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股蓝的形态特征
绞股蓝的形态特征
绞股蓝是多年生攀缘草本。茎细弱,多分枝,具纵棱和沟槽,无毛或疏被短柔毛。
叶互生;叶柄长3-7cm;卷须纤细,2歧,稀单一,无毛或基部被短柔毛;叶片膜质或纸质,鸟足状,具5-9小叶,通常5-7,卵状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中央小叶长3-12cm,宽1.5-4cm,侧生小叶较小,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渐狭,边缘具波状齿或圆齿状牙齿,上面深绿色,背面淡绿以,两渐狭,边缘具波状齿或圆齿状牙齿,上面深绿以,背面淡绿色,两面均被短硬毛;侧脉6-8 对,上面平坦,下面突起,细脉网状。
雌雄异株,雄花为圆锥花序,花序穗纤细,多分枝,长10-15(-20)cm,分枝扩展,长3-4(-15)cm,有时基部具小叶,被短柔毛,花梗丝状,长1-4mm;基部具钻状小苞片;花萼筒极短,5裂,裂片三角形;花冠淡绿以,5深裂,裂片卵状披针形,长 2.5-3mm,宽约1mm,具1脉,边缘具缘毛状小齿;雄蕊5,联合成柱;雌花为圆锥花序,较雄花小,花萼、花冠均似雄花;子房球形,花柱3短而分叉,柱头2裂,具短小退化雄蕊5。
果实球形,径5-6mm,成熟后为黑色,光滑无毛。内含倒垂种子2颗,卵状心形,径约4mm,灰褐色或深褐色,顶端钝,基部心形,压扁状,面具乳突状突起。花期3-11月,果期4-12月。
绞股蓝可以和茶叶一起泡吗 绞股蓝和哪些茶叶一起泡好
绿茶的色泽清淡,冲泡后的茶汤回味甘甜,而且常饮绿茶能防癌,降脂和减肥,与绞股蓝茶搭配在一起冲泡不仅口感更好,其降脂减肥的功效也更佳。
推荐泡法
取材:绞股蓝10克、绿茶2克左右。
冲泡方法
1.先将绞股蓝烘或焙(去腥味),研粗末与茶叶以沸水冲泡10分钟。
2.或将这二味加水煎10分钟,每日1剂,时不时的饮服。
3.如觉得味道不好的,可加入蜂蜜或白糖适量以调味。
绞股蓝和罗布麻都是性凉的食材,都有降血脂降血压的功效,特别适合需要降血脂和降血压的人群服用。
推荐泡法
搭配:罗布麻、杜仲、绞股蓝。
冲泡方法:每天6g杜仲+6g绞股蓝+6g罗布麻一起冲泡
功效:罗布麻性凉,有降血脂血压、调节心脑血管功能;杜仲性温,有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功效;而绞股蓝性凉,能调脂代谢,净化血液,降三高三者搭配,温寒中和,既对身体无害,又增加了降脂降压等多重功效。
红茶属于全发酵茶,性热,具有红茶、红汤、红叶和香甜味醇的特征。而绞股蓝茶性寒,微苦,搭配红茶饮用刚好中和其寒性与苦味,不仅味道更好,还更具美颜、解毒、养胃等功效。
推荐泡法
取材:绞股蓝10克、绿茶3—5克左右。
冲泡方法
1.先将绞股蓝烘或焙(去腥味),研粗末与茶叶以沸水冲泡10分钟。
2.或将这二味加水煎10分钟,每日1剂,时不时的饮服。
羽衣甘蓝的形态特征
羽衣甘蓝的观赏品种很多,叶片形态美观多变,色彩绚丽如花。其中心叶片颜色尤为丰富,整个植株形如牡丹。叶基生,幼苗与食用甘蓝极像,但长大后不结球。叶大而肥厚,叶色丰富,叶形多变,开花时总状花序高可达1.2m。
羽衣甘蓝植株高大,根系发达,主要分布在30厘米深的耕作层。茎短缩,密生叶片。叶片肥厚,倒卵形,被有蜡粉,深度波状皱褶,呈鸟羽状,美观。
花序总状,虫媒花,果实为角果,扁圆形,种子圆球形,褐色,千粒重4克左右。花期4月。主要观赏期为冬季。株丛整齐,叶形变化丰富,叶片色彩斑斓,一株羽衣甘蓝犹如一朵盛开的牡丹花,因而又名叶牡丹。
