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是否缺少蛋白质
如何判断是否缺少蛋白质
如何判断是否缺少蛋白质
维持机体内的渗透压的平衡及体液平衡,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免疫细胞和免疫蛋白:有白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抗体(免疫球蛋白)、补体、干扰素等。构成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五羟色氨等。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味觉、视觉和记忆。胶原蛋白:占身体蛋白质的1/3,生成结缔组织,构成身体骨架。如骨骼、血管、韧带等,决定了皮肤的弹性,保护大脑(在大脑脑细胞中,很大一部分是胶原细胞,并且形成血脑屏障保护大脑)。可帮助降低胆固醇水平、提供热能。简单来说,人是由大量的蛋白质做成的,如果没有蛋白质,人不可能可以健康活下去。
缺乏蛋白质时在身体的各个部位会出现如下症状:
头: 1.头发枯黄,断裂,没有光泽,缺乏弹性。2.脱发。3.记忆力减退。4.头痛。5.失眠。6.脑细胞的数量减少。思维不活跃。
口腔:苞疹
皮肤: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减少,皱纹出现。
骨: 骨质疏松关节疼
血液:血色素是由蛋白质组成,缺乏蛋白质贫血。或患白细胞底下症,不补充蛋白质是不会痊愈的。
肾: 肾上腺的原材料是蛋白质,缺乏蛋白质肾虚,补充充足的蛋白质可以补肾。
胰岛素:蛋白质是胰岛素的原材料,蛋白质是糖尿病患者的唯一营养来源。
甲状腺素:蛋白质是甲状腺的原材料,缺乏蛋白质甲亢。
内分泌:蛋白质是内分泌的物质基础,缺乏蛋白质内分泌失调。
肝: 1.肝脏的选择非常严格,只储存完全的蛋白质。2.预防脂肪肝。3.大豆蛋白刺激肝脏除去低密 度脂蛋白胆固醇。4.蛋氨酸——谷胱甘肽是肝脏主要的有毒物质的中和剂。
胃: 1.分解食物的酶是蛋白质,维持消化系统的正常,当蛋白质不足时,消化壁及韧带松弛,某些器官的位置会改变,例如胃下垂,肠子在骨盆里套叠,子宫或膀胱倾斜及其他内脏移位等。2.蛋白质使受伤的肌肉痊愈。3.蛋白质加维生素C加钙形成胶原蛋白,使身体的全部细胞结合起来。
心脏: 1. 心脏病发作频繁的患者,经常是因为饮食中严重缺乏蛋白质。2.在膳食中长期添加大豆蛋白可以替代传统的防治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药物。
肥胖: 1.人正常蛋白质占20%,脂肪占15%,非蛋白质10%,脂肪30%,但是肥胖的人脂肪所占的比 例增 加,蛋白质占的比例减少,补充充足的蛋白质可以减肥。2.蛋白质可以消除水肿。
怎么判断茭白是否变质
看颜色
新鲜的茭白外皮呈绿色,肉质嫩白,若是茭白变红,切开后内部颜色发黑,那么则多表示已经变质,不建议继续食用。
捏软硬
新鲜的茭白一般质地比较硬,捏起来有弹性,若是茭白捏起来十分软,而且有汁水渗出的话,则多表示已经变质。
闻气味
新鲜的茭白气味清香,口感鲜嫩,无明显异味,而变质的茭白闻起来会有比较明显的酸腐气味,吃起来口感偏酸。
血清铁偏低是怎么回事
1、血清铁偏低是怎么回事呢
血清铁偏低常见于:
1.1、铁幼粒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
1.2、营养不良、重度烧伤、肾功能衰竭。
