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静脉曲张

下肢静脉曲张

  • 下肢静脉曲张预防小措施

    一、平时要多作双腿上下摆动或蹬夹练习,多作腿部按摩。站立时,不要总用两条腿一起支撑全身重量,可有所侧重,让两条腿轮换休息。站立时,要经常踮起脚来,让脚后跟一起一落活动,或经常进行下蹲练习。上述动作都能引起小腿肌肉强烈收缩,减少静脉血液积聚。挑担负重或军人行军前,先将腿脚垫高,用弹性绷带将小腿绑扎,能防止下肢静脉淤血扩张。绑扎时,应从踝部向上绑扎,并尽量扎得稍紧一些。每晚睡觉前,要养成用热水洗脚的习

  • 下肢静脉曲张可不可以吃茭白

    患有此病不要刮沙

  • 做好预防远离下肢静脉曲张的侵害

    做好预防,远离下肢静脉曲张的侵害。我们想要下肢静脉曲张的病情得到预防,那么我们应该了解自己身体的状况,平时做好饮食的护理工作,不能够乱吃东西,过于肥胖的人也应该尽快减肥,肥胖过度就会导致我们的下肢负重过大,从而引起非常不必要的伤害,同时也要戒烟戒酒。对于下肢静脉曲张的病情我们要有一定的了解,这类病情是有遗传倾向的,30岁左右的患者容易出现这类病情,因此在儿童或者青少年时期,应该经常活动身体,增强自

  • 下肢静脉曲张是怎么引起的呢

    1、发病原因先天性静脉壁薄弱和静脉瓣膜结构不良是发病的主要原因,重体力劳动,长时间站立和各种原因引起的腹腔压力增高等,均可使瓣膜承受过度的静脉压 力,在瓣膜结构不良的情况下,可导致瓣膜关闭不全,产生血液反流,由于浅静脉管壁肌层薄且周围缺少结缔组织,血液反流可引起静脉增长增粗,出现静脉曲张, 由于下肢静脉压的增高,在足靴区可出现大量毛细血管增生和通透性增加,产生色素沉着和脂质硬化,由于大量纤维蛋白原

  • 下肢静脉曲张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1、大隐静脉瓣膜功能试验病人平卧,下肢抬高,使静脉空虚,在大腿根部扎上止血带,压迫大隐静脉,然后让患者站立约105后释放止血带,如出现自上而下的静脉曲张,则提示瓣膜功能不全。应用同样原理,在胭窝补扎上止血带,可以检测小隐静脉的功能。如在未开放止血带前,见止血带下方的静脉在30s内迅速充盈,则表明有交通静脉瓣膜功能不全。2、深静脉通畅试验用止血带阻断大腿浅静脉主干,嘱患者用力踢腿或下蹬运动10余次。

  • 盘点下肢静脉曲张高发人群

    一般,常见的下肢静脉曲张的高发人群有:1、长时间站立者:教师、交警、导购、美容师、医生、护士等是最常见的下肢静脉曲张的高发人群。2、长时间静坐者:IT人士、白领、公务员等办公室工作人员——长时间站立或静坐:因肌肉疲劳和地心引力的原因,致使腿部血液回流不畅,血液粘度增加导致下肢静脉曲张。3、孕妇、长期服用避孕药的人群,怀孕时体内荷尔蒙改变,血液量增长20%以上;胎儿和增大的子宫压迫盆腔静脉和髂静脉、

  • 下肢静脉曲张的鉴别诊断

    1.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均继发有下肢浅静脉曲张,但其临床表现比较重,患者久站时出现胀破性疼痛和明显肿胀,作下肢浅静脉测压时,站立活动后压力下降率减少,一般在30%以内,最可靠的鉴别检查方法是下肢静脉造影检查。2.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综合征 下肢浅静脉曲张多属该综合征的一种代偿性症状表现,病程早期,患者出现肢体均匀一致性肿胀,疼痛伴有发热,检查可见股三角区及

  • 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表现 肿胀

    在单纯的静脉曲张中,除非是有交通支功能不全,否则即使静脉曲张程度相当严重,也不会出现肿胀。如果出现肿胀,应该想到其它原因的可能。如果有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可出现踝部和小腿的轻度肿胀,肿胀往往在夜间加重,休息一夜后即减轻或消退。

  • 预防下肢静脉曲张的日常方法

    1、经常抬高双腿,高于心脏水平,并维持膝盖弯曲,以促进腿部血液循环。2、不跷二郎腿3、避免经常提超过10千克的重物。4、避免长时间站或坐,应经常让腿做抬高、放下的运动。可能的话,最好能小走一番。5、保持正常体重,以免因超重使腿部静脉负担增加。6、如腿部皮肤比较干燥,应遵医嘱涂药。7、保持脚及腿部清洁,避免受伤。8、每晚检查小腿是否有肿胀情况。6.戒烟。9、晚上睡觉时,将腿垫高约15厘米。

  • 下肢静脉曲张病因

    (一)发病原因静脉壁软弱,静脉瓣缺陷以及浅静脉内压力持久升高,是引起浅静脉曲张的主要原因。1.先天性静脉壁薄弱或静脉瓣膜功能缺陷,如瓣膜缺如或发育不全,因此静脉壁易于扩张,近端静脉瓣膜闭锁不全使血液倒流,进一步影响其属支,最终造成静脉曲张。2.长期站立是造成下肢静脉曲张的重要因素,血柱垂直的重力对下肢静脉压力增大,同时回流可以直接造成大隐静脉瓣膜破坏,因此大隐静脉曲张多见于长期站立的劳动者。3.妊

