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体温偏低是阳气不足

体温偏低是阳气不足

中医更多从阳气的角度来阐述体温

阳气是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阳气足则人体各项功能状态饱满,阳气虚则功能状态低下。阳气不足的人体温会偏低一点,一般在35.5~36℃之间。阳气与大自然息息相关,也就是常说的天人相应,比如冬天就要讲究潜藏阳气,否则来年容易生病。

36℃是健康警戒线

一天中,体温最低的凌晨时段,往往也是死亡高峰期,哮喘、失眠、抑郁症患者的早醒,也容易发生在这个时段。下午体温较高,也是身心状况最佳的时候,以下几种体温奥秘与健康尤其密切。

36℃~37℃:免疫力最强

正常的体温意味着基础代谢率正常,血液中充满新鲜氧气和养分,能提升白细胞的功能,有助于抵抗病毒、细菌的入侵,增强免疫力。有资料显示,体温下降1℃,基础代谢下降12%左右,免疫力会下降30%左右。

低于36℃:身体出现危险信号

体温低于36℃时,身体就会颤抖以产生热能,且伴随黑眼圈,鼻头、面色、手掌发红,嘴唇发紫等症状。现代女性中,由于压力增加、不爱锻炼、睡眠饮食不规律等因素,畏寒症患者增多。体温下降造成血液循环不良,白细胞不能正常工作,免疫力降低,哮喘、肺炎、风湿病等疾病自然会找上门来。

低于35℃:对老人最致命

体温降到35℃时,被称为低体温症,患者自觉畏寒怕冷、皮肤湿冷、四肢冰凉、不愿起床,走路困难,老年人和营养不良者最易出现,秋冬季发生低体温的老人约占10%。当老年人的体温低于35℃超过24小时,容易出现心跳骤停。体温降低至32℃时,寒战消失并出现昏睡;降至28℃时会出现室颤,最终可致心脏停搏;降至25℃时,患者呈昏迷,反射消失,瞳孔大小不等,对光反应微弱;降至20℃时,心脏将停止跳动。

大热天怕冷是什么原因 大热天怕冷的原因

大热天怕冷的原因主要是阳虚体质,体内阳气不足引起的。

所谓的阳虚,就是阳气不足,导致体内的温度不够,阴气就会上升,导致营养失调、阴盛阳衰。

中医针灸有什么功效

扶正祛邪

长期患有体虚易感、过敏性鼻炎、哮喘、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往往容易在冬季发病,这是因为这些病人平素正气不足,到冬天气温偏低,病邪力量较强的时候,体内的正气不足以与病邪相抗争从而发病,故而冬天宜治标为主,尽可能减轻症状。而夏天正是扶正祛邪的好时机,这时候影响发病的气候因素比较少,症状相对较轻,这个时候扶正固本,可以提高肌体的免疫能力,更好的透邪外出。

培补脾胃

脾胃是人体的“后天之本”。人体消化功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体的能量供给。脾脏喜燥恶湿,湿邪最易困脾,影响我们的消化功能,夏季培补脾胃,可以健脾化湿,使我们远离腹胀、腹痛、腹泻的困扰。夏季阳浮于外,过食寒凉也会引起诸多消化系统问题,如胃痛、腹痛、腹泻等,所以夏季固护脾胃尤为重要。

助阳散寒

在冬季除了呼吸系统病高发以外,还有一类疾病的发病率也不容小觑,那就是阳虚证和颈肩腰腿痛。和呼吸系统疾病一样,在冬季寒气盛的时候,人们感受了寒邪而产生的疾病,在冬季不能够从根本上消除,只有到了盛夏季节,人体本身的阳气充盛了,才可以更好地驱散体内的寒邪。而夏至节气针灸正是这样一种可以激发人体经气,防病治病的好方法。

基础体温低怎么回事

因为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一样,所以说很多人都会出现基础体温低的现象,这样在冬季的时候总是会出现手脚冰冷的问题,其实这也是身体虚弱的一个表现,因此需要女性更加关注自己的营养补充。

正常来说,当女性月经来临时,基础体温为低温;排卵之后,基础体温则会转为高温。高温期约持续12-16天(平均14天)。那么,有些女性排卵后基础体温低是怎么回事?基础体温低又说明什么问题呢?专家是这样解答的。

为什么排卵后体温不升高?