1.3、遗传性转铁蛋白缺乏症。
1.4、急性肝炎、慢性肝损伤等。
2、血清铁蛋白的简介
血清铁蛋白简称铁蛋白。铁蛋白(serum ferritsn, SF)是去铁蛋白(apoferritin)和铁核心Fe3+形成的复合物·铁蛋白的铁核心Fe3+具有强大的结合铁和贮备铁的能力,以维持体内铁的供应和血红蛋白相对稳定性。SF是铁的贮存形式,其含量变化可作为判断是否缺铁或铁负荷过量的指标。
身体缺水有什么症状 小便赤黄
我们的尿液颜色是判断健康状况的主要指标,检查尿液颜色和口腔的湿润度是判断是否缺水的很好方法。理想情况下,我们尿液的颜色应当是很浅的,如果它呈现出深黄色,像苹果汁一样,就是身体在发出信号,提醒我们有可能缺水了。
5个月宝宝怎么判断是否缺钙
夜间盗汗:尤其是入睡后头部大量出汗,哭后出汗更明显。
睡觉不实夜惊、夜啼:夜间经常突然惊醒,啼哭不止。
性情异常: 脾气怪,爱哭闹,坐立不安,不易照看。
枕秃圈:后脑勺处的头发被磨光,形成枕秃。
出牙晚、出牙不齐:有的小儿1岁半时仍未出牙,或牙齿发育不良,牙齿排列参差不齐,咬合不正,牙齿松动,过早脱落。
生长迟缓,学步晚,骨关节畸形:缺钙的小儿多数1岁左右学迈腿走路。缺钙的孩子,由于骨质软,有的表现为“X”形腿,有的表现为“O”形腿,肌肉,松软无力,腿骨疼痛。
前囱门闭合延迟:常在1岁半后仍不闭合,形成方颅。
常有串珠肋肋软骨增生,各个肋骨的软骨增生连起似串珠样,常压迫肺脏,造成小儿通气不畅,容易患气管炎、肺炎。
肌肉肌腱松弛:小儿缺钙严重时,如果腹壁肌肉、肠壁肌肉松弛,可引起肠腔内积气而形成腹部膨大如蛙腹状。如果是脊柱的肌腱松弛,可出现驼背、鸡胸、胸骨疼痛。
其他:小儿缺钙还时常出现食欲不振、精神状态不好、抽搐、对周围环境不感兴趣、智力低下、免疫功能下降等症状。
身体缺水的症状 小便赤黄
我们的尿液颜色是判断健康状况的主要指标,检查尿液颜色和口腔的湿润度是判断是否缺水的很好方法。
理想情况下,我们尿液的颜色应当是很浅的,如果它呈现出深黄色,像苹果汁一样,就是身体在发出信号,提醒我们有可能缺水了。
自我诊断是否缺钙
儿童
当孩子出现下面一些症状时,就应诊断为缺钙:不易入睡、不易进入深睡状态,入睡后爱啼哭、易惊醒,入睡后多汗;阵发性腹痛、腹泻,抽筋,胸骨疼痛,“X’型腿、“O”型腿,鸡胸,指甲灰白或有白痕;厌食、偏食;白天烦躁、坐立不安;智力发育迟、说话晚;学步晚,13个月后才开始学步;出牙晚,10个月后才出牙,牙齿排列稀疏、不整齐、不紧密,牙齿呈黑尖形或锯齿形;头发稀疏;健康状况不好,容易感冒等。
青少年
青少年缺钙会感到明显的生长疼,腿软、抽筋,体育课成绩不佳;乏力、烦躁、精力不集中,容易疲倦;偏食、厌食;蛀牙、牙齿发育不良;易过敏、易感冒等。
青壮年
一般情况下,青壮年都有繁重的生活压力,紧张的生活节奏往往使他们疏忽了身体上的一些不适,加之该年龄段缺钙又没有典型的症状,所以很容易掩盖病情。当有经常性的倦怠、乏力、抽筋、腰酸背疼、易过敏、易感冒等症状时,就应怀疑是否缺钙。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处于非常时期的妇女,缺钙现象较为普遍。不过,随着优生优育知识的普及,人们对此期缺钙的症状较为熟悉。当她们感觉到牙齿松动;四肢无力、经常抽筋、麻木;腰酸背疼、关节疼、风湿疼;头晕,并罹患贫血、产前高血压综合征、水肿及乳汁分泌不足时,就应诊断为缺钙。
老年人
成年以后,人体就慢慢进入了负钙平衡期,即钙质的吸收减少、排泄加大。老年人大多是因为钙的流失而造成缺钙现象。他们自我诊断的症状有老年性皮肤病痒;脚后跟疼,腰椎、颈椎疼痛;牙齿松动、脱落;明显的驼背、身高降低;食欲减退、消化道溃疡、便秘;多梦、失眠、烦躁、易怒等。