苤蓝的形态特征
二年生粗壮直立草本,高30~60厘米。全株光滑无毛。茎短,离地面2~4厘米处,开始膨大而成为一坚硬的、长椭圆形、球形或扁球形、具叶的肉质球茎,直径5~10厘米,或过之;外皮通常淡绿色,亦有绿色或紫色者,内部的肉白色。叶长20~40厘米,其中有1/2~1/3为叶柄;叶片卵形或卵状矩圆形,光滑,被有白粉,边缘有明显的齿或缺刻,近基部通常有1~2裂片;花茎上的叶似茎叶而较小,叶柄柔弱。
苤蓝 花黄白色;排列成长的总状花序;萼片4,狭而直立;花瓣4,展开如十字形;雄蕊4强;雌蕊1,子房上位,柱头头状。角果长圆柱形,喙常很短,且于基部膨大。种子小,球形,径1~2毫米,有极小的窝点。花期春季。
蓝藻的形态特征
蓝藻不具叶绿体、线粒体、高尔基体、中心体、内质网和液泡等细胞器,唯一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含叶绿素a,无叶绿素b,含数种叶黄素和胡萝卜素,还含有藻胆素(是藻红素、藻蓝素和别藻蓝素的总称)。一般说,凡含叶绿素a和藻蓝素量较大的,细胞大多呈蓝绿色。同样,也有少数种类含有较多
的藻红素,藻体多呈红色,如生于红海中的一种蓝藻,名叫红海束毛藻,由于它含的藻红素量多,藻体呈红色,而且繁殖的也快,故使海水也呈红色,红海便由此而得名。蓝藻虽无叶绿体,但在电镜下可见细胞质中有很多光合片层,叫类囊体,各种光合色素均附于其上,是含有色素的膜性结构,大大增加了细胞内的膜面积,该结构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
蓝藻的细胞壁和细菌的细胞壁的化学组成类似,主要为肽聚糖(糖和多肽形成的一类化合物);贮藏的光合产物主要为蓝藻淀粉和蓝藻颗粒体等。细胞壁分内外两层,内层是纤维素的,少数人认为是果胶质和半纤维素的。外层是胶质衣鞘以果胶质为主,或有少量纤维素。内壁可继续向外分泌胶质增加到胶鞘中。有些种类的胶鞘很坚密拌可有层理,有些种类胶鞘很易水化,相邻细胞的胶鞘可互相溶和。胶鞘中可有棕、红、灰等非光合作用色素。蓝藻的藻体有单细胞体的、群体的和丝状体的。最简单的是单细胞体。有些单细胞体由于细胞分裂后子细胞包埋在胶化的母细胞壁内而成为群体,如若反复分裂,群体中的细胞可以很多,较大的群体可以破裂成数个较小的群体。有些单细胞体由于附着生活,有了基部和顶部的极性分化,丝状体是由于细胞分裂按同一个分裂面反复分裂、子细胞相接而形成的。有些丝状体上的细胞都一样,有些丝状体上有异形胞的分化;有的丝状体有伪枝或真分枝,有的丝状体的顶部细胞逐渐尖窄成为毛体,这也叫有极性的分化。丝状体也可以连成群体,包在公共的胶质衣鞘中,这是多细胞个体组成的群体。
蓝石莲的形态特征
蓝石莲植株有粗壮的茎,随着时间的生长而慢慢逐渐伸长形成大的老桩。叶片莲座型密集排列,株径不会太大,叶片倒水滴型,叶缘薄,有比较尖的叶尖,叶片有轻微褶皱,叶片中间厚薄一样,叶片中间有条凹陷,直到基部,整个叶片微微对折。植株叶色白绿色,叶片有微白粉,常年绿色。弱光则叶片容易拉长,株型不够紧凑。蓝石莲开簇状花序,花开倒钟型,粉红色。蓝石莲和玉蝶粗看有点象,区别在于叶片,玉蝶叶片前端圆,蓝石莲叶片前端较尖,很好辨认。
蓝石莲植株不大有矮小的茎,随着时间的生长而慢慢逐渐伸长形成老桩。叶片莲座型密集排列,株径不会很大,叶片相对比较薄。蓝石莲锦匙型叶片,叶缘光滑无褶皱,有叶尖,叶心绿色,两边是浅黄色或浅白色的锦。叶片有微白粉,新叶色浅、老叶色深。强光与昼夜温差大或冬季低温期叶片会轻微粉红,弱光则叶色浅粉蓝,锦也会变微白。叶面上覆有微白粉,老叶白粉掉落后呈光滑状。蓝石莲锦穗状花序,花开倒钟型,黄红色,花期在春季。