孕激素与雌激素是女性的两种重要激素,雌激素是女性的基础激素,而孕激素是维持胚胎发育的主要激素。许多女性在排卵后的第二天,发现体温没有明显上升,就很疑惑,甚至担心!其实排卵的第二天,体温仍然较低,是符合孕激素变化规律的,只要第三天开始升高就可以了。

基础体温怎样变化?

有排卵的月经基础体温呈双向型,即月经前半期体内偏低,后半期体温偏高。排卵前体温一般为36.2-36.5度,排卵后体温较排卵前增高0.3-0.5度。即36.8度左右。发育成熟的女性,从月经期结束以后至排卵期开始前,其基础体温偏低,排卵期开始时再一次降到最低点(有的人不降低),但仅为1天,此后,至月经开始时体温持续升高达36.7度左右。

小编提醒,若卵巢功能不良,没有排卵也没有黄体形成,体温将持续低温。如果女性基础体温变化是持续低温的,建议切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找出原因。

虽然说基础体温低并不会有什么明显的不适症状,但是对于这个问题大家也不要轻易的去忽视,在日常生活当中注重各种饮食的保健,多给身体补充一些营养物质才可以,滋补身体,拒绝一些病痛。

人的体温偏低是怎么回事

人的体温其实不是像许多人印象中的都是37℃的,高等医药院校教材《病理生理学》是这样描述的:经测定国人腋下温度为36.0~37.4℃;舌下温度为36.7~37.7℃,若体温超过正常值的0.5℃,即为发热。不知道你说的36℃是腋探还是口探,如果是腋探,再加上0.5℃,也就是36.5℃啦。也是属于正常范围咯。我们的温度变化,是由体温调节中枢来调节的,如果有病原体入侵,为了提高机体的抵抗力,不利于病原体的生长,就会把体温升高;如果需要平衡某些生理要求,或为了减低消耗,又会把体温调低。只要不是过于超越正常范围,自我感觉又是正常的话,是没有问题的

孩子体温偏低是怎么回事

1、孩子体温偏低怎么回事

有的时候孩子出现一些感冒的症状,但是量体温却是不高,这是孩子有感染发热病史,现在体温低可能为感染恢复期,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完全恢复所致。

另外,感染性疾病除了可以导致发热外,也可以引起体温下降,这和某些病原体和小儿的自身免疫力有关,所以不见得感染都会引起发热的,再者,一些内分泌疾病等也可引起体温降低,应注意检查鉴别。

孩子体温偏低是怎么回事

2、孩子体温偏低该怎么办

婴儿由于体温调节中枢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善,并且皮下脂肪较薄容易散热,因需很容易出现体温过低现象。体温过低的婴儿一般表现出一定的症状,往往哭声低微,不肯吃奶,皮肤冰凉,血糖含量过低,皮下脂肪往往出现肿块等。体温过低的婴儿得不到及时的料理而身体虚弱,抵抗力差,严重时甚至会威胁生命安全,所以,家长一旦发现自己的宝宝体温过低,一定要采取措施来提高体温或寻求医生的帮助。

3、孩子正常体温是多少

测量体温一般常用3个部位,即口腔,腋窝及肛门。正常体温在肛门处为36.5℃~37.5℃之间;在口腔处为36.2℃~37.3℃之间;在腋窝处为35.9℃~37.2℃之间。通过测量后,凡超过正常范围0.5℃以上时,称为发热。

气血对人体的重要性

一、推动与调控作用

推动也包括着激发的作用。中医认为,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所有脏腑经络生理活动的进行,都要靠气的激发推动作用。如果气虚,激发推动作用减退,生长发育就会迟缓、生殖机能衰退,或者出现早衰,同时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也会减弱。另一方面,人体精、血、津液等有形物质的生成,以及血液的循环、津液的输布等,也要靠气的运动来推动,所以有“气行则血行”、“气行则水行”的说法。如果气虚,推动之力减弱,就会发生血液停滞、水液停留等各种病变。

二、气的温煦与凉润作用

温与煦,都是“暖”的意思。气能产生热量,使人体温暖,消除寒冷,所以说气有温煦作用。人体的体温所以能维持相对恒定的状态,脏腑经络以及各组织器官所以能维持旺盛的功能活动,都要仰赖气的温煦作用。同时,人体的精血津液等液态物质,也要依靠气的温煦才能运行输布,所以有“血得热则行,得寒则凝”的说法。

