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按摩哪些穴位好 阳陵泉
胆结石按摩哪些穴位好 阳陵泉
位置:位置膝盖呈直角时外侧腓骨小头之下,左右各一。
功效:可以促进行气止痛和血液循环。由于胆囊炎或胆结石引起的右上腹部剧烈绞痛者,若距医院较远,在一时难以用药的情况下,病人可自己用点压法止痛。
按摩方法:用手指的指腹或者指节按压,并以画圆的方式按摩。
腿抽筋按摩方法
按摩委中穴
找到委中穴位的地方,找准位置,然后将中指指尖放在抽筋的腿的委中穴上,拇指放在髌骨上方,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这样做具有活血消肿、通络止痛等保健养生功效。
按摩阳陵泉穴
应该有不少人知道阳陵泉穴位在哪里的,不知道的朋友可以向中医师咨询一下。腿抽筋的时候,首先要找准阳陵泉穴位的位置。将大拇指指腹放在同侧患肢的阳陵泉穴上,其余四指附于腿肚处,适当用力按揉0.5~1分钟。这样按摩可疏肝利胆、解痉止痛。
口苦按摩哪些穴位
口苦和口臭大多与肝胆湿热、肝胃不和有关。实际上,我们人的身体本身就自配有“口气清新剂”——阳陵泉穴,经常点揉按摩这个先问问,就可以疏肝清热、利胆和胃,让你口气清新。
阳陵泉穴,在小腿外侧膝盖下面,摸到一个凸起的骨头(腓骨小头),瘦人很容易寻到,胖人要稍用力寻摸,然后再在腓骨小头的前下方用按压的方法寻找酸痛点,或者凹陷处,这就是你要刺激的穴位。
采取坐姿,屈膝,两手拇指指腹按住两侧的阳陵泉穴,逐渐用力揉压,以局部产生酸胀或微疼痛为宜。约5分钟。然后两膝并拢,用两手掌掌根部贴紧阳陵泉,上下快速摩擦,使局部产生热量,热透穴内,约5分钟。本方法不受时间地点限制,一天做2次。
阳陵泉穴除了与肝胆密切相关,还是足少阳胆经的合穴,也是筋之会穴。因此,它有许多作用。如郁闷、两肋胀痛、思虑过度、茶饭无味等,也可用此方法缓解。
阳陵泉在什么经络上 阳陵泉的配伍功效
阳陵泉穴配曲池穴:治半身不遂;
阳陵泉穴配日月穴、期门穴、胆俞穴、至阳穴:治黄疸、胆囊炎、胆结石;
阳陵泉穴配足三里穴、上廉穴:治胸胁痛;
阳陵泉穴配环跳穴、风市穴、委中穴、悬钟穴:有活血通络,疏调经脉的作用,治半身不遂,下肢痿痹;
阳陵泉穴配阴陵泉穴、中脘穴:有和胃理气止痛的作用,主治胁肋痛;
阳陵泉穴配人中穴、中冲穴、太冲穴:有祛风镇静解痉的作用,主治小儿惊风;
阳陵泉穴配支沟穴:主治胁肋痛;
阳陵泉穴配日月穴:主治胆囊炎。
前列腺结石推拿六式
(1)患者先取坐位,两手放于桌上,掌心向上推拿者在患者尺泽、太渊两穴用平推法按摩约10分钟;再嘱患者俯卧,继续在背部肺俞、三焦俞、膀胱俞等穴,采用推、按、摩3种手法约10分钟,每天1次。用于肺热壅盛型前列腺结石者为宜。
(2)患者取仰卧位,屈膝,腹部放松。推拿者居一侧,用双手指腹在患者少腹部作环形揉摩法,使少腹部皮肤微红发热;继用拇指按压气海、石门、关元、中极、曲骨等穴,按压时勿用力过猛,以免膀胱破裂,应以轻柔手法为主;然后让患者取俯卧位,用双手拇指同时按压三焦俞、膀胱俞、阴谷、委阳、阳陵泉、三阴交等穴,每穴按压约1分钟。每天1次,用于膀胱湿热型前列腺结石者为宜。
(3)用手掌平贴于患者少腹部,轻轻施加压力,从上向下挤压膀胱底部,以助排尿,可起到良好效果。勿用暴力按压,以免发生膀胱破裂。
(4)患者取仰卧位,屈膝,腹部放松。推拿者用一手的指放在患者的腹部,揉摩10~20分钟,然后用拇指按气、石门、中极、关元、曲骨、会阴等穴;再嘱患者取俯卧,用双手拇指同时按压三焦俞、膀胱俞、三阴交、阴陵泉穴,每穴按1分钟。每天1次。用于尿路阻塞型前列腺结者为宜。