形态特征
马兰头根状茎有匍枝,有时具直根。茎直立,高30-70厘米,上部有短毛,上部或从下部起有分枝
基部叶在花期枯萎;茎部叶倒披针形或倒卵状矩圆形,长3-6稀达10厘米,宽0.8-2稀达5厘米,顶端钝或尖,基部渐狭成具翅的长柄,边缘从中部以上具有小尖头的钝或尖齿或有羽状裂片,上部叶小,全缘,基部急狭无柄,全部叶稍薄质,两面或上面有疏微毛或近无毛,边缘及下面沿脉有短粗毛,中脉在下面凸起。
头状花序单生于枝端并排列成疏伞房状。总苞半球形,径6-9毫米,长4-5毫米;总苞片2-3层,覆瓦状排列;外层倒披针形,长2毫米,内层倒披针状矩圆形,长达4 毫米,顶端钝或稍尖,上部草质,有疏短毛,边缘膜质,有缘毛。花托圆锥形。舌状花1层,15-20个,管部长1.5-1.7毫米;舌片浅紫色,长达10毫米,宽1.5-2毫米;管状花长3.5毫米,管部长1.5毫米,被短密毛。
瘦果倒卵状矩圆形,极扁,长1.5-2毫米,宽1毫米,褐色,边缘浅色而有厚肋,上部被腺及短柔毛。冠毛长0.1-0.8毫米,弱而易脱落,不等长。花期5-9月,果期8-11月。[1]
绞股蓝和哪些茶叶一起泡好
1、绞股蓝+绿茶
绿茶的色泽清淡,冲泡后的茶汤回味甘甜,而且常饮绿茶能防癌,降脂和减肥,与绞股蓝茶搭配在一起冲泡不仅口感更好,其降脂减肥的功效也更佳。
推荐泡法
取材:绞股蓝10克、绿茶2克左右。
冲泡方法
1.先将绞股蓝烘或焙(去腥味),研粗末与茶叶以沸水冲泡10分钟。
2.或将这二味加水煎10分钟,每日1剂,时不时的饮服。
3.如觉得味道不好的,可加入蜂蜜或白糖适量以调味。
2、绞股蓝+罗麻布茶
绞股蓝和罗布麻都是性凉的食材,都有降血脂降血压的功效,特别适合需要降血脂和降血压的人群服用。
推荐泡法
搭配:罗布麻、杜仲、绞股蓝。
冲泡方法:每天6g杜仲+6g绞股蓝+6g罗布麻一起冲泡
功效:罗布麻性凉,有降血脂血压、调节心脑血管功能;杜仲性温,有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功效;而绞股蓝性凉,能调脂代谢,净化血液,降三高三者搭配,温寒中和,既对身体无害,又增加了降脂降压等多重功效。
3、绞股蓝+红茶
红茶属于全发酵茶,性热,具有红茶、红汤、红叶和香甜味醇的特征。而绞股蓝茶性寒,微苦,搭配红茶饮用刚好中和其寒性与苦味,不仅味道更好,还更具美颜、解毒、养胃等功效。
推荐泡法
取材:绞股蓝10克、绿茶3—5克左右。
冲泡方法
1.先将绞股蓝烘或焙(去腥味),研粗末与茶叶以沸水冲泡10分钟。
2.或将这二味加水煎10分钟,每日1剂,时不时的饮服。
绞股蓝七叶和五叶的区别
外观
五叶绞股蓝和七叶绞股蓝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叶柄上叶片的数量不同,五叶绞股蓝每个叶柄上都有五个叶片,而七叶绞股蓝有七个叶片。
生长环境
七叶绞股蓝生长在大山之中,相当于五叶绞股蓝来说,不利于采摘,数量也较少,而五叶绞股蓝是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主要生长在山脚、半山腰等。
泡水颜色
五叶绞股蓝和七叶绞股蓝泡水的颜色也有不同,五叶绞股蓝本身为绿色,泡水后多为青绿色,而七叶绞股蓝本身为深绿色,而泡水后会有些变深,甚至发黑的颜色。
口感
七叶绞股蓝属于野生的绞股蓝,口感上对于五叶绞股蓝来说,较为清苦,解毒性强,而五叶绞股蓝口感微苦,有清香之感。