温煦作用属于气的阳性方面的作用,称为“阳气”。所以《医碥》说:“阳气者,温暖之气也。”阳气在人体的作用,犹如天体中普照万物的太阳,所谓“阳气者,若天与日”,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如果阳气不足,产热过少,就会发生虚寒性病变,表现为体温偏低,畏寒喜暖,四肢不温,脏腑的功能活动减弱,精血津液运行迟缓、代谢减弱,以及形成瘀血、痰饮、水肿等病变。

基础体温偏低是什么原因

1、基础体温偏低可能排卵

当女性月经来临时,基础体温为低温;排卵之后,基础体温则会转为高温。一般来说,女性在排卵24小时之后,受精的比率会变得比较低;但是,男性的精子大约可以在女性的子宫里存活72小时。所以,在女性基础体温处于低温、接近排卵期时就应该行房,可以每隔两天行房一次,这样可以增加受精几率;若等到基础体温达到高温时再行房,那怀孕的几率就已经降低了。

2、基础体温偏低可能多囊卵巢

表现在基础体温上则是:高温期较短,严重的还可能是经常性低温。有这种情况的女性,通常有家族性遗传糖尿病,如怀孕生子,则属于妊娠糖尿病的高危险群。

3、基础体温偏低可能卵巢功能不好

卵巢功能不好的人,通常基础体温的循环周期会缩短,原本的28天,可能慢慢会变为24天或22天,高温期也相应缩短。

4、基础体温偏低可能泌乳素过高

泌乳素高,基础体温的高温期就会缩短,其卵子的质量也较差,所以不容易怀孕或容易流产。

5、基础体温低怎么回事

体温低必定会影响血液循环,所以皮肤开始干燥,爱起痘痘,头发也开始干枯,容易脱发,身体还容易积水浮肿,而OL们经常的肩膀僵硬,腰疼,头疼,都和调节血液循环的植物神经有关。

虽然体寒只是体质上的毛病,没有致死的危险,但是却有可能会导致免疫力下降而引发哮喘、肾炎等疾病。

女性体温过低是由于女性的激素分泌失调,从而引起血管收缩扩张异常,血液循环机能下降,当血液循环不能正常得进行体温调节的时候,人体就开始发冷。在中医里被称为“气血不和”,日本的医学研究也认为“病会先从身体寒冷的部位侵入”.

另外一方面女性比较容易缺铁,而铁又是制造血红蛋白的重要材料,而血红蛋白又担负着运送体内氧份的重大任务,特别是女性月经导致铁的流失,所以这个时期较易引起体温下降,严重还将引起缺铁性贫血。

针灸治疗有哪些好处

脾胃是人体的“后天之本”。人体消化功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体的能量供给。脾脏喜燥恶湿,湿邪最易困脾,影响我们的消化功能,夏季培补脾胃,可以健脾化湿,使我们远离腹胀、腹痛、腹泻的困扰。夏季阳浮于外,过食寒凉也会引起诸多消化系统问题,如胃痛、腹痛、腹泻等,所以夏季固护脾胃尤为重要。

在冬季除了呼吸系统病高发以外,还有一类疾病的发病率也不容小觑,那就是阳虚证和颈肩腰腿痛。和呼吸系统疾病一样,在冬季寒气盛的时候,人们感受了寒邪而产生的疾病,在冬季不能够从根本上消除,只有到了盛夏季节,人体本身的阳气充盛了,才可以更好地驱散体内的寒邪。

长期患有体虚易感、过敏性鼻炎、哮喘、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往往容易在冬季发病,这是因为这些病人平素正气不足,到冬天气温偏低,病邪力量较强的时候,体内的正气不足以与病邪相抗争从而发病,故而冬天宜治标为主,尽可能减轻症状。

冬季女性需要补气养血的原因

1.缺铁

在女性的一生中,因月经、妊娠、分娩等原因造成的失血,或子宫肌瘤、子宫功能性出血引起的失血,都会使相当多的妇女损失大量的铁质。如今,姐妹们大都怕脂肪不敢吃红肉,只吃青菜水果,而青菜水果性寒凉的居多。其实,红肉是女性的恩物,尤其是牛肉和羊肉,都含大量的铁质,可以有效地避免贫血。贫血的MM脸色苍白,气血不足。美国学者证实,缺铁的妇女体温较正常妇女低,热量产生少13%,新陈代谢也比正常人低。补充铁剂后,怕冷的感觉可以减轻。

