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换牙过程的全面分析
宝宝换牙过程的全面分析
乳牙脱落、恒牙萌出是有一定的规律。在通常情况下,6~7岁时下颌的乳中切牙(中门牙)开始摇动、脱落,不久,在此处长出恒中切牙;同时,在第二乳磨牙 的后方长出第一磨牙。此后,其他牙也陆续替换。恒牙的单尖牙和双尖牙,也是在同一位置的乳牙脱落后,才能长出来。直到12~13岁,乳牙全部脱落,恒牙替 换完毕。再以后,单出恒牙:12~14岁在第一磨牙后面长第二磨牙,18岁以后长第三磨牙。有些人没有第三磨牙也属正常现象。
换牙的顺序和时间大致如下:
中切牙4颗6~7岁
侧切牙4颗8~9岁
第一双尖牙4颗10岁
单尖牙4颗11岁
第二双尖牙4颗12岁
第一磨牙4颗6岁
第二磨牙4颗13岁
换牙的时候,由于恒牙胚向着萌出的方向移动,压迫乳牙牙根,乳牙根被逐渐吸收。所以脱落下来的乳牙是没有牙根的。
因此,家长们一定要掌握这些内容的,做好这些事情,就可以让孩子健康成长的。
宝宝换牙要刷牙吗
宝宝换牙了,这个阶段牙齿应该是较为脆弱的,还要刷牙吗?宝宝换牙更加要刷牙,因为不刷牙事物会残留在牙缝里,会容易导致龋齿,小宝宝还会牙痛,这个时候就只能拔牙了。换牙期如果不认真清洁口腔,会容易得龋齿引起根尖病,可影响继发恒牙的生长萌出。
爸妈要耐心的教导小宝宝养成每日刷牙的习惯。正确的刷牙方法:将黄豆粒大小的牙膏挤到牙刷上,顺牙缝由上而下、由下而上地竖刷。上下、内外都是顺着牙根向牙尖刷,牙合面可以横刷。每次刷牙保持3分钟左右,每个面要刷15~20次。刷完后用清水将牙膏全部漱出。
6岁还没有换牙
也不必过于担心,宝宝换牙和学说话一样,有的早有的晚,但是大部分都是5岁左右开始换牙。其实,乳、恒牙的交替有个过程,从乳牙脱落到恒牙萌出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而且每个孩子的情况也不一样。如果家长不放心,可带孩子到医院拍个“牙片”,看看孩子是否先天性缺少恒牙牙胚,不过这种情况一般很少见。此外,外伤或严重龋坏,导致乳牙过早脱落,也可能引起恒牙萌出困难。
宝宝牙齿长得慢的原因 牙齿受到损伤
有些报的的乳牙出现高低不一的情况,这样从外表看起来可能是某颗牙齿长得比较慢,其实际上则很有可能是宝宝的牙齿在生长的过程中到到了外力的撞击等伤害所造成的。此外,如果宝宝的乳牙提早丧失,则有可能在缺失的牙龈表面生成结缔组织,就会导致宝宝换牙的时候牙齿萌出的较慢。
全面解析宝宝换季护肤方法
一、选择天然、温和的洗护用品
宝宝的皮肤面积与体重之比要比成人大得多,因此,对于同样量的洗护品吸收得要比成人多, 同时,对过敏物质或毒性物的反应也强烈得多。所以给宝宝护肤品的选择上,应选择更安全、更温和的天然洗护用品,这样的护肤品是经过了严格的医学测试的,而且其中的天然成分纯正温和,其酸碱度PH值也更符合宝宝皮肤特性,对他的皮肤无任何刺激,也不会引起过敏反应。编辑推荐如强生婴儿天然舒润系列等大品牌专业婴儿护肤品。
二、洗护用品必须“保湿+补水+锁水”三效合一
秋天是低温、干燥多风的季节,宝宝肌肤流失水分速度快,所以对保湿补水的要求更高。上面编辑推荐的强生婴儿天然舒润系列润肤露富含来自北美的芦荟凝胶,补水保湿效果俱佳,是纯天然的保湿补水珍萃,更有从来自千年橄榄叶培植历史的地中海区域的有机橄榄叶中提取的天然护肤精华,不但提升宝宝肌肤锁水能力;还能促进纤维细胞生成胶原蛋白,让宝宝肌肤更有弹性。只有三效合一的护理,才能让宝宝干燥的肌肤维持在水合滋润状态,确保皮肤水润光彩。
