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诊肺纤维化需做的常规检查
确诊肺纤维化需做的常规检查
1、病理:主要特点:肺组织内出现片状、不均一、分布多变的间质改变为特征,包括间质纤维化、炎症及蜂窝样变与正常肺组织间呈灶状分布。以下肺和胸膜下区域病变明显,病变轻重不一,新老并存是诊断UIP的重要依据,也是与其他IPF相区别的关键鉴别点。
2、支气管肺泡灌洗:通过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可直接获取肺内炎症免疫细胞,根据 BALF中炎症免疫细胞的比例,可将ILD分类为:(1)淋巴细胞增多型(2)中性粒细胞增多型。
3、肺功能:呈中至重度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及弥散障碍。表现为TLC 、 FRC、 RV下降,FEV1/FVC正常或增加。DLco降低。V/Q失调,PaO2 、 PaCO2下降。
4、病史:职业接触史、用苭史、发病经过、伴随症状都可能是重要的诊断线索。
5、胸部影像学检查:表现为双侧弥漫分布、磨玻璃状、结节状、网状或网状结节影,多伴有肺容积缩小。随病情进展,可出现多发性囊装透光影(蜂窝肺)。
6、肺活检:通过 TBLB; VATS; SLB获取肺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是诊断ILD的重要手段。
7、全身系统检查:ILD可以是全身疾病的肺部表现,如结缔组织病的血清学异常和其他辅助检查。
肺纤维化怎么检查
1、影像学检查:常规X线胸片,摄片技术须注意穿透条件适当,应用中度增感屏,聚焦要小。(2)核素特发性肺纤维化常有肺泡毛细血管膜通透性增高。
2、肺功能检查:肺功能检查与影像学技术有助于早期诊断,特别是运动试验在影像学异常出现前即有弥散量降低和低氧血症。肺功能检查可作动态观察,对病情估价很有帮助,用于考核疗效可能也是有用的。
3、支气管肺泡灌洗:回收液细胞总数增高,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是特发性肺纤维化比较典型的改变,对诊断有帮助。
4、肺活检:特发性肺纤维化早、中期的组织学改变有一定特点,而且间质性肺病病因甚多包括许多有明确病因可寻者,因此,肺活检对于本病确诊和活动性评价十分有意义。
肺纤维化的检查
1.查体
进行性气急、干咳、肺部湿啰音或捻发音。
2.X线检查
早期虽有呼吸困难,但X线胸片可能基本正常;中后期出现两肺中下野弥散性网状或结节状阴影,偶见胸膜腔积液,增厚或钙化。
3.实验室检查
可见血沉增快,一般无特殊意义。
4.肺功能检查
可见肺容量减少、弥散功能降低和低氧血症。
5.肺组织活检
可提供病理学依据。
确诊肺纤维化一般需要做哪些检查
1、肺功能检查肺纤维化:一般常规通气功能测定可发现有关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有的气道阻塞,在与气道阻塞性疾病鉴别很有帮助。肺纤维化肺功能检测为限制性通气障碍为特征。
2、脉冲震荡肺功能检查肺纤维化:脉冲震荡肺功能(IOS)测定技术是集脉冲强迫震荡远离和计算机频谱分析技术于一体的新仪器设备,优点是受试者可以自主呼吸,无需配合,测试过程更负荷生理,重复性好,结果更能反映肺纤维化患者呼吸生理的动力学特征。
3、胸部X线平片检查肺纤维化:早期肺纤维化患者可显示双下肺野的模糊如磨玻璃样密度增高阴影,提示肺泡性浸润性病变病理基础,为肺泡炎X线特征表现。随病程进展,肺野内出现线性条索状纹理,错综如细网格样,称网状影。晚期则出现粗线条和粗网纹,待肺泡闭锁,细支气管代偿扩张成囊状,周围被大量纤维结缔组织包绕时,胸片上即出现蜂窝肺。多数无纵隔、肺门区淋巴结肿大,胸膜不受侵犯,但常因肺大泡破裂出现气胸。