准妈妈不能缺少蛋白质营养
害怕孕期营养不够,不少孕妇热衷补蛋白质粉,昨日,记者在各医院产科门诊采访时发现,吃不吃蛋白质粉成了准妈妈们的热门问题。而专家指出,准妈妈不是准病人,均衡营养是关键。
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的孕妇营养咨询室内,短短20分钟就有3位准妈妈咨询有关蛋白质粉的问题。33岁的陈女士刚刚怀孕64天,因为担心怀孕头三个月感冒吃药对宝宝有影响,所以就一直吃蛋白质粉预防感冒。而刘女士则苦着脸对记者说,因为孕吐反应比较厉害,吃什么吐什么,连肉味都闻不得,怕营养跟不上,所以打算吃蛋白质粉。另一位准妈妈张女士则认为,多吃就能多补,食补毕竟有限,像蛋白质粉这样的营养品,吃了总不会有害吧。
武汉市第一医院的何啸兰医师说,孕妇在孕期所需要的营养元素很丰富,如脂肪、铁、钙等,并非只蛋白质一种,需要全面均衡营养。而且从食物中(蛋、肉类、大豆、牛奶)摄取蛋白质比吃蛋白质粉更能被人体吸收。
武汉市中心医院优生优育指导部的医师陈彤对记者说,服用蛋白质粉对感冒等疾病没有任何预防作用。如果孕妇身体健康、营养良好的话,不需要额外补充蛋白质。除非经检查患有低蛋白血症。另外,孕妇食用过量蛋白质粉,可能会导致体重超重,而这些都不利于孕妇的自然分娩,产后体形恢复也比较慢。
至于孕妇孕吐靠蛋白质粉补充营养,陈彤医生说,有些蛋白质粉溶解度并不是很好,服用后会刺激孕妇的胃部,加剧孕吐。
如何判断是否缺钙
1、看症状:1)婴儿期缺钙可能出现多汗、夜惊、烦躁、枕秃、生长迟缓,骨钙化不良;2)青少年或绝经期女性缺钙可能出现不明原因的腰背疼痛、身长缩短、驼背、非暴力性骨折等情况;3)老年人缺钙易出现骨质疏松、骨质软化、骨质增生。
2、看指标:1)测定血钙浓度,成人的血钙参考值为2.1~2.6mol/L;2)测定骨密度(BMD),正常的参考范围为-1至+1之间。
3、 看膳食:回顾自己是否经常使用含钙量高的食物,如奶类及奶制品、海产品、坚果类食物、豆制品等。
林赛氏指甲怎么检查 检查微量元素
出现林赛氏指甲可能吃因为身体营养跟不上,缺乏某些营养元素引起的,所以建议做一个微量元素检查。
微量元素的检查主要通过血液检查和毛发测定来判断,微量元素的检查结果只是一个参考值,患者需要根据临床症状和检查数据来判断是否缺乏某些微量元素。
如何判断是否缺乏雌激素
1、成年后已开始无其它病因的脱发、白发。初步判定:雌激素已开始下降,影响毛囊素的分泌。
2、成年后已经开始无其它病因的失眠、神经衰弱。初步判定:雌激素已经开始下降,影响了脑垂体分泌的褪黑素。
3、年龄范围?
20-25岁基本正常,个别人提前下降。
25-30岁开始有下降趋势。
30-35岁雌激素含量慢慢降低。
35-45岁雌激素含量急速下降。
45-50岁雌激素尚有少量分泌。
50-60岁雌激素分泌维持在越来越低的水平。
4、开始出现无其它病因的月经不调。初步判定:雌激素分泌已经紊乱或者下降,开始影响月经的正常进行。
5、开始经常出现肌肉酸痛、肩周炎、疲劳。初步判定:雌激素含量开始下降。
6、开始出现骨质疏松导致的疾病(颈椎病、骨质增生、骨刺)初步判定:雌激素含量急速下降,影响钙吸收。
指甲缺营养变黄变厚吗
可能会变黄变厚。
我们知道指甲的健康生长和自身是否缺乏营养息息相关,若身体营养不足,可能会出现指甲有白点、横纹竖纹、凹凸不平、生长缓慢、变黄变厚等症状,但只看指甲变黄变厚我们还不能判断是因缺营养引起,还需根据以下几点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