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按摩

中医按摩

  • 中医按摩可治男性肾虚

    慢性乳腺炎的症状一般来说,乳腺炎乳腺炎分为急性乳腺炎和慢性乳腺炎两种,下面主要讲一下慢性乳腺炎的症状。慢性乳腺炎的成因有两个:一是急性乳腺炎失治误治,如抗生素使用不当等;二是发病开始即是慢性炎症过程,多因排乳不畅乳汁淤积形成硬结。慢性乳腺炎的症状特点是起病慢,病程长,不易痊愈,经久难消;乳房内可触及肿块,以肿块为主要表现,肿块质地较硬,边界不清,有压痛,可以与皮肤粘连,肿块不破溃,不易成脓也不易消

  • 中医按摩减少宝宝溢奶

    按揉足三里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用拇指指尖轻按揉小儿足三里各100次。推膻中膻中穴位于小儿两乳头连线正中点。用拇指螺纹面自小儿膻中穴向下推至脐部100次。推脾土脾土位于小儿手拇指端骨掌面。用拇指螺纹面在小儿两手脾土部位轻柔地向指尖轻推各100次。推胃经胃经位于小儿拇指第一指骨掌面。用拇指螺纹面来回推小儿双手胃经各200次。揉内关内关穴位于小儿腕关节掌侧腕横纹上2同身寸两筋之间。用指

  • 中医按摩,让你告别忧郁症

    抑郁症不仅是年轻人压力大的表现,也是现代中老年人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抑郁症已经给患者带来了非常大的不良影响,那么要如何才能不再被抑郁症困扰呢?中医按摩是解决抑郁症最好的方法。对于抑郁症来说,经常点揉膻中穴可以有效缓解这一病症。膻中穴位于人体两乳头连线中点。具体操作为:取仰卧位,身体放松,自然呼吸,以拇指或食指对膻中穴点揉,力度以出现酸痛感为最佳。每点揉一分钟,再用手指顺肋间隙由里向外梳理胸肋半分钟

  • 中医按摩对付头痛

    1、颈源性头痛:在颈项、肩及上背部的阿是穴处施以指揉、指拨、指推法3~5分钟,用力由轻到重,以患侧为主,注意点线、点面结合,必要时采用整复颈椎手法。2、外感头痛:在项背部太阳经施以掖法、一指禅推法,重点按揉风池、风府、肩井、大椎、肺俞、风门、定喘、曲池、合谷穴3~5分钟。擦背部两侧膀胱经,以透热为度。3、偏头痛:在太阳、头维穴区行一指禅推法,以较重力量按揉风池穴3~5分钟。4、内伤头痛:肝阳头痛指

  • 中医按摩能够健康减肥吗

    很多人想瘦下来,可是怎么也瘦不下来,其实你不知道,这可能和我们体内有毒素有关系的哦。只要我们将体内的排毒工作做好了,身体自然而然就会瘦下来了。身体的排毒方法有很多的,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下中医排毒减肥方法。小腹排毒三妙招小腹是我们人体的中心,因此,这个部位对于平衡气血可是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哦。每周一次拍腹排毒在肚脐两边脂肪最丰厚,或摁上去有脂肪结块的地方,用双手手掌连续拍打10分钟,稍用力,以拍出红、

  • 中医按摩提高睡眠的方法

    1、十指梳理法以指代梳,指尖着力于头皮,双手同时进行,从前额开始呈扇状自前向后推摩。手法以揉为主,柔中带刚。此时会感到头部轻松舒适感。约1分钟。2、百会穴点按掌摩法用右手拇指尖在百会穴点按,待局部产生重胀麻感后立即改用拇指腹旋摩,如此反复交替进行约30秒,紧接用掌心以百会穴为轴心,均匀用力按压与旋摩约30秒。3、玉锤叩击法以指尖作锤,双手同时进行,从后向前,从左至右叩击整个头部,反复依次紧叩,不可

  • 中医按摩解秋乏 百会穴

    百会穴位于我们的头顶正中的最高点。经常按摩此穴位不仅可以提神解秋乏,还可以促进阳气循环。百会穴所在之处为手足三阳经与督脉阳气交汇之处,阳气甚旺。秋乏不是病,困起来也挺要人命的。学会按摩这三个穴位,还怕秋乏坏事不成。

