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丹皮黄瓜炒山药的做法 功效
果丹皮黄瓜炒山药的做法 功效
开胃消食、健脾益胃、降压降脂、提高免疫力。
果丹皮的功效
果丹皮功效:
含多种维生素、酒石酸、柠檬酸、山楂酸、苹果酸等,还含有黄酮类、内酯、糖类、蛋白质、脂肪和钙、磷、铁等矿物质,所含的解脂酶能促进脂肪类食物的消化。促进胃液分泌和增加胃内酶素等功能。中医认为,山楂具有消积化滞、收敛止痢、活血化淤等功效。主治饮食积滞、胸膈痞满、疝气血淤闭经等症。山楂中含有山萜类及黄铜类等药物成分,具有显著的扩张血管及降压作用,有增强心肌、抗心律不齐、调节血脂及胆固醇含量的功能,出疹子时,应多吃一些有利于更好地排除毒素。
果丹皮食疗作用:
助消化 消积化滞 收敛止痢 活血化淤
果丹皮是一种不错的零食,果丹皮好吃,还有一定的要用价值,果丹皮的选购也有一定的技巧,好的果丹皮呈红黑色,有一定的硬度和韧性,不粘手,只要表面有一层液膜的证明就是劣质的果丹皮。正规的生产厂家的果丹皮一般质量有保证。
果丹皮功效是什么
现代人吃什么都把健康考虑在内,这是大家健康意识的提高,是一种好的生活习惯,好的思维方法。果丹皮常吃可以健康吗是大家关心的问题,果丹皮的功效是什么,下面介绍给大家。
果丹皮原产于怀柔、密云和河北兴隆等地。同类食品还有山楂糕、山楂片等。是临床上常用的一味消食药。
果丹皮功效:
含多种维生素、酒石酸、柠檬酸、山楂酸、苹果酸等,还含有黄酮类、内酯、糖类、蛋白质、脂肪和钙、磷、铁等矿物质,所含的解脂酶能促进脂肪类食物的消化。促进胃液分泌和增加胃内酶素等功能。中医认为,山楂具有消积化滞、收敛止痢、活血化淤等功效。主治饮食积滞、胸膈痞满、疝气血淤闭经等症。山楂中含有山萜类及黄铜类等药物成分,具有显著的扩张血管及降压作用,有增强心肌、抗心律不齐、调节血脂及胆固醇含量的功能,出疹子时,应多吃一些有利于更好地排除毒素。
果丹皮食疗作用:
助消化 消积化滞 收敛止痢 活血化淤
果丹皮是一种不错的零食,果丹皮好吃,还有一定的要用价值,果丹皮的选购也有一定的技巧,好的果丹皮呈红黑色,有一定的硬度和韧性,不粘手,只要表面有一层液膜的证明就是劣质的果丹皮。正规的生产厂家的果丹皮一般质量有保证。
果丹皮的营养价值
果丹皮中所含有的解脂酶能很好地促进脂肪的消化,促进胃液的分泌并且可以增加胃中的内酶素。在中医看来,果丹皮具有活血化瘀、收敛止痢等作用,主要对饮食积滞、血瘀闭经等病症有很好的疗效。由于果丹皮中含有黄酮类和山萜类等药物成分,可以显著的扩张血管。
对血压有很好地控制作用,由于有很好的扩张血管的作用,所以可以有效地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环。还可以调节血脂及胆固醇的含量。经常吃果丹皮对人体心脏也有很大好处可以有效地抵抗心律不齐,增强心肌。果丹皮还有活血祛瘀,促进人体气血运行的神奇功效。
由于果丹皮味道酸甜,可以起到很好的开胃效果,对于天气炎热的夏天,食欲不佳有很好的作用,患有儿童缺铁性贫血者可以多吃一些果丹皮,这样可以起到补铁补血的作用。但是由于果丹皮中糖的含量过高,所以对于糖尿病患者,最好是少吃或者不吃果丹皮或者其他山楂制品。
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岁数小很容易吃果丹皮上瘾,这样对他们牙齿的发育很有害,尤其是对于正在处于牙齿更替时期的孩子,危害就更大了,而且,儿童要是食用果丹皮太多就会导致没有饥饿感,这样会严重影响孩子正常的进食,长期这样下去,就会导致出现营养不良和贫血。
果丹皮的功效与作用 开胃消食
果丹皮味酸,能够刺激唾液、胃液分泌,有开胃下食的功效,并且果丹皮中含有的蛋白酶、脂肪酸可促进肉食分解消化,适宜食欲不振、胃口不佳、小虎不良、积食者食用。
外阴瘙痒如何食补比较好
一、猪胰冬瓜山药汤
食材:猪胰1具,冬瓜250g,山药150g,调味品适量。