芥蓝的形态特征
茎叶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0.5-1米,常30-40厘米,无毛,具粉霜;茎直立,有分枝。基生叶卵形,长达10厘米,边缘有微小不整齐裂齿,不裂或基部有小裂片,叶柄长3-7厘米;茎生叶卵形或圆卵形,长6-9厘米,边缘波状或有不整齐尖锐齿,基部耳状,沿叶柄下延,有少数显著裂片;茎上部叶长圆形,长8-15厘米,顶端圆钝,不裂,边缘有粗齿,不下延或有显著叶柄。
花的特征
总状花序长,直立;花白色或淡黄色,直径1.5-2厘米;花梗长1-2厘米,开展或上升;萼片披针形,长4-5毫米,边缘透明;花瓣长圆形,长2-2.5厘米,有显著脉纹,顶端全缘或微凹,基部成窄爪。
果实特征
长角果线形,长3-9厘米,顶端骤收缩成长5-10毫米的喙。种子凸球形,直径约2毫米,红棕色,有微小窝点。花期3-4月,果期5-6月。
甘蓝的形态特征
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高约60-150厘米。下部叶大,大头羽状深裂,长达40厘米,具有色叶脉,有柄;顶裂片大,顶端圆形,基部歪心形,边缘波状,具细圆齿,顶裂片3-5对,倒卵形,上部叶长圆形,全缘,抱茎,所有叶肉质,无毛,具白粉霜。总状花序在果期长达30厘米或更长;花浅黄色,直径10-15毫米;萼片长圆形,直立,长8-11毫米;花瓣倒卵形,长15-20毫米,顶端圆形,有爪。长角果圆筒形,长5-10厘米;喙长5-10毫米,无种子;果梗长约2厘米;种子球形,直径约2毫米,灰棕色。[
绞股蓝七叶和五叶的区别
五叶绞股蓝和七叶绞股蓝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叶柄上叶片的数量不同,五叶绞股蓝每个叶柄上都有五个叶片,而七叶绞股蓝有七个叶片。
七叶绞股蓝生长在大山之中,相当于五叶绞股蓝来说,不利于采摘,数量也较少,而五叶绞股蓝是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主要生长在山脚、半山腰等。
五叶绞股蓝和七叶绞股蓝泡水的颜色也有不同,五叶绞股蓝本身为绿色,泡水后多为青绿色,而七叶绞股蓝本身为深绿色,而泡水后会有些变深,甚至发黑的颜色。
七叶绞股蓝属于野生的绞股蓝,口感上对于五叶绞股蓝来说,较为清苦,解毒性强,而五叶绞股蓝口感微苦,有清香之感。
蓝靛果的形态特征
蓝果忍冬(原变种)落叶灌木;幼枝和叶柄无毛或具散生短糙毛。冬芽有1对铅形外鳞片。叶宽椭圆形,有时圆卵形或倒卵形,厚纸质,长1.5-5厘米,无毛或沿中脉有疏硬毛。小苞片合生成一坛状壳斗,完全包被相邻两萼筒,果熟时变肉质;花冠黄白色,筒状漏斗形,稍不整齐,长9.5-11(-13) 毫米,筒比裂片长2倍;花药与花冠等长。复果蓝黑色,圆形。[2]
蓝靛果幼枝有长、短两种硬直糙毛或刚毛,老枝棕色,壮枝节部常有大形盘状的托叶,茎犹如贯穿其中。冬芽叉开,长卵形,顶锐尖,有时具副芽。叶矩圆形、卵状矩圆形或卵状椭圆形,稀卵形,长2-5(-10) 厘米,顶端尖或稍钝,基部圆形,两面疏生短硬毛,下面中脉毛较密且近水平开展,有时几无毛。总花梗长2-10毫米;苞片条形,长为萼筒的2-3倍;花冠长1-1.3厘米,外面有柔毛,基部具浅囊,筒比裂片长1.5-2倍;雄蕊的花丝上部伸出花冠外;花柱无毛,伸出。复果蓝黑色,稍被白粉,椭圆形至准圆状椭圆形,长约1.5厘米。花期5-6月,果熟期8-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