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擂椒的功效 温中散寒

擂椒的功效 温中散寒

擂椒的主要成分是辣椒,辣椒具有药食同源的特性,中医认为:辣椒性味辛、热,食用擂椒可以去除体内寒气,且归心、脾二经,所以擂椒食用后对中焦脾胃寒证具有很好的功效,经常食用擂椒还可以有效缓解胃寒疼痛及风湿痛、腰肌痛等湿寒之症。


冬天四道暖胃美食

1.红糖姜肚煲。

原料:猪肚一个,生姜四两,红糖二两。制法:将猪肚洗净,生姜切成丝,与红糖一起放入猪肚内,两头用棉线扎紧,加清水煮至肚烂,食肚喝汤。功效:暖胃止痛,适用于脾胃虚寒、遇寒加重、口泛清水的患者服食。不建议糖尿病患者服食。

2.肉桂砂仁炖牛腩。

原料:鲜牛腩250克,肉桂3克,砂仁6克,陈皮3克,生姜3片。制法:将肉桂刮去粗皮,砂仁打碎,陈皮、生姜洗净。牛腩洗净切块,焯水去除膻味。

把全部材料放人炖盅内,加适量凉开水,隔水炖2小时,调味后食用。功效:温中散寒,行气止痛。适用于胃寒气滞的患者服食。

3.胡椒羊肉汤。

原料:羊肉150克,胡椒10克,陈皮6克,生姜15克。制法:将羊肉洗净切块,下锅爆香。把胡椒、陈皮、生姜洗净,与羊肉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用大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煮1~2小时,调味后食用。功效:温中助阳,散寒止痛。适用于脾胃虚寒的胃痛患者服食。

4.姜粥。

原料:干姜10克,高良姜10克,大米50克。制法:大米洗净后加水熬粥,快熟时加入高良姜和干姜,煮至米熟(约5~10分钟)即可,趁热服食。功效:温中散寒止痛。适用于脾胃虚寒、常胃痛的患者服食。

腹结的准确位置图 腹结穴的功效作用

功效:温中散寒,行气活血,理气降逆。

作用机制:腹结穴属脾经,位于腹部,具有温中散寒,行气活血之功,可治疗阴寒凝结,气血运行不畅所致腹痛,疝气,便秘,及寒湿停滞,水汽不化,行于肠间的泄泻;还可作用于治疗寒邪中阻,气机上逆的咳逆等症。


冬季4个暖胃良方

肉桂砂仁炖牛腩

做法:鲜牛腩250克,肉桂3克,砂仁6克,陈皮3克,生姜3片。将肉桂刮去粗皮,砂仁打碎,陈皮、生姜洗净。牛腩洗净切块,焯水去除膻味。把全部材料放人炖盅内,加适量凉开水,隔水炖2小时,调味后食用。

功效:温中散寒,行气止痛。适用于胃寒气滞的患者服食。

红糖姜肚煲

做法:猪肚一个,生姜四两,红糖二两。将猪肚洗净,生姜切成丝,与红糖一起放入猪肚内,两头用棉线扎紧,加清水煮至肚烂,食肚喝汤。

功效:暖胃止痛,适用于脾胃虚寒、遇寒加重、口泛清水的患者服食。不建议糖尿病患者服食。

姜粥

做法:干姜10克,高良姜10克,大米50克。大米洗净后加水熬粥,快熟时加入高良姜和干姜,煮至米熟(约5~10分钟)即可,趁热服食。

功效:温中散寒止痛。适用于脾胃虚寒、常胃痛的患者服食。

胡椒羊肉汤

做法:羊肉150克,胡椒10克,陈皮6克,生姜15克。将羊肉洗净切块,下锅爆香。把胡椒、陈皮、生姜洗净,与羊肉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用大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煮1~2小时,调味后食用。

功效:温中助阳,散寒止痛。适用于脾胃虚寒的胃痛患者服食。

胃寒的调理方法

三款适合胃寒患者吃的滋补美食:

1.姜汁牛肉饭

材料:鲜嫩牛肉75克、大米120克,姜汁、糖、酒适量。

制作:先将嫩牛肉洗净剁成肉糜,加入姜汁及酒、盐、糖、油腌一下。然后,将大米洗净煮饭,水分将干时,放入腌好之牛肉,文火焗透即可。

功能:滋补温中,散寒醒胃。

适用于脾胃虚寒、中气不足的胃痛患者。

2.肉桂砂仁炖牛

材料:肉桂3克、砂仁6克、陈皮3克、鲜牛 250克、生姜3片。

制作:先将肉桂刮去粗皮,砂仁打碎,陈皮、生姜洗净。牛 洗净切块,飞水去膻味。然后把全部材料放入炖盅内,加凉开水适量,隔水炖2小时,调味食用。

功效:温中散寒,行气止痛。

注意:湿热胃痛不宜食用本炖品。

3.白胡椒猪肚汤

材料:白胡椒15克、猪肚500克、盐5克。

制作:先把猪肚反复用水冲洗净; 再把白胡椒打碎,放入猪肚内,并留少许水分; 最后把猪肚头尾用线扎紧,加凉开水适量,慢火煲1个小时以上(至猪肚酥软),加盐调味饮汤食猪肚即可。

功效:温中散寒,醒脾开胃

擂椒的功效

温中散寒。

擂椒的主要成分是辣椒,辣椒具有药食同源的特性,中医认为:辣椒性味辛、热,食用擂椒可以去除体内寒气,且归心、脾二经,所以擂椒食用后对中焦脾胃寒证具有很好的功效,经常食用擂椒还可以有效缓解胃寒疼痛及风湿痛、腰肌痛等湿寒之症。

胃寒就吃这物

1、姜汁牛肉饭

材料:鲜嫩牛肉75克、大米120克,姜汁、糖、酒适量。

制作:先将嫩牛肉洗净剁成肉泥,加入姜汁及酒、盐、糖、油腌一下。然后,将大米洗净煮饭,水分将干时,放入腌好的牛肉,文火焗透即可。

功能:滋补温中,散寒醒胃。

适用于脾胃虚寒、中气不足的胃痛患者。

2、肉桂砂仁炖牛肉

材料:肉桂3克、砂仁6克、陈皮3克、鲜牛肉250克、生姜3片。

制作:先将肉桂刮去粗皮,砂仁打碎,陈皮、生姜洗净。牛肉洗净切块,飞水去膻味。然后把全部材料放入炖盅内,加凉开水适量,隔水炖2小时,调味食用。

功效:温中散寒,行气止痛。

注意:湿热胃痛不宜食用本炖品。

3、白胡椒猪肚汤

材料:白胡椒15克、猪肚500克、盐5克。

制作:先把猪肚反复用水冲洗净;再把白胡椒打碎,放入猪肚内,并留少许水分;最后把猪肚头尾用线扎紧,加凉开水适量,慢火煲1个小时以上(至猪肚酥软),加盐调味饮汤食猪肚即可。

功效:温中散寒,醒脾开胃。

炮姜和高良姜还有干姜有什么区别

炮姜主治:温中散寒,温经止血。用于脾胃虚寒,腹痛吐泻,吐衄崩漏,阳虚失血。 本品为干姜的炮制加工品。

干姜功效: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温肺化饮。

高良姜功能主治:温胃散寒,消食止痛。用于脘腹冷痛,胃寒呕吐,嗳气吞酸。 祝健康!

冬季艾灸的好处与功效 温中散寒

艾灸主要是由艾叶或者艾草制成的,中医认为,血见热则行,见寒则凝,适当艾灸可以通过对经脉进行温热刺激,起到温经通络、散寒除痹的作用,是很适合冬季的时候进行养生的。


冬天暖胃的4款食疗

红糖姜肚煲。原料:猪肚一个,生姜四两,红糖二两。制法:将猪肚洗净,生姜切成丝,与红糖一起放入猪肚内,两头用棉线扎紧,加清水煮至肚烂,食肚喝汤。功效:暖胃止痛,适用于脾胃虚寒、遇寒加重、口泛清水的患者服食。不建议糖尿病患者服食。