(5)患者取卧位,推拿者用双手指放在患者的少腹部,作摩法,再用拇指按压三阴交、石门、关元、中极、曲骨然后按压三阴交、阴陵泉,每天1次,每次30分钟。用于阳虚衰型前列腺结石者为宜。
(6)推拿者将手掌平贴于患者少腹部,轻轻按揉膀胱,从上至下约20分钟,再按压利尿穴,逐渐加压,至一定程度则小便畅通,直到小便排净后,按压停止,切勿中途停止。用于中气不足型前列腺结石者为宜。
Tips:
部分穴位位置
会阴穴:位于人体肛门和生殖器的中间凹陷处。
肾俞穴: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
曲骨穴:腹下部耻骨联合上缘上方凹陷处。
关元穴:在脐下3寸,腹中线上。
肝俞穴: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行间穴:在足背侧,当第一、二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中极穴:体前正中线,脐下4寸。
太溪穴: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心俞穴:第五胸椎棘突、旁开1.5寸。
神门穴: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阳陵泉:人体的膝盖斜下方,小腿外侧之腓骨小头稍前凹陷中。
风湿性关节炎按摩手法 膝关节保健按摩
按摩穴位:在膝关节周围可以选用膝眼,梁丘,血海,委中,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等穴位进行按摩,有助于膝关节的活动。
按摩方法:首先放松患者大腿,膝盖和小腿,然后用力揉按血海和梁丘,屈膝后,用拇指相对挤压,揉按患者的膝眼,再揉按阳陵泉,阴陵泉和足三里,动作要柔和舒缓,逐渐增加力道,多次重复动作。
按摩疏肝法能有效压抑肝火
理三焦法
【做法】①坐或仰卧位,两手四指交叉,横置于膻中穴。②用两掌根按在两乳内侧,自上而下,稍用力推至腹股沟,共推20次。
【温馨提示】理三焦法从膻中自上而下至腹股沟一方面可使肝经郁滞之气得以疏通,另一方面可使上逆之肝火得以下行,从而达到疏肝理气、引火下行的目的。按摩的同时如果能够配合匀长的逆腹式呼吸,按摩的效果更佳。该法尤其适合肝气郁滞、肝火上炎引起的胸胁疼痛、烦躁易怒、头晕、目赤等症。
拨阳陵泉穴
【做法】①坐位,两手拇指分别按置于两侧阳陵泉穴。②先按揉阳陵泉穴1分钟,再用力横向弹拨穴位处的肌腱3~5次,以有酸麻感为好。
【温馨提示】阳陵泉穴位于膝盖斜下方,小腿外侧之腓骨小头稍前凹陷中,是足少阳胆经上的重要穴道,取穴时应采取侧卧或仰卧位。通过按摩阳陵泉穴位有助于疏通胆经,肝胆互为表里,因此也可以达到疏解肝郁、平抑肝火的目的。对于肝阴虚引起的腿抽筋、酸软等多种问题也都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推肝经
【做法】①将示指伸直,用另一只手的拇指和示指从指尖向指根方向推5分钟。然后换手进行。②用一只示指在另一只示指的末节螺纹面上按顺指针方向旋转推动,连续做5分钟,再换手进行。