4、肺活检检查肺纤维化:肺活检即经皮肺活体组织检查。它用于肺周边部病变或弥散性肺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肺活检检查尽量不在中叶或舌段进行,以免损伤叶间胸膜,发生气胸。麻醉要求比常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高,要求保证肺纤维化患者能安静地接受检查,因此,术前一般应使用哌替啶,而不用苯巴比妥。指导肺纤维化患者配合检查,如深吸气、呼气、屏气等,并保持手术的安全进行。术后密切观察和处理出血、气胸等并发症。
特发性肺纤维化需要做哪些检查
1、影像学检查
(1)常规X线胸片 摄片技术须注意穿透条件适当,应用中度增感屏,聚焦要小。早期肺泡炎X线上不能显示异常;随病变进展,X线表现出云雾状、隐约可见微小点状的弥漫性阴影,犹如磨玻璃。进一步进展则见纤维化愈趋明显,从纤细的网织状到粗大网织状,或呈网织结节状。晚期更有大小不等的囊状改变,即蜂窝肺。肺容积缩小,膈肌上抬,叶间裂移位。
(2)CT 对比分辨率优于X线,应用高分辨CT(HRCT)可以进一步提高空间分辨率,对于IPF的诊断,特别是早期肺泡炎与纤维化鉴别以及蜂窝肺的发现极有帮助。
(3)核素IPF常有肺泡毛细血管膜通透性增高。核素技术吸入99mTc-DTPA气溶胶测定肺上皮通透性(LEP)可见T1/2缩短,有助于早期发现和诊断间质性肺病,对于IPF并无特异性。
2、肺功能检查
IPF的典型肺功能改变包括限制型通气损害、肺容量缩小、肺顺应性降低和弥散量降低。严重者出现PaO2下降和PA-aO2增宽。肺功能检查与影像学技术有助于早期诊断,特别是运动试验在影像学异常出现前即有弥散量降低和低氧血症。肺功能检查可作动态观察,对病情估价很有帮助,用于考核疗效可能也是有用的。同样,IPF的肺功能异常没有特异性,无鉴别诊断价值。
3、支气管肺泡灌洗
回收液细胞总数增高,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是IPF比较典型的改变,对诊断有帮助。目前仍主要用于研究。
4、肺活检
IPF早、中期的组织学改变有一定特点,而且间质性肺病病因甚多包括许多有明确病因可寻者,因此肺活检对于本病确诊和活动性评价十分有意义。首选应用纤支镜作TBLB,但标本小,诊断有时尚有困难。必要时宜剖胸活检。
肺纤维化是怎么回事 肺纤维化如何治疗
目前,肺纤维化是一个世界性的医学难题,要诊断肺纤维化,需要进行多项检查,包括肺功能检查、多种血液化验、支气管镜相关检查甚至肺活检等。国内外都在探讨该病的发病机理和治疗方案。如果知道病因,其实也是有药物可以控制的。
例如,如果明确肺纤维化是风湿免疫疾病引起的,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后,肺纤维化可随之好转。而一些环境因素引起的肺纤维化,在脱离相应的环境后,病情可以较长时间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另外还有一些类型的肺间质病,例如结节病等,经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后可明显好转,甚至痊愈。
肺纤维化要做哪些检查
一、一般检查
1、一般检查 30%~50%病人可有类风湿因子和抗核抗体阳性,部分病人血沉增快,可有高丙种球蛋白血症,冷球蛋白阳性。可见嗜酸细胞增多。
2、血气分析 早期为低氧血症不伴高碳酸血症,但晚期可发生高碳酸血症。低氧血症与用力或运动相关,即用力或运动时,低氧血症加重。
3、肺功能测定 表现为限制性通气障碍。所有肺容量值成比例地明显下降,如肺活量、功能残气量、肺总量值明显下降;肺顺应性和弥散功能亦明显降低,后者出现早、检出率高。
4、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可见到较多的炎症细胞,肥大细胞相对较多。
5、肺活检 可确诊。开胸或经胸腔镜肺活检被认为是诊断本病的“金标准”。要取得肺部有代表性的标本,至少在两个不同的部位活检,应避免在肺尖和中叶,多在同侧的上叶和下叶。开胸或经电视胸腔镜肺活检能更精确区分炎症和纤维化的范围。对确定肺泡炎症的活动程度和末期肺纤维化有一定的诊断价值。组织病理表现为:肉眼观早期可正常,但可见肺泡壁、肺泡及支气管周围有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偶有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晚期则呈弥漫性蜂窝样改变。低倍镜下为不均匀分布的正常肺组织、间质炎症、纤维化和蜂窝样改变,以周边肺实质最严重。间质炎症是片状分布,包括肺泡间隔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伴有肺泡Ⅱ型细胞增生。
