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风的简单找法 秉风穴针刺操作手法
秉风的简单找法 秉风穴针刺操作手法
前倾坐位或俯卧位,在冈上窝中央约肩胛冈中点上缘上1寸处取穴。
进针深度:针0.3-0.5寸,留15分钟;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10-15分钟。
功能主治:疏风活络,止咳化痰,主治肩臂酸痛,肩胛痛。配天宗,天髎治疗肩胛痛;配肩贞治疗肩痹酸痛。
秉风的简单找法
科学定位:在肩胛区,肩胛冈上窝中点,天宗直上,举臂有凹陷处。
快速取穴法:
1.正坐位,在肩胛部,冈上窝中央,与臑俞,天宗成一三角形,举臂有凹陷处,按压有酸胀感。
2.正坐位,在肩胛部,先取天宗,由天宗直上跨过一斜向骨头(肩胛冈)至凹陷中点处,按压有明显酸胀感。
天宗定位:位于肩胛部,当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四胸椎相平。
臑俞定位:在肩胛区,腋后纹头直上,肩胛冈下缘凹陷中。
天宗的准确位置图找法 天宗穴刺灸操作手法
操作方法:前倾坐位或俯卧位,在冈下窝中央取穴。
进针深度:针0.5-0.8寸,留针15分钟;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10-20分钟。
功能:舒筋活络,清肃肺气。
主治:肩胛痛,肘臂痛,上肢麻木,肩周炎,肩背软组织损伤,哮喘。
配穴:配肩贞,小海,后溪治疗上肢麻木;配秉风治疗肩胛痛。
盘点快速治疗落枕小偏方
1.治疗落枕的小偏方:
(1)局部热敷,用热毛巾敷患处,一天多敷几次,效果较好
(2)按摩、推拿局部痛点,同时配合慢慢活动
(3)贴伤湿止痛膏,必要时针炙,效果都比较好
2.穴位按摩
讲到落枕治疗之法,各书不一,归纳起来是按摩天牖、风池、哑门、天柱、肩中俞、肩并、秉风,或乳突、发后、手三里等,经我实践,肿下是最佳穴位,用指压法指压,手到病除,如再配以上述穴位,疗效更为理想,遇到有人落枕,多次使用此法,效果亦佳。
3.防治脖子痛的简易保健操
①将左手或右手中、食、无名指并拢,在颈部疼痛处寻找压痛点(多在胸锁乳突肌、斜方肌等处),由轻到重按揉5分钟左右,可左右手交替进行
②用小鱼际由肩颈部从上到下,从下到上轻快迅速击打两分钟左右
③用拇指和食指拿捏左右风池穴、肩井穴1-2分钟
④以拇指或食指点按落枕穴(手背第2、3掌骨间,指掌关节后5分处),待有酸张感觉时再持续2-3分钟
⑤最后进行头颈部前屈、后仰、左右侧偏及旋转等活动,此动作应缓慢进行,切不可用力过猛,预防落枕,主要注意睡眠姿势和枕头不宜过高。
落枕拔罐管用吗 落枕拔罐的正确操作方法
病人取俯卧位。选用合适口径的火罐。
风府,天柱,大椎,阿是穴,肩外俞,秉风,天宗等腧穴可以采用循经走罐法,病人取俯卧位,以火罐蘸递质从风府到天宗反复走罐6-8次,或以出痧为度。
对落枕穴进行点刺出血后再用闪火法拔罐。具体操作为,常规消毒穴位皮肤后,以三棱针点刺穴位至微出血,或者用梅花针重叩该区域,以全部渗出血珠为度,然后用闪火法将罐吸拔在穴位上,至局部皮肤出痧或潮红,留罐5-10分钟,每隔1-2日操作1次。
秉风的简单找法 秉风的功效与作用
秉风为手太阳小肠经的穴位,该穴名意指小肠经的气化之气在此形成风气。具有疏风活络,消炎止咳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湿邪痹阻经脉之肩臂疼痛不举,上肢酸麻诸症;肺气不利之咳嗽症。
温溜的准确位置图片 温溜穴常用配伍治疗
1.本穴清热解毒,泻火消肿,配商阳,天突,丰隆,商阳点刺出血,余穴针刺泻法,治疗阳明实热咽喉肿痛;配风池,迎香,合谷,少商,少商点刺出血,余穴针刺泻法,治疗肺经蕴热鼻衄;配商阳,内庭,合谷,颊车,太阳,商阳点刺 出血,余穴针刺泻法,治疗胃火上攻之面肿,头痛;配商阳,合谷,承浆,金津,玉液,上廉泉,商阳点刺出血,余穴针刺泻法,治疗胃热口舌肿痛。
2.配上巨虚,梁门,天枢,曲池,足三里,针刺泻法,调理肠胃,治疗肠腑不通之腹痛,肠鸣。
3.配液门,京骨,仆参,针刺泻法,泄热通腑,清心化痰,治疗痰热扰心之癫疾,吐舌鼓颌,狂言等。
4.配肩髃,曲池,外关,天宗,秉风,合谷,针刺平补平泻法,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治疗风湿痹阻之肩臂痛。
秉风穴的功能作用有哪些
端坐手臂内收,先找到天宗穴,再向上可摸到一个凹陷处,即为秉风穴。也可取正坐或俯卧位,在肩胛冈上缘中点向上1寸的肩胛冈上窝中,与臑俞,天宗成三角形处取穴。
秉风穴属手太阳小肠经,是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少阳胆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的会穴。该穴有散风活络,止咳化痰的作用。多用于治疗支气管炎,肩周炎,肩胛疼痛,上肢酸麻等症。
秉风是什么意思
秉风穴,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太阳小肠经。手阳明、太阳与手、足少阳之会。
别名:肩解。
秉风:秉,执掌之意。风,穴内气血物质为运动着的风气。该穴名意指小肠经的气化之气在此形成风气。本穴物质为天宗穴传来的天部之气,上行至此后,因吸热胀散而化为风气,风气循小肠经而运行,如被执掌指使一般,故名。
手阳明太阳穴足少阳之会:本穴物质为受热胀散的水湿之气,因其气血强盛,且在同一个天部层次传行,同合于阳明经多气多血的湿热之性及表现出足少阳胆经的风木之性,故为手阳明太阳穴足少阳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