三、增强宝宝皮肤抵抗力是关键
因为免疫系统尚未完善,宝宝的皮肤抵抗力弱,在季节转换的时候容易出现皮肤过敏等症状。所以加强宝宝自身皮肤抵抗力很关键,更需要纯天然营养的呵护。强生天然舒润系列润肤霜、护体霜等都富含天然维他命E,对提高宝宝肌肤自身抵抗力效果显著,重建皮肤健康屏障。
四、日常调护更细致
秋天空气中的水分不够,所以,在家中应该及时安装加湿器,湿化空气。室内也要适当的多摆放一些绿色植物,调节室内空气质量。在饮食方面多食用去燥润肺的食物,如梨、白菜、木耳等。
强生婴儿天然舒润温馨提示:寒冷的天气不仅令血管收缩过度,同样还会引起肌肤血液循环不佳,表现为脸部出现红血丝。如果发现宝宝有这种情况出现,不能揉搓按摩宝宝红血丝部位,应该搓热手心,轻轻按压在宝宝脸部肌肤上,可起到改善血液循环的效果,减少红血丝生成。
宝宝换牙过程的全面分析
小儿什么时候换恒牙?
乳牙脱落、恒牙萌出是有一定的规律。在通常情况下,6~7岁时下颌的乳中切牙(中门牙)开始摇动、脱落,不久,在此处长出恒中切牙;同时,在第二乳磨牙 的后方长出第一磨牙。此后,其他牙也陆续替换。恒牙的单尖牙和双尖牙,也是在同一位置的乳牙脱落后,才能长出来。直到12~13岁,乳牙全部脱落,恒牙替 换完毕。再以后,单出恒牙:12~14岁在第一磨牙后面长第二磨牙,18岁以后长第三磨牙。有些人没有第三磨牙也属正常现象。
换牙的顺序和时间大致如下:
中切牙4颗6~7岁
侧切牙4颗8~9岁
第一双尖牙4颗10岁
单尖牙4颗11岁
第二双尖牙4颗12岁
第一磨牙4颗6岁
第二磨牙4颗13岁
换牙的时候,由于恒牙胚向着萌出的方向移动,压迫乳牙牙根,乳牙根被逐渐吸收。所以脱落下来的乳牙是没有牙根的。
因此,家长们一定要掌握这些内容的,做好这些事情,就可以让孩子健康成长的。
宝宝换牙有规律
长牙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过程,然而正常乳牙是从4个月大的婴儿开始,到13岁28颗恒牙长全(32颗恒牙只有70%人能长全,另外的4颗“立世牙”/迟牙/智齿,其实是多生齿。),在整个换牙的的过程中,有的孩子会长得快些,但是有的孩子稍微慢一些,但是不管怎样,孩子最后都会完成乳牙到恒牙的转变,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宝宝换牙的一些规律。
乳牙:人类萌生的第一副牙,在三岁的时候会长到20颗,上、下颌各10个,是儿童咀嚼器官的重要组成部分。六岁时,乳牙开始脱落,换牙。十三岁以前所有乳牙将换成恒牙。
恒牙:13岁以前孩子28颗恒牙长全,大部分人22岁以前32颗恒牙长全,小部分人在22岁以后萌生智齿,甚至终生不萌出。
温馨提示:孩子长牙过程中,家长需要时刻关注,如果出现年龄交叉的情况,源于不同孩子牙齿发育的情况不同,家长不用太过担心,只要及时给孩子不错所缺营养这样就能做到健康换牙。
全面分析口服避孕药
探亲避孕药1号,在探亲同居当天中午或晚上各服一片,以后每晚服一片,至探亲结束,次日清晨再加服一片。连续服用不能超过一个月,一年内最多用2次;
53号探亲避孕片,每次性交后服1片,在第一次性交后次日清晨再加服1片;
炔诺酮探亲片,探亲开始每日服1片,至少服10天。服完14天后探亲未结束者,可接着服短效避孕片1号或2号。
专家提示:
◆ 有些女性服用口服避孕药后,出现一些副作用:类似早孕反应,出血、闭经或经量减少、白带增多、胃痛、头痛、皮疹等,有些症状在坚持服药2—3月后会自然消失,或在停药后自行恢复。在出现不适时最好到医院就诊,听取医生意见并对症治疗;