【温馨提示】肝经在示指末节的螺纹面上,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或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可促使肝经气血通畅,有助于旺盛的肝火外泄,内毒外发,对于肝火旺盛引起的烦躁不安、五心烦热、口苦、咽干等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按揉三阴交穴
【做法】①用热水浸泡双足和小腿肚,使肌肉感觉松弛舒适。②用示指用力按揉两侧三阴交穴5分钟。也可以按照按揉阳陵泉穴—点按承山穴—按揉三阴交穴的顺序依次进行按摩,效果更好。
【温馨提示】三阴交穴,顾名思义,就是指肝、脾、肾三条阴经交会处所在,它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上缘三指宽,在踝尖正上方胫骨边缘凹陷中。通过按摩这个穴位,能够调动肝、脾、肾三经的经气,使气血运行顺畅,能够很好地保养肝等脏腑,从而可以缓解肝阴虚引起的腰腿酸软、抽筋以及其他多种不适。
按摩阳陵泉一天按几次
按摩阳陵泉一天可以按摩两次,具体按摩方法如下:
1.用弹拨法按摩时,两手拇指分别置于两侧阳陵泉,其余四指辅助,先行按揉该穴1分钟,再用力横向弹拨该穴处肌腱3-5次,以有酸麻感为度。
2.用两手大拇指分别按压两小腿的阳陵泉2分钟。
3.用两手掌心,掌根,指端一起用力,上下揉50下。
阳陵泉系足少阳胆经之合穴,也是八会穴之筋会,有疏肝胆,清湿热,疏经利节之功效,此穴是治疗胆腑病症之要穴。而肝与胆相表里,故本穴治疗气滞,血瘀以及 肝胆疾患引起的胁肋痛效果均佳。
现代常用阳陵泉防治胸满,胁痛,黄疸,呕吐,腰痛,坐骨神经痛,肋间神经痛,肝炎,胆囊炎,高血压,膝部红肿,下肢肿痛,瘫痪,半身不遂,小儿麻痹后遗症等。
胆结石按什么什么穴位有效
胆结石是指肝内、胆管处或者胆囊发生的结石的一种疾病。胆囊具有储存胆汁的功能,胆汁可以帮助人体消化脂肪,但胆结石发病后,可出现剧烈的右上腹阵发性绞痛,有时可伴有黄疸和发热等不适。通过按摩穴位,具有行气止痛、利胆排石的作用,对缓解胆结石引起的绞痛,促进结石的排出有一定的疗效。
丘墟穴
位置:位于外踝前下侧的凹陷处,左右脚各一。
功效:可舒缓胆结石疼痛。
按摩方法:用手指的指腹或者指节按压,并以画圆的方式按摩。
阳陵泉
位置:位置膝盖呈直角时外侧腓骨小头之下,左右各一。
功效:可以促进行气止痛和血液循环。由于胆囊炎或胆结石引起的右上腹部剧烈绞痛者,若距医院较远,在一时难以用药的情况下,病人可自己用点压法止痛。
按摩方法:用手指的指腹或者指节按压,并以画圆的方式按摩。
日月穴
位置:正坐或者仰卧,于锁骨中线之第7肋间取穴,或者乳头向下摸取3个肋间隙处及时该穴。
功效:本穴为足太阴、足少阳之会,具有疏肝健脾、利胆和胃、理气止痛、清热利湿、利胆退黄的作用。
按摩方法:用双手的拇指指腹按揉两侧日月穴,按揉时指腹紧贴皮肤,避免与皮肤发生摩擦,力度要均匀、柔和、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每次按揉3-5分钟。
胆俞穴
位置:位于背部上下正中央附近的脊柱(第10胸椎)两侧。
功效:可促进胆囊机能的穴位,加上肝俞穴、肾俞穴的指压,可以增强疗效。
按摩方法:治疗者两手压在俯卧患者的背部,以拇指指压3-5秒,对其上方的肝俞穴或腰部的肾俞穴也同样指压,可增加效果。
阳陵泉的准确位置视频 阳陵泉主治疾病
1.按摩阳陵泉对抽筋,筋骨僵硬,酸痛有特效;长期按压,对胃溃疡,肝炎,胆石症,高血压,肋间神经痛,肩关节痛,膝关节痛,下肢麻木,胆绞痛,胆囊炎,胆道蛔虫,耳鸣,耳聋等症有很好的改善,医治和保健作用。