肉桂砂仁炖牛腩。原料:鲜牛腩250克,肉桂3克,砂仁6克,陈皮3克,生姜3片。制法:将肉桂刮去粗皮,砂仁打碎,陈皮、生姜洗净。牛腩洗净切块,焯水去除膻味。把全部材料放人炖盅内,加适量凉开水,隔水炖2小时,调味后食用。功效:温中散寒,行气止痛。适用于胃寒气滞的患者服食。

胡椒羊肉汤。原料:羊肉150克,胡椒10克,陈皮6克,生姜15克。制法:将羊肉洗净切块,下锅爆香。把胡椒、陈皮、生姜洗净,与羊肉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用大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煮1~2小时,调味后食用。功效:温中助阳,散寒止痛。适用于脾胃虚寒的胃痛患者服食。

姜粥。原料:干姜10克,高良姜10克,大米50克。制法:大米洗净后加水熬粥,快熟时加入高良姜和干姜,煮至米熟(约5~10分钟)即可,趁热服食。功效:温中散寒止痛。适用于脾胃虚寒、常胃痛的患者服食。

胃疼吃什么药

1.老姜、红糖,将生姜捣汁去渣,隔汤蒸10沸,将红糖溶入收膏,以4日服完,每日早、晚各服1次。

功效:温中散寒。

2.蜂蜜、红糖适量、红花。将红花放在保温杯中,沸水冲泡,盖上盖,经泡10分钟后,随即调入蜂蜜、红糖,趁热饮服。

功效:和胃利肠、止痛祛疡。

3.干姜、炙附子。将干姜、炙附子共捣碎细,置净器中,然后放入黄酒500毫升,密封,经7日后开取,去渣备用。每日饭前温服1~2杯,日服3次。

功效:温中散寒。

4.干、高良姜、花椒、粳米、红糖。将干姜切成片,与高良姜、花椒洗净,共放入纱布代内盛装,扎口。把淘洗净的粳米和布代加清水同煮,30分钟后取出姜袋,共煮成粥服食。每日早、晚各服1次。

功效:温中止痛。

5.佛手柑、粳米、冰糖少许。将佛手柑洗净,煎煮,去渣留汁,再与淘洗净的粳米,冰糖同煮成粥。每日早、晚温热服食。

功效:理气止疼。

老人胃痛怎么办 姜汤

老姜、红糖,将生姜捣汁去渣,隔汤蒸10分沸,将红糖溶入收膏,以4日服完,每日早、晚各服1次。

功效:温中散寒。


相关推荐

吃饭以后胃疼该怎么办

凡以胃脘部经常发生疼痛为主的病证,称为胃疼。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病,以及胃神经官能症等均以胃脘疼痛为主要表现。胃疼的食疗方常用的有:(1)老姜、红糖,将生姜捣汁去渣,隔汤蒸10分沸,将红糖溶入收膏,以4日服完,每日早、晚各服1次。功效:温中散寒。(2)蜂蜜、红糖适量、红花。将红花放在保温杯中,沸水冲泡,盖上盖,经泡10分钟后,随即调入蜂蜜、红糖,趁热饮服。功效:和胃利肠、止痛祛疡。(3)

​上班族治疗胃痛偏方大集合

(1) 老姜250克、红糖250克,将生姜捣汁去渣,隔汤蒸10沸,将红糖溶入收膏,以4日服完,每日早、晚各服1次。功效:温中散寒。(2) 蜂蜜、红糖适量、红花5克。将红花放在保温杯中,沸水冲泡,盖上盖,经泡10分钟后,随即调入蜂蜜、红糖,趁热饮服。 功效:和胃利肠、止痛祛疡。 (3)干姜60克、炙附子40克。将干姜、炙附子共捣碎细,置净器中,然后放入黄酒500毫升,密封,经7日后开取,去渣备用。每