做法:将冬瓜、山药去皮、切片,猪胰洗净,与冬瓜、山药同入锅中,加清水适量同炖至烂熟后,加入葱姜等调服。每日1剂。
功效:清热利湿,祛风止痒,适用于湿热下注型外阴瘙痒的患者。
二、蒸猪肝
食材:猪肝60g,马鞭草30g
做法:将猪肝与马鞭草切成小块拌匀,装在有盖的碗中,放在蒸锅内蒸30分钟即可。1次顿服。
功效:清热祛湿。适用于湿热下注型外阴瘙痒的患者。
食材:田鸡肉120g,黄瓜500g,生姜少许,调味品适量。
三、黄瓜炒田鸡
做法:黄瓜洗净,去瓤,切片,用盐腌过,洗净;田鸡活杀,去皮、内脏和爪,洗净,切块,用姜丝、酒、盐、生油、淀粉等腌制。起油锅,下少许蒜茸爆香,下黄瓜略炒,调味,炒至八成熟,取出;另起油锅,下田鸡肉炒至刚熟,放人黄瓜,炒匀即可。每日1剂。
功效:清热利湿,祛风止痒,适用于湿热下注型外阴瘙痒的患者。
中药治疗肝脏血管瘤
肝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许多患者因惧怕手术,求治于中医。肝血管瘤中医名为:肝症瘕,本病属于中医学症瘕范畴。中医古籍对症瘕颇多认为是七情内伤,导致肝气郁滞,气滞血瘀,瘀积日久,则成症瘕。
本病的病因以气滞血瘀者为多件,或因饮食失节,脾虚失运,水湿不化,聚而成痰,痰滞脉络,与血气相结聚积而成症瘕。对本病的治疗,多采用行气疏肝、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为主,但在具体治疗中应分辨气滞、血瘀之偏重。如以血瘀为主,就采用以下药物:羚羊骨、水牛角、牛黄、赤芍清热凉血止痛;柴胡、黄皮核、素磬针等理气开郁;丹参红花活血化瘀;炒山甲、皂角刺、川足软坚散结、走窜经络。如以气滞为主,就采用以下药物:柴胡、郁金、黄皮核、素磬针等行气解郁;配丹参、红花、三棱、莪术、大黄活血化瘀;炒山甲、皂角刺、川足软坚散结、通络止痛。再配合口服“熊胆丸”和“丹火透热疗法”,疗效更佳。症瘕之症,与一般的气滞血瘀病症不同,其往往淤积日久,非单纯行气活血之法可以奏效,故在选用药材时,在用行气、活血药的同时,配炒山甲、皂角刺、川足,不仅能软坚散结,而且能通络止痛,具有独当一面的功效。
“熊胆丸”方
熊胆、珍珠、七叶一枝花、田七、牛黄,适量,焙干,研为细末调匀,每服一克。
【功能】 通窍止痛,活血化瘀。
“丹火透热疗法”方
丹药方:硫磺末30克 朱砂12克 雄黄12克
【制作法】 将硫磺末置铜杓中微火烊化,加入雄黄、朱砂调匀,倒在铝平盆中冷却成片状。
丹座方
法夏、胆星各30克 木香、两头尖各18克
【制作法】 上药研末,蜂蜜调成膏状,捏成栗子大小中心凹陷之丹座。
【使用方法】 置丹座于需要的穴位上(本病需取章门穴和期门穴)插入瓜子大的丹药片于凹陷处中,用火点燃,以皮肤灼热感为度。熄火,外敷棉垫固定,3小时后除去丹药。每天1~2次。
【功能】 温经通络,行气散结。
果丹皮黄瓜炒山药怎么做 做法步骤
1.把果丹皮用饼干刻花奇刻成心状。
2.然后,麻山药和黄瓜去皮切片.记得给麻山药去皮的时候戴上橡胶手套,不然会很痒的。
3.急火快炒麻山药,放一点白糖,还可以酌情加一点水,快熟的时候放进去黄瓜和丹心。清甜适口的素菜就做好啦!
中医治疗手上长小水泡
①湿热内盛证
掌跖多有深在水疱,集簇成群,针尖大小,瘙痒钻心,揩破水疱,滋水黄粘,伴舌红苔腻,脉象滑数。治宜清热除湿法。
药用:黄芩10g,黄连10g,苍术15g,陈皮 10g,茯苓10g,六一散10g(包煎),生苡仁30g,丹皮10g。水煎服,每日1剂。
②脾虚湿盛证
掌跖散在水疱,针尖至粟米大小,半透明状,疱液清稀,时有瘙痒,伴舌淡水滑,脉象濡滑。治宜健脾除湿法。
药用:茯苓12g,白术10g,泽泻10g,白扁豆10g,车前子10g(包煎),炒苡仁60g,炒山药30g,冬瓜皮60g。水煎服,每日1剂。
2、外治法
根据本病以湿邪为主的特点,可用收湿敛疱法:王不留行60g,明矾30g,石榴皮30g,水煎取汁,泡洗患处,每次5分钟,日2次。
3、饮食疗法
①多吃有健脾除湿功效的蔬菜、水果,如山药、甘薯、冬瓜、西瓜、赤小豆、南瓜。
②少吃辛辣厚味,肥甘酒酪。