2.针刺阳陵泉可使胆囊收缩,还能促进胆汁分泌,对慢性胆囊炎,结石症有治疗效应。
3.阳陵泉坐位筋之会穴,具有舒筋和壮筋的作用,艾灸阳陵泉可以用来治疗下肢筋病,改善下肢肿痛,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灸10-20分钟。
瘦腿按什么穴位 按摩阳陵泉排毒消水肿
取穴:膝盖的斜下方,小腿外侧腓骨小头稍前的凹陷中。
按摩手法:用拇指按压此穴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按摩,每次1分钟,重复5次,日常休息时可以经常按摩,循序渐进,直至双腿明显感觉发热为止。
按摩功效:阳陵泉为胆经上的重要穴位,经常按摩可以强化胆功能,加快体内排毒的速度,防止因毒素堆积导致的肥胖,同时可消除下肢水肿,紧实大腿肌肉,美化腿部线条,此外,阳陵泉对内分泌,消化系统有较好的调整作用。
慢性胆囊炎按摩哪里
慢性胆囊炎可以采用以下按摩方法:
胆俞穴
本穴属膀胱经腧穴,为胆之肾俞穴,有疏肝利胆,理气解郁的功效。
腧穴定位:在脊柱区,第10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按摩方法:患者取俯卧位,按摩者用拇指按揉穴位,并做横向拨动,配合阳陵泉穴,对胆道疾病的缓解和治疗效果更加明显,每次5分钟。
阳陵泉穴
本穴属足少阳胆经,有活血通络,通调经脉的作用,是治疗胆腑病症的要穴。
腧穴定位:在小腿外侧,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
按摩方法:正坐,用拇指指尖稍用力掐按穴位,以有酸麻胀痛感觉为度,每次5分钟。
全身按摩
1.患者俯卧位,按摩者用掌根按揉患者的右背疼痛部位,反复操作10分钟。
2.用拇指指端用力按压胆俞,肝俞,可迅速缓解疼痛。
3.将双手重叠,垂直按压患者的背部脊柱,自上而下反复按摩5次。
4.患者左侧卧位,左腿伸直,右腿屈曲,按摩者站在患者身后,用双手提,拿,捏患者的肋部10次,尤其是用力按揉患者的疼痛部位。
5.患者仰卧位,按摩者可沿着肋骨,用掌根自上而下推拿50次。
6.用拇指指腹按压期门,巨阙,阳陵泉,三阴交,大巨各50次,直至患者感到酸胀为止。
7.如果患者伴随尿黄,口苦,可以用手用力按压曲池50次。
8.如果伴随左右胁痛,可按压三阴交,肾俞,每穴按揉2分钟。
9.患者正坐,用掌心按摩脊椎两旁的肝俞,胆俞,上下往返50次。
10.用对侧手掌或按摩器用力拍打肩背各30次。
11.用手指揉捏大腿外侧,小腿肚肌肉,上下往返30次。
12.以拇指用力按压阴陵泉,足三里,内关,直至感到酸胀麻为宜。
记住6个救命穴位
1、点压劳宫穴治疗血压骤升症
握拳,中指尖所指处即是劳宫穴。高血压患者可因生气、暴怒或激动使血压急剧上升,此时,可按压劳宫穴,用大拇指从另一只手的劳宫穴开始按压,逐个按到每个指尖,左右手交替按压。按压时要保持心平气和、呼吸均匀。按压后突然升高的血压可得到缓解。
2、点压足后跟止鼻衄
当发生鼻出血时,可以迅速掐捏足后跟(踝关节与跟骨之间的凹陷处)。左鼻出血掐捏右足跟,右鼻出血掐捏左足跟,可立即止血。
3、点压阳陵泉穴治胆绞痛
患者胆囊炎、胆结石症发作时可出现右上腹部剧烈绞痛,则可用点穴法止痛。方法为:在右小腿外侧腓骨小头下寻找压痛点,即阳陵泉穴。用两手大拇指分别按压两小腿的阳陵泉穴。持续按摩两分钟,即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4、点压合谷穴治晕厥
