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芥子的功效与作用 抗菌
白芥子的功效与作用 抗菌
白芥子所含的异硫氰酸苄酯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酵母菌、20种真菌及数十种其它菌株均有抗菌作用。
白芥子对人体有何功效
白芥子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的种 子。一般夏末秋初果实成熟时采割植 株,经过晒干,打下种子,除杂质等加 工,制成中药。白芥子性热,味辛,归 肺经,能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 痛。用于寒痰喘咳,胸胁胀痛,痰滞经 络,关节麻木、疼痛,痰湿流注,阴疽 肿毒。
怎样止泻最快不用药 外敷法:1小时左右见效
材料:吴茱萸30克,食盐适量。
用法:将吴茱萸用食盐炒热,外敷于脘腹部。
适应证:寒性泄泻。症状表现:泄泻清稀,甚至如水样,腹痛肠鸣,脘闷食少恶寒,发热,头痛,肢体酸痛。
材料:吴萸10克,白芥子20克。
制法:共研细末,过100目筛,备用。
用法:外用,取吴芥散3克,醋调成硬糊状,将药膏用胶布贴于一侧(男左女右)涌泉穴,24小时后揭去。皮肤若无变化,继续第2次,若起泡或脱皮,是邪气外达。经2~3天,待泡落皮后再作第2次治疗。4次为1个疗程,必要时可作第2个疗程。
功效:吴萸温中止泻,白芥子化痰湿,两药对穴位均有良好的刺激作用,外治法中常用药物。药效作用与穴位刺激作用相结合,是内病外治的主要机制。
白芥子的功效与作用 利气散结
白芥子辛温走散,专入肺经,功能利气机而散结。常用于阴疽肿毒等证。
岩白菜的功效与作用 抗菌作用
根茎水煎剂和乙醇提取物对大肠杆菌及伤寒、副伤寒杆菌无抗菌作用。对四种痢疾杆菌(福氏、志贺氏、宋内氏、鲍氏痢疾杆菌)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中对福氏痢疾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岩白菜浸剂在试管中1:320~480浓度能抑制痢疾杆菌。
芥菜油的功效与作用 抗菌消肿
芥菜油的主要成分是油脂,其中含有一些硫葡萄糖苷被酶分解之后会生成异硫氰酸丙酯,有一定的挥发性,还能杀灭多种细菌和抗击多种细菌,具有很好的抗菌作用,并且挥发性脂类物质还能促进血液循环,有排水消肿的作用。
葱白的功效与作用 抗菌
葱白中所含大蒜素,具有明显的抵御细菌、病毒的作用,尤其对痢疾杆菌、葡萄球菌和皮肤真菌抑制作用更强。
白芥子的功效与作用 通络止痛
白芥子辛散温通,能通络、散肿、止痛,治肢体麻木、关节肿痛、腰痛。
柿子功效与作用营养 柿子功效作用
柿子是寒性的水果,入肺经,是秋季应季的水果,秋天比较干燥,很容易有燥热上火的表现,食用水分较多的柿子可以滋润肺部,减轻身体中的火热之气,缓解肺部的燥性,对肺部有较好的保护效果。
柿子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钙、磷等营养成分,其中维生素C是整个维生素中占比较多的,这些成分不仅可以为身体提供每日必需营养,还能抵抗多余的自由基,匀净肤色,从而起到一个美容美白的效果。
柿子中含有较多的尼克酸、有机酸等酸性成分,有良好的促消化作用,饭后食用适当的柿子可以促进食物的消化,增加食欲。
白芥子的功效与作用 温肺祛痰
白芥子味辛性温,辛能入肺,温能发散,故能温肺祛痰,用于寒痰喘咳。
大人止泻最快的办法 外敷法
药物:吴萸10克,白芥子20克。
制法:共研细末,过100目筛,备用。
用法:外用,取吴芥散3克,醋调成硬糊状,将药膏用胶布贴于一侧(男左女右)涌泉穴,24小时后揭去。皮肤若无变化,继续第2次,若起泡或脱皮,是邪气外达。经2~3天,待泡落皮后再作第2次治疗。4次为1个疗程,必要时可作第2个疗程。
功效:吴萸温中止泻,白芥子化痰湿,两药对穴位均有良好的刺激作用,外治法中常用药物。药效作用与穴位刺激作用相结合,是内病外治的主要机制。
药物:白胡椒5克,五倍子10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取适量白酒调成糊状,涂满脐眼,以暖脐膏(或肤疾宁贴膏)覆盖。2天换药1次,1个月为1个疗程。偏寒者加吴茱萸10克。
功效:白胡椒味辛性温,有温中散寒,助消化,止痛的功效,而五倍子有止咳、降火、止泻、止血、固精、解毒的功效,搭配外敷,可驱寒止泻,主治寒性腹泻。
芥末油的介绍
芥末油是以黑芥子或者白芥子经榨取而得来的一种调味汁,具有强烈的刺激味。主要辣味成分是芥子油,其辣味强烈,可刺激唾液和胃液的分泌,有开胃的作用,能增强食欲,另外还有解毒、美容养颜等功效。芥末油是以黑芥子或者白芥子经榨取而得来的一种调味汁,具有强烈的刺激味。主要辣味成分是芥子油,其辣味强烈,可刺激唾液和胃液的分泌,有开胃的作用,能增强食欲,另外还有解毒、美容养颜等功效。
白芥子的营养价值 抗菌
白芥子所含的异硫氰酸苄酯,具有广谱抗菌作用。
桃仁鸡蛋治关节疼痛
《本草纲目》:“桃仁之甘以缓肝散血,故张仲景抵当汤用之,以治伤寒八、九日,内有畜血,发热如狂,小腹满痛,小便自利者。又有当汗失汗,热毒深入,吐血及血结胸,烦躁谵语者,亦以此汤主之。”糖尿病后期手足不温及便秘者,用之良效。
外敷桃仁鸡蛋糊对关节疼痛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具体制作方法如下:桃仁、白芥子各6克,鸡蛋1个。将桃仁、白芥子研成细末,用适量蛋清调成糊状,外敷痛处,3~4小时即能止痛。但应注意不要久敷。
关节疼痛多因风、寒、湿邪侵入,导致肌肉、骨节气滞痰凝、经络痞塞、血脉运行不畅而引起。
白芥子性温,味辛,具有利气祛痰、散寒除湿、通络止痛功效,治疗因痰饮(编者注:指留在胸腹部的液体,其中浓者为痰,清者为饮)流注经络,引起的肢体关节疼痛麻木;桃仁性平,味苦,有活血化淤、润肠通便之功,可用于各种淤血证、肠燥便秘、肠痈等,外用对跌打损伤、新旧软组织挫伤、炎性包块等有较佳疗效。
药理研究表明,白芥子外用能扩张小血管,改善微循环,对风湿性关节疼痛有效;桃仁可增强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软组织肿胀,也有较强止痛作用;白芥子刺激性较强,以蛋清调合能减轻其对皮肤的刺激,而蛋清生用可解毒,遇热则能“拔寒”。3味合用共同发挥除寒去湿、破淤散结、通经活络作用。故此方对类风关节炎、骨质增生、扭伤等引起的关节疼痛,能起到一定的止痛、消肿作用。但皮肤过敏者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