姜茶的做法大全

老姜茶材料:红茶6克,老生姜10克,蜂蜜适量。制作:将红茶叶与老生姜加清水煎茶,待温时,调入蜜糖饮用。功效:温中散寒,健胃消食。适用于寒邪所致胃痛。注意:湿热型胃痛不宜用。红糖姜茶生姜:50克红糖:75克功效:暖宫、活血做法:生姜剁得碎碎的,加三碗水煲成一碗水,如果是要补血的,请加入红枣。在煲到差不多剩下一碗水的时候,加入红糖。红糖不用煲这么久开水姜茶材料:生姜一片,开水一杯[1]制作:一杯水用一

玉米须治疗肾结石偏方 红糖玉米须水

功效:温中散寒、利尿去水。材料:红糖、玉米须。方法:1,将玉米须清洗干净。2,取适量红糖和沥干后的玉米须放在一起。3,小火煎煮10分钟左右。4,红糖粘锅,煎煮过程中需要不断的进行搅拌。5,等到水的颜色变得很深重就可以出锅了。6,放凉后饮用。

冬季5款暖胃美食

1、红糖姜肚煲主材:猪肚一个,生姜四两,红糖二两(糖尿病患者不用)。制法:将猪肚洗净,生姜切成丝,与红糖一道放入猪肚内,两头用棉线扎紧,加清水煮至肚烂,食肚喝汤。功效:暖胃止痛,适用于脾胃虚寒,症见脘腹冷痛,遇寒加重,口泛清水等。2、肉桂砂仁炖牛腩主材:鲜牛脯250克,肉桂3克,砂仁6克,陈皮3克,生姜3片。制法:将肉桂刮去粗皮,砂仁打碎,陈皮、生姜洗净。牛腩洗净切块,焯水去除膻味。把全部材料放人

生姜怎么吃治感冒 生姜鲜藕汁

食材:生姜50克,去节鲜藕500克。做法:将鲜藕,生姜洗净,捣烂搅汁饮服,一日内分次服完。功效:温中散寒,适宜于胃肠型感冒患者饮用,有助于缓解胃肠型感冒引起的发热,烦渴,呕吐,腹痛,泄泻等症。

山姜有什么作用和疗效 温中散寒

在《贵阳民间药草》中有记载:“山姜根茎及叶:温肺,散寒,止咳。”可见山姜有温中散寒的作用,日常直接食用或煮水喝能驱散体内寒气,适用于风寒感冒、胃寒冷痛等病症的缓解治疗。

关节炎喝什么药酒好 附子酒

材料:制附子30克,白酒500毫升。做法:先将制附子捣碎成麻豆大小,置于干净的瓶中,倒入白酒浸泡3到5天后开始饮用,每日两次,每次服用15到20毫升。功效:温中散寒,止痛,适用于四肢不温,冷汗淋漓,面色苍白,畏寒怕冷,关节痛,腹中冷痛等症。

胃酸烧心的偏方

(1)老姜250克、红糖250克,将生姜捣汁去渣,隔汤蒸10沸,将红糖溶入收膏,以4日服完,每日早、晚各服1次。功效:温中散寒。(2)蜂蜜、红糖适量、红花5克。将红花放在保温杯中,沸水冲泡,盖上盖,经泡10分钟后,随即调入蜂蜜、红糖,趁热饮服。功效:和胃利肠、止痛祛疡。(3)干姜60克、炙附子40克。将干姜、炙附子共捣碎细,置净器中,然后放入黄酒500毫升,密封,经7日后开取,去渣备用。每日饭前温

快速治胃疼的小妙招有哪些

1、姜汁牛奶材料:纯牛奶150毫升,生姜、白糖。用法:生姜捣烂取汁,约1汤匙,倒入碗中,加入牛奶和少许白糖,混合拌匀,隔水蒸热服用。每日2次。功效:温中散寒、缓解止痛。主治胃寒气滞之胃疼,表现为胃部冷痛,痛而喜热喜按,胃痛气窜。2、姜茶饮材料:绿茶、干姜丝各3克。用法:将2药放入茶杯中,用沸水冲泡,加盖浸泡10分钟,代茶饮用。功效:温中止痛,适用于急性胃炎引起的胃疼、呕吐等病证。3、艾叶热敷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