2.束身内衣

惹祸太紧的束身衣会导致你的生殖系统血液循环不畅,更冷不说,还容易引发妇科炎症。

3.冷饮可口

冰激凌让嘴谗的MM们欲罢不能。冷饮对女性生殖系统没有好处,冬天更要少吃。

4.寒性药物

不少MM常吃减肥药,减肥药药性以寒凉居多,很多都含大黄等苦寒泻药。另外,为了不生痘痘,MM常喝凉茶。女人怕冷,最好是少接触寒性中药。其实,长痘痘的MM很多不是阳气太旺,而是因为阴虚,与其损其阳气,不如滋阴更合适。

5.雌激素水平下降时下一些才三十出头的女性,雌激素水平就开始下降,导致了神经血管不稳定,影响血液循环,也会让她们异常怕冷。

6.缺乏运动

我们体内40%的体温都是通过肌肉运动得来的。不爱运动的人,因为肌肉量不足导致体温偏低。不运动,就无法排汗,体温也就无法上升,造成血液循环不畅的情况。OL们天天上班坐着看电脑,下班倒着看电视,穿高跟鞋也实在不适合多动。出去约会GG开车来接,办张健身卡一年用不了两次。

7.还因为坐得太多,血容易淤积在小腹。流水不腐,老是不流动的血积压在我们的盆腔,盆腔怎么能不生炎症。一旦有炎症,脸上自然就会发黄起斑。所以体育锻炼很重要,动则阳气生。

阳气不足的症状

针对阳气不足的症状,我们可以采用一些措施来起到治疗阳气不足的好处,我们既可以采用运动的方法来治疗阳气不足,也可以采用食疗的方法来治疗阳气不足。

阳气不足最直接的表现为身体不能维持恒温,常态下表现为基础体温下降,致使气血运行速度变慢,机体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下降,一些病理产物(如痰饮、瘀血、结石等)及外来物质(如风、寒、湿气等)不能及时排出而瘀积成疾。如果阳气稍有不足,人体功能基本能维持,但人会有肥胖、手脚冰凉、腰酸背痛等各种不适症状。如果阳气不足程度加剧,人体基础体温就会进一步下降,在一些原有旧疾、旧伤或先天缺陷处瘀积堵塞现象更为严重,致使这些部位生理功能明显失常,因其堵塞部位与程度的不一样而外在突出表现为某一部位的病变。癌症只是堵塞程度更为严重。如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脉象上均显示肝部有堵塞,只是堵塞程度逐次加深。癌症则可称为“寒凝重症。”

阳气不足导致的寒凝诸症的治疗之本则在于“补充阳气,驱除阴邪”,提升五脏六腑的运化功能,增强机体的自愈能力,待到阳气充足,六脉平和,自然诸病已愈,身体素质全面恢复。

80%的现代人都阳气不足——万病皆损于一元阳气,如何扶阳固本呢?在生活中,我们要改变我们一些伤阳气的生活习惯,在夏天经常喝冰镇饮料,吹空调,露宿雨淋,很容易患伤阳之病,比如感冒、拉肚子、风湿等。同样的道理,如果在冬天衣着太厚,久居温室,大汗淋漓或过用辛热,多患伤阴之病,如咽喉肿痛、食欲不振、腹胀等。应该要多吃一些温补的食物,比如,牛肉、羊肉、虾、泥鳅、黄鳝,对于阳气亏损比较严重的,除了在食补,也应该经常用扶阳罐温灸关元、归来、命门及肾俞,我国与世界卫生组织合作的中医治未病项目中,实验证明,扶阳罐对于阳气的亏损是有疗效的,扶阳”的“扶”字,清.阮元解释为:《助也》、“护也”、“治也”,意指“扶”有帮助、保护、调节治理之义。而“扶阳”一词本身就具有宣通、保护、温助、调理阳气,从而使人体阳气宣通、强盛之含义。