二、其他检查
1、X线检查 肺X线变化往往与病理变化一致,显示广泛的颗粒或网点状阴影或小结节影。后期示中下肺野弥漫网点状阴影,随纤维化越趋加重,出现粗索条状阴影。当间质纤维组织收缩,肺泡及细支气管扩大,形成蜂窝状肺。有时可见气胸,纵隔及皮下气肿,常有继发感染表现。
2、心电图 可出现右心肥大的征象。
3、肺功能减退 气道阻力并不升高,但有限制性通气障碍伴肺容量减少,肺活量减少,肺顺应性减退,肺弥散功能降低。
4、CT 显示广泛网点状结构,混有小囊状影,肺纹理增多、延伸,可见与胸膜平行的条状影和点状影,肺透亮度增强等。
5、高分辨力CT(HRCT) 显示微细结构改变:
(1)毛玻璃样高密度影,其中可见细小支气管扩张形成的多囊状改变,为间质肺纤维化的早期改变。
(2)胸膜下线表现为胸膜下弧线影宽3mm,见于肺纤维化初期。
(3)小叶间隔不规则增厚,与肺及胸膜的交界面不规则,小叶结构变形。
(4)弥漫或片状分布的蜂窝状低密度影区,多位于胸膜下区(直径1cm )。
肺纤维化怎么检查
纤维化患者在确诊时或治疗前需要做以下几项常规检查:
1、影像学检查:常规X线胸片,摄片技术须注意穿透条件适当,应用中度增感屏,聚焦要小。(2)核素特发性肺纤维化常有肺泡毛细血管膜通透性增高。
2、肺功能检查:肺功能检查与影像学技术有助于早期诊断,特别是运动试验在影像学异常出现前即有弥散量降低和低氧血症。肺功能检查可作动态观察,对病情估价很有帮助,用于考核疗效可能也是有用的。
3、支气管肺泡灌洗:回收液细胞总数增高,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是特发性肺纤维化比较典型的改变,对诊断有帮助。
4、肺活检:特发性肺纤维化早、中期的组织学改变有一定特点,而且间质性肺病病因甚多包括许多有明确病因可寻者,因此,肺活检对于本病确诊和活动性评价十分有意义。
如何防止特发性肺纤维化误诊
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特征、胸部X线表现、肺通气及弥散功能、病理活检,及排除其他已知原因导致的间质性肺疾病(ILD)。根据是否有外科肺活检的结果,有两种确诊标准。
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诊断标准
确诊标准一:
外科肺活检显示组织学符合普通型间质性肺炎的改变。
①排除其他已知的可引起ILD的疾病,如药物中毒、职业环境性接触和结缔组织病等;
②肺功能检查有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伴弥散功能下降;
③常规X线胸片或高分辨CT显示双下肺和胸膜下分布为主的网状改变或伴蜂窝肺,可伴有少量磨玻璃样阴影。
确诊标准二:
无外科肺活检时,需要符合下列所有四条主要指标和三条以上的次要指标。
①除外已知原因的ILD,如某些药物毒性作用、职业环境接触史和结缔组织病等;
②肺功能表现异常,包括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和气体交换障碍;
③胸部HRCT表现为双下肺和胸膜下分布为主的网状改变或伴蜂窝肺,可伴有极少量磨玻璃样阴影;
④支气管肺活检(TBLB)或支气管肺泡灌洗(BALF)检查不支持其他疾病的诊断。
以上介绍的就是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诊断方法,其实防止误诊就需要做上面的一些诊断依据的,因为很多人得了特发性肺纤维化疾病之后,很容易和其他的疾病相互混淆的,因此要正确的作出判断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