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肥大症
-
子宫肥大症的基础常识
【诊断】多产妇,月经地多而子宫一致性增大,子宫内膜正常或增厚,个别呈息肉状,但病理检查多数正常,少数显示增生,则可诊断为子宫肥大症。应注意与子宫肌瘤鉴别,尤其肌核为单一壁间或粘膜下者,其宫体均匀增大时,往往不易与子宫肥大症鉴别,通过诊刮探查宫腔及B超检查可协助诊断。但仍有少数病例上有在剖腹探查时方能确诊。此外,还应注意与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癌等疾病鉴别。【病理改变】本病的基本病理改变是子宫肌层内平
-
月经周期长是怎么回事 慢性子宫肥大症
盆腔淤血会使卵巢雌激素持续增高,导致子宫肌层肥厚,从而引起月经周期过长。其他表现:常表现为月经稀少或闭经一段时间后大量出血、经期长短不一等。
-
为什么月经来了十多天还未完 慢性子宫肥大症
女性有慢性子宫肥大症,也会导致月经期限的延长,因为盆腔出现淤血,导致卵巢雌激素持续升高,使子宫肌层肥厚,从而引起月经过多,经期延长。
-
子宫肥大症的诊治进展
子宫肥大症(又称为弥漫性子宫肥大症,diffuse uterine myohypertrophy,DUMH)是指子宫呈均匀性增大,子宫肌层厚度超过2.5cm以上,伴有不同程度子宫出血的一种疾病。此病首先在1861 年为Von Scanzoni所研究[1]。临床上容易与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以及子宫内膜癌等疾病相混淆。100多年来人们对它尚未有统一的认识。由于其临床误诊率高,本文就
-
什么是子宫肥大症
子宫肥大症是指子宫均匀增大,肌层厚度超过2.5cm以上,伴有不等程度子宫出血的一种疾病。子宫肥大的基本病理改变是子宫肌层内平滑肌细胞及血管壁的变化。一般可见子宫呈均匀增大,肌层肥厚达2.5~3.2cm,切面呈灰白色或粉红色,硬度增加,纤维束呈编织状排列。外1/3肌层内血管隆突,内膜正常或增厚,有时可见合并小型平滑肌瘤(直径小于1cm)或内膜息肉。多产妇,月经地多而子宫一致性增大,子宫内膜正常或增厚
-
子宫肌瘤和子宫肥大症区别是什么
子宫肌瘤与子宫肥大症临床表现有相似之处,如子宫肌瘤为单一肌壁间或黏膜下时,其宫体也表现为均匀增大,此时不易与子宫肥大症鉴别。但子宫肌瘤与子宫肥大症毕竟为两种不同的疾病,各自有其相应的表现特点,主要区别如下:1、发病人群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常见于30~50岁的女性,20岁以下者较为少见。子宫肥大症多见于多产妇,患病时间长,流血量多者呈贫血貌。2、临床表现子宫肌瘤:患者多无症状,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