宣通是针对阳气被郁,运行不畅而言,温补是针对阳气虚损,失于温壮而言,二者是有区别的,但临床病变错综复杂,运行不畅,和失于温壮往往是阳气病变的两个方面。故治疗中,当重视两方面共同互济的联系,宣通阳气使阳气运行宣畅,可以促进和发挥阳气的功能,如辛温解表祛邪,宣畅阳气,使卫阳营阴得以和调;温壮阳气也可以促进阳气的活动力,如温阳化气,气化水行,使阳气畅旺。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阳气不足,我们知道阳气不足给我们身体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要懂得判断自己是不是阳气不足,上文介绍了阳气不足的症状, 我们一旦出现了阳气不足的症状,就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去治疗。

体温偏低是阳气不足

人体正常体温

人的正常体温为36℃~37℃(腋窝)。专家提出了更精确的范围:理想体温是36.5℃~36.8℃。体温在24小时内略有波动,凌晨2~6时体温最低,午后1~6时最高,波动一般不超过1℃。

恒定的体温让我们能够在不同温度的环境下生存,但不同人群的体温略有差异。儿童体温略高,可达36.8℃~37℃;婴儿和老人的体温较低。特别是早产儿,由于体温调节机制发育还不完善,体温易受环境影响。女性的平均体温比男性高约0.3℃,还会随月经周期而发生变动。正常女性的基础体温以排卵日为分界点,呈现前低后高的状态,也就是“双相体温”。排卵前,孕激素少,体温一般为36.2℃;排卵后,体温急剧上升,增幅可达0.3℃~0.6℃,使基础体温升至36.7℃左右。贫血的女性体温较正常血色素的妇女低 0.7℃,产热量少13%。

中医更多从阳气的角度来阐述体温

阳气是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阳气足则人体各项功能状态饱满,阳气虚则功能状态低下。阳气不足的人体温会偏低一点,一般在35.5~36℃之间。阳气与大自然息息相关,也就是常说的天人相应,比如冬天就要讲究潜藏阳气,否则来年容易生病。

36℃是健康警戒线

一天中,体温最低的凌晨时段,往往也是死亡高峰期,哮喘、失眠、抑郁症患者的早醒,也容易发生在这个时段。下午体温较高,也是身心状况最佳的时候,以下几种体温奥秘与健康尤其密切。

36℃~37℃:免疫力最强

正常的体温意味着基础代谢率正常,血液中充满新鲜氧气和养分,能提升白细胞的功能,有助于抵抗病毒、细菌的入侵,增强免疫力。有资料显示,体温下降1℃,基础代谢下降12%左右,免疫力会下降30%左右。

低于36℃:身体出现危险信号

体温低于36℃时,身体就会颤抖以产生热能,且伴随黑眼圈,鼻头、面色、手掌发红,嘴唇发紫等症状。现代女性中,由于压力增加、不爱锻炼、睡眠饮食不规律等因素,畏寒症患者增多。体温下降造成血液循环不良,白细胞不能正常工作,免疫力降低,哮喘、肺炎、风湿病等疾病自然会找上门来。

低于35℃:对老人最致命

体温降到35℃时,被称为低体温症,患者自觉畏寒怕冷、皮肤湿冷、四肢冰凉、不愿起床,走路困难,老年人和营养不良者最易出现,秋冬季发生低体温的老人约占10%。当老年人的体温低于35℃超过24小时,容易出现心跳骤停。体温降低至32℃时,寒战消失并出现昏睡;降至28℃时会出现室颤,最终可致心脏停搏;降至25℃时,患者呈昏迷,反射消失,瞳孔大小不等,对光反应微弱;降至20℃时,心脏将停止跳动。

体温多少度为发烧

不同的人基础体温也不一样,有人偏高有人偏低,女性普遍比男性低,一般如果没有其它不适症状都应属正常。普遍来说,37.4~38是低烧38~39度是中度发烧,39~41度是高烧,41度以上为超高烧。

测体温时,应先将体温表的水银柱甩到35℃以下,再用棉签蘸酒精擦拭消毒。现在多数是把体温表挟在腋下试温,年龄小或昏迷的小儿可采用肛门测温。

人体正常体温 体温偏低是阳气不足

人体的体温是判断身体正常与否的一个标准,体温过高过低都是不正常的,一般情况下,女性的体温会比男性体温稍微高一些,从中医来看,如果体温偏低的话说明你阳气不足,需要养阳气。