合谷穴位于左右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稍靠近第二掌骨处。当病人因中暑、中风、虚脱等原因导致晕厥、不省人事、面色苍白、大汗淋漓时,可用拇指掐捏患者的合谷穴。持续按揉2分钟至3分钟后,晕厥等症状可消失。
5、点压三阴交穴治肾绞痛
三阴交穴位于足内踝上方3寸处。肾绞痛是泌尿系结石引起的肾区急性剧痛。疼痛突然发作时,患者可用大拇指点压、揉按三阴交穴位。反复按压揉3分钟至5分钟,肾绞痛即可缓解。
6、点压至阳穴缓解心绞痛
至阳穴位于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处,即取卧位、垂臂时,两侧肩胛角下缘经脊背连线的正中点处。心绞痛发作时,患者常伴有胸部压迫感和窒息感。此时,病人可手持一枚5分硬币,用硬币边缘按压至阳穴。按压3分钟至6分钟,心绞痛即可缓解,若每日定时按压3次~4次至阳穴,即可预防心绞痛的发生。
腰痛按摩手法 按揉阳陵泉穴
位置:阳陵泉位于膝盖斜下方,小退外侧腓骨小头的前下方凹陷处。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仰卧位或者侧卧位,按摩者用大拇指顺时针方向按揉阳陵泉穴约2分钟,然后逆时针方向按揉约2分钟。
功效作用:经常按摩此穴可以疏肝利胆,强健腰膝,能够改善腰扭伤、风湿性腰痛等不适。
身体有六大救命穴位
1、劳宫穴——血压骤升症
握拳,中指尖所指处即是救命穴位劳宫穴。高血压患者可因生气、暴怒或激动使血压急剧上升,此时,可按压劳宫穴,用大拇指从另一只手的劳宫穴开始按压,逐个按到每个指尖,左右手交替按压。按压时要保持心平气和、呼吸均匀,按压后突然升高的血压可得到缓解。
2、阳陵泉穴——胆绞痛
患者胆囊炎、胆结石症发作时可出现右上腹部剧烈绞痛,则可用点穴法止痛。
方法为:在右小腿外侧腓骨小头下寻找压痛点,即救命穴位阳陵泉穴。用两手大拇指分别按压两小腿的阳陵泉穴。持续按摩两分钟,即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3、至阳穴——心绞痛
救命穴位至阳穴位于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处,即取卧位、垂臂时,两侧肩胛角下缘经脊背连线的正中点处。心绞痛发作时,患者常伴有胸部压迫感和窒息感。
此时,病人可手持一枚5分硬币,用硬币边缘按压至阳穴。按压3分钟至6分钟,心绞痛即可缓解,若每日定时按压3次~4次至阳穴,即可预防心绞痛的发生。
4、三阴交穴——肾绞痛
救命穴位三阴交穴位于足内踝上方3寸处。肾绞痛是泌尿系结石引起的肾区急性剧痛。
疼痛突然发作时,患者可用大拇指点压、揉按三阴交穴位。反复按压揉3分钟至5分钟,肾绞痛即可缓解。
5、足后跟——鼻衄
当发生鼻出血时,可以迅速掐捏救命穴位足后跟(踝关节与跟骨之间的凹陷处)。
左鼻出血掐捏右足跟,右鼻出血掐捏左足跟,可立即止血。
6、合谷穴——晕厥
救命穴位合谷穴位于左右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稍靠近第二掌骨处。当病人因中暑、中风、虚脱等原因导致晕厥、不省人事、面色苍白、大汗淋漓时,可用拇指掐捏患者的合谷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