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红热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猩红热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一)管理传染源病人及带菌者隔离6~7天。有人主张用青霉素治疗2天,可使95%左右的患者咽试子培养阴转,届时即可出院。当儿童机构或新兵单位发现病人后,应予检疫至最后一个病人发病满1周为止。咽试子培养持续阳性者应延长隔离期。
(二)切断传播途径流行期间,小儿应避免到公共场所,住房应注意通风。对可疑猩红热、咽峡炎患者及带菌者,都应给予隔离治疗。
(三)保护易感者对儿童机构、部队或其它有必要的集体,可酌情采用药物预防。如用苄星青霉素(苄星青霉素【译】为一长效青霉素、抗菌谱与青霉素相似。),儿童60~90万μ,成人120万μ,可保护30天。或磺胺嘧啶(磺胺嘧啶【译】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或粉末;无臭,无味,遇光色渐变暗)每天1克或周效碘胺每周0.5克。
(四)宝宝易感猩红热,居家防护对策。对策包括:1切断传染源,2到医院接受治疗,3休息加营养。
猩红热如何与普通感冒相区别
猩红热与普通感冒区别:猩红热发热1〜2天一定会出皮疹而且疹型特殊。没有打喷嚏、流鼻涕等感冒的表现。猩红热是细菌引起的,抗生素治疗有效;普通感冒多为病毒引起的,抗生素治疗无效。
猩红热应该注意些什么?
猩红热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的脱屑。少数患者患病后由于变态反应而出现心、肾、关节的损害。本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以冬春之季发病为多。多见于小儿,尤以5—15岁居多。
猩红热病菌一般存在于猩红热病人或带菌者的鼻咽部,通过空气飞沫(说话、咳嗽、打喷嚏)直接传染,也可由带菌的玩具、生活用品等间接传播,偶尔也可通过被污染的牛奶或其他食物传播。
猩红热具有较强传染性,如果家中有孩子患上该病,应在家或住院隔离治疗,通常隔离期为7天左右。在护理患儿时,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
1、宜吃高蛋白流食,如牛奶、豆浆、鸡蛋羹等,病情好转后,可逐渐过渡为半流质食物,进而可以吃点软烂少油腻的食物。
2、患儿发高烧应注意补水,适量食用新鲜果蔬。
3、患者房间应注意通风,消毒。
4、孩子完全康复后,应把食具、玩具等东西消毒一遍,可在户外阳光暴晒1到2个小时。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猩红热传染性较强,但家长不必惊慌,只要及早就医,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治疗,猩红热可很快被治愈。同时,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意让孩子远离患有猩红热、扁桃体炎、丹毒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的患儿。
我们如何应对小儿猩红热这种疾病
切断传染源
小儿猩红热的传染性极强,但目前尚还没有疫苗预防,因此应注意切断传染源。小儿猩红热是经由空气飞沫传播的,一定要经常保持居室内空气新鲜,少带宝宝去公共场所,多去空气清新的花园玩耍或散步。
幼儿园发生流行时,可每天采用盐水漱口,对小儿猩红热的宝宝应马上进行隔离治疗,一般治疗7天后方可解除隔离,以免传染给别的宝宝。我们如何应对小儿猩红热这种疾病?无论是幼儿还是大人,只要与小儿猩红热患者有过密切接触,都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赶快服药预防,如服用复方新诺明片、注射青霉素等,尤其是曾经患过肾炎或风湿热的宝宝。
医院治疗
宝宝患了小儿猩红热,必须及早使用抗菌素治疗小儿猩红热,早期注射足够的青霉素,可以缩短病程,加快病愈。目前,由于青霉素的广泛使用,我们如何应对小儿猩红热这种疾病?患病后症状较轻的宝宝已明显增多,一般在注射青霉素1~2天后,皮疹即可消退,体温也逐渐下降。但不可随意停药,需要听从医生的嘱咐继续用药1周,直到症状完全消失、咽部红肿消退才可停药,切不可当成普通的感冒。否则,体内的溶血性链球菌并未完全消灭掉,会引起很多严重的并发症。
休息加营养
患小儿猩红热的宝宝一定要卧床休息,多喝白开水,吃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如冬瓜汤,取新鲜冬瓜500克和少许盐,把冬瓜切成丝,放入锅内加水慢火煨汤,汤好后加一点点盐,适合小便短赤、口渴的宝宝;取适量白萝卜,洗净后切成丝。我们如何应对小儿猩红热这种疾病?把切成丝的白萝卜酌情加葱油、白糖、盐拌匀,适合发烧后食欲不佳的宝宝;杨梅舌明显的宝宝,可服用参麦绿豆粥,方法为取沙参15克,麦门冬10克,绿豆500克,粳米50~100克,然后将沙参和麦门冬用水煎,取汁500毫升,与绿豆、粳米一起按常用的方法煨粥。
猩红热有什么后遗症吗
猩红热是没有后遗症的,一旦痊愈了就没什么问题了,而且通常会终身免疫这种病。但若是在感染猩红热期间没有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得当就会引起并发症,比如急性肾炎、化脓性中耳炎等。有时候引起的并发症比猩红热更加危险,所以家长必须引起注意。
少儿猩红热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少儿猩红热的护理措施一、进行呼吸道隔离:
首先要对少儿猩红热病儿进行呼吸道隔离,隔离至用药后7天。少儿猩红热的护理措施有哪些?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衣服、被褥经常晾晒,在隔离期间不要让其他小孩和病儿接近。