人体正常体温

人的正常体温为36℃~37℃(腋窝)。专家提出了更精确的范围:理想体温是36.5℃~36.8℃。体温在24小时内略有波动,凌晨2~6时体温最低,午后1~6时最高,波动一般不超过1℃。

恒定的体温让我们能够在不同温度的环境下生存,但不同人群的体温略有差异。儿童体温略高,可达36.8℃~37℃;婴儿和老人的体温较低。特别是早产儿,由于体温调节机制发育还不完善,体温易受环境影响。女性的平均体温比男性高约0.3℃,还会随月经周期而发生变动。正常女性的基础体温以排卵日为分界点,呈现前低后高的状态,也就是“双相体温”。排卵前,孕激素少,体温一般为36.2℃;排卵后,体温急剧上升,增幅可达0.3℃~0.6℃,使基础体温升至 36.7℃左右。贫血的女性体温较正常血色素的妇女低 0.7℃,产热量少13%。

中医更多从阳气的角度来阐述体温

阳气是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阳气足则人体各项功能状态饱满,阳气虚则功能状态低下。阳气不足的人体温会偏低一点,一般在35.5~36℃之间。阳气与大自然息息相关,也就是常说的天人相应,比如冬天就要讲究潜藏阳气,否则来年容易生病。

36℃是健康警戒线

一天中,体温最低的凌晨时段,往往也是死亡高峰期,哮喘、失眠、抑郁症患者的早醒,也容易发生在这个时段。下午体温较高,也是身心状况最佳的时候,以下几种体温奥秘与健康尤其密切。

36℃~37℃:免疫力最强

正常的体温意味着基础代谢率正常,血液中充满新鲜氧气和养分,能提升白细胞的功能,有助于抵抗病毒、细菌的入侵,增强免疫力。有资料显示,体温下降1℃,基础代谢下降12%左右,免疫力会下降30%左右。

低于36℃:身体出现危险信号

体温低于36℃时,身体就会颤抖以产生热能,且伴随黑眼圈,鼻头、面色、手掌发红,嘴唇发紫等症状。现代女性中,由于压力增加、不爱锻炼、睡眠饮食不规律等因素,畏寒症患者增多。体温下降造成血液循环不良,白细胞不能正常工作,免疫力降低,哮喘、肺炎、风湿病等疾病自然会找上门来。

低于35℃:对老人最致命

体温降到35℃时,被称为低体温症,患者自觉畏寒怕冷、皮肤湿冷、四肢冰凉、不愿起床,走路困难,老年人和营养不良者最易出现,秋冬季发生低体温的老人约占10%。当老年人的体温低于35℃超过24小时,容易出现心跳骤停。体温降低至32℃时,寒战消失并出现昏睡;降至28℃时会出现室颤,最终可致心脏停搏;降至25℃时,患者呈昏迷,反射消失,瞳孔大小不等,对光反应微弱;降至20℃时,心脏将停止跳动。

体温多少度为发烧

不同的人基础体温也不一样,有人偏高有人偏低,女性普遍比男性低,一般如果没有其它不适症状都应属正常。普遍来说,37.4~38是低烧38~39度是中度发烧,39~41度是高烧,41度以上为超高烧。

测体温时,应先将体温表的水银柱甩到35℃以下,再用棉签蘸酒精擦拭消毒。现在多数是把体温表挟在腋下试温,年龄小或昏迷的小儿可采用肛门测温。

测腋下温度时,要先擦去腋窝的汗,再把体温表有水银柱的一头放在腋下夹紧,5分钟后取出。测肛温时,先在肛表圆头涂些油类物质以起润滑作用,再缓缓插入肛门2厘米左右深,3分钟后取出。肛门测温时,要用手扶着体温表,以免小儿弄碎体温表刺伤肛门。

看体温表时,应横持体温表缓缓转动,取水平线观察水银柱所示温度刻度。体温表用后,要用75%的酒精消毒。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人体体温的基本知识,现在大家对自己的体温是不是有更多的了解呢,小编建议大家,家里都备一个体温计,以备不时之需,闲着没事也可以测测自己的体温,了解自己的身体。

体温偏低是阳气不足

阳气是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阳气足则人体各项功能状态饱满,阳气虚则功能状态低下。阳气不足的人体温会偏低一点,一般在35.5~36℃之间。阳气与大自然息息相关,也就是常说的天人相应,比如冬天就要讲究潜藏阳气,否则来年容易生病。

