾结合的地方向脚腕脖子方向推,推到两个骨头连接的尽头就是太冲穴,按揉方法就是仔细找到最痛的点,然后从“太冲穴”向揉到“行间穴”方向推揉,就

中医教你按摩7个养肝

一、日常护肝有诀窍,中医教你按摩7个养肝穴:肝脏具有“沉默的脏器”之称。如果平时肝脏不注意护理,会给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隐患。当身体出现一些肝受损征兆时,应及时护肝以避免脂肝肪、肝炎等肝病的发生。日常生活中,人们不妨常按一些养肝护肝的养生穴位。中医认为,肝气郁结是由肝失疏泄或情绪抑郁不舒引起的,可表现为脾气大,脸部长斑,黑眼圈等症状。其中情绪问题大多来自工作和生活。要想保健养生,必须改掉脾气大的毛病

穴位按摩养肝

揉大敦穴盘腿端坐,赤脚,用左手拇指按压右脚的大敦穴(脚大趾甲根部外侧),左旋按压15次,右旋按压15次。然后用右手按压左脚的此养生穴位,手法同前。按太冲穴盘腿端坐,用左手拇指按右脚太冲穴(脚背第一、二趾骨之间),沿骨缝的间隙按压并前后滑动,做20次。然后用右手按压左脚的此养生穴位,手法同前。揉三阴交穴盘腿端坐,用左手拇指按压右三阴交穴(内踝尖上3寸,胫骨后缘处),左旋按压15次,右旋按压15次。然

养肝按什么穴位 太冲穴

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太冲穴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是肝经的原穴,大约相当于储存肝经元气的仓库,按摩刺激太冲穴,能很好地调动肝经的元气,使肝脏功能正常。

养肝按摩哪个穴位

养肝主要可以按摩以下穴位:大敦穴大敦穴位于大脚趾内侧的趾甲缝旁边。“敦”是厚的意思,“大敦”就是特别厚。大敦穴又是一个井穴,“井”是源头的意思。在脚拇趾趾甲边际最靠第二趾之外有“大敦”穴。大敦穴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大敦穴位于大拇趾(靠第二趾一侧)甲根边缘约二毫米处。“大敦穴”可以按摩,也可以艾炙,能达到之功效,可使您头脑清晰,神清气爽。太冲穴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

养肝按什么穴位 太溪穴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也就是说在脚的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双测对称,也就是两个。这个养生要穴是肾的原穴,是储存肾脏元气的仓库。肝属木,肾属水,树木需要水的浇灌才能健康成长,所以养肝必须要滋阴。用太溪调动肾脏的功能,能够更好地“滋水涵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