少儿猩红热的护理措施二、卧床休息:
卧床休息。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产生的毒素可直接损害心、肝、肾等脏器,因此不但急性期必须卧床休息,而且恢复期仍要注意休息,其目的是为了预防少儿猩红热的并发症。
少儿猩红热的护理措施三、给予清淡易消化的半流食:
给予清淡易消化的半流食。待咽痛好转时,少儿猩红热患者可改吃软饭;鼓励病儿多喝水,使尿量增加,这样有利于细菌毒素的排泄,同时也能协助退热,还能补充因发热消耗掉的水分。
少儿猩红热的护理措施四、保持病儿口腔清洁:
保持病儿口腔清洁是很重要的。既有利于杀灭咽部的细菌,又可预防继发感染。年龄大的少儿猩红热病儿,少儿猩红热的护理措施有哪些?每次饭后或睡觉前后用温盐水漱口,年龄小的少儿猩红热病儿,可用摄子夹取消毒纱布或棉花蘸温盐水擦洗口腔,勤喂水也可以达到清洁口腔的目的。
少儿猩红热的护理措施五、皮肤的护理:
皮肤的护理。出疹期病儿皮肤搔痒,不但影响少儿猩红热病儿休息,如果抓破了还会引起皮肤感染。所以要把病儿的指甲剪短,可用70%酒精轻轻涂擦,既可止痒又可以消毒皮肤。内衣裤要勤换,最好穿柔软纯棉布做的。脱皮时可涂油脂,有大片脱皮时要及时用剪刀剪掉,嘱病儿不能用手强行剥离,以免引起皮肤感染。
猩红热是什么病 猩红热治疗
猩红热起病急,所以一旦发现孩子出现猩红热症状应该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治疗。儿科医生会开出一些抗生素,如青霉素,如果患儿对青霉素过敏,则要换诸如红霉素等其他抗生素。即使症状会很快消失,抗生素也要至少连用10天。如果需要的话,其他家庭成员也要接受检查和治疗。
猩红热要做哪些检查
患儿出现猩红热症状后,家长要马上带孩子到医院就诊。一般会先对患儿进行身体检查,判断病情。猩红热可做以下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10-20)×109/L或更高,中性粒细胞可达0.75以上,胞浆中可见中毒颗粒。
2、尿液。一般可有少量蛋白,多为一过性。并发肾炎时,蛋白增加,并出现红、白细胞和管型。
3、分泌物培养和涂片。咽拭子或脓液培养,分离出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还可用咽拭子涂片免疫荧光法,查出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
4、红疹退色试验呈阳性。
5、多价红疹毒素试验在发病早期呈阳性,恢复期成阴性。
6、X线、心电图等检查。
猩红热是由于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疾病,需要和以下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1、药疹:也能引起猩红热样皮疹,其他如麻疹、风疹等发疹性疾病,均需与猩红热鉴别。缓症链球菌感染所致的“类猩红热”表现常较重,可有肝、肾损害或休克。需细菌培养方能鉴别。
2、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某些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的内毒素分子结构有部分与红疹毒素相同,也可引起猩红热样皮疹。但皮疹消退快,且无脱皮表现,并常伴有迁徙性病灶,病原学检查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3、川崎病:发热持续时间较长,可有草莓舌、猩红热样皮疹,同时伴有眼结膜充血、口唇干裂、一过性颌下淋巴结肿大及指趾末端膜状或套状脱皮,可引起冠状动脉病变,病原学检查阴性,抗感染治疗无效。
建议家长带孩子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确诊后需要马上对患儿进行隔离并积极治疗。后续的治疗和护理方案,也需要咨询医生后遵照医嘱进行。
猩红热的治疗用药
猩红热的治疗概要:
猩红热隔离和一般治疗。首选特效药物为青霉素。针刺少商、委中出血泻热。治宜宣肺疏表,泄热解毒,方药如加减荆防败毒散。重症病人可考虑用强的松或氢化考的松。
猩红热的详细治疗:
强调早期彻底治疗,防止并发症。
1.隔离和一般治疗。
按呼吸道隔离至咽拭子培养3次阴性、临床症状消失、无并发症出现,无培养条件者应在正规治疗7d后再解除隔离:保证水分及营养供给,充分休息,加日强口腔护理,可用复方硼砂溶液或氯己定(洗必泰)含漱液漱口,每日4~6次;注意皮肤清洁,大片脱皮时应任其自然脱落,避免强行撕破。
2.抗菌素
首选特效药物为青霉素。用药后90%病人2~3天退热,平均24小时细菌培养转为阴性。儿童一般每日80万u,成人每日160万u,分2次肌肉注射,连续7~10天,重者可加大剂量静脉滴注。对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红霉素,每日每公斤体重30~50mg,分4次口服,复方新诺明及林可霉素亦有效。
3.中医治疗:
针刺少商、委中出血泻热。
中医认为本病系疫疠邪毒攻冲咽喉,内犯肺胃,外出肌表而成。病初起属毒袭肺卫,治宜宣肺疏表,泄热解毒,方药如加减荆防败毒散。中期高热、出疹、咽部肿痛腐烂属毒燔气营,治宜两清气营,凉血解毒,方药如凉营清气汤。后期热退疹消,皮肤脱屑,为余毒伤阴,治宜滋阴生津,清肃余毒,方药如清咽养荣汤。
4.激素:重症病人可考虑用强的松或氢化考的松。局部治疗:外科型病人,注意局部伤口换药及护理。
猩红热症状 猩红热是什么病
猩红热是一种已经被抗生素控制的小儿疾病,曾经是一种常见而且危险的疾病,目前比较罕见,而且容易治疗。不猩红热不像其他儿童疾病如风疹和麻疹,猩红热不能随其病程自然缓解,必须加以治疗,否则可能导致关节炎、黄疽、肾脏问题以及风湿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