◆ 没有严格按要求服药、漏服药或服药时间不正确,都会导致避孕失败;
◆ 如果在服药同时服用了其它一些药物也会导致避孕失败:抗痉挛药,如利眠宁;抗结核药,如利福平;抗生素等,所以应向医生说明情况,在医生指导下服药;
◆ 患急慢性肝炎、肾炎、恶性肿瘤、乳房肿块、糖尿病患者禁用口服避孕药;
◆ 患有血液病、高血压者不用或慎用口服避孕药;
◆ 月经过少或有血栓栓塞史者慎用口服避孕药;
◆ 哺乳期妇女不宜应用,流产后,最好在月经来潮后再服用避孕药;
◆ 有吸烟嗜好的妇女,应慎用避孕药或采用其它避孕法。
宝宝换牙的注意事项
宝宝的健康是都很关注的,对于宝宝的牙齿健康也是都很关注的,现在很多的父母也是都很关注宝宝换牙的情况的,那么宝宝换牙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注意1:乳牙是否滞留或早失
乳牙脱落有一定的时间和顺序,应脱落而不落称乳牙滞留,其后果往往是恒牙不能在正常的位置萌出。大多数孩子在五六岁时开始换牙,也有的从4岁开始,个别孩子会迟到7岁才掉第一颗乳牙。牙齿的脱落通常从下边的两颗门牙开始,继而是上面的两颗门牙。最常见的是下前恒牙在乳牙内侧长出,上前恒牙在乳牙的外侧长出,看起来像是双层牙。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应尽快带孩子去医院拔除滞留的乳牙,腾出位置,以利恒牙萌出。若乳牙在应脱落之前就脱落了,称为乳牙早失,这往往会造成两侧邻牙向缺牙空隙倾斜,使缺牙间隙变小,恒牙因间隙不够而错位萌出。此时应在乳牙缺隙处戴缺隙保持器(由医院口腔科订做),防止两侧牙齿倾斜,以保持恒牙应有的萌出位置,直至恒牙萌出。
注意2:恒牙萌出是否有困难
乳牙过早脱落,孩子习惯用牙床咀嚼、舔吮,牙床会变得肥厚,阻碍恒牙萌出。因此,如果孩子已到换牙的年龄而恒牙未长出,应带孩子及时到医院检查,以取得医生的帮助。孩子缺钙也是恒牙迟迟萌出的重要原因,父母要及时给孩子补钙。换牙时前恒牙从乳牙的下方或内侧萌出,萌出的恒牙即为成人牙齿的大小,出现轻度拥挤、扭转是正常的,可随邻牙的萌出和颌骨的生长发育而自行调整排齐,只要不是反牙(即地包天),一般不必矫治,但要定期观察,最长不应超过半年。如在乳牙完全替换后仍排列不齐,应及时就诊,以免因延误治疗,造成矫正困难。
注意3:纠正孩子不良习惯
在换牙期,乳牙与恒牙共存,恒牙刚刚萌出,特别是作为“咬合关键”的“六龄牙”,体积大、咬合面窝沟多,容易滞留食物残渣,加之多数儿童刷牙不彻底,常容易发生龋坏。此时最重要的是教会孩子正确地刷牙。在换牙期,乳牙松动即将脱落时,儿童常习惯用舌舔松动的牙,这是一种不良习惯,会影响恒牙的正常萌出,应及时给予纠正。
注意4:牙齿错位咬合会影响容貌
儿童在换牙期,牙齿在替换,颌骨在发育,随之逐渐建立咬合关系,有时会出现暂时性的错位咬合,在牙齿的发育过程中,往往能自行调整而恢复正常。有的错位咬合,如因上唇唇系带位置过低而造成上前牙间隙过大,不能自行调整,会影响颜面发育,应去医院诊治,否则将影响孩子的容貌。
注意5:预防和治疗乳磨牙龋病
换牙期乳磨牙易患龋病,如龋齿引起根尖病,可影响继发恒牙的生长萌出,因此要注意乳磨牙龋病的及时治疗和预防,绝不能有“乳牙迟早要换,坏了也不必治”的错误观念。医生忠告:应当尽量使乳牙保留到恒牙萌出,如乳牙过早缺失,常导致继发性恒牙萌出间隙不足而引起牙列不齐。
以上就是对宝宝换牙的注意事项的介绍,现在应该有了解了吧,一定不要忽视了对宝宝的健康的关注,希望每个宝宝都能健康成长。
宝宝牙齿发育全过程
1岁内:
宝宝生后6个月(可早自4个月,晚至10个月)冒出第一颗牙,以后大约每个月冒出1颗新牙,出牙数可概括为一个公式:月龄-4(或6)。
乳牙的萌出很守秩序,顺序是:下面的两颗正中切牙——上面的两颗正中切牙——上面紧邻中切齿的侧切牙——下面的侧切牙。
1岁后:
乳牙继续萌出,顺序是:下面两颗第一乳磨牙——上面两颗第一乳磨牙——下面的侧切牙与第一乳磨牙之间的尖牙——上面的尖牙——下面的两颗第二乳磨牙——上面两颗第二乳磨牙。
2岁半~3岁左右:
乳牙出齐,上下各10颗,左右对称,共20颗。
特别提醒:
1.宝宝乳牙的萌出有一个大致时间表,但不固定,并受到遗传、营养、地区等因素的影响,个体差异明显,前后相差半年都属正常,可早自4个月,也可晚至10个月,早产儿更要晚几个月才出牙。只要宝宝身体健康,营养正常,即使晚至1周岁时才出第一个乳牙也没有关系,不必担忧。另外,出牙早晚尚有性别差异,一般女宝宝略早于男宝宝。
2.如果到了1岁还没有出牙迹象,很可能有问题,如患有佝偻病等,需要向医生咨询。
3.出牙是一种生理现象,可能有流口水、牙龈肿胀等不适感,但较轻,如果较重,宝宝总是使劲大哭,也要看医生,弄清是否存在病理情况,并给予正规处理。
4.宝宝的乳牙掉了要及时就医,只有一种情况例外,那就是7岁时掉了乳门牙可以不用处理,因为这正是恒门牙快要萌出的时间。
宝宝换牙期如何护理
宝宝的健康护理是都很关注的,现在也是有很多的人都很关注孩子的换牙时期,那么宝宝换牙期如何护理?
在换牙期,乳牙与恒牙共存,恒牙刚刚萌出,特别是作为“咬合关键”的“六龄牙”,体积大、咬合面窝沟多,容易滞留食物残渣,加之多数儿童不爱刷牙,喜食甜食,常常发生龋坏,一旦发生,应及早治疗。此时最重要的是教会孩子正确地刷牙。
在换牙期,乳牙松动即将脱落时,儿童常习惯用舌舔松动的牙,这是一种不良习惯,会影响恒牙的正常萌出,应及时给予纠正,以防错位咬合——— 即牙排列不整齐。
换牙期乳磨牙易患龋病,如龋齿引起根尖病,可影响继发恒牙的生长萌出,因此要注意乳磨牙龋病的及时治疗和预防,决不能有乳牙迟早要换,坏了也不必治的错误观念。应当尽量使乳牙保留到恒牙萌出,如乳牙过早缺失,常导致继发性恒牙萌出间隙不足而引起牙列不齐,甚至导致恒牙埋而不出。
孩子到六七岁左右,恒牙就开始陆续萌出,替换原有的乳牙。有些孩子恒牙虽已萌出,乳牙却常常不肯“让位”,形成“双层牙”,造成恒牙排列不整齐。引起乳牙滞留迟脱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孩子进食过于精细,没有充分发挥牙齿的生理性刺激。牙齿的主要功能是咀嚼食物,咀嚼食物能促进乳牙牙根的生长发育以及自然吸收、脱落。
因此,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应让孩子多吃些海蜇、花生、甘蔗等耐嚼食物,以保持对乳牙良好的刺激作用,促使乳牙按时脱落。当孩子门牙和后磨牙都已萌出,可给其增加些芹菜、玉米、苹果等食物,使换牙顺利完成,让孩子拥有一口健康整齐的牙齿。
宝宝换牙期需要较多的钙,因此就要注意给孩子加强营养,多吃些富含维生素和钙质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牛奶等。
以上就是对宝宝换牙期如何护理的介绍,现在应该是有了解了吧,一定不要忽视了对孩子的健康护理,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健康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