36℃是健康警戒线

一天中,体温最低的凌晨时段,往往也是死亡高峰期,哮喘、失眠、抑郁症患者的早醒,也容易发生在这个时段。下午体温较高,也是身心状况最佳的时候,以下几种体温奥秘与健康尤其密切。

36℃~37℃:免疫力最强

正常的体温意味着基础代谢率正常,血液中充满新鲜氧气和养分,能提升白细胞的功能,有助于抵抗病毒、细菌的入侵,增强免疫力。有资料显示,体温下降1℃,基础代谢下降12%左右,免疫力会下降30%左右。

低于36℃:身体出现危险信号

体温低于36℃时,身体就会颤抖以产生热能,且伴随黑眼圈,鼻头、面色、手掌发红,嘴唇发紫等症状。现代女性中,由于压力增加、不爱锻炼、睡眠饮食不规律等因素,畏寒症患者增多。体温下降造成血液循环不良,白细胞不能正常工作,免疫力降低,哮喘、肺炎、风湿病等疾病自然会找上门来。

低于35℃:对老人最致命

体温降到35℃时,被称为低体温症,患者自觉畏寒怕冷、皮肤湿冷、四肢冰凉、不愿起床,走路困难,老年人和营养不良者最易出现,秋冬季发生低体温的老人约占10%。当老年人的体温低于35℃超过24小时,容易出现心跳骤停。体温降低至32℃时,寒战消失并出现昏睡;降至28℃时会出现室颤,最终可致心脏停搏;降至25℃时,患者呈昏迷,反射消失,瞳孔大小不等,对光反应微弱;降至20℃时,心脏将停止跳动。

体温多少度为发烧

不同的人基础体温也不一样,有人偏高有人偏低,女性普遍比男性低,一般如果没有其它不适症状都应属正常。普遍来说,37.4~38是低烧38~39度是中度发烧,39~41度是高烧,41度以上为超高烧。

测体温时,应先将体温表的水银柱甩到35℃以下,再用棉签蘸酒精擦拭消毒。现在多数是把体温表挟在腋下试温,年龄小或昏迷的小儿可采用肛门测温。

测腋下温度时,要先擦去腋窝的汗,再把体温表有水银柱的一头放在腋下夹紧,5分钟后取出。测肛温时,先在肛表圆头涂些油类物质以起润滑作用,再缓缓插入肛门2厘米左右深,3分钟后取出。肛门测温时,要用手扶着体温表,以免小儿弄碎体温表刺伤肛门。

看体温表时,应横持体温表缓缓转动,取水平线观察水银柱所示温度刻度。体温表用后,要用75%的酒精消毒。

相关推荐

手脚冰凉肾虚

中医如何认识手脚冰凉? 中医学怎么认为导致手脚冰凉?既然手脚冰凉一个寒症,首先它肯定一个阳气不足的表现,阳气不足其实与我们中医五脏的关系都非常密切的,首先我们看看肾脏,我们知道肾我们的立身之本,我们人的先天,肾为人的先天之本,肾长,元阴元阳,真阴真阳,它为一身阳气之本,肾的阳气能够温煦我们脏腑、形体和关窍,所以如果人的肾阳气不足,就会导致我们的脏腑形体关窍的温煦失职,就会导致我们的宫寒,包括其他全身的畏寒,包括手脚冰凉。 如何缓解手脚冰凉? 阳气不足的症状怎么去治疗呢?平时如何去条理,既然我

体温低于35度有危险吗

体温低于35度不健康的体温,可以视具体情况。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体温在35℃-36℃度属于体温偏低,低于35℃属于体温不升,37℃-37.2℃属于体温偏高,37.3℃-38℃属于低热,38.1℃-39℃属于中度热,39.1℃-41℃属于高热,超过41℃属于超高热。

阳虚的症状有哪些表现

主要表现如下: 畏寒怕冷、四肢不温阳虚最主要的症状,要知道阳气犹如自然界的太阳,阳气不足,则内环境就会处于一种“寒冷”的状态。 阳气不足,细胞的生命活动衰退,所以表现为萎靡懒动。 体内水分的消耗与代谢,取决于阳气的蒸腾作用。如果阳气衰微,对水液蒸腾消耗不足,则多余水分蓄积体内,导致舌体胖大。舌体胖大,受牙齿挤压而出现齿痕。 阳气不足,不能鼓动脉管,所以脉象沉细无力。

