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骨的介绍
脊骨的介绍
脊椎骨,人和脊椎动物背部中间的骨头。
脊骨
jǐgǔ
[back]∶人和脊椎动物背部中间的骨头。
折断你的脊骨
[chine]
人或动物的后背或脊柱
动物的一片背骨,并带有邻近部分,切下来用于烹饪
《北史·西域传·漕国》:“祠前有一鱼脊骨,有孔,中通马骑出入。”
宋 黄庭坚 《题竹尊者轩》诗:“平生脊骨硬如铁,听风听雨随宜说。”
《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背骨》:“背者,自后身大椎骨以下,腰以上之通称也。其骨一名脊骨,一名膂
骨,俗呼脊梁骨。
猪脊骨的介绍
猪脊骨指猪的脊椎部位的骨头。一般市售的猪脊骨还包括骨头旁边相连的肉。猪脊骨适合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猪脊骨食疗作用味甘、性微温,入肾经;滋补肾阴,填补精髓;用于肾虚耳鸣、腰膝酸软、阳痿、遗精、烦热、贫血等。猪脊骨做法指导脊骨中含有大量骨髓,烹煮时柔软多脂的骨髓就会释出。骨髓可以用在调味汁、汤或煨菜里,并加入意大利炖菜中,另外也可以趁热作为开胃小点的涂酱。
骨骼的介绍
骨骼 (bone,skeleton):人或动物体内或体表坚硬的组织。分两种,人和高等动物的骨骼在体内,由许多块骨头组成,叫内骨骼;节肢动物、软体动物体外的硬壳以及某些脊椎动物(如鱼、龟等)体表的鳞、甲等叫外骨骼。通常说的骨骼指内骨骼。 [1]
骨骼是组成脊椎动物内骨骼的坚硬器官,功能是运动、支持和保护身体;制造红血球和白血球;储藏矿物质。骨骼由各种不同的形状组成,有复杂的内在和外在结构,使骨骼在减轻重量的同时能够保持坚硬。骨骼的成分之一是矿物质化的骨骼组织,其内部是坚硬的蜂巢状立体结构;其他组织还包括了骨髓、骨膜、神经、血管和软骨。人体的骨骼起着支撑身体的作用,是人体运动系统的一部分。成人有206块骨。骨与骨之间一般用关节和韧带连接起来。
猪脊骨的介绍
猪脊骨指猪的脊椎部位的骨头。一般市售的猪脊骨还包括骨头旁边相连的肉。
猪脊骨适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猪脊骨食疗作用
味甘、性微温,入肾经;
滋补肾阴,填补精髓;
用于肾虚耳鸣、腰膝酸软、阳痿、遗精、烦热、贫血等。
猪脊骨做法指导
脊骨中含有大量骨髓,烹煮时柔软多脂的骨髓就会释出。骨髓可以用在调味汁、汤或煨菜里,并加入意大利炖菜中,另外也可以趁热作为开胃小点的涂酱。
腔骨的介绍
腔骨富含蛋白质,提高人体的新陈代谢率。
中文名
腔骨
外文名
Canal
是否含防腐剂
否
主要营养成分
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磷酸钙,骨胶原,骨黏蛋白
主要食用功效
补脾气,润肠胃,生津液,丰机体,泽皮肤,补中益气,养血健骨
适宜人群
儿童,中老年人
腔骨指胸腔的骨头,指的是排骨的下半部分包含脊椎骨,肉比较多,骨头比较软。
形状不规则,一般用来做汤。如东北的大骨头汤。
棒骨的介绍
一般意义上就是猪肉的小腿骨头,牛羊猪等动物的腿骨。骨髓很丰富,营养很高。
棒骨作为高汤: 用来佐味的汤底,选用的材料主要分为猪骨、鸡骨和鱼骨三种。猪骨较油腻、体积大;鸡骨汤汁清爽,但需要较多的量才能熬出好味道;鱼骨鲜美,但不易取得,且处理不好会有腥味。高汤材料的制作选择各有利弊,主要是针对不同的特性,取其优点,如此方能熬出物美价廉的高汤;有了好高汤,再加入其它食材烹煮,滋味更鲜美,如日本拉面汤。
脑脊液的介绍
生理学
脑脊液完全是在脑和脊髓内部合成和循环的,这是一个体现脑与躯体其它部分隔离的一个典型例子。生产脑脊液的部位是脉络丛。脉络丛穿过脉络裂,沿着穹隆/海马伞的轨迹进入侧脑室;同时通过其顶部进入第三脑室和第四脑室。脑脊液在脉络丛生成后,通过脑室间孔进入第三脑室,而后通过中脑水道进入第四脑室,随后通过小脑延髓池(Cerebellomedullary cistern,又称大池)进入脊髓、地道大脑半球外部。脑脊液可以通过蜘蛛膜颗粒进入静脉系统。
成年人的脑脊液总量约为140毫升。其循环非常高效,每日被更新4到5次。脑脊液这种穿行于脑室和蛛网膜下空间并最终进入静脉系统的运行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降低其中大分子和脂溶性分子的作用。脑脊液的0.3%左右是血浆蛋白。
病理学