  • 小腿痛是怎么回事 下肢静脉曲张

    下肢静脉曲张可引起小腿疼痛,并且会有下肢沉坠感、易疲劳、长期站立后会出现小腿部刺痛、钝痛,小腿腕水肿,夜间常有小腿就抽筋;下肢静脉扩张、隆起、迂曲,站立时表现更为明显,就可能是下肢静脉曲张。

  • 下肢静脉曲张的检查意义

    下肢静脉曲张检查的意义1、腹股沟疝:多见于中老年者,腹股沟区的“疝块”在咳嗽或久站后出现,平卧或用手挤压可缩小或消失,病因主要是腹壁肌肉薄弱和腹腔内压力增高(如慢性咳嗽,便秘、排尿困难等)。手术治疗是最有效的方法,术后三个月内应避免重体力劳动。2、下肢静脉曲张:多发生于从事持久站立工作者、体力劳动强度高或久坐少动的人群。症状有下肢浅静脉扩张、伸长迂曲,踝部可有轻度水肿,色素沉着或湿疹,严重者可并发

  • 下肢静脉曲张应该怎么预防

    1.久站久坐记得动一动:尽量避免长时间站立不动或久坐,因为长时间站立与坐着容易导致下肢静脉血液循环不良,而成为静脉曲张的诱因。建议即使平常需要长时间站立或久坐时,记得做足背伸直屈曲动作,让小腿肌肉收缩帮助血液回流;或每隔一段时间就起身踏踏脚或是动动脚指头,都可使下肢静脉血液循环较为顺畅。2.坐在凳子上双腿或单腿不停地抖动、摇晃:这种动作能促进下肢血液循环,使肢体的肌肉骨骼获得丰富的血液营养供应,维

  • 下肢静脉曲张有哪些保健方法

    下面的体操是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简单易学,效果良好。首先,全身放松,仰卧在床上,两臂平直放在身体两侧,双腿伸直。动作1:双腿蜷起,大腿尽量贴于胸腹部,膝关节弯曲;然后双腿向上伸直,再慢慢放下,恢复平卧。连续做15-20次,根据个人情况或左右腿交替各做15-20次。动作2:弯曲双足趾再伸直足趾,反复做30秒,根据个人情况或左右足交替各做30秒。动作3:足踝内旋、外旋,再转动踝关节,反复做3

  • 下肢静脉曲张术后饮食护理的方法

    1、耐心细致心理护理,清除顾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病人了解治疗方法,如何配合的具体事项.2、平时应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加血管壁弹性,坐时双膝勿交叉过久,以免压影响静脉回流。卧床时抬高患肢30~40°,以利静脉回流。3、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避免长时间站立和过多的负重,肥胖者应有计划地减轻体重。嘱其戒烟并说明原因。4、避免用过紧的腰带、吊袜和紧身衣物。5、局部皮肤如已出现变薄、光亮、汗毛稀疏

  • 13个简单动作预防下肢静脉曲张

    下肢静脉曲张好发于长期站立工作的人群,譬如教师、地铁站务、销售等职业。下肢静脉曲张的早期症状是腿部血管突出,并发小腿胀痛、发痒、易抽筋等现象,站立时间稍长腿部如同灌铅般沉重。下肢静脉曲张后期症状会出现小腿局部皮疹,瘙痒难耐,严重者皮肤发黑,甚至严重溃疡,经久不愈。13种保健操预防下肢静脉曲张1、取仰卧位,头部垫一小枕,双腿绷直,双手掌心朝上枕于头下。双腿膝关节依次微微抬起、放下,做屈张练习,左右腿

  • 下肢静脉曲张的并发症是什么

    1、血栓性浅静脉炎:曲张静脉内血流缓慢容易引起血栓形成并伴有感染性静脉炎及曲张静脉周围炎可用抗生素及局部热敷治疗炎症消退后常遗有局部硬结与皮肤粘连症状消退后应施行静脉曲张的手术治疗2、溃疡形成:踝上足靴区是离心较远而承受压力较高的部位又有恒定的交通静脉一旦瓣膜功能破坏后瘀血加重皮肤将发生退行性变化容易继发蜂窝织炎常有皮肤瘙痒和湿疹破溃后引起经久不愈的溃疡大都并发感染处理方法:创面湿敷抬高患肢以利回

  • 下肢静脉曲张饮食原则

    一、食疗方1、气滞血瘀:患肢青筋迂曲,状若蚯蚓,局部可有压痛或色素沉着;伴有精神郁闷,烦躁易怒。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治宜理气行滞,活血化瘀。 ①桃仁酒:桃仁1斤(汤浸去皮尖、取仁),清酒1800ml。先将桃仁打碎研细,以酒绞取汁,再研再绞,使桃仁尽即止。都纳入小瓷瓮中,置于釜内,以高汤煮,至色黄如稀饭即可。每次服1中盏,每日2次。 ②玫瑰红花淆:玫瑰花9g,全当归3g,红花3g。加水煎汤取汁。

  • 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1)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最多见,是因下肢浅静脉本身的病变或解剖因素所致,如先天性的静脉壁薄弱、瓣膜发育不良;又如长期从事负重工作,或长时间站立工作,造成下肢静脉压力增高;或慢性咳嗽、习惯性便秘、怀孕、肥胖等腹压增高因素使下肢静脉回流受阻等。(2)继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最常见的病因、病理是下肢深静脉的病变,如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深静脉阻塞、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先天性深静脉瓣膜缺如综合征等;其他

  • 下肢静脉曲张早期的主要症状 瘙痒、水肿

    下肢静脉曲张发病初期开始出现色素沉着,颜色发暗,皮肤脱屑的症状,少数患者还可能出现瘙痒、下肢水肿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