红枣小米粥不能吃人群 体质虚寒者

体质虚寒指的平时体质比较弱,容易疲劳、畏寒喜热、体温偏低、消化较差等人群,这类人群平时体内阳气虚弱,寒气较重,而小米味甘性偏凉,若食用过多可能会更加剧体内寒气的聚集,从而容易导致原本不适症状加重,所以一般建议体质虚寒者不宜过多食用红枣小米粥。

人的体温偏低的预防护理

1,注意着装保暖穿防寒服 防寒服隔热值高,携带方便,既能防风,又能防水,一种理想的防寒用具。 2,寒从脚下起鞋的材料要选通气性好的,如帆布,皮革等,穿橡胶与塑料鞋,脚在出汗以后,易发生冻伤,硬而紧的鞋子妨碍脚部的血液循环,也易发生冻伤,当脚趾有麻木感时(冻伤预兆),可作踏步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 3,经常活动按摩要尽量减少皮肤暴露部位,对易于发生冻疮的部位,有必要经常活动或按摩,避免接触导热快的物品,如金属与赤手或雪与臀部的接触,可使热量加速丧失,引起局部冻伤。体温过低加重时,身体就难以再次自我加热,因

女人若阳虚,后果很严重

我记得曾国藩在他的面相书中提到过,一个人走路的时候,如果足跟总不着地,那这个人就短寿的。我不知道他的结论从何而来,但我确实见过两例,都男性,而且都走路脚跟不着地,好像欠着脚跟走路似的。其中一个刚过50岁就因病去世了,而且那场病折磨了他很多年,身体就一直不好;另外一个虽然还活着,但和同龄男性相比,身体显得很弱。 一个人走路的时候,如果足跟总不着地,意味着他可能身体有这个现象其实也可以用“返祖”来解释。当一个人走路的时候,脚跟不着地,身体就形成一种前倾的姿势,严重的时候好像要爬着走似的。和人类的

​女性阳气不足也会导致肥胖 高龄生育还祸及胎儿

小时候阳气最充足,所以小孩子往往精力旺盛,跑跑跳跳劲头十足,不知道疲倦;到了青年时期,就算通宵熬夜稍微休息一下,补个觉,体能也会很快恢复;而工作几年之后,往往熬夜之后,体能恢复需要时间越来越长,而且很多女性开始怕冷,出现手脚冰冷的症状,这就说明阳气已经开始不足…… 女性比男性更易阳气不足 有些人可能先天就会阳气不足,譬如父母就阳虚体质;或者父母高龄生产,因为阳气会随着人的年纪增长而衰减,父母年纪比较大时才生育,初生的孩子就可能阳气不足。此外,孕期女性因为体内燥热,往往爱吃寒冷的东西,也会损伤胎儿的阳气。

人的体温偏低的病理病因

因长期暴露于任何温度,人体散热大于产热时,可引起体温过低,体温过低最常见于寒冷季节或浸泡在水中,但若代谢性或活动性产热(发抖)不能维持核心体温时,也可发生于夏天或温暖季节,严重外伤后也可发生体温过低,固定不动,穿湿衣服,寒风和躺在寒冷的表面物上,可增加发生体温过低的危险性。

女人阳虚的症状都有哪些

1、畏寒怕冷,四肢不温:这阳虚最主要的症状。阳气犹如自然界的太阳,阳气不足,则内环境就会处于一种“寒冷”状态。 2、完谷不化:指的大便中夹杂未消化食物。古人对此现象的产生有一个形象的比喻,食物的消化就好比要把生米煮成熟饭,胃就好比煮饭的锅子,而阳气就好比煮饭用的火,没有“火”,米就无法煮成“饭”。所以当阳气不足时,则进入胃中的食物也就无法很好地“腐熟”(消化),而直接从肠道排出。 3、精神不振:阳气不足,细胞的生命活动衰退,所以表现为萎靡懒动。 4、舌淡而胖,或有齿痕:体内水分的消耗与代谢,取决于

老人手脚冰凉怎么回事

阳气不足,可以服用中药桂附地黄丸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