脑脊液有着多种的作用包括脑部的机械性保护、分配神经内分泌因子及促进脑血流量。为了要保证脑内稳定的氧合,动脉血液的流动型式须严谨地调节。脑脊液运动就像一个弹簧,可以帮助动脉的膨胀及收缩,并且防止了头颅内血流的重大变动。当脑脊液流动出现问题时,这不单止影响脑脊液运动,更会影响头颅内血流,而最终造成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的弱点。
脑脊液在多种哺乳动物中都是与淋巴系统有所关联。初步资料显示这个关联是在脉络丛的脑脊液分泌容量正在发展时所形成。脑脊液失调,包括脑积水与脑脊液淋巴传送的损坏有某些关系。
鸡骨的介绍
【原形态】落叶灌木,高达6米。幼枝有短柔毛。单叶对生,椭圆形或披针形,长4~7厘米,宽1.5~3厘米,先端短尾尖,基部圆形或略尖,边缘疏生腺质小齿牙或为全缘,上面疏生白毛,下面脉上密生白毛;叶柄短。花1~4朵腋生或顶生;萼片凿形,长8毫米;花冠喇叭状,外表面深玫瑰色,内面苍白色,喉部橙色;雄蕊4,2强;子房伸长,4室,其中2室有1能孕的胚珠,其他2室有数颗不孕的胚珠。苞片大,径达18毫米,包被果实。蒴果。花期7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区林边。分布四川等地。
【性味】性平,味苦,无毒。
【功能主治】散寒表汗。治麻疹痘毒,湿热身痒及穿踝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
【附方】 ①治麻疹初起:鸡骨菜、西河柳、红牛皮菜。水煎服。
【摘录】《*辞典》
壮骨丸介绍
拼音名:ZhuangguWan
标准编号:WS3—B—3187—98
【处方】虎骨(酒酥)10g 芡实10g 酸枣仁(盐炙)10g 枸杞子10g 五味子(醋蒸)10g 川芎20g 当归40g 石斛30g 龟甲(醋酥)30g 附片(砂炒)30g 杜仲(盐炙)30g 黄柏(盐炙)30g 羌活32g 独活30g 防风30g 木瓜30g 白芍30g 怀牛漆(酒蒸)30g 白术(麸炒)30g 苍术(炒)30g 党参30g 沙参(炙)30g 黄芪(炙)30g 补骨脂(盐炙)30g 山药(麸炒)30g薏苡仁(麸炒)30g 防己30g 珍珠草(酒炙)30g 桂枝30g 紫地榆(醋蒸)30g 熟地黄30g 菟丝子(酒蒸)30g 茯苓30g 干姜(炒)30g
【性状】本品为黑褐色的大蜜丸;味苦、微麻。
【功能与主治】祛风除湿,养阴潜阳,强筋壮骨。用于风湿痹痛,筋骨痿软,肾阳不足,精血亏损,骨蒸痨热。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丸,医学敎育网搜集整理一日2次。
【规格】每丸重10g.
【贮藏】密封。
骨骼的介绍
骨骼是组成脊椎动物内骨骼的坚硬器官,功能是运动、支持和保护身体;制造红血球和白血球;储藏矿物质。骨骼由各种不同的形状组成,有复杂的内在和外在结构,使骨骼在减轻重量的同时能够保持坚硬。骨骼的成分之一是矿物质化的骨骼组织,其内部是坚硬的蜂巢状立体结构;其他组织还包括了骨髓、骨膜、神经、血管和软骨。人体的骨骼起着支撑身体的作用,是人体运动系统的一部分。成人有206块骨。骨与骨之间一般用关节和韧带连接起来。
捏脊的介绍
为加强疗效,在挟提到与病情相关的背俞穴上时,可加重挟提力量,并用力向上提捏一次。《肘后备急方·治卒腹痛方》:“粘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从龟尾至顶乃止。未愈更为之。”本法有调整阴阳,通理经络,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等作用。常用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失眠及小儿疳积,感冒,发烧等症状。
宝宝不吃饭、消化不良、易感冒,上医院打针吃药最让妈妈头疼、宝宝反感,怎么办呢?不妨在家里给宝宝捏捏脊,不仅可以促进宝宝生长发育,还可以强身健体,防治多种疾病。最重要的是,捏脊法不打针,不吃药,在家里就可以操作。
驴骨的介绍
入药部位
骨骼。
性味
味甘,性平。
功效
补肾滋阴,强筋壮骨。
主治
用于小儿解颅,消渴,历节风。
相关配伍
治耳聋,无问年月及老少:取驴前蹄胫骨,打破,于日阳中,以瓷盆子盛,沥取髓,候尽,收贮。每用时,以绵乳子点少许于所患耳内,良久,即倾耳侧卧候药行。其髓不得多用。重者不过一两度,如新患,点一上便有效。其髓带赤色者,此是乏髓,不堪,白色者为上也。(《圣惠方》)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适量。外用:适量,烧灰调涂;或煎汤浸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