  • 中医按摩防健忘症

    中医按摩防健忘症 现代生活压力之大,很多人大脑超负荷,对一些事情说说就忘记了,这就是所说的健忘症。专家说年轻人得健忘症容易到老得老年痴呆症。年轻人怎么能预防健忘症的发生呢?中医按摩防健忘症中医按摩防健忘症--搓擦脑额以掌心搓擦两眉上脑额十余次。中医按摩防健忘症--叩头、揉发根先以双手十指轻叩击整个头部十余次,继之以十指稍用力揉擦整个头根十余次。中医按摩防健忘症---干擦脸以两手掌根从眉眼开始向下稍

  • 中医按摩腹部养生保健法

    经常对腹部进行按摩可以促进或抑制胃肠道的蠕动,加速腹腔各脏器的血液循环,促进消化道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环,增加消化液分泌,增进胃肠壁的吸收功能,进而使食物能被充分消化吸收,有益于人体健康。对胃肠道溃疡、便秘有很好的防治作用。按摩腹部能使腹腔血管床扩张,循环容积扩大,外周阻力随之下降,对降低血压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按摩方法简便易行,是特别适合中老年人保健养生的方法。对按摩气功颇有研究的专家介绍了腹部按摩

  • 冬季感冒多中医按摩来治疗

    【搓手掌】取坐位或站位,两手掌相对迅速搓动,搓到发热而止。经常这样搓手,能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预防感冒。【点压迎香穴】先用两手中指擦鼻的两侧数十次。然后用中指尖点迎香穴,即鼻翼两旁的凹陷处。先用力点住迎香穴,使之有酸胀感,再慢慢揉动该穴数十次。点后有鼻子通气畅快的感觉。【揉大椎穴】用一手食、中两指,按住大椎穴。该穴在颈后正中,一个较大的骨头突起的下缘,即第七颈椎棘突的下缘。用力按住后揉动100

  • 中医按摩治疗颈椎病

    1、梳摩头顶双手五指微曲分别放在头顶两侧,稍加压力从前发际沿头顶至脑后做“梳头”状动作20至30次。按摩效果:促进血液循环。2、按摩风池用两手拇指分别按在同侧风池穴(颈后两侧凹陷处),其余手指附在头的两侧,由轻到重地按揉20至30次。按摩效果:疏风散寒,开窍镇痛。3、按压肩井以中指指腹按于对侧肩井穴(在大椎与肩峰连线中点,肩部筋肉处),然后由轻到重按压10至20次,两侧交替进行。按摩效果:通经活络

  • 中医按摩法帮你摆脱失眠噩梦

    失眠常常给人们带来很多危害,每天辛苦上班,晚上还睡不好的话,势必会影响一整天的工作效率,长期失眠会使人脾气暴躁,攻击性强,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精神疲劳。中医治疗失眠的方法:1、仰卧揉腹每晚入睡前,仰卧床上,意守丹田(肚脐),先用右手按顺时针方向绕脐稍加用力揉腹,一边揉一边默念计数,揉计120次;再换用左手逆时针方向同样绕脐揉120次。笔者已坚持20多年,对上半夜进入深睡有良好作用。下半夜如再

  • 中医按摩让你腹部零脂肪

    中医按摩让你腹部零脂肪中医按摩让你腹部零脂肪 腹部按摩减肥主要是为了减掉腹部脂肪,它是适用于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泌尿系统的许多疾病,有可以有效消除腹部赘肉。腹部按摩减肥手法通过有关穴位的刺激和按摩,能调整神经内分泌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局部温度,从那个人促进皮肤脂肪消耗。作为按摩前的热身,首先应把要按摩的部位轻轻揉搓,使肌肉放松。然后再进行正式的按摩。这样可以事半功倍。洗澡时按摩效果会更佳。因此

  • 中医按摩帮你甩掉哮喘

    此穴在小腿前外侧,外膝眼(膝盖外下方凹陷处)与外踝尖连线的中点处。按摩此穴能和胃气、化痰湿、清神志,治疗咳嗽、眩晕、腹痛、下肢痛、咽喉肿痛等症。点按少商此穴在拇指末节桡侧(即手背朝上远离食指的一侧),距指甲根角0.1寸处(约0.1cm)。用拇指指腹先后点按两侧少商穴各1~2分钟。按摩此穴能通经气、苏厥逆、清肺逆、利咽喉,治疗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呼吸衰竭、卒中昏迷等症。按揉鱼际此穴在第1掌骨中点之

  • 中医按摩穴位有助孩子增高

    医按摩穴位有助孩子增高的手法——搓脊柱家长每天用掌心搓孩子的脊柱,从下向上5~7次。可振奋阳气。医按摩穴位有助孩子增高的手法——揉腹家长每天轻轻地为孩子顺时针揉腹1分钟,逆时针1分钟。可调理脾胃、补益气血。医按摩穴位有助孩子增高的手法——捏脊孩子俯卧,背部裸露,涂抹适量滑石粉,用双手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状,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对准食指前半段,然后顶住患儿皮肤,拇、食指前移,提拿皮肉,同时向上

  • 神效中医按摩祛除头痛

    按顺序进行如下操作:1.开天目:用大拇指指面按于印堂穴(位于两眉中间)皮肤,以前臂带动手指,自下而上,做双手交替,有节律的抹法。双手共20次,注意力量轻柔,以前额皮肤不变红为度。2.推前额:用大拇指指面按于前额正中皮肤,以指根带动指尖两手分别向左右两旁做抹法,至眉梢处再推回前额中央。注意力量不宜过大。?3.点按攒竹、鱼腰及太阳:用双手拇指指端持续用力,作用于攒竹穴(位于眉毛内侧端)、鱼腰穴(位于瞳

  • 中医按摩5穴位治疗失眠

    经常失眠的人怎么办?中医认为经常失眠的人是身体阴阳不平衡,那么,中医治疗失眠的方法有哪些呢?中医治疗失眠常采用食疗、针灸、按摩等手法。例如,失眠者如果配以穴位按摩,便可达到疏通经络,调节阴阳的作用。接下来,小编为你介绍按摩治疗失眠的方法及按摩误区。按摩穴位法1、天门开穴法两拇指指腹紧贴于印堂穴,双手余指固定头部二侧。左拇指先自印堂穴垂直向上推移,经神庭穴推至上星穴,然后两拇指呈左下、右上,左上、右

  • 中医按摩治疗哮喘

    小儿哮喘治疗比较棘手。除了服药、打针、功能锻炼、调节饮食等措施之外,经常按摩也是较好的方法。按摩可调节神经—内分泌功能,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哮喘发作。按揉丰隆此穴在小腿前外侧,外膝眼(膝盖外下方凹陷处)与外踝尖连线的中点处。按摩此穴能和胃气、化痰湿、清神志,治疗咳嗽、眩晕、腹痛、下肢痛、咽喉肿痛等症。点按少商此穴在拇指末节桡侧(即手背朝上远离食指的一侧),距指甲根角0.1寸处(约0.1cm)。用拇指

  • 中医按摩调理宝宝脾胃

    通过穴位按摩,经络推拿来增加经络的运行和人体全身气血的营养,促使新陈代谢,有利于骨骼发育,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按摩简便易行,孩子容易接受。揉腹:家长每天轻轻地为孩子揉腹,顺时针1分钟,逆时针1分钟,可调理脾胃、补益气血。捏脊:孩子俯卧,背部裸露,涂抹适量滑石粉,用双手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状,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对准食指前半段,然后顶住孩子皮肤,拇、食指前移, 提拿皮肉,同时向上捻动,自尾

  • 保养脾胃的中医按摩手法

    保养脾胃的中医按摩手法有哪些方法一:双手叠加,以肚脐为中心按顺时针、逆时针方向摩揉腹部各10遍。方法二:双手叠加,以一手掌心放在肚脐,微微颤动腹部1~3分钟,频率为每分钟120~180次。方法三:双手叩打带脉3~5分钟,即双手握拳,叩打腰部两侧,以自身耐受为度。方法四:沿足大趾内侧缘、小腿内侧胫骨内侧缘自下而上推足太阴脾经路线,每次10遍,之后点按太白(位于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